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生物中考重要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总人教版1. 植物的组成部分:植物主要由根、茎、叶和花四个部分组成。

根吸收水分和养分,支持植物体;茎连接根和叶,起着支撑植物和输送物质的作用;叶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氧气;花则是植物进行繁殖的器官。

2.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发生在叶绿体中的叶绿体色素中,其中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3.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指植物为了获得能量,将葡萄糖和氧气通过细胞呼吸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水和能量的过程。

呼吸作用发生在植物的细胞中的线粒体中。

4. 植物的生殖方式:植物的生殖方式主要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

性生殖通过花粉和卵细胞的结合来进行,产生新的个体,具有遗传的多样性。

无性生殖则是通过植物体的一部分切分或者分裂来产生新的个体,遗传上与父本一致。

5. 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个体基因从一代传递到下一代的过程,决定了个体的遗传特征。

变异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或者基因重组等因素导致的个体遗传特征的改变。

6. 生物链:生物链是指生物之间通过食物相互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生物系统的网络。

生物链由食物链、食物网和营养金字塔构成,食物链描述了食物从生物到生物的传递过程,食物网则是由多个食物链交织而成的网络。

7. 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指的是由单个细胞构成的生物,其功能全由单个细胞完成。

多细胞生物则是由多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不同细胞负责不同的功能,通过细胞间的协作完成生物体的功能。

8.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因子所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

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由多种生物组成的生物群体)和生物群落周围的非生物环境因子(如气候、土壤等)所组成。

9. 人类的调节功能:人类通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来调节身体的功能。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传递信号,控制身体的各种活动。

内分泌系统则通过激素的分泌来调节身体的功能,如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等。

中考生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生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生生物必考知识点总结
一、生物的基本知识
1.细胞
(1)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细胞功能:新陈代谢、生长、分裂等。
(3)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4)细胞的生理活动:吸收、呼吸、消化、排泄等。
2.组织器官
(1)植物组织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等。
(2)动物组织器官: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
(2)进化的证据:化石、生物形态结构等。
2.遗传
(1)孟德尔的遗传规律:隔代遗传、基因组合。
(2)基因突变:基因的突变、遗传病。
三、生物的生态
1.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组成:生物群落、生物栖息地等。
(2)生态平衡:食物链、食物网等。
2.环境保护
(1)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植树造林等。
(2)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质污染、土壤污染等。
3.生物的营养
(1)植物的营养:光合作用、土壤养分吸收。
(2)动物的营养:消化吸收、呼吸作用。
(3)人体的营养: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酸、维生素等。
4.生物的繁殖
(1)植物的繁殖: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2)动物的繁殖:生殖细胞、性交配、生殖器官。
二、生物的进化和遗传
1.进化论
(1)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以上是中考生物的必考知识点的一个概括总结。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中学生更好地备考中考生物。祝愿所有的中学生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9中考生物复习必背知识点 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

2019中考生物复习必背知识点 动物的主要类群知识点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1.根据结构上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两大类:一类动物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称为脊椎动物,包括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和哺乳动物。

另一类是无脊椎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和棘皮动物。

2.腔肠动物大多生活在海洋中,如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少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如水螅。

3.外部形态:水螅的身体几乎透明,长约1CM ,身体的一端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伸展着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

4.内部结构:水螅的身体由外胚层和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食物就在消化腔内消化、吸收,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

外胚层有多种细胞,如刺细胞,刺细胞是腔肠动物特有的攻击和防御利器,水螅的生殖方式是温度适宜时出芽生殖,环境不良时有性生殖。

5.对称方式:呈辐射对称,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和进行防御。

6.腔肠动物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7.用途:见教材8.扁形动物大多数种类营寄生生活,如华支睾吸虫、血吸虫、猪肉绦虫,少数营自由生活,如涡虫。

9.涡虫身体背腹扁平,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两个可以感光的黑色眼点。

涡虫有口、咽、肠组成的消化系统,但没有肛门,食物在肠内消化。

对称方式:呈两侧对称,也称左右对称,即经过身体的纵轴只有一个切面将身体分成对称的两部分。

两侧对称的动物身体可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感觉器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定向运动,身体两侧或腹面通常有专门的运动器官,这样的体型使动物的运动更加准确、迅速而有效,有利于动物的运动、捕食和防御。

10.血吸虫、华支睾吸虫、猪肉绦虫等与寄生相适应的结构特点:(1)消化器官很简单,有的甚至没有专门的消化器官,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2)生殖器官特别发达(3)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普遍退化。

11.雌雄血吸虫成虫在人体内交配产卵,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孵化成幼虫,幼虫钻入钉螺体内繁殖发育,从钉螺体内逸出进入水中钻入人体皮肤,发育为成虫。

2019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一生物与环境

2019年中考生物专题复习一生物与环境

考点知识聚焦
考点三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1.环境影响生物 (1)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仅是指生物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存在于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即 生态因素 , 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 光、温度、水、土壤 等;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最常见的有 捕食 、 竞争 、 合作 和 寄生 等。
考点知识聚焦
() () () () ()
【答案】 ①× ②× ③× ④√ ⑤√
考点知识聚焦
考点二 科学探究的方法
1.观察法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观察要有明确的 目的 ,观察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 (3)观察工具:肉眼、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
热点实验梳理
(2)实验设计遵循原则: ①对照原则:要有实验组和对照组。 ②单一变量原则:在一组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必须都相同。确保实验结果的变化 只与所探究的变量有关,而与其他无关。 ③等量原则:是指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一个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无关变量要全部相同,以消除无关变量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④可重复性原则: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点拨】 得出实验结论的方法 ①如果实验有探究的问题或作出假设, 结论是根据结果对假设或问题作出的 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②如果只有实验设计和结果,则根据下
注意事项
列步骤得出结论:第一步:找变量;第二
①要用10只鼠妇而不是一只鼠妇的原因是增加实验的可靠性, 步:找实验现象;第三步:找变量与实验
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
2.调查法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时,就要选取 一部分 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抽样 调查。 (2)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 ①按形态结构特点分: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 ②按生活环境分: 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 ③按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重庆市2019届中考生物教材考点梳理附答案第7课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重庆市2019届中考生物教材考点梳理附答案第7课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课时7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命题点1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1.(2016·曲靖)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B)A.制造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B.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分解有机物,释放二氧化碳2.(2017·曲靖)害虫啃食农作物叶片,会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D)A.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减少B.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减少C.蒸腾作用减弱,散失水分减少D.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少3.(2018·云南)“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的实验中,光照前用黑纸片遮盖叶片时,需要注意的是(C)A.将叶片的上下表面全部对应遮盖B.遮盖叶片的上表面C.将叶片的上下表面一部分对应遮盖D.遮盖叶片的下表面4.(2018·昆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决定该功能的重要结构是细胞中的(A)A.叶绿体 B.线粒体C.气孔 D.叶脉5.(2018·昆明)“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用黑纸片对叶片进行部分遮盖所控制的变量是(C)A.淀粉 B.温度C.光 D.二氧化碳6.(2017·昆明)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把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统计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D)A.气泡越多,说明产生的氧气越多B.试管与灯的距离为10厘米时,产生的气泡最多,原因是光照较强C.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光照越强,光合作用也就越强D.如果将该试管放在黑暗中,也将会冒出大量气泡7.(2017·云南)有关“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产生淀粉)”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B.同一叶片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可形成对照C.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片变为黄白色D.滴加碘液后,叶片的遮光部分变蓝,未遮光部分不变蓝8.(2018·云南)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中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D) A .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 B .为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 .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D .只产生氧气,不产生二氧化碳9.(2012·昆明)甲、乙两地出产同一种哈密瓜,甲地的哈密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

2019中考生物知识考点总结

2019中考生物知识考点总结

2019中考生物知识考点总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蛋白质:细胞生长及修补组织的主要原料。

2.糖类: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3.脂肪: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

4.水: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体内的养分和废物必须溶解在水中运输。

5.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所需。

6.维生素:参与人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

7.粗纤维: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及时排便。

二、食物的消化与吸收1.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

2.蛋白质的最终消化产物:氨基酸。

3.糖类的最终消化产物:葡萄糖。

4.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脂肪酸和甘油。

5.食物中的水、无机盐、维生素可以直接被消化吸收。

6.食物中的粗纤维不能被消化吸收。

三、血液循环血液组成1.血液: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中包含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2.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含血红蛋白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3.白细胞:有细胞核,保护人体免受病患。

4.血小板:没有细胞核,是最小的血细胞,有加速血液凝固防止细菌入侵的作用。

具有造血功能红骨髓担负着血细胞再生任务。

四、血液循环三种血管及判别依据1.动脉:运送血液离开心脏,含氧丰富,二氧化碳少,颜色鲜艳。

2.静脉:运送血液回心脏,含氧少,二氧化碳多,颜色暗红。

3.毛细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液流度缓慢。

五、尿的形成肾脏:是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器官,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血液流经肾脏时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原尿。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经过肾小球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六、宇宙和太阳系的起源宇宙起源的证据:星系运动。

宇宙起源学说:是大爆炸宇宙论。

宇宙是150亿年前从一个极小的点诞生的,宇宙在这个火球大爆炸中诞生。

爆炸引起宇宙中的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扩大,宇宙处在不停地膨胀中。

宇宙说:希腊科学家托勒密创立了“地心说”宇宙体系学说。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生物主题复习四生物圈中的动物课件济南版

山东省潍坊市2019年中考生物主题复习四生物圈中的动物课件济南版
1.提出问题:气门在蝗虫什么部位?
2.作出假设:蝗虫的呼吸入口——气门在胸部和腹部。
3.实验过程 (1)取两只生长状况良好,大小相近的甲、乙蝗虫和两支盛满水的 试管。 (2)把甲蝗虫的头部浸在试管水中,露出胸部和腹部;把乙蝗虫的
胸部和腹部浸在另一试管水中,而只露出头部。 正常生活 ,乙蝗虫_____ 死亡 。 (3)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蝗虫_________
知识点三
动物的行为
1.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是由动物的遗传因素决定的 行为。例如:鲫鱼觅食、蜘蛛织网、候鸟迁徙、婴儿吮吸。
学习行为:动物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表现出来的行为,又称为后天性
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 (2)动物的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 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动物越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其学 习行为越复杂。
蝗虫的气门在胸部和腹部 。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跟踪训练】
(2018·安丘一模)下列关于图中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①的突出特征是有口有肛门 B.属于脊椎动物的是②③ C.图中②和④的体表都有外骨骼, 属于节肢动物 D

D.图中③特有的呼吸方式保证了飞
【要点提醒】 1.水螅:观察时既用放大镜又用显微镜,腔肠动物,用触手 捕获食物(触手上有刺细胞),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
2.蚯蚓:用肉眼观察,环节动物,依靠肌肉和刚毛协调运动。
3.蝗虫:节肢动物昆虫科,运动器官是足和翅,呼吸器官是
气管,感觉器官是触角(触觉和嗅觉)。
【实验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4.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伸肘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手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舒张。 手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收缩。

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点及试题解析

2019年中考生物总复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点及试题解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重难点1 光合作用(德阳中考)如图为光照充足条件下植物叶片光合作用示意图。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①是氧气,②是二氧化碳B.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运输到植物体各处C.该过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D.农作物种植过密,光合作用减弱,其主要原因是水分不足【解析】此图为光合作用示意图,①表示进去的气体是二氧化碳,②表示出来的气体是氧气;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导管是运输水和无机盐;光合作用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来自光能;过度密植,作物的产量会减少,其主要原因是植物下部叶片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

重难点2 呼吸作用(金昌中考)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A.活细胞均可进行呼吸作用B.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水和二氧化碳C.衰老叶片比幼嫩叶片呼吸作用强D.动物细胞无法进行呼吸作用【解析】细胞呼吸为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植物体任何活的细胞均可进行呼吸作用;有氧呼吸作用的原料是有机物和氧气,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衰老的叶片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所以比幼嫩的叶片呼吸作用弱;任何活的细胞均可进行呼吸作用。

重难点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金昌中考)在温室大棚中种植农作物,常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产量,其中与光合作用原料无直接关系的是(B)A.合理密植B.喷洒农药C.延长光照时间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解析】合理密植是植物与光接触的面积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喷洒农药,能够杀灭害虫,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但是与光合作用无直接关系;光照时间越长,植物光合作用的时间越长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延长光照时间能增产,属于光合作用原理的利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适当增加二氧化碳会促进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

(滨州中考)人类下列各项活动中,有利于增强植物呼吸作用的是(B)A.收获的粮食晒干后贮藏B.农业生产中及时耕松土壤C.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D.向贮存水果的仓库中充加二氧化碳【解析】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种子的储存时间;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促进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贮藏蔬菜和水果时应该适当降低温度,使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可延长保鲜时间;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降低水果的呼吸作用,延长储存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生物中考重要知识点(七上)1.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能生长和繁殖、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除(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生命现象与其他现象)。

2.生物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是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等,(从事例中判断,如南橘北枳主要受温度影响,水面150米以下少生物生存主要受阳光影响。

)3.生物间最常见的关系是捕食、竞争、合作关系,分别如猫与老鼠、稻田中的杂草与水稻、蚂蚁个体间的关系。

4.一定的环境(如骆驼草适应缺水干旱的环境,旗形树是对风的适应)。

5.有空间范围、环境和生物三要素的就是生态系统(会判断,如一块农田,一条河),能制造有机物的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体的细菌和真菌是如阳光,空气和水等)组成的。

不同生物间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逐级递如蛇体内的有毒。

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具有一(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若人为大肆捕杀鸟,“地球之肺”、系统,以农作物为主的是。

物圈才成为统一的整体。

6.显微镜:会认会写目镜、物镜、粗(细)准焦螺旋、载物台、转换器、镜臂和反光镜等结构。

对光时做到,使镜筒缓缓下降(眼,使物镜缓缓上升看到物像为止,5×、10×;物镜40×、15目镜10×、物镜40×,放大倍数是5×、物镜15×的,放大倍数是物像是倒像,p,,7.;一侧滴稀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

透光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清细胞结构。

8.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含各种酸、甜等、细胞核(、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和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都是能量转换器),血液、撕取的洋葱表皮、番茄果9.10.11.没有根、茎、叶分化;有衣藻、水绵、海带、紫菜等,可供氧、食用、药用等;陆地生a菜豆、花生b幼小的生命体,将来发育成新植物体。

种子外无果皮包被的植物是,如松、,如玉米、向日葵等。

被子植物有果实,所以更高等、分布最广泛的植物。

12.种子萌发的自身13.)细胞能分裂)合理施肥(以农家肥为主,辅以化肥),施肥是为植14.头上,有昆虫或风帮助传粉),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发育成种子,受精卵主要起运输作用,韧皮部,木质部的 C.叶片表皮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和向上运输,降低叶片温度,以及参与生物圈的水a);b枝条插入红墨水光照后,c16.,选叶遮光(设置对照)17.光合作用:原料、、用快要熄灭的卫生香(或竹签、小木条)淀粉变蓝色的现象检验ab到叶片,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产应用:为了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农作物产量可采取时间、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合理灌溉等一系列措施。

雨每时每刻都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在光下才能进行,蒸腾作用在光照下白天更明显进行。

(了解五个植物生理活动的部位)18.,细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呼吸作用。

实验现象:谷堆发热(呼吸作用会产生一部分热量),经一昼夜呼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意义: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中耕松土,及时排涝(促)。

(七下)1.2.,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阴囊,前列腺、输精管,阴茎等;女性生殖系统:场所)8,成熟的胎儿和胎盘由阴道产出叫分娩)。

试管婴儿:有性生殖,体外3.青春期:女孩更早约 A.身体变化特点(ac,B.心理变化特点(既有独立意识而遇挫又有依赖性的矛盾心理,想法不愿与家长交流,性意识开始萌动) C.进入青春期是由神经系统、生长激素、性激素、甲状腺激素等调节控制的。

4.六大营养物质:A.供能物质)供能物质)和;B.非供60%-70%,使细胞的主要成分,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体内各种物质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作用大)但缺乏会影响生长发育),,应多补充奶、豆、肝脏等食物;,应多补充瘦肉、鱼、肝脏等食物;食物,应多补充紫菜、海带、碘盐等;缺等,应多补充肝脏、鱼肝油、玉米、胡萝卜等;缺等,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如青椒、橘子等。

5.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被分解为氨基酸。

口腔初步消化37℃)胃能初所(内含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最5-6有利营养物质的吸收)。

葡萄糖、氨基酸、水、维生素、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叫最大的消胆6.合理膳食: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判断食谱的合理性,青少年应多吃含的食物,每日三餐按时进餐,三餐能量比为其标志)。

7.吸入的空气,所以用鼻呼吸好;咽是食物和气体进入的共同通道,所以吃饭不要说笑)反之则呼气。

肺泡适于与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都仅有一层细胞组成。

吸入的氧最终到8. A.试管里的血液加抗凝剂会出现上层淡黄色的、中间一薄层白色的,下层红色(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数量最多,主要是运输氧。

B.血液不加抗凝C.a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b多;c多9.)止血液倒流,全身各处→心脏)。

静脉。

10.输送血液的动力器官——心脏: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构成,瓣膜;心脏左右不相通,上下相通;左流动(左心房连肺静脉,左心室连主动脉,都流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右流静(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右心室连肺动脉,都流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11.:左心室,终点: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在心脏处相连。

12.ABO血型分为O型血。

我国从13.泌尿系统:由肾脏(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形成尿液)(输送尿液)(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组成。

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每)用)组成。

血浆成分:水、无机盐、尿素、蛋白质、葡萄糖等;原尿成分: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微量的小分子蛋白质;尿液成分:水、无机盐、尿液等。

人每天形成原尿180 1.5升。

14.神经系统的高等动物才有):生来就有的,如缩手反射、: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形成的,调运动作用。

15.激素调节: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胸腺、性腺(男性是睾丸,女性是卵巢)造成,个矮小,不足,会患糖尿病,应体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16.环境污染会影响生物:煤、石油的排放造成的酸雨,废电池中的汞、银、鎘等重金属污染,二氧化碳排放过多造成了温室效应,使用含氟利昂的冰箱和空调造成臭氧层破坏。

(八上)1、动物类群:地球上的动物约有两类。

(1)软体动物(柔)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代表动物:蝗虫、蜘蛛、蜈蚣、虾、)蝗虫有外骨骼,作用:可(2)脊椎动物:A.鱼物,海马、海豚、 B.两栖动物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表动物:青蛙、蟾蜍、蝾螈、大鲵。

农田害虫天敌。

C.爬行动物主要特征:体表覆D.鸟薄、坚固,胸肌发达,有龙骨突,食量大、消化力强,视觉发达,双重呼吸。

代表动动物,体温不恒定,会随着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鸟和哺乳动物都是恒温动物,体温恒定,且鸟的体温是高而恒定。

E. ;经济价值高,维持生态平衡、人类助手等;但人类也受到哺乳动物的困扰。

蚯蚓的运(3)动物的运动:的特性;使躯体产生运动;A.B. C.手提重物时,D.主要靠运动系统,但还需(4骑车等。

B.为。

(5)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功能制造雷达,模仿乌龟背甲的结构盖c,优点:减少农药的使用减轻环境污染,又控制了害虫的数量。

动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在维持生态平衡中有重要作用,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2.细菌和真菌(1菌无处不在的原因。

(2)真菌的主要特征:有单细胞(酵母菌),又有多细胞(霉菌和蘑菇),细胞内不仅(3)真菌和细菌与人类的关系:A.(食品腐败是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上大量生长和繁殖的结果;如)B.有利:a.菌),b.利用转基因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水(如无氧条件下,甲烷菌能将污水中的有机酸分解为甲烷,用于照明、取暖和发电,废水也得到净化),d.,e.有些蘑菇可食用(香菇、木耳)。

地衣(真菌和藻类共生)和根瘤(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共生)。

(4区分细菌和真菌。

菌落的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后)接种→恒温培养,琼脂是,如脱水法、巴氏消毒法、真空包装法、冷藏法、渗透保存法等)。

3.;4.资源,生物物种的灭绝是不可再生的,所以要保护生物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a.根本措施是b.最为有效的措施是,颁布和实施法律、法规等。

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有:主要;、、功能(天然基因库)功能(天然实验室)功能(活的自然博物馆)。

5.识图题:课本P43关节结构图,P44屈肘、伸肘图,P73的细菌结构示意图、P79的真菌和细菌的物质循环图(八下)1.,嫁接成活的关键是2.动物的生殖和发育:a.昆虫是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发育为变态发育,有两种类型,一种如家蚕、菜粉蝶、蜜蜂、苍蝇、蚊子、蚂蚁等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另一种如蝗虫、蟋蟀、螳螂、蝉等发育过程经;过五次蜕皮。

b.两栖动物如青蛙、蟾蜍、大鲵(又叫娃娃鱼)外受精、卵生,变态发育;繁殖行为有:雄蛙鸣叫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是为了提高体水环境。

c.鸟的生殖和发育: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鸟卵的结胚胎发育的主要营养物质,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胚盘是胚胎发育部位,将来可3.遗传和变异:a.b.(会区分)。

转基因超级鼠证明: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是生。

c.DNA上,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控制生物的性状。

c.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和基因都减半,成单存在;受精卵的染色体与d.基因有显性和隐形之分,显性基因(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Aa)或AA;aa e.因而禁止近亲结婚。

f.人体体细胞的染色体对常染色体,一对性染色体,女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是XY;男、女染色体组成分别是g.影响;遗传物质没有改变,只有环境改变造成的变异是不遗传,如常晒太阳肤色变黑,美容院的人造美女,南橘北枳等;遗传物质发生改变的变异是可遗传,如高产奶牛、太空椒。

h.(如高产奶牛)、杂交(如高产抗倒伏小麦)、诱导突变(如太空椒)、转基因技术(如转基因牛)等,这些都是可遗传的变异。

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用豌豆做杂交试验4.的基础,环境是生物进化的外部动力。

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水生5.健康的生活:a.播、饮食传播、血液传播),炼身体、接种疫苗等)。

6.免疫:a.炎、肾脏移植后的排斥现象、打喷嚏等都与人体的免疫有关)。

(又叫会再患麻疹,。

进入人体的麻疹病毒是抗原,人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是抗体。

c.疫苗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疫苗是抗原,接种到人体后,人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

d.计划免疫是有计划的给儿童接种,是为了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是预防传染病的7.健康指的是身体、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不吃早餐、偏爱吃油炸食品、吸烟、酗酒、吸毒等。

A.吸烟的危害:被动吸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