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1)

合集下载

冬不拉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冬不拉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冬不拉是哪个民族的乐器
冬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

广泛流行于新疆哈萨克族居住地区。

冬不拉的各种类繁多,大都有整块松木或桦木制成,雕刻精细,镶嵌美观。

冬不拉的形式,一种音箱是三角形,哈萨克以近代大诗人阿巴衣命名,叫“阿巴衣冬不拉”一种音箱是椭圆形以哈萨克民间阿肯江布尔命名,叫“江布尔冬不拉”这两种冬不拉外型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

此外还应哈萨克族历史,地域,部落,文化心理,生活习俗的差异,在民间还存在其它各种形制的冬不拉,据不完全统计其品种大约又有十几种。

冬不拉是哪个民族的乐器由语文网小编整理并分享,欢迎老师同学们阅读。

如果对你有帮助,请继续支持语文网,并提出您的宝贵建议,小编会尽最大的努力给大家收集最好最实用的文章!
>>>更多内容请点击:
课外知识、综合知识
文言知识、文学知识
小学语文基础知识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

弹起心爱的冬不拉

弹起心爱的冬不拉

弹起心爱的冬不拉
• 演奏 • 演奏冬不拉,将琴斜置于怀中,左手持琴 按弦,右手弹拨。左手按弦时,多用食指 和拇指,其次是中指和无名指,小指很少 使用,右手主要用中指和拇指拨弦,其余 三指少用,有时也使用拨片弹奏。一般以 外弦奏旋律,内弦作和弦衬托,有时也相 反,还经常用内外弦同时弹奏旋律。
弹起心爱的冬不拉
弹起心爱的冬不拉
弹起心爱的冬不拉
弹起心爱的冬不拉
弹起心爱的冬不拉
弹起心爱的冬不拉
•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 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 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 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 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弹起心爱的冬不拉
• 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是中亚地 区的哈萨克、诺盖、卡拉卡尔波克等民族 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 新疆的哈萨克族中尤其流行。琴杆细长, 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两种。一般用松木或 桦木制作,琴颈即指板,过去多用整木斫 成。音箱上有发音小孔,张羊肠弦两根, 琴身有羊肠弦品位。是哈萨克斯坦人的传 统乐器。
• 美丽的传说
• 阿肯弹唱 • 阿肯弹唱丰富了草原文化的底蕴。冬不拉伴奏下 的歌声,充溢着强烈的民族气质、性格、理想与 追求,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地域风情。歌词 中有大量的谚语、比喻、哲言,睿智而通俗,机 警而幽默,生动而风趣,朴素凝炼,浅显易懂。 • 弹奏曲调有的含蓄而内蕴;有的外露而奔放;有 的沉稳而缠绵;有的粗犷而强悍,融合了东方与 西方音乐的元素,是哈萨克民族历史与现实精神 世界的真实反映。歌词和曲调水乳交融,飞翔在 广袤的草原上,因而形成了“歌和马是哈萨克人 的两只翅膀”的写照,和从生到死“唱着来唱着 去”的民族特色文化。
弹起心爱的冬不拉
冬不拉以简朴轻盈的构 造,蓄纳天地万籁之 声,淋漓尽致地传达 出草原特殊的音乐语 汇,表达着哈萨克人 民的悲欢离合和喜怒 哀乐。在阶级社会中, 冬不拉琴伴随着牧羊 人飘动的篝火,伴随 着阿肯激昂不平的声 调,拉的声音 • 冬不拉的声音不大,但音色优美。演奏的基本 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 运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 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 和骏马疾行的蹄声等。指法有一弹一挑、两弹 两挑、两弹一挑、一弹两挑、连奏、拨奏等, 还可演奏泛音、滑音、和音(外弦奏旋律内弦 配和音)。弹奏的力度和速度可有多种变化。 尤宜于表现快速乐曲。冬不拉弹唱是哈萨克族 人民最喜爱的艺术表演形式,演唱者既可用于 自弹自唱,也可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表现力 非常丰富。而且它轻便,易于携带,适合于草 原上迁徙不定的生活,故深受人们的喜爱。

浅谈哈萨克族冬不拉奎依

浅谈哈萨克族冬不拉奎依

浅谈哈萨克族冬不拉奎依冬不拉乐曲是哈萨克族古老的文化遗产,它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的民间艺术形式,它既代表了哈萨克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哈萨克孜族对中国和世界艺术宝库做出的一大贡献。

标签:冬不拉;乐曲(奎依)1.冬不拉乐器与弹奏方法哈萨克族族民间音乐十分发达,遗产丰富,男女老幼都有着很高的音樂天赋。

冬不拉则是哈萨克族最重要、也最流行的弹拨乐器,一般用松木或桦木制作。

流传于哈萨克民间的冬不拉,大致上分为两种:一种事共鸣箱成扁平状,琴身较短,属早期冬不拉,使用仍普遍,但多用于伴奏民歌。

另一种是梨形共鸣箱,琴身较长,音量也较大,係从早期冬不拉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多用于伴奏与独奏。

哈萨克的冬不拉有两根弦,也有三根弦的,指板上的品位有八个、十四个与十八个之多。

多为四度定弦,少数为五度定弦,音阶常因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大部分属自然七声音阶,某些地区也使用五声音阶,现已改用尼龙弦代替了羊肠弦。

冬不拉音色优美。

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

运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的蹄声等。

指法有一弹一挑、两弹两挑、两弹一挑、一弹两挑、连奏、拨奏等,还可演奏泛音、滑音、和音(外弦奏旋律内弦配和音)。

弹奏的力度和速度可有多种变化。

尤宜于表现快速乐曲。

冬不拉音乐最大的特色,是乐器的旋律与特有的节奏。

常在乐曲开始的几个小节以和音连奏,先给人们一种稳定的感觉,然后旋律紧接其后,且常常採用各种模进、变奏和反覆等手法展开。

旋律伴随简单合音进行,是这种双弦弹拨乐器的特点。

2.冬不拉奎依(乐曲)乐曲,哈萨克语称之为“奎依”。

由于哈萨克人过着游牧生活,在一年四季的流动中,最便于制作和携带的乐器莫过于冬不拉。

所以,在民间音乐中,“奎依”较其他乐种最先得到广泛流传和发展。

哈萨克民间流传着无数的冬不拉奎依。

质量高、音乐旋律古朴雄浑、优美动听。

据统计,流传在中国哈萨克民间的冬不拉奎依达几千多首。

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不拉”的传承与发展

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不拉”的传承与发展

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不拉”的传承与发展1. 引言1.1 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不拉”的由来和特点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民间音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特点。

它起源于哈萨克族古老的牧民生活,最初是用来伴奏牧歌和民谣的乐器。

冬不拉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通常由优质的木材和羊皮制成,琴弦则是用马尾鬃或羊肠制成。

冬不拉的外形独特,通常呈现出长颈、扁平的琴身和独特的音箱设计,使其在演奏时能产生清晰悦耳的音色。

冬不拉在哈萨克族的传统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乐器,更是一种载体,传承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

在哈萨克族的音乐中,冬不拉常常被用来表达对大自然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祖国的深情。

冬不拉作为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象征,代表着哈萨克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它的演奏方法独特、音色优美,在传统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哈萨克族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冬不拉也逐渐走向世界,成为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媒介,传播着哈萨克族独特的音乐文化。

2. 正文2.1 冬不拉的历史传承冬不拉(Dombra)是哈萨克族传统乐器之一,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弹拨乐器之一。

冬不拉一般由一根长约1米的木杆组成,上面绷着两根弦,类似于吉他。

冬不拉的音色优美动听,被誉为“哈萨克族的灵魂之声”。

冬不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哈萨克族民族音乐的起源,据传说,冬不拉最初是由一位哈萨克英雄在战场上用来鼓舞士气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冬不拉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专门的乐器,并且在哈萨克族的日常生活和仪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历史的长河中,冬不拉一直是哈萨克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代相传。

冬不拉的传承不仅体现在音乐表演上,更体现在乐器制作、演奏技艺的传授以及对冬不拉的尊重和保护中。

冬不拉的传承历经千年,虽然在现代社会中受到了一定的挑战,但是在哈萨克族及相关机构的努力下,冬不拉的传统依然得以传承和发展。

冬不拉作为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继续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哈萨克族乐器冬不拉的传说关于冬不拉的来历

哈萨克族乐器冬不拉的传说关于冬不拉的来历

哈萨克族乐器冬不拉的传说关于冬不拉的来历哈萨克族文化在中国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位子。

哈萨克族乐器是哈萨克族文化的象征。

哈萨克族有一个神奇的乐器,叫做冬不拉,它不仅仅是哈萨克族人们最喜欢的乐器,更是哈萨克族人们精神的支柱。

下面就跟着店铺小编一起看看哈萨克族乐器冬不拉的传说与来历吧。

【哈萨克族乐器冬不拉的传说关于冬不拉的来历】简介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北亚和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族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蒙古、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以及中国新疆、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区的哈萨克族、鄂伦春族中尤其流行。

琴杆细长,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两种。

一般用松木或桦木制作,琴颈即指板,过去多用整木斫成。

音箱上有发音小孔,张羊肠弦两根,琴身有羊肠弦品位。

是哈萨克斯坦人的传统乐器。

传说一很久以前,哈萨克人就居住在靠近一片森林的地方,过着宁静的游牧生活。

结果森林里有一只凶恶的瞎熊,经常跑出来伤害牧人和牲畜,使人们不得安宁,国王派去了几批猎人都被瞎熊伤害了。

国王的儿子名叫“冬不拉”,他请求父王让他去打败瞎熊,由于父王不答应,冬不拉私自带着弓箭、捕兽夹去找瞎熊,并与瞎熊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搏斗,杀死了瞎熊,自己也不幸牺牲。

当牧民们找到王子的尸体时,都泣不成声,谁也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国王。

这时有个名叫阿肯的老牧民站了出来,自告奋勇地去见国王。

国王问他:“你知道王子的下落么?”阿肯指着一棵高大的松树说:“尊敬的陛下,它知道王子的下落。

”国王生气地说:“明天它如果不告诉我,我就杀了你!”聪明阿肯在牧民们的帮助下,砍下大树的一个支杈,连夜制作成一把精美的乐器,第二天在大森林前草原上,用琴声歌颂王子的壮举,倾诉对王子的崇敬和怀念。

琴声中有阵阵松涛,有王子的怒吼,有瞎熊的哀鸣,也有草原人民悲伤的啜泣,国王听着琴声,悲痛万分,是松木制成的乐器把王子不幸的消息告诉了国王。

琴声一会儿雄浑激昂,一会儿低回婉转,一会儿音韵铿锵,一会儿又如泣如诉…….从此,哈萨克人有了自己的乐器,为纪念王子,人们以“冬不拉”来命名乐器的名字,而弹唱冬不拉的民间歌唱家便叫做“阿肯”。

《冬不拉》PPT概述

《冬不拉》PPT概述

心急(如)(焚) 一(筹)莫(展) 自(告)(奋)勇 如(泣)如(诉) (坐)(卧)不 宁 (视)死 如(归) (愁) 眉 不 展 (冥)思(苦)想 低回(婉)(转) 音韵(铿)(锵)
1.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阅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先写 了什么?后写了什么?最后写 了什么?按怎样顺序记叙的?
课文讲的是哈萨克族民间传说: 乐器“冬不拉”的来历。相传在很 久以前,一位叫冬不拉的王子自告 奋勇为人民除掉了瞎熊,自己也牺 牲了。一个叫阿肯的老牧民用琴声 把这件事告诉了国王。为纪念王子, 人们把这种乐器叫“冬不拉”。
• a瞎熊伤害人畜 • b王子为民除害、壮烈牺牲 • c琴声讲述故事
•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起因——经 过——结果)记述的
• 1、王子是怎样找黑熊、布置兽夹的? 把描写他动作的词语找出来,从中你 看出了什么?
• (不畏艰辛的为民除害,他决心坚 定,胆大心细。)
• 2、写黑熊的这一自然段删去可以吗? 为什么?
• (不可以。这部分写出了黑熊的狡 猾,可以看出下面王子与瞎熊的搏斗 时危险万分的。)
• ①王子与瞎熊是怎样搏斗的? • ②你感到这场面怎么样?
• 一个不顾个人安危的人;(2自然段) • 胆大心细,不辞辛苦的人。(5、6自然段) • 勇敢无畏,不怕牺牲(7自然段)
1. “冥思苦想”什么意思?人们深思
什么?苦想什么?
为什么这样冥思苦想?人们想出了什么办 法?
2. 读琴声这一部分,说一说通过音乐阿肯 是在讲述什么事情?
• (一)琴声雄浑激昂描述的是王子骑着骏 马,翻过一座座山,涉过一道道河流,穿 过一片片树林,他发现了瞎熊的足迹,安 置捕拉”指的是什么? 2. 这种乐器为什么叫冬不拉呢? 3. 这里面有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不拉”的传承与发展

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不拉”的传承与发展

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不拉”的传承与发展
冬不拉(Dombra),是哈萨克族传统的弹拨乐器,其琴体由两块半球形的木板组成,
中央用一条木条连接,琴弦用羊肠或者马肚制成,通常为两根。

冬不拉的音色深沉、悠扬,既能独奏演奏,也能作为伴奏乐器,被广泛应用于哈萨克族的生活场合和文艺演出中。

冬不拉在哈萨克族的文化和传统音乐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其音乐表现了哈萨克
族人的情感和精神,既能悲壮地表达历史上的战争故事,也能婉转地演绎生活中的爱情故事。

冬不拉的乐曲传承于民间,历经了数百年,至今仍然得到人们广泛的喜爱和传唱。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冬不拉的传承和发展却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方面,很多哈萨克
族年轻人随着时代变迁而放弃了传统乐器的学习和演奏,导致了冬不拉的传承出现了断层;另一方面,大量的外来音乐和文化影响着哈萨克族的音乐文化,使得传统的冬不拉音乐面
临挑战和危机。

为了保护和发展哈萨克族的传统音乐文化,许多哈萨克族人开始积极地参与到冬不拉
的传承和发展中。

他们成立了一些乐团和音乐学校,传授冬不拉的演奏技艺,组织演出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种传统音乐乐器。

同时,一些音乐家也开始对冬不拉的演奏
曲目和音乐风格进行现代化改革和探索,融入了一些新的音乐元素和表现手法,使得冬不
拉音乐在现代社会中也能够找到新的发展方向和市场空间。

总之,冬不拉作为哈萨克族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既需要传统文化
保护与传承的力量,也需要时代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激发。

我们应该珍惜并尊重这一传统文
化遗产,保护和发扬冬不拉精神,让其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更加灿烂的光彩!。

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不拉”的传承与发展

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不拉”的传承与发展

哈萨克族传统乐器“冬不拉”的传承与发展哈萨克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

作为哈萨克族传统音乐的一部分,冬不拉在哈萨克族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是一种弹拨乐器,具有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冬不拉的传承与发展。

冬不拉最早起源于哈萨克族的游牧生活。

在长期的马背生活中,哈萨克族人民发展了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冬不拉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它以其独特的外形和悦耳动人的音乐,成为了哈萨克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冬不拉的传承主要通过口传和师徒传承的方式进行。

在哈萨克族社区中,冬不拉的演奏技巧和曲目是由有经验的老艺人传授给年轻一代的。

通常,年轻人会选择一个有经验的冬不拉演奏家作为自己的老师,并跟随其学习演奏技巧和曲目。

通过这种传承方式,冬不拉的传统艺术才能得以延续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冬不拉的传承面临着许多挑战。

由于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忙碌,年轻一代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冬不拉。

受到现代音乐的冲击,冬不拉在年轻一代中的兴趣逐渐减少。

为了保护和传承冬不拉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一些措施已经被采取。

政府和社会组织加大了对冬不拉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通过举办冬不拉表演和比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冬不拉。

还有一些学校和艺术机构开始提供冬不拉的教学,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冬不拉的学习中。

一些冬不拉演奏家也积极探索创新和跨界发展的方式。

他们将冬不拉与其他乐器结合,创作出新的音乐作品,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一些冬不拉演奏家还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力量,将冬不拉的演奏视频上传到网络上,让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到他们的演奏。

冬不拉作为哈萨克族传统乐器的代表,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保护和传承冬不拉,不仅是保护和传承哈萨克族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保护和传承世界音乐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加大对冬不拉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以及创新发展的方式,相信冬不拉这一宝贵的音乐艺术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

3、《冬不拉》

3、《冬不拉》

3、《冬不拉》学习目标:1会认“酥”等七个字。

2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尔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

3了解唱词中运用“比兴”的手法。

4搜集、阅读其他神话与传说故事。

学习重难点: 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格萨尔王为民除害、造福百姓的故事。

知识链接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

音量较小,一般用以自弹自唱,独奏和合奏等。

导学过程疑问与修正预习导学:第一部分1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2我会读拼音,写词语Yi chou mo zhan jiao hua jun ma yin bi bishou()() ( ) ( )( )Shang ci an zhang ming si ku xiang yue qi( ) ( ) ( ) ( )qi liang yi lian( ) ( )3我会给形近字组词狡()骏()捅()恋()赐()跤()俊()踊()峦()踢()4、我知道词语的意思凄凉一筹莫展自告奋勇视死如归如泣如诉5我能给多音字组词乐---- ------------ 没------ ----------------- ------------ ---- --- --------6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部分(在书中批注)1找出与琴声相对应的故事情节读一读。

再结合课文内容说说每一种琴声分别描述了故事的哪些情节?并感情朗读并背诵2故事的哪些情节最使你感动?为什么?再有感情的读给大家。

3这个民间故事表达了人们怎样的思想感情?达标测评:1判断正确读音冥思苦想(mínmíng)骏马(jùnzù)依恋(luànliàn) 匕首(bǐbì)2把正确字填在()里一()莫()自()()勇如()如()()()不安()死如()()眉不展3、我会原文填空琴声一开始(),如同英雄(),要上战场;一会儿低回(),像是在述说()到来,战斗即将爆发;一会儿音韵(),好像宣告战斗已经();一会儿又(),好像在诉说一个悲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和()……。

冬不拉教学课件

冬不拉教学课件

• 不能,黑熊的狡猾凶残更能衬托出冬不拉的机智勇敢。
• 王子在隐蔽处拉满了弓,射出一支利箭,
正中瞎熊的脖颈。瞎熊大吼一声,扔下石头, 朝着箭飞来的方向扑来。王子又射出一只利 箭,正中瞎熊的前胸。这时,瞎熊已经发现 了王子。王子抽出第三只箭,正要射向瞎熊, 却来不及了。瞎熊已经蹿到他面前,向他扑 了过来。王子见状,急忙拔出匕(bǐ)首。 瞎熊巨大的熊掌击向王子,王子的匕首也捅 向了瞎熊……
• 2、当王子牺牲时,人们是怎样做的,他们 的想法好吗?
• 3、说一说通过音乐阿肯是在讲述什么事情? 找出与琴声相对应的故事情节,并谈谈自 己的感受。
王子冬不拉是一个怎样的人?
• 王子是一个勇敢、善良、英勇善 战、视死如归的英雄。
• 国王几次派出猎人去伏击这只瞎熊,却 都没有成功,许多猎人还被这只瞎熊咬死 了。国王心急如焚,却又一筹(chóu)莫 展。他的儿子冬不拉看见了,就问国王为 什么整天愁眉不展。国王把事情的原委告 诉了儿子。冬不拉一听,就自告奋勇去除 掉这只瞎熊。
• 琴声“低回婉转”描述的是伪装被瞎熊识破, 危机到来,王子与瞎熊的战斗马上就要开始。
• 琴声“音韵铿锵”描述的是王子与瞎熊激烈搏 斗。
• 琴声“如泣如诉”描述的是战斗结束了,王子 与瞎熊同归于尽,人们把王子葬在向阳的山坡 上。
琴声
雄浑激昂 低回婉转 音韵铿锵 如泣如诉
故事 王子自告奋勇,巧设伪装 瞎熊识破伪装,即将战斗 王子勇斗瞎熊,激烈搏斗 王子英勇牺牲,熊患解除
冬不拉琴
“冬不拉”是指:
• 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 一种弹拨乐器,形状 像半个梨加上长柄。
• 为纪念王子,把这种 乐器叫“冬不拉”。
开火车读生字 狡猾 隐蔽 匕首 捅向 赏赐 骏马

冬不拉

冬不拉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

冬不拉伴奏下的歌声,充溢着强烈的民族气质、性格、理想与追求,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地域风情。

歌词中有大量的谚语、比喻、哲言,睿智而通俗,机警而幽默,生动而风趣,朴素凝炼,浅显易懂。

弹奏曲调有的含蓄而内蕴;有的外露而奔放;有的沉稳而缠绵;有的粗犷而强悍,融合了东方与西方音乐的元素,是哈萨克民族历史与现实精神世界的真实反映。

歌词和曲调水乳交融,飞翔在广袤的草原上,因而形成了“歌和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的写照,和从生到死“唱着来唱着去”的民族特色文化。

冬不拉构造音箱是用松木、桑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颈即指板,过去多用整木斫成。

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琴弦用羊肠制成,有两根。

现在多改为丝弦、钢丝弦或尼龙丝弦。

并增加和使用铜质品味。

音箱上有发音小孔。

冬不拉发展哈萨克族的音乐工作者,对冬不拉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钢丝弦,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

经改革,音箱上的发音小孔改为大孔。

制成有高低音不同的冬不拉。

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

冬不拉演奏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

演奏冬不拉,将琴斜置于怀中,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弹拨。

左手按弦时,多用食指和拇指,其次是中指和无名指,小指很少使用,右手主要用中指和拇指拨弦,其余三指少用,有时也使用拨片弹奏。

一般以外弦奏旋律,内弦作和弦衬托,有时也相反,还经常用内外弦同时弹奏旋律。

冬不拉传说很久以前,哈萨克人就居住在靠近一片森林的地方,过着宁静的游牧生活。

结果森林里有一只凶恶的瞎熊,经常跑出来伤害牧人和牲畜,使人们不得安宁,国王派去了几批猎人都被瞎熊伤害了。

国王的独生子名叫“冬不拉”,他瞒着父王,挺身而出,为民除害,与瞎熊进行了一场轰轰轰烈烈的搏斗,杀死了瞎熊,自己也不幸牺牲。

当牧民们找到王子的尸体时,都泣不成声,谁也不敢把这个消息告诉给国王。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冬不拉教学课件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冬不拉教学课件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
事?说出来,跟全班同学一起交流。
2021/4/2
小朋友,加油!
40
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眼光决定未来的一 切,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 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
协的信念。
谢谢观看
2021/4/2
41
国王发布的告示进一步体现了他的心急 如焚,可见他对儿子的关爱之深。
2021/4/2
27
6.大家找到了王子吗?人们在苦想什么?
牧民们三五成群地出去寻找,终于在密林深 处的一条小道上发现了王子和瞎熊扭在一起的 尸体。大家把瞎熊剁成肉酱,将王子安葬在向 阳的山坡上。
可是,怎么把这个坏消息告诉盼望王子平 安归来的国王呢?大家冥思苦想,一直没有好 办法。
自告奋勇、为父分忧的良好品质跃然纸上
2021/4/2
21
王子带着弓箭和捕兽夹,骑着骏马, 翻过一座座高山,涉过一道道河流,穿过 一片片树林,终于在一条通往夏季牧场的 小道上,发现了瞎熊的足迹。他细心地将 捕兽夹安置在瞎熊的必经之路上,又巧妙 地进行了伪装,然后在旁边的树丛中隐蔽 起来。
2021/4/2
22
“翻、涉、穿”这几个动词说明王子经过 长途跋涉好不容易才发现瞎熊的足迹,充分体 现出他为了除掉瞎熊不辞辛苦。
2021/4险) 的勇士形象,告诉人们王子为民除害是 (正义之举 ),决心是那样( 坚定 )。
2021/4/2
24
4.王子与瞎熊是怎样搏斗的?找出来,读一读
本文是哈萨克族民间传说,讲的 是哈萨克族一种叫“冬不拉”的民间 乐器名字来历的动人故事,表达了人 们对勇敢、善良、敢于牺牲的品德的 赞美之情。
2021/4/2
34
课堂练习
2021/4/2

2019年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doc

2019年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 .doc

2019年丹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1、下列依次与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有关的是:()单项选择题A、酥油茶、馓子、青稞酒、馕、萨其马B、马头琴、冬不拉、铜钦、葫芦丝、芦笙C、那达慕大会、开斋节、雪顿节、古尔邦节、泼水节D、《嘎达梅林》、《穆斯林的葬礼》、《格萨尔王传奇》、《阿凡提的故事》、《刘三姐》【答案】D【解析】A项酥油茶是藏族的传统食品,而不是蒙古族的,萨其马是满族的传统食品,而非壮族;B项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不是回族,葫芦丝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不是维吾尔族,芦玺为西南地区苗、瑶、侗等民族的簧管乐器,不是壮族;C项泼水节是傣族的节日,不是壮族;D项《嘎达梅林》、《穆斯林的葬礼》、《格萨尔王传》、《阿凡提的故事》、《刘三姐》分别是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的文学作品,所以选择D选项。

2、邓小平完整概括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文献是()。

单项选择题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C、《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任务》D、“南方谈话”【答案】D【解析】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完整概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故本题答案为D。

3、某品牌电脑标价5500元,小李最终花5400元购得,5400元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单项选择题A、价格尺度B、支付手段C、储藏手段D、流通手段【答案】D【解析】货币作为流通手段,也就是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我们平常从商品买卖过程中所看到的货币的作用,就是属于这一种。

4、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是()。

单项选择题A、提供公共事业产品B、服务于公共权力机关C、履行公共管理职能D、执行国家公共政策【答案】A【解析】事业单位的功能实际上就是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提供公共事业产品是事业单位产生和存在的基本条件。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相关资料冬不拉1

(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相关资料冬不拉1

冬不拉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

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修长,上边有8— 10 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

这是哈萨克人民喜欢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他们用冬不拉伴奏,自弹自唱。

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歌唱性有固定的唱词,旋律婉转、宽广、而明快,善于演奏哈萨克族民间的混淆拍子,伴奏、合奏、独奏都能应用自如,是冬不拉弹唱艺术在音乐上的主要特点。

人们把即席作词演唱歌者称为“阿肯”,意即游唱诗人。

曲调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节奏多用混淆拍子。

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

音量较小,一股用于自弹自唱、独奏和合奏等。

哈萨克族的音乐工作者,对冬不拉进行了改革,增添了品位,改用钢丝弦,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 , 制成有高低音不一样的冬不拉。

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

演奏冬不拉,将琴斜置于怀中,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弹拨。

左手按弦时,多用食指和拇指,其次是中指和无名指,小指极少使用,右手主要用中指和拇指拨弦,其他三指少用,有时也使用拨片弹奏。

一般之外弦奏旋律,内弦作和弦烘托,有时也相反,还常常用内外弦同时弹奏旋律。

好久从前,哈萨克人就居住在凑近一片丛林的地方,过着安静的游牧生活。

结果丛林里有一只凶狠的瞎熊,常常跑出来损害牧人和牲口,令人们不得平和,国王派去了几批猎人都被瞎熊损害了。

国王的独生子名叫“冬不拉”,他瞒着父王,自告奋勇,替天行道,与瞎熊进行了一场轰大张旗鼓的格斗,杀死了瞎熊,自己也不幸牺牲。

当牧民们找到王子的尸体时,都泣不可声,谁也不敢把这个信息告诉给国王。

这时有个名叫阿肯的老牧民站了出来,毛遂自荐地去见国王。

国王问他:“你知道王子的着落么?”阿肯指着一棵高大的松树说:“敬爱的陛下,它知道王子的着落。

课文《冬不拉》资料介绍

课文《冬不拉》资料介绍

课文《冬不拉》资料介绍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

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

这是哈萨克人民喜爱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他们用冬不拉伴奏,自弹自唱。

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歌唱性有固定的唱词,旋律悠扬、宽广、而明快,擅长演奏哈萨克族民间的混合拍子,伴奏、合奏、独奏都能应用自如,是冬不拉弹唱艺术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

人们把即席作词演唱歌者称为“阿肯”,意即游唱诗人。

曲调分为歌唱性和说唱性两种,节奏多用混合拍子。

可奏出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和八度的和音。

音量较小,一股用于自弹自唱、独奏和合奏等。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冬不拉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最新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3、冬不拉ppt课件(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B


学情预设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说说。 应对策略
乐) 3、想象画 面
师:你的头脑中仿佛出现什 么 画面? 生 1:我仿佛看到绿绿的小 教师引导:一阵微风吹来,这棵 小 草会怎么样…… 草。 学生无应答 生 2:我仿佛看到小草在随 风 揺摆。 生 3、4:我仿佛看到小草 引导学生把自己当成这棵小草,会 和微风怎样……
到。。。。。。,创设情景, 感受时 间的漫长。
2.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C 钓到了吗?结 学生思路局限于柳树方面。 果如 何?(学习 ★ 典型范例: 第四段)
课题:17. 心里的世界 a、感受柳树的毅
教学环 节 b、面对着柳树的 品析第一、二小节。 “不灰 心”,你 想说些什么? 第一小节 c、带着感受好好 1、自由练读 读读此 段。 2、指名读(配
关于冬不拉, 有一个感人的传 说呢,请欣赏!
点击播放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一想课文先写了什么,后写 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 记叙的。 3.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在小组内解 决简单的问题。
读一读
狡猾 隐蔽 安葬 依恋
骏马 匕首 凄凉 乐器
一筹莫展
冥思苦想 剁成肉酱 禀告
课文先讲了(瞎熊伤害人畜), 后讲了( 王子除害牺牲 ),
1.小乌鸦为什么要这样
问妈妈呢?难道乌鸦妈
学生交流自己听故
物和树枝。
事 后的收获。 妈自己不能去找食物 吗?
2.你们有没有像这三只
师:老师相信你们以后还会经 常主动帮助爸爸妈妈做你们 能做的事,做像小乌鸦一样孝
小乌鸦一样也帮爸爸妈 妈做过事啊 ? 生交流自己为家里 做 过什么。
3.此时此刻,你一定想
4、指名美读 在点 点头,招招手,弯弯腰。 师:这棵小草多 可 生 5、6:小草和微风玩耍, 爱呀,你来美 美的 读读吧。 跳 舞,拥抱。 第二小节 1、自由读 2、指名读 3、感受大海、蓝天 生只能说:大海很大很大 的辽阔 4、指名再读 5、范读学读

3.冬不拉

3.冬不拉
冬不拉琴
冬不拉:是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一种弹拨乐器, 哈萨克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中 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冬不拉 国哈萨克族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音量不大,但音乐优美,一般有两根弦或四根弦。
阅读思考 通过浏览课文,能说说冬不拉琴 的由来吗?
1.阅读课文,想一想文章先写了什么?
的人?从哪儿看出来的?
1、不顾个人安危的人;(第2自然段) 2、胆大心细,不辞辛苦的人;(第5自然段) 3、勇敢无畏,不怕牺牲的人。(第7自然段)
阅读第三部分(11-18自然段 ) 读琴声这一部分,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每一种琴声分别描述了故事中的哪个情节?
1、“琴声一开始雄浑激昂,如同英雄视死如 归,要上战场” 描述的是王子冬不拉自告奋勇、勇担杀熊重 任的情节; 2、“一会儿低回婉转,像是在述说危机到来, 战斗即将爆发” 描述的是王子不辞辛苦、翻山越岭,发现瞎 熊、准备作战的情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背诵课文15、16自然段。
3、“一会儿音韵铿锵(kēnɡqiānɡ),好像 宣告战斗已经爆发” 描述的是王子与瞎熊英勇搏斗、毫不畏惧的 情节; 4、“一会儿又如泣如诉,好像在诉说一个悲 剧的结局和人们对英雄的依恋和怀念” 描述的是王子为民除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受到人们敬佩的情节。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成语的意思。
坐卧不宁: 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常形容心 情烦乱。本文指国王为没有王子的音讯 而着急。 冥思苦想: 深沉地思索,苦苦地想。本文 指王子牺牲了,而国王又日夜盼望儿子 平安归来,整日都坐卧不宁,人们苦苦 思索,如何把噩耗告诉国王,又不至于 使他过于悲伤。
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成语的意思。
视死如归: 把死看作像回家一样,形容不 怕牺牲生命。本文指王子为民除害,毫 不畏惧。

《冬不拉》教案设计

《冬不拉》教案设计

关注行业动态,积极参加培训交流活动
参加教育培训
定期参加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如新教材培训、教学法培训 等。
交流学习经验
主动与同行交流,分享教学经验和教育资源,促进共同成长。
关注教育政策
及时了解国家教育政策变化,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教育改革要求 。
反思自身教学实践,不断改进优化方法
01
反思教学过程
了解这种乐器。
示范演奏
教师现场演奏冬不拉,展示其基本 演奏技巧和表现力,让学生直观感 受冬不拉的魅力。
学生实践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尝试演奏冬不 拉,学习基本演奏技巧,培养音乐 实践能力。
巩固练习:实践操作,加深理解
分组练习
学生分组进行演奏练习,互相交 流学习心得和技巧,提高演奏水
平。
集体演奏
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演奏,培养他 们的协作精神和音乐表现能力。
鼓励家长参与支持孩子学习
家长课堂
邀请家长进课堂,与孩 子共同学习《冬不拉》 相关内容,促进亲子关 系的同时增强家长对民 族文化的认知。
家庭作业
布置与《冬不拉》相关 的家庭作业,如让家长 与孩子一起查找资料、 一起练习民族乐器演奏 等,加强家校合作。
家长反馈
定期收集家长对孩子学 习《冬不拉》的意见和 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 略和方法,确保教学效 果最大化。
05
资源整合与拓展延伸
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
1 2 3
课件制作
结合课文内容,制作生动形象的PPT课件,包括 背景介绍、情节梳理、人物形象分析等,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视频资料
搜集与《冬不拉》相关的视频资料,如民族乐器 演奏、民族音乐舞蹈等,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民 族文化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冬不拉是一种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弹拨乐器。

音箱是用松木或桦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弦冬不拉,又名东不拉、东布拉,是中亚地区的传统弹拨乐器,在哈萨克斯坦以及中国新疆的哈萨克族中尤其流行。

琴杆细长,音箱有瓢形和扁平的两种。

一般用松木或桑木制作,琴颈即指板,过去多用整木斫成。

音箱上有发音小孔,张羊肠弦两根,琴身有羊肠弦品位。

冬不拉音量不大,但音色优美。

演奏的基本方法是弹与挑,一般弹用于重拍,挑用于轻拍。

运用冬不拉不同的演奏技巧,能够形象地表现草原上淙淙的泉水、清脆的鸟鸣、欢腾的羊群和骏马疾行的蹄声等。

指法有一弹一挑、两弹两挑、两弹一挑、一弹两挑、连奏、拨奏等,还可演奏泛音、滑音、和音(外弦奏旋律内弦配和音)。

弹奏的力度和速度可有多种变化。

尤宜于表现快速乐曲。

冬不拉弹唱是哈萨克族人民最喜爱的艺术表演形式,演唱者既可用于自弹自唱,也可用于独奏或乐器合奏,表现力非常丰富。

而且它轻便,易于携带,适合于草原上迁徙不定的生活,故深受人们的喜爱。

哈萨克族的音乐工作者,对冬不拉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品位,改用钢丝弦,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

制成有高低音不同的冬不拉。

如四弦十二品的最高音冬不拉、四弦十五品的高音冬不拉、二弦十三或十四品的中音冬不拉、二弦十七品的次中音冬不拉和十品的低音冬不拉等。

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和音。

马头琴mǎtóuqín
[a bowed stringed instrument with a scroll carved like a horse's head]
一种两弦的弦乐器,有梯形的琴
身和用马头装饰的琴柄,为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乐器。

中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

蒙古语称“绰尔”。

琴身木制,长约一米,有两根弦。

共鸣箱呈梯形。

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

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

郭小川《平炉王出钢记》诗:“牧区的人们听说钢花喷,蒙古包里拉起了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不但在中国和世界乐器在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民间艺人,牧民家中所喜欢的乐器,马头琴所演奏的乐曲,具有深沉粗犷,激昂的特点,体现了蒙古民族的生产、生活和草原风格。

扎木聂,又称扎年。

藏族弹弦乐器。

因其设六弦,故又称六弦琴。

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地。

据藏文史书《红史》载,扎木聂于唐代从内地传入。

扎木聂,是藏族弹拨弦鸣乐器。

藏语“扎木”是声音,“年”为悦耳好听之意,“ 扎木聂”意为声音悦耳的琴。

曾译称扎年、木聂、占木聂、扎木聂。

因张有六条琴弦,汉族又称其为藏族六弦琴。

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藏族自治州、
县,尤以拉萨、日喀则、拉孜、萨迦和昂仁等地最为盛行。

马骨胡,壮族拉弦乐器。

壮族称冉督、冉列。

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林、隆林、田林、百色、靖西、德保一带和云南、湖南等省壮族地区。

巴乌,是彝族、哈尼族、傣族、佤族、布朗族、苗族等的吹奏乐器。

流行于云南省红河、文山、思茅、西双版纳、临沧、德宏、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贵州省黔东南和黔南等地。

有单管、双管之分。

管身粗而长者横吹;细而短者竖吹。

常用巴乌全长30—60厘米
葫芦丝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

“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葫芦丝可分为高、中、低音三种类型,常用的调为降B、C、D等调。

葫芦丝发源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梁河县,主要流行于傣、阿昌、佤、德昂和布朗等族聚居的云南德宏、临沧地区,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