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理念的应用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317b7d0c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b.png)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是指,设计者在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和效果,以保护工程建设区域的生态环境和尽量减少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该理念是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工程设计思想之一。
水土保持措施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质量、促进自然植被恢复等一系列综合保护措施。
在水电工程的设计中,这些措施主要包括地形改良、植被恢复、护坡工程、防护林带等。
水土保持措施的设计和实施,不仅能够提高工程的可持续性和运行效率,还可以减少环境负担和社会成本。
1. 自然保护理念
自然保护理念是通过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来保护生态系统的原始状态。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自然保护理念可以通过减少人为干扰,延缓自然环境的崩塌和退化,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保护。
2. 生态修复理念
生态修复理念是一种生态学方法,旨在恢复受到人为干扰的生态系统。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生态修复理念可以通过植被恢复、生物群落重建等方法,来恢复河岸、山坡等区域原有的生态系统。
生态工程理念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利用生态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生态工程理念可以通过保持区域自然特征、利用天然物质和生物资产等方法,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思想,旨在实现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通过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提高环境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b5f7405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b.png)
722024.03近年来随着人口急速增长,全球可支配资源出现严重不足,因此各国非常重视可循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兴修水利是通过转化水的重力势能,推动涡轮转化为电能,这一举措得到了各国的高度认可。
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在开展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对水土造成一定破坏。
同时,对植被的砍伐也会对人民的居住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导致的后果直接表现在大雨的冲刷造成的水土流失,增加了河流的泥沙沉积,提高了当地水位,造成了洪水泛滥的危险。
因此在兴修水利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对环境的保护。
水土保持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措施,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提高工程效益。
1 水利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1.1 造成当地植被破坏在修筑水利工事的过程中,会对所规划区域内大量植被进行砍伐和挖掘,有时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无法对植被进行有效保护和转移。
有直接数据表明,在兴修水利期间,成熟林蓄积量逐年减少,年均减少量在974万立方米左右。
1.2 造成耕地和土壤流失在修建水利工程的过程中,会造成大片耕地被水淹没,多处泥土被雨水冲刷带走,直接导致河流中淤泥增多,河床水位升高。
长江流域的年均水土流失面积达到12.24万平方公里,每年的泥沙沉积量在0.7亿吨左右。
2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2.1 植被恢复植被恢复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增加植被覆盖,可以减少雨水冲刷,降低水土流失。
同时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坚决打击非法开垦林业用地,做好林区资源保护宣传工作。
用科学手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还林方案,有条不紊地促进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水库工程建设中,库区周边种植了耐旱、耐涝、抗风蚀的植物,使得植被覆盖率从原来的30%提高到了80%,有效减少了水土流失。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技术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a1b5c42f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6b.png)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它旨在保护土壤和水资源免受侵蚀和污染,并确保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水土保持技术,并探讨其应用和效果。
一、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技术至关重要。
首先,水土保持可以减缓土壤侵蚀的速度,防止土壤流失。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也是水利工程建设所依托的基础。
当土壤被侵蚀严重时,不仅会导致植被减少,还会引发洪涝灾害,对水利设施造成严重损失。
其次,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污染。
水利工程的目标之一是保护水资源,确保水的质量和数量充足。
如果土壤被侵蚀,其中的有机质、养分和农药等会被带入水体中,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的污染物流失,保护水资源的清洁。
最后,水土保持可以增加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水利工程包括水库、堤坝、渠道等,这些设施的建设与维护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和人力。
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水利工程受到的冲击和破坏,延长设施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修缮的频率。
二、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在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水土保持技术包括植被覆盖、护坡、固坡、治沟等。
这些技术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和地理环境的特点综合应用,以最大程度地达到水土保持的效果。
1. 植被覆盖植被覆盖是水土保持的基础。
通过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可以增加土壤的抗侵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在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植被包括草坪、绿化树木等。
对于高坡陡岸的地区,可以利用植被来防止滑坡和塌方。
2. 护坡护坡是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坡面上安装护坡材料,如草皮、杂草编织网等,可以有效地防止坡面土壤被冲刷和剥蚀。
护坡不仅保护了土壤,还可以使坡面更美观,提升景观价值。
3. 固坡固坡是一种增加坡面稳定性的措施。
通过加固坡体,可以防止土体滑坡和坡脚决口。
常用的固坡技术包括钢筋混凝土梁固坡、锚杆固坡等。
这些技术可以增加坡体的抗滑性和抗冲刷能力,确保水利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a05d5b8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b.png)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利工程是指以调节、利用和保护水资源为目的的工程体系,其中水土保持工程是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是为了控制水流和土壤的侵蚀,保护水库、河流和水源地的安全稳定,以及提供农田灌溉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本文将对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进行探讨。
1.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背景与意义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是基于对水土资源利用和保护的需求。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系统都具有重要意义,而土壤是农田灌溉和植被生长的基础。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土地开发和水资源过度利用带来了不可逆转的环境损失,如水土流失、河流泥沙淤积等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成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关键措施。
2.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原则与方法2.1. 原则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综合治理。
综合考虑地貌、土壤、水文等因素,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如林木种植、梯田建设、沟壑治理等,使其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发挥最大的综合效益。
(2) 灵活性与可持续性。
设计应具备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需求的变化,并且具备可持续性,能够长期发挥作用。
(3) 结合当地实际。
设计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等因素,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确保方案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2.2. 方法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方法包括:(1) 土地评价。
对于土地的植被、土壤、坡度等进行评估,确定不同地段的水土保持需求和可行性。
(2) 沟道设计。
通过合理设计沟道的形状、尺寸和排水能力,控制水流速度,减少河道侵蚀和泥沙淤积。
(3) 植被恢复与保护。
通过植被的种植和保护,增加地表覆盖度,减少水流和风蚀,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4) 护坡与固土结构。
通过护坡和固土结构的建设,提高坡面的抗侵蚀能力,防止坡面崩塌和土壤流失。
3.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案例分析以某水库周边的水土保持工程设计为例进行分析。
该水库所在地区的地势复杂,水土流失问题突出。
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运用的现实意义
![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运用的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c443a4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56.png)
水利工程建设中水土保持工作运用的现实意义水土保持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水土保持工作对于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如果没有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土流失现象将会加重,导致土壤贫瘠、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通过运用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的肥力,维护植被的生长,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保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整体质量。
其次,水土保持工作对于水资源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对象。
通过合理运用水土保持工作,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在水利工程中采用防渗渠道、防止水体污染等措施,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和水质的恶化;在水土保持工程中采用积水湿地、沉淀池等设施,可以提高水资源的调蓄和净化能力。
总之,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和保护水资源,提高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水土保持工作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运用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改善土地的环境和质量,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地的产能和产量。
此外,水土保持工作还可以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减少农田的损失和农民的经济压力。
因此,水土保持工作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实现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最后,水土保持工作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水利工程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水土保持工作是保障水利工程稳定运行和发挥效益的重要条件。
通过运用水土保持工作,可以降低水利工程的维护成本和风险,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持久性,实现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
此外,水土保持工作还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创造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水土保持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水利建设中水土保持的作用及应用探讨
![水利建设中水土保持的作用及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35482d15f0e7cd185253609.png)
水利建设中水土保持的作用及应用探讨摘要:如今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依旧未能有效的对水土保持和长久发展的一切因素管控,而且对于进行中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劳务和项目分离问题。
由此在各个环节里有着对应的工作主体,形成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这就造成了追求自身利益而对别的利益主体有所忽略的问题。
同时也会让资源出现浪费、管理工作不合理等问题,以上种种任一都会让水利工程建设里的水土保持和长久发展形成比较大的影响。
本文对水利建设中水土保持的作用以及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探讨,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可持续发展1、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作用水利工程的实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它不仅改善了社会基础设施,而且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然而,水土保持在水利建设之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是在水利工程之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可以精确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避免地质灾害对水利工程的破坏。
二是在水利建设过程中合理的使用水土保持工作,不仅能起到防止水土流失,还能够有效的控制好工程的进度与工程的质量,保证水利工程在建设时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也能得到保障,以大量的堆积物出现在水中。
三是水土保持能精确减少水文灾害的发生,保证旱季土壤渗漏率,使水利工程供水条件稳定。
同时,采取自然科学措施,精确控制水流范围,确保水流整体平稳。
在暴雨情况之下,可以采取减少土壤渗漏、降低自然灾害发生概率、提高水利工程抗洪能力的策略。
此外,水土保持对提高水文质量具有关键意义。
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之中,水土保持工作应该根据国家规定的具体条件实施,完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有效的提升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
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是要保持生态平衡,改善水土流失、环境和生态保护措施,实现不错的水土流失保护。
2、当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经济依然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进一步促进了各个行业与各个领域的发展,并且因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从而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作用及措施分析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作用及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bdf27e64431b90d6d85c7b8.png)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作用及措施分析水利工程中只有将水土保持工作搞好了,才能有效发挥水利防洪工程的作用。
现有的水土流失包括受水利侵蚀和受风力侵蚀的水土流失面积,另外还有水蚀与风蚀的交错区。
以下就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作用及其措施进行论述分析。
一、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作用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近年来,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是以小流域为单位,兴修各种水利工程,从而能够有效地达到拦洪蓄水、拦沙保土的目的,使生态环境得以改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最终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流失是当前我国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只有遏制水土流失,尤其在一些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相对较弱的地区,对水土的保持是改良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同时对于土地生产力的提高也有重要作用。
水土保持在水利工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①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水土保持能够增加土壤的入渗量,一些水利工程所采取的措施对拦蓄径流有重要作用,比如,梯田、水库的建立,在汛期可以减弱洪峰,提高防洪能力;在少雨季节还可以补充径流,使径流的年际变化减少。
②水土保持可以有效减少水土的流失量。
很多水平梯田、小山塘以及排灌沟渠等设施的建设可以拦泥截沙,增加塘库的蓄水能力,减少水库、湖泊等的淤积,使水利工程的效益不断得到提高。
③水土保持可以有效减少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同时也降低了其对水利工程的损坏程度。
④水土保持可以保证水环境的质量。
二、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问题及危害水土保持能够影响水资源的利用,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水土流失使枯水季节水量减少,但在洪水季节恰恰相反。
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植被大部分遭到了破坏。
山区更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当暴雨发生时,由于地面坡度大,植被不够,坡面截流能力较差,土壤表层涵水能力低,使得降雨强度远远大于土壤入渗速度,雨水来不及入渗,迅速大量产流,瞬时形成山洪。
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导致的危害首先是枯水季节的水量减少,甚至会使水源枯竭,河道断流,另外水土流失会使湖泊、水库、河道等产生淤积、堵塞,蓄水量就会相应的减少,也使汛期水更多,易发生涝灾;其次在水利工程中,由于水土流失,使表层土壤裸露,随着水力的冲击,许多泥沙就会顺着地表径流流向江河、塘库,不仅严重影响行洪能力,抬高河床,造成水位上涨,还会减弱水库的防洪能力,水库的使用寿命也会大大减少,甚至发生垮坝等灾害。
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作用
![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04a4159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03.png)
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作用水利工程是指人类为了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而进行的建设工程。
除了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水需求外,水利工程还在水利工程与环境之间建立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水土保持是水利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
本文将介绍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作用,以及其在保护环境、防止自然灾害和提升农田生产力等方面的重要性。
一、水土保持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水利工程手段,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维护水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
水利工程在水土保持方面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 土壤保持水利工程可以通过建设水库、堤坝、水渠等设施来调控水流,减少水流冲刷和侵蚀土壤的能力。
例如,修建防洪堤坝可以有效减少洪水对土壤的冲击力,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此外,合理设置水渠和管道,引导水流有助于控制水流速度,减少土壤侵蚀。
2. 调节水分水利工程可以通过蓄水和排水的方式改善土壤含水量,实现水分的调节。
适量的水分可以保持土壤湿润,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另一方面,水利工程也可以排水,避免因过多的水分而导致土壤板结。
3. 保护水质水利工程可以通过拦截和沉淀的方式过滤水流中的沉积物和悬浮物,净化水质。
通过引导水流经过湿地、沉淀池等净化设施,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保护水源的质量。
二、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的重要性水利工程在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对环境保护、防止自然灾害和提升农田生产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1. 环境保护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作用能够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和改善土壤质量,维护水生态环境的稳定。
水土流失会导致大量土壤被冲走,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也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
而水利工程的有效实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这些问题的发生,实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2. 防止自然灾害水土保持是防止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水利工程建设水库、防洪堤坝等设施,可以有效减轻洪涝灾害对土壤的破坏。
同时,合理配置水渠和排水系统,能够及时排除过多的水分,减少水库决口和滑坡等灾害的发生。
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5c80b11f90f76c661371afa.png)
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对于水利工程建设来讲,水土保持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环节,其对于土地生产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是保证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因此,在此类工程建设中,有必要在明确水土流失特点、把握好水土保持难点的基础上,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以维护工程与环境的和谐关系。
本文结合我国水土流失特点,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阐述。
标签::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应用1、前言水土流失对于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不仅会降低土地生产力,还会使得水土资源大量流失,不利于地区发展。
因此,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重视做好水土保持,借助有效的措施来减轻水土流失问题,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2.1 现实意义以我国东北为例,黑土是东北地区最宝贵的自然财富之一,也是“东北粮仓”存在的前提,但根据近年官方公布的数据来看,黑土流失速度却在持续加快,2015年国家水利部发布消息称:黑土流失已经导致东北地区土地变薄,部分地區甚至出现了黑土消失的情况。
水利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水土流失面积已经接近300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比例的30%以上,每年我国都有约100万亩耕地因为水土流失而消失,而黄土高原更是每年流失约1cm的表土。
水土流失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的耕地安全,若不及时防治,其还会导致粮食危机,后果极为严重。
所以,水土保持已经是摆在眼前的迫切任务,需要社会各界的重视。
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水土保持措施,是践行国家环保要求、落实水土防治工作的重要举措,对于减轻水土流失意义深远。
结合水利工程的特点来讲,水土保持措施在其中的应用可以起到如下作用:降低以泥石流为代表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几率;减少水土流失量、减轻淤积问题,延长工程运转年限;补充径流、削减洪峰,避免洪涝灾害;有助于在生产发展的同时,维持良好的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2 应用方法2.2.1 完善相应机制结合上文分析可知,水土保持于国计民生有着重要影响,考虑到此项工作的复杂性,在展开的过程中,政府应积极发动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
水土保持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46a564a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12.png)
水土保持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水土资源的破坏。
为了减少这种负面影响,实现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利工程中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土地开挖、填方等活动会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使得土壤失去原有植被的保护,容易受到雨水冲刷和风力侵蚀。
其次,大量的土石方工程会产生大量的松散堆积物,如果不加以妥善处理,在降雨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极易引发水土流失。
此外,水利工程建设往往需要改变河道、水库等水域的水流状态,这可能导致水流速度和流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河岸和库岸的稳定性,增加水土流失的风险。
二、水土保持技术的主要类型(一)工程措施1、坡面工程在山坡上修建梯田、鱼鳞坑、水平沟等,可以拦截雨水,减缓水流速度,减少坡面径流对土壤的冲刷。
2、沟道工程建设谷坊、拦沙坝、淤地坝等,可以固定沟床,防止沟道下切和沟岸扩张,减少泥沙进入河道。
3、小型水利工程如蓄水池、水窖等,可以储存雨水,用于灌溉和生产生活,同时减少地表径流。
(二)生物措施1、植树造林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在水利工程周边及流域内进行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土能力。
2、种草护坡在坡面和河岸种植草类植物,不仅可以防止水土流失,还能美化环境。
3、封山育林对一些生态脆弱地区进行封禁保护,让其自然恢复植被,恢复生态平衡。
(三)农业措施1、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陡坡耕地的种植,发展林果业、畜牧业等,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2、等高耕作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进行耕作,减少坡面径流的产生。
3、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三、水土保持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一)水库工程在水库建设中,通过在库岸修建护坡工程、种植植被等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库岸坍塌和水土流失。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8028cf2c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09.png)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利工程是指通过人工调整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以满足人们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工程措施。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的应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其重要性。
一、概述水土保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减少和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工作措施。
在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分为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大类。
1.1 工程措施工程措施是指通过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达到保护水土、减少水土流失的目的。
主要包括:1.1.1 坝体工程:通过修建各种类型的大坝,可以阻止水流冲刷土壤并减少水流速度,从而避免水土流失。
1.1.2 水库建设:水库可以调节水流量,降低洪水峰值,减少水流冲刷和土壤侵蚀。
1.1.3 河道整治:通过河道的疏浚、整治和加固,可以改善水流状况,减少水土流失。
1.1.4 水土保持植被:在河道和水库周围种植适合生长的植被,可以减缓水流速度,稳定水土,减少水土流失。
1.2 非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是指通过科学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手段进行水土保持的措施。
包括:1.2.1 种植适应性强的作物:选择适应性强、根系发达的作物来种植,能够保持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减少水土流失。
1.2.2 林地建设:通过合理的造林规划和管理,可以保护地表水源,减少水土流失。
1.2.3 地面覆盖措施:包括覆盖作物秸秆、草坪、草席等,减少水滴撞击土壤的力度和速度,减少水土流失。
1.2.4 土壤保墒措施:通过保持适当的土壤湿度,减少土壤干燥和流失。
二、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要性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方面:2.1 预防水灾:通过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减少水土流失,降低洪水发生的概率,预防水灾的发生。
2.2 保护水资源: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土壤侵蚀,防止污染物进入水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数量。
2.3 维护生态环境:水土保持措施有助于保护植被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设计理念及实施效果分析
![黄河龙口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设计理念及实施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00afbd69dc5022abea0002.png)
型 为水 力 侵蚀 、 风 力 侵蚀 、 重 力 侵蚀 ,
以水 力侵 蚀和 风力侵 蚀为 主 。左 岸属 山西 省水 土流失 重点监 督 区 .右 岸属 内蒙古 自治 区水土 流失重点 监督 区。
程 蓄水 安全 鉴 定 . 2 0 0 9年 9月水 库 蓄
水验收 . 2 0 0 9年 9月 1 8日首 台 机 组 并 网发 电 . 2 0 1 1 年 4月末 台机组 通 过 启动验收 , 2 0 1 1年 1 2月 完 成 水 土 保
程通 过竣 工验 收技 术 鉴定 。
表, 采取合理 的乔木 、 花灌 木 、 地被植 物
种 植 比例 , 优 化植 物配 置 , 尽 可能地 模
观 的要求 . 弃 渣 场结 合 小公 园建 设 恢 复 植被 。 ( 3 ) 总体 布局及水土流 失防治措 施 在 总 体 布局 上 . 应做 到工 程措 施 与 植 物措 施 相结 合 。 “ 点、 线、 面” 相 结 合。 形成 完 整 的 防护 体 系 。根 据不 同 的施工 区域特 点 . 建立 分 区防 治措 施
( 1 ) 设 计 理 念
一
、
项 目概 况
单, 植被 稀疏 低矮 。自然植 被 中天然植 被 群落 主要 由禾草 型植 物群 落 、百 里 香 旱生 植物 群落 、醋柳灌 草丛 植物 群
黄 河 龙 口 水 利 枢 纽 位 于 黄 河 中
游托 克 托 至龙 口段 尾部 . 水 库 总 库 容 1 . 9 6亿 m , 属 Ⅱ等 大 ( 2 ) 型工 程 , 主要 建 筑 物 为 2级 建 筑 物 . 水 工 建 筑 物 包
二、 项 目区环 境 概 况 及 水
拟 自然 群落 组合 。 重点 对弃渣 场 、 工 程
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运用
![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5af1c21784254b35effd34c0.png)
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运用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包括很多方面,相关工作人员既要明确工作重点,又要科学运用相关的水土流失防治技术,这样才能够从整体上保障水土保持工作实效,减少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的水土流失现象,促进水利工程综合效益的实现。
关键词:水土保持;水利工程;运用引言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是预防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不仅会加速土地沙漠化的速率,而且还会影响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基于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强化水土保持力度,运用科学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及先进的水土流失防治技术,才能够有效克服当前水利工程建设中带来的水土流失问题。
1取料场和弃渣的水土保持措施1.1临时防护措施由于弃渣区域会影响植被的生长,所以需要对弃渣场区域进行植被恢复,对整个弃渣区域的所有表土进行剥离,将其放置在场内的平缓地区。
土堆高度应该控制在3m以内,土堆的坡度设置上,应该控制为1:1.5。
在其四周采取防护措施,可以使用编织袋土在其周围堆放,形成梯形断面,并且要拍实表面,在其上面撒上紫花,来实现防护作用。
1.2渣场顶面绿化在完成弃渣的堆放以后,将其顶面充分压实,修复平整,然后在其上盖上一层土,这些土为之前弃渣堆放的土。
通过平整以后,恢复当地的植被,面积最大化。
在选择植被物种时,应该高低相配合,乔木可以使用刺槐,林下可以选择紫花苜蓿草种。
1.3弃渣场坡面绿化对弃渣进行堆放以后,还需要对其坡面做好平整的处理,然后在其表面覆盖一层表土,厚度控制在10cm,然后拍实,在上面铺设一些植被网格,在上面播撒一些草种,如紫色苜蓿、胡枝子。
2弃渣水土保持绿化利用措施对于永弃渣场,这些弃渣能够进行综合使用,一方面可以将资源最大化使用,另一方面还可以保护环境。
弃渣可以在工程的建设中进行应用,也可以在美化工程中应用,建设生态关键。
2.1利用弃渣回填料场开采坑在枢纽工程的建设时,需要采取一些爆破方式,来实现开挖工作。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效益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效益](https://img.taocdn.com/s3/m/91d915fa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d.png)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与效益水利工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解决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调配问题,还能保障粮食安全、防洪抗旱等方面的需要。
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水土流失、土壤侵蚀等问题,这对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措施的种类及其效益。
一、水土保持措施的种类1. 林网工程林网工程是水利工程中一种常见的水土保持措施。
通过在山地、丘陵等地区对植被进行保护和恢复,形成了一张覆盖地表的绿色屏障。
林网工程能够有效地减少降雨对地表的冲击力,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此外,林网工程还能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如空气净化、水源涵养等。
2. 坡面工程坡面工程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
它包括坡面修整、坡面覆盖等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并改善土壤质量。
通过合理地修整和覆盖坡面,可以减少降雨对坡面的侵蚀力,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农田产量。
3. 水库工程水库工程是水利工程中一种重要的水土保持措施。
水库的建设可以调整地表水资源的分布,保障不同地区的用水需求,并通过有效蓄水降低地表径流速度,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此外,水库还能提供灌溉水源和发电等功能,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1. 减少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水土流失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土壤被水流或风力冲刷而流失,进而影响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2. 改善土壤质量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可以改善土壤质量。
水土保持措施包括植被保护、坡面修整等,这些措施可以减缓土壤侵蚀速度,保持土壤肥力和水分含量,促进土壤结构的形成和发育。
通过改善土壤质量,不仅可以提高农田产量,还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态环境的恢复。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f3a90951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f.png)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水利水电工程是指为了利用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和保护而进行的工程设计和建设。
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它是指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保护水土资源,减少水土流失,维护生态环境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
水土保持的理念贯穿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始终,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工程质量,保护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水土保持的概念、必要性、原则和措施等方面来探讨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
一、水土保持的概念1. 保护水土资源。
水土保持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维护土壤肥力,维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质。
2. 防止自然灾害。
水土保持可以减少土壤流失,减少泥石流、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3. 维护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植物和动物栖息地,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
4. 保障工程质量。
水土保持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5.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水土保持可以保护农田土壤,保障农业生产,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三、水土保持的设计原则1. 合理布局。
水土保持工程应根据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特征,采取合理的布局,减少水土流失。
2. 生态优先。
水土保持工程应以生态保护为首要目标,采取各种生态修复手段,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
3. 多元施策。
水土保持工程应采取多种手段,综合应用不同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水土保持体系。
4. 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工程应采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技术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5. 先治理后利用。
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前应进行水土保持治理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治理措施,确保工程建设和利用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果。
四、水土保持的具体措施1. 植被覆盖。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保持原有的植被和土壤,加强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
2. 地形治理。
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f7a2601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f.png)
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水利工程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在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往往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其中水土流失问题尤为突出。
为了减少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障工程的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至关重要。
一、水利工程中水土流失的特点水利工程建设规模通常较大,施工周期较长,涉及的区域较广,这导致其在建设过程中容易引发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首先,工程建设中的土方开挖、填筑、弃渣堆放等活动会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壤结构,使土壤失去原有植被的保护,增加了水土流失的风险。
其次,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渣和废料,如果不妥善处理,在雨水冲刷和风力作用下,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此外,工程建设期间的临时道路、临时施工场地等也会因人为活动的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受损,加剧水土流失的程度。
二、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一)保护生态环境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能够减少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保护土壤、植被和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二)保障工程安全水土流失可能导致河道淤积、水库库容减少、坝体稳定性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
通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泥沙淤积,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洪、灌溉、发电等功能,保障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三)节约工程成本水土流失会增加工程建设和维护的成本。
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如合理规划施工场地、优化土石方调配等,可以减少土方运输和弃渣处理的费用,同时降低工程后期的维护成本。
(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有助于提高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水利工程中常用的水土保持措施(一)工程措施1、拦渣工程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设置拦渣坝、拦渣墙等设施,拦截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和废料,防止其随意堆放和流失。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d0b64c8f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0.png)
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
然而,随着水利工程的不断发展,对水土资源的破坏也变得愈发严重。
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措施,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实施方法。
一、水土保持措施的重要性水土保持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轻地表水径流对土地的侵蚀。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大量的混凝土、石材等材料会暴露在地表,容易被雨水冲刷,形成地表水径流。
如果没有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地表水径流会冲刷土壤,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影响土地的质量和可持续利用。
其次,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改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通过采取合适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和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修建梯田可以有效保持水分,减少水资源的消耗,提高农田的产量。
最后,水土保持措施还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建设对于周围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水土保持措施,将会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损害。
通过合理规划和实施水土保持措施,可以有效保护水源地、森林和湿地的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水土保持措施的实施方法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有多种水土保持措施可供选择。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实施方法的介绍。
1. 植物覆盖植物覆盖是最常用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
通过种植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植物,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例如,可以在河岸和坡地上种植灌木和草地,以防止地表水径流的冲刷,减缓水流速度,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
2. 建设沟渠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建设沟渠系统是一种常见的水土保持措施。
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沟渠,可以引导地表水径流,减缓水流速度,防止水流冲刷土壤。
同时,沟渠系统还可以收集和储存雨水,利用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构建护坡措施护坡措施是水利工程建设中常用的水土保持措施之一。
水土保持与水利工程的结合
![水土保持与水利工程的结合](https://img.taocdn.com/s3/m/2fb0482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3c.png)
水土保持与水利工程的结合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以及土地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水土保持和水利工程作为两个密切相关的领域,它们的结合对于实现生态平衡、保障农业生产、减少自然灾害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水土保持,简单来说,就是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建立良好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而水利工程则是通过修建各种水利设施,如水库、渠道、水闸等,来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达到除害兴利的目的。
水土保持与水利工程的结合,首先体现在规划设计阶段。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的水土流失情况和水土保持的需求。
例如,在修建水库时,不仅要考虑水库的库容、坝体的稳定性等水利工程方面的因素,还要考虑水库周边的植被保护、山坡的稳定性以及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
通过合理规划水库的淹没范围、移民安置点等,可以有效地减少因工程建设而导致的水土流失。
同时,在渠道设计中,采用合理的纵坡和横断面,加强渠道的衬砌和防护,可以减少水流对渠道两侧土地的冲刷,从而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与水利工程的结合同样至关重要。
水利工程的施工往往会对地表造成较大的破坏,如开挖土方、填筑坝体等,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很容易引发严重的水土流失。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制定详细的水土保持方案,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如设置挡土墙、排水设施、覆盖裸露地表等,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水土流失。
同时,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施工顺序,尽量避免在雨季进行大规模的土方开挖和填筑作业,也可以降低水土流失的风险。
水利工程建成后的运行管理阶段,水土保持工作也不能忽视。
水库的运行调度要考虑到下游河道的生态需水,避免因过度放水导致河道干涸,从而影响两岸的植被生长和土壤稳定性。
同时,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周边土地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水土流失问题。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技术与方法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技术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0057856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1d.png)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保持技术与方法水利工程是指通过改善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综合利用的工程。
在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技术与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土保持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措施,防止或减少因水力作用而引发的水土流失,维护和改善土壤的稳定性,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一种技术手段。
一、水土保持技术的重要性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力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土壤因水力作用而被流走的现象。
水土流失不仅导致土壤的丢失,也会造成水质污染、河道淤积等问题,对农田、河流以及水库的建设和运行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因此,在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技术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
二、水土保持技术与方法的分类1. 植被覆盖法植被覆盖是通过植物的根系和茎叶来牢固地固定土壤,减少水力作用对土壤的冲刷。
通过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植悬崖草、防护林等,能够有效地减少水土流失。
2. 梯田建设法梯田建设是在山坡地上切割出一级级平台,形成阶梯状的耕地,能够有效地减少坡面土壤的流失。
同时,梯田还能够有效地蓄水,改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 拦河坝与堤岸法在河流、湖泊以及水库的下游设置拦河坝或者堤岸,能够有效地阻断水流速度,减少冲击力,防止土壤被冲刷。
拦河坝还能够起到蓄水的作用,保障下游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4. 地面覆盖法在裸露的土地表面覆盖草席、秸秆等物料,能够有效地减少水流对土壤的冲刷,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同时,地面覆盖还能够起到保温、保湿的作用,促进植物生长。
5. 降雨格网法降雨格网是通过设置不同规格的格网,能够有效地减缓降雨对土壤的冲刷。
格网能够减缓水流速度,增加水流的扩散面,同时也能够减轻水土流失对河道的淤积。
三、水土保持技术与方法的应用前景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以及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水土保持技术与方法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也越发凸显。
未来,水土保持技术与方法将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水土保持技术也会不断涌现。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分析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e51df4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c.png)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是指利用水资源进行工业和城市用水乃至发电等的工程项目。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考虑到水土保持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水土保持理念的落实与否将直接影响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和周边环境的生态平衡。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不仅仅是一种要求,更是一种责任,是对自然环境和未来世代的尊重和保护。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水土保持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对地形地貌的分析与评价、对土壤侵蚀的风险评估与控制、对植被的保护与恢复以及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面将分别对这些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
对地形地貌的分析与评价是水土保持工作的第一步。
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决定了水土保持工作的难度和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常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地形开挖和土石方工程,这就需要对地形地貌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价。
只有了解了地形地貌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防止土地的滑坡、坍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
对土壤侵蚀的风险评估与控制也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土壤侵蚀是指在风雨和水流的作用下,土壤表层被冲走或者风化,从而破坏了土壤的结构和肥力,对周边的生态系统和水质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土壤侵蚀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如采取植物覆盖、地被覆盖、梯田养护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土壤侵蚀的风险。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需要考虑对植被的保护与恢复。
植被的保护和恢复不仅可以减缓水流的冲击力,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的风险,提高土壤的保持力和肥力。
在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周边植被进行调查和保护评估,制定相应的保护和恢复方案。
可以在工程的施工区域内进行植被的保留和移植工作,同时在工程周边进行绿化种植和植被恢复工作,以保护植被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也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理念的重要内容。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不仅需要保护好周边的水资源,还需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和利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工程设计中水土保持理念的应用
水利工程一般建设规模比较大、周期比较长、施工技术复杂、通常在自然环境下进行施工、对自然环境改造比较大,因此非常容易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在我国不断推进,我们已经认识到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水土保持工作是建设生态水利工程的核心.工程师应在水利工程设计中融入水土应用理念,这有助于出降低生态破坏预防水土流失同时保护附近耕地生产力.因此积极研究水土保持理念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水利工程出现的水土流失都各具特点
点型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这类水利工程的工程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施工环境经常在丛山峻岭中、施工工序比较复杂,而且在施工中容易受到恶劣气候因素的影响,比如暴雨、台风等,极易产生水土流失现象.
此类工程在前期施工中最容易对当地水土造成影响,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现象.由于此类工程通常建设在交通极为不方便的丛山峻岭中,前期施工工程量比较大,需要大规模平整施工场地,建设施工进场道路
和上坝公路,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改变也非常大,如果没有做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没有对工程施工计划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将会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极易引发当地水土流失.此外,此类工程除了主体工程外还要建很多配套工程,这也将会极大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如果在其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让土地大规模直接暴露在外,大大减低土壤的抗侵蚀能力,极易造成水土流失现象.
线型水利工程水土流失的特点.这类工程主要包括灌渠、河道、管道等工程,其工程长度比较长,有些甚至可以高达上千公里,工程施工中要穿越各种地质地貌,还需要建设大量的配套工程比如说取料场、弃渣场、拦水坝、蓄水池等.因此其水土流失现象沿线有各自发生的特点,对其控制比较困难.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施工特点、和施工环境特点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
2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水土保持理念的积极意义
随着生态破坏给人类生存带来的各种危害逐渐显现出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保护工作.由于水土流失在我国发生范围广、比较频繁,直接影响我国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对其防止工作越来越受到广大人民的关注.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对预防当地的水土流失发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在全国各地水利工程中已经广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并
取得了不错的成效.1982年在三峡库区坝湖北管辖段已有2030km2的水土流失面积,经过多年的治理到2002年已经减少到1253km2,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耕地面积.水利工程由于牵涉区域面积大、对环境改动大,因此在其设计中应用水土保持理念将对防治水土流失产生重大作用:①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能有效预防滑坡、泥石流产生,从而有效保障了水利工程的安全;②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能有效减少山塘、水库泥沙淤积,有效提高山塘、水库的库容量,提高水利工程的效益;③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能有效减少汇入河流当中的泥沙量,确保河道行洪通畅,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④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充分发挥土壤涵养水源的功能,在枯水季节可以有效补充地表径流,使水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和利用,在汛期,又能积极吸收过多的雨水,减轻防洪设施的压力;⑤通过水土保持工作可以提高水环境的质量.因此将水土保持理念应用到水利工程设计中就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有效预防水土流失,有效促进当地经济持久、健康发展.
3水利工程设计中应用水土保持理念的具体措施
3.1对工程结构设计进行优化
在制定工程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水土保持环节,避免产生过多地表扰动,采取措施有效降低挖填的土石方量.例如在进行水库大坝设计
时如果当地水文地质环境合适,则应该优先采用混凝土坝,因为这种设计对地表的破坏最小、配套工程规模也不大.在进行输水工程的设计时,应该择优选择隧道和渡槽方案,因为他们的开挖和回填量少,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在进行围堰设计时,应该择优选择钢结构围堰避免使用土石围堰.在进行堤防工程设计时,应该尽量降低堤防工程的坡度,降低产生水土流失的概率.
3.2我们应该对水利工程边坡防护进行优化设计
水利工程边坡防护以往主要采用浆砌石护坡和喷混凝土防护,他们都属于硬护坡设计,我们应该提倡喷混植生植物护坡和蜂窝式网格植物护坡,他们不仅能够给护坡带来绿色增加观赏性,还能有效利用其生长植物预防水土流失.还应该根据当地的地质水文环境特点,采用尽量降低坡度的设计,其能进一步降低水土流失的发生.我国四川省大渡河水电站就大量应用了喷混植生植物护坡,并取得了不错的防治效果.工程设计师在设计时应该尽量采用生态防治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节省资金,还能增加生态景观,保护环境,可谓是一举多得.
3.3我们还应该注意优化土石方平衡设计
工程当中的土石方平衡设计直接关系到了工程的弃渣量和借土方量.因此我们必须注意对其优化工作,融入水土保持理念,努力减少挖填量,尽量做到以挖代填.例如在堤防工程中应该积极利用清基用土石方,以减少开挖量.
3.4我们应该增加植被覆盖率
由于工程需要我们难免会对施工地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因此我们要做好环境恢复工作,恢复土壤的水土保持能力.为此我们可以采取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率的办法.我们应该对破坏的地貌进行部分恢复,对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的地貌进行整改.并因地制宜种植一些适应当地气候的植物,提高植被覆盖率,以植物保护水土.这些植物不仅保护了生态环境,也有效避免了水土流失.
3.5在水利工程施工前要做好当地生态环境评价工作
水利工程设计前,应该对施工地的水文地貌环境进行认真勘测.只有这样施工才能顺利进行.设计工作中要以尽量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前提,认真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立对各种突发问题的预防措施,还应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详尽评估,并做评价报告.工程人员
可以根据报告准确预测工程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并根据预测结果优化施工方案,采取生态保护措施,如果破坏特别巨大就要对工程可行性进行讨论.
4结语
我国是水土流失受害严重国,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对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预防生态灾难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将水土保持理念应用到水利工程设计中,认真做好生态环境评价工作,准确预测水利工程建设给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优化设计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设计出水土保持合理方案,保证其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降低水土流失的发生.我们还应该积极学习、引进先进的绿色设计技术,设计出更加绿色、更加保护生态环境的水利工程.设计工作者应该提升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真正将水土保持理念应用到工程设计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