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答案解析及参考译文
2019年高考全国卷3文言文《宋史·范纯礼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
高考全国卷3文言文《宋史·范纯礼传》注释试题答案解析译文【教师讲评、学生自学版】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纯礼字彝叟,以(因为)父仲淹荫(yìn,恩荫。
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知(主管,担任)陵台令兼永安县。
永昭陵(北宋第四代皇帝宋仁宗赵祯的寝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zhuānpì,砖,砖瓦)及工徒(工匠役徒)于一路(沿途),独(唯独,只有)永安不受令。
使者以(把,后面省略了“永安不受令”这件事)白(禀告。
《孔雀东南飞》:“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你现在就可以去禀告婆婆,趁早把我遣送回娘家)陵使(古代四时巡察省视皇陵的陵官)韩琦(qí),琦曰:“范纯礼岂不知此?将必有说。
”他日,众质(质问,责问)之,纯礼曰:“陵寝(帝王及后妃的坟墓及墓地的宫殿建筑。
其名号一般是根据皇帝生前的功过和世系而命名。
开国皇帝之陵一般称为“长陵”,其后诸帝则应依其事迹和世系来命名,诸如康陵、定陵、显节陵等。
也有以所在地命名的,如霸陵、首阳陵等。
为皇帝建陵后,还要设置守陵奉祀之官以及禁卫和陵户)皆在邑境,岁时(一年四时)缮治(修缮整治)无虚日(没有闲着的时候),今乃与百县均赋,曷若(哪如,何如。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置(搁置)此,使之奉常时用乎?”琦是(认为对)其对(对答,回答)。
还朝,用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官署名。
魏晋时设,为尚书列曹之一,职掌稽核簿籍。
后世沿之。
至唐代,为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
宋代为刑部三司之一。
金元废。
明清时用为刑部司官的通称)员外郎出(离开京城到地方为官。
范晔《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
”——永和初年,张衡离开朝廷出任河间国相)知遂州。
沪南有边事,调度(征调赋税)苛棘(严苛急切。
棘:通“亟”。
急切,急迫。
《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练习(19)(共两组16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愿深思变异之由,修政之阙,致民之安。
(4分)(2)为今之计,朝斯夕斯,非是二者不务,数年之后,庶其有济!(4分)5.请结合本文和《谏太宗十思疏》,概述奏疏的基本特点。
(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出自《红楼梦》的古诗,完成6~7题。
咏白海棠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①,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释]①缟袂:白绢做成的衣服。
苏轼曾用“缟袂”喻花。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半卷”“半掩”表现了赏花人和白海棠有一定距离,为后续描写白海棠之美做铺垫。
B.第二句无理而妙,把冰碾碎作为花土,用玉盆做花盆,借这样的生长环境写出白海棠的特点。
C.颔联巧用拟人,别具神韵,“偷来”句写白海棠的色泽娇艳,“借得”句写白海棠的精神品格。
D.颈联用“月窟仙人”和“秋闺怨女”的形象来烘托白海棠,赋予白海棠以神秘和悲愁的色彩。
7.从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可以推断出这首诗的“作者”是林黛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论语》中“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的选才纳言观点与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似,成为初唐治国方略。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体现这座庞大的宫殿依山势而设计、结构精巧的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字在诗歌中特别常见,请你选取任意两句带数字的诗句,如(2)臣闻: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
(4分)5.选文中,范雎从哪几个方面进谏秦王?请简要概括。
2023年全国新高考I卷高考文言文详解++
详解详释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襄子围(被围困)于(在)晋阳中①,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赫为赏首。
张孟谈曰:“晋阳之事,赫无大功,今为赏首,何也?”襄子曰:“晋阳之事,寡人国家危,社稷殆(危险)矣。
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第一人称代词,我)意(意态,神情)者,唯(只有)赫子(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不失(失掉,丢掉)君臣之礼(礼节、仪式等道德规范),是以(因此)先(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把……排在第一)之。
”仲尼闻之,曰:“善赏哉,襄子!(主谓倒装句,襄子善赏哉!)赏一人而天下为人臣者莫(没有人)敢失礼矣。
”或(有人)曰:仲尼不知(懂)善赏矣。
夫善赏罚者,百官不敢侵职(侵犯职权。
侵,侵犯。
【教材链接】《答司马谏议书》: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群臣不敢失礼。
上设(设立,建立,制定)其法,而下无奸诈之心。
如此,则可谓善赏罚矣。
襄子有君臣亲之泽(恩泽),操(掌握)令行禁止(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停止就立即停止。
形容法令严正,执行认真)之法(法度),而(却)犹(还)有骄侮之臣,是(这)襄子失(失掉,丧失)罚也。
为人臣者,乘(计量,计算)事而(表假设,如果)有功则赏。
今赫仅(仅仅,只是)不骄侮,而襄子赏之,是(这)失赏也。
故曰:仲尼不知(懂)善赏。
(节选自《韩非子·难一》)[译文]赵襄子被围困在晋阳城中,突围后,奖赏有功的五个人,高赫成为受赏的第一人。
张孟谈说:“晋阳城突围,高赫没有立大功,如今成为第一个受赏的人,为什么呢?”赵襄子说:“晋阳被围,我的国家危险了。
我的大臣们没有不显出骄傲轻慢的意思的人,只有高赫没有丧失君臣之间的礼节,因此最先奖赏他。
”孔子听到这件事后,说:“赵襄子是善于奖赏的人啊!奖赏一个人而天下做臣子的都不敢丧失君臣之礼了。
”有人说:孔子不懂得什么是善于奖赏。
善于赏罚的人,(让)百官不敢侵犯职权,群臣不敢丧失君臣礼节。
高考文言文阅读:赵挺之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赵挺之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赵挺之,字正夫,密州诸城人。
进士上第。
熙宁建学,选教授登、棣二州,通判德州。
哲宗即位,赐士卒缗钱,郡守贪耄不时给,卒怒噪,持白梃突入府。
守趋避,左右尽走。
挺之坐堂上,呼问状,立发库钱,而治其为首者,众即定。
魏境河屡决,议者欲徙宗城县。
转运使檄挺之往视,挺之云:“县距高原千岁矣,水未尝犯。
今所迁不如旧,必为民害。
”使者卒徙之,财二年,河果坏新城,漂居民略尽。
召试馆职,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
初,挺之在德州,希意行市易法。
黄庭坚监德安镇,谓镇小民贫,不堪诛求。
及召试,苏轼曰:“挺之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岂堪此选?”至是,劾奏轼草麻有云“民亦劳止”,以为诽谤先帝。
既而坐不论蔡确,通判徐州,俄知楚州。
使辽辽主尝有疾不亲宴使近臣即馆享客比岁享乃在客省与诸国等挺之始争正其礼曾布以使事联职,知禁中密指,谕使建议绍述,于是挺之排击元佑诸人不遗力。
由吏部尚书拜右丞,时蔡京独相,帝谋置右辅,京力荐挺之,遂拜尚书右仆射。
既相,与京争雄,屡陈其奸恶,且请去位避之。
乞归青州,将入辞,会彗星见,帝默思咎征,尽除京诸蠹法,罢京,召见挺之曰:“京所为,一如卿言。
”加挺之特进,仍为右仆射。
京在崇宁初,首兴边事,用兵连年不息。
帝临朝,语大臣曰:“朝廷不可与四夷生隙,隙一开,祸拿不解,兵民肝脑涂地,岂人主爱民恤物意哉!”挺之退谓同列曰:“上志在息兵,吾曹所宜将顺。
”未几卒,年六十八。
赠司徒,谥曰清宪。
(节选自《宋史·卷一百一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使辽/辽主尝有疾/不亲宴/使近臣即馆享客/比岁享/乃在客省/与诸国等/挺之始争正其礼/B.使辽/辽主尝有疾/不亲宴使/近臣即馆享/客比岁享/乃在客省/与诸国等/挺之始争正其礼/C.使辽/辽主尝有疾/不亲宴/使近臣即馆享客/比岁享/乃在客省/与诸国等挺之/始争正其礼/D.使辽/辽主尝有疾/不亲宴使/近臣即馆享/客比岁享/乃在客省/与诸国等挺之/始争正其礼/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教授,学官名,宋代除律学、医学、武学等置教授传授学业外,各路的州、县学均设置。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练(附参考答案)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练(附参考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
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
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节选自《孙子兵法》)材料二:燕昭王卒,惠王立,与乐毅有隙.。
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
乐毅畏诛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
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齐人所惧,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
”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毅。
毅归赵,燕军共忿。
单复宣言曰:“君唯惧燕军之劓所得齐卒,置之前行与我战,即墨败矣。
”燕人闻之,如其言。
城中人见齐诸降者悉劓,皆坚守,唯恐见得。
单又宣言:“君惧燕人掘君城外冢墓,戮先人,可为寒心。
”燕军尽掘垄墓、烧死人。
即墨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俱欲出战,怒自十倍。
田单知士卒之可用,乃身操版锸,与士卒分功,妻妾编于行伍之间,尽散饮食飨.士。
令甲卒皆伏,使老弱女子乘城,遣使约降于燕。
燕皆呼“万岁”。
田单乃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豪遗燕将,曰:“即墨即降,愿无掳掠吾族家妻妾。
”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由此益懈。
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为绛缯衣,画以五采龙文,束兵刃于其角。
而灌脂束苇于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人随其后。
牛尾热,怒而奔,燕军夜大惊。
牛尾炬火光炫耀燕军视之皆龙文所触尽死伤。
五千人因衔枚击之,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
燕军大骇,败走,遂杀骑劫。
(摘编自《智囊·兵智部·田单》)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牛尾A炬B火光C炫耀D燕军E视之F皆龙文G所触H尽死伤。
2023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1顾炎武《日知录》之《贵廉》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年北京市高考题)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
(共18分)贵廉汉元帝时,贡禹上书言:“孝文皇帝时,贵廉洁,贱贪污,贾人、赘婿及吏坐赃者,皆禁锢不得为吏。
赏善罚恶,不阿亲戚,罪白者伏其诛,疑者以与民,无赎罪之法。
故令行禁止,海内大化,天下断狱仅四百,与刑措亡异。
“武帝始临天下,尊贤用士,辟地广境数千里。
自见功大威行,遂从嗜欲。
用度不足,乃行一切之变,使犯法者赎罪,入谷者补吏。
是以天下奢侈,官乱民贫,盗贼并起,亡命者众。
郡国恐其诛,则择便巧史书①、习于计簿、能欺上府者,以为右职;奸究不胜,则取勇猛能操切百姓者、以苛暴威服下者,使居大位。
故亡义而有财者显于世,欺谩而善书者尊于朝,悖逆而勇猛者贵于官。
故俗皆曰:何以孝弟为?财多而光荣。
何以礼义为?史书而仕宦。
何以谨慎为?勇猛而临官。
’故黥劓而髡钳者,犹复攘臂为政于世,行虽犬彘,家富势足,目指气使,是为贤耳。
故谓居官而置富者为雄杰,处奸而得利者为壮士。
兄劝其弟,父勉其子,俗之败坏,乃至于是!察其所以然者,皆以犯法得赎罪,求士不得真贤,相守②崇财利而诛不行之所致也。
“今欲兴至治,致太平,宜除赎罪之法。
相守选举不以实及有赃者,辄行其诛,亡但免官,则争尽力为善,贵孝弟,贱贾人,进真贤,举实廉,而天下治矣。
”呜呼,今日之变,有甚于此!自神宗③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
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数十年于此矣。
《书》曰:“不肩好货,敢恭生生,鞠人谋人之保居,叙钦。
”④必如是而后可以立太平之本。
贡禹又言:“欲令近臣自诸曹侍中以上,家亡得私贩卖,与民争利。
犯者辄免官削爵,不得仕宦。
”此议今亦可行。
自万历以后,天下水利碾硙,场渡市集,无不属之豪绅,相沿以为常事矣。
(取材于顾炎武⑤《日知录》)【注】①便巧史书:这里指善于舞文弄墨。
②相守:诸侯国相、郡守。
③神宗:明朝皇帝,年号万历。
④“不肩好货”句:大意是不任用贪财的人,而举用懂得养民、能改善百姓生活的人。
《左传-晋灵公不君》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doc
《左传|晋灵公不君》阅读答案翻译译文高考语文试题解析理解- 文言文阅读及答案-晋灵公不君。
厚敛以雕墙。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宰夫腼熊蹯不孰,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
赵盾①、士季②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
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
”三进,及溜③,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
”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君能补过,袞不废矣。
”犹不改。
宣子骤谏。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
晨往,寝门辟矣。
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
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有一于此,不如死也。
”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
公嗾夫獒焉。
明搏而杀之。
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
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
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
”食之,舍其半。
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
今近焉,请以遗之。
”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
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问其名居,不告而退。
遂自亡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宣子未出山而复。
大史书曰:“赵盾弑其君。
”以示于朝。
宣子曰:“不然。
”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宣子曰:“乌呼!《诗》曰:‘我之怀矣,自诒伊戚,’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赵盾,古之良大夫也,为法受恶。
惜乎,越竟乃免。
”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
(节选自《左传》)【注】①赵盾:晋国正卿(首席大臣)。
谥宣子。
②士季:晋大夫,名会。
③溜:屋檐下滴水的地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宣子骤谏急切B.贼民之主,不忠刺杀C.宣子田于首山打猎D.宣子使赵穿逆公子黑臀于周而立之迎接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问其故而患之其我之谓矣B.公嗾夫獒焉今近焉C.弃人用犬,虽猛何为问何故D.请以遗之置诸橐以与之7.下列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赵盾“良大夫”形象的一项是(3分)A.①三进,及溜。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经典题目(附答案)一、高中文言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从上述文字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在人际交往中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
(2)孔子强调“以直报怨”,是否有违儒家的“忠恕之道”?【答案】(1)遵循自律(律己);正直;客观(公正)原则(2)不违背。
孔子强调“以直报怨”,体现了与人交往中的正直原则。
坚守正直,不因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
“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准则。
强调待人要忠,即对人要尽心竭力,积极为人;待人要恕,即待人要仁爱宽厚,能推己及人。
在强调忠恕时也是有原则的,强调能明辨是非,因为无原则地忍让只会破坏正直、公正。
所以并不违背。
【解析】【分析】(1)第一则说“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意思是“遇事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他人的怨恨了”,这是说要自律或严于律己;第二则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用正直回报伤害,用恩惠报答恩惠”,这是说要以正直待人;第三则说“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意思是“君子不因为一个人的言语(说得好)而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有缺点而废弃他好的言论”,这说明待人要客观公正。
(2)从语段来看,孔子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这是说,不以有旧恶旧怨而改变自己的公平正直,公正合理不偏不倚,恩德要用恩德去回馈,怨要用公正合理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从而纵容罪恶扩散而良善丧失,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这里体现的是人际交往中的正直原则。
而“忠恕之道”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忠”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恕”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后汉书-严光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训练:《后汉书·严光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严光字子陵,一名遵,会稽余姚人也。
帝遣使聘之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
使人因谓光曰:“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
愿因日暮,自屈语言。
”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曰:“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绝。
”霸..,甚善。
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得书,封奏之。
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节选自《后汉书·严光传》)材料二: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也。
少有高名,同光武游学。
及帝即位,光乃变易姓名,隐逝不见。
帝思其贤,乃物色..求之。
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帝疑光也,乃遣安车玄纁聘之,三反而后至。
司徒霸与光素旧,欲屈光到霸所语言,遣使西曹属侯子道奉书。
光不起,于床上箕踞抱膝发书。
读讫,问子道曰:“君房素痂,今为三公,宁小差否?”子道曰:“位已鼎足,不痴也。
”光曰:“遣卿来何言?”子道传霸言,光曰:“卿言不痴,是非痴语也?天子征我,三乃来。
人主尚不见,当见人臣乎?”子道求报,光曰:“我手不能书。
”乃口授之,使者嫌少,可更足。
光曰:“买菜乎?求益也?”霸封奏其书,帝笑曰:“狂奴故态也。
’’车驾即日幸其馆,光卧不起,帝即卧所,抚其腹曰:“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
良久,乃张目而言曰:“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
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曰:“子陵,我竞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因共偃卧。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乃耕于富春山。
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
建武十七年,复特征,不至。
年八十,终于家。
(节选自《高士传·卷下·严光》)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上打“√”。
(3 分 )帝A遣B使C聘D之E舍F于G北H军I给J床K褥L太M官N朝O夕P 进Q膳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区区,用于自称的谦辞,与《过秦论》中“秦以区区之地”的“区区’’意思不相同。
高考模拟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5篇
高考模拟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译文5篇(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魏象枢,字环极,山西蔚州人。
顺治三年进士,选庶吉士。
八年,世祖亲政,有司有以私征侵帑坐罪者,象枢疏陈其弊,请仿州县依易知单造格眼册,注明人户姓名、粮银、款目及蠲贩清教,上大吏核验,印发开征:又请定布政使会计..之法,以杜欺隐;请立内外各官治事之限,以清稽滞,皆见施行。
十三年,岁三迁,至户部侍郎。
会西南用兵,措兵食,察帑藏,多所规画。
十七年,授左都御史。
疏言:国家根本在百姓,百姓安危在督抚。
原诸臣为百姓留膏血,为国家培元气。
臣不敢不为朝廷正纪纲,为臣子励名节。
”因上申明宪纲十事,上嘉其切中时弊。
磨勘顺天乡试卷...,因陈科场诸弊,请设内帘监试御史;考核各直省学道,举劳之辨、邵嘉,劾卢元培、程汝璞,上如其议以为黜陟。
十八年,迁刑部尚书。
象枢疏言:“臣忝司风纪,职多未尽。
敢援汉臣汲黯自请为郎故事,留御史台,为朝廷整肃纲纪。
”上可其奏,以刑部尚书留左都御史任,寻命举廉吏,象枢举雷虎、班迪凡十人。
上谕日:“雷虎朕亦闻其清,以其怠惰罢黜,既经象枢特荐,授内阁学士。
班迪清慎,因使往江西按事,。
问以民间苦乐,又谢不知,以是镌秩①。
余令更部议奏录用。
”寻命与传郎科尔坤巡察畿辅..,按治豪猾,还奏称旨。
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
昔象枢以冯溥荐再起。
象枢见溥,问何以见知?溥曰:“昔余为祭酒..,故事,丁祭不得陪祀者,当於前一日瞻拜。
君每期必至,敬慎成礼。
一岁直大雨,君仍至,肃然瞻拜而去,此外无一人至者。
余以是知君笃诚。
”(《清史稿魏象枢列传》,有删节) [注]①镌秩:降级或降职。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B.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C.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D.二十三年/奏事乾清门/踬焉/即日疏乞休/再奏/乃许之/二十五年卒/谥敏果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会计,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掌管赋税收入、钱银支出等财务工作。
2023年高考上海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和解析word版
2023年高考上海语文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和解析(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题。
(19分)儒贾传[明]耿定向世以儒命者,炫智钓奇,有市心焉,儒而贾也。
扶义乐善,仁心为质,儒之行也,贾而有是,不亦儒乎?余慨焉,作《儒贾传》。
①儒贾名豪,字子德,徽之歙人地,姓程氏。
父曰稷,始入楚,止麻城岐亭贾焉。
稷所挟赀微也,而岐又小市,悬山谷中,贸易寡。
亡何,稷卒赀益微子德与兄收父遗赀贾以故不遑业儒。
然伯仲伟干雅姿,识度夷旷,大类儒者。
其为贾,诚心平价,人乐趋赴。
赀渐起,市亦因以辐.辏.。
②岐旁村有郭今者,尝游王文成门,谈良知学。
子德悦而师之,为巍冠褒衣,趋绳视准。
圜圚少年咸相目笑,子德益自喜。
间有从之游者,子德持塵高谈,与相往复,弥.日不辍。
圜圚①少年复相诟曰:“贾而欲赢,而迂言废事,吾见其垂橐归耳。
”子德闻之曰:“燕雀之不知鸿鹄,则斥鷃之笑大鹏,固也。
”③岁侵,尝糜以哺闾阎之饿,而又牍以瘗道路之殍。
出母钱贷人,贫不能偿,辄焚其券。
由是子德高义啧啧满黄②人口矣。
麻城令金勿有治声,闻而贤之,榜书“贾中儒味”旌其门。
里人因咸称子德为“儒贾”云。
④子德虽不废贾,然好儒益甚,远近款.其门者益众,斥奇赢振施之不厌,而财益阜.,不数年,且致千金。
⑤居常训子姓曰:“吾家世受什一③,不事儒。
自吾一染指,而士庶亲悦,贾且什倍。
由是观之,儒何负于贾哉?尔曹勉矣!”优游乡里,年八十三而卒。
[注]①圜匮:街市。
②黄:明代黄州府。
③什一:以十博一,泛指经商。
15.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2分)(1)弥.日不辍()(2)而财益阜.()16.结合文意,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1)市亦因以辐.辏.A.聚集B.积累C.辐条D.运输(2)远近款.其门者益众A.招待B.寻找C.结交D.拜访17.第①段画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3分)稷卒赀益微子德与兄收父遗赀贾以故不遑业儒18.把第②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高考语文新课标卷ⅱ文言文明史韩文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
2014 年高考语文新课标卷Ⅱ文言文明史韩文传注释答案详解译文(贵州、甘肃、青海、宁夏、海南、黑龙江、吉林、新疆、云南、西藏、内蒙古等省区考卷)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 题。
韩文,字贯道,成化(是明宪宗的年号,明朝使用这个年号一共23 年)二年举进士(是指取得了参加进士考试的资格,而非考中了进士。
古文中经常会有“某某屡举进士不第” 的句子,可知“举进士” 不是考中了进士。
又,北宋诗人“石延年三举进士” ,即“石延年曾三次应试进士”。
举,即科举考试。
事实上,进士考试一般分两步走,第一级部级——礼部,合格后再参加第二级的,一般由皇帝亲自主持——当然有时也只是个仪式,叫殿试,由此排出名次,第一名就是大名鼎鼎的状元,再授予官职),除(指授予官职)工科(科举是一种官员,尤其是文官的选拔制度。
因以分科考试选举官员,故名“科举”。
唐朝的科考门科众多,有医科,有工科——就是铁匠木匠船匠等制造业,有文科和武科等)给事中,出(指离开京城,到地方上为官)为湖广右参议。
中贵(即中贵人,帝王所宠幸的近臣,也专称显贵的侍从宦官)督太和山(武当山,古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丹江口市境内),干没(侵吞他人财物。
《新五代史·李崧传》:“屿仆葛延遏为屿商贾,多干没其赀。
”——李屿的仆人葛延遏为李屿做买卖,常常侵吞他的资材。
《宋史·河渠志三》:“每兴一役,干没无数。
”)公费。
文力遏(è,阻止,抑制)之,以其羡(有余,余剩,这里指余钱。
《孟子滕文公下》:“子不通功易事,以羡补不足,则农有余粟,女有余布;子如通之,则梓匠轮舆皆得食于子。
”——:“你如果不互通有无,交换各行各业的产品,用多余的来补充不足的,就会使农民有多余的粮食没人吃,妇女有多余的布没人穿。
你如果互通有无,那么,木匠车工都可以从你那里得到吃的)易(换,交换)粟(米)万石,备振贷(赈济。
振,通“赈”,救济)。
九溪(地名,位于西湖西边群山中的鸡冠垅下)土酋(即“土司”,是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与邻境争地相攻,文往谕(yù,告诉,使人知道,一般用于上对下),皆服。
2021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五套含答案和译文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五套含答案和译文(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袁彖,字伟才,陈郡阳夏人也。
父觊,武陵太守。
彖少有风气,好属文及玄言。
举秀才,历诸王府参军,不就。
觊临终与兄顒书曰:“史公才识可嘉,足懋先基矣。
”史公,彖之小字也。
服未阕,顒在雍州起事见诛,宋明帝投顒尸江中,不听敛葬。
彖与旧奴一人,微服潜行求尸,四十余日乃得,密瘗石头后岗,身自负土。
怀其文集,未尝离身。
明帝崩后,乃改葬顒。
除秘书丞,议驳国史,檀超以《天文志》纪纬序位度,《五行志》载当时详沴,二篇所记,事用相悬,日蚀为灾,宜居《五行》。
超欲立处士传。
彖曰:“夫事关业用,方得列其名行。
今栖遁之士,排斥皇王,陵轹将相,此偏介之行,不可长风移俗,故迁书未传,班史莫编。
一介之善,无缘顿略,宜列其姓业,附出他篇。
”迁始兴王友,固辞。
太祖使吏部尚书宣旨令就。
坐弹谢超宗简奏依违,免官。
彖性刚,尝以微言忤世祖,又与王晏不协。
世祖在便殿,用金柄刀子治瓜,晏在侧曰:“外间有金刀之言,恐不宜用此物。
"世祖愕然,穷问所以。
晏曰:“袁彖为臣说之。
”上衔怒良久。
彖到郡,坐逆用禄钱,免官付东冶。
世祖游孙陵,望东冶,曰:“中有一好贵囚。
”数日,车驾与朝臣幸冶,履行库藏,因宴饮,赐囚徒酒肉,敕见彖与语,明日释之。
寻白衣行南徐州事,迁侍中。
彖形体充腴有异于众每从车驾射雉在郊野数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养于伯母王氏事之如亲闺门中甚有孝义隆昌元年,卒。
年四十八。
谥靖子。
(节选自《南齐书·袁彖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彖形体充腴/有异于众/每从车驾射雉在郊野/数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养于伯母王氏/事之如亲/闺门中甚有孝义/B.彖形体充腴/有异于众/每从车驾/射雉在郊野/数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养于伯母王氏/事之如亲/闺门中甚有孝义/C.彖形体充腴/有异于众/每从车驾/射雉在郊野/数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养于伯母/王氏事之如亲/闺门中甚有孝义/D.彖形体充腴/有异于众/每从车驾射雉在郊野/数人推扶/乃能徒步/幼而母卒/养于伯母/王氏事之如亲/闺门中甚有孝义/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玄言,可以指老子、庄子的著作,也可指魏晋时期崇尚老庄玄理的言论或言谈。
新课标“Ⅰ卷+Ⅱ卷”文言文阅读解析+文言挖空+参考译文(精校收藏版)
【语文畅学优】新课标“Ⅰ卷+Ⅱ卷”文言文阅读解析+文言挖空+参考译文(精校收藏版)2023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文言文阅读解析文言文翻译及文言挖空训练明日推出,敬请关注。
选择题解析T10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韩非子A云夫子B善之C引D以张本E然F后难之G岂有H不似哉?【关于试题】2023年初教育部命制的试题断句新题型,将客观选择题改成主观题,考生没有任何投机可能(选择题是给出断句位置,考生找不同,排除法,有蒙混过关的可能)。
这一新题型在2023年新高考试题中得到印证,估测会在今后高考中延续一断时间。
因断句只有三处,句子相对较短,这实际上降低了难度。
字母定位法,为机读阅卷提供了方便。
技法:(1)只需三处,我们可以运用由大到小倒推法。
先确定“大”的范围,再来找其他两处。
(2)答题3分,每涂对一处给1分。
记住,只涂三处,涂四处及以上不得分,不能乱涂。
【解析】先断最容易的一处,“岂………哉?”是固定句式,“岂”前G处必断。
再来逆推,找出两处。
“然后”是一个很准常见的时间词,承接两个动作,前面D处可断。
再来看句子主语韩非子,有三个动作词,分别是“云”“引”“难”,三个动作要断开,由此可推知,“引”前C处要断。
材料一中韩非先引用孔子的观点,然后加以批驳,这就是“引以张本”“然后难之”。
材料一《韩非子·难一》中的“仲尼闻之,善赏哉襄子!赏人而天下为人点者莫敢失礼矣”,可知,“夫子善之”是韩非书里记载的内容,应作“云”的宾语,“韩非书云夫子善之”语意完整,其后应断开。
【答案】CEG (每答对一处1分;答错不扣分;答案超过三处,不给分。
)【断句】韩非子云夫子善之,引以张本,然后难之,岂有不似哉?【句意】韩非的书里记载说“孔子认为赵襄子奖赏得好’,引用孔子的话来为自己的观点张本,然后非难孔子的说法,(韩非书里说的和孔子的意思)怎么会有不同呢?选择题解析T11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A.围,指被围困,“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举”表示被选拔,两者用法相同。
2020年新高考Ⅱ卷文言文练习、答案及解析
10.(3分)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B. 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具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威去/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解答本题注意各选项间不同之处。“昨闻海令为母寿”,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中间不宜断开,排除C项、D项;“然”表转折,与后文关系密切,所以应在它之前断开,排除B项。
画波浪线部分句意为:总督胡宗宪曾经告诉别人说:“昨天我听说海县令为母亲祝寿,只买了二斤肉。”都御史(官职名)鄢懋卿从淳安县经过,海瑞对他们的招待都很简陋,说淳安县地方太小容不下车马。鄢懋卿非常愤恨。但是一直都听说过海瑞的名声,只好收敛威风离开了。
A. 海瑞生活俭朴,时时关心国事。他担任淳安知县时,布衣粗食,老仆种菜;任职户部时,见皇上深居西苑,不亲理朝政,又独自上奏劝谏。
B. 海瑞劝谏皇上,不惧以死报国。皇上得疏大怒,命令火速捉拿,不要让他逃遁,但得知海瑞待罪于朝不会逃跑后,又细读疏文,并感动叹息。
C. 海瑞严厉执法,受到小人诋毁。他任南京右都御史时,因要求严明,部下怨恨,部属房寰惧遭揭发,又受怂恿,上疏诋毁,致使海瑞被迫退休。
2020
【答案】10. A 11. A 12. C
13.(1)众多官吏一向偷安怠惰,海瑞以自己的行动加以纠正。有御史偶尔演戏奏乐,海瑞将要遵照太祖法规对他杖责。
(2)市民停业悼念。灵柩经过江面,民众穿戴白衣帽两岸送行,洒酒祭奠而哭的人百里不绝。
14.①自知触怒皇帝将死;②抱定必死的决心。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文阅读系列练习1219(共两组)(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文阅读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材料一:李及字幼幾,郑州人也。
举进士,寇准荐其才,擢知兴化军。
(及)迁枢密直学士,出知杭州。
于时内侍江德元居中用事,其弟德明奉使过杭,及待之薄。
僚佐惊曰:“江使者兄弟,荣枯..大臣如反掌耳。
今公不加礼待之,公虽不求福,独不畏其为祸乎?”及曰:“待之如是足矣。
”既而德明谓僚佐曰:“李公春秋高,何不求闲郡以自处,而居杭繁剧之地邪?”僚佐走语及曰:“果然,江使者之言可惧也。
”及笑曰:“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既而德明亦不能伤也,时人重其操守。
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
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
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
(节选自《东都事略·李及传》)材料二:曹玮久在秦州,累章求代。
上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枢密直学士李及,上即以及知秦州。
众议皆谓及虽谨厚有行,非守边之臣,不足以继玮。
杨亿以众言告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心亦轻之。
会有屯驻禁军白昼夺妇人银钗于市中,吏执以闻。
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
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观书如故。
将吏皆惊。
不日,声誉达于京师。
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谓旦曰:“向者相公..初用及,外廷之议谓及不胜其任,及今材器乃如此,信乎相公知人之明也!”旦笑曰:“外廷之议,何其易得也。
夫以禁军戍边,白昼为盗于市,主将斩之,事之常也,乌足以为异.政乎?旦之用及者,其意非为此也。
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边境之事,玮处之已尽其宜矣。
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坏玮之成绩。
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
”(节选自《涑水记闻》卷六)1.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杨亿以众A言B告C旦D不答E及至F秦州G将吏H心亦轻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荣枯,指使人穷达,与贾谊《过秦论》中“以愚黔首”的“愚”用法相同。
辽宁高考文言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辽宁高考文言文阅读原文:公讳尧臣,字伯庸。
天圣五年举进士第一,为将作监丞、通判湖州。
召试,以著作佐郎直集贤院,知光州。
岁大饥,群盗发民仓廪,吏法当死,公曰:“此饥民求食尔,荒政之所恤也。
”乃请以减死论。
其后遂以著令,至今用之。
郭皇后废,居瑶华宫,有疾,上颇哀怜之。
方后废时,宦者阎文应有力,及后疾,文应又主监医。
后且卒,议者疑文应有奸谋。
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以释天下之疑。
事虽不行,然自文应用事,无敢指言者,后文应卒以恣横斥死。
元昊反,西边用兵,以公为陕西体量安抚使。
公视四路山川险易,还言某路宜益兵若干,某路贼所不攻,某路宜急为备,至于诸将材能长短,尽识之,荐其可用者二十余人,后皆为名将。
是时,边兵新败于好水,任福等战死。
今韩丞相坐主帅失律,夺招讨副使,知秦州;范文正公亦以移书元昊不先闻,夺招讨副使,知耀州。
公因言此两人天下之选也,其忠义智勇,名动夷狄,不宜以小故置之,且任福由违节度以致败,尤不可深责主将。
由是忤宰相意,并其他议,多格不行。
明年,贼入泾原,战定川,杀大将葛怀敏,乃公指言为备处,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而前所格议,悉见施行。
初,宦者张永和方用事,请收民房钱十之三以佐国事。
下三司,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公执以为不可。
京师数为飞语,及上之左右,往往谗其短者。
上一切不问,而公为之亦自若也。
公在政事,论议有所不同,必反复切劘,至于是而后止,不为独见。
在上前,所陈天下利害甚多,至施行之,亦未尝自名。
公为人纯质,虽贵显不忘俭约。
遇人一以诚意,无所矫饰,善知人,多所称,荐士为时名臣者甚众。
有文集五十卷。
将终,口授其弟纯臣遗奏,以宗庙至重、储嗣未立为忧。
天子愍然,临其丧,辍视朝一日,赠左仆射,太常谥曰文安。
辽宁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目: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其后遂以著令著:显著。
B.以释天下之疑释:消除。
C. 多格不行格:搁置。
D. 永和阴遣人以利动公阴:暗中。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尧臣为人正直的一组是①公请付其事御史,考按虚实②不宜以小故置之③尤不可深责主将④由是始以公言为可信⑤公执以为不可⑥公为之亦自若也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⑥D.④⑤⑥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尧臣军事才能杰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答案解析及参考译文1、新课标卷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
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
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厉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登景泰二年进士登:升职。
B.录功进左副都御史录:记载。
C.振巩昌、临洮饥民振:救济。
D.勒石纪之而还勒:铭刻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文升劝谏皇上修身爱民内容的一组是(3分)①新天子当使知稼艰难②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③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④文升请命所司振恤⑤减膳撤乐,修德省愆⑥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文升仕途顺利,政绩卓越。
他被委任御史以后,历任多项职务。
功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处理受灾民众的善后问题;二是击败扰乱社会秩序的贼寇。
B.马文升为人正直,处事严明。
他敢于直言劝谏,奏事进言均得到采纳;又能够严格考察部属,曾罢免贪婪懦弱者三十余人,奸人怨恨,对他大肆威胁和污蔑。
C.马文升尽心军事,关注民生。
他任兵部尚书十多年,对屯田、边备等职责勇于进言。
在代吏部尚书时,南京等地遭遇风雨灾害,他又请求皇上救助灾地百姓。
D.马文升文武全才,名声远扬。
朝廷大事往往等他决断,又有显赫边功,外国皆闻其名。
为人重气节,品行端正,以至于大盗各处骚扰,也不去钧州他的家乡。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⑴在班列中最为耆硕,帝亦推心任之,诸大臣莫敢望也。
⑵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颦蹙不答。
【答案】 4.A 5.B 6. D7.(1)在朝廷官员中最是年高德劭,皇上也诚心诚意任用他,诸位大臣没有敢望其项背的。
(2)在家闲居,无事从不到州城去。
说到当时政事,总是皱着眉头不回答。
【附:2013年新课标卷文言文《马文升传》文白对译】马文升,字负图,貌瑰奇多力。
登景泰二年进士,授御史。
马文升,字负图。
相貌奇异很有气力。
景泰二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御史之职。
历按山西、湖广,风裁甚著。
成化初,召为南京大理卿,满四之乱,历任山西、湖广巡按。
刚正不阿,非常有名。
成化初年,被召为南京大理卿。
满四之乱(满录功进左副都御史,振巩昌、临洮饥民,抚安流移。
四,蒙古人,援兵数万在陕西固原反叛),记功晋升为左副都御史。
救济巩昌、临洮饥民,绩甚著。
是时败寇黑水口,又败之汤羊岭,勒石纪之而安抚流民,业绩突出。
当时,在黑水口打败入侵的敌寇,又在汤羊岭打败他们,刻石记功而还。
进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徐、和饥,移江南粮十还。
(后又)晋职为右都御史,总督漕运。
淮安、徐州、和州发生饥荒,文升从江南调去十万石、盐价银五万两振之。
孝宗即位,召拜左都御史。
弘治元年上言万石粮食、盐价银五万两救济。
孝宗即位,召他入朝任命他为左都御史职。
弘治元年他上奏十五事,悉议行。
帝耕藉田,十五件事,经过讨论后全都付诸实行。
孝宗仿古天子亲耕籍田(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教坊以杂戏进。
文升正色曰:种的田。
每逢春耕前,天子、诸侯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的重视),教坊进献杂戏。
文升严肃地“新天子当使知稼穑艰难,此何为者?”即斥去。
明年,为说:“新任天子应当知道农事的艰难,这些杂戏是什么意思?”就斥退了他们。
第二年,担任兵部尚书,督团营如故。
兵部尚书,仍像以前那样督率团营(明自土木之役后,京军三大营:五军﹑三千﹑神机—损失殆尽。
景泰中,于谦从三营中选精兵十万,分十营集中操练,称为团营。
嘉靖时罢团营,恢复旧制)。
当时天下承平既久,兵政废弛,西北部落时伺塞下。
文升严核诸将校,黜贪懦者三十持久太平、兵备荒废松弛、西北部落少数民族时时伺机入侵。
文升严格考查将校,贬退三十余人。
奸人大怨,夜持弓矢伺其门,或作谤书射入东长安门余个贪婪懦弱的军官,奸人对他十分怨恨,夜间持弓等在他门旁,有的写谤书射入东长安门内。
为兵部十三年,尽心戎务,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数条上内。
马文升在兵部任职十三年,尽心军务,对于屯田、马政、边备、守御等事务,他多次上便宜。
国家事当言者,即非职守,亦言无不尽。
尝以太子书分条陈奏。
只要是应当说明的国家大事,即使并非他的本职,也言无不尽,曾经因为太子年及四龄,当早谕教。
请择醇谨老成知书史者,保抱扶持,年已四岁,应该及早进行教育。
文升请求挑选淳朴严谨、老成又熟悉历史的人,教育扶持太凡言语动止悉导之以正。
山东久旱,浙江及南畿水灾,文升请命子,对太子言语举止都要正确引导。
山东久旱无雨,浙江以及南畿发生水灾,马文升奏请命所司振恤,练士卒以备不虞。
帝皆深纳之。
在班列中最为耆硕,有关部门救济抚恤,操练士卒以备不测。
皇帝都完全接纳。
他在朝班的行列中最为德高望重,帝亦推心任之。
诸大臣莫敢望也。
吏部尚书屠滽罢,倪岳代滽,皇帝也以诚相待十分信任他。
诸大臣没人敢有怨言。
吏部尚书屠滽被罢免,倪岳取代了屠滽,岳卒,以文升代。
南京、凤阳大风雨坏屋拔木,倪岳去世,由马文升代替倪岳任吏部尚书。
南京、凤阳发生大风雨,房屋被毁坏,树木被拔文升请帝减膳撤乐,修德省愆,御经筵,绝游起,马文升请求皇帝减少饮食撤去歌舞音乐,修养德行反省过失,开御前讲席,断绝游玩和宴;停不急务,止额外织造;振饥民,捕盗贼。
已,又上吏部宴饮,停办并不紧急的事务,停止额外织造,赈济灾民,捕捉盗贼。
事后,文升又奏陈吏部职掌十事。
帝悉褒纳。
正德时,朝政已移于中官,文升老,主管的十件事。
孝宗全都表示赞赏并接纳之。
正德年间,朝政已转移到宦官手里,文升年老,连疏求去,许之。
家居,非事未尝入州城。
语及时事,辄接连上疏要求离开,皇帝答应了。
文升在家居住时,无事不去州府。
外人谈及时事,他总是颦蹙不答。
五年卒,年八十五。
文升有文武才,长于应变,朝端皱着眉头不回答。
五年去世,终年八十五岁。
文升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擅长应变,朝廷中大议往往待之决。
功在边镇,外国皆闻其名。
尤重气节,厉的大事往往要等他来做决定。
他在边疆建立功勋,外国都知道他的名声。
尤其看重气节,砥廉隅,直道而行。
卒后逾年,大盗至钧州,以文升家在,舍之去。
砺操守(厉,同“砺”廉隅,棱角,比喻指方正的操守),行事坚守正道。
他去世一年后,大盗到了钧州,因为马文升的家在此地,即放弃了那里离开了。
(节选自《明史?马文升传》)2、新课标卷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
少聪敏好学,善属文。
开元末,举进士,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擢拜右拾遗。
乾元初,兼礼部侍郎。
揆尝以主司取士,多不考实,徒峻其堤防,索其书策,深昧求贤之意也。
其试进士文章,曰:“大国选士,但务得才,经籍在此,请恣寻检。
”由是数月之间,美声上闻,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大用。
时京师多盗贼,有通衢杀人置沟中者,李辅国方恣横,上请选羽林骑士五百人以备巡检。
揆上疏曰:“昔西汉以南北军相统摄,故周勃因南军入北军,遂安刘氏。
皇朝置南北衙,文武区分,以相伺察。
今以羽林代金吾警夜,忽有非常之变,将何以制之?”遂制罢羽林之请。
揆在相位,决事献替,虽甚博辨,性锐于名利,深为物议所非。
又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同列吕諲,地望虽悬,政事在揆之右,罢相,自宾客为荆南节度,声问甚美。
惧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諲管内抅求諲过失。
諲密疏自陈,乃贬揆莱州长史同正员,揆既黜官,数日,其兄改授为司门员外郎。
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
初,揆秉政,侍中苗晋卿累荐元载为重官。
揆自恃门望,以载地寒,意甚轻易,不纳,而谓晋卿曰:“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载衔恨颇深。
及载登相位,因揆当徙职,遂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
既无禄俸,家复贫乏,孀孤百口,丐食取给。
萍寄诸州,凡十五六年,其牧守稍薄,则又移居,故其迁徙者,盖十余州焉。
元载以罪诛,除揆睦州刺史,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为卢杞所恶。
德宗在山南,令充入蕃会盟使,加左仆射。
行至凤州,以疾卒,兴元元年四月也,年七十四。
(节选自《旧唐书·李揆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家于郑州,代为冠族代:世世。
B.少聪敏好学,善属文属:撰写。
C.深昧求贤之意也昧:冒犯。
D.经籍在此,请恣寻检恣:任意。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李揆深受朝廷器重的一组是(3分)①献书阙下,诏中书试文章②自此颇承恩遇,遂蒙天用③遂制罢羽林之请④后累年,揆量移歙州刺史⑤奏为试秘书监,江淮养疾⑥入拜国子祭酒、礼部尚书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揆自幼好学,入仕后美名上闻。
他出身显贵人家,聪明敏捷,好学上进,开元末年步入仕途。
他主张考查进士务必选拔有真实才能的人,受到广泛好评。
B.李揆有远见卓识,上疏得到认可。
当时京城治安混乱,盗贼杀人,李辅国请求选羽林军以备巡视。
李揆引西汉旧事说明,如羽林警夜则难以应付突然之变。
C.李揆汲汲于名利,深受人们非议。
他在相位时,论及大事头头是道,却热衷追名逐利。
他嫉妒吕諲地位超过自己,密令捏造吕的过失,最后反而自食其果。
D.李撰与元载交恶,仕途遭遇坎坷。
他自恃门望高贵,鄙薄元载出身寒微,元怀恨在心。
元登相位后,对他报复,致使他全家衣食无着,在各州飘泊十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