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旗蒙古族的来源及喀喇沁旗的形成-最新文档
喀喇沁旗蒙古族的来源及喀喇沁旗的形成
喀喇沁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东地区,在行政上隶属于赤峰市,北与赤峰市松山区和红山区接壤,南接赤峰市宁城县,东部与辽宁省建平县交界,西部与河北省隆化县、围场县毗邻,为内蒙古、河北、辽宁三地交界处。
喀喇沁旗不论是在蒙古族历史上,还是在蒙古族教育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喀喇沁旗民委2006年的调查,喀喇沁旗总人口为333,605人,全旗蒙古族人口136,423人。
这些蒙古族人的来源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明朝初年从北方南下的兀良哈部蒙古人,是成吉思汗麾下大将者勒蔑(—译折里麦、济拉玛)的后裔,另一部分是明朝末年从鄂尔多斯东迁过来的喀喇沁部蒙古人。
兀良哈部和喀喇沁部在形成、迁移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到一起,最后形成喀喇沁旗。
一、明代前的喀喇沁部喀喇沁是蒙古历史上古老而著名的部落,元代叫哈剌赤,明代叫哈剌嗔,清代叫喀喇沁。
它原是一支游牧于中亚草原阿姆河流域的乌克思人,形成于7世纪。
关于喀喇沁的起源和发展,已经有一些国内外学者做了研究。
按元代的有关记载,托雷西征欧亚时,将居住在阿姆河以南的呼罗珊地区的喀喇沁部强行编入军队,设立钦察侍卫亲军,以土土哈为都指挥使,居住在岭北行省哈剌和林一带,世代为汗廷提供马乳食品,为大汗守卫陵寝和仓库。
对此,《元史·土土哈传》中有关于元世祖忽必烈时土土哈之父班都察的记载:“尝侍左右,掌尚方马畜,岁时同马乳以进,色清而味美,因目其属曰哈剌赤。
”日本的和田清博士据此认为“这部族名哈剌赤即哈剌嗔,无疑是今喀喇沁部名的来源”[1]。
和田清把喀喇沁的起源确定在13世纪的元朝时期,元朝大臣班都察、土土哈父子为哈剌赤部之祖。
这一说法被史学家广泛接受。
土土哈家族祖孙几代管辖着哈剌赤军队,土土哈和其三子床兀儿率领的哈剌赤军,在元朝汗廷政治生活中起着坚定的保皇作用,为元廷屡建战功。
据曹永年先生考证,1335年7月,土土哈家族祖孙四世控制哈剌赤军之历史终结。
原察哈尔正黄旗喀喇沁蒙古溯源
是 由北 京 来 的蒙 古 八 旗 的 “ 旗人 ” 。
( 一) 由东北来的牧马“ 民人”
正 黄旗 设 治 之 前 的康 熙 九 年 ( 1 6 7 0年 ) , 清廷 选择宣化 、 大 同边外水草肥美 、 人 烟稀 少 的现 兴 和 县银 子 川 一 带 设 立 了太 仆 寺 右 翼 牧 场 , 专 为 皇 帝 放养 军 马 。为 了放养 好 军 马 , 清 廷 把 驻 牧 于 东 北 齐 齐 哈尔 一 带 、 在元 代 时就 善 于 养 马 的一 支 喀 喇沁“ 民人 ” 调 至太 仆 寺 右 翼 牧场 从 事 牧 马 事 宜 。
下来定居于银子川一带 , 归属察哈尔右翼正黄旗 管辖 , 并 将 其 编 为一 个 苏 木 , 称 喀 喇沁 苏 木 。 从 他
们来 到银 子 川 牧 马 到牧 场 迁 走 , 经 过 近 百 年 的滋
曹晋( 1 9 3 5 -) , 男, 退休 干部 ; 武 生瑞 ( 1 9 4 0 -) , 男, 退休教师 。
可以占到第 4 位 。对于蒙古各部 的文化研究 , 察 哈尔部与杜尔伯 特部 的资料 较多 , 而对 巴拉古蒙 古 与喀喇沁蒙古的研究资料甚少 。 作为蒙古学的 爱好者 . 近年来 , 我们对 巴拉古蒙古与 喀喇沁蒙 古 的 资料 进行 了征 集 与研 究 。现将 喀喇 沁蒙 古 的 资料整理 出来 , 供爱好者研究 , 不妥之处 , 敬请指
乌 兰 察 布 市 境 内 的原 察 哈 尔 正 黄 旗 有 个 二 十苏木 , 因他 的成员多 为喀喇沁蒙古族 , 故 曾经 叫过 喀 喇沁 苏 木 。 民 国 1 7年 ( 1 9 2 8年) 至今 , 喀 喇 沁 苏 木 的蒙 古 族 聚 居 在 现 乌 兰 察 布 市 的 兴 和 县 银( 营) 子j l l 和察 右 后旗 武 家村 、 三道 湾 一 带 。 在乌兰察布市境内 . 如 果 按 各 部 蒙 古 族 的 人 口数 计 算 , 最 多 的要 数 察 哈 尔 部 , 其 次 是 杜 尔 伯 特部 , 再 次是 巴拉 古 ( 巴 尔虎 ) 蒙古 , 喀 喇 沁 蒙 古
内蒙古喀喇沁旗宗教信仰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的开题报告
内蒙古喀喇沁旗宗教信仰的历史与现状调查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内蒙古喀喇沁旗位于呼伦贝尔市西部,是典型的北方草原地区。
该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一直以来都比较落后,主要以畜牧业为主要产业,人口较为稀少。
但是,喀喇沁旗作为蒙古族的居住地,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
2009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大力推进“全盘小康示范旗”建设,加强了对喀喇沁旗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随着人口流动和信息交流的扩大,喀喇沁旗的宗教信仰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为此,本研究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喀喇沁旗的宗教信仰历史及现状,探讨宗教信仰对当地社会发展的影响,以期为喀喇沁旗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内蒙古喀喇沁旗的宗教信仰历史与现状,并探究宗教信仰对当地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喀喇沁旗居民的宗教信仰偏好和宗教团体的发展状况,还可以探究当地宗教活动对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基于此,本研究具有以下意义:(1)增进对喀喇沁旗的了解。
本研究将深入了解喀喇沁旗的宗教信仰、文化传承等方面的特点,推进对该地区的全面了解。
(2)探索宗教信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喀喇沁旗作为一个典型的农牧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探究宗教信仰对其发展的影响,不仅有助于了解宗教与社会的关系,还有助于研究如何促进喀喇沁旗的经济社会发展。
(3)促进喀喇沁旗宗教信仰的合理发展。
宗教信仰是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当地的宗教信仰历史及现状,有助于探究如何促进当地宗教信仰的合理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量化和质性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文献资料法:通过对当地的历史文献、社科研究报告等资料的查阅和分析,了解喀喇沁旗宗教信仰的历史源流、演变和特点,为实地调查提供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问卷,对当地居民进行个别或团体访谈,了解他们的宗教信仰偏好、信仰程度及宗教看法等方面的状况。
历史:蒙古诸部的形成与演变(中)强大的科尔沁部
历史:蒙古诸部的形成与演变(中)强大的科尔沁部内扎萨克八部内扎萨克八部,始祖哈撒尔,为也速该次子,是成吉思汗的二弟,他从少年时代起辅佐成吉思汗,为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大蒙古国的建立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哈撒尔以“神箭”著称,“勇力善射”、“矢无虚发、应弦而倒”,有“大曳弓,九百步,小曳弓,五百步”之说。
成吉思汗曾说:“有哈撒尔之射,有别里古台之力,此朕之所以取天下也”。
后来,蒙古文献均称哈布图哈撒尔,即射箭好手哈撒尔。
哈撒尔是蒙古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一员猛将,成吉思汗不可多得的谋臣,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后,给予同母兄弟哈布图哈撒儿额尔古纳河和海剌尔河附近、石勒喀河至额尔古纳河一带的封地。
这一地域的哈萨尔后裔以科尔沁为总的部号,内有乌拉特等较小的蒙古部族。
哈撒尔妻妾甚多,相传有40子,但知名者不多,其中著名者有三:长子淄川王也苦,次子移相哥大王,三子脱忽大王。
哈撒儿家族曾在中亚地区(呼罗珊)试图拓展领地,但统治时间延续很短,尔后大多数哈撒儿后裔均游牧于今天的东北地区(蒙东、黑、吉、辽)。
哈撒儿家族传至七世阿克萨噶勒代,其长子阿鲁克特穆尔,于公元1425年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即阿岱汗。
他将哈撒儿家族的势力扩展到兴安岭以南的兀良哈三卫之地。
阿鲁克特穆尔即为日后的内扎萨克八部之祖。
此八部为:科尔沁、杜尔伯特、郭尔罗斯、扎赉特、阿鲁科尔沁、四子部落、茂明安、乌拉特。
现在兴安盟各旗县、哲里木盟绝大部分旗县、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和达茂联合旗的一部分、巴颜淖尔盟乌拉特三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彦郭勒蒙古自治洲以及和布克赛尔蒙古族自治县的一部分,青海省绝大部分蒙古族自治县,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原来都是哈撒儿及其后裔所属部落。
在中国蒙古族人口中,他们几乎占三分之二。
科尔沁部—嫩科尔沁部科尔沁有好儿趁、豁尔臣、胡洛真、火儿赤、尔填等多种汉语音译名见著典籍。
赤峰市喀喇沁旗自然概况
赤峰市喀喇沁旗自然概况喀喇沁旗地处内蒙古东部,赤峰市西南部,燕山山系中段,内蒙、辽宁、河北三省交界处,居东北经济区与华北经济区结合部,东经118°08′~119°02′,北纬41°53′~42°14′,西邻河北省承德市围场、隆化县,东隔老哈河与辽宁省建平县相望,南接赤峰市宁城县,北接赤峰市松山、红山、元宝山三区。
赤~叶铁路、京~通铁路和国省公路G306线、S206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全旗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2005年总人口333605人,非农业人口38908人。
有12个少数民族,164193人。
旗人民政府驻锦山镇,邮编:024400。
代码:150428。
区号:0476。
拼音:Kalaqin Qi。
【行政区划】喀喇沁旗辖辖1乡7镇,分别是美林镇、王爷府镇、锦山镇、小牛群镇、牛家营子镇、乃林镇、西桥镇、十家满族乡。
164个行政村,2个国营农(牧)场(乃林果树农场、马鞍山羊场),4个国有林场。
【历史沿革】喀喇沁,系蒙古族部落名,意为“保卫”、“看守”。
喀喇沁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立旗,清代为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
民国年间属热河省管辖,东北沦陷时期为伪热河省辖区,抗日战争结束后喀喇沁右旗建西县联合政府建立,1949年改为喀喇沁旗。
2000年,喀喇沁旗辖5个镇、6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36245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锦山镇 37900 旺业甸镇21962 王爷府镇 12222 牛家营子镇 43444 乃林镇 25179 美林乡 11808 上瓦房乡 8384 大西沟乡 7182 四十家子乡 15963 龙山乡 11852 驼店乡6753 大牛群乡 14171 小牛群乡 19488 南台子乡 15561 永丰乡 8759 十家满族乡 10019 楼子店乡 19432 马蹄营子乡 30562 昌盛远乡 12049 西桥乡 25960 宫家营子乡 3808。
《清代喀喇沁右翼旗旗界变迁研究》范文
《清代喀喇沁右翼旗旗界变迁研究》篇一一、引言喀喇沁右翼旗,位于清代中国东北边疆的蒙旗系统内,具有极为重要的地理和文化位置。
它的疆界变化,直接影响了这一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演进。
本文以喀喇沁右翼旗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的角度深入分析其旗界的变迁过程及其背后的动因,揭示其在清代地方治理和国家统一中的重要作用。
二、喀喇沁右翼旗的历史背景喀喇沁右翼旗,又称“喀喇沁旗”,位于今日内蒙古赤峰市境内的东部。
自明末清初,随着蒙古族和满族的交流融合,该地区逐渐成为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在清代,该旗成为蒙古族土司的领地,其旗界的变迁与清朝的边疆治理政策密切相关。
三、喀喇沁右翼旗旗界的变迁过程(一)初期的旗界形成在清朝建立初期,喀喇沁右翼旗的疆界尚不明确,主要通过与周边各旗的协商和清朝政府的裁定来界定。
这一时期的旗界形成,受到了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二)中期旗界的调整与稳定随着清朝的统一和稳定,喀喇沁右翼旗的旗界也逐步明确和稳定。
这一时期,清朝政府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化措施,如设立边界碑、明确土地所有权等,来管理和维护这一地区的稳定。
(三)晚期旗界的变迁与影响晚清时期,由于各种社会和政治因素的影响,喀喇沁右翼旗的旗界发生了较大的变迁。
这些变迁不仅影响了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对清朝的边疆治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旗界变迁的动因分析(一)自然环境的变迁自然环境的变化是影响喀喇沁右翼旗旗界变迁的重要因素。
如气候变化、土地沙化等自然因素,都会导致旗界的调整和变化。
(二)政治因素的影响政治因素是影响喀喇沁右翼旗旗界变迁的主要动因。
包括清朝政府的政策调整、民族矛盾的激化等都会对旗界的变迁产生影响。
(三)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也是影响喀喇沁右翼旗旗界变迁的重要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人们对土地和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导致了旗界的调整和变化。
五、结论通过对清代喀喇沁右翼旗旗界变迁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地区的旗界变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喀喇沁旗蒙古族的来源及喀喇沁旗的形成
喀喇沁旗蒙古族的来源及喀喇沁旗的形成作者:张艳华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06期摘要:喀喇沁旗蒙古族人的来源一部分是兀良哈部的蒙古人,另一部分是东迁过来的喀喇沁部的蒙古人。
兀良哈部和喀喇沁部在形成、迁移的过程中融合到一起,形成喀喇沁旗。
关键词:喀喇沁旗;蒙古族;兀良哈部;喀喇沁部中图分类号:K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6-0023-03基金项目:内蒙古东部历史经济文化研究基地项目“喀喇沁蒙古族教育变迁的研究”(2012J137)喀喇沁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东地区,在行政上隶属于赤峰市,北与赤峰市松山区和红山区接壤,南接赤峰市宁城县,东部与辽宁省建平县交界,西部与河北省隆化县、围场县毗邻,为内蒙古、河北、辽宁三地交界处。
喀喇沁旗不论是在蒙古族历史上,还是在蒙古族教育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喀喇沁旗民委2006年的调查,喀喇沁旗总人口为333,605人,全旗蒙古族人口136,423人。
这些蒙古族人的来源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明朝初年从北方南下的兀良哈部蒙古人,是成吉思汗麾下大将者勒蔑(—译折里麦、济拉玛)的后裔,另一部分是明朝末年从鄂尔多斯东迁过来的喀喇沁部蒙古人。
兀良哈部和喀喇沁部在形成、迁移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到一起,最后形成喀喇沁旗。
一、明代前的喀喇沁部喀喇沁是蒙古历史上古老而著名的部落,元代叫哈剌赤,明代叫哈剌嗔,清代叫喀喇沁。
它原是一支游牧于中亚草原阿姆河流域的乌克思人,形成于7世纪。
关于喀喇沁的起源和发展,已经有一些国内外学者做了研究。
按元代的有关记载,托雷西征欧亚时,将居住在阿姆河以南的呼罗珊地区的喀喇沁部强行编入军队,设立钦察侍卫亲军,以土土哈为都指挥使,居住在岭北行省哈剌和林一带,世代为汗廷提供马乳食品,为大汗守卫陵寝和仓库。
对此,《元史·土土哈传》中有关于元世祖忽必烈时土土哈之父班都察的记载:“尝侍左右,掌尚方马畜,岁时同马乳以进,色清而味美,因目其属曰哈剌赤。
乌梁海部落史·永谢布-喀喇沁系先民
乌梁海部落史·永谢布-喀喇沁系先民永谢布-喀喇沁万户构成了喀喇沁蒙古人的另一系先民。
这个万户体系非常庞大,一直是蒙古本部极为重要的一支,达延汗之前,北元汗廷的历代实权太师几乎全部出自这个万户。
我们对其内部部族结构的了解相比朵颜兀良哈则要清晰很多。
这里,首先对该万户的演化过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以便对更好地分析该万户各部族的来源。
元末,汉地以及交界地区的蒙古人纷纷北撤,其中包括元朝皇室的护卫亲军钦察卫、阿速卫等,滦河上游的察罕脑儿行宫的各族工匠;东北地区的“五投下”之众。
这些北撤的元朝遗民逐渐演化为蒙古草原的部族集团,并最终汇合为一体,在北元汗国的体系内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来自卫拉特和西北汗国系统的一些部族,汇入并主宰了这个部族体系,促成了永谢布万户的形成与强大。
达延汗时代,永谢布的异姓王公被打败,达延汗后裔入主永谢布万户。
其后,他们的势力向东部的朵颜兀良哈延伸,逐渐形成了包含朵颜兀良哈与东土默特部众的喀喇沁万户。
十五世纪癿加思兰太师统治下的永谢布万户进入鼎盛时代,其中至少包括十个部族集团,分别为:阿速(阿速特)、阿喇嗔(喀喇沁)、舍奴郎(西剌努特)、孛来(布里亚特)、叭儿廒(巴尔虎)、当喇儿罕(Danglagar)、荒花旦(晃豁坛)、失保嗔(昔保赤)、奴母嗔(Nomucin)、塔不乃麻(Tabun Aimag)。
阿速(阿速特):阿喇嗔(喀喇沁)、舍奴郎(西剌努特):三部被称为旧喀喇沁,为该万户的核心成分。
阿速特起源于元代皇廷阿速卫,祖先为游牧于南俄草原上的阿兰人,属突厥化较深的伊郎语族。
喀喇沁源于元代皇廷的钦察卫以及草原上的喀喇沁皇家牧马群,钦察人原为游牧于南俄草原上的突厥语族,分支众多,迁徙于蒙古的一支,其皇族有着库莫奚(契丹近族、蒙古语族)血统背景。
喀喇沁部起源还有着另一种不同的意见,认为他们起源于伊朗、土库曼斯坦等国交界地区的呼罗珊,为乌古思突厥的主要支系之一合拉什。
西剌努特的源流不详,但西剌努特字面上含有黄色之译,可能暗示他们也有着某些高加索人种的特征,与上述两部的起源类似。
新疆蒙古族的分布和历史由来(新版本)
新疆蒙古族的分布和历史由来(新版本)今天新疆的蒙古族主要分布在巴音郭楞、博尔塔拉两个蒙古自治州,及和布克赛尔自治县。
另外,还分布在伊犁、塔城、阿勒泰等地区。
由吐尔扈特、和硕特、额鲁特、察哈尔、沙毕纳尔、扎哈沁、乌梁海、喀尔喀等部的人组成。
下面,我们就分别叙述他们的分布及历史由来。
A、吐尔扈特人1628年,吐尔扈特人西迁伏尔加河流域。
此后,由于各种原因先后有一部分和硕特人、杜尔伯特人迁到那里去了。
1756年,原来留居故地吐尔扈特、和硕特人为了逃避清灭准葛尔的战争,也西迁那里,史称这部分后迁的吐尔扈特、和硕特为新吐尔扈特、新和硕特,而那些先迁去的那部分吐尔扈特、和硕特为旧吐尔扈特、旧和硕特。
1771年,吐尔扈特回归时,回归的部众中有新、旧吐尔扈特、新、旧和硕特及沙比纳尔(喇嘛庙的属民)。
由于伏尔加河未结冰,河西岸的人们不能一同回归,他们主要是杜尔伯特人及一部分吐尔扈特和硕特人,永久的留在了那里,这就是今日俄联邦卡尔梅克人的由来。
吐尔扈特回归后,清朝按照分而治之的原则,对其分封牧地。
一、吐尔扈特中旧吐尔扈特分为十个旗1.在喀尔沙尔(焉耆)一带设四个旗,他们是今天巴音郭楞州和静一带蒙古族的祖先。
2.在和博克赛尔一带设三个旗,他们是今天和布克赛尔县以及克拉玛依市蒙古族的祖先。
在解放前,和布克赛尔县的一部分土尔扈特人在组成义军反抗王爷的剥削,以及抵抗阿勒泰的土匪、和其他一些战乱的一系列事件中,迁居今蒙古国和新疆交接处,以及甘肃西北的肃北县马鬃山一带,后来他们中大部分都回归故乡和布克赛尔了,但是至今还是有一些人至今生活在今蒙古国西部以及甘肃的肃北县。
3.在库尔喀喇乌苏一带设二个旗,他们是今天乌苏县以及奎屯、石河子一带蒙古族的祖先。
4.在精河设一旗,他们是今博州精河县以及博乐市一部分蒙古人的祖先。
二、将同时回归新吐尔扈特人,分为两旗,牧于今科布多西南布拉干河一带。
1919年,外蒙宣布独立,出兵科布多和阿勒泰。
新吐尔扈特汗密什克栋固鲁布亲王不服外蒙辖制,带领一部分部众南迁今昌吉吉木萨尔。
内蒙古各盟市名称的由来
内蒙古各盟市名称的由来呼和浩特。
蒙古语为青色城市。
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蒙古文《俺答汗传》中。
是书载有:“大名扬天下的圣主俺答汗,在水公猴年(藏历,即明隆重庆六年,一五七二年),召集举世无双的巧工名匠,模仿已失去的大都,在哈刺兀那之阳、哈屯河之滨,始建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壮美丽的呼和浩特。
”“哈刺兀那”,蒙古语为黑山,明清著作中又称作“哈朗兀”、“喀朗乌”、“漠喀喇”等,即今大青山。
“哈屯河”,为呼市西北乌素图谷汇流而下的五里沙河,即《绥远通志稿》中之“札达海河”。
《俺答汗传》中的呼和浩特之称,是迄今所见最早的记载。
该书约成于1608至1612年间。
1611年瞿九思编撰的《万历武功录》中的《俺答列传》记载着:明朝为俺答所建之城命名“归化”。
其含义为:“归化远人”或“远人归化”,明显地带有歧视、贬低少数民族的用意。
后来明、清的许多著作中,便把呼和浩特称为“归化”了。
关于城市的确切位置,清顾祖禹编撰的《读史方舆纪要》中指出:水泉营堡正北三百里,即归化城。
水泉营堡即今山西偏关县水泉营村。
这一记载与《俺答汗传》所记相符。
1687年张鹏翱出使俄罗斯,他在《奉使俄罗斯日记》中写道:“抵归化城,蒙古名库库河屯。
”这是把呼和浩特与归化并称的第一部著作。
1719年范昭逵随兵部尚书范时崇西行,在所著《从西纪略》中记有:“二十二至二十九计八日,共起居于库库河屯即归化城也。
”从上述各种著作中的记载,完全证实了:归化城即今呼和浩特的旧城。
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市)。
蒙古语“伊克”,即大;“昭”,在这里指庙。
清代,鄂尔多斯两翼六旗(六旗七个扎萨克):左翼中旗(鄂尔多斯王旗或称郡王旗)、左翼前旗(准格尔旗)、左翼后旗(达拉特旗)、右翼中旗(鄂托克旗)、右翼前旗(乌审旗)、右翼后旗(杭锦旗),后又分出右翼前末旗(扎萨克旗),共六旗七个扎萨克于伊克昭盟王乃召地方会盟,故称伊克昭盟。
伊克昭盟是蒙古民族敬仰之地,因为这里耸立着蒙古民族的古代英雄人物——成吉思汗的陵寝。
蒙古部族历史及分布
蒙古部族历史及分布蒙古部族历史及分布第一部分蒙古与蒙古人一、蒙古概述蒙古”是蒙古族的自称。
原为蒙古诸部落中一个部落的名称,后来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演变逐渐成为这些部落的共同名称。
据载,蒙古族属于东胡系,是由室韦部落的一支发展而来的。
到12世纪分衍出乞颜、札答兰、泰赤乌、塔塔尔、翁吉剌、蔑儿乞、斡亦剌、克烈、乃蛮等许多部落,直到13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后融合为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也就由原来一个部落的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在汉文史籍中就统称他们为“蒙古”。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分内蒙古、卫拉特和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
在我国人口约300万人。
在国外,主要是蒙古人民共和国。
中国蒙古语可划分为3个方言:内蒙古方言,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蒙古族所使用的察哈尔、巴林、鄂尔多斯、额济纳阿拉善、科尔沁特等土语;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布里亚特等土语;卫拉特方言,包括新疆、青海、甘肃等地蒙古族所使用的土尔扈特、额鲁特、察哈尔土语。
我国的蒙古族现使用着两种文字,一种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甘肃、青海等地的蒙古族所使用的“胡德木文”,另一种是居住在新疆的蒙古族所使用的“托忒文”,“托忒”是“清楚、明了”之意。
“真正的蒙古人,从狭义上讲,该词的历史含义是指成吉思汗是其中之一员的蒙古人,他们在今外蒙古东北,在鄂嫩河[斡难河]和克鲁伦[怯绿连]河之间作季节性的迁徙。
在随着成吉思汗的出现而将“蒙古”一名称给予了整个种族的这些部落出现以前,历史上早就记载了那些几乎可以肯定是说蒙古语的各民族的存在,在说蒙古语的民族中,我们应该追溯到3世纪的鲜卑人,5世纪的柔然和厌哒人,以及欧洲的阿瓦尔人(6至9世纪)。
还应该承认,8至12世纪时期在历史上起着很大作用的契丹人也是说一种蒙古方言,尽管在这些前蒙古民族中有许多民族建立过广泛的统治,但是,没有一支取得像真正的蒙古人(或者说成吉思汗的后裔)那样的世界性的名声。
赤峰市喀喇沁旗自然概况
赤峰市喀喇沁旗自然概况喀喇沁旗地处内蒙古东部,赤峰市西南部,燕山山系中段,内蒙、辽宁、河北三省交界处,居东北经济区与华北经济区结合部,东经118°08′~119°02′,北纬41°53′~42°14′,西邻河北省承德市围场、隆化县,东隔老哈河与辽宁省建平县相望,南接赤峰市宁城县,北接赤峰市松山、红山、元宝山三区。
赤~叶铁路、京~通铁路和国省公路G306线、S206线穿境而过,交通便利。
全旗总面积3050平方公里,2005年总人口333605人,非农业人口38908人。
有12个少数民族,164193人。
旗人民政府驻锦山镇,邮编:024400。
代码:150428。
区号:0476。
拼音:Kalaqin Qi。
【行政区划】喀喇沁旗辖辖1乡7镇,分别是美林镇、王爷府镇、锦山镇、小牛群镇、牛家营子镇、乃林镇、西桥镇、十家满族乡。
164个行政村,2个国营农(牧)场(乃林果树农场、马鞍山羊场),4个国有林场。
【历史沿革】喀喇沁,系蒙古族部落名,意为“保卫”、“看守”。
喀喇沁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后金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立旗,清代为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
民国年间属热河省管辖,东北沦陷时期为伪热河省辖区,抗日战争结束后喀喇沁右旗建西县联合政府建立,1949年改为喀喇沁旗。
2000年,喀喇沁旗辖5个镇、6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旗总人口36245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锦山镇 37900 旺业甸镇21962 王爷府镇 12222 牛家营子镇 43444 乃林镇 25179 美林乡 11808 上瓦房乡 8384 大西沟乡 7182 四十家子乡 15963 龙山乡 11852 驼店乡6753 大牛群乡 14171 小牛群乡 19488 南台子乡 15561 永丰乡 8759 十家满族乡 10019 楼子店乡 19432 马蹄营子乡 30562 昌盛远乡 12049 西桥乡 25960 宫家营子乡 3808。
内蒙古地区地名的来历
内蒙古地区地名的来历0 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哈伦蒙语意为“热”的意思,阿尔山蒙语意为“圣水”的意思,即哈伦阿尔山蒙语意为热的圣水。
因具有世界上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种类最多、矿物质含量最丰富的矿泉群而得名。
1 呼和浩特——蒙古语为青色城市。
公元十六世纪,蒙古封建主阿拉坦汗率领默特部驻牧呼和浩特地区。
1581年,阿拉坦汗与夫人三娘子,大兴土木建城,并用青砖修起城墙,把房屋等围起来,远远望去,一片青色,所以起此名。
2 乌兰浩特——蒙语,意为红色的城,故有红城之称,得名于其第一任首府之地位。
1945年,中国首个少数民族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在王爷庙成立了,因其是红色革命政权,故将王爷庙更名为乌兰浩特,即红城。
3 包头——蒙古语“包克图”的谐音,意即“有鹿的地方。
位于内蒙古中部,是新兴的钢铁工业名城,有“草原钢城”之称。
“包头”一称始于清乾隆初年,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水草丰美,鹿鸣呦呦,成群出没嬉戏。
由此包头又有鹿城美誉。
4 呼伦贝尔盟——“呼伦贝尔”得名于呼伦湖和贝尔湖。
呼伦湖又称呼伦池或达赉湖。
“呼伦”为突厥语“湖”之意,“达赉”则是蒙古语“海”的意思。
另有呼伦和贝尔的传说见最下。
(现已更市)5 兴安盟——兴安是满语,意思为小山(丘陵),在蒙语里是“大石”的意思,因位于大兴安岭东南麓,由雅克山、岳尔济山、雉鸡场山、吉里格山等群山构成。
6 "诺尼”、“嫩”皆为满语“碧绿”的意思,清初称“诺尼木伦”(蒙古语,“诺尼”为“碧绿”之意,“木伦”为“江”),清代中期称“嫩江”。
7 大兴安岭“是满语金山的意思,就是什么都有的山岭8 昭乌达盟——“昭”当“百”讲,“乌达”这里是“柳树”的意思。
“昭乌达”就是“百柳草原”的意思。
赤峰市撤盟设市之前其盟的名字。
9 哲里木盟——“哲里木”是蒙古语音译,意思是“马鞍肚带”,成吉思汗时期这里专门生产和供应马鞍肚带,故得名。
通辽市撤盟设市之前其盟的名字。
喀左蒙古族的来源及喀喇沁左翼旗的形成
喀左蒙古族的来源及喀喇沁左翼旗的形成
乌凤丽
【期刊名称】《满族研究》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居住于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蒙古族人的来源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明初从北方南下的兀良哈部的蒙古人,一部分是明末从鄂尔多斯东迁过来的喀喇沁部的蒙古人.他们主要通过联姻的形式融合到一起,沿用喀喇沁之名.后金天聪三年,喀喇沁部归附后金.天聪九年后金将喀喇沁分为左翼和右翼旗,色棱为喀喇沁左翼旗第一任札萨克.从此这里的蒙古人结束了狩猎、游牧和战争、抢掠的生活,开始在喀左地区定居农耕至今.
【总页数】4页(P67-70)
【作者】乌凤丽
【作者单位】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博物馆,辽宁,朝阳,122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81/288
【相关文献】
1.乌梁海蒙古与清代喀喇沁部--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旗历史与探源 [J], 姚海山;胡国志
2.喀喇沁旗蒙古族的来源及喀喇沁旗的形成 [J], 张艳华
3.突出民族地区特点搭建特色服务平台
——以喀左蒙古族自治县图书馆特色服务实践为例 [J], 武振菊
4.建设魅力喀左打造生态家园——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 [J], 柯卓文
5.辽宁省喀左蒙古族自治县“随旗”现象历史分析——兼谈东北地区民族融合与社会变迁 [J], 何晓芳;于海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赤峰喀喇沁旗民俗作文
赤峰喀喇沁旗民俗作文
喀喇沁旗地处内蒙古赤峰东部,历史上是满族发祥地之一。
喀喇沁旗蒙古族人口占全旗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在生活中创造了很多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那达慕、敖包会等。
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夏、秋两季举行,每次为期十天左右。
它是蒙古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进行经济贸易和文化娱乐活动的盛会。
那达慕一般在农历七月底八月初举行。
这一天,牧民们穿上节日的盛装,带上各种食品、用来进行比赛的马具、赛马、射箭等各种活动。
在这期间,牧民们互相敬酒、祝酒,以示庆贺。
敖包是蒙古语“堆子”的意思,指用石头砌成的一种圆形土堆。
敖包通常是由石头垒成,也有用木头做成的。
在草原上每隔一定距离就会有一个敖包。
人们把贡品摆放在敖包上,祈求好运和幸福,以表达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敬和祈求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蒙古族人民非常喜爱马背民族——蒙古马。
—— 1 —1 —。
承德地区喀喇沁蒙古族的变迁
邓 静
DE NG J i n g
( 内蒙古 师 范大 学 , 内蒙古 呼和 浩特 0 1 0 0 7 0 )
( I n n e r Mo n g o l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Hu h h o t I n n e r Mo n g o l C h i n a 0 1 0 0 7 0 )
D O I : 1 0 . 1 6 1 6 1 / j . i s s n . 1 0 0 8— 0 5 9 7 . 2 0 1 7 . 0 2 . 0 1 4
喀喇 沁 蒙 古 族 与 承 德 关 系 十 分 密 切 , 康 熙 年
间, 喀 喇沁 右旗 将其 牧 地 献 出 , 作 为 皇帝 “ 临幸 驻 跸
二、 朵颜兀 良哈加入喀喇沁万户 时期
( 一) 朵颜兀 良哈的加 入
( 一) 喀 喇沁 万户 集 团的 形成 喀 喇沁 的历 史 , 可 以追 溯 到 1 3世纪 蒙古 西征 时
汗 子孙 的再 分封 , 也 日趋分 崩离 析 。而应 绍 卜 万户 ,
也 在这 一 时期 土崩 瓦解 , 只有 喀喇 沁 和 阿 速特 两 个 鄂 托克 保 留较 为完 整 , 但 在原 来 应 绍 卜万 户 的废 墟 上 新形 成 了名为 “ 永谢 布 ” 的鄂 托克 。 于是 , 在 喀 喇 沁、 阿速 特 和永谢 布这 三个鄂 托 克 的基 础上 , 最终 形 成 了喀 喇沁 万户集 团。
[ 收稿 日期 ] 2 0 1 7— 0 4—1 6
[ 基 金 项 目] 内 蒙古 师 范 大 学 研 究 生 科 研 创 新 基 金 资 助 项 目, 项 目编 号 : C X J J S 1 6 43 0 。
工厂设计概论-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概况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概况区域概况喀喇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赤峰市南部,处七老图山脉东北麓。
北境与赤峰市公山区、红山区接壤;东隔老哈河与辽宁省建平县交界;南与赤峰市宁城县毗邻;西与河北省隆化县、围场县相连。
东西长104公里,南北宽75公里,总面积3071.8平方公里。
是内蒙古、河北、辽宁三省区交界之处。
地理特点全旗地形复杂多样,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形成中低山地、丘陵漫岗和河俗平原3种地貌类型。
海拔高度在500—1890.9米之间。
旗内西南部多为山区,天然植被较好,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49.6%;中部为黄土丘陵及山麓地带,山峦起伏,坡向多变,冲沟密布,植被较少,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37.4%;东部老哈河畔及锡伯河沿岸为河俗平川地区,土层较厚,水资源较丰富,为旗内主要产粮区,占全旗总土地面积的13%。
旗境内主要河流8条,其中锡伯河为最长,101公里。
全旗分为老哈河、锡伯河、西路嘎河、半支箭河4个流域。
气候条件喀喇沁旗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较少。
年积沮 2 000~3 200℃,一月份均温-ll℃~14℃,极端最低温度-30.9℃(1971年1月21日),七月份均温为20℃~23℃,极端最高温度37.4℃(1972年7月17日)。
无霜期110~150天,年日照2 913.3小时,年均风速为每秒2.8米。
年均降水量为400毫米左右,西南部林区偏多。
极端降水量为(1962年7月25日)96毫米,全年降水量591.2毫米。
喀喇沁旗主要河流属英金河水系。
主要河流有锡伯河。
自然资源喀喇沁旗地域辽阔,资源丰富。
全旗耕地面积86万亩,基本实现了农田水利化,作物良种化,粮食产量稳定在4亿斤,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0%,盛产天然蘑菇、蕨菜、黄花等各种山野菜2亿公斤以上。
蔬菜、烤烟、中药材、山杏、山葡萄、食用菌、育肥牛、小尾寒羊基地已具一定规模。
地下矿产资源富集,探明矿藏20余种,黄金、铅锌、锰等有色金属及煤炭、石灰石、沸石、莹石、大理石、膨润土、高岭土、水晶石、石墨、珍珠岩等非金属矿产分布广、储量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钦察人——精选推荐
钦察⼈历史渊源钦察⼈,古代欧亚以游牧为主业的民族。
俄国⼈叫波洛维⾚⼈,拜占庭⼈称其为科马洛伊⼈,阿拉伯⼈则称之为库蛮,匈⽛利⼈称其为昆⼈。
俄国编年史在1054年第⼀次提到他们出现在⿊海以北草原,马迦特在他的著作《库蛮民俗论》中指出,1120-1221年钦察⼈经常在⾼加索地区与格鲁吉亚⼈联盟对付伊斯兰教徒。
钦察⼈的领地西起第聂伯河(包括克⾥⽶亚半岛),东北为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直抵不⾥阿⽿,东南到乌拉尔河。
公元前3世纪建⽴康居国。
悦般(160-490)时期并⼊悦般。
7世纪建⽴康勒联盟(659-750),后⾂服于基马克汗国(750-1035),在公元1035年建⽴克普恰克汗国。
1237年克普恰克汗国和西克普恰克联盟解体。
钦察⼈祖先康居与阿兰乌孙等溶合⽽成突厥悦般后裔。
克普恰克汗国(1035-1219)是由基马克,乌古斯及克普恰克,佩切涅格⼈突骑施,康勒,可萨,马扎尔,阿⼉根(AR HUN),保加⼉(BUL HAR),乌孙(UYSUN),阿勒班-悦般(ALBAN),杜拉特五部(DULAT 5 RU),葛逻禄(KAR LEKH),阍⼉阿特(HONG ER AT)等部落组成的集团,后续加⼊九印乃蛮(TUHUZ TANG BALE NAIMAN)及⼗⼆⼗字克烈(ON EKE ASHA MAYLE KEREY)等部落。
在埃及马⽊留克王朝前期,钦察奴⾪⼤受欢迎,这些⼈中最著名的是拜巴尔斯。
钦察部中的康居是相当著名的部落,德⾥苏丹国的⾸⼀个王朝的苏丹是出⾃此部落。
著名历史⼈物;拜巴尔斯⼀世(全名为:马利克·扎希尔·鲁克-丁·拜巴尔斯,1223年~1277年7⽉1⽇)埃及苏丹,马⽊留克王朝最伟⼤的统治者(1260年~1277年在位)。
他是⼀个强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折叠编辑本段历史钦察⼈,古代欧亚游牧民族。
俄国⼈叫波洛维⾚⼈,拜占庭⼈称其为科马洛伊⼈,阿拉伯⼈则称之为库蛮,匈⽛利⼈称其为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喀喇沁旗蒙古族的来源及喀喇沁旗的形成
基金项目:内蒙古东部历史经济文化研究基地项目“喀喇沁蒙古族教育变迁的研究”(2012J137)
喀喇沁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喀喇沁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东地区,在行政上隶属于赤峰市,北与赤峰市松山区和红山区接壤,南接赤峰市宁城县,东部与辽宁省建平县交界,西部与河北省隆化县、围场县毗邻,为内蒙古、河北、辽宁三地交界处。
喀喇沁旗不论是在蒙古族历史上,还是在蒙古族教育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喀喇沁旗民委2006年的调查,喀喇沁旗总人口为
333,605人,全旗蒙古族人口136,423人。
这些蒙古族人的来源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明朝初年从北方南下的兀良哈部蒙古人,是成吉思汗麾下大将者勒蔑(―译折里麦、济拉玛)的后裔,另一部分是明朝末年从鄂尔多斯东迁过来的喀喇沁部蒙古人。
兀良哈部和喀喇沁部在形成、迁移的过程中,逐渐融合到一起,最后形成喀喇沁旗。
一、明代前的喀喇沁部
喀喇沁是蒙古历史上古老而著名的部落,元代叫哈剌赤,明代叫哈剌嗔,清代叫喀喇沁。
它原是一支游牧于中亚草原阿姆河流域的乌克思人,形成于7世纪。
关于喀喇沁的起源和发展,已经有一些国内外学者做了研究。
按元代的有关记载,托雷西征欧亚时,将居住在阿姆河以南的呼罗珊地区的喀喇沁部强行编入军队,设立钦察侍卫亲军,以土土哈为都指挥使,居住在岭北行省哈剌和林一带,世代为汗廷提供马乳食品,为大汗守卫陵寝和仓库。
对此,《元史?土土哈传》中有关于元世祖忽必烈时土土哈之父班都察的记载:“尝侍左右,掌尚方马畜,岁时同马乳以进,色清而味美,因目其属曰哈剌赤。
”日本的和田清博士据此认为“这部族名哈剌赤即哈剌嗔,无疑是今喀喇沁部名的来源”[1]。
和田清把喀喇沁的起源确定在13世纪的元朝时期,元朝大臣班都察、土土哈父子为哈剌赤部之祖。
这一说法被史学家广泛接受。
土土哈家族祖孙几代管辖着哈剌赤军队,土土哈和其三子床兀儿率领的哈剌赤军,在元朝汗廷政治生活中起着坚定的保皇作用,为元廷屡建战功。
据曹永年先生考证,1335年7月,土土哈家族祖孙四世控制哈剌赤军之历史终结。
此后,哈剌赤军仍驻牧于岭北[2]。
乌云毕力格近年对此也做过研究[3]。
到15世纪30年代蒙古瓦剌的脱欢、也先称雄于政治舞台时,喀喇沁部仍驻牧于岭北行省。
对此,有史籍记载:“居漠北,哈剌嗔等部俱服属焉。
”[4]《蒙古源流》记载:15世纪中期,为使蒙古贵族巴延蒙克免遭瓦剌也先的杀害,“喀喇沁蒙古之博赉太师”[5]和3位大臣护送巴延蒙克从瓦剌东归。
博赉,就是孛来。
也先死后,孛来成为蒙古政治舞台上强有力的人物,是明代蒙古确凿可靠的哈剌嗔部领主。
1445年,他攻杀阿剌知院,同
年拥立马可古儿吉思为蒙古汗,自称太师、淮王,统领哈喇嗔部,活动于河套宁夏、甘肃及大同边外,东达辽东的兀良哈三卫乃至海西女真地区。
15世纪末哈喇嗔部归于卫拉特诺颜亦不剌统领,编为右翼永谢部之十营之一,从岭北迁入鄂尔多斯境内驻牧。
1510年,达延汗击败亦不剌,永谢部溃散,哈喇嗔部归达延汗之孙巴雅思哈勒昆都楞汗统领,对此史籍记载:“占据永谢部之七鄂托克喀喇沁而居”[6]。
1540年前后,哈剌嗔部迁出鄂尔多斯,驻牧于明朝的独石口边外旧开平(元上都)一带,势力强盛。
二、明代前的兀良哈部
(一)兀良哈部的形成及其与黄金家族的密切关系
兀良哈,因译言无定字所致,在古代历史典籍中,也被译写为“乌梁海”、“兀良孩”、“兀良海”、“兀良罕”、“五两案”及“乌力扬海”、“乌力扬罕”等等。
音译字样虽不相同,其实内容相同,都是对“兀良哈”一词的译写。
但在古代史籍中,人们较习惯地把它译为“兀良哈”。
这是近代蒙古民族的著名大姓,同时也是蒙古族历史中的一个古老悠久的氏族称号。
关于兀良哈的氏族(部落)名称,即是原蒙古语中的“乌瑞”、“杭盖”一词的变音形式,其“乌瑞”意为高原,“杭盖”意为山林,是原蒙古族中“森林部落”的含义。
据波斯人拉失德所著《史集》记载:“兀良哈人,原来栖居于巴尔古真滩的森林百姓,后来徙至不而罕哈喇敦。
”[7]从历史资料看,兀良哈最初分布于东起兴安岭巴尔虎真地西达唐努山南北、阿尔泰山麓,
南至额尔齐斯河流域,北抵贝加尔湖畔的广阔地区。
到9、10世纪时徙居不儿罕山(肯特山)及斡难河、奎屯河、克鲁伦河三河源头。
可见,兀良哈部落确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氏族。
《蒙古秘史》云:“扎儿赤兀歹老人的儿子兀良哈氏者勒蔑弟兄二人,归附成吉思汗之后立下了汗马功劳。
”扎儿赤兀歹老人,即在《蒙古秘史》中称为“扎儿赤兀歹额不坚”的那个人,他与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曾为一代挚友。
成吉思汗忙于统一蒙古各部的时候,扎儿赤兀歹便将自己的两个儿子者勒蔑和速不台送到成吉思汗那里,做了成吉思汗斡耳朵的重要成员,成为成吉思汗麾下名为“四狗”的佐命功臣,官封“众官之长”,特赐“九罪弗罚”。
可见,兀良哈氏族是较早归附成吉思汗的蒙古部落之一。
成吉思汗黄金家族还与者勒蔑家族世代联姻。
成吉思汗就将自己的女儿斯琴斯其格力克公主下嫁给者勒蔑之子吉布格。
公元1206年,蒙古大汗帝国建立,者勒蔑作为第一位异姓贵族被封为95个千户乃颜中的第九位千户乃颜,兴安岭绰尔河流域是其封地,千户所址设在额克朵颜温都儿为中心的地方。
(二)兀良哈三卫的建立与南迁
北元时期,明朝与蒙古封建主处于长期对峙的局面。
为了抵御蒙古南侵,明朝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5月,以北元降众,在东北地区建立了3个羁縻卫所:泰宁卫(今吉林洮安附近),指挥使为辽王阿札失里;福余卫(今齐齐哈尔一带),指挥同知为海撤男答溪;朵颜卫(今绰尔河流域和洮儿河上游),指挥同
知为脱鲁忽察儿。
脱鲁忽察儿是者勒蔑的后裔,朵颜卫的部众是兀良哈人。
明中期以后,朵颜卫的势力最强,在汉籍中常常将泰宁、福余、朵颜三卫合称作“兀良哈三卫”,意思是“兀良哈等三卫”。
明成祖“靖难之役”后,为了感谢兀良哈部众出骑兵争夺了帝位,永乐二年(1404)重新设立三卫,把大宁地(今平泉、朝阳、赤峰)赐给了兀良哈,脱鲁忽察儿仍然是朵颜卫的首领。
但明朝却迟迟不兑现诺言。
《华夷译语》曾载有他给明朝皇帝的书信《脱儿豁察儿书》,书称:“吾兀良罕林木百姓,自国主成吉思汗以降,至今未离多延温都儿(朵颜山)、搠河(绰尔河)之地。
”[8]这说明这时三卫还在原地驻牧,要求明朝兑现诺言。
后来正统年间,三卫逐渐南下,进入大宁境内,与明朝紧邻。
和田清认为宣德(1426―1435)初年兀良哈人开始出现在今河北北部的滦河,正统(1436―1449)年间三卫均已在明蓟州、辽东边外活动了[9]。
这时三卫的驻牧地:“自大宁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曰朵颜。
自锦、义历广宁至辽河,曰泰宁;自黄泥洼渝沈阳、铁岭至开源,曰福余。
”[10]
景泰年间,蒙古瓦剌部着力向东发展,侵逼兀良哈三卫。
明朝认可兀良哈人在大宁城边界二百里外可自由游牧。
三卫与明朝始终进行通贡互市,同蒙古本部和瓦剌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常常依违于各派力量之间。
经过错综复杂的变迁,朵颜?鄄兀良哈脱鲁忽察儿至苏布的这一系在清代化为喀喇沁各旗的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