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5课《可亲可爱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天津市和平区逸阳梅江湾国际学校周虹一、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3课。

本课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交流与细节中怀着积极学习家乡人身上宝贵的品格,增强对家乡的热爱。

本单元前2课从家乡的环境、物产两个方面帮助学生认识、了解自己的家乡,感受到家乡自然环境对自己的滋养。

本课在此基础上,侧重于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的人文环境培育着人的品行。

从物与人两个综合的维度上认识家乡才是立体的、完整的。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家乡这一概念已经有所了解,有热爱家乡的情感。

学生每次在电视上、报纸上看到自己的家乡人受到赞美或者赢得胜利时,心里都会很高兴,而且从学生自身也希望家乡能出现越来越多的名人。

但学生对身边默默付出的家乡人关注的比较少,在课上需要老师加以积极引导,帮助学生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调查寻访、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家乡人的生活;2.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3.感受家乡人的可爱,知道家乡的名人,学习他们的精神和优良品质;4.激发对家乡人的钦佩、感激与热爱之情;5.学会与他们友好交往。

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调查寻访、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家乡人的生活。

五、教学难点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感受家乡人的可爱,知道家乡的名人,学习他们的精神和优良品质。

六、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可敬的家乡人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

七、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引导学生从观察家人开始,不断扩大视野,引出课题,了解家乡人的生活。

师:同学们,我们一天天在长大,你的家人一定为你做了很多事情吧,快一起来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分享。

师:全家人每个都在关心你、爱护你,为你的成长而操劳着,他们是你最亲最爱的人。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父母带给我们的爱,还有许多身边的人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身边熟悉的人吧。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第1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第十五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第1课时。

本课教材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通过了解不同职业的家乡人,使学生理解各种职业的含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劳动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身边的人有一定的认知。

但他们对家乡人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对各种职业的理解也较为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深入了解家乡人,尊重各种职业。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各种职业,理解各种职业的含义和价值。

2.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劳动的情感。

3.提高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各种职业,理解各种职业的价值。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劳动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人。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交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劳动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纸和笔,供学生进行绘画和记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的各种职业人,如农民、工人、医生、教师等。

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哪些家乡人?他们都在做什么?”2.呈现(10分钟)展示各个职业人的工作场景,让学生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

如农民在田里劳作,工人在工作车间,医生在医院救治病人,教师在教室教书育人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工作?他们的劳动有什么价值?”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职业的工作。

如一组扮演农民,一组扮演工人,一组扮演医生等。

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深入了解各个职业的含义和价值。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感受,引导学生认识到各种职业的重要性,培养尊重劳动的情感。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5课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和尊重家乡的文化、风俗和人物,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地域认同感。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展示了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使学生感受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家乡人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拓宽视野,深入了解家乡人的优秀品质。

此外,学生可能对家乡的风土人情感兴趣,但缺乏系统的了解和思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家乡的文化、风俗和人物,认识到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家乡人、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地域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风俗和人物,认识到家乡人的辛勤劳动和无私奉献。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家乡人、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展示家乡人的优秀事迹,让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人的品质。

2.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情感教育法:以情感人,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家乡人的优秀事迹案例和图片。

2.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点评要点。

3.准备与课程相关的家乡文化、风俗和人物的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风光和特色文化,引导学生谈论对家乡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家乡人的优秀事迹案例,如勤劳致富、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人的品质。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家乡人的优秀品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小组讨论,分享对家乡人的尊敬之情。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家乡人的可敬可爱之处。

•理解传统村落的重要性和乡土文化的保护意义。

•掌握说课文《可敬可爱的家乡人》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展示图片、课文朗读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家庭作业,加深学生对家乡人的认识和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家乡人的尊敬和敬爱情感。

•引导学生了解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并树立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文化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可敬可爱的家乡人》的意义和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家乡人的尊敬和敬爱情感。

三、教学准备•教具:课文《可敬可爱的家乡人》的课本、图片。

•素材:相关图片、视频资源。

•材料:学生书、教师书。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家乡人的特点和可敬可爱之处,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兴趣。

2. 学习课文(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可敬可爱的家乡人》,同时解释生词和短语。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问学生: -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你能从中了解到什么? - 你觉得家乡人的可敬可爱之处在哪里?3. 感受家乡人的可敬可爱之处(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境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分组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演绎家乡人的生活场景。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家乡人的可敬可爱之处。

4. 了解传统村落的重要性(15分钟)教师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向学生介绍传统村落的重要性和乡土文化的保护意义。

教师提问学生: - 你觉得传统村落和乡土文化有哪些值得保护的地方?- 如果你是镇长,你会怎样保护传统村落和乡土文化?5. 思考与讨论(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 你身边有哪些家乡人对你影响很大?他们是如何影响你的? - 你有没有了解过你家乡的传统村落和乡土文化?你觉得它们重要吗?6. 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今天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家乡人的可敬可爱之处以及传统村落和乡土文化的重要性。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家乡人,理解家乡人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对家乡人的敬爱之情,增强家乡人的自豪感;3.培养学生珍惜家乡资源,热爱家乡的意识。

教学内容本次课程将学习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什么是家乡人,理解家乡人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对家乡人的敬爱之情,增强家乡人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珍惜家乡资源,热爱家乡的意识。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的内容,了解家乡的概念,并与学生讨论家乡的重要性。

2. 学习新课文(20分钟)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朗读新课文《可敬可爱的家乡人》,边读边解释生词和理解课文的含义。

3. 分组合作(15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一个家乡人物进行研究和展示。

要求学生了解这个家乡人物是谁,他/她在家乡做了哪些事情,为家乡做出了什么贡献。

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班做简单的介绍。

4. 讨论与分享(1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家乡人物,班级一起讨论他们在家乡做出的贡献和值得敬爱的地方。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提问学生为什么认为这些人物可敬可爱。

5. 制作家乡人物卡片(2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家乡人物,制作一张家乡人物卡片。

卡片上应包括人物的姓名、照片(可自行绘制)、人物的事迹和贡献等内容。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家乡人物卡片展示给全班,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评价。

老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鼓励。

教学评价本节课通过导入,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以及制作家乡人物卡片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培养了学生对家乡人的敬爱之情,并促使学生珍惜家乡资源,热爱家乡。

课后作业1.完成家乡人物卡片,并背诵自己所选家乡人物的事迹;2.家庭共同讨论,找出家乡的一处值得珍惜的资源,并写一篇文章表达对这个资源的热爱之情。

以上是本课的教案教学设计,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活动,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家乡人,增强对家乡人的敬爱之情,并培养学生珍惜家乡资源,热爱家乡的意识。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可敬可爱之处,并意识到身边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和敬爱;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意识和家国情怀;3.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法律法规,明确一些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基本法律规定,并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家乡人的可敬可爱之处;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3.让学生了解简单的法律法规,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家乡人的可敬可爱之处;2.让学生意识到身边的人都值得我们尊重和敬爱;3.帮助学生了解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基本法律规定。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家乡人的可敬可爱之处;2.祖国的大好河山;3.基本的法律法规。

2. 教学方法1.情感渗透法:通过描述平凡生活中可敬可爱的家乡人的事迹,引导学生爱国、尊师、爱家、爱人等情感;2.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讨论,以增强互动和思考能力;3.小练笔法: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述或撰写小文章。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1)导入问题:“你们最爱的人是谁?”(2)呈现图片:“你们熟悉的地方”,要求学生说出图片中的地方,并谈论他们最喜欢的家乡人。

2. 学习时间(1)第一部分:家乡人的可敬可爱之处(1)提问:“你们身边有哪些可敬可爱的人?他们如何影响你们的生活?”(2)呈现课文内容“我们最爱的女教师”。

指导学生1-2分钟的自主阅读,然后再放音,让学生听、读课文。

(3)讨论问题:“女教师最让你佩服的是什么?”(4)小组合作,听录音讨论教师以外的其他普通人中,哪些人可敬可爱,为什么?(2)第二部分:祖国的大好河山(1)呈现课文内容“家乡美丽的植物”。

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通过情感渗透法让学生感受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

(2)小组讨论:“你们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吗?”“你们注意到家乡的变化了吗?”“家乡的发展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呢?”(3)第三部分:基本的法律法规(1)呈现课文内容“我们学习了许多有用的法律知识”。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十五课,内容主要讲述了家乡人为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幸福,鼓励学生要珍惜家乡,关心家乡人民,努力为家乡做贡献。

1.2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家乡人对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认识到家乡对我们应当表示感激。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意识到家乡给予了我们很多,应该要用真心去感恩家乡人,关心家乡人民,传承维护家乡的美好。

3.能力目标:课堂上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工作和生活,通过小组分工让学生创作一些关于家乡人的图文或视频报道,提高学生的观察、写作等能力。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通过轻松愉快的歌曲《家乡的原风景》进行导入,让学生回忆起自己的家乡,从而引发对家乡人感激之情。

2.2 学习主体部分2.2.1 课文理解1.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介绍家乡人的工作和生活,让学生对他们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情感,并在课堂上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述。

3.接着,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居民区、公园、卫生所等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家乡人的重要性的认识。

2.2.2 创作环节1.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图文、视频、手写卡片等)创作一些关于家乡人的图文或视频报道,展现家乡人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

2.学生可以选择在学校或家乡进行采访、拍照或记录一些相关信息,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传媒工作者的身份,从而更加认识家乡。

2.2.3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家乡人亲切可亲,开心和工作,令人喜爱的特点,提高学生对家乡和家乡人的情感认同,既珍惜自己的家乡,也为自己有所期待,为家乡的发展和繁荣尽心尽力。

2.3 课堂作业1.选择一篇感动自己的家乡人的故事,并简要讲述。

2.搜集自己所在家乡人民为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并简述。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2课时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2课时教学设计
3.目标确定
1.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调查寻访、查找资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家乡人的生活。
2.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
3.感受家乡人的可爱,学习他们的精神和优良品质,激发对家乡人的感激和热爱之情。
4.学会与家乡人友好交往,通过不同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对家乡人的理解、尊重与认同。
9.教学反思与改进
10.学习评价设计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二课时
1.教学内容分析
《可敬可爱的家乡人》第二课时安排了“可敬的家乡人”。
2.学情分析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通过主动探究获取信息能力比较弱,他们的生活圈子狭窄,知识储备少,缺少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他们和很多家乡人都没有直接的接触。因而,指导学生认识了解身边家乡人的事迹,从而感受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良好品质,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是最有价值的学习资源。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从身边接触最多的人,如邻居、校工、文具店阿姨、帮自己打过针的护士说起,联系生活实际,在一个个生动的生活故事中,丰富对家乡人的了解,感受家乡人的友善,学会相互关心,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对家乡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生:可以和几个同学表演吗?
师:当然可以,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
学生活动
生:有名的人、作出很大贡献的人、特别优秀的人。
理解善良,很孝顺。
学生交流
生介绍家乡人的事迹
设计意图:通过调查,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体验,激发对家乡人劳动的理解与尊重,在活动中产生情感体验,能从实际行动中,举手投足中认同家乡人。
6.板书设计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家乡名人
默默奉献的家乡人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2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通过介绍家乡的人和事,让学生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家乡,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家乡人的特点、家乡人的贡献等,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培养他们尊敬家乡人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自己家乡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于家乡人的特点和贡献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的事例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家乡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特点,认识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2.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增强他们对家乡的热爱和尊敬。

3.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认识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2.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尊敬。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和理解家乡人的特点和贡献。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家乡人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家乡人案例和图片。

2.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活动材料。

3.布置教室,营造温馨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家乡的美丽风景和家乡人的日常生活,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呈现几个家乡人的案例,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家乡人的共同特点。

引导学生发现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身边的家乡人,分享他们的事迹和特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家乡人,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展示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4.巩固(5分钟)提问:让学生回答家乡人的共同特点和他们的贡献。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精品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精品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三课。

教材设置了两个教学话题——“生活在我身边的人”和“可敬的家乡人”,“生活在我身边的人”通过分享学生身边给他们带来微笑和温暖的故事,帮助学生了解家乡人工作、生活的状态。

“可敬的家乡人”引导学生将家乡人的贡献和付出与家乡建设的成果联系起来,知道他们为家乡做出的贡献,激发学生愿意为家乡建设出力的主人翁意识。

学情分析“家乡人”的概念,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抽象和有距离的。

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在身边的人开始,帮助学生不断扩大视野,了解家乡人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也更容易使学生获得真切的生活体验。

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人民工作、生活的状态,了解各种工作的辛苦与贡献。

2.了解家乡不同时代,不同领域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3.学习利用图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调查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家乡人民工作、生活的状态,感知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积极生活的品质。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了解身边人的工作,填写调查表格。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活动一谈话交流,引入“家乡人”的话题1.师:同学们,我们一天天在长大,你的家人一定为你做了很多事情,一起说说吧!(学生简单交流)2.师小结:全家每个人都在关心你、爱护你,为你的成长操劳着,他们是你最亲、最爱的人。

3.师:其实啊,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父母带给我们的爱,还有许多身边的人带给我们的微笑和温暖。

让我们在熟悉的校园中先来寻找一下生活在身边的人吧!【设计意图:从最亲近的家人对自己的关爱聊起,拓展到寻找身边熟悉的人给自己带来微笑和温暖。

这样不断扩大的生活领域,贴近学生,符合学生特点,容易拉近学生与课堂的距离,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人民勤劳、善良、热情的品质。

2.理解家乡人民在养育、维护家园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3.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像家乡人一样,努力学习,为家乡作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家乡人民的品质,并理解家乡人民的贡献。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家乡充满感情,努力学习,为家乡作出贡献。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5分钟)1.导师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什么印象吗?”2.导师带领学生看图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3.2 新授课内容(20分钟)1.学生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的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2.导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和短语,并让学生跟读。

3.导师引导学生了解家乡人民的品质和他们对家乡的贡献。

4.导师鼓励学生表达对自己家乡的喜爱和感情。

3.3 操练环节(20分钟)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几个问题:–家乡人民的伟大之处是什么?–我们应该向家乡人民学习哪些品质?–我们可以为家乡做些什么贡献?2.导师指导学生将小组讨论的成果整合到自己的学习笔记中。

3.4 反思和总结环节(10分钟)1.导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了解自己对本次学习的掌握程度。

2.导师鼓励学生分享对家乡人和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3.导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作业1.撰写一篇《我爱我的家乡》的作文,表达对家乡的爱和感谢,讲述自己在平凡的事情中对家乡的贡献。

2.学生整理和完成课堂笔记。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导入环节虽然简单,但让学生快速进入了学习状态,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

2.导师要注重词汇和短语的解释,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

3.引导学生喜欢家乡不仅是口头上的,更要让学生付出行动来为家乡做出贡献。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教案教学设计《可敬可爱的家乡人》本课是二班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三课。

教材设置了两个教学情景——“生活在我身边的人”和“可敬的家乡人”,通过叙述“我与家乡人的故事”等活动,旨在激发同学对家乡人的感谢和鄙视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学问与力量目标】1、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2、能用不同的方式感谢关怀我们的家乡人。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熟悉和了解中,激发同学对家乡人的感谢和鄙视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作出的贡献,激发对家乡人由衷的鄙视和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

【教学难点】激发同学对家乡人的感谢和鄙视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1、老师预备:制作课件,收集家乡名人名事;2、同学预备:了解身边人的工作,量力地收集家乡名人名事。

一、导入老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宁是我们美丽的家乡,这里不仅风景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1、欣赏图片,师作简要介绍。

(江宁的部分景点和物产)2、品尝陆郎的茶干,说说感觉如何?小结: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品尝到的只是家乡景点的一个部分,物产的一个部分。

我们的家乡江宁还有更多的景点,更丰富的物产。

那么全部的这所有是谁制造的呢?(家乡人)那你们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同学沟通。

再次小结:对,都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板书: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履行课题)二、活动探究,感恩生活在我身边的人活动一:我与家乡人的故事1、你们看,书上的同学正争先恐后地夸赞谁呢?夸他们的什么呢?(同学沟通)小结:他们有的在夸亲戚,有的在夸自己的邻居,这些人都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一般人。

2、你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吗?说说你和与家乡人的故事吧。

同学填写:我最熟识的身边人王阿姨张大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感受活动二:感谢身边关怀我们的人那么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张大伯、王阿姨这样一些一般人,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他们,但他们都在静静地关怀我们。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教材通过讲述家乡人的故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敬身边的普通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于身边的人和事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之间的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可能对家乡人的了解不够深入,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尊重他人的认识和实践还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敬身边的普通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3.提高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培养良好的社交礼仪。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人,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和尊敬身边的普通人,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家乡人的可爱和可敬。

2.故事教学法:讲述家乡人的真实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4.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社交礼仪。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故事材料,包括家乡人的真实故事、图片等。

2.准备教学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3.准备实践活动所需材料,如礼品、道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一个有趣的家乡人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家乡人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他们的特点和优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身边的家乡人的故事,学会欣赏和尊敬他们。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家乡人的了解和尊重他人的认识。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反馈,以鼓励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板书设计
一、家乡人的职业介绍
1.农民:种植庄稼和蔬菜,为家乡提供粮食和蔬菜。
2.工人:在工厂或建筑工地工作,制造产品或建设建筑。
3.教师:在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调查家乡发展成就:关注家乡的最新发展,如科技园区、新城市建设等,了解家乡的进步,可以进行实地考察或采访当地居民。
-深入了解家乡特色产业:调查家乡的特色产业,如特色农业、手工艺品、地方小吃等,了解家乡的经济特色,可以进行实地考察或访谈当地从业者。
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我觉得在课前的自主探索环节,学生们对于家乡人的了解还比较表面,很多学生对于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并不清楚。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能会考虑在这个环节加入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到家乡人的工作和他们对家乡的贡献。
重点题型整理
1.题目:请列举三种你认识的家乡人,并简要描述他们的工作内容。
答案:
-农民:种植庄稼和蔬菜,为家乡提供粮食和蔬菜。
-工人:在工厂或建筑工地工作,制造产品或建设建筑。
-教师:在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2.题目:请解释为什么农民、工人、教师等家乡人对家乡发展很重要?
答案:
-农民:种植庄稼和蔬菜,为家乡提供粮食和蔬菜,保障家乡的粮食安全。
1.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工作特点和贡献。
2.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家乡情怀和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3.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和分享,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和表达。
解决办法:
1.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特点和贡献。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含评价设计、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含评价设计、教学反思)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快看,卖菜的叔叔被评为“诚信模范”了,真了不起!
那我们为什么要讲诚信呢?
诚信是立人之本,
诚信是齐家之道,
诚信是交友之基,
诚信是为政之法,
诚信是经商之魂。
2.我们还可以通过名人足迹来寻找可敬的家乡人。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怀宁县,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最后,我们进行最美家乡人评选活动,可以写具体某个人,也可以写某个职业,并写出评选理由。
学生活动
分享自己和身边人的故事
填一填。
讲述自己遇到的美好的事
评选最美家乡人。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白身边人无私地帮助自己,他们是多么的可亲可敬,让人感受到温暖。
板书设计
家乡人
身边人 感恩
第二课时 (可敬的家乡人)
课时目标
学生活动
观看视频,抒发感受。
思考诚信的重要性。
讲述关于家乡人的故事
设计意图
对名人的生平事迹有所了解,增加对家乡的热爱。
环节三:
教师活动
家乡美丽的山水培育了一代代名人,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当然,身边也有很多普通的人,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服务大众,恪守诚信,爱国敬业,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听着他们的故事,感受着他们带来的正能量。
2.通过收集信息,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3.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之情。
学习重点
了解家乡人,了解身边的人。
学习难点
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之情。
环节一:激趣导入
教师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