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给我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给我的启示
——不断扩张的俄罗斯摘要: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大概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但最开始俄罗斯人不过是在东欧平原一隅之地定居,饱受游牧民族的威胁,俄罗斯人是如何征服如此广阔的领土,并且维持着稳固的统治的呢?了解这一事件的原因,就能够更深入的了解俄罗斯以及俄罗斯民族。
关键词:地理环境;历史机遇;民族
1.俄罗斯扩张的地理环境
打开地图,你就会发现俄罗斯的领土的显著特点,横跨欧亚大陆,三面靠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位于30°~180°E,50°~80°N。俄罗斯领土呈东西宽,南北窄的特征,多处于高纬度地带,严寒的气候不仅能有效的阻止中低纬度民族的入侵,而且使得俄罗斯人有着强壮的体格和顽强的意志力。而且高纬度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游牧民族,地广人稀,高纬度民族之间的征服反而更为容易,尤其是在一方掌握着先进的武器和军事制度时,如蒙古人神话般的征服。俄罗斯广阔土地的另一个特点是地形上的一致,它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块平坦的平原区,虽然乌拉尔山脉把俄国分成两部分,但是它山势一般不高,平均海拔500—1 200米,而且还有一个缺口,并不能阻挡俄罗斯人的脚步,俄罗斯东西两端还有气候一致性,南北没有,同样是大陆性气候,这样使得征服者不至于水土不服,这是古代很多远征失败的根源;但是中亚的沙漠就不一样了,俄罗斯人难以适应,那里居住着不同于西伯利亚的软弱部落的强大的穆斯林汗国,所以,俄罗斯人在到达太平洋后又花了250年才控制中亚沙漠地带。
2.俄罗斯扩张的历史机遇
俄国扩张有着特殊的机遇,最早期俄罗斯面临着游牧民族的威胁,被蒙古人击败且统治,但是随着蒙古的衰落,俄罗斯人不仅赢得了独立,还顺便夺取了蒙古人的土地,这样,俄罗斯人面向东方的障碍也不复存在了。西伯利亚土地广阔,但是缺少人口,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政权,这样俄罗斯就可以迅速的推进了,而且当时有志于殖民的国家很难越过俄罗斯去同它竞争,俄罗斯人在西方的扩张时,波兰国内动荡已久;向南进军时,奥斯曼帝国被称为“欧洲的病人”;而清朝正被英法联军暴打。俄罗斯人抓住机遇,成功的抢夺到了克里米亚和中国外东北等地区,而当它继续前进时遭遇到了英国和日本等国家的阻击,它的机遇也就消失了。一个帝国的兴起必然伴随着其它帝国的衰败,俄罗斯也是如此。
3.俄罗斯扩张的民族特性
俄罗斯民族的民族性格非常复杂,有着泛斯拉夫主义、弥赛亚意识、权力崇拜、集体主义、双重性等特点。泛斯拉夫主义或者说是大俄罗斯主义,大俄罗斯主义所要提供的不是地域性蚕食思想体系,而是世界性征服思想体系,亲斯拉夫主义是变相的民族主义,最终是为了提高俄罗斯在斯拉夫人中的地位,从而为扩张服务;弥赛亚意识则是与东正教有关,俄罗斯从拜占庭继承了宗教文化和罗马的名号,后来产生了民族救世主义和“帝国转移”理论,一力
鼓吹俄罗斯人是上帝的选民,有着拯救世界的使命,而且谋求国家思想的一元化及其在此基础上的民族一致性,以期最终实现帝国的俄罗斯化。这就为了俄罗斯的扩张提供了理论依据以及实施方案。而权力崇拜与集体主义是俄罗斯人能够建立稳固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这样的制度是最利于征服的制度。
4.结论
俄罗斯的扩张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地理环境,历史机遇以及民族特性,这些因素有:1.气候与地形的一致性;2.地理位置偏僻,在发展壮大前能够避免别国的打击(反例德国);
3.历史机遇使得俄罗斯能够以小的代价获取大块的土地;
4.外向扩张型的民族特性与有利于征服与同化。但是俄罗斯的征服虽然使得它巨大无比,却使得它造成了俄罗斯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欧洲之间严重的安全两难。俄罗斯帝国不断向四面八方扩张,不仅引发俄国周边国家的敌对,也使欧洲各列强深感一个崛起的俄国对整个欧洲的威胁。1762年法国驻彼得堡代办一席话最具有说服力:“若对俄之野心未善加抑制,其后果对邻邦或将不堪设想。俄国实力固不应以幅员之广阔而论,且其统辖东境广大之领土气势远胜实质,但余以为,无畏严苛天候而得以适应严酷自然挑战之国度,加以习于奴隶式的服从,使其人民需求极其有限,因而交战时所费亦极少,如此国家余以为极可能对外征服。”[1] 俄罗斯扩张太过了,前面所有的一切带来的启示是俄罗斯的扩张永远无法保证安全,现在它面对的是扩张过度的恶果,因为太大而虚弱,因为太强而威胁众多,所以,对俄国而言,“领土延伸代表弱点延伸”。[2]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
[2] 赫坦巴哈等著:《俄罗斯帝国主义》,第155页及脚注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