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的传说故事集锦

合集下载

【五台故事】五台山显通寺和殊像寺的传说

【五台故事】五台山显通寺和殊像寺的传说

【五台故事】五台山显通寺和殊像寺的传说显通寺和殊像寺是五台山的众多寺庙中的两座寺庙,关于这两个寺庙,还有一些有趣的传说故事,下面我们就来细细一看。

显通寺文殊殿前的碑亭里,立有两通汉白玉石碑,左侧为康熙御笔,右侧为无字碑。

传说,康熙朝台来到显通寺时,发现菩萨顶是一条呼之欲出的龙,于是下令将被称为“龙眼”的两盏水池填平,池上竖碑做为镇物,但是,康熙只题写了一块碑文,此后没有人敢题写碑文与康熙并列,于是,显通寺出现了这块无字碑。

关于康熙与菩萨顶,还有另外一个流传更广的传说。

当年康熙朝拜五台山时,巧遇民女梅枝,一见钟情。

梅枝后来为康熙生下一子,出家于菩萨顶,后来被康熙册封为大喇嘛。

山西电视台曾根据这一传说拍摄了长达25集的电视连续剧《康熙遗妃五台山》。

台怀镇南侧边缘,有一座因“般若泉”,因此而闻名的殊像寺,般若,是梵语增加智慧的意思,般若泉被称为五台圣水,当年康熙朝拜五台山时,非般若泉水不饮,最虔诚的信徒们来到五台山,不仅要用泉水洗目灌顶,还要将圣水带给家乡的亲友。

殊像寺内有一尊文殊菩萨骑狮塑像,造型逼真,气势磅礴,为五台山诸庙中最大最精的文殊塑像,殊像寺即由此得名。

传说顺治皇帝为安抚降将吴三桂,将三公主也就是建宁公主许配给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后来,吴三桂反叛,吴应熊被杀,建宁公主出家于殊像寺,居住在名为“善静室”的客堂。

殊像寺内有位年青文雅的僧人,他的恋人因为父亲的门第观念被迫嫁给了别人,他因此而出家为僧。

建宁公主经常与这位僧人在“善静室”研讨禅理,久而久之,外界传出他们产生私情的谣言,康熙听说后龙颜大怒,认为有损皇室声誉,下令火烧殊像寺。

奇怪的是,火烧后的殊像寺一片焦土,唯有“善静室”丝毫无损,康熙认为这是佛祖在昭示世人,建宁公主与青年僧人是清白的,于是,康熙皇帝又下令重建殊像寺。

当然故事的真假我们难以确切考证,我们只是通过故事加深了对五台山寺庙以及其他景点的了解,我们相信五台山的明天更美好。

供养菩萨,祈求菩萨保佑【进入方式】点蓝字关注进入【南无观世音菩萨】平台下方菜单在【礼佛祈愿】,选择【供养菩萨】即可!微信号:nmgsjps▲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五台山灵验事迹

五台山灵验事迹

五台山灵验事迹
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据说有很多灵验的事迹。

以下是一些关于五台山灵验事迹的传说:
1. 五爷庙显灵:据传,在很久以前,五台山是一个海底,后来随着地壳运动,慢慢浮上来。

在五台山,据说五爷最喜欢听戏,每到夏天,就有大班的戏班来唱戏给五爷听。

在五爷庙中,有一个大香炉,香炉的熊熊香火中曾显现出火龙形般的瑞像。

2. 文殊菩萨显灵:文殊菩萨是五台山最重要的菩萨之一,据传他曾化身为乞丐来救一位在三步一拜五台山路上遇到大雪和病苦的虚云老和尚。

在五台山的释迦文佛真身设立的礼拜仪式中,据说一束阳光正好照在了文佛舍利塔上,出现了七彩佛光。

3. 佛母显灵:据传在五台山,有人肆意在庙内大声嬉闹,对着寺内的尼姑评头论足,甚至对着佛像开玩笑,说看到了佛母的心肝五脏。

那个开玩笑说看见佛母心肝五脏的人,胸前被玻璃扎出了血,那个反着转起法轮的人额头被磕破了,对尼姑品头论足的则是嘴破了一个口子,但最奇怪的是,其余的人则丝毫没有受伤。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传说并非科学事实,而是基于人们的信仰和传说。

在五台山旅游时,游客应该尊重当地的宗教文化和传统习俗。

五台山传说故事

五台山传说故事

五台山传说故事五台山传说故事-镇海寺的传说海拔一千六百米的镇海寺,依山而建。

相传山上有一个直径二尺的海眼,一旦发水,方圆几百里便沦为泽国之患。

佛陀不忍民众受难,便将文殊寺的大铜锅拿来盖住海眼,后又在铜锅上建塔,取名镇海塔,故名镇海寺。

这里也流传着一个民间故事。

从前,山上那个海眼两侧,是起伏蜿蜓对称的两座大山,恰如两条巨龙,如果把海眼当做珠,就构成二龙戏珠的图案。

风水先生把此地称为二龙戏珠的风水宝地。

相传离此地不远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可巧家家都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姑娘,她们以采蘑菇为生。

其中,属张大妈家的小梅长得出众,不仅身条、脸型好看,而且还有一个好的嗓子,善唱歌。

每天从山上采蘑菇下来,路过海眼时,她们都在此用清水洗手,然后掐一朵山花冲着海眼(把水当做镜子)一边戴花一边唱歌。

天天如此。

谁知这个海眼是跟东海相通的,小梅她们每天在这里洗手、戴花、唱歌,都被东海龙宫里的九太子看得一清二楚。

时间长了,九太子看上了小梅,决定抢小梅为妻。

这一天,小梅她们和往常一样又来此梳洗,突然从海底里冒出两个夜叉把小梅拖进海眼里,吓得另外几个姑娘目瞪口呆,惊慌失措。

张大妈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来到海眼,望着透底的清水,等待女儿平安地上来。

话分两头,小梅被带到水晶宫,这是一座华丽无比的宫殿,小梅正在诧异,从宫门外走进一个女仆,指着梳妆匣说:“小姐,早给您准备也了,赶快梳妆打扮吧,一会儿九太子就来了”。

小梅亲热地叫声大姐说:“快告诉我,九太子是谁?这是什么地方?我是怎么来到这里的?”女仆一五一十地告诉她了。

接着又说:“你要不从,就得想个脱身之计,不然他们会把你弄死的,他们可狠毒啦”。

小梅一听,急得就要哭出声来:“好大姐,救救我吧,我家里还有一个老母亲”。

女仆刚想说什么,被闯进来的九太子把话顶回去了。

九太子身躯瘦小,贼眉鼠眼,走近小梅,他傲慢地自我介绍说:“我是龙王的九太子,令你快些打扮,别误了良辰”。

小梅是个绝顶聪明的姑娘,又得到女仆的起发,她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对九太子说:“我是佛门弟子,要想娶我,就得按照我们的佛规。

关于五台山“台顶歇龙石”的传说

关于五台山“台顶歇龙石”的传说

关于五台山“台顶歇龙石”的传说五台山的传说,大都带有佛教色彩。

诸如:文殊显圣,神灯引路,碧霞照心,贫女携童,竹林潜圣,金阁浮空,恶者醒悟,善者修成,等等。

许多故事无非告诉人们,文殊菩萨神通广大,法力无穷,可以救苦救难,普度众生,大家只要弃绝红尘,步入沙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竭尽诚意,累日修持,必定可以得到菩萨的青睐,修成正果。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这种思想,对于生活贫困、仕途坎坷和命运跌宕的人,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同时,善恶报应的思想,以及一些生活哲理,也程度不等地夹杂在诸多传说中。

一方面,这是封建的宿命论思想的反映;另一方面,亦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群众的良好愿望和对生活的认识。

五台山的传说,也有不带佛教色彩的。

这类传说,虽然情节离奇,但褒与贬的态度和扬与弃的观点却是鲜明的,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五台山历代民众和僧尼的思想风貌与生活情趣。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属太行山系,是太行山脉。

为什么叫”五台"呢?这是因为,她的五座峰,都不象剑削那样尖,也不象牛脊那样扁,更不象馒头那样圆,而是象桌面那样平,仿佛有谁,在什么时候,土筑石垒,修成五个平台。

这些平台,突兀而起,崔见壮丽,耸立在蓝天白云之间,高,都在海拔三千米左右,大,都在周长一千米以上。

平台四近,有山花争艳的牧坡,也有怪石斗胜的沟壑:有清水透亮的岩池,也有碧草遮掩的石洞。

随着世事变迁,产生了许多有关平台、牧坡、沟壑、岩池、石洞的奇异的传说。

佛教传言,五台山向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所以这些传说也大都与文殊菩萨有着密切的关系。

天下诸山,巅为平台者实罕见。

五台山的五座主峰,为什么与众不同,成为平台呢?这需要从歇龙石说起。

远古时候,五台山沟无清水,坡无绿草,天无飞禽,地无走兽,黄尘滚滚,满目荒凉,说得好听些,是一个金色世界。

文殊师利领着众多菩萨来到震旦以后,要在这里演教说法。

一看,啊呀!赤日炎炎似火烧,焦土裂石无生机。

他想,如果能把东海之水引上五台山,五台山不就会变吗?一天,文殊菩萨没有到东海,东海龙王却来了五台山,他要请菩萨到龙宫去讲经说法。

五台山的传说历史典故

五台山的传说历史典故

《五台山的传说历史典故》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讲讲五台山的传说。

很久很久以前,五台山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哟。

传说,有一个神仙叫文殊菩萨,他特别喜欢这个地方。

文殊菩萨有一只很厉害的狮子,这只狮子能打败很多坏人。

有一次,来了一群妖怪,在山下欺负老百姓。

文殊菩萨就骑着狮子赶来,把妖怪们都吓跑了。

老百姓们可高兴啦,都很感谢文殊菩萨。

从那以后,大家都说五台山是个有神仙保佑的好地方。

小朋友们,你们觉得神奇不?
《五台山的传说历史典故》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讲五台山的故事。

据说,五台山有一个很神秘的山洞。

有一个勇敢的小男孩,他听说了这个山洞的传说,特别想去看看。

他走进山洞,里面黑漆漆的。

走着走着,他看到了亮光,原来是一颗闪闪发光的宝石。

小男孩把宝石带了出来,大家都说这是五台山送给勇敢孩子的礼物。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五台山,希望能有好运。

小朋友,你们想去五台山看看吗?
《五台山的传说历史典故》
小朋友们,我再给你们讲讲。

五台山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很久以前,天上的仙女们喜欢到五台山来玩。

她们在山上跳舞、唱歌,山上的花儿都开得更鲜艳了。

有一个小姑娘,她生病了,怎么也好不了。

她的爸爸妈妈带着她来到五台山,求神仙保佑。

没想到,小姑娘在山上睡了一觉,病就全好啦。

小朋友们,五台山是不是很神奇呀?。

五台山的典故传说历史事件

五台山的典故传说历史事件

五台山的典故传说历史事件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素有“五台神山”之称,是中国佛教的名山之一,也是中国道教的圣地之一。

五台山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五台山的典故、传说和历史事件。

一、典故1. 五台山的名字来源于传说中的五座台。

相传远古时期,五位仙女驾着五座云台从天而降,其中一位仙女留在五台山上,化身为五台山神女。

因此,五台山得名。

二、传说1. 传说唐朝时期,五台山上曾有一条凶猛的恶龙,威胁着附近的百姓。

一天,一位名叫神龙的和尚来到五台山,用他的神通力量降服了这条恶龙,并将其封印在山上。

从那以后,五台山上恶龙消失,百姓安居乐业。

2. 另一个传说是关于五台山上的五座寺庙。

相传五台山曾经是五位修行高僧的聚居之地,他们分别创建了五座寺庙,分别称为:塔院、菩提院、佛光院、护国院和神秘院。

这五座寺庙屹立在五台山上,成为五台山最重要的佛教建筑群。

三、历史事件1. 唐朝时期,五台山成为佛教文化的中心。

当时,五台山上的寺庙众多,佛教文化繁盛。

五台山上的佛教文化也对中国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明朝时期,五台山曾经是明朝皇帝的行宫所在地。

明成祖朱棣曾多次南巡,每次途径五台山都会在山上休憩,享受美丽的风景和清净的氛围。

3. 清朝时期,五台山成为著名的道教圣地。

康熙帝曾到五台山修行,对五台山的道教文化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自此,五台山的道教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4. 五台山还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战场。

在抗日战争时期,五台山成为抗日军队的重要据点之一。

抗日军队在五台山上进行了艰苦的抗战,最终取得了胜利,为中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五台山作为中国佛教和道教的重要圣地,拥有丰富的典故、传说和历史事件。

这些故事和事件,不仅丰富了五台山的文化内涵,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今,五台山依然是众多信徒和游客心向往之的地方,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古老而庄严的宗教氛围,领略到五台山深厚的文化底蕴。

五台山五爷庙故事

五台山五爷庙故事

五台山五爷庙故事
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

这里有许
多寺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五爷庙。

据传,五爷庙建于唐朝时期,始建者为一位勇敢无畏的将军。

当时,五台山一
带经常遭到匪徒的侵扰,百姓生活十分艰难。

为了保护百姓的安全和恢复社会秩序,这位将军带领军队奋勇作战,最终成功驱逐了匪徒,并恢复了和平。

为了纪念这位英勇的将军,百姓们修建了五爷庙。

五爷庙以唐代的建筑风格为主,主要由大殿、钟楼、鼓楼和侧殿组成,规模宏大,富丽堂皇。

每年春节期间,五爷庙成为庙会的焦点。

庙会上,人们可以欣赏到传统戏曲表演、民间舞蹈、杂技表演等各种形式的文艺节目。

此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吃摊位,人们可以品尝到美味的特色食物。

除了春节期间,五爷庙每天都会迎来众多虔诚的信徒。

信徒们来到这里,烧香
拜佛,祈求五爷保佑他们平安顺利。

此外,五爷庙的氛围也吸引了很多游客,他们来到这里,感受佛教文化的魅力,领略五爷庙的庄严神圣之感。

五台山五爷庙故事中的“五爷”,是这座寺庙的主神。

五爷被认为是五台山的守
护神,保佑着这片土地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

因此,五爷庙成为了茫茫信众心中求神问福的圣地。

通过五爷庙的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英雄的崇敬和对和平的
追求。

五爷庙不仅具有宗教意义,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希望今后更多人可以前往五爷庙,感受到这座寺庙所传递的精神力量和宁静之美。

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传说

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传说

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传说
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传说
相传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关于文殊菩萨的传说不计其数。

据说很久以前,有一个仇视佛教的皇帝,他刚登基,就带领干军万马。

杀气腾腾地到处毁庙,发誓杀尽天下所有的僧人。

不久,他来到了山西。

有一天,他正策马前行,迎面碰到一位老和尚。

这位昏君非常奇怪。

便问和尚道:“寡人发誓杀尽天下所有和尚,难道你不害怕?为什么还敢在此行走?”老和尚说“佛祖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你为何乱杀无辜?须知因果不爽。

”昏君听此言语受到震动,便下了马,走到老和尚跟前,问道:“寡人登基不久,欲扫平天下,难道和尚杀不得?”老和尚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这是3岁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

你杀得了出家人的肉体,却服不了人心。

”昏君问:“那你说该怎么办?”老和尚说:“起码要给我们一块立足之地。

”昏君说:“你说吧.要多大的地方?”老和尚说:“不大,一巴掌大足矣。

”昏君说:“好。

一言为定。

”这时老和尚的身量一下长得比山还高,全身金色。

他伸出右手,往地下一捂。

方圆五百里的五台山就形成了,南台是他的大拇指,另外四指就是东、中、北、西4个台顶。

原来老和尚是文殊菩萨化显。

自此以后,文殊菩萨又到东海搬来了“歇龙石”(现在叫“清凉石”),降伏五百毒龙,将他们锁在“秘魔岩”。

从此以后,五台山一改黄土高坡的萧索景象,变得满山芳草香花。

朝拜的信众络绎不绝。

那位昏君后来也成了佛教居士,立志终生护持佛法。

五台山革命故事50字

五台山革命故事50字

五台山革命故事50字五台山,古称清凉山,海拔三千余米,称为“华北屋脊”。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是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五台山因山势雄峻,五峰耸立,犹如垒土而成的五个台顶,故而得名。

抗战期间,这里成为华北抗战的战略要地。

抗日战争爆发后,聂荣臻率领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十四团一营在东台顶东面石嘴(地名)设立前线指挥部。

1937年11月7日,聂荣臻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黄土岭战斗,1938年6月12日,聂荣臻在这里指挥了著名的陈庄战斗。

五台山地区所发生的抗战故事数不胜数,下面仅举几例:1.老英雄李二喜在五台县东冶镇东沟岔村,现年96岁的李二喜老人是村里唯一健在的抗战老兵。

他枪法精准,曾3次负伤。

其中,左腿和后背的弹片就是参加抗战时留下的“纪念”。

老人还向记者展示了在战场上捡回的一枚日本子弹。

这枚子弹已经锈迹斑斑,但弹头仍很光亮。

“这颗子弹是1939年我在河北省灵山战场上捡回的。

它离我的心脏只差5厘米。

”李二喜说。

2.抗日模范村五台县东冶镇槐荫村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村庄。

1938年春天,槐荫村建立了党组织和自卫队,自卫队员有百余人。

同年夏天,村里建立了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儿童团等抗日救亡组织,党员人数发展到50多人。

从1939年开始,槐荫村连续三年被晋察冀边区政府评为“抗日模范村”。

3.百团大战中的五台山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以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碉堡和封锁线为重点,相机夺取交通线两侧的据点,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发展人民武装,建立新的根据地。

百团大战中,聂荣臻率领晋察冀军区部队和党政机关工作人员4万余人,在正太铁路沿线进行大规模破袭战;贺龙率领120师主力及晋绥军区一部约2万人,对同蒲铁路北段进行大破袭;刘伯承、邓小平率领129师主力及太行军区、冀南军区部队共9万余人,对平汉铁路北段进行大破袭。

百团大战中,八路军先后作战1824次,歼灭日伪军5.49万人。

五台山五爷灵验事件

五台山五爷灵验事件

五台山五爷灵验事件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道教胜地。

五台山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神圣的地方,吸引了无数的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在五台山上,有一座被誉为五台山灵验的五爷庙,据说每逢特定的日子,五爷会显灵,为众人带来福运和祝福。

据史书记载,五爷是五台山的守护神,相传他是由五位仙人化身而来,具有神奇的力量。

五爷庙建于唐朝,是五台山最主要的庙宇之一,也是五爷崇拜的中心。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五爷庙都会举办盛大的祭祀活动,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朝拜者前来参加。

而五台山五爷灵验事件,指的是五爷庙上演的一系列神奇的事件。

据传说,每年元宵节期间,五爷庙内会出现奇妙的景象。

举个例子,有人曾经目击到五爷庙内的石像竟然可以动起来,互相交谈;还有人称见到石像从庙里走出来,到山下寻找失散多年的亲人。

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使五爷庙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五台山五爷灵验事件并非一次偶然的事件,而是每年都会发生。

更为神奇的是,很多人在五爷庙祭祀之后,事业蒸蒸日上,身体健康,似乎得到了五爷的祝福和保佑。

这就使五爷庙的声誉不断提高,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朝拜和祈求五爷的庇佑。

许多来到五爷庙的人都留下了自己的见证。

有人说遇到了一次车祸,但是竟然毫发无损,直到祈求五爷庇佑后才恢复正常;还有人说在五爷庙拜祭之后,家里的生意突然兴隆起来,收入翻倍。

这些见证充分说明五爷庙的灵验之处,使得五台山成为了信仰者心中的圣地。

五爷庙的灵验事件也受到了官方的重视。

为了保护五台山的灵秀资源和文化遗产,政府加大了对五爷庙的保护力度,修缮了庙宇,改善了朝拜环境。

同时,政府也组织了一些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五台山的历史和文化,提高五爷庙的知名度。

然而,五台山五爷灵验事件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和争议。

一些人认为这只是谣言,没有科学依据。

他们认为所谓的灵验事件只是人们的心理作用,并没有真实的依据。

但是,在五爷庙拜过的人却坚信五爷庙的灵验之处,他们认为自己经历的种种奇迹都是实实在在的。

传说典故:五台山的传说

传说典故:五台山的传说

北岳山脉向东南逶迤而下,在山西东北部形成了五座山峰,五峰拱卫连绵,形成一块方圆五百余里的地方,这便是国内外闻名的五台山,山区以台怀镇为中心,分成台怀、台内、台外三个层次,像三个逐渐扩大的同心圆。

在这个奇妙的同心圆内,布满了一座又一座大小寺院。

那披着青松与白杨的冈峦,那映着鲜花与绿草的山泉,那阵阵松涛和悠悠的钟声,那绿茸茸的草地映衬着古庙琉璃瓦上的夕阳,那从山谷吹来的习习凉风使这块小盆地的沟沟洼洼里,到处都有美的色彩与施律,形成一个游览与避暑的胜地。

传说在老早以前,五台山并非现在这般模样,也为叫五台山,而是叫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砂走石,夏天暑热难当,农民们开法种庄稼。

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决心要改变这里的气候,他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去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大石。

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凉气扑来。

文殊菩萨被巡海夜叉领进龙宫见龙王,说明来意。

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

因为他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青龙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

你若借去,青龙就没的歇息的地方了。

”文殊菩萨无奈,这才说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来化缘,为了造福人间,他是来求援的。

龙王估量歇龙石重达万斤,一个老和尚无法运走,才放心地答应他。

文殊菩萨谢过龙王,来到歇龙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即使巨石变成了弹丸。

将弹丸塞进袖筒,便施告别礼,飘然而去了。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久旱不雨,寸草难生的炎夏。

当文殊菩萨把歇龙石安放在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五峰山立刻变志一个清凉无比的地方。

于是,这条山谷命名为清凉谷,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凉山。

就在文殊菩萨取走歇龙石的当天,那些外出的小龙王回来时,发现歇龙石不在了,怨气冲天,便追到五峰山,四处对找。

气急败坏的小龙王,用龙尾把五个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岩石刨得乱七八糟,至今这些石块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

五台山历史故事

五台山历史故事

五台山历史故事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

五台山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于世,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五台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五台山是道家修炼之地,被誉为“仙人福地”。

隋唐时期,五台山逐渐成为佛教圣地,大量的佛教寺庙在此兴建,使五台山成为了佛教的重要中心之一。

据史书记载,唐代玄奘曾在五台山修行并翻译佛经,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台山还有许多与历史故事相关的古迹和遗址。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五台寺,这是五台山最大的寺庙,也是五台山的象征。

五台寺建于唐代,历经千年风雨,至今依然庄严肃穆。

寺内供奉着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等佛教神祇,每年吸引了大量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和观光。

除了五台寺,五台山还有许多其他寺庙和古迹,如菩萨顶、塔院寺、台怀寺等,这些古迹见证了五台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每一个寺庙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历史传说和故事,让人们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五台山历史上还曾发生过许多重要的事件,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明朝时期的五台山大战。

当时,明军和蒙古军在五台山激战,最终明军取得了胜利,使五台山成为了明朝的边防重镇。

这场战役不仅改变了五台山的历史命运,也留下了许多英雄壮举和感人故事。

如今,五台山已成为了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五台山的历史故事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为这座山增添了无限的魅力,也使人们对这座山充满了敬畏和向往。

总的来说,五台山的历史故事丰富多彩,无论是古代的佛教圣地,还是历史上的重要战场,都为这座山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如今,五台山作为中国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继续吸引着世人前来朝拜和观光,也使人们对这座山充满了敬畏和向往。

五台山寺庙传说之——贫妇人乞斋

五台山寺庙传说之——贫妇人乞斋

五台山寺庙传说之——贫妇人乞斋塔院寺东侧,有一座两丈来高的砖塔,人们叫文殊发塔。

据传,塔内埋藏着文殊菩萨的头发。

这就怪了,文殊菩萨常居法界,纵然显圣,也是一刹那间的事,怎么会把头发掉在塔内呢?且慢!这里有个缘由。

古时候,塔院寺还没有修建起来。

这一片地方,只有一座佛舍利塔,是大孚灵鹫寺的塔院。

每当冰融雪化,春暖花开的时候,灵鹫寺要举办“无遮斋”。

斋期,无论远近僧俗,不分男女贵贱,凡来求斋的,都有粥吃,不给优待,也不予歧视。

这个斋会呀,成了穷苦人度过难关的一座桥。

这一年,“无遮斋”又开始了。

寺门外,已经形成了长长的人流,有穿绸缎,有披破烂的,有描眉画眼的,有蓬头垢面的,形形色色,杂七杂八。

人流中,有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孩子,拖着一个孩子,牵着一条小狗,两个膝盖,从裤子的破洞处露出来。

在她的身后,大概是一位贵夫人,发髻高高隆起,满插着珍珠翡翠,捂着鼻子,皱着眉头。

人流在缓缓地蠕动,好不容易轮到了贫妇人。

贫妇人说:“法师,别人有金银施舍,我身上分文不存。

我想剪一绺头发做施舍,不知法师要不要?”主持放斋的执事僧,也是一个中年人。

听了贫妇人的话,心想:“一个穷老婆子的头发,有什么用?值几个钱?贫妇人见执事僧犹豫不决,又说:“人的头发,心血长成,比金银还要宝贵啊!”他不屑再顾,摆了摆手,随口说道:“收下!收下!”他将这贫妇人的头发顺手扔到一旁让做饭的盛了三份粥,递给贫妇人。

妇人仍不满足,说:“法师,再供一份吧!我腹内还有一个孩子呀!”执事僧拉长了脸,冷丁丁回答:“没出生的,不供!”“你们没有说过没出生的不供呀,法师,腹中有子吃饭多,再供一份吧!”贫妇人哀告起来。

执事僧再也忍不住,生了气,说:“你真是贪得无厌!不做施舍,只求斋供,走开吧!”贫妇人被训斥了一顿,没有丝毫悲伤。

只见她抬起头来,望了望众多求斋的人,脱口说出这么四句话来:“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是吾超三界,却被阿师嫌。

” 求斋的人中,有不少懂文识字的。

五台山和五爷的故事

五台山和五爷的故事

五台山和五爷的故事五台山,那可是个大名鼎鼎的地方啊!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华夏大地。

而在五台山,有个五爷,那可是相当传奇的存在呀!你说这五爷,那可是神通广大得很呐!据说他特别灵验,能保佑人们实现各种愿望。

好多人都千里迢迢地赶来,就为了能在五爷面前许个愿,求个心安。

我就曾去过五台山,亲眼目睹了五爷庙前那热闹非凡的景象。

那真是人山人海啊,大家都怀着无比虔诚的心,来朝拜五爷。

有的人烧香,那烟啊,袅袅升起,仿佛带着人们的期盼直上云霄;有的人磕头,那砰砰的声音,像是在诉说着心中的渴望。

你想想看,这么多人都相信五爷,难道只是盲目跟风吗?那肯定不是啊!一定是五爷曾经显灵,帮助过很多人,所以才会有这么高的威望。

这就好比生活中那些特别厉害的人,大家都愿意跟他交往,向他请教,对吧?到了五台山,你可不能只是走马观花地看看。

你得用心去感受那里的氛围,去体会五爷的神奇。

你看那古老的庙宇,那精美的建筑,每一处都透着历史的韵味。

这就像是一本厚重的书,等着你去慢慢翻阅,去读懂它背后的故事。

要是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难题,或者有什么心愿,那还等什么呢?赶紧来五台山找五爷呀!说不定五爷一念之间,就帮你把问题解决了呢。

这可比你自己在那苦思冥想强多了吧!而且,来到五台山,不只是为了求五爷帮忙,也是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这里的空气清新,景色宜人,能让你忘掉所有的烦恼和压力。

就像你在城市里待久了,突然来到一个世外桃源,那种感觉,别提多美妙了。

你说,这五爷是不是很神奇?是不是很值得我们去朝拜?反正我是觉得,五台山和五爷,那就是我们心中的一片圣地。

不管你信不信,都可以去感受感受,说不定你就会被五爷的魅力所折服呢!总之,五台山和五爷的故事,那是说也说不完。

只有你自己亲身去体验,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魅力。

还等什么呢?赶紧出发吧!去寻找属于你的那份神奇和美好!。

五台山五爷的故事

五台山五爷的故事

五台山五爷的故事相传远古时候,五台山叫五峰山,五座山峰高耸入云,山峦起伏,纵横连绵,境内沟无泉水,山不生草。

盛夏酷暑,干旱无雨,寸草不生;严冬凛寒,白雪皑皑,滴水成冰,气候恶劣,一片荒凉。

百姓苦不堪言更无法在此建立修行道场。

文殊菩萨为了改变这里严酷的环境,决定想借东海龙宫的歇龙石,来改变五台山恶劣的气候。

正好龙王派人来迎请文殊菩萨去龙宫讲经说法。

于是菩萨到东海龙宫讲经七日,听完菩萨讲经,龙王觉得受益匪浅,甚是欢喜,决定供养文殊菩萨。

于是说道:“我那龙宫奇珍异宝,琳琅满目,菩萨前去,喜欢什么拿什么。

”菩萨微微一笑说道:“此话当真?你可不能反悔啊!”龙王说:“君无戏言,绝不反悔!”文殊菩萨说道:“龙王有此诚意,我也不好推辞,我只想借用宫门檐下那块石头。

”龙王一听,甚是震惊,心想:文殊菩萨真是奇怪,那么多宝贝他不要,却偏偏想要歇龙石,心中十分作难。

原来,那块石头是五个龙子兴云布雨归来的歇身之石,龙子们不论多么燥热,多么疲苦,只要躺在石头上,便可消热解困,这块石头是维护龙族安定的宝贝,怎好送人!龙王婉转答道:“五峰山遍地石头,你要这块顽石有什么稀罕?“ 文殊菩萨说:“龙王有所不知,五峰山气候恶劣,民不聊生,我想借这块宝石,改变一下五峰山的气候,造福人间。

”龙王想:歇龙石硕大无比,重达数万斤,文殊如何能拿走。

何不慷慨答应,既送了人情,又不失此宝。

于是笑答:“菩萨既然要用,理当奉送。

”说完便来到歇龙石前,文殊菩萨双手合十,口诵真言。

偌大一块石头,突然间就变成指头大小。

菩萨随手放入袖中,便骑上狮子悠然而去。

龙王大惊失色,无可奈何。

文殊菩萨把那块歇龙宝石放置在五峰山一道山谷里时,刹那间,那里一下就变成了清凉宜人的一方圣土。

文殊曾在歇龙上多次讲经,因此此石又被称为“曼殊床”。

此后,那条山谷也被命名为清凉谷。

清凉谷内又建起一座寺院,被称为清凉寺。

因此,五峰山又叫清凉山。

再说东海五个龙子播雨归来,正要到歇龙石上休息。

文殊菩萨五台山传说故事

文殊菩萨五台山传说故事

文殊菩萨五台山传说故事传说五台山,原为五座独立的山,早在西晋时期,五台山就已经成为中国佛教胜地,及时被舆论称为“五台佛教之地”。

在五台山上,有一位伟大的佛教圣徒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出现在五台山的故事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春秋织梦,据说文殊菩萨在佛经中预言会出现在中国五台山,被称为“五台菩萨”。

文殊菩萨抵达五台山后,他受觥筹交错的四种佛法的影响,开始慈悲,教化众生,建立起一个纯洁、灵性、精神的世界,这称为“五台宝藏”。

后来,文殊菩萨每逢佛灯大典,就会来到五台山,以隆重的佛礼,对五台宝藏进行弘扬,并在佛灯大典上宣扬仁义礼智信,把佛法传播到各个角落,开创了中国佛教的先河。

随着文殊菩萨的弘扬,五台山逐渐变得著名,众多信仰者纷纷前来朝拜,几乎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拜访佛塔和佛廊,向佛陀表达文殊菩萨的感激,并聆听着关于佛教的传说和历史。

五台山也因此成为佛教各宗派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各大佛教寺院纷纷建立,向文殊菩萨致敬,追随他的弘法传播佛教,把五台佛教文化传遍华夏大地,及远播海外,弘扬佛教文化的热潮没有停止。

如今,五台山一直都被视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地标,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信众前来参拜,缅怀佛祖的慈悲救度,体验佛教文化的精髓。

另外,五台山还成为中国文化的经典,被称为“高山流水”,峰峦高耸,森林繁茂,置身其中,仿佛进入了新世界,安静、宁静,只有遥远的佛光照耀,可以感受到文殊菩萨慈悲救人的浩大能量。

五台山也成为中国文人朝拜新生、文学大家灵感之源,许多古代文学家都把五台山作为古典文学的创作乐园,他们将文殊菩萨的慈悲一心投入文学创作,把五台山的景色写入史册,把文殊菩萨的心灵打开,宣传中国深厚的佛教文化。

今天,在五台山上,文殊菩萨的传奇故事仍在传唱,信仰者们仍然在祈求着文殊菩萨的祝福,在五台山上,文殊菩萨的精神仍然存在,它依然在支撑着佛教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文殊菩萨五台山的传说,不仅把五台山的美丽景色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进入了历史,也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做出了贡献,永久被记忆。

五台山的经典传说_传说

五台山的经典传说_传说

五台山的经典传说五台山有悠久的宗教文化渊源,同时它们也是中国着名的风景名胜区。

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五台山的经典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五台山的经典传说篇一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到田里种庄稼。

文殊菩萨碰巧到这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决定改变这里的气候。

文殊菩萨了解到东海龙王那里有一块神石叫“歇龙石”,可以把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于是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巨石。

还没有走到跟前,已经感觉到一股凉气迎面扑来。

文殊菩萨见到龙王,说明来意。

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

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龙子们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龙子们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

”文殊菩萨反复说明自己是五峰山的和尚,是为了造福于人间特地来求援的。

龙王心里不愿意把神石借人,又不便直接回绝文殊菩萨的请求。

估计这位老和尚一人无法将石头运走,龙王勉强答应说:“神石很重,没有人能帮助你,你如果能拿得动,就拿走吧!”文殊菩萨谢过龙王,走到神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刻使巨石变成了小小的弹丸。

文殊菩萨将弹丸塞进袖筒,然后飘然而去。

老龙王惊得目瞪口呆,后悔莫及。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因为久旱不雨,大地干裂,人们遭受着深深的苦难。

文殊菩萨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间的一条山谷中,奇迹发生了: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

于是,这条山谷被命名为清凉谷,人们又在这里建了一座寺院,起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凉山了。

至今,五台山又叫清凉山。

五台山的经典传说篇二五台山原先并不叫五台山,而是叫紫府山,也称作五峰山道场。

这里曾是道士们修行的地方。

到了东汉永平20xx年(公元68年),天竺(今印度)高僧迦叶摩腾、竺法兰从洛阳白马寺来到五峰山一带,认为这里是文殊菩萨讲经说法的道场,于是就想在这里建筑寺院,供奉文殊菩萨。

关于五台山的历史故事

关于五台山的历史故事

关于五台山的历史故事
嘿,你知道五台山吗?那可是个有着超级多历史故事的神奇地方!
传说啊,在很久很久以前,文殊菩萨看中了五台山这块宝地,就决定在这里显灵说法。

这就好比一个厉害的人物看中了一个特别的舞台,准备大显身手!(哈哈,是不是很形象呀!)
有一次,一个小和尚在五台山修行,他每天都非常努力地诵经念佛。

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就着急地问老和尚:“师傅呀,这可咋办呀?”老和尚微微一笑,说:“莫急莫急,静下心来,答案自会出现。

”这不就跟我们平时碰到难题,向长辈请教一样嘛。

还有啊,五台山曾经发生过一场激烈的佛道之争呢!双方那可是互不相让,就如同两边的队伍在进行一场激烈的比赛。

最后啊,佛教在五台山站稳了脚跟。

你说神不神奇?
总之,五台山的历史故事丰富多彩,充满了神秘和传奇色彩。

它就像一本永远翻不完的大书,每一页都让人着迷,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探索更多!。

五台山菩萨顶的传说和故事

五台山菩萨顶的传说和故事

五台山菩萨顶的传说和故事
嘿,你知道五台山菩萨顶吗?那可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呢!
传说啊,很久很久以前,有个穷苦的年轻人叫阿牛,他心地善良,但生活总是诸多磨难。

有一天,阿牛听说了五台山菩萨顶,据说那里的菩萨特别灵验。

于是呢,他就下定决心,要去菩萨顶祈求菩萨改变他的命运。

阿牛一路艰辛地来到了五台山,当他终于爬上菩萨顶时,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了。

他虔诚地跪在菩萨像前,哭诉着自己的遭遇,“菩萨啊,您就行行好,帮帮我这个可怜人吧!”这时候,神奇的事情发生了,菩萨像好像微微闪了一下光。

阿牛瞪大了眼睛,难道菩萨真的显灵了?
从那以后,阿牛的生活真的慢慢开始发生了变化,就好像菩萨在暗中保佑他一样。

这不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给阿牛指引了方向吗?
后来,阿牛过上了好日子,他就回到菩萨顶,感恩菩萨的庇佑。

他对每一个来这里的人都讲述着他的故事,让更多的人知道菩萨顶的神奇。

嘿,这五台山菩萨顶的传说是不是很有意思呢?难道你不想也去感受一下它的神奇吗?。

五台山历史故事

五台山历史故事

五台山历史故事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是中国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

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以其佛教文化和自然风光而著称于世。

五台山历史悠久,传说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僧侣在此修行。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些关于五台山的历史故事。

据史书记载,五台山自古以来就是佛教圣地,相传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曾在五台山讲经说法,因此五台山被誉为“东土禅宗第一山”。

在五台山上,有许多古寺庙,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菩萨顶、塔院寺、报国寺等。

这些寺庙不仅保存着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还承载着无数历史故事。

在五台山的历史长河中,曾有一位名叫慧能的高僧。

据传说,慧能是五台山菩萨顶寺的第六代祖师,他在这里领悟了禅宗的精髓,成为了中国禅宗的奠基人之一。

慧能在五台山上传授禅宗,弘扬佛法,影响深远。

他的故事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五台山历史上的一个传奇。

除了佛教文化,五台山还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

据史料记载,五台山曾是中国古代道教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此在五台山上留下了许多道教文化遗迹。

在五台山的山间林荫之中,隐匿着许多古老的道观,如玉皇庙、太清宫等,这些道观不仅是中国古代道教文化的重要见证,也是五台山历史上的一部分。

五台山历史上还有一段与文学艺术相关的故事。

据传说,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在五台山游览,并在此创作了不少诗作。

他的诗篇中,有很多描写五台山的景色和佛教文化的诗句,成为了五台山历史上的一抹亮丽风景。

五台山的历史故事不仅仅局限于宗教文化和人文景观,还涉及到了许多民间传说和传统习俗。

在五台山的山间村落中,流传着许多关于山神庙、祈福活动、民间节日等故事,这些故事承载着五台山当地人民的信仰和生活情感,成为了五台山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的来说,五台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的一处宝贵文化遗产。

五台山的历史故事,不仅是对这座名山的一次次诠释,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展现了五台山的丰富多彩,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台山传说故事之五爷庙的由来五爷庙创建于清代,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了殿外前庭。

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龙王的,而五台山为什么要修龙王殿呢?这要从文殊菩萨向东海龙王巧借歇龙石的神话说起。

很古以前,五台山地区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熬,当地百姓深受其苦,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大智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那里巧妙地借来一块清凉石,从此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成为避暑胜地。

而这清凉宝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播云布雨回来驱暑歇凉之物,当他们发现歇凉宝石被文殊菩萨带到五台山后,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清凉石。

但文殊菩萨毕竟法力无边,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龙王,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

这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

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为五龙王建殿造像加以供奉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五龙王居于殿内正中,左侧为大龙王、二龙王、龙母,右侧为雨司、三龙王、四龙王。

据说,五龙王以前是黑脸,但为什么我们所见却是金脸呢?这是因为佛教传言,说王爷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发脾气动怒。

脸由黑色变为金色,就使五爷的脾气变温和了。

与五爷庙相对的便是古戏台,是专为五龙王唱戏而建。

据传说,五龙王特别爱看戏,所以每年六月大会,都要大开殿门,让五爷居高观赏,以取悦于五爷,使他及时赐雨,保证岁岁给百姓喜降丰年。

五台山的由来相传五台山原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农民们根本无法到田里种庄稼。

文殊菩萨碰巧到这里传教,看到人们遭受苦难,决定改变这里的气候。

文殊菩萨了解到东海龙王那里有一块神石叫“歇龙石”,可以把干燥的气候变得湿润,于是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巨石。

还没有走到跟前,已经感觉到一股凉气迎面扑来。

文殊菩萨见到龙王,说明来意。

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

因为它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龙子们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龙子们就没有歇息的地方了。

”文殊菩萨反复说明自己是五峰山的和尚,是为了造福于人间特地来求援的。

龙王心里不愿意把神石借人,又不便直接回绝文殊菩萨的请求。

估计这位老和尚一人无法将石头运走,龙王勉强答应说:“神石很重,没有人能帮助你,你如果能拿得动,就拿走吧!” 文殊菩萨谢过龙王,走到神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刻使巨石变成了小小的弹丸。

文殊菩萨将弹丸塞进袖筒,然后飘然而去。

老龙王惊得目瞪口呆,后悔莫及。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因为久旱不雨,大地干裂,人们遭受着深深的苦难。

文殊菩萨把神石安放在山中间的一条山谷中,奇迹发生了:五峰山立刻变成一个清凉无比的天然牧场。

于是,这条山谷被命名为清凉谷,人们又在这里建了一座寺院,起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改名叫作清凉山了。

至今,五台山又叫清凉山。

五爷庙的由来五台山风景如画,清凉如水,山峦妩媚,香烟缭绕。

每日正午,太阳照群山,五个山台金光四射,大地一片辉煌,就像诸佛开了慧眼一般。

生活在五台山的人们安居乐业,吉祥幸福。

他们朝听晨钟,夜闻暮鼓,这一切都是五爷为世人开辟出来的好山好水的佛教仙界。

相传五爷是东海龙王之子,排行老五,名字叫圣衍。

传说五爷到五台山游玩,巧遇西天如来佛祖帐下文殊菩萨到五峰山下开辟道场,经文殊菩萨点化,同到东海龙宫借得歇龙石,将原来陡峭险峻的刀削斧劈的五峰山,变成了岿巍敦厚的五个台子,从此,世人改称之为五台山。

五台山一改过去那种气候恶劣,冬天寒风刺骨、冰封大地;夏日炎炎、酷暑难挡,而变成常年气候宜人,清爽可爱,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满山遍绿,花果四季的东方佛教天国,世界佛教圣地。

据说五爷从此与文殊菩萨一起落户五台山。

现如今五台山上有一座气势雄伟的万佛阁,就是由文殊殿、五龙王殿、禅房、戏台四个建筑群组成,如同棋盘,占地两千多平方米,其中五龙王殿中,供奉着大龙王、二龙王、三龙王、龙母、五龙王及雨师,其中五龙王供在殿堂中间突出的位置上。

自从五龙王落户五台山,五台山周围数百里地方,年年风调雨顺,人民岁岁幸福安康。

巍巍五台山,明媚如画,山泉水流潺潺,土沃草茂,牛羊肥壮。

五龙王在民间深受世人崇敬,五龙王对众生慈悲为怀,有求必应,世人对五龙王朝拜络绎不绝,五龙王被世人亲切地称为五爷。

也有传说描述五爷是文殊菩萨的化身,佛法无边,曾救过大清圣主皇帝康熙爷,也曾施恩救过众生。

百姓传说五爷有无穷无尽的智慧,有广阔无际的胸怀,五爷怜悯众生,慈悲世人,善男信女供奉五爷,求官得官,求生得子,求财得财,无所不应。

供奉五爷,能趋吉化凶,华盖锦旗,胜世妙景,供奉五爷,乐善好施,开智长慧。

相传五爷还是东海龙宫的财神,总管天下人间收成,世人供奉五爷,为了风调雨顺,世人供奉五爷,为了财源广进,兴旺发达。

真容院菩萨顶有另一个名字叫“真容院”,这个称谓还有一段神话故事:相传寺建成时,有一名叫安生的塑工不招而来,请求建寺的高僧讲述文殊菩萨的真容,高僧说:“佛法无边,大圣德像我又怎么说得清呢?”于是他们共同祈求菩萨显身,七天后,忽于云际显现金像,逐图模塑成佛像,因此而称真容院。

其实,菩萨顶创建于北魏,以后历代都曾加以重修。

明代永乐年间,蒙古、西藏的黄教喇嘛到五台山寺院常住,菩萨顶逐渐成了他们集中活动的场所。

在清代,国家以黄教怀柔蒙古,因而五台山的喇嘛教也特别隆盛。

菩萨顶寺是五台山黄教首领扎萨克大喇嘛住持的地方,也是皇帝和蒙古诸王朝拜五台山时最主要的圣迹和佛刹,因此,菩萨顶的寺庙建筑是参照皇家的宫廷造型营建的。

建筑在灵鹫峰顶的层层殿宇,规模宏伟,十分壮丽,殿宇上覆盖着黄绿蓝三彩琉璃瓦,金碧辉煌,雄冠台山,是五台山最大的黄庙(喇嘛寺)。

无舌狮子在五台山难以数计的石雕狮子当然都有舌头,惟有在“灵峰胜境”牌楼右侧蹲卧的一座石狮却没有舌头,对此还有一个传说故事。

公元1714年,相传在立这座“灵峰胜境”牌楼时,做饭的和尚每天要做50个人的饭。

牌楼竣工后,在雕凿石狮那几天,出现了怪现象,每天三顿饭,吃饭的人不变,下锅的米数也不变,惟有早晨这顿饭,总是不够吃,不是差一点,而是差得多,逼着做饭的和尚不得不做第二次。

每天早饭都如此。

谁也说不出这是什么原因。

有一天,做饭的和尚发现锅台上有兽蹄的爪印,他才恍然大悟:“每天早饭不够吃,是你们干的呀!”第二天一早,做饭的和尚把饭煮好后,自己躲在水缸后偷偷观看,工夫不大,只见两只狮子一前一后走进来,走在前面的那只狮子扒拉开锅盖,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走在后面的那只狮子四下望一眼,也就跟着吃起来,一吃就是半锅。

事后,做饭的和尚将见到的情况告诉了管事的老僧。

翌日,管事的老僧将一把特制的锐利刀片藏在饭锅里。

当狮子将头伸进饭锅里,就听见“嗷”地一声嚎叫,转身就跑,另一只也跟着夺路而逃,可是走在前面的那只狮子的舌头已被刀片割掉了。

当天下午,管事的老僧来到“灵峰胜境”牌楼下,看见右侧蹲卧的石狮的舌头没有了,就哈哈地对它说:“原来偷吃饭的就是你呀!”那只石狮子羞羞答答地点点头,承认了偷吃的错误。

可是没有多久,这两只狮子还是照样下来偷吃。

后来,在一百零八级石阶前面修建一座照壁,才挡住了它们,而那只没有舌头的石狮子,也就一直“饿着肚子”守候到如今。

菩萨顶的大铜锅传说菩萨顶有一口大铜锅,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铸造。

过去每年腊月初八使用一次,施舍粥食一天。

每年六月会期间,由于僧人增多,要使用一个月。

传说,这口铜锅很大。

有一年的“腊八”眼看就要到了,要做好煮腊八粥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把大铜锅洗刷干净,因为这里腊月是滴水成冰的天气,刷锅就变成了冻手冻脚的苦差事,谁也不想干。

有一个刚出家不久的小和尚,他没有尝到过刷大铜锅的苦头,就自报奋勇去干。

于是,他就一声不吭地来到“后院”,下到锅里刷起来。

锅洗刷完了,小和尚也上不来了。

因锅的表面冻上了一层溜滑的冰,怎么也爬不上来,最后不得不呼救。

老僧呼见小和尚的叫声,知道他上不来了,递给他一条绳子。

可是小和尚早已冻得手麻脚疼,精疲力竭了,哪里还有攀着绳子上来的力气呢!老僧见绳子不顶用,又找人抬来一架梯子,放进锅里,这才把小和尚拽上来。

殊像寺的爱情故事五台山有一座著名的寺院,叫做殊像寺。

明天启六年,在寺后西北角一个偏僻的地方,建造了一间客堂。

此客堂被后来的清庭三公主看中了,把它改为“善静室”,作为“习静”之处。

三公主为那拉氏所生,清世祖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妈。

相传,清室定鼎后,为羁縻有功的汉大臣,便将三公主嫁给吴三桂之子吴应熊(当地人讲是吴应龙)。

因吴三桂叛清,康熙勒令将吴应熊及其子世霖绞死,那时候,由于受“妇女要守节”的封建道德信条约束,三公主不能再另嫁他人,于是来五台山殊象寺。

当时殊象寺被誉为“瑞象天然”,是五台山很有名气的寺院。

当时寺内有一青年和尚,因遭失恋的打击,心灵受到重创,怀着一颗灰冷的心,来到这里削发为僧。

由于这位青年和尚仪容非凡,精通内典,所以常和三公主在“善静室”研讨经文。

久而久之,流言四起,说他们之间有了“爱恋”。

这话传到京师康熙的耳朵里,认为有损皇族声誉,于是派专人来到五台山殊象寺放火焚寺,策谋将她俩和寺院同归于尽。

但出人意料,大火燃烧三天,全寺片瓦无存,唯三公主和那位年青和尚“坐静”的“善静室”却巍然独存。

“善静室”之所以独存,康熙认为这是文殊菩萨证明他们之间无“爱恋”一说,甚为欢喜,即用巨款重建殊像寺。

重建后的殊像寺,有人提议,把寺名改成“清白寺”或“无瑕寺”,以示三公主的清白纯洁。

由于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殊像寺”即意味着寺院里有文殊菩萨的塑像,故重建后的寺院,仍叫殊像寺.显通寺的无字碑原来盖碑亭的地方,本是灵鹫山下显通寺的两个圆形水池。

池里的水清澈如镜,好象明溜溜的一双眼睛。

有一年,清康熙皇帝朝台,巡游显通寺,来到文殊殿前。

他抬头一望,只见绚烂的菩萨顶端端正正坐落在灵鹫山上,好象一条巨龙昂头高卧在那里。

你看,一座牌楼不正是龙头?两根幡杆不正是龙角?那长长的一百零八级台阶,从牌楼上延伸下来,不正是吐出来的龙舌头吗?康熙越看越象,是出真龙天子的地方呀!当年迷信颇多遇事都想图个吉利,皇帝也逡免于此。

所以传说康熙怕大清朝的江山要被别人夺去。

看着看着,他不禁自语起来:“菩萨顶,菩萨顶……”他想找一些依据,只要证实菩萨顶不是一条龙,或者是一条死龙,那就放心了。

显通寺的住持僧当时难以知晓皇帝的心思,听到皇帝念叼菩萨顶,便自作聪明地凑上去说: “启奏万岁,那灵鹫山是一条龙,菩萨顶是牌楼,正好在龙头上,上顶云天,下临大地,所以菩萨顶十分兴旺……”说话的人无心,听话的人有意。

住持僧的这番话,不偏不倚,重重地打在皇帝的心上。

没等住持僧说完,康熙便瞪起眼睛问道:“灵鹫山真是一条龙?”住持僧还不理解康熙的心事,回答说:“我主说得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