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六节藏学论》讲稿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笔记其一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笔记其一这一篇,黄帝发出十二问,步步紧逼啊!很精彩!疏通了天气人之间的关系。
这一章里有“五运六气”相关的知识。
也有古天文的知识。
还有古术数知识。
涉及的古代知识比较多,理解起来比较难。
这一篇要讲完的话,篇幅很大。
讲的时候有详略。
《黄帝内经》读书笔记卡在这里,因为涉及到五运六气、天文术数相关知识,一时间难以理会,这一放就是一年半了,今日忽然想起此事,看看能否续得上。
六节藏象释义节,節,竹约也。
——《说文》我们现在知道的二十四节气,就是十二节加上十二气。
十二节,就是一年中十二个比较关键的点,转折的点。
节,也就是节骨眼,关键点。
亦为“度”之意。
古人以甲子纪天度,甲子一周之数为六十,谓之一节。
一年360日(古人象数,非实际天数),为六节。
六节应于天。
藏,脏也。
象,形也,腑也。
藏象应于人。
六节藏象,阐述的就是天人关系。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地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
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
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六六之节——九九制会六六之节,6*60(一个甲子数)。
和一周年三百六十五又四分之一天相应。
六,四方上下为六合。
六,周易之六爻,六爻变化,旁通情也。
九九制会用长度为九寸的黄钟律管标定的九的倍数(三分损益率)长度测天地之气(有吹灰试验),以应和万物气化的度数。
九是极数。
九州,九幽,九地,九仞,九野,九窍,九脏,九变,九族等等,这些都是地与人的关系。
天人关系,约在了象数关系。
会,会合,会通,对话之意。
天度——气数天度,一年,365天,为周天度数。
一月,月之圆缺。
《六节藏象论》
《六节藏象论》所谓“六节藏象论”,乃是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八十一篇里的一则篇名。
当然从题目就可以看出,《素问》里面的这篇文章说的是两方面的内容:即本篇先论天以六为节,后论藏象,故篇名才叫做《六节藏象论》。
所谓“六节”:节者,次也,度也,这里有“周期”的意思。
古人以“甲子”纪天度,甲子一周为六十日,是为一节;又因每年计大数有三百六十日,故分为六节。
清代医家高士宗在其《素问直解》里对此解释:“六节者,天以六为节。
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六十日而甲子周;六六三百六十日,以成一岁。
”而至于其中的“藏象”内容:此二字首见于本篇,乃是指人体的脏腑居于体内而形象却表现于外,故医者可以从外而知内,所以命名为“藏象”。
另外就字面意思,藏者,藏也,又通“脏”,故指藏于体内的脏腑;而“象”乃征象、形象之意。
唐代医家王冰注此云:“象,谓气象也。
言五脏虽隐而不见,然其气象性用,犹可以物类推之。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清代著名医家张志聪《素问集注》里在解释本篇题目时云:“此篇乃论岁运之总纲。
天之十干,成六六之节以应一岁。
而天之十干,化生地之五行;地之五行,上呈天之六气。
《五运行大论》云:‘帝曰: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岐伯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是在天之六气,在地之五行、五味,而又化人之五脏也。
然人之五脏,地之五行,皆由十干所化,故曰‘六节藏象论’也。
”而清代另一医家高士宗在其《素问直解》里,认为此篇当称“大论”!故注云:“此篇为《六微旨大论》之提纲,故曰《六节脏象大论》”。
最后再值得一说的是,在李经纬、邓铁涛等合编的《中医大辞典》里对“六节”与“藏象”概念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其中说:“节,谓一定的度数。
古人以甲子纪天度,六十日甲子一周而为一节,六节为一年,故称六节。
而藏,则指人体的内在脏器;象,为可见之形象。
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
本篇首论天度,继论藏象,以明人与天地相应之理,故名。
素问六节藏象论
六、十一脏取决于胆:
取决于胆:取决于胆所通应的时气—春气 李东垣: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
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所以十 一脏取决于胆。
《六节脏象论》:“求其所至也,皆归 始春。”
小结
1、神的生成:自然界的天阳之气+饮食五味之气, 在五脏六腑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气血 2、脏象:华——色泽,光辉
前之阴阳 —— 部位阴阳,心居膈上为阳。 后之阴阳 ——部位阴阳+季节(功能)阴阳, 心通于夏,位于膈上为太阳。
二、肺
1.肺者,气之本 2.魄之处也:
魄:是精神活动的一种,指人的本能活 动,低级反应。如知觉、听、视、触觉。
“肺藏气,气舍魄” 3.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4.为阳中之少阴 5.肺气通于秋
一、心
1.心者,生之本: ①心为君主之官,为五脏六腑之大主。 ②心藏神,主神明,人体一切活动均受神明支
配。 ③心主血脉,血为人体活动的物质基础,而 血是在心气的支配下化生的。
2.神之处也
心主血脉,人体的精神活动以血脉为物质基础。 3.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华与充:华,指色泽。充,指形态充盈饱 满。 4、阳中之太阳:
2.魂之居也 魂:精神活动的一种,指人的意识活动,包括
人的识性、记性、悟性。魂寄予血液之中。 “肝藏血,血舍魂” 3.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3.阴中之少阳 4.通于春气
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1.仓廪之本—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都与谷物的受盛、转输、排泄有关,如同粮仓 存粮、出粮一样有收纳及排出。
充——形态的充盈度
华充是五脏精气盛衰的外在表现
临床意义:五脏的华充是脏腑功能的外在表现。 我们可以通过诊察病人的外部表现,分析判断脏 腑的功能变化,即《灵枢本脏》:视其外应,以 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素问·六节藏学论》讲稿
[小结]
自然万物因禀受阴阳二气的多少不均而形成了不同的形质特征, 即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而多少不均的原 因,原文认为是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如草生五色、五味,但五 色之变,不可胜视、五味之美,不可胜极,也正是由于阴阳二气 的多少不均而造就了其不同的形质特征,也正因为事物内部本质不 同而有不同的嗜欲与所通。 人也由天地阴阳二气合化而成,人与自然界相应。人赖自然 以生存,必须从自然界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而人类也由于阴阳 二气的多少不均而造就了各体的差异,人体也因为由于阴阳二气 的多少不均而造就了而有脏腑的差别,所以在摄取营养物质时也 是所通不一。嗜欲不同,各有所通,从而构成了五脏六腑各自的 生理功能与特点,人的生命活动以五脏为本,其声音、面色作为 生命的重要体征,赖心肺之气的推动和充养,神作为生命活动的 主宰和重要特征,五脏六腑共同化生、藏于五脏的精气为其物质 基础。
《黄帝内经》(释译图析)
《素问 ·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节选)
甘肃中医学院 邓 沂
篇名解释
节,次也,度也,指 一定的度数。古人以甲子 纪年、月、日、时辰等天 度,甲代表十天干,子代 表十二地支。一个甲子之 数六十日为一节,一年三 百六十日为六节,故称六 节。 藏,指居藏体内的脏 腑、脏器;象,主要指脏 腑、脏器表现于外的形态 和现象,亦即内脏活动表 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所 以叫藏象。
⑴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气,指阴阳二气。合,即相合。 形,指有形之万物。变,变化,指阴阳多少之变化。正名,即正定 其名称。有形之物皆由天地阴阳二气合化而成,各因其阴阳多少而 确定为不同的名称。 黄帝问道:好。我听说天地万物皆由阴阳二气合化而成。由 于天地阴阳之气变化多端,因此万物形态各异而有不同的名称, 如有五气、五色、五味、五脏六腑、五志、五体等类。
内经临床运用(藏象经络)6.3.六节藏象论
内经临床运用(藏象经络)6.3.六节藏象论宏五学堂 2022-03-20 04:29内经临床运用(藏象经络)6.3. 六节藏象论00:0004:26原文六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11,神之变【2】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3】。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4】。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5】,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
名曰器【6】,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7】,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8】之类,通于土气。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9】】。
【注释】【1】生之本;生谓生命,本谓根本。
高士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注∶"心为身之主,故为生之本。
"【2】神之变;吴岸《黄帝内经素问吴注》注;"变谓宰其变也。
"林亿《新校正》注∶"详神之变,全元起本并《太素》作'神之处>。
"按;作"处"为是。
下文云"魄之处","精之处"、"魂之居"、"营之居"可证。
处,即居处之义。
【3】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肺气王于秋,林亿《新校正》注∶"按太阴,《甲乙经》并《太素》作'少阴',当作少阴。
肺在十一经虽为太阴,然在阳分之中,当为少阴也。
"《灵枢·阴阳系日月篇》"太"亦作"少"。
【4】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注∶"肾为阴脏而有坎中之阳,故为阴中之少阴,而通于冬气。
冬主水也。
3.2内经选读六节藏象论()
3.从勇怯角度 程杏轩:‚气 以胆壮,邪不可干, 故十一脏取决于 胆。‛
4.从精神思维角度 马元台:‚盖肝 之志为怒,心之志为 喜,……孰非由胆以 决断之者乎?‛
5.从校勘角度,疑系衍文 郭霭春:‚此文系后 人符会十二官之说,窜入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一句。‛
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一代宗师——郭霭春
生 命
根本
心者,生之本
《素问· 痿论》:心主身之血脉。 《素问· 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 之官也,神明出焉。 《灵枢· 邪客》:心者,五脏六腑之 大主,精神之所舍也。
含广义和 狭义
神之变也
新校正引全本及 《太素》作“处”
1.呼吸之气 2.一身之气
肺者,气之本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天气通于肺。 《素问· 五脏生成》:诸气者,皆属于肺。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 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 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 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阴中之少阳, 通于春气。
素问· 六节藏象论
一、五脏功能及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脾者,仓廩之本,营之居也
脾者,仓廪之本
营养 物质
运化 转输
营之居也
脾为后天供养人体生命活 动 需要的营养物质的根本
二、五脏与外部组织的关系
(外华、所充五体)
心 肺 肾 肝 脾 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其华在毛,其充在皮 其华在发,其充在骨 其华在爪,其充在筋 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三、五脏位置及与四时的通应关系
心 肺 肾 肝 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疾病预防知识拓展
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疾病预防知识拓展中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不仅仅取决于症状和病因的分析,更要考虑人体的内外环境。
《素问》中“六节藏象论篇”讲述了人体的六个节气,揭示了节气与人体脏腑功能的相互关系,对于疾病的预防和保健有重要启示。
首先是春季。
春季是肝脏的盛期,与眼睛、筋、韧带、爪、头发等相关。
此时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暴怒伤肝;多做适度的运动,加强肝脏的排毒功能;饮食以清淡为主,不要过于油腻。
其次是夏季。
夏季是心脏的盛期,与心血管、舌头、汗腺等相关。
此时要多喝水,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保持血液的流动性;避免长时间在强光下工作,防止出现心理疲劳;避免暴饮暴食,防止消化不良。
接着是长夏季。
长夏季是脾胃的盛期,与消化、吸收、内分泌等相关。
此时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过度饮酒、暴饮暴食,对脾胃造成伤害;多吃含有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排除毒素。
然后是秋季。
秋季是肺部的盛期,与呼吸、皮肤、鼻子等相关。
此时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避免空气污染和病毒感染;与季节搭配更衣,注意保暖;多吃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增强呼吸道免疫能力。
其次是冬季。
冬季是肾脏的盛期,与生殖、生长、骨骼等相关。
此时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关节炎等疾病;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和海产品,预防骨质疏松症;不要熬夜过度,避免损害肾脏功能。
最后是立冬季。
立冬季是肺部的交接季节,与呼吸、皮肤、鼻子等相关。
此时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预防感冒;多吃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增强呼吸道免疫能力;保持皮肤湿润,避免皮肤过度干燥引起的疾病。
总之,根据《素问》中的六气学说,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锻炼方式等方面来预防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尤其是细节问题的注意与调整。
如此才能让“六气”与人体协调配合,保持身体的健康。
《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
《素问·六节藏象论》——藏象【原文】帝曰:藏象如何?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译文】黄帝问道:“藏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岐伯回答说:脏腑藏在体内,各有一定的位置,但是它们的功能活动情况可以从体表反映出来,而且,由于人与自然相联系,所以还分别与四时阴阳相通应,从而反映出各脏腑的阴阳性质。
具体地说:心脏是生命的根本,主宰着精神意识,统率全身,心的精华反映在面部,就是说心脏的功能状态是充实和温煦血脉。
心的部位在横膈上面,属于阳,又具有火热的性质,所以称它为“阳中之太阳”,与四时中阳气最旺盛的夏季相通应。
肺脏是体气的根本,主管全身的气,因为“魄”是不能离开气而单独存在的,所以也可以说肺是藏魄的地方,肺的精华反映在毫毛上,它的功能是充实和滋养皮肤,肺气旺盛,皮肤和毫毛就健康而润泽。
肺的部位也在膈肌之上,属于阳,而它又有清肃收敛的性质,所以称它为“阳中之少阴”,与四时中阳气开始下降的秋季相通应。
肾脏是密封和潜藏的根本,就好像冬眠的虫子一样,它藏蓄着人体的真阴和真阳,同时,它也是藏贮人体生殖之精的地方,头发靠血的滋养,而阴精可以化生为血液,肾能藏精,所以说肾脏的精华反映在头发上,肾的功能是充实和滋养骨骼,肾气充足的时候,头发就有光泽,骨骼也坚韧,由于它的部位在膈肌以下的腹腔,属于阴,又有闭藏的功能特点,所以称它为“阴中之太阴”与四时中阴气最盛而阳气闭藏的冬季相通应。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课件
题
解
六节:一年分为六个时间段节,古人以 “甲子”纪天度,甲子一周为六十日,称 为一节,每年三百六十日,分为六节。
藏象:藏于内部的脏腑及其表现于外部 的征象。
本篇先论“六节”的气候变化及其对人 体和疾病的影响(未选),继而论人体藏象, 故名。
内容提要
本篇在论述把一年分为六个时间 段节以研究人体和疾病与自然气候 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论述藏象学 说。课文节选其中有关藏象学说的 内容,包括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 与体表组织和自然界四时的通应关 系等。
(五)五脏的四时阴阳属性
1.心通于夏气,是用夏天阳热炽盛的气候来比喻说 明心为火脏,以阳气为主,具有温热的特点。
2.肺通于秋气,秋令气候渐凉爽,万木凋谢,百花 凋落,自然界阳气渐收敛,以此比喻肺为清肃之 脏,具有宣降的特点。
3.肾通于冬气,冬天气候寒冷,万物收藏,阴气收敛, 动物蛰伏以比喻肾为封藏之脏,具有主蛰藏精气密固 阳气之特征。
3.肝者,罢极之本:肝藏血,调节人体血量, 主管血液的分配。所以肝藏血以养筋、柔筋、 主管肢体活动,有消除疲劳的作用。
4.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 之本:这是指脾胃等消化器官是人身营养物质 化生之源,故曰“营之处也”。饮食物摄入 后,必须经过胃的腐熟水谷,脾的运化精微, 三焦的气化作用,小肠的化物、泌别清浊,大 肠的传导糟粕,膀胱的通利洲都,分工协作共 同完成转化水谷五味,摄取精微,排出废物的 作用,是体内水谷的运化、产生营养的根源。
(三)气味相合,滋养五脏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
二、论藏与象之间的关系
(一)“藏象”的含义及藏象学说
藏:居于体内的脏腑;象:脏腑反映 于外的征象及脏腑自身的实质形象。张景 岳:“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外, 故曰藏象。”
六节藏象论PPT课件
(节选)
-
【题解】
六节:节:次也,度也,这里有周期之意。即 六个甲子,六个周期。古人以“甲子”记 天度,甲子一周为六十,是为一节。一 年三百六十日,称为六节。
甲子:古人以天干配地支记日、记年,天干转 6周,地支转5周为六十天,是为一个轮 回,称一个甲子。六十为一甲子。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
-
论藏象
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 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 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 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 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 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 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 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 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 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 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 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1)阳中之少阴
√
少阴:“少”为“稍”之意,肺主肃 降,属金,为次寒, 属阴
-
(二)肺系统
★ 3 肺与四时阴阳——“为阳中之太阴,通于 秋气”
(2)通于秋气
肺在五行属金,四时秋主金,故肺气与秋相 通应,秋季气候凉爽,阳气收敛,比喻肺的 宣发肃降功能,反映肺的功能与秋天有收受 关系,受秋气影响。
-
(三)肾系统: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通于冬
主精神思维活动,应变万事,主持人的正常生 命活动
张介宾注:“心为君主而属阳,阳主生,万物系之以 存亡,故曰生之本。心藏神,神明由之以变化,故曰 神之变。”
(2)心主血 中焦受气取汁,由心化赤为血,奉养固身。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应为地,见注解)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
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
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
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
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故其生五,其气三。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
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帝曰:请遂闻之。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
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
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
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
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
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
谨候其时,气可与期。
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3.2六节藏象论、五脏生成
必资胆气,庶得各成其用,故皆取决于胆也。 必资胆气,庶得各成其用,故皆取决于胆也。
*张景岳:足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亦曰中正之官,又曰 张景岳:足少阳为半表半里之经,亦曰中正之官,
奇恒之腑,所以能通达阴阳, 而十一脏皆取决乎此也。 奇恒之腑,所以能通达阴阳, 而十一脏皆取决乎此也。
此句意思是说十一脏的功能与胆的功能密切相关。 此句意思是说十一脏的功能与胆的功能密切相关。 并不是说胆是十一脏的主宰而将胆凌驾于心君之上, 并不是说胆是十一脏的主宰而将胆凌驾于心君之上, 只是强调胆有助于其他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已。 只是强调胆有助于其他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而已。 《内经》中类似强调某一脏腑功能的提法并不罕见, 内经》中类似强调某一脏腑功能的提法并不罕见, 素问·痿论》),“胃者, 如“肺者,脏之长”(《素问·痿论》),“胃者,五 肺者,脏之长” 脏之本” 素问·玉机真脏论》),肝脏最贵 肝脏最贵( 脏之本”(《素问·玉机真脏论》),肝脏最贵(《素 问·阴阳类论》)等。 阴阳类论》
本篇先论“六节” 本篇先论“六节”的气候变化及其对人体和疾病的 影响,其次讨论藏象学说内容,故以“六节藏象论” 影响,其次讨论藏象学说内容,故以“六节藏象论”名 篇。
六节藏象论九
素问·六节藏象论【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应为地,见注解)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
不知其所谓也?”黄帝问道:我听说天体的运行是以六个甲子构成一年,人则以九九极数的变化来配合天道的准度,而人又有三百六十五穴,与天地相应,这些说法,已听到很久了,但不知是什么道理?【原文】:“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
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岐伯答:你提的问题很高明啊!请让我就此问题谈谈看法。
六六之节和九九制会,是用来确定天度和气数的。
天度,是计算日月行程的。
气数,是标志万物化生之用的。
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
它们的运行有一定的部位和秩序,其环周也有一定的道路。
每一昼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大月、小月和起来三百六十五天成为一年,由于月份的不足,节气有盈余,于是产生了闰月。
确定了岁首冬至并以此为开始,用圭表的日影以推正中气的时间,随着日月的运行而推算节气的盈余,直到岁尾,整个天度的变化就可以完全计算出来了。
【原文】:“帝曰:余已闻天度矣。
愿闻气数,何以合之?”黄帝说:我已经明白了天度,还想知道气数是怎样与天度配合的?【原文】:“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
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故其生五,其气三。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
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岐伯说:天以六六为节制,地以九九之数,配合天道的准度,天有十干,代表十日,十干循环六次而成一个周甲,周甲重复六次而一年终了,这是三百六十日的计算方法。
《黄帝内经》素问 ●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篇第九*导读:【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译文】黄帝问道:我听说天体的运行是以六个甲子构成一年,人则以九九极数的变化来配合天道的准度,而人又有三百六十五穴,与天地相应,这些说法,已听到很久了,但不知是什么道理?岐伯答到:你提的问题很高明啊!请让我就此问题谈谈看法。
六六之节和九九制会,是用来确定天度和气数的。
天度,是计算日月行程的。
气数,是标志万物化生之用的。
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
它们的运行有一定的部位和秩序,其环周也有一定的道路。
每一昼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大月、小月和起来三百六十五天成为一年,由于月份的不足,节气有盈余,于是产生了闰月。
确定了岁首冬至并以此为开始,用圭表的日影以推正中气的时间,随着日月的运行而推算节气的盈余,直到岁尾,整个天度的变化就可以完全计算出来了。
【原文】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译文】黄帝说:我已经明白了天度,还想知道气数是怎样与天度配合的?岐伯说:天以六六为节制,地以九九之数,配合天道的准度,天有十干,代表十日,十干循环六次而成一个周甲,周甲重复六次而一年终了,这是三百六十日的计算方法。
中医基础理论—藏象学说(中医护理学课件)
四肠发 脏的、 。吸转
经脾气作用
脾系统
运化水液
脾对水液的吸收、输布的作用
运化水湿
水谷精微中多余水分
脾主运化水液
肺 宣发 汗
气化
肾、膀胱
尿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 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35
脾系统 2、脾主升清
①脾气上升,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 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汗液的排泄 有赖于卫气对腠理的开阖作用 汗为心之液/心在液为汗 ? Nhomakorabea心主血脉
01 第 二 部 分
肺系统
肺系统
(一)肺的解剖结构
胸腔之中,居横膈膜之上, 与气道相连,以喉为门户。 肺分为两叶,在五脏六腑中 所居的位置最高覆盖着其他 脏腑,故有“华盖”之称
肺系统
(二)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1、肺主气司呼吸
肺、肾
奇恒之腑
脑、髓、骨 脉、胆、女子胞
概述
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
脏
腑
奇恒之腑
功能 特点 化生和贮藏精气 受盛与传化水谷
形态 特点
多为实体性器官
多为空腔性器官
阴阳
阴
阳
表里
里
表
形态似腑 功能类脏
“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 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素问·五藏
别论》
概述
心藏神 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
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的精神 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
生理方面 1、心主宰人体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2、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3、心主神志与心主血脉密切相关
《素问·六节脏象论》
内容
• 本节在论述五脏与自然通应关系和强调五 脏重要性的基础上,首次提出“臧象”一 词,论述了臧与象的关系,对“臧象”做 出了诠释。
一:人以五脏为本:
• • • • • 1 心为生之本 2 肺为气之本 3 肝为罢极之本 4 肾为封藏之本 5 脾胃为仓禀之本
二:五脏应象:
• 1神为五脏精气显露于外的征象 • 2 五体 五华是五脏精华外露的部位 • 3 五脏与四时阴阳相通应
• 五味为阴,下受于地,“咽主地气”,纳水谷,故而五味 由口先藏于肠胃,化生五脏之气。正由于“嗜欲不同,各 有收受”,从而形成了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及特点,并构 成了人体五脏系统。人的生命活动以五脏为本,其音声, 面色作为生命的重要特征,赖心肺之气的推动和充养。神 作为生命活动的主宰和重要象征,五脏精气是其物质基础。
【原文】
•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 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 乎?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 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 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 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 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 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 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 【原文】 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 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 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 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 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 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 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 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 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 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 胆也。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原文及翻译译文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原文及翻译译文《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原文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帝曰:请遂闻之。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
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
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
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
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结] ( 第一节) 总结] 第一节)
本节原文从人与自然相通的观点出发, 本节原文从人与自然相通的观点出发, 讨论了有形之万物均由天地阴阳二气合化而 万物对自然物质的客观需求不同, 成,万物对自然物质的客观需求不同,各有 选择,进而从自然到人, 选择,进而从自然到人,讨论了天地阴阳二 气与五脏六腑的通应关系及其生命活动的重 要意义。 要意义。
《黄帝内经》(释译图析) 黄帝内经》 释译图析)
《素问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节选)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节选)
甘肃中医学院 邓 沂
篇名解释
节,次也,度也,指 次也,度也, 一定的度数。 一定的度数。古人以甲子 纪年、月、日、时辰等天 纪年、 甲代表十天干, 度,甲代表十天干,子代 表十二地支。 表十二地支。一个甲子之 数六十日为一节, 数六十日为一节,一年三 百六十日为六节,故称六 百六十日为六节,故称六 节。 藏,指居藏体内的脏 脏器; 腑、脏器;象,主要指脏 腑、脏器表现于外的形态 和现象, 和现象,亦即内脏活动表 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脏居于内,形见于外, 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所 以叫藏象 藏象。 以叫藏象。 由于本篇首先讨论六 由于本篇首先讨论六 节之天度,其次又讨论藏 节之天度,其次又讨论藏 象, 所以篇名叫六节藏象 所以篇名叫六节藏象 正如马莳注云: 论。正如马莳注云:“篇 内首问六六之节, 内首问六六之节,后又问 藏象何如,故名篇。 藏象何如,故名篇。”
章结构
第一节
讨论人与自然相通 第二节 藏象
释译图析
第一节 人与自然相通
一、叙述万物由天地合气而生 二、万物嗜欲不同,各有所通 万物嗜欲不同,
一、万物由天地合气而生
[原文] 原文]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余闻气合而有形, 帝曰: 气合而有形 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 ⑴,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 可得闻乎? 多,可得闻乎?
五色修明
[小结] 小结]
自然万物因禀受阴阳二气的多少不均而形成了不同的形质特征, 自然万物因禀受阴阳二气的多少不均而形成了不同的形质特征, 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 即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而多少不均的原 原文认为是嗜欲不同 各有所通。如草生五色、五味, 嗜欲不同, 因,原文认为是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如草生五色、五味,但五 色之变,不可胜视、五味之美,不可胜极, 色之变,不可胜视、五味之美,不可胜极,也正是由于阴阳二气 的多少不均而造就了其不同的形质特征,也正因为事物内部本质不 的多少不均而造就了其不同的形质特征, 同而有不同的嗜欲 所通。 嗜欲与 同而有不同的嗜欲与所通。 人也由天地阴阳二气合化而成,人与自然界相应。 人也由天地阴阳二气合化而成,人与自然界相应。人赖自然 以生存,必须从自然界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 以生存,必须从自然界不断地摄取营养物质,而人类也由于阴阳 二气的多少不均而造就了各体的差异, 二气的多少不均而造就了各体的差异,人体也因为由于阴阳二气 的多少不均而造就了而有脏腑的差别, 的多少不均而造就了而有脏腑的差别,所以在摄取营养物质时也 是所通不一。嗜欲不同,各有所通,从而构成了五脏六腑各自的 是所通不一。嗜欲不同,各有所通, 生理功能与特点,人的生命活动以五脏为本,其声音、 生理功能与特点,人的生命活动以五脏为本,其声音、面色作为 生命的重要体征,赖心肺之气的推动和充养, 生命的重要体征,赖心肺之气的推动和充养,神作为生命活动的 主宰和重要特征,五脏六腑共同化生、 主宰和重要特征,五脏六腑共同化生、藏于五脏的精气为其物质 基础。 基础。
饮食五味由口 而入, 而入,经肠胃消化 敷布以营养五脏之 气。水谷之气与五 脏之气相合, 脏之气相合,推动 气血营卫津液的生 化机能, 化机能,生命活动 也随之健旺。 也随之健旺。
[图表分析] 图表分析]
万物嗜欲不同, 万物嗜欲不同,各有所通
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 草生五色,五色之变, 以草为例 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 草生五味,五味之美, 五气入鼻 天食人以五气: 天食人以五气: 藏于心肺 以人为例 气和而生,津液相成 气和而生, 五味入口 地食人以五味: 地食人以五味: 藏于肠胃 以养五气 音声能彰 神乃自生 味有所藏 各有所通 嗜欲不同 其于万物, 其于万物,孰少孰多 天地之运, 天地之运,阴阳之化
二、万物嗜欲不同,各有所通 万物嗜欲不同,
[原文] 原文]
歧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 歧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 大不可量,大神灵问⑴ 请陈其方⑵ 大不可量,大神灵问⑴,请陈其方⑵。草生五 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⑶ 色⑶,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⑶,五 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⑷不同,各有所通。 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⑷不同,各有所通。 人以五气 五气⑹ 人以五味。 天食⑸人以五气⑹,地食⑸人以五味。五气入 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 修明⑺ 音声能彰⑻ 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⑺,音声能彰⑻。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 气和而生⑼ 津液相成⑽ 神乃自生⑾ 气和而生⑼,津液相成⑽,神乃自生⑾。
⑺修明:明润的意思。 明润的意思。 音声能彰: 彰著、 ⑻音声能彰:彰,彰著、明 引申为声音宏亮高昂。 显,引申为声音宏亮高昂。 自然界五气通过鼻腔吸入人 运行于心肺,心主血, 体,运行于心肺,心主血,肺主 气,心肺功能正常则使面色红润 光泽,声音洪亮高昂。 光泽,声音洪亮高昂。
给。 五气: ⑹五气:即寒暑燥湿风 五气,此指自然界的清气, 五气,此指自然界的清气, 亦即呼吸之气。 亦即呼吸之气。 自然界供给人以五气和 五味。 五味。
第二节
藏象
[原文] 原文]
帝曰:藏象⑴何如?歧伯曰:心者,生之本⑵, 帝曰:藏象⑴何如?歧伯曰:心者,生之本⑵ 神之变⑶ 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 神之变⑶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 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 之处也; 阳⑷,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⑸之处也;其华 在毛,其充在皮, 阳中之太阴⑹ 通于秋气。肾者, 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⑹,通于秋气。肾者, 封藏⑻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 主蛰⑺,封藏⑻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 阴中之少阴⑼ 通于冬气。肝者,罢极⑽ 骨,为阴中之少阴⑼,通于冬气。肝者,罢极⑽之 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 本,魂⑾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 阳中之少阳⒀ 其味酸,其色苍⑿,此为阳中之少阳⒀,通于春春 其味酸,其色苍⑿ 此为阳中之少阳 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⒁ 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⒁之 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 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 其华在唇四白 唇四白⒂ 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⒃ 其华在唇四白⒂,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⒃, 至阴之类,通于土气⒄ 十一藏,取决于胆⒅ 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⒄。凡十一藏,取决于胆⒅ 也。
[注解释义] 注解释义]
帝曰:藏象⑴何如? 帝曰:藏象⑴何如?
⑴藏象:藏,脏也,亦有贮藏的含义,指居藏体 藏象: 脏也,亦有贮藏的含义, 内的脏腑、脏器。 形态、现象,有三义, 内的脏腑、脏器。象,形态、现象,有三义,一指脏 脏器表现于外的形态和现象,二指脏腑、 腑、脏器表现于外的形态和现象,二指脏腑、脏器所 通应的自然现象,三指脏腑、脏器的解剖现象, 通应的自然现象,三指脏腑、脏器的解剖现象,这里 主要指第一个含义。王冰:“象,谓所见于外,可阅 主要指第一个含义。王冰: 谓所见于外, 者也。 张介宾: 形象也。藏居于内, 者也。”张介宾:“象,形象也。藏居于内,形见于 故曰藏象。 外,故曰藏象。”
[注解释义] 注解释义]
歧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 歧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 可量,大神灵问⑴ 请陈其方⑵ 可量,大神灵问⑴,请陈其方⑵。
⑴大神灵问:大,言其广泛重要。神灵,指事物变化的道理 言其广泛重要。神灵, 大神灵问: 深奥。 指黄帝所提的问题。 深奥。问,指黄帝所提的问题。 请陈其方: 陈述。 大略。 ⑵请陈其方:陈,陈述。方,大略。 歧伯回答说:你问得真详细啊!天地广阔,难以具体度量,这 歧伯回答说:你问得真详细啊!天地广阔,难以具体度量, 个问题广泛而深奥,请允许我作大略地陈述。 个问题广泛而深奥,请允许我作大略地陈述。 ⑶草生五色、草生五味: 草生五色、草生五味: 在此泛指自然界的万物。 草,在此泛指自然界的万物。五 即青赤黄白黑五色。五味, 色,即青赤黄白黑五色。五味, 即酸苦甘辛咸五味。 即酸苦甘辛咸五味。 自然界的植物生成五色、 自然界的植物生成五色、 五味,而其变化是不可胜数的。 五味,而其变化是不可胜数的。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 气和而生⑼ 津液相成⑽ 神乃自生⑾ 气和而生⑼,津液相成⑽,神乃自生⑾。
⑼气和而生:气,五脏 气和而生: 之气。 化生、产生。 之气。生,化生、产生。 津液相成:津液, ⑽津液相成:津液,是 人体内水液的总称, 人体内水液的总称,这里指 不同的营养物质。相成, 不同的营养物质。相成,即 和调之意。 和调之意。 神乃自生: ⑾神乃自生:神,指人 体生命活动的总称。 体生命活动的总称。言气血 津液和调,神则自然而生。 津液和调,神则自然而生。
天地之运, 天地之运,阴阳 之化,其于万物, 之化,其于万物,孰 少孰多,可得闻乎? 少孰多,可得闻乎?
。
天地的气运、阴阳 天地的气运、 的变化赋予万物, 的变化赋予万物,孰少 孰多,可以给我讲讲吗? 孰多,可以给我讲讲吗?
[图表分析] 图表分析]
万物由天地合气而产生
自 天:天之阳气下降 然 界 地:地之阴气上承
阴阳 万物 作用
因其阴阳多少 而有不同名称
五气、五色、五味 五气、五色、 脏腑、五志、五体 脏腑、五志、
[小结] 小结]
原文曰: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原文曰: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 是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 是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出发,说明有形之 万物均由天地阴阳二气合化而成, 万物均由天地阴阳二气合化而成,气是 构成包括人类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共同原 始物质。然而天地阴阳之气变化多端, 始物质。然而天地阴阳之气变化多端, 所以万物形态各异而有不同的名称。 所以万物形态各异而有不同的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