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918马克思主义发展史》2021年考研专业课复试大纲

合集下载

2020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研专业课916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

2020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研专业课916中国近现代史考试大纲

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中国近现代史》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16)学院名称(盖章):历史文化学院学院负责人(签字):编制时间: 2019年7 月1日《中国近现代史》科目大纲(科目代码:916)一、考核要求《中国近现代史》是历史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该门课程主要分为两大段落:第一部分自1840年至1919年,讲述了中国旧民主主义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第二部分自1919年至1949年,讲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该门课程是攻读历史学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复试或加试科目。

本科目考核的基本要求是:学生能够了解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把握这一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的基本脉络;有一定的史学理论基础。

二、考核评价目标《中国近现代史》这门课程在历史学科中有极重要的地位,该科目也是了解学生历史学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本科目考核评价的目标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这一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以及当时社会的基本特征应有较深入的了解,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知识。

2、学生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演化的基本脉络,有一定的对问题整体把握和综合的能力。

3、学生还应具有初步运用马列主义的史学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探索历史发展规律的能力。

三、考核内容(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第一章鸦片战争第一节罪恶的鸦片贸易和中国的禁烟运动战前中国与世界;罪恶的鸦片贸易;中国的禁烟运动。

第二节英帝国主义挑起的鸦片战争英国蓄意发动战争;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

第三节战后十年的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的逐步瓦解;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觉醒。

第二章太平天国起义第一节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前的中国社会;洪秀全创拜上帝教;金田起义;清政府的反动措施;太平军天京定都。

第二节天京定都后的主要措施太平军北伐、西征及天京破围战;《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太平军所采取的其它措施。

2020-2021年北师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招生信息、参考书目、经验指导!

2020-2021年北师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招生信息、参考书目、经验指导!

2020-2021年北师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招生情况、分数线、参考书目、经验指导、复试办法!一、北师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招生情况03050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01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与经验研究考试科目: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③71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④918中共党史招生人数:2019年拟招收6人,含接收推免生3人左右。

复试形式及内容:面试二、北师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参考书目推荐北师大近几年开始不公布参考书目,以下是学长学姐推荐书目,供大家参考——713政治学原理参考书目:《政治学基础》王浦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政治学原理》王惠岩,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918 中共党史参考书目:《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胡绳,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三、北师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复试分数线四、2018 北师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拟录取名单录取名单请关注“北师大考研联盟”微信公众号查阅!五、2018年北师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复试办法1. 复试成绩满分300分,低于180分为不及格,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2. 总成绩=初试成绩+复试成绩。

3. 所有复试合格的考生分专业按照总成绩高低排序,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六、2018年北师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调剂办法基本条件:调剂考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考生的第一志愿报考单位为我校,且是报考我院相近专业的考生;2、初试成绩须符合第一志愿报考专业全国初试成绩基本要求A类线和我校复试基本分数线。

3. 拟接收调剂复试专业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拟接收人数为1人。

调剂申请程序学院根据初试成绩排名电话征询符合我院调剂条件的考生意愿,按差额确定调剂复试名单,复试时间和地点由学院另行通知。

复试办法复试总分为300分,低于180分者不及格,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西北师范大学《思政教育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复试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思政教育综合》2021年考研专业课复试大纲
导论 第 1 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第 1 节 世界多样性与物质统一性 第 2 节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 第 3 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 2 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第 1 节 实践和认识 第 2 节 真理和价值 第 3 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 3 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 1 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第 2 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第 3 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 4 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第 1 节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第 2 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第 3 节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第 5 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第 1 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第 2 节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 3 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第 6 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四、参考书目
1.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第三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9 年版。 2.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3.本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8 年版)》,高等教育出版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 第 2 节 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理 第 3 节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 第 7 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 第 1 节 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第 2 节 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 3 节 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
三、考核内容
(一)思政教学论
第一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概述 第一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历史考察 第二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性质 第三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地位 第四节 思想政治(品德)学科核心素养 第五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目标 第六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的理念 第二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和教材 第一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标准 第二节 思想政治(品德)教材 第三章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一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概述 第二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 第三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思想政治(品德)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策略和途径 第四章 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过程 第一节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过程的本质和特征 第二节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过程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理念 第四节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第五章 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设计 第一节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设计概述 第二节 思想政治(品德)教学方案的设计 第三节 思想政治(品德)说课设计 第六章 思想政治(品德)的教学实施

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

2021年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

2021年西北师范⼤学马克思主义...特别说明本书根据历年考研⼤纲要求并结合历年考研真题对该题型进⾏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考研科⽬该题型常考试题及重点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考研复习⾸选资料。

版权声明青岛掌⼼博阅电⼦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的市⾯上已出版或发⾏图书及来⾃互联⽹等资料的⽂字、图⽚、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作者和来源。

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时未能联系上作者或者⽆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有部分未注明作者或来源,在此对原作者或权利⼈表⽰感谢。

若使⽤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书属于⾸次,加之作者⽔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考⽣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分在读研究⽣按照考试⼤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习参考,与⽬标学校及研究⽣院官⽅⽆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即处理。

⼀、2021年西北师范⼤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08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法考研核⼼题库之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简答题精编1.什么是思想政治教育⽅法?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法有何意义?【答案】思想政治教育⽅法,承担着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标的使命,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法和⼯作⽅法。

思想政治教育⽅法,对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标、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以及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成效具有重要意义,有三⽅⾯:(1)思想政治教育⽅法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的重要⼿段。

能否⾃觉选择和运⽤思教的科学⽅法,是能否实现思教⽬的、完成思教任务的关键。

在思教过程中,不会选择和运⽤⽅法,不讲⽅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现思想教育的⽬的就⽆从谈起,完成思教任务也就成了⼀句空话。

(2)思想政治教育⽅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的纽结。

在思教活动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的因素,⽅法是中介因素。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汇总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汇总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
考书目汇总
目前对于研究生招生简章想必大家都非常关注,为方便大家及时了解全国各省市院校2020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汇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2020年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汇总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招生参考书目:
0305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初试科目:61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含原著)考试大纲.doc 808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大纲.doc
复试科目:918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考试大纲.doc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参考书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工程教材2018版。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参考书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工程教材2018版。

0302 政治学
初试科目:613政治学理论考试大纲.doc 805西方政治思想史考纲.doc
复试科目:915中国政治思想史考试大纲.doc
同等学历加试科目:
1.西方政治制度。

参考书目:《西方政治制度》马啸原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参考书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浦兴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1.《共产党宣言》形成的过程 2.对马克思主义的系统阐述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对 1848 年欧洲革命的理论总结 1. 提出了不同类型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 2. 发展了不断革命的策略思想 3. 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4. 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问题
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918)
学院名称(盖章): 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院负责人(签字): 金建萍 编 制 时 间: 2020 年 7 月 5 日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目大纲
(科目代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8)
一、考核要求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之一。 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传播和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为研究对象。学习该课程,可以帮 助我们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理解;学习该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对待马克思主义 的科学态度;学习该课程,有助于我们认清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从而坚定 我们对它的信念。
本课程的命题以本大纲为指导,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 盖密度。
本课程的考核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分值比例大致为:识记占 20%,理解约占 30%,简单应用约占 10%,综合应用约占 40%。
本课程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试卷中不同难度试题的分值比例大致为:易,占 20%; 较易,占 30%;较难,占 30%;难,占 20%。应当注意:试题的难易程度与能力层次不是 同一概念,在各个能力层次的试题中都存在着不同难度,切勿将二者混淆。
三、考核内容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1.资本主义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2.无产阶级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
二、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 1.德国古典哲学 2.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3.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三、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转变
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创新
1.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政治经济研究对象的理解 2.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提出的一些重要理论观点 3. 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创新
第二节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的形成
一、劳动价值论的新探索 1. 首次确定了以商品作为价值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2. 首次揭示出商品的二重存在形式 3. 首次从商品交换的内在规定中推导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4. 首次形成了价值形式发展性质的基本思路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章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的形成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探索和《资本论》第一卷的问世
一、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探索的早期阶段 1. 对现实社会研究和理解的需要,是推动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首要原因 2. 马克思思想的内在发展,是要求他深入政治经济领域研究的重要因素
二、马克思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探索 1. 马克思对前期政治经济学研究成果的总结 2. 马克思正始开始进入《资本论》的写作
三、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及其重大意义 1. 对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 2. 唯物史观形成的重大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
一、马克思主义重要观点的初次公开阐述 1.批判蒲鲁东经济学的哲学基础,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理论 2.批判蒲鲁东的经济理论,初步阐述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3. 批判蒲鲁东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阐述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三、《资本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1. 《资本论》是经济学革命的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重要标志 2. 《资本论》是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理论相结合的典范 3. 《资本论》经受了来自各方面的理论挑战和论争,显示出强大的感召力和生命力 4. 《资本论》历经社会发展实践的挑战和考验,具有历史发展的穿透力和巨大魅力
三、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历史趋势的分析 1. 资本积累理论 2. 资本流通理论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
第四节 政治经济学研究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一、未来社会经济关系一般性质的分析 1. 未来社会所有制理论 2. 未来社会有计划地分配社会劳动时间的思想 3. 未来社会按劳分配理论
二、《资本论》二、三卷的出版 1. 马克思对《资本论》二、三卷的思考及创作 2. 恩格斯整理并出版《资本论》二、三卷
本课程的考核,要求考生较系统地领会和掌握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运用本课 程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分析、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综合分析、解决比较复杂的现实问 题。
本课程的考核形式为闭卷,总分为 100 分。 本课程的考试大纲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各个方向。 本课程考试题型为:解释概念、简答题、论述题等。
二、考核评价目标
本课程要求考生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 本原理,以便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真正分清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丰富 和发展的理论判断,以更有力的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现时代的创新;真正分清哪些是必 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以更切实地弘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真正分清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以更利于准确理解马克思 主义的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
1.马克思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2.恩格斯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对新世界观的探索
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形成
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和新世界观的初步探索 1.马克思对新世界观的初步探索 2.恩格斯对新世界观的初步探索
二、清算旧哲学影响,为新世界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1.彻底清算青年黑格尔派 2.清算费尔巴哈哲学和“新唯物主义”纲领的提出
二、劳动价值论的系统研究 1. 价值实体是抽象的一般人类劳动 2. 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 价值形式及其历史的发展 4. 价值的社会本质 5. 价值规律
第三节 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一、对资产阶级古典学派“难题”的解决 1. 剩余价值一般的理论 2. 生产价格理论
二、剩余价值理论的系统阐发 1. 劳动力商品理论 2. 剩余价值生产形式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