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伟大的抗日战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2d2ccd2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0.png)
高一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知识点推荐文章人教版高中所有历史知识点热度:山西历史会考必背知识点热度:高一历史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知识点热度:高一历史袁世凯的独裁统治知识点热度:高一历史上册第四章知识点热度:复习高一历史知识点是同学们提高历史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巩固好刚学完的抗日战争知识点,这个知识点对大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知识点抗日战争是第一次全民族有组织的自卫战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一场民族战争;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战争,具有双重性。
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连成一体;两个战场、两条抗战路线的并存是显著特点之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持久性,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战场。
防御阶段:1937年7月——1938年10月相持阶段:1938年10月——1945年8月反攻阶段:1945年8月9日——1945年8月15日一、九一八事变1.原因:①②1927年东方会议确定了“征服满蒙”方针③为摆脱1929——1933年经济危机④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日有机可乘⑤欧美忙于应付危机,无暇东顾,苏联忙于社会主义建设.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过程: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侵略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轨道,反诬中国军队破坏,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制造“九一八事变”.3.国民政府政策:不抵抗政策4.结果:①东北三省沦陷②1932年建立伪满洲国二、七七事变1.经过: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必修一专题二3 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
![必修一专题二3 伟大的抗日战争(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2301e01c55270722192ef715.png)
国共合作抗日 金陵十三钗
抗 日 民 族 统 一 战 线
国民党正面 战场抗战
相 互 依 存 相 互 配 合
抗战路线:片面抗战路线 组织 淞沪会战(粉计划) 抗战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较 徐州会战(台儿庄) 积极) 武汉会战(转相持) 中枢总后方 重庆
抗战路线:全面抗战路线 开辟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1940
认真观察比较,简要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具有 哪些特点?
抗日战争的特点 是世界上开始最早(1931年9月18
日)、结束最晚(1945年9月2日)、 历时最长(近14年)的反法西斯战争, 是一场从局部逐步发展成为全民族抗 战的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 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 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2.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对卢沟桥事件之 严正声明》中指出:“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 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 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 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必须严肃沉 着,准备自卫。”对上述材料的准确理解是 A.蒋介石准备抗击日本的侵略 B.蒋介石已看透日本灭亡中国的野心 C.国民政府已制定全面抗战路线 D.国民政府已经做好全面抗战的准备
研 制 二细 十菌 多和 个化 省学 实武 施器 细, 菌用 战活 和人 毒进 气行 战实 验 在
罪行三:血腥的殖民统治
政 治:汪 伪 政 权
文 化:奴 化 教 育
经 济:掠 夺 军 需
抢 夺 民 财
四、从局部抗战到全民族抗战
1、局部抗战(1931-1937年)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中共 2)东北军 民与中共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 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 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 不忘过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 历史悲剧重演。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知识结构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知识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096891c02020740be1e9bd7.png)
日
本投降 第四单元 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
一、局部抗战的开始
二、全面抗战的开始
1、全面抗战开始的标志: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
2、永远记住-----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军用六周的时间屠杀中国军民30多万人。
三、全民族抗战的表现
1、国民党---台儿庄战役:1938年 徐州会战 李宗仁 抗战以来重大胜利
2、共产党---
3
四、
1、中共七大
2、
1、我国设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及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的意义是什么? 牢记历史、以史为鉴,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2、正确认识中日关系的发展
⑴如何正确对待日本侵华问题,是中日关系健康发展的根本前提。
我们要用具体史实驳斥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的言论和行为;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抬头,扼制反华势力,不能让历史悲剧重演。
⑵要认识到:中日两国只有正确地认识历史问题,才能友好相处;
⑶我国要积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扼制国际反华势力。
学习笔记 — 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考点难点汇总
![学习笔记 — 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考点难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98ffaa3960590c69ec376c5.png)
学习笔记—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考点难点汇总本节内容适用范围:高一预习,高三、高二复习一. 全民族抗战日本的局部侵华——全面侵华的前奏原因①历史原因:日本早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制定了以侵华为主要目标的“大陆政策”,可以说日本发动这次侵华真正是蓄谋已久的;②经济原因:从1929年以来,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日本也因此出现经济危机,并经历着危机后的严重萧条,为了转嫁经济危机,一定程度上缓和日本国内的阶级矛盾;③日本国内的条件:随着日本经济危机的加剧,日本右翼势力迅速膨胀,形成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广泛群众基础,并最终建立了法西斯专政,对内独裁,对外侵略;④有力的时机:中国:从1927年——1937年是中国国共十年对峙的十年,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无暇顾及日本;世界:国际社会中有着重要影响的欧洲国家正遭遇希特勒法西斯的威胁,为了避免引火上身,这些国家对于日本的侵略是持绥靖的态度。
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和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1937年,华北地区已经日趋殖民化,在北平附近驻扎了日本军队,在卢沟桥事变之前,日本已在此地军事演习多次,战争可以说是一触即发,整个华北地区笼罩在战争的阴霾当中,当时有人形容:就连吃糖葫芦都带着火药味。
就在7月7日夜,日本借口一士兵丢失,要进入宛平县城搜查(之所以称其为借口,是因为当时枪声的方向和日军搜查的方向正好相反;当不明枪声打响后,有经验的军官应马上隐藏目标寻找枪声来源,而不是在听到枪声后马上派部队搜查,因为这样可以扩大被袭击的目标;),中国守军拒绝,因此日军就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从七七卢沟桥事变开始,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全面抗战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随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华民族再次面临亡国的命运。
这种强大的外部压力,再次促使中国内部的团结。
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开始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共同抗战。
高考历史抗日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抗日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c5e453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f.png)
高考历史抗日知识点总结近几年,高考历史考试中涉及抗日战争的题目占比逐渐增加,对于考生来说,掌握相关的抗日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对高考历史抗日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考生深入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事件。
一、抗日战争背景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全民族抗战,起始于1937年,结束于1945年。
这一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以侵略中国为目标,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侵略,如上海事变、南京大屠杀等。
这一时期的背景十分复杂,包括中日民族矛盾、南京政权的崩溃、蒋介石政府的内外因素等。
二、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事件1. 七七事变:1937年,日本军队在中国北方的卢沟桥附近发动侵略,标志着抗日战争的爆发。
七七事变后,中国人民形成了强烈的抵抗意识。
2. 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日本军队攻陷南京,对中国士兵和平民进行大规模屠杀和奸淫掠夺,造成大量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3. 三个战区: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划分为八个战区,其中三个最重要的战区是华北、华东和华南战区。
这三个战区的指挥者是蒋介石、朱德、刘伯承等。
他们在相对独立的战区内,分别与日本军队进行了多次大规模战斗。
4. 抗战胜利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此后,中国获得了国际社会承认,并成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
三、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思想在抗日战争中,中国采取了多种战略思想和战术来应对侵略。
其中最重要的有游击战争、运动战、阵地战和抗战模式等。
1. 游击战争:在中国农村和山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采取游击战争方式与日本军队作战。
通过地形的优势,红军能够迅速地消灭日本军队和伪军,使抗战形势得以保持。
2. 运动战:在华北、华东等广阔地域内,中国军队采取运动战的方式,以快速机动打击日军,然后撤离,从而减少对日军的损失。
3. 阵地战:在某些重要的城市和战略位置,中国军队采取了阵地战的方式。
例如在上海保卫战中,中国军队筑起了坚固的防线,顽强抵抗日军的进攻。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伟大的抗日战争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伟大的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c7c40061ad02de80d4d840c5.png)
精心整理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伟大的抗日战争一、侵华日军的罪行④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日本的侵华过程:(1)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长城会战、华北事变等。
国民政(2)殖民统治:①政治:以华制华。
②经济:野蛮掠夺。
③文化教育:奴化教育。
二、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1)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国民政府的不抵;国民注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战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进攻。
到1938年10月,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3、*敌后战场的抗战(1)洛川会议:内容:制定了全民抗战路线。
(2)敌后根据地的建立:1、中国战区盟军统帅部成立(1)背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2、*七大召开;选举以3、抗战胜利(1)背景:德国战败投降;美苏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
(2)日本投降:宣布投降、正式签署投降书。
根据国际法而起诉的罪名)(1)发动战争罪:日本法西斯分子发动的一系列的侵略战争。
(2)反人道罪:屠杀平民、屠杀战俘、生化武器、人体试验等。
2、抗战胜利的原因(1)意义: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三个月灭亡中国战略部署和计划;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中国持久的抗战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中国军民的奋勇抗战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为后来争取国际援助准备了条件。
(2)失利的原因:客观上日本军事实力的强大和准备充分,缺乏国际的必要支援;主观上战略部署,及其片面抗战路线等。
抗日战争总结知识点
![抗日战争总结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41689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31.png)
一、历史背景1.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日本侵略中国加剧,侵略中国的手段和程度日益加强。
3.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了中国东北,开封了侵华战争的大幕。
4. 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军国主义制造了“柳条湖事件”,并为此挑起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二、抗日战争的原因1.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原因,如不平等条约、封建主义和半殖民地化的社会制度等。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大革命曾于1927年以后宣告失败。
3. 军阀割据,国内政治极度动荡,人民生活极为困苦。
三、抗日战争的进程1.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整体规模。
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游击战争。
3. 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的抗战合作。
4. 国共两党于抗战时期的合作与斗争。
四、抗日战争的影响1. 日本军国主义在华北、东北和华中的丧失及中国的国土解放。
2. 中国人民在抗战期间所付出的牺牲和战略胜利。
3. 抗战结束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4. 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影响。
五、抗日战争的经验和教训1. 全国抗战胜利的经验和教训。
2. 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经验和教训。
3. 对敌深入作战的经验和教训。
4. 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和未来影响。
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取得了中国解放区的建立,大大推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抗日战争也是全中国人民的斗争,表现出了全民族的爱国情感,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抗日战争在国际上推动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积极参与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抗日战争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的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为中国在未来的国际地位和对外政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总而言之,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斗争,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对中国和全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应该永远铭记那段历史,珍惜和维护中国的和平。
高一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图
![高一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图](https://img.taocdn.com/s3/m/d9018d02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17.png)
高一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图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而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抗日战争对我们国家的发展与未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高一学生,我们有责任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清晰而全面的认识。
为此,我准备了一个高一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图,以便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时期。
一、抗日战争的起因抗日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列强侵略。
深受西方列强霸权主义的侵扰,中国陷入了危机,加上日本殖民企图对中国进行侵略,使得中国人民面临着全面的危机。
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成为了抗日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九一八事变指的是1931年日本军队占领了辽宁沈阳的一系列事件,而七七事变则是指1937年日本军队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
二、民族英雄与抗战形势在抗日战争中,涌现出了许多民族英雄,如林则徐、抗战八路军的刘伯承、彭德怀等。
这些英雄们以其智慧和勇气,为中国争取了最后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战形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中国军队被日本军队压制的情况,处于劣势;第二阶段则是中国军队逐渐壮大,与日军抗衡,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三、重要战役与会战策略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展开了许多重要战役。
其中,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抗战战役中一次英勇抗击日军的重要战役。
还有著名的血战四行仓库、百团大战等等,这些战役无一不体现了中国军队的顽强斗志和英勇无畏。
会战策略方面,中国军队采取了运动战和阵地战相结合的策略,灵活应变,有效地摧毁了日军的进攻。
四、中国军队的发展与武器装备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初期,中国军队由于实力不足,装备简陋,战斗力较弱。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军队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抗战力量。
同时,中国军队也不断加强武器装备的研发,如八一南昌起义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获得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为中国军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抗战胜利的意义与影响抗战胜利是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战争的胜利。
2.3《伟大的抗日战争》知识梳理
![2.3《伟大的抗日战争》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c20fd177cd184254b353555.png)
2.3《伟大的抗日战争》知识梳理2017.10.30我死则国生,我生则国死!——邓张自忠。
第一部分:战争的背景。
根据幻灯片材料分析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原因。
第二部分:战争的过程:局部到全面。
一、局部战争(1931.9.18-1937.7.7)1、侵华事件: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⑵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1、抗战防御阶段(1937.7—1938.10)⑴日本: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
⑵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①1935年,中共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②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③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共通电呼吁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新进攻。
④1937年,中共中央向蒋介石提交国共合作宣言。
⑤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宣布要抵抗暴力。
根据国共两党协议,改编八路军、新四军,实现了军事上的合作。
⑥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⑶两个战场协同作战:①国民党的正面战场(片面抗战路线):四次大会战及意义。
②共产党的敌后战场(全面抗战路线)2、抗战相持阶段:(1938.10-1943.12)⑴日本:①在沦陷区的统治:②军事上实施细菌战、毒气战,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共产党的根据地,对国民党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
⑵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发展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
⑶敌后战场:3、战略反攻阶段:(1944-1945.8)⑴背景:⑵过程:①局部反攻:1944年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②1945年7月,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③8月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④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⑤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举行反攻。
第三部分: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一、胜利原因:二、意义:。
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1fe73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d.png)
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简称抗战,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一抗日战争历史知识点总结1、日本侵华: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3、国共抗日:⑴在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⑵在相持阶段:①国民党由抗日趋向反共,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② 中共: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从抗战的大局出发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保证;敌后战场成主战场,多次粉碎日本“扫荡”。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5、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4)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6、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必修一抗日战争相关习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广东实验中学高一测试)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与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C.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团结,共同对外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抗日战 争知识点总结
![抗日战 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dda585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32.png)
抗日战争知识点总结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段极其重要的历史时期,是中国人民为抵抗日本侵略而进行的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场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和损失,但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和伟大的胜利。
一、抗日战争的背景19 世纪末,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国力迅速崛起。
然而,日本资源匮乏,市场狭小,为了满足其扩张的野心,将侵略的矛头指向了中国。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事力量薄弱。
清朝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进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欲望。
二、日本的侵略罪行1、南京大屠杀1937 年 12 月 13 日,日军攻占南京后,进行了长达 6 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遇难人数超过 30 万。
2、细菌战和化学战日军在侵华战争中,公然违反国际法,使用细菌武器和化学武器,给中国军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例如,731 部队在东北进行活体实验,研制细菌武器,用于战场上攻击中国军民。
3、强征劳工和“慰安妇”制度日本侵略者强征大量中国劳工,将他们送往日本或中国的占领区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劳工们遭受着非人的待遇,许多人累死、饿死或被折磨致死。
同时,日军还推行“慰安妇”制度,对众多中国妇女进行性奴役,给她们带来了终身的伤痛。
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1、西安事变1936 年 12 月 12 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2、国共合作1937 年 9 月,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国共两党军队分别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抗击日军,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
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6d5547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4a.png)
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历史不能忘记,精神不能丢失。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一抗战历史知识点总结1、日本侵华: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日本罪行:屠杀中国人民;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3、国共抗日:(1)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1940年发起百团大战。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意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3)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4)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国际地位空前提高。
6、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
(五)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10)1、两种命运:中共和平民主建国方针:1945年中共“七大”确立;国民党独裁内战方针:1945年5月国民党六大确立2、中共为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努力(1)重庆谈判:1945年10月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建国的方针。
(2)1946年1月10日在重庆举行政治协商会议,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
3、人民解放战争(1946—1949)①1946、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面规模的内战爆发。
中共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对陕北、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②战略反攻:三军挺进中原。
③战略决战: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取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
④国共谈判:李宗仁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
⑤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a527824fa98271fe910ef950.png)
中共 抗战
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 争路线) 活动: 八路军、新四军进入敌后,广泛开展 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 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 路线: 片面抗战路线 (依靠国民政府和军队)
战前 期 抗
国民 党抗 战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活动: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国 民 党 正 面 战 场 的 抗 战
南京大屠杀后尸首枕籍 的情形(下图)
无辜的死难者(上图)
官这 在个 杀惨 人无 后人 提道 着的 人日 头本 军
腊像模拟日本用中国活人进行毒气实验场景
焚 烧 杀 害 的 潘 家 峪 村 民
是什么使日本侵略 者从人性变为反人 类的兽性?
众人 头 示
日本新历史教 科书歪曲历史
日本首 相小泉 参拜靖 国神社
日本老兵为军国主义者招魂
假如现在正在进行一场 中日学生交流会,结合 历史,面对现在,展望 未来,你想对日本中学 生说些什么?
抗战胜利的意义:
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 次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 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 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 献。
4、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中国的抗日战争取胜的原因是什么?
(新)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2.3伟大的抗日战争 (共28张PPT)
![(新)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2.3伟大的抗日战争 (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8fc2c3358fb770bf78a55cf.png)
答: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等。 2、根据上述四则材料,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可以判定日本法 西斯犯了什么罪?
答:违反人道罪。
罪行
总目的 巩固和扩大统治
措 政治 以华治华,利用汉奸,扶植傀儡政权 经济 大肆掠夺中国的资源、财富和劳动力 施 文化 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
日本侵华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危害?
(1)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2)对中国进行大肆掠夺,造成中国大量的人力、物力损失 (3)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细菌战等
二、共赴国难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过程
(1)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号召驱逐日寇 (2)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号召一致抗日 (3)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提出方针 (4)1935年一二.九运动掀起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 (5)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序幕 (6)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 (7)1937年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8)1937年9月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正式建立
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1、这首铿锵雄壮的《抗敌歌》作 于1931年11月。当时中国人民 奋起反抗的 “寇”指的是什么? 2、面对凶暴的敌人,中华民族是 如何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奋起大众合力将国保”的? 3、请简述中华儿女在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建立后,“拼将头颅为 国抛”的典型重大战役。 4、在《抗敌歌》等爱国歌曲的鼓 舞下,中国人民最终在何时战 胜了“强虏”?
分析2: 1931—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①自发性、形式多样 ②局部性、分散性,尚未形成统一的力量 ③抗日与反蒋相结合
爱国力量 中国共产党 东北军民
抗日救亡运动的主要史实
①九一八后立即发表抗日宣言; ②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 ③召开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④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高一历史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知识点
![高一历史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bf20d4e3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c.png)
高一历史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知识点高一历史的知识点内容因为晦涩难懂而使许多同学感到非常头疼,你想知道历史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的知识点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高一历史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有帮助!历史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知识点1.百团大战背景:抗战相持阶段日本政策的变化及影响。
目的:振奋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机。
情况:1940则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对日大规模作战。
评价: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敌人的最大战役。
打击了日本,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坚定了人民抗战信心。
2.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根据地和争取抗战胜利所采取的政策和措施(1)“三三制”政权。
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
“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土地政策。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处理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这项政策要求地主减租减息,但又保存了地主对土地和财产的所有权;要求农民交租交息,但须保障农民的承佃权。
它把发展统一战线和解决农民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3)精兵简政。
为了克服根据地的物资困难,减轻人民负担,根据地实行了精兵简政政策。
“精兵”的主要目的是加强地方武装,提高主力部队的战斗力;“简政”的主要目的是节约财政开支,提高工作效能。
(4)大生产运动。
为了克服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号召生产运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改善了军民生活,密切了干群联系,积累了发展生产和管理经济的经验。
(5)整风运动。
为了从思想上彻底清算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提高新党员的思想水平和理论素养,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运动,即整风运动。
其主要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高一历史必修1 伟大的抗日战争
![高一历史必修1 伟大的抗日战争](https://img.taocdn.com/s3/m/3c8b77dca32d7375a5178090.png)
高一历史必修1 伟大的抗日战争课标要求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⑴结合初中所学的相关知识,通过教材所提供的文字和图片资料等,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侵华日军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如“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南京大屠杀〞、细菌战、毒气战和许多大屠杀惨案。
⑵了解和掌握中国军民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面前奋起还击,并逐步团结起来,建立起坚固而强大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浴血奋战,直到取得抗日战争完全胜利的事实。
⑶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日本大规模侵华的原因,列举日本侵华的滔天罪行,使学生分析问题和总结概括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⑷鼓励学生从多种渠道搜集资料,讨论: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什么只能是持久战?抗战中哪种力量为主导,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为什么?使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有所提高。
过程与方法⑴提问学生:通过小学和初中有关历史知识的学习,你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了解多少?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培养学生利用已学知识学习和理解未知知识的知识迁移方法。
⑵要求学生首先阅读本节的大标题和三个子标题,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使学生学会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的过程和方法。
⑶引导学生从《侵华日军的罪行》一目中列举最能反映日本帝国主义残暴本质的事实,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过程和方法。
⑷要求学生对《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一目进行分类:先从政治派别分,再从关内与关外分,最后看书上是按什么进行编排的等,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多角度的分类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通过对侵华日军罪行史实的掌握,培养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立场,共同警惕日本今天新的军国主义企图重新抬头的危险。
⑵通过中国军民团结抗日史实的学习,深刻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⑶通过学习,加深对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理解;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经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侵华日军的罪行
1、日军的军事侵略:
(1)原因:
①根源在于为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寻找出路,因此制订了“灭亡中国,称霸太平洋”的既定国策。
②1927年,日本东方会议制定了“征服满蒙”的计划。
③受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迫切要求摆脱经济危机。
④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2、日本的侵华过程:
(1)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长城会战、华北事变等。
(2)全面侵华: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等。
(3)结果:中国失去了大片的领土,其原因是:敌强我弱;国民政府的战略部署及片面的抗战路线;缺乏国际力量的支持等因素。
3、侵华日军的罪行:
(1)罪行:屠杀、细菌战、化学战、劳工与慰安妇以及野蛮的殖民统治等。
(2)殖民统治:①政治:以华制华。
②经济:野蛮掠夺。
③文化教育:奴化教育。
二、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1)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不断扩大侵略;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2)表现:*发表抗日宣言;东北义勇军以及*领导下的抗联;国民党爱国将领的抗日行动等。
2、救亡运动的高涨
(1)背景: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表现:关外抗日救亡运动;平津“一二九运动”;西安事变等。
注意: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的意义: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三、全民族的抗战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1)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
西安事变到国民政府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
(2)性质:由国共合作为基础并领导的全民族的抗日合作组织。
2、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1)主要战役: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2)结果: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但是未能阻止又是敌人的进攻。
到1938年10月,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3、*敌后战场的抗战
(1)洛川会议:内容:制定了全民抗战路线。
(2)敌后根据地的建立:
(3)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建立:1937年9月成立,成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4)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5)少数民族抗日武装斗争:蒙古、回民抗日武装等。
4、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继续抗战:张自忠牺牲。
四、抗战的伟大胜利
1、中国战区盟军统帅部成立
(1)背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形成;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
2、*七大召开
(1)背景:敌后抗日战争发起局部反攻。
(2)时间地点:
(3)目的:为了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
(4)内容:制定了当时的*的任务;确立了*思想为*的指导思想;选举以*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5)意义:为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3、抗战胜利
(1)背景:德国战败投降;美苏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美国投放原子弹;**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
(2)日本投降:宣布投降、正式签署投降书。
4、意义:
(1)是中国近代是第一次完全的反侵略的伟大胜利;(2)捍卫了民族尊严,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
(3)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五、知识拓展和补充
1、日本法西斯所犯的罪行:(在东京国际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时根据国际法而起诉的罪名)
(1)发动战争罪:日本法西斯分子发动的一系列的侵略战争。
(2)反人道罪:屠杀平民、屠杀战俘、生化武器、人体试验等。
2、抗战胜利的原因
(1)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
(2)世界反法西斯的统一战线的相互配合和支持。
(3)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大力支持等。
3、抗日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相持、反攻。
4、如何看待抗战初期的国民政府的抗战?
(1)意义:打破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三个月灭亡中国战略部署和计划;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中国持久的抗战赢得了充分的时间;中国军民的奋勇抗战改变了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为后来争取国际援助准备了条件。
(2)失利的原因:客观上日本军事实力的强大和准备充分,缺乏国际的必要支援;主观上战略部署,及其片面抗战路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