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
教研共同体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我校积极开展教研共同体活动,旨在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
2. 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 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内容1. 教学观摩与研讨(1)组织教师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方法。
(2)针对观摩课,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邀请专家进行点评,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
2. 教学案例分享(1)鼓励教师分享自己的教学案例,展示教学成果。
(2)组织教师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问题。
(3)评选优秀教学案例,给予表彰和奖励。
3. 教学研讨活动(1)围绕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问题,组织教师进行研讨。
(2)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教师提供理论指导。
(3)开展教学竞赛,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4. 教学反思与改进(1)要求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
(2)组织教师撰写教学论文,提升教学研究能力。
(3)针对教学反思和论文,组织教师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活动实施1.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明确活动时间、地点、主题和参与人员。
2. 组织教师报名参加活动,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 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场地、设备、资料等。
4. 活动过程中,注意记录教师的学习心得和反思。
5. 活动结束后,对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为今后活动提供借鉴。
五、活动效果通过开展教研共同体活动,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方法更加多样,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2. 教学效果明显改善,学生成绩稳步提升。
学校共同体开展教研活动(3篇)
第1篇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组织形式,逐渐成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
学校共同体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目标,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
本文将探讨学校共同体开展教研活动的意义、方法及实施策略。
一、学校共同体开展教研活动的意义1.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通过参与教研活动,教师可以不断学习、交流、反思,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学科素养和教育教学理念。
2. 优化教育教学质量教研活动有助于教师深入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分析教育教学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从而优化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学校共同体通过开展教研活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4. 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有助于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增强教师之间的凝聚力。
二、学校共同体开展教研活动的具体方法1. 专题研讨专题研讨是学校共同体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具体操作如下:(1)确定研讨主题:根据教育教学实际,确定研讨主题,如“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等。
(2)组织研讨活动: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优秀教师进行讲座,引导教师参与研讨。
(3)整理研讨成果:对研讨过程中形成的共识、观点进行整理,形成研讨报告。
2. 课例研究课例研究是学校共同体开展教研活动的另一种重要形式,通过对课堂教学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具体操作如下:(1)选取课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堂教学案例,如优秀课例、创新课例等。
(2)分析课例:组织教师对课例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课例中的亮点、不足和改进措施。
(3)改进教学:根据课例分析结果,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是学校共同体开展教研活动的一种常见形式,通过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是指依托地区教育资源,通过教师、学校、教育部门、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参与,通过合作、研究、交流等方式,构建一个共同的教育教研平台,推动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研共同体是一种新型的组织形式,它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还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和优质的教育资源。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区域教研共同体的重要性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得教师之间能够更好地互相学习、互相切磋,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区域教研共同体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成长空间,使得教师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2.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能够整合区域内的教育资源,使得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学生提供更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
通过区域教研共同体,可以使得一些教育资源得到合理分工,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
4.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通过区域教研共同体,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
1.建立平台建立一个开放、包容的平台,为教师提供相互交流的机会。
可以通过建立教育教研网站、论坛等平台,为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2.开展培训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推动学校合作推动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合作,实现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
可以通过建立学校联盟、合作办学等方式,使得学校之间能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水平。
4.鼓励教师开展研究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研究机会。
跨区域教共体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资源共享、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域教育协同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国各地纷纷开展跨区域教共体教研活动。
本文以某市跨区域教共体教研活动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教研活动,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搭建跨区域教育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 推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3. 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4. 加强校际合作,形成共同发展合力。
三、活动内容1. 开幕式及领导致辞活动开始,由主办方领导致辞,介绍跨区域教共体教研活动的背景、意义和目标。
随后,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主题报告,为活动注入新思想、新理念。
2. 课堂教学观摩各区域教师代表展示优秀课堂教学,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
观摩结束后,组织教师进行评课议课,交流教学心得,共同探讨教学策略。
3. 教学研讨针对观摩课例,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
研讨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
通过研讨,帮助教师发现自身不足,提高教学水平。
4. 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各区域学校共同研讨、筛选优质教学资源,如教学课件、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实现资源共享。
同时,组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研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教师培训邀请知名专家为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内容包括: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
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6. 校际合作交流组织各区域学校开展校际合作交流,探讨学校管理、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经验。
通过交流,促进学校之间的共同发展。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观摩、研讨、培训等活动,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素养得到明显提高。
2.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各区域学校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通过跨区域教共体教研活动,促进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实现了教育公平。
教学共同体教研活动纪实(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于2021年9月开展了教学共同体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资源共享等方式,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9月15日-16日活动地点:我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本次教研活动主题为“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实践”。
四、活动流程1. 集体备课(1)分组:将全体教师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年级或学科的教学研究。
(2)备课:各小组针对所选年级或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核心素养导向,进行集体备课。
(3)交流:各小组将备课成果进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心得。
2. 教学研讨(1)课堂展示:各小组选派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其他教师观摩学习。
(2)研讨交流:观摩课后,各小组就展示课进行研讨交流,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专家点评:邀请教育教学专家对展示课进行点评,为教师提供专业指导。
3. 资源共享(1)教学设计:各小组将备课过程中的优秀教学设计进行整理,形成资源共享。
(2)教学课件:各小组将制作的教学课件进行共享,方便教师借鉴使用。
(3)教学反思:各小组将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进行整理,形成教学经验总结。
1. 教师专业成长: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提高。
2. 教学质量提升:本次活动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校园文化建设:本次活动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教研氛围。
六、活动总结本次教学共同体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活动中,教师们积极参与,认真备课、研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今后,我校将继续开展此类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学习的平台,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下是活动纪实:活动纪实:9月15日上午,我校教学共同体教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各小组进行了集体备课,针对所选年级或学科的教学内容,结合核心素养导向,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
中小学课题申报书:基于核心素养的区域化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与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的区域化学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构建与实践研究——以××市××区为例学科分类:基础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教师学习共同体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1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体制的改革、模式的多元化、发展的高层次化、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教师素质的综合化、教育的信息化等特点,要求学科教师由工匠型向研究型转变[1]。
因此,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无疑是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生长点。
但是不少区域、学校的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实践并不理想,也警示我们,在教师专业共同体的建设上,需要认真谋划。
有学者从理论层面勾划了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困境,认为需要校长、教师、学区管理者等各相关者立足于自身的角色和地位,突破发展目标不明、评价标准缺失、资源和制度保障不足、文化多元与文化共享关系失衡及教师赋权不足、缺乏参与决策的意识和愿望等诸多困境[2]。
从实践层面来看,主要表现为: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够以致成效不明显。
教师若是在缺乏自我发展意识的情况下被动参与,不想参与或参与中投入少,往往也难有收获。
在个别以 40 岁为界规定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对象的学校,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按规定必须参加校本教研活动,在参与过程中多少得费点心思,而 40岁以上的教师大多以自己终于不用花心思准备而暗自窃喜。
校本教研是这样,跨校构建的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就更难开展学习活动了。
就我区化学教师基本情况而言,化学教师年龄分层较明显,全区共76名化学教师,而3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仅有25人,占总人数的32.9%。
我区各学校之间师资和生源差距较大,资源不均衡。
就学科性质而言,虽然学生在初中阶段只需学习一年化学课程,可化学课从九年级才开始学习,由于中考备考影响造成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多、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毕业年级学生和教师的升学压力较大,活动交流时间有限,种种因素更加大了化学课程的教学因难度。
初中化学教研组团队建设(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初中化学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一个高效、和谐的化学教研组团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团队建设的目标、策略、实施和评价等方面,探讨如何打造一支优秀的初中化学教研组团队。
二、团队建设目标1. 提高化学教学质量:通过团队协作,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其科学素养。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的平台,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 增强团队凝聚力: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团结协作、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
4. 培养创新意识:鼓励教师勇于探索,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团队建设策略1. 明确团队定位:明确化学教研组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团队共同目标。
2.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化学教研组管理制度,规范教研活动,确保团队高效运转。
3. 优化团队结构: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教学经验和年龄结构,合理配置教研组成员,形成优势互补。
4. 激发团队活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如教学观摩、经验交流、课题研究等,提高教师参与度。
5. 强化团队协作:倡导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
6. 提升教师素养: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团队建设实施1. 开展教学研讨: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高教学水平。
2. 优化教学设计:鼓励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开展教学设计研究,提高教学效果。
3. 课题研究:围绕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4.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5. 经验交流:邀请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
6. 教师培训: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共同体区域教研活动总结
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区域内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于近期开展了共同体区域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题,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实践等形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2. 加强区域内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3. 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育教研氛围。
4. 探索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需求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三、活动内容1. 教学观摩与研讨本次活动共观摩了10节优秀课例,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
课后,各学科教研组组织教师进行研讨,分析优秀课例的特点,总结教学经验,探讨如何将优秀教学经验应用于自己的课堂。
2. 教学论文评选与交流本次教研活动期间,各学校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论文评选,共评选出优秀论文30篇。
优秀论文作者在活动现场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教学心得和研究成果。
3. 教学实践与展示本次活动期间,教师们围绕“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主题,开展了一系列教学实践活动。
包括:课堂教学改革、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法创新等。
活动结束后,各学校选派优秀教师进行教学展示,分享自己的教学成果。
4. 教研成果展示与交流本次活动期间,各学校展示了近年来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师培训等方面取得的成果。
通过成果展示,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四、活动成果1.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
通过观摩、研讨、实践等活动,教师们对教育教学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方法和技能得到了提高。
2. 教学资源共享取得成效。
各学校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实现了区域内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加紧密。
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平台,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了解,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合作。
4. 教学改革取得新进展。
通过本次活动,各学校在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同课共享,同题共研”构建教研共同体
“同课共享,同题共研”构建教研共同体教学园地11-12 1453:目前,在学校快速发展的同时,校本教研的步伐没有跟上,如果将老师进行校本教研分成三个层次:要我研——我要研——我会研,则大部分老师还处在第一阶段,即要我研。
要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对教研的机制、方法进行改革,加大学校引导的力度,基于此“同课共享,同题共研”在我校诞生了。
一、“同课共享”,共同成长“同课共享”是我校“一课二上三讨论”的发展,“一课二上三讨论”意思是授课题目确定后,教研组内先讨论,确定好方案后授课教师在一个班上课,组内其他教师听课,听课后集体研讨,重新修改方案,由原授课教师在另一个班上对照课,组内其他教师听课,听完课之后再讨论,也就是说,一个老师用一个课题在两个班上,讨论了三次。
“同课共享”指的是课前备课组先集体讨论,制定授课方案,一人上过后,备课组集中评课。
上课教师先作自我反思,然后大家一起重新研究课中的一些细节。
接着,组内老师修改教学设计,进行第二、第三次备课,在其他班级继续试教。
每上完一次,都要进行讨论。
这样,备课组每人都执教了一遍,这种模式就像滚雪球一样,达到了资源共享、智慧共享、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同题共研,追求有效教研“同题共研”,即根据实际,设置几个专题,全校围绕这些专题进行目标更明确、研讨更集中的研究,从而逐步将教研引向深入,提高教研的层次与质量。
“同题共研”有这样几个环节:题目设置——研讨会——教研成果资料收集、整理。
几个环节互相照应,改善了教研的松散性、随意性,从而使教研形成较为紧密地整体,教研的目的性、系统性更强,这样有利于教研质量的提高。
我们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了以下课题的研究:①高效的学科教学模式研究;②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文化研究;③如何处理好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关系;④如何处理好“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的关系;⑤如何处理好传统的板书、版画与现代多媒体显示的关系。
教务处要求每个教研组用两个教研活动时间研究一个课题,每个课题设立一个“首席研究员”,组织研究的过程,整理研究的成果,形成文字上报教务处。
实验中学片区教研共同体(3篇)
第1篇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各地纷纷开展了片区教研共同体活动。
本文以实验中学片区教研共同体为例,探讨其成立背景、运行机制、成果及启示。
二、实验中学片区教研共同体成立背景1. 教育改革需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对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各学校需要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实验中学片区教研共同体的成立,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求。
2. 教育资源整合实验中学片区教研共同体旨在整合片区内各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共同体平台,各学校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 教师专业成长教师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
实验中学片区教研共同体的成立,为教师提供了专业成长的平台,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三、实验中学片区教研共同体运行机制1. 组织架构实验中学片区教研共同体由片区内各学校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组成。
共同体设立理事会,负责共同体的决策、管理和监督工作。
2. 课题研究共同体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开展教育教学研究。
各学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课题进行研究。
共同体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分享研究成果,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 教学观摩共同体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邀请片区内优秀教师进行示范教学。
观摩活动旨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4. 教学研讨共同体定期组织教学研讨活动,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
通过研讨,教师们可以互相借鉴、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5. 教学评价共同体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四、实验中学片区教研共同体成果1.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实验中学片区教研共同体的成立,使片区内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共同体教研活动通知
尊敬的各位教师:为了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决定于近期举办共同体教研活动。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活动主题本次共同体教研活动的主题为“聚焦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二、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5日(星期日)上午8:30-12:00三、活动地点我校多功能厅四、参与人员1. 全体在岗教师2. 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3. 教育局相关领导及专家五、活动内容1. 领导致辞学校领导将发表讲话,对本次共同体教研活动的意义和目标进行阐述,并对教师们提出期望和要求。
2. 主题报告邀请知名教育专家就“聚焦核心素养,深化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这一主题进行专题报告,帮助教师们了解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3. 课例展示各教研组推荐优秀课例进行展示,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
展示课例将体现核心素养导向,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4. 互动研讨各教研组围绕展示的课例进行互动研讨,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落实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研讨环节将采用分组讨论、小组汇报等形式进行。
5.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课例,通过对比分析,学习借鉴优秀教师的经验,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6. 颁奖仪式对在本次共同体教研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
六、活动要求1. 请各位教师高度重视本次共同体教研活动,认真准备,积极参与。
2. 各教研组要提前做好课例准备,确保展示课例的质量。
3. 教师们在互动研讨环节要积极发言,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高。
4. 请各位教师按时参加活动,遵守会场纪律,保持会场秩序。
5. 教育局相关领导及专家将参加本次活动,请各教研组做好接待工作。
七、联系方式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教务处:联系人:张老师联系电话:12345678901电子邮箱:***********************我们相信,通过本次共同体教研活动,能够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共同体教研总结
一、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为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政策,开展了一系列共同体教研活动。
通过共同体教研,教师们相互学习、交流、探讨,共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现将共同体教研总结如下:二、共同体教研活动开展情况1. 组织架构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学科组长为副组长,全体教师为成员的共同体教研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教研计划、组织教研活动、协调解决教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教研内容共同体教研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研讨:组织教师学习国家教育政策、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2)课堂教学实践:开展同课异构、观摩课、公开课等活动,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借鉴。
(3)教学反思与交流:鼓励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定期组织教学反思交流会,共同探讨教学问题。
(4)教育科研:引导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3. 教研方式共同体教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1)集中教研: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
(2)分组教研:根据学科特点,将教师分为若干小组,开展分组教研活动。
(3)线上教研: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研活动,实现资源共享、互动交流。
(4)外出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学术研讨会,拓宽视野,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三、共同体教研取得的成果1. 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共同体教研,教师们不断学习、反思、实践,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教师在课堂教学、教育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2. 教师团队凝聚力增强共同体教研使教师们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
教师们在教研活动中共同成长,增强了团队凝聚力。
3.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共同体教研活动的开展,使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生在各类竞赛、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学校的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大联考化学试题
湘名校教育联合体、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大联考 化学本试卷共6页。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有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r 52 Fe 56 Ni 59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和环境等联系密切。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该过程涉及的操作方法是蒸发结晶B.北京2022年冬奥会部分场馆使用“碲化镉”光伏发电系统,利用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C.北京2022年冬奥会运动员“战袍”内层添加石墨烯片用于保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互为同分异构体D.市面上的防晒衣通常用聚酯纤维材料制作,忌长期用肥皂或碱性较强的液体洗涤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 )A.CO 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222CO(g)O (g)2CO (g)+═ 1566.0kJ mol H -∆=-⋅B.基态As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10253d 4s 4dC.氯化钠的分子式:NaClD.HClO 的空间填充模型:3.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mol 14NO 和13CO 混合气体中所含中子数为15A NB.1mol 1822Na O 与足量水反应,最终水溶液中18O 原子的数目为2A NC.2mol ()32Ag NH OH ⎡⎤⎣⎦中配位键个数为4A ND.标准状况下,11.2L 4CH 和22.4L 2Cl 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的分子数为1.5A N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将2CO 通入2BaCl 溶液中:2223CO Ba H O BaCO 2H ++++↓+═B.向氨水中通入少量2SO :23243SO NH H O NH HSO +-+⋅+═ C.向氯化二氨合银溶液中加硝酸:()342Ag NH 2H Cl AgCl 2NH ++-+⎡⎤++↓+⎣⎦═D.酸性KI 溶液被空气中的2O 氧化:2224I 2H O O 2I 4OH --+++═5.下列物质(所用溶液为饱和溶液)之间通过一步反应能实现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且箭头所示反应条件或试剂正确的是( )6.用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7.2022年7月,中科院在锌碘液流可充电电池领域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四方联动、纵横连线”的区域教育共同体教研机制建设研究
“四方联动、纵横连线”的区域教育共同体教研机制建设研究作者:陈辉霞王涛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24年第01期为健全区域教研体制机制,佛山市顺德区努力构建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教研机构为主体、中小学校为基地、相关单位通力协作的教研工作格局,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对标国家对教研工作提出的新的目标要求和主要任务,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立足区域实际,发现问题,剖析问题,探索解决之道,努力构建“四方联动、纵横连线”的区域教育共同体教研机制,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区域教研现状分析为进一步了解顺德教研情况,发展中心组织人员深入镇街和学校,进行全面深入调查分析,发现顺德教研工作存在不少困惑和弊端,如教研工作的基层乏力,教研氛围不浓厚;有的教师教研意识、合作意识淡薄;教研形式单一,通常以听评课为主,教研开展没有针对性,导致教研工作流于形式,实效性不高;教研整体规划有待提升,没有教研特色,区域联动辐射欠佳;教研实施过程中环节的科学性、发展性还有待提高,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教研活动考勤制度执行不严,导致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等等。
可以说教研机制的有效性成为制约顺德教研工作有效开展的瓶颈。
为解决以上问题,经过研讨,发展中心决定以广东省基础教育县(区)教研基地建设为契机,以“研究、创新、引领、服务”为核心理念,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这一重点工作,积极探索有效的教研机制,着力打造“四方联动、纵横连线”教育共同体及其管理机制,以促进顺德教育质量提升和教师专业发展。
二、构建教育共同体的基本要求“四方联动、纵横连线”教育共同体,是指在发展中心的管理体制下,通过跨学校、跨区域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协同发展机制,促进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和优化配置。
发展中心以顺德10个镇街和6所区属初中为工作对象,在同质促进、异质互补的原则上建立,并根据各自特色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联合互动,共同开展教研,从而形成一种资源共享、相互借鉴、协同研究、共同发展的良好教研生态。
学校共同体教研发言稿(3篇)
第1篇大家好!我是学校共同体教研组的代表,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的工作成果和未来规划。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发言:共同体教研的背景与意义、近年来的工作成果、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一、共同体教研的背景与意义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共同体教研应运而生。
共同体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单位,将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多方力量整合在一起,共同探讨教育教学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教育研究活动。
共同体教研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共同体教研,教师们可以互相学习、交流、借鉴,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
2.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共同体教研为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心得的平台,有助于教师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3. 增强家校合作:共同体教研有助于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4. 推动学校发展:共同体教研有助于学校形成特色教育,提升学校在区域内的竞争力。
二、近年来的工作成果1. 建立健全共同体教研制度:我们制定了共同体教研的相关制度,明确了教研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标准,确保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
2. 丰富教研活动形式: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如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经验分享、课题研究、教师培训等,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学习途径。
3. 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通过共同体教研,教师们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资源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4.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共同体教研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5. 加强家校合作:我们积极与家长、社区建立联系,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了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与挑战1. 教研资源不足:部分教师缺乏必要的教研资源,影响了教研活动的开展。
2. 教研成果转化率不高:部分教研成果未能得到有效转化,未能充分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区域教研共同体是指以一定的区域范围为基础,由一群志同道合的教师、教育工作者、教育管理者、教育专家、学生、家长等各方利益相关者共同组成的一个团体,以教学研究、教学互动、教学评估、课程开发等活动为核心,致力于加强区域内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进而实现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
具体而言,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制定清晰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是共同体建设的基础,要确保各成员的角色明确、工作任务清晰、沟通协作高效。
在实践中,可以建立共同体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教学组等机构,划分工作领域、明确职责范围,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2.明确共同体的目标和工作方向共同体的目标和工作方向需要通过共同讨论和协商来确定,要与当地教育发展需求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际意义。
同时,还需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和不同问题设置具体的研究课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调研和分析方案,以便更好地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建立科研调研机制科研调研机制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召开教研活动、开展小组讨论、制定教学方案等方式实现。
在实践中,可以采取共同研究、分组探究、集体听课等方式开展教学研究,寻求优化教学方案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
4.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教师培训和交流是共同体建设的重点,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编写教材、开展教育教学讲座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学经验的共享、实践教学创新,从而更好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建设信息化平台信息化平台是共同体建设的必要条件,可以实现在线学习、教研交流、教学管理、教育统计等功能。
在实践中,可以建设共享资源库、研究档案室等平台,方便教师在线学习、共享研究成果、管理教学过程,同时还可以实现教学信息化的管理与统计。
总之,区域教研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参与、协调配合,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构建和谐、公正、高效的教育体系,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区域教研共同体是指将某一区域内的教育机构、教师和教育管理部门等各方力量,围绕共同的教育发展目标和需求,形成一种共同体意识和协作机制,共同开展教育研究、师资培训、教学改进等活动,以促进区域内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学校的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本文将从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的必要性、具体操作步骤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1.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可以促进不同学校间的资源共享和协作互助,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教师的共同研究和交流,可以及时吸收其他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和经验,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升。
通过共同的教研活动和教学改进实践,可以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2.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3.推动教育教学改革1.明确共同发展目标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的首要任务是明确共同的发展目标。
各参与单位要深入了解该区域的教育现状和发展需求,共同商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形成共识和行动计划。
明确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后,才能统一思想、集中资源,促进教育发展的融合和协同。
2.建立联席会议和机构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需要建立联席会议和机构,形成协作机制和工作机构。
联席会议由各参与单位的负责人和教育专家等组成,负责制定共同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协调推进教研和教学改进等工作。
还应建立专门的教研机构或中心,负责具体的教研活动的组织和指导,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和指导服务。
3.开展共同的教研活动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需要开展共同的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交流和合作。
可以通过举办教师座谈会、教学观摩、教学示范等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经验交流。
还可以组织跨校合作的教研课题和项目,共同攻克教育教学难题,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4.推进师资培训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需要推进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区域教研共同体是指由一定行政区域内的学校、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所组成的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教育教研专业共同体群体。
在区域教研共同体中,教育工作者们可以通过资源共享、互助合作、经验交流等方式,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现代教育教研中,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有利于推动教育教研变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需要树立共同体意识,强调共同体成员之间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合作和交流。
构建共同体意识,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克服传统的独立思维,打破各自岛屿,形成合作共赢的思维模式。
只有在共同体意识的基础上,才能够实现资源共享、互助合作、经验交流,进而推动教育教研水平的提高。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需要建立有效的组织机制。
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和教育教研的需求,可以建立不同形式的教研共同体组织,例如学校联合教研组、教育机构联合教研组、地区教育教研共同体等。
这些组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立专门的教研机构或者教研中心,负责统筹协调各种教研活动,指导和支持教师专业发展,推动教育教研工作的开展。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需要建设完善的教研资源平台。
教育工作者们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建设在线教研平台,供教师们发布教研成果、分享教育教学经验、开展在线交流等。
还可以组织开展线下的教研活动,例如教研研讨会、教研成果展示等。
这些教研资源平台可以有效地整合各种教研资源,促进教育教研成果的共享和传播,推动教研工作的深入开展。
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教育工作者们可以根据教研成果的质量和效果,建立一套完善的教研激励机制,以奖励那些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和教育机构。
激励机制可以包括提升教师的职称和待遇、享受教研项目经费支持、评选优秀教研成果等。
通过激励机制,可以激发教育工作者们的教研热情和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教育教研工作的开展。
在构建区域教研共同体的过程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作共赢的局面。
构建区域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实践与反思
构建区域学科教研共同体的实践与反思作者:陈加柱陈扣生来源:《信息技术时代·下旬刊》2018年第01期一、问题的提出为了进一步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形成,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和广大教师十分重视教学研究的作用,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但在有些地方却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市级和校级教研活动搞得相对扎实有效,而县区级的教研活动却渐趋弱化的现象。
县区级教研是联系市级教研和校级教研的重要纽带,对协调整合市级、县区级和校级教研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教育局十分重视县区级教研工作对提高地方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及时出台相应的措施政策,让洪泽区教师发展中心牵头,指导教研室、各中小学积极做好区级教研工作,并努力整合市、区、校三级教研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洪泽区教师发展中心、洪泽区教研室的指导帮助下,区内同一学段的不同学校的相同学科之间,自发结成了多个友好教研组,成立了多个教研共同体。
洪泽区高中化学教研共同体于2016年初成立,这也是洪泽区成立的第一个学科教研共同体。
洪泽区高中化学教研共同体共由36位高中化学教师组成,他们分别来自洪泽区教研室和区内两所普通高中——江苏省洪泽中学和淮安市洪泽湖高级中学。
为了提高教研共同体的工作效率,特别成立了由教研室老师和两所学校的化学教研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研共同体活动计划的制定、活动的组织实施及相关工作的协调。
两年多来,洪泽区高中化学教研共同体的老师们互帮互助、分工协作,在有效地整合市、区、校三级教研活动的同时,还在构建学习型教研共同体、研究型教研共同体、反思型教研共同体、实践型教研共同体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教研效果,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和区域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研共同体的建设经验,得到了区教育局、区教师发展中心和两所学校领导的高度肯定,对其他教研共同体的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化学教研共同体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化学学科的教学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化学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化学教研共同体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共同研讨、交流分享、实践反思等方式,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化学学科的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教学目标。
2. 深化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化学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教师们提供专业指导。
2. 教学研讨: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活动。
3. 课例展示:组织优秀教师进行课例展示,分享教学经验。
4. 互动交流:教师之间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5. 实践反思: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四、活动过程1. 专家讲座本次活动邀请了化学教育专家为教师们进行专题讲座。
专家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使教师们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2. 教学研讨针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教师们分组进行了研讨。
大家围绕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等问题,各抒己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3. 课例展示在课例展示环节,优秀教师们展示了各自的教学成果。
教师们通过生动的教学案例,分享了他们在教学中的经验与心得,使其他教师受益匪浅。
4. 互动交流在互动交流环节,教师们就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大家针对问题,提出了各自的见解和解决方案,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5. 实践反思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进行了反思总结。
大家通过反思,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五、活动成果1. 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提升,对新课程改革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把握教育教学新动向 在区域共同体的实施过程中,应及时把 握教育教学的新动向。一方面应树立化学教 学应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在化学课堂教 学中应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 品质;另一方面应倡导多元化的教与学方式, 应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 学习,课堂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展开教学, 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在能力中提升思 维品质。
2 加强学校间化学教研组团队的联盟 区域内有多所学校,其中两所或几所学校可根据地域的 远近、资源的互补加强学校间化学教研组团队的联盟建设, 加强学校教研组团队的联盟建设,可通过互听、互评、互讨 等活动加强教研组建设,提高个体的教学水平及教研组的整 体水平,这样做既可达到资源、理念共享,又达到共同提高 的目的。 3 打造“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新团队 打造“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新团队,加强各学校化学 教研力量的整合,在加强学校内与学校间化学教研力量的基 础上,抽取各学校化学骨干力量,组建化学教研共同体新团 队,通过实施化学教研共同体的流程,完成共同体教研任务, 解决各学校在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困惑,指导薄弱学校化学教 学的开展,对区域内的化学老师培训,加强区域内化学同仁 的互通、学习,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团队互助——“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实施的关键 “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实施的关键是打造一支有战斗 力的团队,一支团结的化学教研团队,应从三个层面上加强 “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实施中团队的互助。 1 加强学校内化学教研组团队的建设 学校化学教研组是化学教研力量的基本单元,要加快 “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实施的进程,必须加强学校化学教 研团队的建设,化学教研组应由化学教研组长牵头组织化学 教研,在教研中明确职责,合理分工,主要完成教研的内容 有:集大家的智慧集体备课,商讨学校内成员的研讨课,讨 论课堂教学中典型问题并商讨对策,通过一人主讲,成员补 充,一人主备,成员修改等活动加强学校教研组的协作建设, 集学校化学教研组全体成员的智慧,完成化学教研组各项任 务。
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的概念定位 要准确理解“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就必须理清“共 同体”、“教育共同体”及“区域教研共同体”等概念,对 其作出准确的理解与把握,以便于提出一些可操作的措施。 (一)共同体:基本涵义理解为人们在共同的条件下集 成的集体或组织,这个共同的条件应理解为共同的目标、共 同的价值追求、伦理规范、生活方式等等社会因素等。 (二)教育共同体:在教育活动的领域为了共同的教育目 标而建立的一个共同体,这一共同体为了追求教育的理念、 教学的行动、教育规模、教育规划等的和谐而建立的组织。 (三)区域教研共同体:是在一定的区域内为了共同的 教育理想,在教研领域形成资源共享、理念融合、团队互助、 优势互补的教研新格局,旨在改变落后地区的化学教研现状, 促进某一地区的教科研的良性发展。
三
“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的实施建议 “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的建立旨在促进地区 化学教学水平的发展,加强教研力量的整合,加强 薄弱地区的化学教研水平,在实施过程中要防止形 式化、重表象,不深入、走过场等现象的发生,在 实施过程中,有以下实施建议: (一)更新观念——“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实施 的前提 “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首先必须是教研观念 的更新,化学教学水平的提升首先是观念的更新, 理念决定教研的方向与深度,当然也影响着教研的 效果,要真正实现区域内化学教研的共同体,理念 引领显得尤为重要,理念引领的落实应达到深入人 心、润物无声的效果。
一 提出的背景 (一)大教育形势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 要(2010—2020年)》,第四章第九条明确提出:推进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切实 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 力缩小区域差距。201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入推进义 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均衡配置办学资源,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全面提高义务教育 质量,加强和改进学校管理。从大教育的形势可看出,义务 教育从地区的不平衡到逐步走向平衡,而地区的教育教学的 差异关键在于地区教研的差异,这就要求教研力量与水平应 与大的教育相配套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这是教育公平 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实现公平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 下提出建立区域教研共同体是有积极意义的。
(3)示范课与汇报课相结合 “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的实施最终目的是实现区域内 化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均衡发展,为此,建议采用示范课与 汇报课相结合的方式,示范课主要是通过区域内名特优教师 的示范,展示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等,以起到示范与 区域辐射的效果,对于薄弱学校的化学老师,应积极专研教 材,向名师汇报,悉心听取名师的指导,做好笔记,通过试 上、一上、二上等,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水平。通过 这样的主题活动,形成一定的教研活动的机制,并常态化, 将化学教研共同体向纵深处迈进。
(四)政策支持——“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实施的保证 教研共同体,是区域合作的平台。这一平台,是参与学 校共有的。作为基地所在地的领导,将致力于以下两点: 一是倾心呵护。教研共同体,是一棵幼苗,刚破土而出,有 活力,但也脆弱,需要阳光,需要雨露,需要我们付出爱心 信心,让其长期、稳定、常态化发展。 二是积极参与。汲取协作学校的优势,建立资源共享网,策 划专业引领课题型研究,引导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开展教研 活动,形成区域教研景观,打造教研共同体的引领力、指导 力、吸引力。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郑金洲等著:《学校教育研究方法》,教育 科学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2.《区域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许新海,全国教 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开题报告
•第二届全省中学化学教研活动专题研讨会
浅议均衡教育背景下的“区域化学教研共同 体” ――有感于“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的实施
陆庭銮 泰州高新区教研室
《化学教育》刊发文章 2008.6 《新课程背景下的化学习题教学》 2010.3《化学实验操作的实效性在中考试题 中的有效考查》 2011.3《化学教材教学内容的合理取舍》 2012.4《化学教学环节的巧妙处理》-听同 课异授课的感受 2013.6《中学生化学表达能力缺失的原因探 究及其补救策略》
近年来全国各级政府与教育部门团结协作,逐 步形成合力,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使义务 教育均衡发展呈现出了良好势态。泰州市为了推进 “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战略,在泰州市范围内 大力倡导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笔者所在的地区是 化学科研力量与水平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区,今年暑 假在泰州市教育局的关心与指导下,我区与泰州市 市直学校(市教育局直管的学校)建立了“区域化 学教研共同体”,大大促进了我区化学教科研的热 情,将逐步改变过去我区各学校科研落后的现状。 建立和健全区域教研机制,目的是加强城乡之间、 学校之间教研交流与合作,提升教研的整体水平, 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3 创新教研方式,实现全员教研 “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的开展,应动用全体化学教师的力量,激活 教研,不断创新教研方式,使教研活动扎实有效。有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常规教学指导。 开展“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要“请进来”,定期请名校的老师到 薄弱学校进行教学指导,通过听课、说课、评课、听教学思路,对上课 的流程、课堂的引入、教学方法及教学思想进行有效地指导,对听课者 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方案及实验方案等方面进行有效地指 导,提出修改的意见与举措,并指导老师进行有效地教学反思,不断提 高教者的教学业务水平。这种方式可通过“帮扶”与“师徒结对”的方 式进行,通过一帮一,促进行个体水平的提升,通过个体的提高带动和 促进大面积的教学水平的提升。 (2)网络备课、评课 由于集中教研所带来的诸多问题:时间要统一,地点要统一,“区 域化学教研共同体”的开展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利用建立网络模板, 将备课内容在网络交流,就主备人的教学思路、教学流程、教学重难点 分析、教学策略、教学实验设计等环节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提出意 见与修改方案,将备课内容充分、完善;另外,也可将将个人的课堂教 学做成影像资料,上传网络,供大家讨论。网上交流的形式可以是名师 点拨,也可以是同行讨论,这样做可大大缩短时间,节约有关开支,提 高教研的效率。
2 落实教研流程,发挥教研作用 “区域化学教研共同体”应积极组织区域内化学教研活 动,在教研活动中落实教研的流程,要将教研落到实处,建 议采用“备、上、听、评、思、改”的教研流程,在备课时, 可采用个体教学的智慧,另加同仁们的意见,吃透教材内容, 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备课应做到既备教学内容,又备学 生实际;既备课堂预设,又备课堂生成;既备教学活动,又 备学生活动;上课应力求在五个层次“上对、上好、上全、 上活、上实”上下功夫,教者不仅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活用教 案,而且要根据预设的教学内容灵活的处理课堂中的生成, 不仅要突出化学教学内容重难点的教学,还要处理好学生活 动与教师的适度指导;“听”应强调听教学流程、听教学思 路、听教学重难点的处理、听思维能力培养的举措等;“评” 应做到点面结合、正面与改进结合,理论与实际结合、针对 性与时效性结合、评课时应善于找出化学课堂教学的优点、 缺点、特点、亮点等;“思”应注重化学教学的反思,反思 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反思教学中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反 思教学策略等;“改”应注重引导从课堂教学改进教学设计 等。通过扎实的教研流程,加强教研的过程管理,注重教研 的细节,将教研落到实处。
(二)社会的需求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投入逐年在增加,每个家庭每 年在教育上投入的人力与财力都占有相当的比重,社会对教 育提出了高标准与严要求,期待着教育的公平与均衡,一所 学校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因素是学校的教学质量的高低,这是 社会的需求与期盼,学校的发展靠教师,学校的科研决定着 教师素质的高低,这就促使学校必须重视与加强教科研。 (三)学校的发展 学校要发展,科研先行。必须有一些先进的理念与力量 的引领,一个地区的学校由于某些学科的教研力量较弱,缺 少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引领,就必须实行化学教研共同体, 通过这种方式,将先进学校的教学资源、教学理念、教学方 式融进薄弱的学校,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促进地区教研 水平均衡发展,促进区域化学教研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