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微信依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微信依赖

摘要:近几年来,微信作为社交软件之一,成为亚洲地区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社交媒介出现微信朋友圈信息过度浏览和“低头族”、“微信控”的依赖现象。本文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分析了微信依赖产生的原因,追求更清晰地认识媒介,更合理地使用媒介。

关键词:微信依赖;社交需求;成因;使用与满足

一、微信简介

在智能手机数量飙升、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腾讯公司2011年1月21日推出了一款免费的手机终端即时通讯应用软件——微信。据统计,截止2015年底,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5亿,是亚洲地区使用人数最多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微信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成为了继微博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继“微博控”之后,“微信控”开始涌现并日益增加。

微信使用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微信聊天功能,二是刷朋友圈,三是浏览公众号。大量用户使用微信跟朋友们沟通联络、分享见闻、跟陌生人打招呼、浏览感兴趣的信息......

由微信使用的功能可以引申出微信使用的三大特征——浏览、分享和互动。微信区别于一般网络社交工具的重要功能,就是朋友圈信息共享,微信用户可以利用朋友圈,及时了解圈内圈外的各类信息,并与朋友圈好友互动。朋友圈的另一个特征是“点赞”。“点赞”作为网络语言,已发展成为对微信、微博等社会化媒体所分享、发布内容的赞同与喜爱。“点赞”作为重要的微信朋友圈互动方式,已被赋予一种文化含义。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简介

“使用与满足”理论的研究起源于20 世纪早期,是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史上的一次飞跃。之前,传播效果研究主要是从传者角度出发,考察传媒的传播效果

以及传媒对受众的影响,而“使用与满足”理论则是站在受众的角度,考察受众使用媒体的动机以及媒介带给受众的满足,也就是受众对媒介的使用与满足。美国社会学家 E·卡茨是“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在“现代时期”的代表人物之一,特别是他在其著作《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中首先提出“使用与满足”的理论学说,并将媒介接触和使用的过程概括为“社会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过程。1

三、微信依赖的表现

人们从媒体获得满足主要来自:1.媒体内容。人们会因不同的需要接触不同的媒介内容;2.媒体接触和使用过程。媒体接触本身也会给人带来快乐,与阅读内容无关。这一理论的提出主要以大众媒体为研究对象。微信的内容生产与接触和使用与传统媒体有很多相似处,同样可以满足受众的需求。所以人们在微信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依赖心理,而产生依赖的表现可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浏览微信朋友圈信息当下已成为人们习惯的阅读方式,人们每天浏览微信的时间很长,频率很高。其次,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完善,微信控、低头族等微信依赖症出现。虽然低头族不一定是微信用户,但是微信低头族确实大量存在,人们不间断刷着朋友圈,微信沟通方式逐渐控制着人们。微信依赖症是微信控的典型症状,在微信控看来“微信是联系外界的主要通道”一旦切断这条通道,就会觉得自己“与世隔绝”。

四、微信依赖的原因

1.人际沟通的需要

微信作为一款社交软件,它的强大之处在于传播信息的方式更便捷化和人性化。微信有效结合了点对点与点对面的传播功能,是人际传播的拟态和延伸。微信除了能进行点对点的人际传播,还能建立朋友群、组织群,进行多个好友之间的群体传播以及特定组织内部的组织传播,便利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不得不承认微信是沟通的最佳方式。

1《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E·卡茨著,1974年出版。

2.自我展示的需要

微信用户的自我展示的需要主要是通过朋友圈这一功能实现的。朋友圈是微信中的一个信息发布平台和虚拟社区,用户自己编辑内容上传,微信好友可在朋友圈中看到发布的内容,进行点赞和评论。朋友圈在用户中主要满足了个人自我展示的需要。这种自我展示主要源于自我倾诉、自我满足、自我认知、社会交往的动机。朋友圈提供了一个可以倾诉的平台,很多人会在朋友圈中发布自己的心情状态,比如对不爽的事情进行吐槽,把开心的事情跟朋友一起分享。而且,通过记录自己的生活状态,好像营造了被人关注的舞台,这种传播方式给了每一个人展示自己的空间,点赞或评论都会带来心理上的自我满足。因此,微信作为新媒体的一种,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分享自己的生活和心情,从而满足自我展示的需要。

3.获取信息的需要

微信作为社交媒介,整合了多种传播形式,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也包括了点对面的大众传播,而这种大众传播方式主要通过公众号的推送得以实现。而一些朋友圈的信息发布,也会包括新闻时事的分享和讨论,因此,微信从公众号和朋友圈两方面满足了用户获取信息的需要。在公众账号方面,微信具有和微博等自媒体一样的优势——即时性、便捷性、互动性,几乎国内全部的大型新闻媒体都开设了微信公众号,用来发布各种相关资讯。微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地关注,以获取感兴趣的信息。

五、理性对待微信

微信作为一种新兴、迅捷的沟通交流工具,不但为人类交往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丰富了媒介的用户体验。不论是微信公众号为人们定点推送的丰富信息,还是朋友圈点赞、发状态的互动体验,人们对于微信的依赖在所难免。但数字化的人际交流毕竟是虚拟的交流,人们获得的只是虚拟的社交,它不能代替现实社会中正常的人际交往,更不能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阻碍。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微信的强大功能,满足我们获取新知识、互动沟通的需求,以及渴望关注的社会心理需求;另一方面,我们要适度使用微信,不能过度依赖,使其成为生

活的不利影响因素,占用大量时间、精力甚至感情,从而影响我们正常的生活和真实的人际沟通与交往。

参考文献

[1]郭庆光著,《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4

[2]E·卡茨著,《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美国,1974

[3]刘海龙著,《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