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上历史《全册背诵手册(1—21课)》

初中历史部编版:九上历史《全册背诵手册(1—21课)》

部编版:九上历史《全册背诵手册(1—21课)》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古代欧洲文明复习提纲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部编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1、地理特点:环海、多山、多岛屿。

多山、平原面积小耕地有限,多山影响希腊统一,岛屿多,港湾多,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发展。

2、文明历程:最早的是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和迈锡尼文明),后被外族攻占进入落后的荷马时代,之后于公元前8世纪进入城邦时期3、希腊城邦:(1)出时间:公元前8世纪(2)突出特点:“小国寡民”(3)代表:雅典和斯巴达(其中斯巴达是最大的城邦)(4)希腊城邦的居民的构成:公民和非公民公民的权利有:①成年男性公民有参加统治的权利;②公民能占有土地,占有土地也是公民权的必要保障③城邦的宗教活动、节庆演出、文体竞赛都以公民为主体公民的义务是:参军打仗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不占有土地,无政治权力,奴隶没有自由)公民与非公民的关系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4、雅典的民主政治(1)民主政治的高峰时期: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主政时期。

他的统治下雅典达到全盛,成了“全希腊的学校”(2)雅典的民主制度的内容:①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个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

②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③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④建立津贴制度。

保证贫穷公民参加议政。

(其它还有:四百人议事会和陶片放逐法等等)(3)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仅限于雅典成年男性公民。

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5、亚历山大帝国(1)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军东征,历经10年,先后打败波斯王大流士三世、征服埃及、灭亡波斯、进军到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

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南达埃及。

(2)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①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掠夺了东方财富,给东方人民带来灾难。

②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第一单元动荡与变革1.俄国结束罗曼诺夫王朝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是二月革命2.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通过十月革命3.苏俄政府为了应对国内外反革命势力的反扑而被迫实行的一种政策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4.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是苏维埃人民委员会5.俄国二月革命后并存的两个政权是工兵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6.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地点是在彼得格勒7.为了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列宁放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了新经济政策8.新经济政策的“新”体现在发展商品经济,一定程度上恢复资本主义经济模式9.俄国十月革命发生的时间是在1917年11月10.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由理论成功变为现实的是十月革命11.苏俄决定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到新经济政策上来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需要1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是余粮收集制、取消自由贸易、全部国有化13.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1921年14.斯大林模式的基本特点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15.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建立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16.苏联斯大林模式建立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17.斯大林模式在政治上的特点是实行个人崇拜和家长制18.斯大林模式在经济上的特点是排斥市场调节和价值规律,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19.苏联的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20.斯大林模式的客观积极作用是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1.苏联存在的时间是1922年—1991年22.苏联为逐步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推行的方针是五年计划23.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是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的1937年24.苏联开展劳动竞赛运动中的典型事例是斯达汉诺夫运动25.导致苏联军事人才大量损失的事件是“肃反”运动26.从长远来看,阻碍苏联的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因素是斯大林模式27.1926年之后,苏联在经济建设方面重点优先的行业是重工业28.一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及其实际控制者是国际联合会(国联)英国法国29.为列强共同掠夺中国提供条件的条约是《九国公约》30.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分赃会议是巴黎和会31.构成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国际新秩序的是凡尔赛体系32.主宰巴黎和会的国家是英国、法国、美国33.巴黎和会主要针对的国家是德国34.巴黎和会签订的条约是《凡尔赛和约》35.帝国主义协约国召开巴黎和会的真正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36.调整战胜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关系的体系是华盛顿体系37.一战后建立的帝国主义统治世界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38.签订《九国公约》,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门户开放”的会议是华盛顿会议39.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主要是因为他调整了列强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40.巴黎和会后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竞争最激烈的两个国家是美日41.最能体现巴黎和会根本特征的条约内容是瓜分德国的殖民地42.1929年经济危机的时间是1929年-1933年43.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的作者是德莱塞44.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和基础是《全国工业复兴法》45.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46.罗斯福新政的性质是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47.经济的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内在矛盾48.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小说”的是《美国的悲剧》49.罗斯福新政的“新”在于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50.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指的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51.罗斯福为奖励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而进行的运动是蓝鹰运动52.践行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经济”经济思想的是罗斯福新政53.罗斯福新政时期专门报道那些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的杂志是《时代周刊》54.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是范围广时间长破坏大55.罗斯福新政期间大规模修建公共工程的目的是促进就业,刺激消费56.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首先发生在美国57.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作用,其原因是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先河58.巴黎和会的中心议题是签订对德和约59.华盛顿会议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是因为签订了《九国公约》60.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第二单元全球战火再起1.希特勒为煽动复仇主义和种族主义,打着的旗号是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2.希特勒实行“国会纵火案”的目的是嫁祸共产党3.希特勒推行种族灭绝政策,作为牺牲品的是犹太人4.以牺牲小国利益,换取对手妥协,维护自己利益的政策被称为是绥靖政策5.意大利的法西斯头目是墨索里尼6.日本军国主义在哈尔滨建立死亡工厂的部队是731部队7.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打着的共同幌子是反共8.世界法西斯的三种形态是德国纳粹主义、意大利法西斯主义、日本军国主义9.“三国轴心”指的是德国日本意大利10.在“国会纵火案”中被逮捕的保加利亚共产党领袖是季米特洛夫11.在非洲埃塞俄比亚点燃战火的法西斯国家是意大利12.纳粹党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的根本原因是煽动种族狂热,为对外侵略造势13.德国法西斯独裁统治建立的标志是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14.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后,把矛头对准了德国共产党15.希特勒上台后,为了对付德国共产党而采取的措施是国会纵火案16.最早建立法西斯政权的国家是意大利17.二战前夕,导致法西斯势力越来越嚣张的主要因素是西方大国采取绥靖政策18.面对世界经济危机,德国采取的措施是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19.绥靖政策达到鼎峰的标志是《慕尼黑协定》20.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德国闪击波兰2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是1939年9月1日22.毕加索为反抗法西斯暴行而创作的壁画是《格尔尼卡》23.促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24.《慕尼黑协定》的签订被称为“慕尼黑阴谋”,其最严重危害是加速了二战爆发25.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标志是日本偷袭珍珠港26.二战中德国制定的进攻苏联的计划是巴巴罗萨计划27.慕尼黑阴谋的直接受害者是捷克斯洛伐克28.二战中打破德军“天下无敌”神话的是莫斯科保卫战29.二战期间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是诺曼底登陆30.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的事件是《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3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32.促使各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的主要原因是法西斯的疯狂进攻33.既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的战役是斯大林格勒会战34.标志着法西斯集团开始解体的是意大利投降35.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而召开的会议是雅尔塔会议36.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诺曼底登陆37.美国研究原子弹的计划是曼哈顿计划38.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间是1945年9月2日39.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是日本签署投降书40.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正义战胜邪恶的决定性因素是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4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德军陷入苏联、英美的三面围攻是诺曼底登陆42.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是中途岛海战43.诺曼底登陆计划被称作是霸王计划44.雅尔塔会议的主要内容有分区占领德国、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三个月内对日作战45.出席雅尔塔会议的元首有英国的丘吉尔、美国的罗斯福、苏联的斯大林46.1942年1月1日,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的国家有26个47.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前提条件是维持外蒙古现状,确保苏联在中国东北拥有特权48.决定苏联对日作战的会议是雅尔塔会议49.世界正义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抵制法西斯的国际组织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50.之所以把斯大林格勒会战看作是二战的转折点,是因为德军的进攻被遏止,苏联开始全线反攻5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欧洲的“第一战场”指的是苏德战场52.从世界范围看,最早开始大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是中国53.确立二战后世界政治基本格局的会议是雅尔塔会议54.促使各反法西斯国家走向联合的事件是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55.使1940年、1944年两届奥运会中断的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56.德国制定的通过闪电战袭击波兰的计划是白色方案57.与“虎!虎!虎!”这一代码有关的战役是日本偷袭珍珠港58.希特勒排犹屠犹行动中典型事件及屠杀犹太人的总数量是水晶之夜600万59.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是德国法西斯投降60.三个法西斯政权倒台的先后顺序是意大利、德国、日本第三单元两极下的竞争1.“北约”指的是1949年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2.“华约”指的是1955年成立的华沙条约组织3.二战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削弱、反而更为强大的国家是美国4.“杜鲁门主义”的实质是干涉别国内政,遏制苏联,称霸世界5.“冷战”中美国在政治方面的措施是杜鲁门主义6.“冷战”中美国在军事方面的措施是北大西洋公约7.揭开“冷战”序幕的是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8.“冷战”正式展开的重要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9.美国开始进入全球扩张阶段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0.“冷战”的双方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11.“冷战”结束的重要标志是1991年华约(苏联)解体12.冷战的两大对立军事集团是北约和华约1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国际新体系是雅尔塔体系1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建立的国际新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15.美国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计划被称作马歇尔计划16.标志着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是华约的成立17.冷战的含义是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行动18.冷战下的热战包括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入侵阿富汗19.“冷战”中,美国在经济上的措施是马歇尔计划20.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北约和华约的相继建立21.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经济上控制西欧,稳定资本主义世界,遏制苏联22.从性质上讲,北约和华约都是军事政治集团23.二战后,冷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意识形态的矛盾和国家利益的冲突24.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称霸世界25.二战后,充当“世界警察”的国家是美国26.当今世界最大的软件公司是美国微软公司27.被称为“梦幻工厂”的是好莱坞28.美国的经济渗透到世界各地,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29.20世纪50年代美国流行的由黑人音乐、白人音乐、现代科技融合的音乐是摇滚乐30.推动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科学技术的发展31.卓别林主演的电影属于无声电影32.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战时的资本积累、政府的有效财政政策、科学技术的发展33.美国20世纪初流行的由非洲、南美、欧洲文化汇集的音乐是爵士乐34.战后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特点是资本输出增加、跨国公司飞速发展、经济发展异常迅猛、新兴工业高速发展35.战后初期,美国对外投资的重点是拉丁美洲和加拿大36.战后美国兴起的新兴工业有原子能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激光工业37.世界最大的电器设备制造商是美国通用电器公司38.20世纪人类综合艺术的代表形式是电影39.电影的诞生日是1895年12月28日40.北约和欧盟的总部都在布鲁塞尔41.近代以来,一直处于世界中心主导地位的地区是西欧42.欧元正式启用是在1999年43.欧共体的前身是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44.西欧各国走向联合的外部原因是美苏争霸45.欧洲联盟正式成立的时间是1993年46.欧洲走上联合自强的道路,其目的是重振西欧雄风提高国际地位47.欧盟的雏形是欧洲煤钢共同体48.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利用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49.欧盟的发展方向是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50.日本战后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是重视科技,发展教育51.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是日本52.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号世界经济强国是在20世纪70年代53.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号强国的时候,中国正在进行文化大革命54.资本主义世界的三足鼎立指的是美国日本西欧55.东欧国家在战后相机进行改革的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显现56.首先在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大旗的领导人是赫鲁晓夫57.斯大林死后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并对斯大林时期的冤假错案进行评反的领导人是赫鲁晓夫58.匈牙利改革取得成效的根本原因是依据本国国情进行改革59.20世纪70年代,被称为“东欧消费者的天堂”的国家是匈牙利60.赫鲁晓夫改革的突破口是农业改革第四单元和平与发展1.二战后,东欧各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最大隐患是照搬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模式2.苏联成为与美国匹敌的超级大国时,在位的领导人是赫鲁晓夫3.20世纪70年代,主持匈牙利改革的领导人是卡达尔4.说赫鲁晓夫的改革最终失败了,是因为没有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5.带领印度人民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的领导人是尼赫鲁6.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事件是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7.“非洲独立年”指的是1960年8.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实行“分而治之”政策,导致原印度分裂为印度和巴基斯坦9.表明美国在拉丁美洲为所欲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的事件是古巴革命和巴拿马人民斗争的胜利10.领导古巴人民推翻亲美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领导人是卡斯特罗11.被誉为“英王王冠上一颗最明亮的宝石”的殖民地国家是印度12.1960年被誉为“非洲独立年”,是因为这一年有一大批非洲国家独立(17个)13.二战后,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首先开始于北非14.被称为“黑暗大陆”的殖民地区是非洲15.苏联解体与东欧巨变的实质是社会制度发生变化16.世界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性事件是苏联解体17.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体制僵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18.苏联总共存在的时间是69年19.苏联的最后一位领导人是戈尔巴乔夫20.为了阻止苏联解体,苏共部分领导人采取的军事行动是八一九事件21.中东地区长期成为列强必争之地,是因为这里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22.中东问题的关键双方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23.被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共同奉为圣地的地方是耶路撒冷24.科索沃战争被称为“非接触性战争”,是因为美国采用的战术是空袭战25.1991年中东和平会议的原则是以土地换和平26.美国首次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侵略一个国家的事件是科索沃战争27.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进了信息时代28.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时间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至今29.20世纪,生物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是克隆技术30.推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发明是计算机31.世界上第一台电脑诞生的时间和地点是194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32.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广泛应用的技术有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33.导致经济全球化的根源是高新科技的发展34.要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必须依靠的是国际合作35.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突出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36.当今最大的全球经济贸易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37.经济全球化中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指的是经济、生态、社会的持续发展38.俄罗斯第一任领导人是叶利钦39.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积极作用是捍卫了苏维埃政权40.美国历史上纽约证券交易所股市崩盘,引发1929年经济危机,史称黑色星期四41.二战后,大规模向国外进行资本输出的国家是美国42.赫鲁晓夫改革并没有取得多大的实质性进展,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模式43.苏联完全解体的标志是《阿拉木图宣言》的签署44.导致巴以问题错综复杂的主要因素是大国干预45.代表人类第一次叩开宇宙之门的宇航员是苏联的加加林46.制定经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是西方发达国家47.当今主要的区域性经济组织有欧盟、亚太经合组织、东盟等48.最大的全球政治组织及其总部所在地是联合国纽约49.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美国人阿姆斯特朗50.世界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趋势,这被称为经济全球化51.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被称为凯恩斯主义52.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53.俄国十月革命时,列宁所在的党派是布尔什维克党54.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一反常态的支持中国,其真实意图是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55.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56.经济领域,除农业、工业以外的,为生产和消费提供服务的行业被称为第三产业57.联合国成立的时间及其标志是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发表58.世界性的三大经济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59.从科技层面看,21世纪将进入的时代是生物时代60.引发中国爆发五四爱国运动的条约是《凡尔赛和约》。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9课知识提纲

初中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9课知识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王国、古印度、中国(自西向东)——大河流域文明第 1 课古代埃及1.兴亡:发源于尼罗河,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公元前3500年出现文明。

2.文明成果:狮身人面像、金字塔、太阳历、象形文字(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金字塔(法老的陵墓):古埃及文明的象征,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4.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神之子。

第 2 课古代两河流域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发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立: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出现文明,约公元前 2400 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3.文明成果:《汉谟拉比法典》、阴历、60 进制、楔形文字二.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BC18 世纪,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三.《汉谟拉比法典》——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楔形文字书写)1.目的(实质):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评价: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 3 课古代印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1.兴起:发源于印度河流域。

公元前 23 世纪出现文明。

2.文明成果:种姓制度、佛教、阿拉伯数字、梵文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1.创立:公元前 6 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被称为“释迦牟尼”。

2.教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提出众生平等,宣扬“忍耐顺从”。

第二单元古代欧洲文明第 4 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一.希腊城邦(海洋文明)1.兴起:公元前 8 世纪希腊出现城邦,特点是“小国寡民”;2.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1.背景:伯里克利主政时期(伯里克利改革),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2.表现:扩大公民的权利;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建立了津贴制度。

3.局限性:只有成年男性公民具有公民权,占雅典人口绝大多数的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第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新秩序中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第3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新秩序中
材料一《Verdun》是一款网页枪战游戏,故事发生在一战期间的1916年,西部前线的战火继续延烧,在Verdun区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这场战事延续了三个月,史无前例的惨烈牺牲不断吞食着战士们的生命。死伤人数将近10万人。德军的攻击,已经开始动摇了法军的斗志。
材料二2016年4月11日,日本广岛,美国务卿克里和其他G7外长及欧盟代表一起访问广岛和平纪念公园,向核爆纪念碑献花。据悉,克里也成为广岛核爆后到访的最高级别现任美国官员。
【答案】:
【解析】:
大国间的会议对世界局势往往产生重大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是哪次国际会议?这次会议和图二所示会议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2)图三所示慕尼黑会议反映出英法对德、意法西斯侵略扩张问题上作何态度?(3)图四所示会议发生在哪次战争中?会议通过了哪些重大决议?据此可知,战后主导国际关系新格局的是哪两个国家?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提到的“两个大国”分别是哪两国?
材料三中的“共同敌人”、“同盟”分别指的什么?
战后的历史验证了斯大林的话。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同盟破裂之后美苏之间维持了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种状态经济上的表现是什么?
对于以上所提及的国家间的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无
【解析】:
观察下面手绘简图,回答问题。
【答案】:
【解析】:
20世纪以来,世界风云变幻,促使国际格局不断调整。
材料一:【帝国主义时期的分赃格局】
战争的代价还没有被充分估算,世界的注意力就已经开始转向巴黎和华盛顿。正如斯大林所说:“在一战后,战胜国,主要是英、法、美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系制度。”
材料二:【大国争霸时期的极端格局】
二战的结束制造了短暂的和平景象。但很快,苏美之间就开始了一场哪一方都不肯屈服的竞赛,但最终都避免了直接武力对抗。苏联和美国以及它们各自同盟之间的极端格局持续40多年,影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中华书局版复习巩固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中华书局版复习巩固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中华书局版复习巩固第1题【单选题】A、帝国主义国家总是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满足本国的利益B、恐怖主义给世界带来了严重危害C、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签订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规定的“和约”的会议是( )A、巴黎会议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国际会议体现了“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等霸权主义思想的国际会议是( )①巴黎和会②华盛顿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慕尼黑会议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的国际会议是( )A、巴黎和会B、华盛顿会议C、万隆会议D、万国会议【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是两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对时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关于两次会议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少数国家操纵并充满矛盾和斗争②最大受益国都是美国③都涉及中国问题,并损害中国主权④本质上都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世纪上半期召开的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产生了深远影响。

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A、由少数帝国主义大国操纵B、均有损中国主权C、对战败国进行了掠夺D、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果我们把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进行比较会发现,其共同点不包括( )A、都商讨了战后如何处置德国B、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国利益C、都由英、法、美三国控制D、都为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初中九年级历史考点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

初中九年级历史考点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单元二次工业革命与近代科学文化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1)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地展开,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2)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促进了工业地蓬勃发展开始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最显著成就电力成为新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成就电力地应用应用19世纪70年代,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爱迪生(1847—1931)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了耐用地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与放映机等,在纽约建立了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发电机,电动机,电焊机,电钻,电话,电车,电报等纷纷问世影响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内燃机地发明发明1876年,德国人奥托制造出煤气内燃机;1883年,德国工程师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内燃机;几年后,德国工程师狄塞尔发明了柴油内燃机影响(1)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地发动机问题,引发了交通运输领域地变革,带动了有关地新兴工业地发展,以它为发动机地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出现。

(2)推动了石油开采业地发展,加速了石油化学工业地产生(续表)成就新地交通工具汽车19世纪80年代,德国人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地汽车早期汽车福特汽车公司1913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使汽车开始普及飞机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发明影响为人们地生产与生活带来了极大地便利巧学妙记一个新时代:“电气时代”。

一种新组织:垄断组织。

两种新能源:电力,石油。

两个新动力:电动机,内燃机。

三种新表现:新能源地开发与利用;新机器,新材料,新工艺地发明与推广;新交通工具与新通信手段地发明与应用。

易误警示1.第一次工业革命地主要标志是蒸汽机地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地主要标志是电力地广泛应用。

2.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3.第一次工业革命地主要动力机是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地主要动力机是电动机与内燃机。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思维导图】第1课古代埃及【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

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 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

初中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中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本文档总结了初中历史第二单元的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和掌握相关内容。

1.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
- 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和基本原则
- 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 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
2. 中国的成立和发展
- 中国的前身和成立背景
- 中国的发展历程和组织特点
- 中国的党风建设和作风建设
3. 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
-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背景和决策
- 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和主要措施
- 改革开放的成就和问题
4. 中国的领导核心
- 同志的重要思想和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 中国的领导核心的历史演变和作用
- 中国的领导核心的组成和选拔机制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基本内容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践行途径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以上是初中历史第二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在复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理解。

注意:本文档总结的内容仅供参考,请以教材和老师的指导为准。

附注:初中历史第二单元的学习对于学生们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部编版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
复习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特点:大河流域文明 一个埃及文明的象征: 一部奴隶制法典: 一种等级制度: 一种世界性宗教: 两种文字: 三个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 三位主要人物: 四种种姓:
金字塔
《汉谟拉比法典》
种姓制度
佛教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
第3课 古代印度·复习巩固
1、地理位置: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指今天的__________。 2、河流:______,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__________ 3、早期文明遗址:_______和_____________,年代大约为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4、出现国家时间:公元前______年左右,来自中亚的_________入侵印度,陆续在________流域和______流域定居下来,印度北部逐渐出现了许多小国家。 5、鼎盛时期:__________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统一,首都是___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大城市之一。 6.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上广泛应用的______________起源于印度。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贱民
种姓制度
贵贱分明
9、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地点:_________ 创立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创始人:_____________,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教义:反对种姓制度和婆罗门的特权,提出____________,宣扬__________ 传播: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 公元前1世纪,经中亚传到中国______,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往南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众生平等
新疆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部编版初中历史必考知识点归纳: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1、夏朝、商、西周(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定都阳城。

夏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2)禹传子,启继位,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进步。

(3)约公元前1600年,汤灭夏,建立商朝。

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河南安阳)(4)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5)东周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开始,公元前221年结束。

东周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6)启示:①明君兴国,暴君亡国②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2、分封制(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在春秋时期瓦解)(1)目的:为巩固统治(2)内容:周王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其亲属、功臣等,封他们做诸侯并世袭。

诸侯须服从周王命令、纳贡,战时派兵随同作战。

(3)实质:一种地方政治制度,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

(4)影响:①积极影响: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加速了全国经济的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的进程。

)(②消极影响:地方权力很大,诸侯具有相对独立性,导致地方分裂割据和周王室衰微,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根源)3、春秋时期的主要霸主春秋五霸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

第一个称霸的是齐桓公,他任用管仲改革内政。

晋文公通过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成为中原霸主。

4、战国七雄①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田氏代齐。

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②战国时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

③战国时的著名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魏齐)、长平之战(秦赵决战,从此东方无力抵御秦军进攻)④与战国有关的成语:围魏救赵、纸上谈兵、鸡鸣狗盗5、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1)背景:①经济原因: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根本原因)②政治原因:新兴地主阶级的兴起,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确立封建统治,获得政治上的权利③思想原因:百家争鸣为各国变法提供了思想基础④军事原因:大国争霸,各国都想富国强兵。

初中历史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二次工业革命

初中历史人教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第二次工业革命

5.材料一 1876年,电话在美国问世,这种电话经过改进,很快 在许多国家使用,电话通讯事业发展起来。 材料二 他是举世闻名的美国大发明家,他一生中共获得2000项 发明专利权,被称为“发明大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科技成果出现在第几次工业革命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
(2)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 电力成为新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归新纳总知结梳·整理体】感1知9世纪六七十年代
特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电气时代
第二次 工业革命
影响
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
达标检测·巩固新知
1、19世纪下半期,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开始了
由于发明赛璐珞, 海厄特在1914年获 得了珀金斯奖章。
夏尔多内被西方誉为 人造丝工业之父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
18世纪60年代
标志性成就 蒸汽机的发明
进入的时代 “蒸汽时代”
领先国家
英国
主要发明 珍妮机、蒸汽机 火车、汽船
能源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70年代
电力的广泛应用 “电气时代”
背景:19世纪,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研究取得了重 大进步。
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合作探究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主要成就
人物
发明
电的应用
发明了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 美国爱迪生 影机、放映机;建成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发电机、电动机、电焊、电钻、电话、 电车、电报

初中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历史

初中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历史

初中知识点九年级上册历史历史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通过研究过去的事件和事实来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进步。

对于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课程,我们将重点学习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下面将为您介绍这些知识点,并简要概括其内容。

第一单元:大航海时代与欧洲文艺复兴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大航海时代和欧洲文艺复兴对欧洲及全球的影响。

大航海时代是指15至17世纪期间欧洲国家的航海活动,开辟了新的贸易路线。

欧洲文艺复兴是指14至17世纪期间欧洲文化的变革,使得人们对艺术、科学和人文主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科技与发明这个单元将重点介绍中国古代的科技与发明。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产生了许多对人类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发明,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同时,我们也将了解到这些发明对世界的影响。

第三单元:陆地与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这个单元将带领我们了解陆地与海洋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我们将学习到人类在利用这些资源上所取得的成就,也将了解到资源过度开采和环境污染对地球所带来的威胁,以及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第四单元:世界两次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我们将了解到二战对世界所造成的巨大破坏和人类悲剧,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过程。

第五单元:当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到当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我们将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政策以及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以及中国在当代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学习以上的知识点,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培养我们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并从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的未来发展。

历史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面镜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世界。

让我们一起努力,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成为有思想、有智慧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九年级历史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希腊城邦
希腊最早的文明产生于爱琴海地区(海洋文明)。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迈锡尼文明中断后,希腊经历了荷马时代和城邦时期。

公元前8世纪希腊出现几百个城邦,突出特点是“小国寡民”。

居民分为公民和非公民。

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公民:成年男性公民有参与统治的权利,能占有土地,参军打仗是公民的义务,城邦的各种活动都是以公民为主。

非公民:包括外邦人和奴隶,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占有土地。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达到全盛,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高峰。

民主政治的表现:
1、公职人员几乎都是在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

2、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主席台主席也经抽签产生。

3、为了保证公民参政议政,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

外邦人、奴隶、妇女没
有任何政治权利。

三、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的马其顿帝国发展称为军事强国。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开始进攻波斯帝国,公元前330年波斯帝国灭亡。

亚历山大帝国范围: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北抵中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

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弊:具有侵略性,给东方人带来巨大灾难,也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

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城邦
公元前1000前,罗马城邦兴起于意大利半岛中部的台伯河畔。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共和国。

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国家统治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利机关。

平民选出来的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和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
利的决议。

《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

罗马共和国的征服与奴隶反抗:
公元前3世纪初,罗马三次战胜迦太基(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罗马称为整个地中海的霸主。

公元前73年,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多次打败罗马军团,但最终被镇压。

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制,加速了罗马共和国的衰落。

二、罗马帝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了罗马帝国,首创“元首制”,采取许多措施解决矛盾,巩固之间的独尊地位。

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跨欧亚非三洲。

罗马帝国的衰亡
原因:罗马的政治、经济发危机。

公元前375年,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476年,西罗马对日耳曼人消灭。

第6课《希腊罗马古典文化》
文学:希腊神话《荷马史诗》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学。

雕塑艺术
《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奥林匹亚神庙中的宙斯像。

建筑艺术
希腊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

特点: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

代表:雅典帕特农神庙
罗马建筑特点:有石拱门、穹顶等,坚固结实,又华丽宏伟。

代表:大竞技场、凯旋门、方尖碑和万神庙。

哲学(古希腊)
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

苏格拉底思考转向人类社会,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

亚里士多德)创立逻辑学,他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法学(古罗马)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公历
公历是古罗马人创设的,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

凯撒时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成为今天人民使用的公历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