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发展重载铁路技术的几点认识_郭绍影

合集下载

重载铁路桥梁设计的几点思考

重载铁路桥梁设计的几点思考

重载铁路桥梁设计的几点思考作者:刘建东来源:《中国房地产业》 2017年第11期重载铁路运输因其运能大、效率高、运输成本低等优点已成为许多国家铁路货运发展的方向。

随着煤运通道等货运专线的建设,铁路重载货车的研制成功,为缓解铁路运力紧张局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重载铁路技术特点重载铁路技术标准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重载列车牵引质量至少8000t; 轴重到达或超过27t;在长度至少为150km 的线路区段上运量至少达到4000 万t。

由于列车轴重的提高,相应加大了作用在轨道、桥梁及路基等结构上的荷载,桥梁承载能力等需要根据重载标准设计。

线路经过区地貌属高原台地、丘陵沟壑。

沿线冲沟发育,沟谷深切。

线路大多走行在沟谷岸坡上,横穿鞍部分水岭时多以隧道形式通过。

冲沟底部及山梁顶部大多基岩出露。

准东铁路托周段增建第二线线路全长59.851km,正线铺轨长度为59.017km。

全线共有大、中桥46 座,总长为15714.50m。

其中:特大桥8349.83m/6 座,大桥6769.50m/33 座,中桥595.17m/7 座,最长的桥为纳林川特大桥,长3272.98m。

大、中桥长度占正线长度的26.26%。

2、活载标准研究现状铁路活载标准是铁路技术政策的体现,不仅关系到桥梁和线路的技术发展,还影响到机车车辆指标、列车质量、密度和速度等运输因素,目前国外铁路活载标准均较高,轴重一般在30 ~ 35t,部分轴重达到40t。

国内大秦铁路开行25t 轴重列车,山西中南部铁路则采用30t 轴重。

2006 年铁道部科技司印发了“铁路桥梁活载标准研究科研成果中-活载(2005) 设计活载图式,明确货运专线采用ZH 活载。

2010 年,原铁道部针对车辆发展趋势,结合重载铁路运输实践,开展研究工作。

研究认为(2005)ZH 活载存在中小跨度桥涵储备偏低的现象,建议将特种活载25t 集中力修订为28t,称为(2010)ZH 活载。

对中国铁路的认识与体会

对中国铁路的认识与体会

对中国铁路的认识与体会中国铁路是中国国内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这篇文章将从历史沿革、现代化建设、安全运营、服务质量和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对中国铁路进行深入的认识和体会。

一、历史沿革中国铁路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世纪末期,当时的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交通运输极为落后,铁路的建设可以说是拉开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序幕。

自20世纪初至1949年,建成了北京到张家口、武汉到广州等一批铁路,虽然规模小、线路短,但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石。

1950年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铁路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1952年至1957年间,完成了广州到武汉等多条铁路的建设,加快了铁路的发展。

自“文化大革命”后,铁路修建基础设施的工作又停滞了近十年。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铁路建设也进入了新的黄金时期。

中央政府大力推进铁路建设,中国铁路由此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目前,中国铁路的技术水平已经极大地提升,全国铁路网也已经初具规模,为中国现代化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二、现代化建设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的建设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不断投入使用。

例如,中国高速铁路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铁路的认识,高速度、高安全性和高服务水平的标志成为了中国铁路的代名词。

截至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已建成逾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69%。

同时,中国铁路还建设了多条普速铁路、城际铁路、地铁等设施,不断完善铁路建设体系,为中国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前提。

三、安全运营中国铁路在安全运营方面一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随着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铁路实现了从以前的人工操纵到自动化操纵的转变,大幅提高了铁路的运行安全性。

同时,中国铁路也加大了对于施工和维修的核查力度,确保铁路线路的物理和安全性能具备优良的水平,提高了事件的反应与处置能力。

因此,中国铁路在近年来的运行报告中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铁路之一。

四、服务质量随着中国铁路不断发展,铁路服务质量也日益转化。

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取得新突破

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取得新突破

国铁路总公司运输局领导多次亲临,并派出专家组驻点帮助,为郑州铁路局推进货运安全监控系统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

郑州铁路局主要领导非常重视,主管领导亲自抓部署,货运处牵头各部门发挥合力抓落实,协调解决多个关键性问题,确保了系统建设有序推进。

(2)贴近现场,服务生产是根本。

郑州铁路局推行 2 大系统促进作业标准化的创新之处在于贴近现场实际,对既有货运业务流程进行了创新性重建,最大限度地实施管理职能和工作岗位的集成与优化,从而实现了货运站在安全生产、运输经营、营销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改善,实现了生产指挥信息化、窗口服务综合化、货位管理动态化、门禁管理电子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方便了现场生产。

(3)整合资源,提高效率是目的。

整合资源,必须以组织架构合理、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目的。

郑州铁路局依托科技创新,用先进设备替代人工作业,货检岗位精简幅度达 30%;对货运站的货调、装卸派班合署办公;整合现车、货票、电子商务等系统平台,实现了信息系统共享;运用生产管理和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站内货车重点作业环节、作业效率考核管理,提高了生产组织效率,盘活了人力资源,实现对货运各环节闭环管理。

(4)落实标准,真心关爱是动力。

郑州铁路局和各车站一方面加大硬件投入,大力改善职工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用安全文化作引领,用信息化推进作业标准化,真正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使职工聪明才智自然迸发,自觉将落实作业标准转化为内动力。

(5)数字印证,安全生产是根本。

截至 2014 年12月 10日,郑州铁路局连续实现无货运责任一般 B 类及以上事故 11 044 d;发送货物 240 万车,发生超偏载同比减少 21 车,降幅达 43.8%,其中,3、9 月全铁路局实现“零”超偏载。

3 结束语郑州铁路局货运站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初步建成,支撑货运作业标准化的管理创新还处于摸索阶段,管理模式和信息系统尚待进一步完善。

今后,郑州铁路局将以全路安全风险管理现场会为动力,以“三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货运作业标准化,全面强化安全风险管理,为铁路货运事业的大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

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

本刊特稿载铁路运输因其运能大、效率高、运输成本低而受到世界各国铁路的广泛重视,不仅在一些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煤炭和矿石等大宗货物运量占有较大比重的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等)发展重载铁路,大量开行重载列车,而且在欧洲以客运为主的客货混运干线上也开始开行重载列车。

目前,重载铁路运输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重载运输已被国际公认为铁路货运发展的方向,成为世界铁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世界各国重载铁路借助于采用高新技术,促使重载列车牵引重量不断增加。

重载运输不仅提高运量,降低成本提高收入,而且能降低维修成本。

国外实践经验表明,增大轴重能显著提高运输效率,国外重载铁路的列车轴重大多集中在28~32.5 t,最大达40 t。

目前美国、澳大利亚、瑞典、南非、巴西、俄罗斯等国的货车轴重均达到了27 t以上,我国已经开始研发27 t及30 t轴重重载列车及其配套技术。

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康熊: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北京,100081宣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科学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副研究员,北京,100081摘 要:介绍国外重载铁路技术特点与技术发展趋势,探讨今后我国重载运输技术发展模式,分析提高轴重的经济效益,分析我国重载铁路的关键技术问题。

研究分析表明:我国重载运输应采取既有普速路网的强化改造和合理规划新建重载线路的措施,以提高整体重载运输能力;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应重点研究运输能力匹配和运力布局,加快开展大功率机车和货车技术、牵引制动控制技术、基础设施强化技术、大能力煤运通道新建技术、重载轮轨关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通过采用设备状态检测与监测技术、预防性线路维修等技术来全面提升重载线路养护维修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关键词:重载铁路;关键技术;运输能力;养护维修重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 康熊 等1 重载铁路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重载运输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除铁路技术装备,包括牵引动力、车辆、列车制动、多机牵引同步操纵和遥控、线路结构、站场配置、供电等必须适应列车重量提高要求外,重载运输的货源货流组织、列车装卸、安全运行、运营管理等也不同于普通货物列车的传统组织方式。

浅析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64

浅析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64

浅析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摘要:目前,重载铁路因其多种优点而在世界范围内备受重视,也是我国目前铁路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的重载铁路技术兴起的较晚而且发展相对缓慢,应在发展中不断引进新技术改进、优化重载铁路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重载铁路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本文通过分析重载铁路技术的创新原理,探讨几项重载铁路的关键技术,进一步阐述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重载铁路;技术创新;轴重20世纪20年代重载铁路技术首次出现在美国,其因列车总重大、轴重大、行车密度及运量大等优点而引起广泛的应用与推广,尤其是在运输大宗材料货物方面具有重大运输意义。

我国在重载铁路运输方面起步晚,发展比较滞后而且还遇到很多问题,所以我国在重载铁路方面的发展和提升空间还很大,会给我国的铁路事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要想提高我国铁路技术的发展水平,就必须利用铁路新技术对重载铁路进行创新和完善。

一、重载铁路技术的创新原理(一)开放式原理重载铁路的创新理念自20世纪20年开始出现后,就受到很多企业的青睐并在随后的时间不断向前发展。

重载铁路技术要想在社会不断进步中积极发展,就必须紧跟发展趋势在原有技术基础上不断创新改进。

一般有关企业负责重载铁路方面的创新技术而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各创新技术之间往往存在很大差异,而所涉及的学科知识之间也会出现较大的交叉状况,在现实因素作用下表现出很多的独特性,因此许多类型技术之间的联系较少。

重载铁路技术发展的客观情况就要求,其必须在不断发展中发现问题并及时分析解决,吸取经验,必须有各种技术部门的相互协调合作,实现重载铁路技术的不断发展创新。

(二)集成式创新集成式创新方式注重将本来没有关系的各种要素进行系统的重新组合,使新系统具备新的功能。

重载铁路是一项具有较高要求的技术,工程建设比较复杂,需要多种高难度技术的协助才能完成。

这种情况就要求所依靠的企业必须实现自己的创新发展,充分利用集成式创新理念重新组合各种资源,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与开发,提高重载铁路的技术发展。

对中国铁路未来发展的展望

对中国铁路未来发展的展望

对中国铁路未来发展的展望:
中国铁路的未来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以下是对中国铁路未来发展的展望:
1.高铁网络完善:中国正在不断扩大高铁网络,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将高铁线路延伸到
更多城市和地区。

这将进一步缩短旅行时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员流动。

2.技术创新:中国铁路将继续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突破。

未来几年,中国将研发更高
速、更安全、更智能的列车,提高铁路运输效率。

3.绿色发展: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因此未来中国铁路将更加注重绿色发展,推广
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国际化发展: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国铁路将进一步走向国际化,与
更多国家和地区开展铁路合作,共同推动国际铁路运输的发展。

5.服务质量提升:中国铁路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旅客出行体验。

未来几年,中
国铁路将加强在安检、购票、乘车等方面的服务优化,为旅客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出行体验。

重载列车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重载列车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重载列车技术的认识和理解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在铁路运输中,列车的重载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应用场景、优缺点等方面对重载列车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二、技术原理1. 重载列车技术概述重载列车技术是指通过改变传统货车的结构和设计,以达到提高单车运输量和降低运输成本的目的。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增加车辆自身承载能力、改善货物分布状况等方式来实现。

2. 技术实现方法(1)加强轴承和轮对的强度:通过使用更加坚固耐用的材料制造轴承和轮对,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2)增加车辆自身承载能力:通过增加货车自身结构强度和刚度,使其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

(3)改善货物分布状况:通过优化货物装载方式,使得货物分布更加均匀合理,减少了对车辆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三、应用场景1. 铁路货运重载列车技术主要应用于铁路货运领域,能够大幅度提高单车运输量,降低运输成本。

尤其是在大型物流中心和港口等地区,重载列车技术更是得到广泛应用。

2. 矿山运输矿山是一个需要大量物资和设备进出的地方,而且物资的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

因此,在矿山运输中使用重载列车技术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四、优缺点1. 优点(1)提高单车运输量:通过增加车辆承载能力,使得每辆列车能够装载更多的货物。

(2)降低单位运输成本:由于每辆列车能够装载更多的货物,因此单位运输成本也相应下降。

(3)节约时间:由于每次装卸货物的数量增加,因此减少了装卸时间,从而节约了时间。

2. 缺点(1)对铁路线路和设备要求高:重载列车技术需要使用更加坚固耐用的轨道线路和设备来保证安全性。

(2)对环境影响大:由于每次装卸货物的数量增加,因此对环境的影响也相应增大。

五、结论重载列车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在铁路货运和矿山运输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增加车辆自身承载能力、改善货物分布状况等方式来实现,具有提高单车运输量、降低单位运输成本等优点。

但同时也需要对铁路线路和设备进行加强,以保证安全性。

(完整版)重载铁路的发展历史及重大意义

(完整版)重载铁路的发展历史及重大意义

最近中国成功的进行了30t轴重的重载铁路实验,这是技术上的一次突破。

我发现不少吧友对重载铁路的概念不大清晰,也对其意义不大了解,所以我以一个铁路爱好者的角度像各位解释一下这个概念。

我不是专业人士,因此如有错误,我恳请各位专业人士指点。

重载铁路,顾名思义,指的是运载量巨大的铁路。

由于铁路运输量大,价格相对便宜,速度较快,并且效率较高,在很多国家,铁路成为了物资以及旅客运输的主要方式。

由于普通铁路载重有限,因此便有了专用的重载铁路,专门运输大宗货物,提高效率。

重载铁路有这么几个特征:1.行驶列车总重大2.行驶车辆轴重大3.行车密度大并且主要运输大宗货物,尤其是原材料,如铁矿石,煤炭,石油等等这三个概念都很好理解,但首先我还是向各位介绍一下轴重的概念。

一般的车辆都有数个车轴(货车4轴居多),整个车皮的自重+最大载重除以轴数便是这个车辆的轴重例如C80型敞车自重20t,载重80t,因此轴重25t如同很多事物,重载铁路也有自己的标准。

世界重载协会在1986年1994年2005年三次修订了重载铁路标准我们先看看1994年的(3选2)— 列车重量至少达到5000吨;— 轴重达到或超过25吨;— 在长度至少为150公里的线路上年运量不低于2000万吨。

接下来的是2005年的(3选2)— 列车重量不小于8000 吨;— 轴重达27 吨以上;— 在长度不小于150 公里线路上年运量不低于4000万吨。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国国内的主要干线,如京广线,京沪线,陇海线等等都能达到1994年标准。

国内目前只有晋中南、大秦、朔黄等线路能达到2005年标准可能有人会问了:平时我们见到的火车都那么长,看起来能装不少东西,为什么还要专门搞重载运输呢回答很简单:由于普通铁路的运输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同时效率较低,并且难以提升运量(要兼顾客运列车的运行),因此有必要修建重载铁路。

但是由于国情的不同,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修建了重载铁路的。

例如西欧大部分国家铁路货运运量小,修建重载铁路的必要性不大。

我国铁路重载快捷货车技术发展与建议

我国铁路重载快捷货车技术发展与建议

我国铁路重载快捷货车技术发展与建议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加快,各种货物的运输量也在不断增加,中国铁路重载快捷货车的技术发展势头也是十分迅猛的。

目前,我国铁路重载快捷货车技术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受到了市场的普遍欢迎。

我国铁路重载快捷货车的技术发展取得的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技术研发,开发性能更为完善的高速卡车,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二是持续地完善现有产品,提高安全性能和可靠性,以提高重载快捷货车的综合性能。

三是进一步提高生产型号,提升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铁路重载快捷货车的生产精准性。

铁路重载快捷货车的技术发展趋势仍在不断优化、改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提高重载快捷货车系统的适用性和质量。

建立快捷重载货车的质量监督系统,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

其次要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增强安全防护能力,防止加载过重,以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二是探索重载快捷货车绿色发展。

要着力推进重载快捷货车的智能化、清洁化和绿色化发展,加快利用新能源,推广应用新材料、新技术,以减少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三是重载快捷货车生产精准性的提高,以提升质量。

要加强系统技术研发,优化加工工艺,进行全面质量控制,提高生产精准性,降低能耗,并进一步改善质量、使产品具有足够的耐久性。

1、坚持完善和发展现代化工业体系和促进绿色发展。

要加强重载快捷货车技术研发,持续深化绿色制造、绿色交通的理念,加快软硬件的升级,提升节能减排和智慧国家建设的能力。

2、提高质量标准,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要严格品质把关,加快新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提高重载快捷货车的性价比。

加强重载快捷货车的系统的安全和功能性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

3、将创新与技术相结合,推动重载快捷货车技术水平上升。

要鼓励企业利用技术创新促进货车技术进步,将先进技术引入国内重载快捷货车制造。

同时要颁布一套完善的制度,推动重载快捷货车技术水平不断改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

总之,在推动我国铁路重载快捷货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技术创新,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为顾客提供更安全、更可靠、更便捷的服务。

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建议

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建议

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建议作者:杨建兵来源:《名城绘》2019年第09期摘要:铁路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应用最广泛、综合效益最高的运输形式。

重载运输会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这就需要不断加强铁路重载运输研究工作,针对我国铁路重载运输现状提出发展建议。

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现状,分析发展重载运输事业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现状;建议;重要性1、国内外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现状1.1国内现状我国在1992年底成功的建设了双线重载运煤专线——大秦铁路。

并在2004年底首次运行了2万吨列车,这种超级重载列车的出现预示着我国铁路运输迈向了新的篇章,但是从重载运输线路实际比例上来看,重载铁路(8000t以上)占据总铁路网不到20%,2万吨以上的条路线更是不足7%,虽然重载铁路已经初具规模,技术水平位列国际前列,但是与国际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着差距。

1.2国际现状对于重载运输事业来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发达的国家,8000t以上的重载铁路超过了总铁路网的70%,2万吨的铁路线路也超过了25%。

美国一级铁路实施重载运输,让运输成本降低了70%以上,并且市场份额依然呈现为上升趋势。

而澳大利亚近些年在重载运输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在2001年6月21日,澳大利亚BHP公司在纽曼山到海德兰港的矿石铁路线上开通了长度为7353m、重载量为99734t的重载列车,打破了重載运输的世界纪录。

在重载运输路线开通之后,当地煤矿产业的生产效率直线提升、成本逐年下降,相比非重载运输铁路,能耗减低了40%以上,每百万吨矿石运输所需人力从最初的30人下降到了5人,列车利用率也提升了35%以上。

同时,重载运输车辆的车轮、钢轨寿命大大提升,据有关调查显示,车轮与钢轨的使用寿命相比非重载运输提升了4倍以上,重载运输在其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2、我国进一步发展重载运输的必要性2.1缓解铁路运输紧张问题不断发展重载运输能够有效解决铁路运输能力紧张问题,特别是对于我国来说,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和经济贸易大国,发展重载运输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

重载列车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重载列车技术的认识和理解

重载列车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引言重载列车技术是指针对超过标准载重量的列车进行设计和改造,以满足货物运输的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货物运输量不断增加,传统的列车运输已经无法完全满足需求。

重载列车技术的出现,为快速、高效、大规模的货物运输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从重载列车技术的定义、重载列车的优点和应用、重载列车技术的关键技术等方面,对重载列车技术进行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介绍。

一、重载列车技术的定义重载列车技术是指对于传统列车进行改进和创新,使其可以承载超过标准载重量的货物。

传统列车一般有限制的载重量,超过限制将导致列车运行不稳定,甚至危险。

重载列车技术通过改变列车的结构、材料和运行方式,提高列车的承载能力,以实现超载运输。

二、重载列车的优点和应用1. 提高运输效率:传统列车在运输中存在着一定的限制,无法满足大规模货物运输的需求。

而重载列车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列车的载重量,大幅度提升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2. 减少能源消耗:重载列车在单位货物运输量下的能源消耗相对较低,可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浪费,对环境更加友好。

3. 保护轨道和基础设施:重载列车技术可以减少运输车次,降低客货运输对铁路基础设施的损害,延长轨道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

4. 降低运输成本:重载列车技术的应用可以减少运输车次和运输时间,降低人力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益。

重载列车技术适用于各类货物的运输,特别是对于散装物资、大型设备和重型机械等大宗货物的运输需求更为突出。

在矿产资源、冶金、建材、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重载列车技术的关键技术重载列车技术的实现涉及到多个关键技术,下面将对其中几个重要的技术进行介绍。

1. 结构优化和强化:通过对列车结构的优化设计和强化处理,提高列车的载重能力和结构的稳定性。

采用高强度的材料和刚性连接方式,增加列车整体的承载能力。

2. 轮轴承载能力提升技术:针对重载列车运行中的轮轴承受过载的问题,采用增大轮对轮径、提高轴承强度等技术手段来提高轮轴的承载能力。

,以我国铁路建设为例阐述铁路技术发展积累的经验启示

,以我国铁路建设为例阐述铁路技术发展积累的经验启示

,以我国铁路建设为例阐述铁路技术发展积累的经验启示我国的铁路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仅仅是铁路线路的发展,更是在铁路技术方面的进步。

铁路技术的发展积累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和启示。

以下以我国铁路建设为例,阐述铁路技术发展积累的经验启示。

首先,我国铁路建设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的引领。

在铁路建设过程中,我们不断引进和研发新的技术和设备,不断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能源效率和运输能力。

例如,我们引进了高速列车技术,使得中国的高速铁路成为世界上最快的铁路系统之一。

这一经验告诉我们,科技创新是推动铁路技术发展的关键,必须加强科研力量,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

其次,我国铁路建设注重合作共享的原则。

我们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分享铁路技术和经验。

例如,中国和法国合作建设了北京至上海的高速铁路,借鉴了法国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这一经验告诉我们,合作共享是加快铁路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应该通过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一起推动铁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

再次,我国铁路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我们把人才作为铁路建设的重要资源,加强对铁路技术人员的培养和引进。

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良好的培训和晋升机制,激励铁路技术人员的创新和发展。

这一经验告诉我们,人才是铁路技术发展的关键,我们应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力度,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铁路技术队伍。

最后,我国铁路建设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我们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铁路技术的绿色化和环保化。

我们通过引进新能源技术,提高铁路的能源效率;通过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铁路的运输能力和安全性。

这一经验告诉我们,可持续发展是铁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该加大对绿色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铁路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铁路建设以其丰硕的成果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我们应该坚持科技创新、合作共享、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断推动铁路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论中国铁路工程科技发展思考

论中国铁路工程科技发展思考

论中国铁路工程科技发展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铁路交通在中国的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我国铁路工程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不仅在高铁领域中名列前茅,还在普通铁路、城际铁路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将探讨中国铁路工程科技的发展思路和方向,以期推动我国铁路事业的更好发展。

一、加强科技创新,加快铁路技术发展铁路工程科技的发展需要不断的科技创新,只有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创新发展,才能使我国铁路处于国际领跑地位。

我国的高铁技术得益于科技创新的持续推进,从而在全球竞争中获得领先优势。

未来我国应不断在轨道交通、信息通信等方面加大研究,推动绿色低碳的铁路节能产业发展。

二、优化铁路网络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铁路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统一的铁路网,因此在铁路工程科技的发展中,需要优化铁路网络布局,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完善铁路建设的管理机制和技术准备。

同时,科技应用在铁路工程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GIS、BIM等技术可以优化地面规划及车站建设,提高效率和可操作性。

三、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推动铁路科技进步人才是科技的核心,铁路工程科技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一方面,应该加强国内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以增强铁路工程科技研究所的储备力量;另一方面,应该通过国际合作引进优秀科技人才,从而提升我国铁路工程科技的领先优势。

四、推广智能化技术,提高铁路维修管理效率现代铁路工程科技中,智能化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都可以提高铁路工程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铁路的预防性维修和保养领域,智能化技术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现阶段的铁路工程发展中,应大力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细则,为铁路维修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措施。

五、重视安全问题,确保铁路工程科技发展的可持续性铁路工程科技的发展必须重视安全问题,尤其在高速铁路领域更为重要。

铁路工程项目本身就属于高风险领域,科技发展和管理必须严格遵守标准和规定。

我国铁路发展重载运输的历程及建议

我国铁路发展重载运输的历程及建议

我国铁路发展重载运输的历程及建议
李喜荣
【期刊名称】《铁道运营技术》
【年(卷),期】2011(017)002
【摘要】介绍了我国铁路1984年以来发展重载运输的历程,提出了提高重载配套技术设备和重载列车的重量等级,扩大双线铁路开行重载列车的区段,增加运输货种和组织形式以及着力解决单线开行重载列车问题的建议,以缓和铁路运能紧张的状况,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
【总页数】3页(P46-48)
【作者】李喜荣
【作者单位】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系,陕西,西安,71001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39.4
【相关文献】
1.关于包神铁路发展重载运输的思考 [J], 孔亮;孙建龙;潘寒川
2.山区单线电气化铁路发展重载运输的实践 [J], 任少卿
3.神华包神铁路发展重载运输运行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 [J], 俞柱山
4.关于进一步加速我国铁路重载运输发展的建议——“我国铁路重载运输10周年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 [J],
5.俄罗斯铁路发展重载运输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于我国铁路科技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对于我国铁路科技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对于我国铁路科技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傅志寰;吕文涛
【期刊名称】《铁道科技动态》
【年(卷),期】1989(000)006
【摘要】本文以对我国铁路面临的运输形势及铁路发展的特点和困难的分析为基础,指出了铁路科技发展应采取的技术方向。

文章指出:我国铁路被迫长期处于“低装备率—高使用率—高强度运输”的紧张状态下运转是难以避免的。

改变铁路运输紧张局面,一方面主要依靠增加铁路基建投入,但同时还必须充分依靠技术进步,从国情路力出发,逐步走出一条适应我国铁路特点、投入少、效益高的铁路现代化发展道路。

文章并就发展重载运输、提高客运能力、推进牵引动力内电化、保障行车安全、实现信息技术现代化、加强专业基础理论和软科学的研究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有关技术发展方向的意见。

【总页数】6页(P1-6)
【作者】傅志寰;吕文涛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532.3
【相关文献】
1.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业科技工作回顾与展望(一)——对科技发展规律与作用的认识变迁 [J], 张宪法;翟勇
2.国外铁路科技发展趋势及对我国铁路科技发展的建议 [J], 王镠莹;贾光智;刘妍君
3.我国铁路工程结构设计方法转轨的认识与思考 [J], 周诗广;张玉玲
4.新时代我国计量科技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J], 汪洪军;董玉平
5.对我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的认识与思考 [J], 刘铠;郭炎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重大成就赢得世界赞誉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重大成就赢得世界赞誉

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重大成就赢得世界赞誉
梁成谷;徐晓辉
【期刊名称】《中国铁路》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6月22日,第九届国际重载运输大会在上海举行。

铁道部副部长胡亚东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铁路重载运输快速发展,大秦铁路创造了世界铁路重载运输的奇迹。

通过此次大会,中国铁路将进一步加强与世界各国铁路同行的交流合作,充分学习借鉴世界各国铁路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快中国铁路现代化进程,为世界铁路技术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总页数】2页(P1-2)
【作者】梁成谷;徐晓辉
【作者单位】(Missing);(Missing)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213.41
【相关文献】
1.世界铁路重载运输技术的运用与发展 [J], 田葆栓
2.世界各国重载运输技术的发展沿革与展望——中国铁路重载运输资深专家钱立新访谈录 [J], 曹滨;杨兰卿
3.世界重载铁路运输技术的最新进展 [J], 钱立新
4.创新重载运输技术实现内涵挖潜扩能把大秦线建成世界一流重载铁路——在全
国铁路科技大会上的交流发言 [J], 武汛
5.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道建筑技术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14 (12)
· · 线路 / 路基
大秦线在扩能改造期间, 先后进行了下列运营 组织方面的研究: ①列车质量、 速度及密度合理匹配研究; ②不同运量条件下的车流组织研究 ; ③万吨级列车运行组织的研究; ④装、 卸车区域作业组织的研究; ⑤生产力布局( 站、 场、 段的布局调整) 。 ( 2 ) 重载铁路关键技术改造的研究 ①线桥站场改造。 大秦、 朔黄线在线桥设备状态评估、 钢筋混凝 土梁疲劳评估、 线桥设备强化加固改造、 站场改造 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②牵引供电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大秦线主要进行了供电方案仿真计算、 接触网 机车多弓运行和接触网平面布置等方面 供电方式、 的研究。 ③通信信号改造技术研究。 ( 3 ) 重载机车、 车辆技术的研究 IPM 大功率变流器的 主要包括: ① 采用 IGBT、 交流传动技术; ② 径向转向架技术; ③ 重载列车网 络控制技术; ④ 重载内燃机车柴油机节油技术; ⑤ 重载机车故障遥测监控技术; ⑥ 重载机车无线遥控 操纵系统; ⑦大轴重( 最高已达 39 t) 车辆; ⑧新型转 向架及悬挂系统; ⑨ 铝合金或不锈钢车体; ⑩ 双层 集装箱; 瑡 改进车轮材质提高耐剥离性; 瑏 瑢 高强度 瑏 旋转车钩、 大容量高性能缓冲器; 瑣 车辆高效装卸 瑏 装备; 瑤 重载列车制动技术 EPC ( 电控空气制动系 瑏 统) 等研究。 ( 4 ) 重载线路养护维修新技术 如采用多品种专业化的大型养路机械、 钢轨断 面形状的控制及钢轨打磨技术、 用轨顶润滑技术降 低轮轨接触应力和横向力等方面的研究 。 ( 5 ) 安全监测技术 如集成型路旁安全监测系统、 先进的轨检车及 钢轨探伤车、 采用地面探测雷达评价路基状态、 接 触网状态监测等技术的研究。 ( 6 ) 重载列车控制技术 如采用调度集中控制中心 ( CTC ) 、 基于无线通 信的列车自动运行控制系统等研究 。 42
铁道建筑技术 RAILWAY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2014 (12)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 一批高速铁路、 客 运专线的建成通车, 高速客运网日渐成形, 客货分 流, 根据各自运输性质实行差异化发展成为必然结 。 果 客运应以快速、 舒适、 换乘便捷为追求目标, 而 货运应以速度适宜、 运营经济、 解编组快捷为追求 目标。本文拟从国内外重载运输技术回顾入手, 结 合我国铁路实际, 探索依托既有线开行重载运输的 发展方向以及针对性加固改造技术的主要环节 。
· · 线路 / 路基
对我国发展重载铁路技术的几点认识
郭绍影
( 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摘 要 北京 102600 ) 通过对国内外重载铁路技术发展的回顾, 说明我国发展重载铁路运输的 必 要 性。 并从 重 载 发 展 方向 和 铁 重载铁路 发展方式 加固改造 A 4539 ( 2014 ) 12004005 文章编号 1009-
牵引质量 / t
20 000 ~ 30 000 115 ( 铝制车) 15 000 13 000 ~ 30 000 26 000 11 000 7 518. 4 110 117 ~ 265 240 120 100
澳大利亚 南非 巴西
通过 以 上 种 种 情 况 说 明, 当今世界货运铁路 ( 特别是运送矿石、 煤炭等货物的货运铁路 ) , 采用 重载运输技术已经是一种必然趋势 。 2. 2 国内重载技术的发展 我国重载铁路运输的发展经历了 4 个阶段, 见 表 2, 采取了 3 种相应的重载运输模式: 第一阶段通 过旧线改造, 发展组合式重载列车, 采用了高摩合 103 型制功阀、 成闸瓦、 滚动轴承及 13 号车钩等多 项新技术, 之后沈阳、 北京、 济南、 郑州及上海等铁 有效地缓解了运输 路局先后组织开行了组合列车, 能力紧张的局面; 第二阶段由代表性新建铁路大秦 线的建成开通, 通过大量试验, 于 1992 年分别正式 双机牵引 10 000 t 的单元式 开行单机牵引 6 000 t、 重载列车, 采用 120 型制动机、 高强度旋转式车钩及 大容量缓冲器等多项新技术, 车辆轴重为 21 t; 第三 阶段对京沪、 京哈、 京广等繁忙干线进行技术改造, 开行整列式重载列车, 这种重载模式对繁忙干线的 扩能具有普遍意义; 第四个阶段国内各主要干线通 过既有线技术改造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 , 一些主要 干线逐步将单列牵引质量提高到 5 500 ~ 5 800 t。 2006 年大秦线通过扩能改造, 开行了 20 000 t 整编 是一个新的亮点。 货运列车, 目前我国开通运营、 比较典型的重载铁路有大秦 1 ~2 万 t 主要开行 23 t 和 25 t 轴重、 铁路和朔黄铁路, 2010 年两线运量约占我国煤炭运量的 的重载列车, 1 /3。 在建的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是我国重载铁路运输 技术发展的又一里程碑, 设计轴重达到 30 t。
Abstract
Review of heavyhaul railway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home and abroad shows the necessity of heavyhaul rail-
way in our country. And some thoughts and discussions of heavyhaul railway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re proposed from the aspects of development and technical equipment. Key words heavyhaul railway; development mode; reinforcement and reconstruction
1
概述
义的修订: 列车重量至少达到 8 000 t, 轴重 ( 计划轴 重) 在 27 t 及以上, 在至少 150 km 线路区段上单线 年运量超过 4 000 万 t。 不仅在幅员辽阔的大陆性国家 ( 如美国、 加拿 大、 澳大利亚、 南非等国 ) 重载铁路上大量开行重载 而目前在欧洲传统以客运为主的客货混运干 列车, 线铁路上也开始开行重载列车, 见表 1 。 德国、 法国 2005 年开行重载列车, 分别在 2003 、 芬兰铁路正在 研究开行 30 t 轴重的重载列车。 作为世界重载运输首创国的美国, 当前拥有全 部铁路里程 23 万 km, 其中开行重载运输的 Ⅰ 级线 路约 16 万 km, 居世界首位。 列车平均牵引质量达 9 632 t, 货物平均运距 1 199 km。 重载列车最高牵引重量的世界记录是 2001 年 澳大利亚西部的 BHP 铁矿集团公司在纽曼山 - 海 德兰创 造 的 99 734 t ( 近 10 万 t ) 的 牵 引 总 重 量。 2004 年巴西 CVRD 铁矿集团经营的卡拉奇重载铁 路, 平均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重量达 3. 9 万 t。 通过发展重载技术, 美国在 1980 ~ 2000 年间,
新建重 单元式 单机牵引 6 000 t 载铁路 重载列车 双机牵引 10 000 t 干线 改造 混编式 重载列车 牵引 5 000 t 干线 5 500 ~ 5 800 t
既有线 混合式 改造 重载列车
2. 3
国内外重载技术的研究状况 对于重载铁路, 不仅注重因重载、 高频引起的 设计标准、 建设技术变化的研究, 还要注重一些因 重载特点而引起的关注重心转移的研究 。 国内对重载技术的前瞻性理论研究大部分在 消化 、 吸收国 外 研 究 成 果 的 基 础 上 进 行 方 向 性 研 这类研究集中在研发机构 、 高校进行 。 在研的 究, 几个典型重载铁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载列 车 - 轨道空间扣合系统动力学理论与试验研究 ( 铁科院 ) ; 列车荷载作用下重载铁路桥梁疲劳数 值模拟与可靠度研究 ( 中南大学 ) ; 重载铁路路基 结构损伤机理及强化技术 ( 哈工大 ) ; 高频重载条 件下加芯水泥桩加固机理及变 形 特 性 研 究 ( 同 济 大学 ) 。 大秦、 朔黄等企业公司牵头联合设计院、 高校 进行的重载技术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既有线设备状 态评估、 加固等方面。 ( 1 ) 运营组织形式的研究 41
1985 ~ 1993 阶 段
表2
线路 状态 旧线 改造
我国重载铁路运输发展阶段
编列形式 牵引总重量 开行时间 北京局 1985 沈阳、 济南、 郑州及上海 大秦线 1992 京沪、 京广、 京哈 2006 年 大秦线 20 000 t
组合式 双机牵引 7 400 t 重载列车
1990 ~ 1992 1992 ~ 2002 2003 ~ 今
3
我国重载运输发展方向的探讨
根据以上论述, 从国际层面来说, 开行重载的 国家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了试验研究 , 从轴 重、 牵引质量不断提升到列调方式一再改进 , 从机 车、 车辆的研发提升到养护维修技术的研究 , 各自 围绕自己的需求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创新 。 可以 说, 各自体系都是较为成熟、 完整的, 重载建造和运 输技术的 创 新 方 向 性 很 明 确; 从 我 们 国 内 情 况 来 看, 重载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 以大秦和 朔 黄 铁 路 为 代 表 货 运 专 线 和 以 京 沪、 京 、 哈 京广线等为代表的提升单列牵引质量客货混跑 干线分别代表着目前我国的重载技术的两个发展 方向。 目前在建的山西中南部通道采用了 30 t 轴 重, 而拟建的蒙西至华中运煤通道如何确定其设计 货运网如何发展呢? 以后 轴重呢? 客运网成网后, 建设的货运专线与既有货运网如何进行联运和分 流呢? 这些问题也是确定我国货运发展方向过程 中要解决的一些关键问题。 3. 1 我国重载运输定位 在论述我国重载运输定位前, 先分析我国工业 布局和能源分布格局以及我国铁路运输现状 。 首先我国的工业布局和能源分布决定了北煤 而重载铁 南运和西煤东运的基本格局将长期存在 , 路运输已被证明是解决煤炭等大宗货物运输的最 有效、 最经济的途径。 其次, 我国货运铁路网的组成比较复杂, 既有 长期保留下来并经过反复改造的干线 ( 如京沪、 京 哈、 陇海、 京广等 ) , 也有解放后新建干线 ( 如京九、 南昆、 宝成等) ; 既有一批支线铁路 ( 如胶济等 ) , 也 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企业专用线铁路 ( 如朔黄等 ) 。 这些铁路建设时期跨度大、 运营历史长短不一, 同 时不同的建设时期其建设标准也差别较大 , 总的来 说相较于现在的运输需求标准偏低。 根据多年来 为大秦、 朔黄两线提高运能进行技术服务的经验来 , 看 两条线 在 建 设 初 期 所 确 定 的 技 术 标 准 相 对 偏 低。这里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基于当时的社 会经济状况, 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运量 需求难免估计不足, 对项目的功能定位偏低; 二是 行业标准规范没有起到及时引领作用, 一本规范用 了十几年, 导致朔黄铁路所采取的 1985 年规范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