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大气运动【解析】
2023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专题通关训练二大气运动
专题通关训练二大气运动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2·重庆一模]近地面水平方向温度分布不均匀的空气在风场的作用下发生水平平流,会引起近地面热量的水平输送,从而导致单位气块内的热量平衡发生变化。
下图示意2017年我国某高原东缘湖畔的气象站夏季平均水平热平流的日变化,正值表示气块向外输出热量,负值表示气块从外界得到热量。
该湖冬季结冰。
据此完成1~2题。
1.与正午相比,傍晚该气象站( )①水平温度梯度较小②水平温度梯度较大③水平方向风速较大④水平方向风速较小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2.冬季,该气象站水平热平流昼夜差异( )A.加大,由负转正时间提前B.加大,由正转负时间提前C.减小,由负转正时间提前D.减小,由正转负时间提前[2022·四川成都二模]下图示意不同天气条件下,祁连山某冰川区地面反射的太阳短波辐射量与到达地面的太阳短波辐射量的比值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与阴天相比,该比值晴天低的主要原因是晴天( )A.冰川积雪消融量大B.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C.冰川积雪消融量小D.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4.该比值7、8月最低的根本原因是( )A.太阳高度大,日照时间长B.降水量大,云层厚度较大C.气温较高,植被覆盖率高D.风力强劲,积雪不易保留5.随着气候变暖,该比值的变化趋势是( )A.阴天增大,晴天减小B.阴天和晴天都增大C.阴天减小,晴天增大D.阴天和晴天都减小东风波是在信风带内缓慢向西移动的低压槽,多出现在南北纬5°~30°的海洋上空,以每天300~500公里的速度向西运行。
加勒比海地区的东风波轴线从地面向上稍微向东倾斜,近地面的空气在波轴后侧辐合,在波轴前侧辐散。
读加勒比海地区1 500米高空的气流流场图,完成6~7题。
6.图中阵雨带产生降水的原因是( )A.西行气流受地形阻挡B.地面受热气流上升C.低压槽东侧气流上升D.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7.图中近地面的四地中( )A.甲地此时吹东风B.丙地此时吹东南风C.丁地经历了降水过程D.乙地一天内将有降水过程下图是5 200米大本营以上四个观测点春季气温日变化统计。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2大气运动规律(含解析)
专题突破练2 大气运动规律研究发现,近年来南亚棕色云团季节性爆发,加剧了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
棕色云团由高浓度的颗粒物(主要成分有黑碳、棕碳、矿物粉尘等)组成,沉降后会使冰雪变脏。
下图为1月份棕色云团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棕色云团加剧喜马拉雅山脉冰川消融,主要原因有( )①大气反射增强②大气逆辐射减弱③地面反射减弱④地面辐射增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南亚地区1月份棕色云团爆发最显著,主要原因是( )某个城市的高温程度是根据日最高温≥35℃日数、夏季均温、极限高温数值等指标来综合衡量。
体感温度是指人体所感受到的体温指数,会受到气温、风速与相对湿度的综合影响。
当日最高温≥32℃,相对湿度达到80%时,人体会感到闷热难耐。
下表为2019年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高温程度和体感温度前五位排行表。
根据材料完成3~4题。
3.海口在我国省级行政中心城市中高温程度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是( )A.临海,夜晚气温高B.纬度低,极限高温数值大C.临海,相对湿度大D.纬度低,≥35 ℃的日数多4.体感温度排名前五位的省级行政中心城市均位于南方沿海地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①距海近,大风天数多②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小③距海近,夏季风影响大④白天气温高,昼夜温差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霜是指附着在地面或植物上的微细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汽冷却至0℃以下凝结而成。
无霜期是指某地春季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
一年中无霜期越长,对农作物生长越有利。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无霜期等值线分布图。
据此完成5~6题。
5.影响图示区域无霜期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6.图中甲地与乙地无霜期差异显著,主要原因是甲地( )降水相态与温度存在密切关系,700百帕以下温度均高于0℃时为雨,700百帕以下温度均低于0℃时为雪。
近地层温度(1000百帕以下)在1~2℃时,并且750百帕附近有高于2℃的暖温层时,降水相态为雨,若低于2℃则为雨夹雪或雪。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考练大冲关 专题8 大气运动规律 (含解析)
专题8 大气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考点题号选择题非选择题大气圈 1大气的受热过程3、4气压带、风带及影响2、7、8、11 12天气系统5、6、9、10 13一、单项选择题(共11小题,44分)(2013·浙江杭州模拟)下图为山东丘陵某区域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优质苹果树多种植在山腰而少在山谷,原因是山腰果树开花早。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2.关于M、N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地由于地形阻挡,不受夏季风影响B.M地位于来自海洋的冬季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于N地C.N地位于夏季风迎风坡,全年降水以地形雨为主D.M、N两地降水的季节变化不同解析第1题,山腰比山谷开花早,说明山腰温度比山谷高,局部出现逆温现象;从大气对流层整体来看,仍然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只是局部出现逆温现象。
第2题,山东丘陵多是一些低山丘陵,对夏季风阻挡作用不明显,地形雨不显著,所以M地也会受到夏季风的影响;M、N两地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季节变化相同。
答案 1.D 2.B(2013·浙江宁波质检)下图为32°N某地区某一周的气温与太阳辐射强度变化情况。
读图回答3~4题。
3.该周最有可能属于( )。
A.1月B.5月C.7月D.11月4.星期二平均气温最低的原因主要是( )。
A.阴雨天气B.正午太阳高度小C.太阳活动D.地震解析第3题,图示日平均气温基本在0℃~18℃之间,且位于32°N,不可能是1月、7月。
又因为该周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所以最可能是5月。
第4题,由图可以看出,星期二气温低是因为太阳辐射强度小,而太阳辐射强度小主要是由于天气的原因。
答案 3.B 4.A(2013·浙江乐清市期末)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
高考地理二轮知识专题复习文档:专题三大气的运动规律 含答案
[网络构建][名师点拨]本讲复习过程中,应围绕“大气运动”这一核心,把握以下几点:(1)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2)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其对气候的影响;(3)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和特点;(4)天气系统变化及其影响;(5)注重对等温线、等压线和天气系统图示及气候资料图的分析和判读。
核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与气温1.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上就是一个热量的传输过程,该传输过程可以划分成三大主要环节,如下图所示:2.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1)解释昼夜温差大小的原因(2)“高处不胜寒”: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3)全球变暖:温室气体增多,吸收地面辐射能力增强,气温升高;同时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强。
(4)烟雾防冻:增强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
(5)温室大棚: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
(6)果园铺沙石:昼夜温差增大。
3.气温的分布规律4.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1)纬度→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同高度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 (4) 洋流 方法技巧1.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的判断及原因分析(1)陆地与海洋: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上大。
原因是陆地比热容小,白天和夏季增温快,夜晚和冬季降温快;海洋则相反。
(2)阴天与晴天: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原因是阴天时,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较晴天低;夜晚多云,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晴天高。
(3)低纬与中纬:中纬地区气温年较差较大。
原因是中纬地区四季变化明显,低纬地区终年高温。
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地区出现在赤道附近的海洋上。
2.等温线弯曲与闭合的成因分析 (1)等温线弯曲的成因分析①陆地上一般考虑山脉或谷地。
等温线穿过山地时一般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穿过谷地时,一般向气温低的方向凸出。
②海洋上一般考虑洋流。
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③等温线的弯曲还可能与海陆分布有关。
2020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学与练专题02大气的运动规律(讲)(含解析)
专题 2 大气的运动规律本讲内容较多,虽不像地球运动那样对考生空间立体想象能力要求高,但是涉及的地理空间位置较多,所以在复习本讲时,要多看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图。
除此之外,注意以下几点:①理解气温、气压、海拔之间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
②关注现实生活,用地理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③识记各种天气系统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征。
④识记重要的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但要充分利用试题中所给图表等材料进行分析。
【网络构建】知识点一、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1.气温水平空间分布规律及成因等温线特征气温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全球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在同一纬度上,冬季大海陆分布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陆比海洋冷,夏季大陆比海洋热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同一纬度气温差别小海陆分布(海洋面积广阔)同纬度地带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凸出高原、山地的气温较低,平原的气温较高地形(地势高低)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寒流经过气温低,暖流经过气温高洋流我国冬季等温线密集,1月0 ℃等温线大致经秦岭—淮河一线冬季,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温度越低太阳辐射(纬度因素)、冬季风(大气环流)夏季等温线稀疏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太阳辐射(北方白昼时间长)2.气温分布时间规律(1)日变化:一天中,若无明显天气过程的干扰,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日较差:一般规律,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凹地大于高地;低纬度大于高纬度;晴天大于阴天。
(2)年变化: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北半球);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8月(北半球),最低气温出现在2月(北半球)。
气温年较差:大陆性气候大于海洋性气候;高纬度大于低纬度。
3.气温的垂直分布规律(1)对流层: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垂直递减率为6℃/千米。
专题14 大气的运动--备战2024高考地理二轮必刷选择题(人教版2019)
专题14 大气的运动--备战2024高考地理二轮必刷选择题(人教版2019)2017年8月11~12日,中亚及我国新疆部分地区经历了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同时伴有5级风,局地出现9级以上大风。
图示意北京时间8月11日8时该区域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及未来18小时内的气压中心位置、强度变化。
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时刻,喀什最可能()A.太阳初升B.日近正午C.夕阳西下D.深夜时分2.图示时刻至当日20时,图示区域()A.气旋强度逐渐减弱B.降水区向东北方向发展C.经历强沙尘暴过境D.降水区的高空气流辐合3.8月1日14时至12日2时,图示我国境内局地出现9级以上大风的主导因素是()A.植被B.大气环流C.地形D.海陆位置黄河口近岸海域的悬浮泥沙浓度(以下简称“悬沙浓度”)具有显著的时空变化。
下图示意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微风日和大风日黄河河口近岸海域悬沙浓度分布。
完成下面小题。
4.大风日的主导风向及所属季节分别是()A.偏北风,夏季B.偏南风,夏季C.偏北风,冬季D.偏南风,冬季5.下列现象不属于大风日悬沙浓度空间布局对莱州湾地理环境影响的是()A.降低海水透明度B.增加海水营养盐C.塑造水下地形D.增强水下光照下图中L为气压中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甲、乙、丙、丁位于雨区的是()A.甲、丁B.乙、丙C.甲、丙D.乙、丁7.造成此刻甲、乙气温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气团性质冻雨是指过冷雨滴落到温度在冰点以下的地面上,迅速冻结成冰的降水现象。
云贵准静止锋是影响贵州地区最主要的天气系统之一,有明显的季节差异,主要存在于冬半年。
云贵准静止锋对我国西南冻雨有较大影响。
下图示意云贵准静止锋的3种典型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东西型准静止锋发生频次远低于其他两种类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季风强度、植被覆盖B.季风强度、地形地势C.纬度位置、地形地势D.海陆位置、地形地势9.最易形成冻雨的地点及准静止锋类型是()A.昆明,南北型B.贵阳,南北型C.昆明,西北-东南型D.贵阳,西北-东南型低云是影响航空器飞行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低云和雾多相伴出现,常出现在辐射雾刚散开期间。
高考地理(人教版)二轮专题训练三 大气运动规律(含解析)
专题三大气运动规律一、选择题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
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题。
1.导致白天沙漠温度远高于绿洲地表温度的主要原因是沙漠( )①蒸发(腾)少②反射率小③比热容小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B.①③C.②③D. ③④答案 B 沙漠比热容小,白天升温快,且蒸发(腾)少,热量散失少,故白天沙漠温度远高于绿洲的地表温度。
由于月球表面昼夜温差非常大,白昼时温度高达127 ℃,黑夜时低至-183 ℃。
为适应极端环境,“玉兔号”月球车不得不遵守“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作息规律。
下图1为“玉兔号”月球车沉睡了一个月夜后首次醒来。
专家这样形容它:肩插“太阳翼”,脚踩“风火轮”,身披“黄金甲”,腹中“秘器”多。
“玉兔号”月球车使命大、本领强。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2.(2020河南安阳模拟)材料中提到的“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对应图2中的( )A.①B.⑦C.③D.⑤答案 B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也就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太阳翼”接收到的辐射应为⑦。
3.(2020河南安阳模拟)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能达到300多摄氏度的主要原因是( )A.①强,②强B.②强,③弱C.④强,⑤强D.①强,③弱答案 D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月球表面没有大气,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而夜晚地面辐射强,没有大气逆辐射,气温低。
故选D。
下图为晴天我国某绿洲与周围沙漠气温日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4.(2020四川仁寿模拟)根据图中虚线、实线的变化特点可判断( )A.虚线表示绿洲,气温日较差较小B.虚线表示沙漠,夜间大气逆辐射强C.实线表示绿洲,白天地面升温慢D.实线表示沙漠,白天地面辐射强答案 C 晴天,绿洲的气温日较差小于沙漠,读图可知,虚线的气温日较差较大,实线的气温日较差较小,故虚线表示沙漠、实线表示绿洲,排除A、D项;晴天,绿洲上空的水汽含量比沙漠大,因此夜晚绿洲大气逆辐射强于沙漠,B项错误;绿洲的比热容大于沙漠,白天地面升温慢于沙漠,故C项正确。
2024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3 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解析)
(3)地球上的大气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及高度、温度和气压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能够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伤害的物质主要分布于()A.①B.②C.③D.④2.关于图中②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对流运动显著B.适宜飞机飞行C.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气温随海拔升高递减下图为2019年4月8日14时我国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
完成下面小题。
3.控制图中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A.低压槽B.高压脊C.冷锋D.暖锋4.此时乙地风向为()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5.未来银川的天气变化是()A.气温降低B.气压降低C.连续性降水D.风力减小伊兹密尔是土耳其伊兹密尔省省会,年平均降水量约700mm,远多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440mm的年平均降水量。
2020年某月,持续一夜的强降雨(约占年降水量的18%),导致了该地区严重的洪涝灾害。
下图示意伊兹密尔市位置,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此次伊兹密尔地区的强降雨天气可能出现在()A.2月B.6月C.8月D.10月7.造成伊兹密尔和尼科西亚降水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距海远近不同B.沿岸洋流不同C.西风带控制时间不同D.地势起伏差别大为了研究大城市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U/LC)变化及其对城市热岛和城市舒适度的影响,研究人员从不同途径获得了各种研究数据,并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进行分类处理得到印度德里1991~2018年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U/LC)变化数据(下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遥感(RS)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C.虚拟现实(VR)D.地理信息系统(GIS)9.关于印度德里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LU/LC)变化说法正确的是()①城区面积扩大了一倍多②绿地面积逐年减少③田地、水体面积均减少④德里的土地总面积减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表中数据表明,印度德里()A.热岛强度增大,舒适度增强B.热岛强度减小,舒适度减弱C.热岛强度增大,舒适度减弱D.热岛强度减小,舒适度增强读某区域两个时刻等压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高考地理专题《大气的运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大气的运动》真题练习含答案选择题[2024·广东惠州一模]2024年初,我国首个可并网的兆瓦级高空风能发电示范项目成功发电。
该项目采用伞梯状风筝捕获高空风能,通过控制风筝开闭,实现风筝上下往返循环运动带动发电机,将动能转换为电能。
下图示意一伞梯状系留风筝高空风力发电系统设计。
据此完成1~2题。
1.与近地面相比,高空风能发电的优势是()A.风向多变B.风力较大C.空气稀薄D.空气洁净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近地面风力大小受摩擦力影响,而高空中摩擦力较小,因此风力较大,有利于进行风能发电,B正确;风向多变不利于风能发电,排除A;空气稀薄和洁净对于风能发电影响较小,排除C、D。
故选B。
2.图示系统中,电动机工作时间主要在()A.白天B.晚上C.弱风时D.强风时答案:C解析:结合图中信息可知,电动机运行主要是通过储能装置进行运转,风力较大时,将风能发电的部分能量进行储存,在风力较弱时启动储能装置进行发电,因此,电动机工作时间应在弱风时,C正确,排除D;无法判断白天和夜晚,排除A、B。
故选C。
[2024·安徽六校教研会测试]我国幅员辽阔,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地方性风系十分发达。
天山北坡天池的山谷风相当典型,风速也很大,高山冰川形成的冰川风也对山谷风产生一定影响。
图a示意天山天池气象站周边区域等高线分布(单位:m),图b示意该气象站某年7月27日6时到28日15时的温度、相对湿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图b中甲表示的要素以及27日16时风向分别为()A.温度偏东风B.温度偏西风C.相对湿度偏东风D.相对湿度偏西风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气象要素以及风向的判断。
天山北坡山谷风相当典型,白天吹谷风,温度高,相对湿度小;夜间吹山风,温度低,再加上天池加湿作用,相对湿度大,故甲为相对湿度,乙为温度,A、B错误。
16时为白天,吹谷风,由低处向高处,结合图中气象站位置可判断此时风向为偏西风,C错误,D正确。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2 大气运动规律(讲)(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教案
专题2 大气运动规律考向一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讲高考】1.考纲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热量在大气、地表之间转换的过程,并能解释相关的自然现象2.命题规律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区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形成机制。
明确大气的气温日变化、年变化及水平分布规律的形成原因与特点。
知道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学会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并能说明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风的形成。
知道风形成的直接原因,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影响,会在等压面图上判断某地风向。
【例1】(2018·新课标Ⅰ卷)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
据此完成9—11题。
9.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A.车流量大B.平均坡度大C.雾霾天多D.两侧村庄多10.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A.6:00出发,左侧靠窗B.8:00出发,右侧靠窗C.10:00出发,左侧靠窗D.12:00出发,右侧靠窗11.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
导致7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答案】9.B 10.B 11.A10.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除极昼极夜区外,各地均为东北日出西北方日落,四个选项均为上午时段,太阳位于东方,客车向南行驶,即太阳位于客车的左侧,题干要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因此应右侧靠窗,AC排除;据图可知,从重庆到遵义里程240千米,时速80的话,也需要3个小时,若12:00出发,则当客车开到遵义到毕节这段时,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之后了,太阳会出现在西北方,位于客车右侧会被太阳照射,所以,B正确、D错误。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经度的确定,地方时的计算,一天中气温最高一般位于午后2点左右,当地地方时14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6点左右,可知该地与北京的经度差30°,即该地大致位于东经90°,由此可以大致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大气的运动原理(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大气的运动原理一、选择题读“世界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单位:mm)分布图”,完成1~2题。
1、图中M地降水较多的季节及原因是( )A.夏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B.冬半年受东南信风影响C.夏半年受西南季风影响D.冬半年受西南季风影响2、N地地处沿海但降水稀少,其原因最不可能是( )A.夏半年受西南季风离岸风影响B.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C.受索马里沿岸的上升流影响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答案 1.C 2.D解析第1题,由经纬度可判断,M地地处埃塞俄比亚高原,属热带草原气候类型,夏半年,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季风,受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阻挡,多降水。
故本题选C。
第2题,N地虽然地处沿海,但是夏半年,受西南季风离岸风的影响,同时受沿岸上升流的影响,降水较少;冬半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降水稀少。
N地位于10°N附近,不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故本题选D。
某综艺节目12月5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漠公主争夺战。
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和“月牙泉地区景观图”,完成3~4题。
3.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A.②弱、③强B.①强、③弱C.②强、④强D.②强、④弱4.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 )A.①的减弱B.③的增强C.④的减弱D.①的增强答案 3.D 4.C解析第3题,甘肃月牙泉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大气能见度高,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即②强,气温高;晚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大气逆辐射弱,即④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D对。
第4题,该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深秋冷高压势力越来越强大,天气晴朗,白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大气逆辐射越来越弱,即④不断减弱,容易发生霜冻,C对。
在水汽充足、微风及大气稳定的情况下,相对湿度达到100%时,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2大气的运动规律 第2课时 课堂巩固 含解析
单项选择题下图是20xx年1月15日1400(世界时)欧洲部分地区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
读图,回答1~3题。
1.受图示天气系统的影响,此时可能出现大雪天气的国家有( C )A.英国、德国、法国B.挪威、瑞典、芬兰C.英国、法国、西班牙D.冰岛、丹麦、乌克兰2.下列关于甲、乙两地天气状况的描述,可信的是( B )A.甲地多云,气温将升高B.甲地晴朗,气温将下降C.乙地降雨,受冷锋影响D.乙地降雪,受暖锋影响3.若此时冰岛中部发生火山爆发,大量火山灰喷到空中,造成部分欧洲国家被迫关闭机场。
除冰岛外,最先关闭机场的国家(地区)会是( A )A.爱尔兰、苏格兰B.挪威、瑞典C.北爱尔兰、挪威D.英格兰、丹麦【解析】第1题,从题干中获取“1月15日”“欧洲部分地区”的信息,确定此时为北半球冬季,图中有两个气旋、一个反气旋。
气旋的狭长凸出部分为低压槽,会形成锋面。
偏南部气旋的低压槽处的锋面为冷锋,冷锋过境会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该锋面穿过英国、法国和西班牙,故C项对。
偏北部气旋的低压槽处为暖锋,暖锋过境可能会带来连续性的降雨,该锋面穿过挪威、瑞典、芬兰和俄罗斯,故B项错。
德国、冰岛、丹麦、乌克兰四国均不在低压槽处,不会出现降水,故A、D项错。
选C项。
第2题,1400时往往是当地气温最高的时刻,过后气温会下降。
世界时为1400时,甲、乙两地的区时是1500,气温已在下降中,A项错;甲地位于高压脊处,天气晴朗,B项对。
乙地位于暖锋的锋后,暖锋过境后气温回升,降雪的可能性较小,故C、D项错。
选B项。
第3题,根据近地面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右偏的原理判断,冰岛与欧洲大陆之间的风为北风,北风将把火山灰最先吹向爱尔兰岛和大不列颠岛北部,即爱尔兰和苏格兰。
选A项。
据澳洲网20xx年1月报道,澳大利亚某州一群妈妈决定建立第一所森林学校。
在森林学校里,学生可以在学习的同时,尽情享受户外活动。
这一想法得到联邦教育部的回应,称该州相关机构将于3月对这一森林学校进行考察以确定其可能性。
2024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配套讲义(新教材新高考)专题03 大气运动规律(讲义)(解析版)
考点三 世界气候及其影响 22
Hale Waihona Puke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2【核心提炼·考向探究】27
1. 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 27
2. 气候类型的分布 28
3. 气候类型的判读 28
4. 气候特征描述 30
5. 气候的影响
31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31
考点四 天气系统和气象灾害 33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33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38 1. 天气系统 38 2. 天气系统与天气判断 39 3. 气象灾害 40
D.受山地影响强
2.辽源冬季偏离天数少,说明辽源冬季多( )
A.雨雪天气 【解析】 1.
B.温带气旋
C.晴朗天气
D.冷锋过境
2. 【答案】1.B 2.C
(2022·辽宁卷)为保障 2022 北京冬奥会顺利进行,气象部门提前在云顶和古杨树赛场建立自动观 测气象站。左图示意云顶赛场甲、乙气象站和古杨树赛场丙、丁气象站的位置。右图为各气象站 2019 年 1-3 月平均气温的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点一 大气受热过程与气温
(2023·全国乙卷)位于日本海附近的珲春与内陆的辽源各日最高气温时刻(北京时间)的月均值 不同(如表)。规定各日最高气温时刻与月均值相差超过 1 小时为偏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气象台 经度
站
纬度
1 月各日最高气温 1 月偏离天数/ 7 月各日最高气温 7 月偏离天
时刻均值
A.等压线稀疏区 B.气旋大风区
C.等压线低值中心 D.气旋降水区
【解析】
3.
4.
5.
【答案】3.D 4.A 5.A
(2021·广东卷)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黄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
专题训练(二)大气运动一、练基础小题——提速度(2018届高三·池州联考)“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
珠穆朗玛峰7 500 m以下被冰雪覆盖,7 500 m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
读“旗云”示意图,完成1~3题。
1.“旗云”多在( )A.阴雨天出现B.日出前后出现C.晴朗白天出现 D.晴朗夜间出现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 )A.山谷风 B.华北季风C.湖陆风 D.盛行西风3.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置( )A.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大 B.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小C.与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 D.下倾,不易登山解析:1.C 2.D 3.D 第1题,云是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成的水滴、冰晶等或者它们聚集在微尘周围混合组成的漂浮在空中可见物。
在天气晴朗时,受太阳光照,坡面升温较快,气流沿碎石坡面对流上升,在快到达峰顶时,凝结成云。
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从图中可以看出,当云高出山顶时受到高空西风的影响,形成旗云。
综合这些再看题目选项,只有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出来之后碎石才会受到太阳辐射升温,夜晚,阴雨天,日出前后或没有太阳照射,或温度低,没有气流上升,不能形成旗云。
所以本题选C。
第2题,从上题分析可以看出,旗云的成因与热力环流的热力性质有关,这与山谷风、湖陆风、华北季风的形成都类似,盛行西风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两个高低气压不同而形成的风带,而两个气压带的形成皆是由动力因素而导致的,所以其成因和旗云差异最大。
所以本题选D。
第3题,分析示意图中山坡两侧的气流运动箭头指向,可以推测出旗云若上掀,则说明气流上升对流运动强,高空的风对其影响小,也就是高空风小,风力条件有利于登山;若其下倾,则说明对流运动弱,高空中的风大,这时候影响登山;旗云飘动的位置跟高空中的风力、风向有关,与太阳辐射没有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大气运动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现,下左图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下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 与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相符的大气热力环流模式是A. 白天的陆风B. 夜晚的山风C. 夜晚的海风D. 白天的谷风2. 关于右图中各序号所代表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是A.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①辐射B. 受云海的影响②辐射减弱射C. ③辐射绝大部分被臭氧吸收D. ④辐射无选择性【答案】1. B 2. D【解析】1. 云层的本质是小水滴,云层是水在温度升高的条件下蒸发形成水蒸汽并达到过饱和的状态,又吸附了空气中的的凝结核而产生的。
三峡库区云海的形成过程是库区表层的水分受热膨胀上升,盛行上升气流,形成水蒸气,吸附凝结核在高空形成了云海,而库区周围地方则盛行下沉气流。
注意水的区域对应云海,盛行上升气流。
其形成形成原理和黑夜出现的山谷风、黑夜出现的海陆风相同。
见下两图。
白天出现的是海风,夜晚出现的是陆风,AC错误;夜晚的山风利于成云致雨,B正确,D错误。
故选B。
2. 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是③辐射(地面辐射),A错误;受云海的影响,大气中水汽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②辐射增强,B错误;③辐射(地面辐射)绝大部分被大气吸收,C错误;④辐射(反射)无选择性,吸收具有选择性,D正确。
故选D。
该题的热力环流是库区表层水分为热源,而周围地区为冷源,关键在于云海的形成要弄明白对应的是上升气流。
山谷风环流因山地平原地形的差异而产生,对冬季静稳天气(近地面风速较小,大气稳定)下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而海陆风的影响则相对较弱。
静稳天气下,如图中山前地区的偏南风与偏北风以日为周期的消长与进退影响着北京及其以南地区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变化。
据此完成3~5题。
3.冬季海陆风环流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较弱,其主要原因是A.植被覆盖率较低B.海平面略有下降C.热岛效应较明显D.海面被海冰覆盖4.如图所示的山谷风环流中,能将南部大气污染物汇聚至北京的气流是A.① B.② C.③ D.④5.在静稳天气条件下,北京市冬季凌晨至清晨大气污染物浓度明显降低的地区是()A.北部地区B.南部地区C.东部地区D.西部地区【答案】3.D 4.B 5.A【解析】3. 冬季京津冀地区虽然草木枯黄,但植被覆盖率不会降低,故A错误;冬季该区域的海平面是不会下降的,故B错误;题干问的是冬季海陆风环流对京津冀地区的影响,说的是海陆风与热岛效应几乎无关,故C错误;冬季该区域气温较低,海面被海冰大面积覆盖,气温较低,此时,陆地气温也较低,海洋与陆地间温差较小,冬季京津冀与该海域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差异也较小,陆地吹向海洋或者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力较小,故D正确。
4.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是谷风,风从谷地即平原吹向山地,读图可知北京的北部是山地,南部是平原,风从北京的南部平原吹向北部的山地是可以将北京南部的污染物汇聚到北京的,故B正确;读图可知③是山风,从山地过来的风空气较为洁净,故C错误;读图可知①④是上升气流,该气流从近地面吹向天空,其无法将北京南部的污染物带向北京,故A、D错误。
5. 读图可知北京的北部是燕山山区,北京和燕山之间会形成一股山谷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北部地区白天吹谷风,风从北京城区吹向燕山,到了晚上吹山风,风从山区吹向北京,从山区吹过来的气流较为洁净,向南的风又会把北京北部的部分污染物吹散,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
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
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N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6~8题。
6. 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A.冬季晚上B.夏季晚上C.冬季白天D.夏季白天7. 该时刻甲地吹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8. 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A.气温日较差变大B.风频变大,山风增强C.气温年较差变大D.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答案】6. A 7. D 8. B【解析】6. 读左图可知,近地面气温较低,应是冬季;湖区气温高于周围地区,冬季的夜晚由于湖泊降温慢,温度高于周围地区。
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7. 读图分析,湖泊气温高于周边地区,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风从湖岸吹向湖面。
甲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自南向北指向湖区。
加上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风向向右偏形成西南风。
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
8. 结合材料分析,洱海的水热容量大于周边陆地,可以调节气候,使得周边地区日较差、年较差变小,故A、C错误;受湖陆风的影响,白天风从洱海吹向陆地,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洱海;受山谷风的影响,白天风从洱海吹向点苍山,晚上风从点苍山吹向洱海。
湖陆风和山谷风在昼夜风向一致,故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风频变大,山风增强,故B正确;东坡可阻挡夜间洱海水汽,降水增多,故D错误。
综上分析,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设计。
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左图),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右图)。
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
据此完成9~10题。
9. “风塔”中央底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 下沉辐散B. 下沉辐合C. 辐散上升D. 辐合上升10. 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A. 温室大棚气温较高B. 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C. 秘鲁沿岸的上升流D. 库区比周边降水少【答案】9. A 10. D【解析】9. 水的比热容较大,夏季水池的水比屋外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根据材料“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可知,“风塔”顶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辐合下沉,由底部向四周辐散。
10. 据上题的分析可知,外部的空气经过“风塔”这一系统降温后下沉,飘散到各个房间,符合热力环流原理。
温室大棚气温较高反映了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锋面暖气团气温高,密度小,暖而轻,冷气团冷而重,相遇后暖气团上升;秘鲁沿岸在东南信风离岸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流走,底层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A、B、C均错误。
水的比热容大,库区较周边气温低,气流下沉,降水少,反映了热力环流原理,D正确。
读青海省兴海县2016年12月12~15日气温变化表,完成11~12题。
11. 影响该时段日最高和最低气温变化的因素可能有①太阳辐射②强冷空气③弱冷空气④冰雪融化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2. 导致该地气温日较差大的主要原因是①太阳高度角大②大气稀薄③白天气温高④云量少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11. C 12. D【解析】11. 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呈现下降趋势,因此可能受到冷空气影响,同时变化幅度不大,所以应为弱冷空气,同时最高气温也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
12. 该地为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上,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所以气温日较差大。
逆温是指某高度大气实际温度高于理论温度的现象,河流和湖泊中有时也会出现逆温现象。
读阿根廷某湖泊不同季节垂直水温变化图,回答13~14题。
13. 图中能反映逆温现象的曲线及其出现的月份是A.①;7月B.②;7月C.①;1月D.②;1月14. 下列关于此时该湖泊出现逆温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处于夏季,湖泊水温上升过快B.处于冬季,表层湖水受外界降温影响大C.湖底在此时因为有火山喷发,从底部释放大量热能D.该季节,湖水运动频率过高【答案】13. A 14. B【解析】13. 河流湖泊出现逆温现象,说明随深度增加水温出现升高现象。
读图可知,曲线①随深度增加水温出现升高现象,所以曲线①反映逆温现象;曲线①湖泊水面温度为0°,应该为当地冬季,阿根廷为南半球国家,所以当地冬季为7月,故A正确。
14. 出现逆温的季节为当地冬季,A错误;湖泊出现逆温的原因应该是当地冬季湖面降温快,而湖底水温降温慢,所以形成逆温,B正确;火山喷发是偶然现象,此图反映的是不同季节垂直水温变化图,是一个平均状况,不是偶然发生的,C错误;湖水运动频率过高不是发生逆温的原因,D错误。
读某季节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和气压分布图,完成15~16题。
15. 图中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A.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D.地势高低起伏状况16. 图示季节A.甲地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B.乙地盛行东北信风,炎热干燥C.丙地盛行偏西风,温暖多雨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答案】15. A 16. D【解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相关知识。
15. 由图可知,此时澳大利亚北部出现低压中心,说明此该季节是南半球夏季。
A项,由图可知,该季节甲地盛行西北季风,主要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具体而言是由于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形成西北风的。
故A项正确。
海陆轮廓及其洋流性质和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不是盛行风的成因。
故C项、D项均错误。
B项,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虽会影响盛行风,但不是其主要成因。
故B 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16. 此季节是南半球夏季,A项,由图可知,甲地在15°S左右,盛行西北季风,但来自海洋,温暖湿润。
故A项错误。
B项,由图可知,乙地在25°S左右,该季节乙地盛行南移的东南信风及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其性质炎热干燥。
故B项错误。
C项,由图可知,丙地在33°S左右的大陆西岸,受南移的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
故C项错误。
D项,由图可知,此时为南半球的夏季,太阳直射点为南半球。
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二、综合题。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河水补给占入湖水总量的94.8%,蒸发占出湖水总量的60.45%,但蒸发总量有上升的趋势。
湖区水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
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
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上午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
材料二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根据材料,找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
(2)概述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
(3)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
【答案】(1)冬季。
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湖陆风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