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大气运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轮地理复习小专题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受热原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概念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汽能大量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将热量保存在大气层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返还给地面,这就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①由热量传输看几种辐射的作用:太阳辐射是大气最主要热源,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大气逆辐射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②由大气的吸收作用看大气不同层面气温变化特征:近地面对流层中水汽、CO2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平流层中的臭氧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使该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2)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收得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

(太阳辐射是地面的直接热源)
②“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能量。

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

(地面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③“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
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图解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为什么同纬度地区,随海拔升高,气温降
低?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虽然随海拔升高,
太阳辐射增强,但空气的保温作用较弱,地面失
去的热量较获得的热量多,所以海拔越高(同纬度
地区),气温越低。

说明:海拔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
指的是同纬度地区或某一地区随海拔增高,温度
的变化情况。

(2)对流层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
对流层的高度取决于空气的对流运动的强度,空气对流运动的强度又取决于近地面空气温度的高低和空气上下层温差的大小,近地面温度的高低又取决于纬度高低、季节变化、天气变化等等。

一般情况下,近地面大气温度高,对流层高度就大。

①纬度低,对流层高度大;纬度高,对流层高度小。

②同一地区,夏季(或白天)对流层高度大,冬季(或黑夜)对流层高度小。

③夏季(或白天)陆地上的对流层高度大于海洋上;冬季(或黑夜)相反。

④同纬度地区暖流流经的地区对流层高度大于寒流流经的地区。

(3)大气热力作用与自然现象
对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对流层大气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

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升高——平流层的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夏季多云的白天气温比晴朗的白天低——云层具有反射作用,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气温高——大气逆辐射强,可以减少地面热量的损失。

晴朗的天空呈蓝色、霞、日出前和日落后天空明亮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树阴下、房间中无阳光直射仍然明亮——散射作用。

冬季风速较大——因低纬度与高纬度相比,太阳高度大且白昼长,所以南北温差大,引起风速大。

晴天的气温日较差大——白天晴朗,获得太阳辐射多,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热量损失大。

交通信号中“红灯停”——红光的波长较长,难被散射,穿透力强,以红灯为停止的信号灯更为醒目。

有经验的农民利用人造烟幕在深秋、初冬为防止蔬菜、作物被霜冻冻坏——在夜晚增加了云量,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从而达到保温作用。

月球上昼夜温差大,青藏高原气候日较差大——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

二、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
(1)气温的日变化
①气温最高值和最低值
对流层气温主要受地表增热与冷却作用的影响。

对流层大气主要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地面辐射量的多少又取决于地表吸收并储存的太阳辐射量。

随着太阳辐射的日变化,气温也相应出现了日变化。

当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即太阳辐射最强时,由于地面储存的热量要传给大气还需要一个过程,所以陆地气温最高值不出现在正午,而出现在14时前后;同理,最低气温也不出现在太阳辐射弱的日落时,而出现在黎明(即日出前后)。

②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它反映气温的日变化程度,大小与纬度、季节和其他自然地理条件有关。

由副热带地区向两极减小。

夏季大于冬季,初夏大于盛夏,因为夏至夜晚时间短,地表剧烈降温时间短,最低温度不够低。

陆地大于海洋,盆地和谷地(空气不流动)大于平原,沙漠大于潮湿地区,阴天(气温昼低夜高)小于晴天(气温昼高夜低)。

气温日较差的极值出现的时间随距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后延,幅度随距离地面高度的增大而减小。

(2)气温的年变化
①月均温最高值和最低值由于地面储存热量的原因,就北半球而言,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强的夏至日,而一般出现在夏至后的l~2个月,如中、高纬度大陆的7月;月平均气温的最低值也不出现在太阳辐射最弱的冬至日,而一般出现在冬至后的l~2个月,如中、高纬度大陆的1月。

由于热容量大于陆地,海洋吸热和放热都慢于陆地,因此海洋月平均
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8月,最低值出现在2月。

②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它的大小与纬度、海陆分布等因素有关。

赤道上气温年较差小,中纬度地区(因为冬、夏季节明显)气温年较差较大。

在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陆地大于海洋,这主要与陆地、海洋吸收太阳辐射性能及热量等的差异有关。

此外,气温年较差还受到地形(高地气温年较差小于凹地、谷地)、植被(植被覆盖地气温年较差小于裸地)、天气(多云雨区气温年较差小于少云雨区)、海拔(海拔愈高气温年较差越小)的影响。

(3)地形与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的关系
山地尤其是较小山地的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平原小,而高原的气温日较差比同纬度的平原大,气温年较差比同纬度的平原小。

三、原理应用
①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②在农业中的应用: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利用烟雾防霜冻;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既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又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③分析影响某地昼夜温差的因素
a.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b.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c.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1、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
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2)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
当,关于两地受热状况的比较,
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
较低,与④大小有关
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
射量较小,与①大小有关
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
较小,与③大小有关
思路导引:根据图示内容可以判断出①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第(1)题,大气保温作用与①③直接相关。

第(2)题,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大气的保温作用(①③)弱有关;四川盆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少有关;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多有关;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与大气逆辐射(③)强有关。

答案:(1)A(2)C
2、读“我国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各城市入春日期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
是()
A.兰州比西宁入春日期早的原因是
河水调节气温
B.太原比石家庄入春日期晚,因
为太原地处谷地
C.重庆的入春日期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布规律
D.上海比济南的春天晚是因为受海洋影响大
(2)对图中各地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影响最小
的因素是()
A.纬度B.植被
C.距海远近D.地形
【剖析】第(1)题,影响我国各地入春早晚的因素很多,南北纬度差异是重要因素,另外海陆位置、地形等也影响了个别地区的城市入春时间,综合分析各因素影响,D判断是正确的。

第(2)题,森林植被可以调节气温,对各地区气温高低变化的影响与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等相比是最小的,故选B。

【答案】(1)D(2)B
3、读我国某地气温变化图,回答(1)~(2)题。

(1)该地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长江中下游
D.海南岛
(2)下列关于该地气温变化的说
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图的气温
变化主导因素均为太阳辐射
B.甲图7月高温主要因为7月伏旱季节降水少光照强
C.乙图7日气温低主要是因为受冷空气影响
D.丙图气温变化小是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小
【剖析】第(1)题,图甲为一年中气温的变化,由图甲可知,该地最低月气温在0~10℃之间,所以该地位于亚热带地区,选项四地中,东北、华北位于温带地区,海南岛位于热带,长江中下游位于亚热带。

第(2)题,甲为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影响一年气温变化的主导因素为太阳辐射,
乙、丙两图是气温短时间变化,受冷空气、
云层厚度影响大;甲图7月高温主要是因为
7月正午太阳高度大、昼较长。

【答案】(1)C
(2)C
4.下图是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图,
图中的曲线为饱和曲线,甲、乙、丙、丁的
箭头方向分别代表大气中的水汽要达到饱
和的途径。

据此回答(1)~(2)题。

(1)关于自然现象“露”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下列哪一种途径而达到饱和的()
A.甲B.乙C.丙D.丁
(2)下列条件中最容易出现“露”的是()
A.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清晨B.我国北方寒冬季节的清晨
C.阴天高温的夜晚D.我国南方夏季的午后
解析:第(1)题,根据水汽含量和温度的关系曲线可知,气温越低,达到饱和状态需要的水汽量越少;露是水汽在地面凝结形成的,因此可以通过降温的途径达到饱和。

第(2)题,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温度低,水汽容易凝结。

答案:(1)B(2)A
5、某地气压的变化,实质上是该地上空空气柱重量增加或减少的反映。

气柱质量增加了,气压就升高,质量减少了,气压就下降。

气压的周期性变化是指气压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呈现出有规律的周期性波动,明显的是日为周期和以年为周期的波动,分别称为气压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阅读以上材料和图a、图b、图c、图d,完成下列问题。

(1)读图a和图b,A、B两处气压比较,哪处的气压高?;C、D两地气压升高的是。

(2)不同性质的气团,密度往往不同。

如果移到某地的气团比原来的气团密度大,气压随之升高。

反之该地气压就要降低。

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流经之地的气压会。

(3)气压的日变化曲线有单峰、双峰和三峰等型式,其中以双峰型最为普遍。

其特点是一天中有一个最高值、一个次高值和一个最低值、一个次低值。

读图c,一般气压的最高值出现在时左右。

一般认为,气压的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有关。

例如当白天气温最高时,低层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引起地面气压;但气压极值出现的时间
(早,晚)于气温。

气压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和变化的幅度随纬度而有区别,地区气压日变化最为明显,随着纬度增高,气压日较差逐渐。

(4)气压的年变化是以一年为周期波动的,受气温的年变化影响很大,因而也同纬度、海陆性质、海拔高度等地理因素有关。

在大陆上,一年中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季,最低值出现在季,气压年变化值很大,并由低纬向高纬逐渐。

答案:(1)B处C处(2)升高(3)8~10 下降晚低纬度(热带)减小(4)冬夏增大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2.大气环流的内在联系
(1)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全球七个气压
带、六个风带,以赤道低压带为轴南北
对称,高、低气压带相间分布,气压带
中间为风带。

(2)全球气压带的成因有明显差异:赤道
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
成的,而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
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

(3)风带的风向受气压带的分布及地转偏
向力共同影响:信风带在北半球为东北
风,南半球为东南风;盛行西风带在北半
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极地东风
带与信风带风向相同。

(4)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移动方向与太阳
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大体一致。

(5)南亚西南季风的形成:是南半球的东南
信风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越过赤道进入北
半球受向右地转偏向力作用偏转而成的。

1.读下图回答(1)~(3)题。

(1)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
势,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
气温(T)( )
A.Pa>Pb;Ta>Tb
B.Pa<Pb;Ta<Tb
C.Pa<Pb;Ta>Tb D.Pa>Pb;Ta<Tb
(2)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a与b、c与d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分别为()
A.西南风、东风B.东北风、东风
C.东北风、南风D.西南风、南风
(3)若图示为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为北半球B.b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C.a气压带控制的区域干燥少雨D.O地位于信风带
解析:第(1)题,根据气流运动的方向可知,Ta<Tb;根据温压关系可知,Pa>Pb。

第(2)题,根据风压关系可知,气流由a流向b,由c流向d,高空的摩擦力为零,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第(3)题,低纬环流圈位于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从b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可知其为赤道低气压带,则可判断图示环流位于南半球。

(1)D(2)A(3)A
锋面气旋的判读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它主要活动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

(1)锋面位置的判读
锋面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

因为气旋的水平气流是向中心辐合,在槽线两侧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

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在脊线两侧气流不可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

(2)锋面类型的判断
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锋面是冷锋还是暖锋,可以先画出低压槽线两侧气流的方向,锋的运动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

一般来说,从高纬移来的气团是冷气团,从低纬移来的气团是暖气团,然后就可根据气团的移动方向判断出锋的类型。

如下图中,锋面OA是由气团①(来自高纬)主动向气
团②(来自低纬)移动形成的,因而是冷锋;锋面
OB是气团②主动向气团③移动形成的,应为暖锋。

2.锋面气旋
地面气旋与锋面联系在一
起,称为锋面气旋,它是一种常
见的天气系统,主要活动在中高
纬度地区,多见于温带地区,也
是影响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常
见天气系统。

(1)理解锋面气旋(如图1):
①将低压区等压线弯曲最大的
各点连接起来,由于这条线上各
点气压比两侧低,所以称之为槽
线;②在槽线两侧的等压线图上
任取两点,画出其风向;③观察风向知,槽线附近是冷暖空气的交汇区域,槽线甲附近,由北方来的冷空气推动南方来的暖空气,形成的锋面为冷锋;槽线乙附近由南方来的暖空气推动北方来的冷空气,形成的锋面为暖锋。

(2)在锋面气旋中判断冷锋、暖锋的简便方法
....。

如图2,现有南北半球两低压中心,有甲、乙、丙、丁四条槽线。

它们附近哪些会形成冷锋,哪些会形成暖锋呢?
北半球的气旋逆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当气流经过槽线甲时,自然是北方冷空气推动南方暖空气,甲形成冷锋;当气流经过槽线乙时,自然是南方暖空气推动北方冷空气,乙形成暖锋。

南半球的气旋是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当气流运行至槽线丙时,自然是来自南.方的冷.空气推动北方暖空气,形成冷锋;当气流运行至槽线丁附近时,自然是北.方的暖.空气推动南方的冷空气,形成暖锋。

(3)锋面气旋中降水区分布规律:降水均分布于冷空气一侧,
但冷锋锋前也有降水。

(1)近地面气旋往往和锋面联系在一起,锋面分布在槽线处,
因为此处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交汇,如图中AB和CD处。

(2)锋面附近风向:据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决定。

如:E、H点为偏北风,F、N为偏南风。

(3)冷暖气团:来自高纬度的为冷气团,来自低纬度的为暖气团。

如E、H为冷气团,N、F为暖气团。

(4)锋面性质:据气旋的移动方向确定冷、暖气团的势力。

若图中气旋位于北半球,则为逆时针旋转辐合,AB为冷锋,CD为暖锋。

(5)雨区位置:多位于冷气团一侧,即:E、
H、K处及气旋中心。

典例1、锋面形成或加强的过程叫锋生,锋
面消失或减弱的过程叫锋消。

下图中T1、
T2、T3为等温线,t1、t2、t3为气流辐合、
辐散过程中的三个时刻,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气温梯度为t1>t2>t3
B.图中沿虚线方向表示气流辐合过程
C.图中沿实线方向表示锋消现象D.水平温度梯度变大是锋生的主要标志
(2)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冷、暖气团活动频繁,锋生现象十分明显。

下列地区中属于主锋生地带的是()
A.四川盆地B.西北地区
C.东北-内蒙古一带D.青藏地区
【剖析】第(1)题,t1、t2、t3三个阶段,等
温线越密集,气温的梯度越大,由此可以判断
t3>t2>t1;图中气温梯度变大,表示的是锋
生过程,而气温梯度变小,表示锋消的过程;
因此D选项正确。

第(2)题,我国在东北-内
蒙古一带,由于纬度高,靠近冬季风的源地,
再加上地形的影响,是冷空气聚集地区,也是
主锋生地带。

【答案】(1)D(2)C
典例2下图是某日极地附近风向示意图,据
此回答(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附近是冷锋且正好经历阴雨天气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沿纬线方向,从甲到乙的天气变化是()
A.气温:高-低-高B.风向:南风-西南风-东南风
C.气压:高-低-高D.降水:晴-雨-晴
【剖析】依据冷锋符号,可判断图中甲、丁两地位于冷锋附
近,锋面降水都将在冷气团一侧,甲、丁两处唯有甲符合。


甲到乙沿纬线方向依次是冷气团、暖气团和冷气团,则气压状
况变化为高-低-高,降水状况为阴-晴-阴。

【答案】(1)A(2)C
典例3读“北半球某平原地区某日气温水平分布模式图”(图
中等温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回答(1)~(2)题。

(1)若该地有一锋面活动,则该锋面的位置可能在()
A.①附近B.②附近
C.③附近D.④附近
(2)关于图中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两地盛行偏南风
B.②、③两地可能出现降水
C.④、⑤两地气压最高
D.③地风力小于⑥地
【剖析】图中若有锋面,则必有冷暖两种
气团,1℃至4℃为暖气团、-3℃至-5℃为
冷气团,温度相差较大的③附近应该是锋面
位置。

锋面降水多在冷气团一侧,②、③两
地刚好在锋面冷气团一侧。

【答案】(1)C(2)B
典例4读长江流域冬季某时段近地面等压面(单位:hpa)垂直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受此天气系统影响,与长沙相比,南昌的天气特征()
A.冷且干B.暖且干C.冷且湿D.暖且湿
(2)若该气压系统东移,受其影响南昌的风向变化是()
A.东南风转西南风B.东南风转西北风
C.东北风转西北风D.西南风转东北风
图中显示长沙与南昌之间有一低压中心,即气旋存在,此时南昌处在气旋的东侧,冬季吹东南风而较温暖湿润,长沙处在气旋的西侧,冬季受西北风影响而较寒冷干燥;若该气旋东移,南昌最终会处在气旋西侧而吹西北风。

(1)D(2)B
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半球中纬地区低压的槽线,完成(1)~(2)题。

(1)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低于西南端,则槽线西北和东南的风向分别为
()
A.西北、东南B.西北、西南
C.东北、东南D.东北、西南
(2)如果槽线东北端的气压高于西南端,该类槽线夏天出现在我国华北地区时,最可能出现()
A.暴雨和冰雹天气B.扬沙或者沙尘暴天气
C.连绵的阴雨天气D.干热风(焚风)天气
第(1)题,先结合题干信息绘制等压线示意图,然后再根
据“北半球近地面气压场中风向是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向
右斜穿等压线”判断风向。

如下图:
第(2)题,考查锋面气旋及锋面降水等知识。

槽线东北端
的气压高于西南端,我国华北地区此时的天气系统是暖
锋,一般产生连续性降水。

【答案】(1)B(2)C
逆温现象、分类及其影响(难点)
一般情况下,对流层温度上冷下热。

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个高度范围内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即下冷上热现象),这种气温逆转的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

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
一是地面辐射冷却(辐射逆温)。

下图表
明了这种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

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
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很快,贴近地面的
大气层也随之降温;离地面愈近,降温愈快,
离地面愈远,降温愈慢,因而形成了自地面开
始的逆温(图b);随着地面辐射冷却的加剧,
逆温逐渐向上扩展,黎明时达最强(图c);日
出后,太阳辐射逐渐增强,地面很快增温,逆温便逐渐自下而上消失(图d、e)。

辐射逆温厚度从数十米到数百米,在大陆上常年都可出现,以冬季最强。

冬季夜长,逆温层较厚,消失较慢。

二是冷空气下沉(地形逆温)。

在山谷与盆地区域,由于冷却的空气会沿斜坡流入山谷和盆地,因而常使山谷和盆地的辐射逆温得到加强,往往持续数天而不会消失。

三是空气平流(平流逆温)。

当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水面上,会发生接触冷却的作用。

无论哪种条件造成的逆温,都会对大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这是因为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局部
大气上热下冷,阻碍了空气对流运动的发展,使大量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等聚集在它的下面,使能见度变差,空气污染加重;尤其是城市及工矿区上空,由于凝结核多,易产生浓雾天气,有的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如光化学烟雾。

特别提醒
逆温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出现多雾和晴朗干燥天气。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的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②加剧近地面大气污染。

由于逆温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就会造成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如果位于盆地内,将会更加严重。

③对航空造成影响。

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对飞机起降带来麻烦。

而逆温现象如果出现在高空,却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

因为,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

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下面是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8~9题。

8.等压线a、b、c的值,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a、b、c
B.a、c、b
C.c、b、a
D.b、a、c
9.若图为一月等压线图,虚线为海岸线,则虚线为()
A.亚洲东海岸
B.澳大利亚西海岸
C.欧洲西海岸
D.北美洲东海岸
解析:第8题,雨区应位于低压槽中,雨区处等压线
凸向数值大的方向,因此有c>b>a。

第9题,若图示时间为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陆地为高压,海洋为低压,则海岸线为大陆的西岸;南半球为夏季,此时陆地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则为大陆的东岸。

比较选择项只有C项可能。

答案:8.C9.C
阅读材料,回答10~12题。

材料:受副热带高压和西南涡北上的共
同影响,辽宁省从精选考题年7月19日至21
日自西向东先后遭遇特大暴雨的袭击。

截至21
日7时,全省平均降水量为87毫米,为1994
年以来最多值。

靠近辽河的铁岭、开原、西丰、
昌图、台安、新民、盘锦等县市均刷新1951年
以来当地日降水历史最多纪录。

10.判断此次降水过程的主要降水类型是()
A.对流雨
B.地形雨
C.锋面雨
D.台风雨
11.此后一段时期内,在正常年份长江流域看到
的景象是()
A.阴雨连绵
B.干燥酷热
C.沙尘肆虐
D.秋高气爽
12.下图中虚线表示副高在不同时期的位置,其
中能表示这一时期位置的是()
A.a
B.b
C.c
D.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