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年度A卷答案_森林计测学

合集下载

测树学题

测树学题

森林计测学2007年真题绪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1、测树学是以()和()为对象,研究和测算其材积或蓄积量、出材量、生长量、重量以及林产品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2、测树学的任务是对树木和林分进行()和()的评价,阐明林分分布和生长的规律。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测树学的“树”是指一株一株单个的树。

()2、测树学是清查森林资源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林业各门学科对森林进行研究、分析的手段。

()第一章伐倒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测树工作中,人们把所需要测定的项目称为( )。

2、树干横断面的形状一般可归纳为近似( )、近似( )及( )三类。

3、孔泽干曲线式中的r是指( ),当r=0时,其旋转体近似于( )。

4、在测树工作中,( )求积式是计算单株伐倒木材积的基本公式。

5、伐倒木区分求积一般分段以( )个为宜。

6、一般不能用径阶表示( )直径。

7、原木检尺长是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 )处量取,最小单位量到厘米。

8、树干上相距1m的直径之差称( )。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树干愈往上,其横断面大多呈为不规则形。

( )2、树干纵剖面上的曲线称为干曲线。

( )3、在我国林业科研工作中多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 )4、由于树干横断面形状多为不规则形,所以直径巻尺测得的直径呈偏大误差。

( )5、直径为6.0cm的树木用4cm的径阶距表示属于6径阶。

( )6、用径阶可以表示任意树木的直径。

( )7、将树木伐倒,去枝、剥皮、截去直径不足6cm的稍头后,所剩下的树干叫原木。

( )8、凡原木长度相同,小头直径相等,查原木材积表,其材积相等。

( )三、论述或计算题:1、一株树木其直径9.8厘米,将其按2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是多少?如按4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又是多少?(4分)2、树干形状由上到下由哪几种近似几何体组成?有何特点?(6分)3、使用轮尺测直径注意什么?(5分)4、测得一伐倒木长8m,底端断面积0.03801m2,梢端断面积0.02776m2,其材积多少m3?(4分)第二章立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坡地上测胸径时,应在( )确定树干的1.3米处位置。

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资料

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资料

一、填空题二、三、简述题2.绘图说明典型异龄混交林的直径散布规律。

异龄混交林的直径散布规律:典型天然异龄林直径散布规律的主要特色为:林分中最小径阶的林木株数最多;跟着直径的增大,其林木株数开始时急剧减少,达到必定直径后,林木株数减少幅度渐趋缓和,而体现为近似双曲线形式的反“J”形曲线。

(2 分 )(2 分 )3.简述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表的优弊端。

长处 : 一元材积表只有胸径一个因子, 便于林业生产应用;二元材积表精度比一元材积表高 , 合用范围广。

(2 分 )弊端:一元材积表合用范围小,只好用来计算林分积蓄而不可以用来计算单株树木材积。

二元材积表应用起来比较复杂。

(2 分 )4.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

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1)经济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低,随径阶增大而渐渐上涨,此后上涨速率变缓,到特大径阶后略有降落趋向;(2 分 )(2)薪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较高,随径阶增大而降落,此后降落速率变缓; (1 分 )(3)废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较高,随径阶增大而降落,至必定径阶后基本保持安稳状态。

(1 分 )5.5.分级标准木法选用标准木的原则:(1)等株径级标准木法:依径阶由小到大的次序,将林分分为株数基真相等的 3—5 个径级;(2)等断面径级标准木法:依径阶次序,将林分分为断面积基真相等的3—5个径级;径阶等比标准木法:分别径阶按等比选用标准木,即每个径阶所选用的标准木的株数和该径阶内林木株数的比值必定的方法。

6.林分生长量的种类及其互相关系。

林分生长量分为:(1)毛生长量 (Z gr); (2) 纯生长量 (Z ne); (3)净增量 (); (4) 枯损量( M0 ); (5)采伐量 (C); (6)进界生长量 (I)。

互相关系为:Z ne CZ gr Z ne M 0 C M 0四、阐述题( 本大题共 1 小题,每题10 分,总计10 分)1.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同样点和不同点。

森林环境学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森林环境学期末试卷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森林环境学期末试卷A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1、森林环境除了具有环境的一般特性外,还具有以下明显特点:整体性 、 多样性 、 时空性 、有限性 、可塑性 、公益性 等。

2、森林环境要素中物理环境包括了森林的 大气环境 、 土壤环境 、 水环境 等;生物环境部分包括了森林的 植物环境 、 动物环境 。

3、森林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森林资源锐减 。

4、大气污染的年轮研究主要通过 树木生长量 和 年轮污染物含量 两方面进行的。

5、截止至2004年10月,福建省共有 7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如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龙栖山自然保护区 、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 虎伯寮自然保护区 、 天宝岩自然保护区 、 梁野山自然保护区 、 漳江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

(写出四个)6、林业可续持发展的特性: 生态可持续性 、 社会可持续性 和 经济可持续性 。

7、填图:8、保护区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有: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 最小存活理论 、 景观生态学理 论 。

9、根据监测的具体内容,微观生态监测可分为 干扰性生态监测 、 污染性生态监测 、 治理性生态监测 。

10、进行环境污染的生态监测有以下方法: 指示生物法 、 生物样品的生态监测法 、 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的生态监测法 。

11、比较理想的森林生态效能监测方法是 遥感判读与地面调查相结合 。

12、森林风景评价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森林风景质量评价 、森林风景敏感性评价 、 森林风景阈值评价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forest ecosystem services (翻译1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指森林生态系统在其运行过程中形成的维持人类生存的自环境条件和效用,它不仅包括了各种提供给人类的物质产品,也包括各种非实物形态的服务。

2、ecological monitoring生态监测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

2006-2007年度A卷答案_森林计测学

2006-2007年度A卷答案_森林计测学

4
解:
M l Fg Z ij sec( ) ( fh)ij
j 1 i 1
K
nLeabharlann M 1 79.5182m3 M 2 75.6849m3 M 3 78.2438m3 M ( M 1 M 2 M 3 ) / 3 77.8156m3
该混交林的总蓄积为:3*778156=233.4469m3
六、计算及证明(共计 25 分) 1、证明:f 1.3 =q 2 2(5 分)
证明:当把树干当作抛物线体时:
f1.3
d1 4 2 V干 2 2 q2 g1.3 h 2 d 1.3 d1.3 h 4

2 d1 h
2
2、某混交林总面积 3 公顷,平均坡度为 19 度,角规控制检尺结果如下表 1 所示,计算该混交林的总蓄积及 树种组成式。 (10 分)
林分蓄积的测定方法很多,可概分为实测法与目测法两大类。实测法又可分为全林实测和局部实测。在实际 工作中,全林实测法费时费工,仅在林分面积小的伐区调查和科学实验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才采用。在营林工作 中最常用的是局部实测法,即根据调查目的采用典型选样的标准进行实测, 然后按面积比例扩大推算全林分的蓄 积。对复层、混交、异龄林分,应分别林层、树种、年龄世代、起源,进行实测计算。对极端复杂的热带雨林的 调查方法需根据要求而定。 实测确定林分蓄积的方法又可分为标准木法、 数表法等, 目测法可以用测树仪器和测树数表作辅助手段进 行估算林分蓄积,或根据经验直接目测。标准木法可分为单级标准木和分级标准木两类,材积表法又分为一元材 积表、二元材积表、三元材积表、标准表法和实验形数法。
树种组成:6 油 3 柞 1 白
3、已知某兴安落叶松林分的总断面积为 25.6m2,林分平均高为 21m,兴安落叶松平均实验形数为 0.41,计 算该林分的蓄积量。 (5 分)

森林考试题及答案

森林考试题及答案

森林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森林的主要功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保持水土B. 调节气候C. 提供木材D. 制造氧气答案:D2. 以下哪种树木不属于针叶树?A. 松树B. 柏树C. 橡树D. 冷杉答案:C3.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生物被称为“分解者”?A. 植物B. 动物C. 细菌和真菌D. 病毒答案:C4. 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雷击B. 人为纵火C. 吸烟D. 降雨答案:D5. 森林覆盖率是指森林面积占国土面积的百分比,以下哪个国家森林覆盖率最高?A. 中国B. 巴西C. 俄罗斯D. 芬兰答案:D6. 森林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A. 增加二氧化碳B. 减少二氧化碳C. 增加甲烷D. 减少甲烷答案:B7. 以下哪种动物不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顶级捕食者?B. 狮子C. 狼D. 鹿答案:D8. 森林中的“林下植被”指的是?A. 森林上层的树木B. 森林下层的灌木和草本植物C. 森林中的土壤D. 森林中的水源答案:B9. 森林的保护和合理利用,哪个国家做得最好?A. 中国B. 加拿大D. 澳大利亚答案:B10. 以下哪种植物不是森林中的常见树种?A. 桦树B. 杨树C. 仙人掌D. 柳树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哪些方面?A. 基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土壤多样性答案:ABC12. 森林的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哪些?A. 植树造林B. 禁止乱砍滥伐C. 森林火灾预防D. 森林病虫害防治答案:ABCD13. 森林对人类社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提供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B. 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C. 调节气候,减少温室气体D. 提供休闲和旅游的场所答案:ABCD14.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主要包括哪些?A. 草本植物B. 灌木C. 乔木D. 动物答案:ABC15. 森林的不合理利用可能导致哪些问题?A. 森林面积减少B. 生物多样性下降C. 土壤侵蚀加剧D. 气候变化加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6.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碳汇之一。

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资料

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资料

一、填空题二、三、简述题2. 绘图说明典型异龄混交林的直径分布规律。

异龄混交林的直径分布规律:典型天然异龄林直径分布规律的主要特征为:林分中最小径阶的林木株数最多;随着直径的增大,其林木株数开始时急剧减少,达到一定直径后,林木株数减少幅度渐趋平缓,而呈现为近似双曲线形式的反“J”形曲线。

(2分)(2分)3. 简述一元和二元立木材积表的优缺点。

优点:一元材积表只有胸径一个因子,便于林业生产应用;二元材积表精度比一元材积表高,适用范围广。

(2分)缺点:一元材积表适用范围小,只能用来计算林分蓄积而不能用来计算单株树木材积。

二元材积表应用起来比较复杂。

(2分)4. 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

材种出材率曲线的变化规律:(1)经济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低,随径阶增大而逐渐上升,以后上升速率变缓,到特大径阶后略有下降趋势;(2分)(2)薪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较高,随径阶增大而下降,以后下降速率变缓;(1分)(3)废材出材率:在小径阶处较高,随径阶增大而下降,至一定径阶后基本保持平稳状态。

(1分)5.5. 分级标准木法选取标准木的原则:(1)等株径级标准木法:依径阶由小到大的顺序,将林分分为株数基本相等的3—5个径级;(2)等断面径级标准木法:依径阶顺序,将林分分为断面积基本相等的3—5个径级;径阶等比标准木法:分别径阶按等比选取标准木,即每个径阶所选取的标准木的株数和该径阶内林木株数的比值一定的方法。

6.林分生长量的种类及其相互关系。

林分生长量分为:(1)毛生长量(Z gr );(2)纯生长量(Z ne );(3)净增量(∆);(4)枯损量(0M );(5)采伐量(C );(6)进界生长量(I )。

相互关系为:00M C M Z Z CZ ne gr ne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10分,总计10分)1. 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林分表法和材积差法测定林分生长量的相同点:1) 用过去的直径定期生长量资料;(1分)2)假设间隔期内树高曲线无明显变化;(1分)3)利用现在的直径分布;(1分)4)要有验证过的一元材积表(材积式);(1分)5)用现在的净增量代替将来的毛生长量,不能对枯损量、采伐量和进界生长量等进行估计。

知道网课《森林计测学(浙江农林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知道网课《森林计测学(浙江农林大学)》课后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2分)本门课的学习口诀是:行万里路、测天下树。

森林计测如相助,资源调查我最酷。

()A.对B.错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分)胸高形数的公式为,式中V为树干材积,g1.3为断面积,h为树高。

()A.对B.错2【判断题】(1分)望高法测定立木材积的公式为。

()A.错B.对3【判断题】(1分)实验形数法测定立木材积的公式为V=fꞫg1.3(h+3)。

()A.对B.错4【判断题】(1分)当树高h=20-30时,丹琴略算法测定立木材积计算结果可靠。

()A.对B.错5【判断题】(1分)伐倒木木区分求积式区分段划分一般至少不少于5段()A.对B.错6【判断题】(1分)当长度误差率与直径误差率相等时,直径测量的误差对采集的影响比长度测量误差的影响大2倍。

()A.对B.错7【判断题】(1分)一般中央断面积区分求积式多为“正”误差,平均断面求积式多为“负”误差。

()A.对B.错8【判断题】(1分)当长度测量无误差时,直径测量的误差等同于材积计算的误差。

()A.错B.对9【判断题】(1分)平均断面近似求积式需要量测树干中央直径。

()A.对。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重庆卷)含答案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重庆卷)含答案

重庆市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答案在最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世纪中后期,毗邻大西洋的波士顿在城市郊区修建公园绿道,将九大公园有机串联,形成了绵延约16千米的公园体系,宛如一条翡翠项链。

如图示意“翡翠项链”公园体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波士顿能建成“翡翠项链”公园体系,主要是因地制宜利用了()A.弯曲的河流B.崎岖的地形C.温暖的气候D.肥沃的土壤2.波士顿“翡翠项链”公园体系建成后,对城市发展影响较大的是()A.城市规模等级B.港口运输能力C.人口空间分布D.主导产业升级20世纪50年代,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创建于河南省洛阳市,是我国农机装备制造特大型企业。

2023年12月,洛阳首次开通中老铁路国际货运列车。

该列车从洛阳出发,经陕西省后一路向南,由云南省磨憨口岸抵达老挝首都万象,为我国农机装备出口到东南亚国家增添了一条国际物流通道。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世纪50年代,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创建于河南省,主要是因为当时该省()A.人口众多B.经济发达C.耕地广布D.技术先进4.该货运专列将农机装备运输到云南磨憨口岸,通过的线路包含()A.成昆线B.哈大线C.京沪线D.兰新线辽宁省盘山县位于辽河下游地区。

2020年,该地某农户擅自改变1.78公顷永久基本农田的用途、挖塘发展水产养殖,破坏了耕地。

该县相关部门及时发现了此违法行为,勒令该农户恢复土地原貌和原种植条件。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被该农户破坏的永久基本农田,最可能用于种植()A.茶叶B.水稻C.棉花D.甘蔗6.耕地的破坏情况可以借助遥感技术及时发现,是因为遥感技术可以监测()A.土地利用状况B.土壤肥力C.农业生产效益D.作物熟制7.恢复土地原貌和原种植条件的核心措施是()A.修筑田坎B.开挖沟渠C.填土培肥D.修建道路中国传统复合灰浆由胶凝材料、填料、添加物组成。

2005年-2006年第1学期林学专业《森林计测学》

2005年-2006年第1学期林学专业《森林计测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计 20 分) 1、标准年龄:
关于标准年龄基准年龄(亦称作基准年龄、指示年龄、基础年龄等) (Reference Age、Key Age)的确定,至今尚无统一的方法,一般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⑴树高生长趋于稳定后的一个龄阶。 ⑵采伐年龄。 ⑶自然成熟龄的一半年龄。 ⑷材积或树高平均生长最大时的年龄。一般以10年为单位,大多以 20、30、40、……作 为基准年龄。
2
三、单项选择: (每题 1 分,共 5 分) 1、同龄纯林的直径结构近似遵从( A、反“J”字曲线 C )。 C、正态分布
B、不对称的双峰曲线
2、林分内树木年龄差别在( A、1 个 B、2 个
A )龄级以内,可视为同龄林。 C、5 个 材积表。 A )
3、 使用范围不能太大, 又称为地方材积表的是指 ( A、一元材积表 B、二元材积表
4、当树高误差率与直径误差率相等时,直径测量的误差对材积计 算的影响比树高测量误差的影响大 1 倍。 ( √ )
5、测立木胸径时,应严格按照 1.3 米的部位进行测定。如在坡地, 应站在坡上部确定树干 1.3 米处的部位,然后再测量其直径。树木若在 1.3 米以下分叉时,按两株测算。 ( √ )
五、简答(每题 5 分,共计 25 分) 1、简述同龄纯林林分直径结构特点
2、 实验形数: 3、林分:
林昌庚(1961)提出实验形数(experimental form factor)作为一种干形指标。
实验形数的比较圆柱体的横断面为胸高断面,其高度为树高(h)加 3m。 将大面积的森林按其本身的特征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区划成若干个内部特征
相同且与四周相邻部分有显著区别的小块森林,这种小块森林称作林分
M G

山西农业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B卷)参考答案

山西农业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B卷)参考答案

山西农业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课程考试试卷(B 卷)考试科目 森林经理学 考试时间 07.6 考试方式 闭卷 成绩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判断并改正(认为对的画“√”号,认为错的画“╳”号,并改正。

每题2分,共20分)1.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他们的再生速率和时间上,取决于他们的形成过程,而他们本身是否有生命属性并不具有决定意义。

( √ )2.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体系包括:(1)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又叫一类调查,(2),又叫二类调查。

(3)作业设计调查,又叫三类调查。

( ╳ ) 蓄积量调查→森林经理调查3.森林永续利用原则与森林可持续利用原则完全相同。

( ╳ ) 森林可持续利用原则是森林永续利用原则的继承和发展。

4.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是有时空尺度的。

( √ )5. 从当前我国林业发展的趋势来看,国有林应更多的发挥森林非产品功能,而集体林则以产品功能为主,但同时也应兼顾森林的非产品功能。

( √ )6. 森林经营管理的对象是森林资源,宗旨是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

( √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准 答 题-------------------------------------------------------------7.实践中常将有时树种占树种组成9成以上的林分作为纯林。

(√)8.法正林模型中法正林分配置中要求主风向和森林采伐方向相同。

相同→相反(╳)9.现实林的的数量成熟龄较标准林分的数量成熟龄要晚一些。

(╳)晚→早10.幼龄林按林业用地类型划分应属于疏林。

(╳)应→不应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5分)1.森林等级结构至少包括由五级子系统组成,即区域—景观—群落—种群—个体,其中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森林景观,若按森林区划系统来讲,则森林经理工作的主要对象转变为林场。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07届高三年级月考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07届高三年级月考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三年级月考地 理 试 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洛阳(30°N ,112°E )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图所示),将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

据此回答1—3题。

1.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很好的效果,调节支架 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 )A .23°26′B .35°C .66°34′D .55°2.我国下列地区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效果最好的 是 ( ) A .海口 B .重庆 C .拉萨 D .吐鲁番3.当热水器的吸热面与地面夹角调节到最大值时 ( )A .南太平洋漂浮的冰山较多B .松花江正值第一次汛期C .黄土高原上流水的侵蚀作用最为强烈D .华北平原科小麦收割2006年6月3日,李明与他的家人从南京乘火车前往成都旅游。

据此回答4—8题。

4.上图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形状,其中哪一个是李明同学所去省区的邻省( )A .1图B .2图C .3图D .4图5.李明在旅途开始的时候,一直食欲不佳,直到次日在某一地点的站台看见了旅伴买的羊肉泡馍,一尝,味佳,列车员说:“这里卖的是最正宗的羊肉泡馍啦!”这个站台所在的铁路名称是( )A .陇海线B .京广线C .京九线D .成昆线 6.之后,他渐渐兴奋起来,因为他数也数不清正在经过的一个个山洞,此时,列车经过的地形区是( )A .黄土高原B .华北平源C .秦岭D .太行山脉7.抵达成都后,次日早晨起床的时候,李明说:“我怎么醒不来啊,这里的早晨好像比我们那里天亮得晚一些啊?”你认为成都早晨比南京天亮得晚一些的根本原因是 ( ) A .成都的纬度比南京高,昼长时间比南京短B .成都的天气总是阴沉C.夏至日快到了D.时差8.午餐时间到了,李明发现餐桌上的菜基本是辣味的。

森林计测学复习思考题

森林计测学复习思考题

森林计测学复习思考题森林计测学复习思考题第一部分:测量学一、填空题1. 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等高距。

2.测量的基本工作为高程测量、距离测量和水平角测量。

3.钢尺或皮尺有20m、30m、50m三种,分为端点尺和刻线尺。

4.空间相交的两条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夹的角度叫水平角。

5.某一同学用经纬仪观测竖直角时,其物镜微微上倾照准所测目标,读竖盘读数为88o32112″。

则该竖直角为1o27148″。

6.测量工作的基本技能包括观测、计算和绘图。

7.过地面上某一点的磁子午线与真子午线之间的夹角称磁偏角,真子午线与坐标纵线的夹角称子午线收敛角,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称磁坐偏角。

8.“三北”方向是指磁北、真北、坐标纵线北。

9.任一点的子午面与首子午面的夹角叫该点的经度。

过某点的铅垂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纬度。

二、概念题1.坐标方位角:由坐标纵线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2.控制点:为保证成图的精度和较高的工作效率,必须测区范围内均匀地布设一定数量的骨干点并精确地测算其位置,这些点称为控制点。

3.首曲线:根据相应的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

其高程是等高距的倍数,用细实线描绘。

4.等高距:相邻两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用h表示。

5.半依比例符号:凡是长度能依比例,而宽度不能缩绘的狭长地物符号,称为线状符号或半比例符号。

6.闭合导线:从某点出发,经过若干连续的折线后仍回至该点,形成一个闭合多边形。

7.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海拔(以H表示)。

8.平面控制测量:测定控制点平面位置的工作称称平面控制测量9.比例尺精度:地形图上0.1mm所表示的实地水平长度,称为地形图的比例尺精度。

三、简述题1.简述用水准仪及双面尺法,测量地面两点A、B的高差方法步骤。

并写出计算公式。

欲测A、B两点间高差,在A、B之间安置水准仪,粗平,先后视A点主尺,精平读数得a1;前视B点主尺,精平读数得b1,则h1=a1-b1;再前视B点辅尺,精平读数得b2;后视A 点辅尺,精平读数得a2。

测树学题

测树学题

森林计测学2007年真题绪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1、测树学是以()和()为对象,研究和测算其材积或蓄积量、出材量、生长量、重量以及林产品的理论和方法的学科2、测树学的任务是对树木和林分进行()和()的评价,阐明林分分布和生长的规律。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测树学的“树”是指一株一株单个的树。

()2、测树学是清查森林资源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林业各门学科对森林进行研究、分析的手段。

()第一章伐倒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测树工作中,人们把所需要测定的项目称为( )。

2、树干横断面的形状一般可归纳为近似( )、近似( )及( )三类。

3、孔泽干曲线式中的r是指( ),当r=0时,其旋转体近似于( )。

4、在测树工作中,( )求积式是计算单株伐倒木材积的基本公式。

5、伐倒木区分求积一般分段以( )个为宜。

6、一般不能用径阶表示( )直径。

7、原木检尺长是在大、小头两端断面之间( )处量取,最小单位量到厘米。

8、树干上相距1m的直径之差称( )。

二、判断题:(每题2分)1、树干愈往上,其横断面大多呈为不规则形。

( )2、树干纵剖面上的曲线称为干曲线。

( )3、在我国林业科研工作中多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式。

( )4、由于树干横断面形状多为不规则形,所以直径巻尺测得的直径呈偏大误差。

( )5、直径为6.0cm的树木用4cm的径阶距表示属于6径阶。

( )6、用径阶可以表示任意树木的直径。

( )7、将树木伐倒,去枝、剥皮、截去直径不足6cm的稍头后,所剩下的树干叫原木。

( )8、凡原木长度相同,小头直径相等,查原木材积表,其材积相等。

( )三、论述或计算题:1、一株树木其直径9.8厘米,将其按2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是多少?如按4cm径阶距整化,整化误差又是多少?(4分)2、树干形状由上到下由哪几种近似几何体组成?有何特点?(6分)3、使用轮尺测直径注意什么?(5分)4、测得一伐倒木长8m,底端断面积0.03801m2,梢端断面积0.02776m2,其材积多少m3?(4分)第二章立木材积测定一、填空题:(每空1分)1、在坡地上测胸径时,应在( )确定树干的1.3米处位置。

07级林业试验设计考试A卷(参考答案)

07级林业试验设计考试A卷(参考答案)

北京林业大学2009--2010学年第1学期考试试卷参考答案课程名称:林业试验设计(A 卷)一、t 检验计算18n =29n =15df =2.54S ==1.23d S S == 12 3.25dy y t S ---== 0.05(15) 2.131t =0.01(15) 2.947t =结论:耕地、荒地微生物平均值有极显著差异。

上述计算(12分)。

结论(3分)。

二、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的统计分析(1) 假设检验正确描述(2分)。

假设检验时,出现“平均数显著”或“平均数不显著”,分数为0。

(2)自由度和平方和的分解 (16分)特别注意: 由于计算过程较为复杂,小数点位数保留可能不一,数据可允许一定偏差。

矫正系数 211()126271.88a nij i jC y an ===∑∑ 总平方和 2128747.22a n T ij i j SS yC ==-=∑∑ 处理间平方和 211()24481.45a n a ij i jSS y C n ==-=∑∑组内离均差平方和 4265.77T a SSe SS SS =-=总自由度 174T df an =-=处理间自由度 14dfa a =-=处理内自由度 (1)70dfe a n =-=处理间均方 /6120.36a a a MS SS df ==处理内均方 /60.94e a MSe SS df ==/100.43a F MS MSe ==(3)结论:否定H0,肯定H1,5种肥料处理对苗木高度有极显著影响(2分)三、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的统计分析(1) 假设检验正确描述(2分)。

假设检验时,出现“平均数显著”或“平均数不显著”,分数为0。

(2) 自由度和平方和的分解 (16分)特别注意: 由于计算过程较为复杂,小数点位数保留可能不一,数据可允许一定偏差。

211211211211()58894.134657.171()4516.921()91.8648.39a rij i j a rT ij i j a r A ij i j r ar ij j a e T A r y C arSS y C SS y C r SS y C a SS SS SS SS ===========-==-==-==--=∑∑∑∑∑∑∑∑ 1141214(1)(1)8T r a e df ar df r df a df r a =-==-==-==--=1129.2345.935.60A A a r r re e r SS MS df SS MS df SS MS df ====== /186.69a a F MS MSe == /7.59r F MSr MSe ==(3)结论:否定H0,肯定H1,5品种间苗木初始高度有极显著差异,区组间有显著差异(2分)。

202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2023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含部分答案(三套)

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试卷(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计10分)1、某企业为了清楚地表示出过去十年的产值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A.条形B.折线C.扇形D.其他2、表达一组数量的增减情况我们用下面哪种统计图()。

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3、想知道蒜苗生长的趋势应该绘制()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4、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

A.表示数量的多少B.表示部分与整体的关系C.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5、要统计莆田市今年7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条形B.折线C.扇形D.无法确定二、判断题(每题3分,共计10分)1、:下图是勤奋中学校办工厂去年工业产值增长情况统计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厂第四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12万元.()2、折线统计图包括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3、比较城镇家庭和农村家庭近十年教育支出的变化,应选复式折线统计图。

()4、。

我们常用折线统计图反映温度的增减变化情况。

()5、下图是三年级(1)班和(2)班同学参加课外小组情况统计图三(1)班共有38人三、填空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图是2011年永发水泥厂全年产量统计图①这是________统计图.②产量最高的是第________季度.③第三季度比第二季度增产________%,④平均每月的产量是________万吨.2、在统计图中,________统计图能反映各占总数的百分比,________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3、王越家旅行期间行车情况统计图。

①王越家旅行共行了________千米。

②到达目的地时共用了________小时,途中休息了________小时。

4、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是:①整理数据。

②画出纵轴和________,用一个长度单位表示一定的________。

③根据________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________顺次连接起来。

2002007学年潍坊高密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质量检测

2002007学年潍坊高密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质量检测

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A.无垠(y n)铿(k e ng)丘壑(h 0雷鸣云烝霞尉(w 0B. 蹒(p m)跚庇(p )护飞流急湍(tu a n)命途多舛(chu a n)C.马厩(ji)u夙(s )愿茕(qi ng)茕孑立玲珑剔(t透)D. 缱绻(qu a窒息(zh )i应(y i r运而生情不自禁. (j i n)n)2. F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尴尬滞笨泾渭分明残羹冷炙B. 白栩趿拉概莫能外理尚往来C消弭婆娑和颜悦色衣衫槛褛D愧怍慰藉直截了当并行不悖3. 下列句子中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①我____ 爱祖国的山河大地, _____________ 一草 _____ 一木,一花一石,一砖一瓦,我也感到亲切,值得我留恋和爱抚。

②碧油油的春草是多么柔软、茂盛和充满生机啊!它青青的草色,一直___ 到春天的足迹所能达到的辽远的天涯……③这幢小屋也______ 自己的艰难岁月,有很长一段时间,谁也记不得什么人曾经在这里出生。

A . 不仅/就是绵延度过B . 虽然/但是延续度过C.不仅/就是延续渡过D . 虽然/但是绵延渡过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肖邦的创作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的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 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不容置喙的组成部分。

B .《刮痧》的主人公许大同,因为替孙子刮痧,被英国医院以虐待罪告上法庭,随后灾难接.踵.而.至.:朋友“背弃” ,工作丢失,老父离去,夫妻分居,父子分离。

C .这种激将法是律师们最常用的策略。

我也曾用过,屡.试.不.爽.。

只能怪你太容易上钩。

D .中国古代的学校和法律不象其他民族那样发达,但中国古代的艺术和道德却有过之...无.不.及.。

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23页word资料

森林测计学考试习题-23页word资料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总计10分)1. 树木重量测定的三要素为胸径、( 树高 )和形数。

2. 地位指数是根据( 林分年龄 )和林分优势木平均高而确定的。

3. 树高曲线是指( 胸径 )与树高的相关曲线。

4. 郁闭度是( 树冠投影面积 )与林地面积之比。

5. 人工林最小相对直径0.4~0.5,最大相对直径( 1.7~1.8 )。

6. 角规测树时,Fg 越大,测量误差( 越小 )。

7. 在木材生产和销售中,把经济材和( 薪材 )统称作商品材8. 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分为全林分模型、径级模型和( 单木模型 )。

9. Richards 生长方程( c kt A y ))ex p(1(--= )。

10. 某解析木18.5米,用2米区分段区分,则梢头长度是( 0.5 )米。

二、概念与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 1. 胸高形数:H g Vf 3.13.1=,式中 V ——树干材积;g 1.3——胸高断面积;H ——全树高。

2. 冠长率:树冠长度与树高的比值。

3. 优势树种:在混交林中,蓄积量比重最大的树种。

4. 形高: 形数与树高的乘积。

5. 直径分布:林分内林木株数按径阶的分布。

6. 林分调查因子:客观反映林分数量和质量的一些特征标志。

7. 一元材种出材率表:根据林木胸径一个因子与材种出材率之间关系所编制的数表8. 全林分模型:用以描述全林分总量(如断面积、蓄积量)及平均单株木生长过程的生长模型。

9. 自由树:周围没有竞争木与其争夺生长空间、可以充分生长的林木。

10绝干重:树木干燥后去掉结晶水的重量 。

三、简述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总计20分)1. 绘图说明树木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

1.树木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之间的关系(2分):(1)平均生长量达到最大时与连年生长量相等,此时树木的年龄称为数量成熟龄t(Q), 它是确定合理采伐年龄的依据。

森林考试题及答案

森林考试题及答案

森林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10题)1. 森林中最常见的树种是什么?A. 松树B. 橡树C. 桦树D. 杨树答案:A2. 森林生态系统中,哪种动物是顶级捕食者?A. 狼B. 鹿C. 松鼠D. 兔子答案:A3. 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是?A. 加拿大B. 巴西C. 俄罗斯D. 中国答案:C4. 森林中哪种植物是重要的固氮植物?A. 松树B. 橡树C. 豆科植物D. 桦树答案:C5. 森林火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自然雷击B. 人为疏忽C. 气候变化D. 动物活动答案:B6. 森林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A. 增加二氧化碳B. 减少氧气C. 调节气候D. 增加降雨答案:C7. 森林中哪种树木生长速度最快?A. 松树B. 橡树C. 杨树D. 桦树答案:C8. 森林中哪种动物是重要的传粉者?A. 狼B. 鹿C. 蝴蝶D. 兔子答案:C9. 森林中哪种植物是重要的药材来源?A. 松树B. 橡树C. 人参D. 桦树答案:C10. 森林对水土保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 减少降雨B. 增加水土流失C. 减少水土流失D. 增加降雨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5题)1. 森林生态系统中,以下哪些因素对生物多样性有重要影响?A. 气候B. 土壤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ABCD2. 森林中哪些活动是被禁止的?A. 非法砍伐B. 非法狩猎C. 非法采矿D. 合法采集答案:ABC3. 森林对环境的哪些方面有积极作用?A. 净化空气B. 减少噪音C. 调节气候D. 保持水土答案:ABCD4. 森林中哪些树种是重要的经济林木?A. 松树B. 橡树C. 橡胶树D. 桦树答案:ABC5. 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包括哪些?A. 加强森林巡护B. 严格控制火源C. 提高公众防火意识D. 建立防火隔离带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题)1.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

(对)2. 森林覆盖率的增加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50关系即可作出计数木株数的判定,即
计为1株 计为0.5株 不计数
SR SR
5、简述立地质量评价的主要方法。 直接评定法
2
直接评定法(method of direct evaluation)指直接用林分的收获量和生长量的数据来评定立地质量,又 可分为: ⑴根据林分蓄积量(或收获量)进行立地质量评定 ①根据固定标准地的长期观测或历史记录资料的评定方法。 ②利用正常收获表的预估数据的评定方法。 ⑵根据林分高进行立地质量评定 间接评定法 间接评定法(method of indirect evaluation)是指根据构成立地质量的因子特性或相关植被类型的生长 潜力来评定立地质量的方法,具体方法有: ⑴根据不同树种间树木生长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评定的方法。 ⑵多元地位指数法。 ⑶植被指示法。 6、简述林分生长过程与树木生长过程的特征。 林分生长过程与树木生长过程截然不同,树木生长过程属于“纯生”型;而林分生长过程,由于森林存在自 然稀疏现象,所以属“生灭型” 。
1、简述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的关系。 (1)在 幼 龄 阶 段 ,连 年 生 长 量 与 总 平 均 生 长 量 都 随 年 龄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但 连 年 生 长 量 增 加 的 速 度 较 快 , 其 值 大 于 平 均 生 长 量 , 即 Z(t)> θ (t)。 (2)连年生长量达到最高峰的时间比总平均生长量早。 (3)平均生长量达到最高峰(即最大值)时,连年生长量与总平均生长量相等,即Z(t)= θ (t)时,反 映在图7—11上两条曲线相交。对树木材积来说,两条曲线相交时的年龄即为数量成熟龄。 ( 4)在总平均生长量达到最高峰以后,连年生长量永远小于平均生长量,即Z(t)< θ (t)。 2、选择标准地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标准地必须对所预定的要求有充分的代表性; (2)标准地必须设置在同一林分内,不能跨越林分: (3) 标准地不能跨越小河、 道路或伐开的调查线, 且应离开林缘 (至少应距林缘为 1 倍林分平均高的距离) ; (4)标准地设在混交林中时,其树种、林木密度分布应均匀。 3、简述胸高形数作为树干形状指标的优缺点? 由于胸高形数是形状指数r和树高h两个因子的函数,因此它不能离开树高而独立反映干形。当干形不变(即 形状指数r一定)时,胸高形数依树高的增加而减少。因为f 1.3 是关于树高h的减函数。正形数只与r有关,而与树 高无关。这就克服了胸高胸高形数以树高而变化的缺点。由于正形数只与r有关,能较好地反映不同的干形。 4、角规测树时如何判断临界木? 利用树干胸径 d,样圆半径 R 和断面积系数 Fg 之间的关系
1
A、0.5
B、0.4
C、0.41
四、判断并改错(每题 1 分,共 5 分)
1、求算立木材积时,累高法是以等直径差为原则的等长区分求积法。 ( × ) 改:求算立木材积时,累高法是以等直径差为原则的区分求积法。 2、当林分中的主要树种与优势树种不一致时,若两者蓄积相等,在组成式中,则应把优势树种写在前面。 ( × ) 改:当林分中的主要树种与优势树种不一致时,若两者蓄积相等,在组成式中,则应把主要树种写在前面。 3、在 0 号园盘上,应有外向髓心标出各个龄级的位置,其它园盘上,应有髓心向外标出各个龄级的位置。 ( × ) 改:在 0 号园盘上,应有髓心向外标出各个龄级的位置,其它园盘上,应有外向髓心标出各个龄级的位置。 4、三种生长率之间的关系为
解:
M l Fg Z ij sec( ) ( fh)ij
j 1 i 1
K
n
M 1 79.5182m3 M 2 75.6849m3 M 3 78.2438m3 M ( M 1 M 2 M 3 ) / 3 77.8156m3
该混交林的总蓄积为:3*778156=233.4469m3
树种组成:6 油 3 柞 1 白
3、已知某兴安落叶松林分的总断面积为 25.6m2,林分平均高为 21m,兴安落叶松平均实验形数为 0.41,计 算该林分的蓄积量。 (5 分)
M G1.3 ( H D 3) f 251.904m3

25.6 (21 3) 0.41
4、已知一株红松,60 年生时的材积为 0.2746m3,70 年生时为 0.3921m3,计算其 70 年生时的总生长量、总 平均生长量,以及 60-70 年间的定期生长量、定期平均生长量、连年生长量。 (5 分) 解: V 70 =0.3921m3
三、单项选择: (每题 1 分,共 5 分)
1、使用范围不能太大,又称为地方材积表的是指( A )材积表。 A、一元材积表 B、二元材积表 C、三元材积表 C )。 2、同龄纯林的直径结构近似遵从( A、反“J”字曲线 B、不对称的双峰曲线 C、正态分布 3、林分内树木年龄差别在( A )龄级以内,可视为同龄林。 A、1 个 B、2 个 C、5 个 4、角规测树时,树木距角规点的水平距离S小于该树干的样园半径时,计数木株数判定为( A )。 A、1 株 B、0.5 株 C、不计数 5、油松的平均实验形数为( C )。
3
M 油松 50.2611m3 M 柞树 22.1502m3 M白榆 5.4044m3 M 总 ( M 油松 M 柞树 M白榆 ) 77.8156m3 50.2611 油松: =0.65 77.8156 22.1502 柞树: =0.28 77.8156 5.4044 白榆: =0.07 77.8156
六、计算及证明(共计 25 分) 1、证明:f 1.3 =q 2 2(5 分)
证明:当把树干当作抛物线体时:
f1.3
d1 4 2 V干 2 2 q2 g1.3 h 2 d 1.3 d1.3 h 4

2 d1 h
2
2、某混交林总面积 3 公顷,平均坡度为 19 度,角规控制检尺结果如下表 1 所示,计算该混交林的总蓄积及 树种组成式。 (10 分)
林分蓄积的测定方法很多,可概分为实测法与目测法两大类。实测法又可分为全林实测和局部实测。在实际 工作中,全林实测法费时费工,仅在林分面积小的伐区调查和科学实验等特殊需要的情况下才采用。在营林工作 中最常用的是局部实测法,即根据调查目的采用典型选样的标准进行实测, 然后按面积比例扩大推算全林分的蓄 积。对复层、混交、异龄林分,应分别林层、树种、年龄世代、起源,进行实测计算。对极端复杂的热带雨林的 调查方法需根据要求而定。 实测确定林分蓄积的方法又可分为标准木法、 数表法等, 目测法可以用测树仪器和测树数表作辅助手段进 行估算林分蓄积,或根据经验直接目测。标准木法可分为单级标准木和分级标准木两类,材积表法又分为一元材 积表、二元材积表、三元材积表、标准表法和实验形数法。
北京林业大学 2006 --2007 学年第 1学期考试试卷A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计 20 分)
1、林分密度指数:林分密度指数(Stand Density Index,简称SDI)为现实林分的株数换算到标准平均 直径(亦称比较直径)时所具有的单位面积林木株数,赖内克(Reineke,L.H.,1933)提出的这个密度指标。 2、原木: 原条按照用材需要,截成各种不同规格尺码的木段称作原木(log) 。 3、正形数: 以树干材积与树干某一相对高(如 0.1h)处的比较圆柱体的体积之比,记为f n 4、进界生长量: 期初调查时未达到起测径阶的幼树,在期末调查时已长大进入检尺范围之内,这部分林木 的材积称为进界生长量。 5、经验收获表: 以现实林分为对象,以现实林分中的具有平均密度状态的林分为基础所编制的收获表,称 作经验收获表(Empirical Yield Table) ,亦称作现实收获表。 6、混交林: 由两个或更多个树种组成,其中每种树木的蓄积或断面积在林分内所占成数均不少于一成的林 分称作混交林(mixed stand) 。 7、起测径阶: 是指每木检尺的最小径阶。根据林分结构规律,同龄纯林中最小林木的直径近似为林分平均 直径的 0.4 倍。 8、竞争木: 指对象木周围与其对象木有竞争关系的林木。 9、梢头: 在树干的区分求积中,梢端不足一个区分段的部分视为梢头。 10、疏密度: 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与相同立地条件下标准林分每公顷胸高断面积(或蓄积)之 比,称为疏密度(density of stocking),以 P 表示。
二、填空(每空 0.5,共计 15 分)
1、当用杆式角规绕测,相割时计数为 1 ;相切时计数为 0.5 ;相余时计数为 不计数 。 2、 在森林资源调查中, 把各个龄级再归纳为更大范围的阶段, 称为龄组, 通常由幼到老分为 幼龄林 、 中 龄林 、 近熟林 、 成熟林 、 过熟林 。 3、立木材积三要素是有 胸径 、 树高 、 干形 三个因子所构成。 4、在温带和寒温带树木的年轮通常有颜色较浅的 早材 和颜色较深 晚材 两部分组成。 5、在孔兹干曲线式中,当r分别取 0,1,2,3 时,其旋转体的形状一般近似于 圆柱体 、 截顶抛物线体 、 圆锥体 、 凹曲线体 。 6、林分生长量与收获量预估模型都以 立地质量 、 生长发育阶段 和 林分密度 为模型的已知变量。 7、测定林分生长量的方法很多,但基本上可以区分为 一次调查法 和 固定标准地法 两类。 8、林分蓄积量的测定方法可概括为: 实测法 、和 目测法 两大类。 9、林分密度指标主要有: 株数密度 、 疏密度 、 郁闭度 、 林分密度指数 等。
4
70
0.3921 0.0056m3 70 0.1175 0.01175m 3 10
Z 60-70 =0.3921-0.2746=0.1175m3
6070
由于红松生长缓慢,定期平均生长量为 0.01175m3,可以用来代替 60-70 年间任意一年的连年生长量。
八、论述题: (10 分) 论述林分蓄积量测定的主要方法。
pc p s pr

×

改:三种生长率之间的关系为 ps pc pr 5、测立木胸径时,应严格按照 1.3 米的部位进行测定。如在坡地,应站在坡上部,确定树干 1.3 米处的部位, 然后再测量其直径。树木若在 1.3 米以下分叉时,按两株测算。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