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导尿护理指南 (1)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培训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dda6374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3.png)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培训1.概述留置导尿是通过插入导尿管来排除尿液,通常用于患有尿液排泄障碍或需要长时间聚拢尿液的患者。
留置导尿需要注意感染控制和患者舒适度。
2.需要的设备和材料-类型合适的导尿管(根据患者的需求和医生的建议)-导尿脚垫或导尿带-抗菌润滑剂-清洁用品(如洗手液、手套、棉球、消毒剂等)-引流袋或容器3.培训步骤-与患者进行沟通,解释留置导尿过程,回答患者的问题,并获得其同意。
-洗手并佩戴手套,准备所需的设备和材料。
-为患者提供隐私,清洁外生殖器区域。
使用温水和肥皂轻柔地清洗,用干净的棉球擦干。
-准备抗菌润滑剂,将其应用在导尿管的末端。
-根据患者的解剖结构确定插入点,用非治疗性手法将导尿管缓慢插入尿道内。
应避免出现阻力或疼痛感。
-当尿液开始沿导尿管流出时,继续将导尿管插入至标记处。
确保导尿管插入后,管道尽量不会滑出尿道。
-平稳固定导尿管,将导尿脚垫或带缠绕在直肠周围(男性患者)或双侧大腿周围(女性患者)。
-连接引流袋或容器并确保导尿管畅通无阻,尿液能够自由流出。
-记录患者的留置导尿过程、导尿时长以及尿液量等重要信息。
-提醒患者注意尿液颜色、气味和量等异常。
4.注意事项-始终保持洁净,并在每次更换导尿袋或容器时进行消毒。
-定期清洁患者的外生殖器区域,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定期检查导尿管是否有插入不良、皮肤损伤或滑脱等问题,必要时及时更换。
-确保患者的舒适度,提供必要的疼痛缓解措施。
-注意尿液异常,如血尿、浑浊的尿液或气味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5.长期留置导尿管理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还需要注意以下管理措施:-定期更换导尿管,以降低过多阴道菌群或尿道感染的风险。
-监测尿液培养和药物敏感性,及时调整抗生素治疗。
-培训患者及其家属如何正确清洁和维护导尿管,包括如何预防感染和防止管道滑脱。
-定期评估患者的留置导尿需求,避免长期不必要的导尿。
以上是留置导尿护理指南培训的主要内容,希望对护士和医护人员正确进行留置导尿护理提供帮助。
留置导尿的护理指南
![留置导尿的护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b5ae3b24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f.png)
指导患者在留置导尿期间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以 预防尿路感染。
05
留置导尿患者的教育指导
告知患者留置导尿的目的和意义
留置导尿的目的
留置导尿主要用于治疗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或手术前后的患者,以保 持尿液的通畅,防止泌尿道感染和损伤。
留置导尿的意义
通过留置导尿,可以避免尿失禁对皮肤的刺激,预防泌尿道感染,保持会阴 部及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留置导尿的适应症
01
02
03
尿潴留
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尿液 无法排出,患者感到疼痛 或不适,此时留置导尿可 以缓解症状。
手术需要
某些手术前需要留置导尿 ,以便于手术操作和减少 并发症。
监测需要
对于一些特定疾病或状况 ,留置导尿可以监测患者 的尿液量和成分,有助于 病情评估和指导治疗。
留置导尿的禁忌症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
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 和病程选择合适的导尿管,以减少 不适感和并发症。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在插入导尿管和护理过程中,要严 格遵守无菌操作,以防止尿路感染 和其他并发症。
保持尿液通畅
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性质,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预防并发症
留置导尿期间,要预防尿路结石、 尿路狭窄、膀胱挛缩等并发症的发 生。
导尿管的清洁
在更换导尿管时,应同时清洁导尿管和尿袋。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导尿 管和尿袋,然后用消毒液进行消毒。保持导尿管和尿袋的清洁,以预 防感染。
03
留置导尿的并发症及处理
尿路感染
预防措施
保持尿道口清洁,定期更换尿 袋和尿管,避免过度活动以减
少尿液逆流。
症状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7d1b55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f8.png)
注意观察排尿是否顺 畅,有无尿痛、尿血 等症状,如有异常应 及时就医。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尿路感染通常由细菌通过导尿管侵入尿道引起,常见于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 为预防尿路感染,应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遵医嘱使用抗生 素。
尿道损伤
总结词
尿道损伤是留置导尿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尿道狭 窄、血尿等症状。
详细描述
尿道损伤可能由于导尿管插入过深或过浅、导尿管型号不合 适等原因引起。对于轻微的尿道损伤,可自行恢复;对于严 重的尿道损伤,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膀胱结石
总结词
膀胱结石是留置导尿的少见并发症,可能与尿液中的钙盐沉积有关。
详细描述
膀胱结石通常在拔除导尿管后自行排出,若无法排出,可能需要采取碎石术等治 疗措施。预防膀胱结石的方法包括增加液体摄入量、定期更换导尿管等。
其他并发症
总结词
留置导尿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如尿道狭窄、尿失禁等。
详细描述
尿道狭窄是留置导尿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排尿困难、尿线变细等症状。尿失禁是留置导尿的少见并发症 ,可能与膀胱括约肌功能受损有关。针对这些并发症,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尿道扩张、药物治疗等。
保持清洁
定期清洁会阴部,保持局部干燥,防 止感染。
定期更换尿袋和导尿管
根据需要定期更换尿袋和导尿管,注 意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记录护理记录
记录留置导尿的护理过程,包括尿液 情况、更换尿袋和导尿管的时间等, 以便于后续的护理和评估。
03
留置导尿的并发症及处理
尿路感染
总结词
尿路感染是留置导尿最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
留置导尿的护理指南
![留置导尿的护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43e35eb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d2.png)
留置导尿的护理指南留置导尿护理是指对留置导尿管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包括导尿管的插入、固定与维护、导尿袋的管理等。
以下是留置导尿的护理指南,供参考:一、术前准备1.核对医嘱,了解留置导尿的目的和要求。
2.与患者沟通,解释留置导尿的原因、过程和注意事项,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3.收集必要的护理器材:导尿包、留置导尿管、导尿带、手套、无菌纱布、无菌生理盐水、酒精棉球、导尿贴等。
4.洗手并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
二、留置导尿管的插入1.预先准备床边所有所需物品,确保手术袋内的所有器械是无菌的。
2.将患者置于仰卧位,下肢自然分开。
为减轻患者的不适感,可将下肢垫高一些。
3.整理患者外阴部,使用无菌盖巾进行隔离。
男患者将阴茎抬起,用无菌棉球擦拭尿道口周围。
女患者用无菌棉球分开阴唇,从上往下擦拭尿道口。
4.穿戴好手套,将导尿包打开,取出导尿管。
用生理盐水洗净导尿管。
5.用左手分开女性患者的阴唇,在女性排尿的时候,可以将器械插入尿道中。
男患者需要拉起阴茎预防下意识的收缩。
6.将导尿管插入尿道,一直插入直至尿液出现,再进一寸即到达膀胱。
将导尿管插入的同时逐渐轻轻地注射生理盐水进行排空。
三、导尿管的固定与维护1.将导尿管固定于患者的下腹部,可以使用无菌纱布或导尿带,避免导尿管被拔出。
2.确保导尿管不被拉扯或不受压迫,避免导尿管脱落或损伤。
3.观察导尿管是否露出阴茎外端或外阴部,及时调整导尿管的长度,以免拉扯到患者。
4.检查导尿管和排尿袋的连接是否密封良好,避免尿液外漏。
5.定期检查导尿管周围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6.遵从医嘱,定时排尿,及时更换导尿袋和导尿管,以保持清洁和通畅。
四、导尿袋的管理1.确保导尿袋与地面保持一定高度,避免尿液倒流。
2.导尿袋的放置位置应该轻柔,便于观察集尿情况。
3.观察导尿袋内尿液的颜色、量和性状,记录相关数据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4.保持导尿袋的清洁,防止污染和细菌感染。
5.定期更换导尿袋,每次更换导尿袋之前,将新导尿袋放在下水的一端,并穿好手套,避免污染。
病患留置导尿操作指南
![病患留置导尿操作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df580573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e.png)
病患留置导尿操作指南引言本操作指南旨在为医务人员提供病患留置导尿的准确操作指导,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留置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对病患的生命质量和医疗护理起着重要的作用。
操作步骤1. 准备:洗手并穿戴手套,确保操作环境整洁且具备所需工具。
2. 与病患沟通:向病患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其同意。
3. 选择适当尺寸的导尿管:根据病患的年龄、性别和临床需求选择合适尺寸的导尿管。
4. 做好个人卫生:洗手并穿戴非菌手套,确保操作的卫生条件。
5. 准备导尿器具:打开导尿包,将导尿包中的各种器具摆放在无菌区并保持器具的无菌状态。
6. 清洁病患的尿道口:利用无菌物质清洁病患尿道口,从前往后、外部到内部的方向进行清洁。
7. 确认尿道位置:将收集袋保持低于膀胱,检查尿道口以确定正确位置。
8. 留置导尿管:使用适当的技术将导尿管插入尿道,确保导尿管的正确留置。
9. 连接导尿袋:将导尿管与收集袋连接,并确保连接处的密封性。
10. 确保排尿顺畅:检查导尿管通畅,观察尿液流动情况。
11. 记录留置导尿过程:在病患的医疗记录中详细记录留置导尿的相关信息。
注意事项- 操作前后应严格遵守个人卫生要求,避免交叉感染。
-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病患的隐私和尊重,并做好沟通工作。
- 检查导尿管通畅和收集袋连接的密封性,确保尿液能够顺畅排出。
- 在留置导尿过程中,如遇到异常情况或困难,应及时寻求上级医务人员的帮助。
总结病患留置导尿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对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医务人员在执行留置导尿操作时,应遵循本指南提供的操作步骤,并时刻关注操作的安全性和病患的需要。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整理(2022版)PPT课件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整理(2022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839cfd4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0.png)
根据病人年龄、性别、尿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导尿管,一般成 人选择16-18号导尿管,儿童选择相应小型号的导尿管。
留置导尿原理及操作流程
留置导尿原理
利用导尿管的引流作用,将膀胱内的尿液引出体外,达到解决排尿困难的目的 。
操作流程
评估病人情况 → 准备用物 → 解释操作目的 → 消毒外阴及尿道口 → 插入导尿 管 → 固定导尿管 → 观察引流情况 → 记录尿量及性质 → 定期更换导尿管及引 流袋 → 拔管前夹闭导尿管并观察膀胱功能恢复情况 → 拔管后观察排尿情况。
03
02
血尿
尿液中出现大量红细胞,提示尿道 或膀胱可能有严重损伤。
其他严重症状
如腰部疼痛、寒战等全身症状,提 示可能存在严重并发症。
04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指南重点内容回顾
留置导尿基本概念与适应症
详细介绍了留置导尿的定义、适应症以及禁忌症,为医护人员提供了 明确的操作指南。
导尿管选择与使用
留置导尿定义
留置导尿是指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 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留置导尿目的
解决排尿困难、观察尿量及性质、协 助诊断和治疗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尿潴留、危重病人观察尿量、盆腔手 术前准备、膀胱灌注或造影等。
禁忌症
急性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尿道狭 窄、尿道损伤等。
导尿管类型及选择
导尿管类型
根据材质可分为橡胶、硅胶、乳胶等;根据形状可分为普通 型、Foley型(带气囊)等。
提高留置导尿护理质量建议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提高医护人员对留置导尿相关知 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确保操作 规范、安全。
加强并发症监测与预防 密切关注患者留置导尿期间可能 出现的并发症,及时采取相应措 施进行预防和处理,确保患者安 全。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1-2022年学习资料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1-2022年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cd60284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7b.png)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留置导尿护理指南1录K@-概述-02-导尿的适应症、留置导尿的方法及护理-03-导尿管拔管指征的评估82-88-228-概述概述-尿液是正常生理的产物,许多病变-会使尿液在质和量方面发生改变,所以-从古代起尿液就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很重视对尿-液观察,有专门著作论及尿液的颜色-、透明度、嗅味、所含脓液和血液对诊-断的价值概述-在现代,留置导尿是临床上普遍使-用的操作技术之一,且在置管方式、置-管时机、导尿管材料的选择、置入长度-留置时间、消毒方法、并发症的预防-等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研究。
-如何做好导尿管的有效护理,预防-导尿引起的尿路感染,减少导尿相关并-发症,是现今导尿护理管理的重点。
概述-导尿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流尿液的方法。
-留置导尿是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将导尿管经-道插入膀胱并保留在膀胱内,引尿液的方-导尿及留置导尿均可引起尿路感染、漏尿、血-尿、尿管脱出、疼痛或引流不畅等问题。
-大量的临床证据表明感染是导尿及留置导尿最-常伴随的征象。
路感染UT占院内感染的比-例高达40%,为院内感染首位,约80%的尿路-感染与导尿管有关。
医院感染与预防控制指南-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国外报道,非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率为1.4%,非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率为3.1%而留置导尿管患者的尿路感染率为9.9%。
-⊙在国内,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居医院感染的第二位。
据我国-济南军区总医院统计,留置导尿管3天以上的患发生尿路感染率-者为31%,留置5天以上为74%,长期导尿者几乎100%发生菌尿。
-留置尿管的时间:资料证实留置尿管1天尿道感染率为1%,留置2-为2%,6天为50%,14天为100%。
概述-·指南制订的意义-◆规范导尿管的置入和护理-◆为各级护士的培训提供专业指导或参考-◆为留置导尿的患者服务,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9fd807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1e.png)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一、导尿前的准备1、评估患者在进行留置导尿操作前,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自理能力、合作程度等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是否适合进行留置导尿,以及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型号和材质。
2、告知患者及家属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过程、可能出现的不适和并发症,以及需要配合的事项,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环境准备操作前应保持环境清洁、安静、温度适宜,屏风遮挡,保护患者隐私。
4、物品准备准备好导尿包(内有弯盘、镊子、碘伏棉球、石蜡油棉球、纱布、导尿管、引流袋等)、无菌手套、注射器、生理盐水、尿垫等物品。
二、导尿操作中的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在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和帽子,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2、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尿道情况等选择合适型号和材质的导尿管。
一般来说,成年男性选择 16-18F 的导尿管,成年女性选择 14-16F 的导尿管。
对于儿童,应选择较小型号的导尿管。
3、正确的插管方法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周围皮肤,然后用石蜡油棉球润滑导尿管前端。
插管时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尿道黏膜。
插入导尿管的深度一般为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 5-7 厘米(男性 20-22 厘米,女性 4-6 厘米)。
4、妥善固定导尿管插入导尿管后,向气囊内注入适量的生理盐水(一般为 10-15 毫升),轻拉导尿管以确认固定牢固。
然后将导尿管与引流袋连接,并妥善固定在床边,避免牵拉和扭曲。
三、导尿后的护理1、观察尿液情况密切观察尿液的颜色、量、性质等,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正常尿液应为淡黄色、清亮,如果尿液出现浑浊、血尿、脓尿等情况,可能提示存在感染或其他问题。
2、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
定期挤压导尿管,以防止尿液沉淀堵塞。
如果引流不畅,应及时查找原因并处理。
3、尿道口护理每天用碘伏棉球消毒尿道口及周围皮肤 2 次,保持尿道口清洁。
4、更换引流袋引流袋应每周更换 1-2 次,更换时应先关闭引流管,然后消毒接口处,再连接新的引流袋。
留置导尿的护理指南
![留置导尿的护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1d1c782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1.png)
膀胱残余尿量评估
每次更换导尿管前,应评估膀 胱残余尿量,如残余尿量过多
,应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尿液的观察与记录
观察尿液颜色
留置导尿管期间,应观察尿液 的颜色、透明度及是否有沉淀 物等异常情况。如出现异常,
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观察尿液量
记录每日尿液排出量,以了解患 者的肾功能情况。如出现少尿、 无尿等情况,应及时通知医生处 理。
心理疏导
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耐心 倾听患者的诉求,给予适当的心 理支持和安慰。
沟通方式
采用适当的沟通方式,如温和的语 气、简洁明了的语言等,以增加患 者的信任和配合度。
尿道外口消毒与清洁
消毒方法
使用碘伏或酒精棉球对尿道外 口进行消毒,从中心向外围擦 拭,消毒后保持尿道外口干燥
。
清洁方法
使用温和的清洁剂清洗尿道外 口及周围皮肤,注意保持清洁 、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
06
其他相关问题
导尿管漏气、漏水及破裂的处理
原因分析
留置导尿管连接不紧密、气囊漏气、尿液漏出等。
处理措施
重新固定导尿管、更换气囊、重新插入导尿管等。
导尿管堵塞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措施
保持尿液引流通畅,避免导尿管受压、弯曲或打折;定期进行膀胱冲洗。
处理方法
检查导尿管是否受压、弯曲或打折;使用生理盐水冲洗膀胱;重新插入导尿管等 。
拔除时机
留置导尿管的拔除时机应根据患者 的病情及医生的建议来确定,一般 拔除前应进行膀胱功能评估。
膀胱功能的训练与评估
膀胱功能训练
留置导尿管期间,应进行膀胱 功能训练,以帮助患者适应尿 管并预防膀胱挛缩。可采取间 歇性夹管、定时放尿等方法。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整理(2022版)PPT课件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整理(2022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1aef17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0.png)
02
留置导尿操作规范与流程
操作前准备工作
评估患者
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 度及膀胱充盈度。
环境准备
备齐用物,如治疗车、无菌导尿包、 一次性尿垫、碘伏棉球、无菌手套、 无菌持物钳、弯盘、记录单等。
解释与沟通
向患者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方法和 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
用物准备
保持室内环境安静、整洁,关闭门窗 ,遮挡患者。
02
隐私权保护
在留置导尿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尊重患者的隐私权,保护患者的个人信
息和隐私部位不被泄露或侵犯。
03
疼痛管理
对于留置导尿可能引起的疼痛不适,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缓解
和治疗,如使用镇痛药物、调整导尿管位置等,确保患者的舒适和安全
。
THANKS
家属沟通技巧
01
02
03
家属参与教育
鼓励家属参与患者的教育 工作,让他们了解留置导 尿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 地照顾患者。
家属心理支持
关注家属的心理状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给 予他们必要的安慰和支持 ,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压 力。
家属沟通技巧培训
对家属进行沟通技巧的培 训,教会他们如何与患者 进行有效沟通,提高家庭 护理的效果和质量。
禁忌症
急性尿道炎、急性前列腺炎、尿 道狭窄、尿道损伤等。
留置导尿操作原理
男性尿道解剖特点
男性尿道长18-20cm,有三 个狭窄(尿道内口、膜部和尿 道外口)、三个扩大(前列腺 部、膜部和舟状窝)和两个弯 曲(耻骨下弯和耻骨前弯)。 操作时应注意这些解剖特点,
避免损伤。
女性尿道解剖特点
女性尿道短而直,长约4-6cm ,直径约8mm,易于扩张, 可达10-13mm。操作时应注 意女性尿道与阴道、肛门相邻
留置导尿的护理指南
![留置导尿的护理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2be3565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a.png)
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操作流程
清洁会阴部→插入尿管→引流尿液→固定尿管→定期更换尿管
注意事项
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尿管打折受压、观察尿液颜色和量、定期更换尿管、 注意调整尿管高度等。
02
留置导尿管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尿路感染
预防措施
留置导尿管期间,应保持尿道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导尿管 ,减少细菌入侵。
特殊人群
对于老年患者、婴幼儿、肥胖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充分评估 其生理特点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导尿管和置管方式,确保患 者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05
总结
重点回顾
留置导尿对尿失禁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可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
留置导尿的并发症包括尿路感染、尿道损伤、导管堵 塞等,需注意预防和处理。
留置导尿的适应症包括神经源性膀胱、尿失禁、手术 等。
处理方法
根据狭窄程度和位置,可采取尿道扩张、尿道内切开术等方法治疗,同时积极控 制感染。
03
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措施
导尿管的更换及日常护理
1 2
更换周期
导尿管一般需要每周更换一次,如遇特殊情况 ,如尿液混浊、出血、漏尿等,需立即尿道口周围 ,保持导尿管清洁,防止感染。
谢谢您的观看
处理方法
如出现尿路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同时增加饮水量,保持尿量。
膀胱结石
形成原因
留置导尿管时间过长、尿液浓缩、尿路感染等均可导致膀胱结石。
处理方法
根据结石大小和位置,可采取体外冲击波碎石、膀胱镜取石等方法治疗。
尿道狭窄
形成原因
留置导尿管期间,反复插管、尿道损伤、感染等均可导致尿道狭窄。
尊重患者隐私
在实施导尿术过程中,应确保患者的隐私和尊严得到尊重,采取 适当的遮挡和避免不必要的暴露。
2024版留置导尿护理指南PPT通用课件
![2024版留置导尿护理指南PPT通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6678ba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d.png)
固定方法选择
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如胶布、绷 带等,确保导尿管固定稳妥。
妥善固定导尿管
将导尿管妥善固定在患者的大腿或腹部,避免导尿管脱落或移位, 确保尿液引流通畅。
定期检查固定情况
定期检查导尿管的固定情况,如发现固定不牢或脱落现象,应及 时进行处理。
防止并发症措施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 PPT通用课件
目 录
• 留置导尿基本概念与原理 • 留置导尿前准备工作 • 留置导尿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 留置导尿后观察与记录要求 • 留置导尿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留置导尿基本概念与原理
留置导尿定义及目的
定义
留置导尿是指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 胱引出尿液,并保留在膀胱内的一种 引流方法。
04
留置导尿后观察与记录要 求
观察尿液性状、颜色、量等变化
尿液性状
注意尿液是否清澈透明, 有无浑浊、沉淀物或絮状 物等异常表现。
尿液颜色
正常尿液为淡黄色或无色, 异常颜色如红色、棕色、 乳白色等可能提示不同疾 病。
尿量变化
记录每小时或每日尿量, 观察尿量是否稳定,有无 突然增多或减少等异常情 况。
漏尿问题处理
检查导尿管是否固定良好,调整气囊注水量;如仍无法解决漏尿问 题,需考虑更换合适型号的导尿管。
血尿问题处理
观察血尿情况,如为轻微血尿且能自行缓解,可继续观察;如血尿 持续或加重,需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留置导尿的定义、目的和适应 症
定期更换引流袋和冲洗膀胱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PPT课件
![留置导尿护理指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53a2a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2.png)
将患者反馈的问题进行分类整理,找出主要问题 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改进措施落实
针对患者反馈的问题,积极落实改进措施,提高 护理质量。
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分析
01
并发症类型记录
详细记录留置导尿过程中出现的 并发症类型,如尿路感染、尿道 损伤等。
发生率统计
02
03
与其他科室比较
定期对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 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
患者心理支持与健康教育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促进膀胱功能恢复。
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注意事项及配合方法,取得患者 理解和合作。
告知患者留置导尿期间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应对方法,提 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04
特殊情况处理策略
导管堵塞或脱落应急处理
导管堵塞
无菌操作原则及步骤
洗手并穿戴无菌手套
01
进行留置导尿前,必须彻底清洁双手并穿戴无菌手套,以减少
细菌感染的风险。
消毒外阴及尿道口
02
使用无菌棉球或纱布蘸取消毒液,对外阴及尿道口进行彻底消
毒,确保操作区域无菌。
保持无菌操作环境
03
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操作区域周围环境的清洁和无菌,避免
污染导管和引流袋。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教育,提高患者 对留置导尿护理的认识和配合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拔管时机选择和注意事项
拔管时机
留置导尿管的拔管时机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嘱进行确定。一般情况下,在患者 病情稳定、能够自行排尿时即可考虑拔管。
注意事项
拔管前应先将导尿管夹闭,锻炼膀胱功能。拔管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进行 ,避免引起感染。拔管后应观察患者的排尿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泌尿外科
编委会
主 编:何 玮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副主编:谢双怡 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 薇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编辑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序)
万蓬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刘玲 华西医科大学华西医院 齐新颖 北京大学吴阶平中心 陈锦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郑瑾 沈阳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钱卫红 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程茹 天津医科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曾子建 香港泌尿学护理学会主席 吕嘉乐 香港泌尿学护理学会前任主席
1、Carolyn V. Gould, Craig A. Umscheid, Rajender K. Agarwal, Gretchen Kuntz, MSW, MSLIS David A. Pegues and the Healthcare Infection Control Practices Advisory Committee (HICPAC) , Guideline For Prevention Of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s 2009 2、Thomas M. Hooton, Suzanne F. Bradley, Diana D. Cardenas, and et, al ,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Adults:2009 Internation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rom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引言
1、指南制定的意义
为了规范广大医务人员留置导尿管的置入和护 理管理,为临床和社区护士提供实践指导,为 各层级护士培训提供专业指导或参考,从而提 高医务人员留置导尿护理的专业能力,更好地 为广大留置导尿的患者服务,减少并发症,提 高生活质量,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护理 学组组织编写了《CUA导尿护理指南(2013年 版)》。
引言
3、目的和范围
规范和训练操作人员。
引言
4、职责
所有人员应确保坚持采用规范操作程序。
引言
5、内容
第一部分为留置导尿的适应症、置管方法及护 理; 第二部分为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CA-UTI) 的诊断、预防和管理。
引言
6、推荐等级
推荐等级
推荐等级ⅠA 推荐等级ⅠB
依据
强烈推荐,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的 证据; 推荐,至少1项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
1)对于所有患者都应该减少导尿管的使用和留置时间,特别 是那些容易引起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的患者,例如女性、老年人 以及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推荐等级ⅠB) 2)尽量避免对尿失禁的住院患者或者家庭患者使用导尿管。 (推荐等级ⅠB) 3)需要对尿失禁的住院患者或居民的体外导尿管(如阴茎套 导尿管)的定期使用(如夜间)以及使用导尿管预防皮肤破溃 进行更多的研究。(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 4)手术患者应在必要时采取导尿,而不应常规导尿。(推荐 等级ⅠB) 5)手术患者具有留置导尿适应证时,除了因其它适应证需要 持续导尿时,最好 在术后24小时内尽快拔除导尿管。(推荐 等级ⅠB)
一、留置导尿的适应证
具有临床意义的尿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而又无外科治疗指征,需要暂时 潴留或膀胱颈口梗 缓解或者长期引流的尿潴留。 阻的患者
尿失禁
为缓解临终患者的痛苦;其他非侵入性措施如使用 药物、尿垫等仍不能缓解且患者不能接受使用外部 的集尿装置时。
需要精确监测尿量 需要频繁监测尿量时,如危重症患者。 患者不能或不愿意 如全麻或脊髓麻醉下手术时间较长的外科手术患者; 收集尿液 需要实施泌尿系或妇产科手术的围手术期患者。 需要长时间卧床或 如潜在的不稳定性胸腰椎、多发伤如骨盆骨折。 固定体位的患者 外科手术时的围手 泌尿生殖道邻近结构接受泌尿外科手术或者其他手 术期使用 术的患者;可能延长手术时间者(这种情况下插入 的导尿管需要麻醉苏醒室拔除);术中可能会大量 输液或使用利尿剂的患者;术中尿量的监测。
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
(一)导尿管的正确使用-2
2、有适应证时,考虑采用其它方法替代留 置导尿。
1)对于能够合作的、没有尿潴留或膀胱颈口梗阻的男性患者, 考虑使用体外导尿管(阴茎套导尿管)替代留置导尿。(推荐 等级ⅡB) 2)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可采用间歇导尿法,例如脊 髓损伤的患者。(推荐等级ⅡB) 3)对于膀胱排空障碍的患者,间歇导尿法优于留置导尿或膀 胱造瘘。(推荐等级ⅡB) 4)对于患有脊髓脊膜突出或神经源性膀胱的患儿,应采用间 歇导尿以减少对泌尿道的损害。(推荐等级ⅡB) 5)对于膀胱流出道梗阻的患者,是否采用输尿管支架管替代 留置导尿管,尚需进一步研究。(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 6)对于短期或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采用膀胱造瘘替代留 置导尿的优缺点,特别是留置导尿管过程中所产生的并发症, 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不推荐/未解决的问题)
推荐等级ⅡA
推荐等级ⅡB
强烈建议,至少1项设计良好的非随机 的对照试验的证据;
建议,设计良好的非试验性研究,如对 照研究、相关性研究和病例研究的证据; 未解决的问题,专家委员会的报告,或 权威人事的意见或临床经验。
不推荐/未解决的 问题
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 护理
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
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
二、留置导尿的置管方法
(一)导尿管的正确使用 (二)导尿管的选择 (三)正确的置管技术 (四)正确的置管流程
第一部分:留置导尿的适应证、置管方法及护理
(一)导尿管的正确使用-1
1、留置导尿管必须有适当的适应证,并且 留置适当的时间。
引言
2、指南制定的依据
本指南的制定是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参考 “美国医院感染控制实践顾问委员会 (HICPAC)2009年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 染的预防指南[1]”和“美国导尿管伴随性 菌尿和导尿管伴随性尿路感染的诊断、预 防和管理指南[2]”,并广泛征求全国泌尿 外科护理同仁的意见和建议,是循证医学 指南、专家共识与临床实践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