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全新归纳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最全汇总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最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b04321a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c.png)
人教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考必背知识点最全汇总一、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宪法原则1.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4.国家机关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律,宪法权威高于一切法律法规。
二、道德修养与公民道德建设1.人的道德品质是一种客观存在,道德修养是人生的任务。
2.公民道德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包括守法守纪、诚实守信、团结友爱、互助公益、勤俭节约、爱岗敬业等方面。
3.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各个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经济权利等。
2.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守法、纳税、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保护环境、维护社会秩序等。
四、宪法和法律1.宪法是国家最高的法律,具有法律的最高地位和权威。
2.法律是国家法律体系中的一种法规,具有普遍约束力和强制力。
3.法律的实施需要依靠政府、司法机关和公民的参与。
4.宪法、法律必须遵循合法性原则,即合法性是法律和行政行为的首要要求。
五、刑法与治安防范1.刑法是国家关于行为人犯罪和受罚的规定,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2.犯罪分为盗窃、抢劫、故意伤害、贩毒、盗窃电动车等不同类型。
3.预防犯罪的方法包括加强安全防范、提高法制意识、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等。
六、法律与道德的关系1.法律是道德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道德是法律的基础。
2.法律与道德在实践中相互作用,互相影响。
3.遵守法律是道德的基本要求,道德行为应该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七、网络道德与法律规范1.网络道德包括尊重他人、保护个人隐私、维护网络安全、合理利用网络等方面。
2.网络法律规范包括保护未成年人、保护个人隐私、禁止网络暴力等。
八、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1.公民的选举权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种方式。
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全新归纳
![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全新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e3254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3.png)
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全新归纳政治是初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它涉及到国家政权组织和管理以及公民的政治参与等方面的知识。
人教版初中政治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政治能力和政治道德,使他们能够理解基本的政治概念,认识国家政府的职能和作用,培养自身的公民素养。
本文将对人教版初中政治书中的知识点进行全新的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政治知识。
一、国家和公民国家是由一定的领土、人民和政权组成的统一整体。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拥有公民权利和义务。
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负责管理国家事务和维护国家利益。
二、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国家政权组织职能和运行方式的总和。
主要包括单一制和分权制、三权分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三、民主与集中制度民主制度是指人民通过普选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和决策,集中制度是指政府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履行职能和权力。
民主与集中是相互联系的,相辅相成的。
四、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行使权力和管理国家事务的组织。
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主要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等。
五、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是指政府和政治生活以人民为中心,依法行政、舆论自由、公民平等参与等特点的一种政治形态。
我国实行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体体现为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政府公开透明等方面。
六、国家安全与国际关系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领土完整和国家利益不受到内外威胁和冲击的状态。
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不同的政治体系之间相互交往、合作和竞争的关系。
七、宪法和法律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组织和运行的总章程。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具体规则和规范,是国民行为的准则。
初中政治知识点的全新归纳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政治知识,提高政治学科的学习效果。
做好政治学科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关注国家发展、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全新归纳的政治知识点,加深对政治学科的理解,提高对国家政治生活的认知,成为具有政治意识和参与意愿的优秀公民。
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
![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fbbd20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8.png)
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知识点整理汇总如下:
第一章政治与我
- 什么是政治
- 政治的作用和意义
- 国家与政权的区别和联系
- 我国的国家组织形式
- 党的领导地位
第二章民主与选举
- 民主的含义
- 民主的形式
- 民主的实现
- 选举的意义和形式
- 我国选举的制度和程序
第三章法治与法律
- 法治的含义和作用
- 法律的分类
- 法律的基本原则
- 我国的法律体系
- 如何维护法律权威
第四章国家机关
- 国家机关的概念和作用
- 国家权力机构
- 国家行政机关
- 国家立法机关
- 国家司法机关
第五章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的成立
- 我国宪法的制定
- 我国国家制度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区域行政区划
- 祖国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第六章政治生活常识
- 政治生活中的礼仪和规矩
- 个人在政治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
- 参加政治生活的方式和途径
- 了解和参与公共事务
- 做一个有爱国情感、服务意识和责任感的公民
以上就是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的知识点整理汇总,希望对学生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48cf7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a.png)
人教版初中政治全册中考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政治生活
- 政治概念和政治生活
- 国家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司法机关)
- 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地方政府制度)
第二章宪法与法制
- 全面依法治国
- 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组织职能、法院和检察院的组织职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体系
第三章政治制度
- 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选举和被选举权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四章经济建设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鲁迅和董存瑞的故事
第五章文化建设
- 文化建设的意义
- 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和贡献
- 现代文化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第六章社会建设
-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 珍爱生命,注意健康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民族关系
第七章生态文明和绿色家园
- 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
- 绿色家园的构建
第八章社会主义现代化
- ,砥砺前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九章一个中华民族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 中国近代史
第十章家庭和谐
- 家庭和谐的标志
- 十三经典和家训
第十一章珍爱和平
- 防止战争的发生
- 人与人之间的和平相处第十二章童年往事
- 童年的快乐时光
- 勤俭持家的故事
第十三章快乐研究
- 研究的意义
- 如何高效研究
第十四章成长之路
- 成长的阶段
- 成长的收获。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07cc6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2.png)
七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一、什么是政治1. 政治是指人们为了争取和维护自己的权益而进行的活动和行为。
2. 政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进化的必然产物。
3. 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权力问题,即谁来执政,执政者如何行使权力。
4. 政治是一门科学,包括政治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哲学等多个学科。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民主。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我国的国家制度和分权制衡1. 我国的国家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 我国的政府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3. 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立法权、监督权、选举权等职能。
4. 我国的政府机关之间存在分权制衡的关系,实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平衡。
四、社会主义民主1. 社会主义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价值之一。
2. 社会主义民主是指人民有广泛的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充分发扬民主,实现人民民主主体地位。
3. 社会主义民主体现在政治权利和政治制度上,如普选权、选举权、言论权等。
4. 社会主义民主需要通过法治保障,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途径。
五、社会主义荣辱观1.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2.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指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荣辱观念,追求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美好生活。
3. 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人们关注社会集体利益,弘扬社会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努力。
4. 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珍视荣誉,恪守道义,弘扬社会正气。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是全体人民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准则。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政治知识大全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政治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05caeb6f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1.png)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政治知识大全1. 政治基本知识- 政治的定义:政治是指人类社会中关于统治、管理和分配的行为和活动。
- 国家的定义: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组织,具有领土、人民和主权。
- 政党的作用:政党是代表特定利益群体的组织,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推动社会发展。
- 国旗、国徽和国歌的象征意义:国旗代表国家的主权和统一,国徽代表国家的权威和形象,国歌代表国家的团结和民族精神。
2. 国家制度与政权- 国家的三大权力机关: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 国家主席的职责:国家主席是国家元首,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签署法律文件。
- 法治的意义:法治是指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3.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公民的权利:、人身自由、宗教自由、教育权利等。
- 公民的义务:遵守法律、尊重社会道德、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 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选举投票、提建议、参与社会组织等。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追求,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中国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紧密结合中国国情,适应中国发展阶段,符合人民利益,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6. 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和民族团结。
- 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 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保障少数民族地区的自治权力,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人教版政治知识的大致内容,总结了政治基本知识、国家制度与政权、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等内容。
政治初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政治初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03b803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6d.png)
政治初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政治初三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政治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 政治的概念:政治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行为方式,指的是通过权力与组织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调节社会矛盾,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的活动。
2. 政治的特点:普遍性、专政性、组织性和制度性。
二、国家与政权1. 国家的概念:具有一定领土、人民和主权的社会政治组织,是人民共同生存和发展的共同体。
2. 国家的基本属性:独立性、有限性、主权性和民主性。
3. 国家的职能: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提供公共服务和引导社会发展。
4. 政权的概念:掌握国家政治权力的集体或个人。
5. 政权的来源:合法性、合法性和思想性。
6. 政权的分类:专政政权和民主政权。
三、民主与集中制1. 民主的概念:广泛参与、平等协商、直接选举和有效制约的一种决策方式和管理方式。
2. 集中制的概念:国家权力高度集中、垂直管理和一元化决策的一种方式。
3. 民主集中制的关系:民主与集中制既有独立性又有相互制约性。
四、中共党的性质、纲领、指导思想和领导核心1. 中共党的性质:以无产阶级为阶级基础、以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 中共党的纲领: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 中共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4. 中共党的领导核心:习近平同志是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也是党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
五、我国的政治制度与政权1.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政党的角色是补充和监督的。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最高形式。
3.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中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党的领导、民主集中制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特征。
六、现代化建设与国家安全1. 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重点笔记
![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f57f8bf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9.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重点笔记第一章政治生活
1. 什么是政治?
- 政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为了管理社会事务而进行的活动
和组织形式。
2. 政治生活的意义:
- 政治生活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国家繁荣、人民幸福和社会稳定。
第二章国家与国家政权
1. 国家的定义:
- 国家是具有人口、领土和主权的统一政治组织。
2. 国家政权的特点:
- 国家政权是指国家行使权力的组织形式,是政治生活的核心。
第三章国家政权的产生和发展
1. 国家政权的产生:
- 国家政权的产生是人们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
2. 国家政权的发展:
- 国家政权的发展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不断演变和完善。
第四章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1.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三个基本要素:
-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基本要素是国家机构、国家权力和国家制度。
2.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变化:
-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会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而变化。
第五章政治制度
1. 政治制度的定义:
- 政治制度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权力运行的总体安排。
2. 政治制度的分类:
- 政治制度可以分为集中制和分权制两种形式。
以上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政治重点笔记》的概括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教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
![人教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0cd545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3.png)
人教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政治中考知识点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基本政治理论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性特征和基本路线。
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
二、国家机构与政治制度1. 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构、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的职能和相互关系。
2. 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三、法律基础与法治精神1. 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的定义、作用、基本原则。
2. 法治精神:法治的重要性、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公民的法律意识。
四、公民权利与义务1. 公民的基本权利:言论自由、宗教信仰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
2. 公民的基本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尊重社会公德等。
五、道德与社会公德1. 社会公德:社会公德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2. 个人品德:诚信、友善、尊重他人等个人品德的培养。
六、国际关系与外交政策1. 国际关系的基本形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国际合作与竞争。
2. 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七、时事政治1. 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了解当前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及其影响。
2. 时事政治的分析方法:如何从政治角度分析时事,形成自己的见解。
结束语通过以上对人教政治中考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政治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培养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初中政治知识点汇总(人教)
![初中政治知识点汇总(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965e5c6c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b1.png)
初中政治知识点汇总(人教)初中政治知识点汇总(人教完整版)1. 四大原则- 四个基本原则是中国确立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包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
2.- ,提出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基于中国国情和实际建设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4. 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重大事件和人物- 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五一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周恩来、朱德等。
5. 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是中国领导下的重要历史时期,包括经济建设、科技发展、对外开放等方面的重要措施和政策。
6. 当代中国- 当代中国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政策、民主法制建设、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和成就。
7. 人权与民主- 人权是指人类在生活与发展中所享有的基本权利,民主是指人民通过选举和参与决策来实现权力的运行和控制。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
9. 政治常识- 政治常识包括国家制度、政党制度、国家宪法、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10. 时政热点- 时政热点是指当前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政治问题和事件,包括国内外大事、国际关系和重要决策等方面的内容。
以上是初中政治知识点的汇总,涵盖了重要概念、历史事件和人物以及时政热点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
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的重点考点归纳
![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的重点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ce6eb18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48.png)
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的重点考点归纳初中政治教材作为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政治素养的重要教材,承载着培养未来公民的责任。
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内容广泛,其中一些重点考点在学生学习中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将对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的重点考点进行详细归纳,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政治知识。
一、第一册《思想品德和法律基础》1. 思想品德教材围绕人的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理健康等关键词展开,重点考察对思想品德培养的理解和重要价值的认识。
2. 法律基础着重介绍了我国宪法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强调法律对于维护公民权利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考点主要关注对宪法法律体系的认知和法治精神的理解。
二、第二册《经济与物质文明》1. 经济与物质文明发展重点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领域的进步。
考点主要集中在对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的理解,以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比较。
2. 市场经济与财富分配侧重讲解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以及财富分配的原则和方式。
考点关注对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的对比分析,以及对贫富差距问题的思考。
三、第三册《文化与社会发展》1.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认同教材介绍了多元文化和我国多民族社会的特点,强调文化认同对于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考点关注对多元文化和文化认同的理解,以及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的思考。
2. 科技与社会教材介绍了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考点主要关注对科技进步的认知,以及对科技对社会的影响的分析能力。
四、第四册《社会与生活》1. 社会生活重点介绍了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等关键概念,以及社会管理的作用和方法。
考点主要关注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2. 现代城市的发展与问题教材涵盖了现代城市的起源、发展和问题,特别关注了居民生活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考点将着重关注对城市化问题的思考,以及城市化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通过对人教版初中政治教材的重点考点进行归纳,我们可以看出,政治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政治素养。
人教版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点归纳大全
![人教版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点归纳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d21052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66.png)
人教版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点归纳大全
1. 政治概念与基本原则
- 政治的定义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人民民主与专政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 科学发展观
2. 国家政权和政治制度
- 国家的概念与特征
- 国家政权的来源和性质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民主集中制与自治制度
- 党委领导制度
3. 法律与政治生活
- 法律的作用和本质
- 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 法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 司法独立与公正
- 公民的法律权利与义务
4. 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
- 国际政治的本质和特点
- 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 独立自主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大国关系与世界多极化
- 全球治理与全球化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人社会责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和意义
- 增强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和能力
- 共同积累与共同奋斗
- 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 社会主义荣辱观
6.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构建目标
-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则和途径
- 反对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
- 促进世界和平与共同发展
- 共同维护全球环境和平与可持续发展
__Note:__ This is a general outline of the main topics covered in the document "人教版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点归纳大全." The specific content and details may vary.。
人教版初中政治分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初中政治分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8c4339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9.png)
人教版初中政治分册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思想品德与法律- 人的思想是由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塑造的,影响着一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 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起到重要作用。
- 法律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维护社会秩序和人民利益的重要工具。
二、国家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国家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具有独立的领土、政权和主权。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旨在实现国家和人民的繁荣富强。
三、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保持公有制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经济体制。
四、政治与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政治是指人们为争取和维护自己的利益而进行的活动。
- 公民具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和参政权。
五、法律与公民权益保护- 法律是保障公民权益的重要手段,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起到关键作用。
- 公民应当积极参与法治建设,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
六、公民道德与社会公德- 公民道德是人们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体现了人们对社会公众利益的关心和尊重。
- 社会公德是社会中的个体间相互关系和社会团体间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七、文化建设与国家形象- 文化建设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作用。
- 国家形象是国家在国际上的认知与评价,文化是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
八、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文明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 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子孙利益的发展方式。
九、国际交往与全球化- 国际交往是国家之间的互动与合作,是推动国际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
- 全球化是国际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相互联系与融合现象,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政治分册的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内容简洁明了,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最全总结
![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最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41ca96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b9.png)
政治复习的目标有两个,其一,是巩固基础知识,其二,就是提高自己的学科能力。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最全总结,希翼对你们有匡助!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最全总结一、“基础”类1、 .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或者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材的基础是教育。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7、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工农联盟为基础。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二、“根本”类1、现阶段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指整个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任务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3、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彻底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10、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1、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3、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5、惟独把教育搞上去,才干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最全总结
![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最全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5f797d0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29.png)
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最全总结第一章政治学习与法制观念1.1 政治学习•了解政治学习的重要性•掌握政治学习的方法•了解政治学习的内容和途径1.2 法制观念•认识法制观念及其社会意义•了解我国法律的基本内容和体系•掌握维护法制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国家政治组织2.1 国家的产生与发展•认识国家的概念和特征•了解国家的起源和发展•掌握国家的形式和类型2.2 国家机关与政治制度•了解我国国家机关的组成和职能•掌握我国的政治制度和运行方式•了解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目的2.3 国际组织与全球政治•了解国际组织和其作用•掌握国际关系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了解全球政治格局及其发展趋势第三章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3.1 政治文化•认识政治文化及其作用•了解我国的政治文化特点•掌握政治文化的培育和传承3.2 政治社会化•了解政治社会化的含义和途径•掌握我国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整合参与政治的方式和渠道第四章民族统一和民族关系4.1 民族统一•了解民族统一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实践•了解民族交流和合作的意义和作用4.2 民族关系•了解民族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类型•掌握我国的民族关系现状和特点•了解民族关系的调节和维持第五章志愿服务与公民道德5.1 志愿服务•认识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价值•掌握志愿服务的分类和形式•了解志愿服务的安全和规范5.2 公民道德•了解公民道德的概念和要求•掌握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和成就•了解公民道德的培养和实践第六章信息社会与网络安全6.1 信息社会•认识信息社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的影响和作用•掌握信息素养和技能的要求6.2 网络安全•了解网络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防范•了解网络安全的法律和规范以上是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的全面总结,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合一,把理论知识付诸实践,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ad64cb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4.png)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一、政治生活
1.什么是政治?
政治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对社会事务进行协商、决
策和执行的活动。
2.什么是政治生活?
政治生活是指人们在政治活动中所表现出的行为和态度,包括
政治认识、政治参与、政治行动和政治体验等方面的内容。
3.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参与政治生活主要有两种形式:一个是直接参与,如通过选举、舆论监督、罢免等方式;另一个是间接参与,如通过政治代表、政
治组织等间接参与政治活动。
二、国家政权
1.什么是国家?
和民族、国土、主权等相关内容一并阐述。
2.什么是国家政权?
国家政权是指一个国家用来掌握和行使国家全部权力的政治组织和制度。
3.什么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的一种组织原则,具有集中统一领导和民主集中制这两个方面的特征。
三、政治制度
1.什么是一党制?
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只允许一个合法政党存在的政治制度。
2.什么是多党制?
多党制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组织允许多个政党存在、参与政治活动的政治制度。
在多党制下,政党之间通过竞争来获得选民的支持和赢得政权。
3.一个成熟的民主国家应该具备哪些政治制度?
一个成熟的民主国家应该具备三权分立的制度,即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的相互制衡和相互配合的形式。
总之,初中政治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增强我们的政治意识和责任感。
知识点总结初中政治人教版
![知识点总结初中政治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e56d02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11.png)
知识点总结初中政治人教版一、政治理论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等内容。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介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基本特征,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等内容。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主要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历史地位,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部署等内容。
4. 科学发展观。
介绍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基本要求,以及科学发展观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指导作用等内容。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基本内容,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等内容。
6. 共产党的领导。
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历史地位,以及党的领导核心、党的基本路线、党的领导艺术等内容。
7. 民主。
包括民主的概念、民主的类型、民主的价值,以及我国的民主体制和民主建设等内容。
8. 法治。
介绍法治的概念、特征,以及法治对国家、政府和社会的意义和作用等内容。
二、国家制度1. 我国国家制度。
主要介绍我国国家的性质、地位和职能,以及我国国家制度的组成和运行机制等内容。
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概念、种类,以及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等内容。
3. 政府制度。
介绍政府制度的概念、性质和职能,以及我国政府制度的结构和运行等内容。
4. 党的领导制度。
包括党的领导制度的性质、历史地位,以及党的领导制度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作用等内容。
5.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主要介绍全国人大的性质、地位和职能,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组成和工作内容等内容。
6. 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地位和职能,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组织和工作等内容。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人教版初中政治基础知识史上最全归纳
![人教版初中政治基础知识史上最全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1214cee7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60.png)
人教版初中政治基础知识史上最全归纳
本文档将为您全面归纳人教版初中政治基础知识,内容如下:
一、国家的定义和特征
国家是指由一定地域、人口和政权组成的统一整体。
其主要特征包括:地域、人口、主权、政权、国际关系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领导下的中国特有的社会主义道路。
其核心要义包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改革开放等。
三、政治制度和政权的转移
政治制度是指一国政治组织和权力机构的总体安排。
政权的转移是指政治权力在不同政治力量之间的交替。
其中,中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政权的转移通过选举和权力交接实现。
四、社会主义民主和集体领导制度
社会主义民主是指人民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权力。
集体领导制度是指国家决策和管理的集体决策机制,包括会制度等。
五、法律和法治
法律是国家对社会行为进行规范的制度。
法治是指以法律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治理国家和社会的原则。
法律和法治在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六、国家政权机关
国家政权机关是指行使国家权力的组织和机构。
其中包括国家主席、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
七、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改革
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改革是指对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中国进行的改革开放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
以上是对人教版初中政治基础知识的全面归纳,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请参考相关教材或资料。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0e429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6d.png)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只有把人教版初中政治的知识点掌握、理解,才会在各种考试中得心应手,应对各种试题。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希望你们喜欢。
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人教版第一部分初中政治综合知识点归纳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等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13、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内容: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14、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15、违法行为的种类(内容):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政治综合知识点归纳初中政治综合知识点归纳1.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内容: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2.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主要内容:公有制经济[全民所有制(国有经济)、集体所有制(集体经济)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和非公有制(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3.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其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思想道德建设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措施的内容:保障性措施和促进性措施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
包括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与活动原则以及国家的标志等7.公民人身权利的内容:生命健康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等8.公民人身自由权利受法律保护的内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体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9.消费者依法享有合法权益的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和要求赔偿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商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有权自主选择商品和服务;消费者公平交易的权利,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10.劳动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的主要内容: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享有与用人单位平等协商签订劳动合同的权利;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权利(每天工作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小时的工作制度)11.我国税收的种类(内容):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12.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内容: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13.正当防卫的条件的内容:只有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必须是不法侵害行为正在进行时;只能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施;正当防卫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14.深化教育改革的内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以及教育质量的评价方式15.违法行为的种类(内容):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6.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生产资料归归谁所有;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如何;产品(消费品)如何分配。
17.生产力要素的内容: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18.“一国两制”的主要内容: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19.“三个代表”的基本含义(内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内容):第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2.伟大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23.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25.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26.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27.(繁荣)文化事业的主要内容:发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事业28.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政治力、经济力、科技力、国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资源力等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一、“主体”、“主要”、“主角”、“主导力量”类1、我国“一国两制”中的国家主体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是公有制。
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是按劳分配。
3、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先进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科学技术。
5、我们参与经济生活的主要表现于日常生活的消费和理财。
6、我国经济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经济。
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
二、“基本”类1、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基本国策有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
3、最终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4、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8、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是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
9、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P3710、我国环境的基本状况: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12、“两个基本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13、我国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和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P3614、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法)。
三、“基础”类1、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我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政治基础:四项基本原则。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教育。
6、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自然资源。
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基础是工农联盟。
8、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物质文明的发展。
9、国家立法活动的基础是宪法。
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四、“根本”类1、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与……充满生机和活力。
(P38)3、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项基本原则;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4、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是教育。
6、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是发展科技、教育。
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8、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9、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是宪法。
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宪法。
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是宪法。
10、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有国家性质、根本制度、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等。
11、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共同富裕。
12、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3、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是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4、提升广大人民的综合素质和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根本是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6、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17、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18、从根本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五、“本质”、“实质”、“性质”类1、我国改革的实质(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的本质:发展问题。
3、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是:共同富裕。
4、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义社会。
六、“最”类1、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2、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责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5、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为了祖国的统一和繁荣结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6、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
7、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8、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权威的是:宪法。
9、最能考验公民责任意识的是:国家处在危难时刻。
七、“集中”、“集中体现”类: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学技术。
5、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等。
6、体现共同富裕原则的经济成分:集体经济。
7、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八、“决定”类1、决定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事业是:教育。
决定人们一生命运的事业是:教育。
2、实现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科技创新能力。
4、我国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决定因素是: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
5、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是:基本经济制度。
九、“制度”类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的两种制度指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
十、“核心”、“中心”类1、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2、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3、我国现代化建设各项工作的中心:经济建设。
一个中心指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