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ppt课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ppt课件
给药途径: ➢轻度感染可口服,重症感染应静脉给药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
2024/3/9
抗菌药物局部应用的注意事项
➢ 全身给药后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 部给药辅助治疗,如中枢系统、厚壁脓肿、眼科感 染的局部应用。
➢ 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粘膜表面感染可局部 应用或外用。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分四个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症和注意事
项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及病
原治疗
2024/3/9
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本原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
肝功能减退患者抗菌药物应用
3、经肝、肾两条途径排泄,肝功能减退时血药浓度 升高,如同时有肾功能损害时则血药浓度升高尤为 明显,严重肝病时需减量使用。属此类者有美洛西 林、阿洛西林、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头孢噻吩等。
4、主要由肾排泄,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剂量。属 此类者有氨基糖苷类、青霉素、头孢唑林、头孢他 定、万古霉素、多粘菌素等。
化学检查:尿蛋白。 显微镜检查:白细胞、红细胞等。
2024/3/9
细菌感染的确诊:病原学检查。 初步诊断或确诊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
征应用抗菌药物。 由真菌、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
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 克次体及肺部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 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缺乏细菌及上述微生物感染的证据, 诊断不成立者,不能应用抗菌药物。 病毒感染者不宜应用抗菌药物。
织中的药物浓度,不宜采用。
➢常用β内酰胺类半衰期只有1~2小时手 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ml, 术中可给予第二剂。必要时可用第3剂。

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共32张PPT】

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共32张PPT】

■半衰期 ( 通常 在一次 给药经 过3.32 个半衰 期,体 内剩余 仅10%; 如经
→给药间隔:如
过 6 . 64个半 衰期, 则仅剩 余1%)
头孢曲松的半衰期为8h→Qd
阿齐霉素的半衰期长达35-48h→Qd或Qod
■药效依赖型(浓度<喹诺酮类>、时间<头孢菌素类> )→给药间隔
3、联合用药指证
■减少毒副反应:两性霉素B(剂量可适当↓→减少其毒性)+氟胞嘧定→隐球菌脑膜炎
■ 结核分枝杆菌:司帕沙星、托氟沙星、Du-6859a=异烟肼、利福平>第二代喹诺酮类药物的3—30倍
⑷、选择风险小的抗菌药物 ■抗感染药难以到达感染部位:胆囊
2M ⑵、预防性用药起点——感染倾向,即感染高危人群:
产AmpC细菌—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 氨基糖苷类→严重感染→无论肾功是否正常→均首次冲击量
2、用药方法
⑸、浓度:静脉输液时的最高浓度(0.1mg/ml—两 性霉素 B、3mg/ml— 奈替米 星)
⑹、顺序
先 后 繁殖期杀菌剂( )与快效抑菌剂( )联用
⑺、间隔:
■ PAE→给药间隔:如
◇有明显PAE者:最佳给药间隔=血药浓度>MIC的时间+PAE的时间 ◇无明显PAE者:给药间隔=血药浓度>MIC的时间
④、药源性内毒素
Dose (适当而足够的剂量和给药次数)
①肝、硬只化能腹用水注■→射头用结孢水合曲稀释松内:→毒异临烟素床肼未的改抗善菌→腹药穿物,:若腹多水黏多菌形核素粒:细唯胞(一P能MN结)合计数内较毒低素且培,又养阴不性干,再扰给一定个植疗程抗头孢力曲的松。广谱抗G-
32个半衰期,体内剩余仅10%;
⑶、策略性选择抗菌药物——优化药物治疗(OMT )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医疗机构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ppt课件
14
手术切口分类
卫计委2015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2.2什么情况下需要预防性应用抗感染药物
15
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据Cruse统计: 清洁切口(Ⅰ类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 清洁-污染切口为7% 污染切口为20% 污秽-感染切口为40%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剖宫产
第一、二代头孢菌,可加用甲硝唑(结扎脐带后给药)
20
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
20
注:所有清洁手术通常不需要预防用药,仅在有前述特定指征时使用。1.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唑啉,二代头孢主要为头孢呋辛。2. Ⅰ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3. 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5
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会诊人员由具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微生物检验科、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药师或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抗菌药物专业临床药师担任。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24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2.4 给药方法之给药途径
22
赶在污染发生之前,“严阵以待”。过早给药无益,属无的放矢。 静脉输注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小时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在输注完毕后开始手术,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中抗菌药物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溶媒体积≤100ml,对没有禁忌症的患者,一般应30分钟滴完以达到有效浓度。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由于需输注较长时间,应在手术前1 ~ 2小时开始给药。剖宫产:一般应在钳夹脐带后立即静脉应用。应在手术室给药而不是在病房。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ppt课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ppt课件

预防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感染可能有效;长期预防用药, 常不能达到目的
患者的原发疾病可以治愈或缓解者,预防用药可能有效。 原发疾病不能治愈或缓解者(如免疫缺陷者),预防用药应 尽量不用或少用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普通感冒、麻
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
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7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原则 广谱、有效(杀菌剂而非抑菌剂)、能覆盖手术部 位大多数病原菌。 杀菌剂剂量要足够。 根据药物半衰期决定用药次数。 宜静脉给药,一般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
8
手术切口类别标准
Ⅰ类(清洁)切口: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 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Ⅱ类(清洁-污染)切口: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 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 阴道、口咽部手术
静脉曲张等一般中小清洁手术,原则上可不用抗 菌药物。如需使用,可术前0.5-1小时内或麻醉 开始时使用一个剂量。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 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介 入治疗术可参照处理。
乙类:如心脏、胸部、头颅、骨、关节及有人 工植入的大型清洁手术,以第一线抗菌药物为主。 在糖尿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下的介入治疗可 参照此类用药。
4
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
凡使用一种药物能够达到治疗目的时,不要使用第二种 和第三种。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指症
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混合感染。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重症感染(例如:感染性心内膜 炎、败血症等)。 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感染 (例如结核病、慢性骨髓炎等)。 联合用药时可以减少毒性反应。

抗菌药物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抗菌药物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代表药物: β -内酰胺类 浓度依赖性杀菌效应:杀菌效应的增强与药物浓度升高有关 长PAE----单次给药
代表药物:大环内酯类、喹喏酮类、氨基糖甙类
2019
-
11
(三)宿主、药物和病原体三者 之间的相互关系
2019
-
12
二、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2019
-
13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作用部位
抗菌药物
抑制细胞壁合成
• 头孢噻吩 • 头孢噻啶 • 头孢拉定 • 头孢唑啉 • 头孢氨苄 • 头孢羟氨苄
2019
• 主要作用于G+球菌,包括:金 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 萄球菌、A群溶血性链球菌、草 绿色链球菌、D群链球菌有较强 的抗菌作用。对G-杆菌和球菌 如:炭疽杆菌、白喉杆菌作用 强;大肠杆菌、奇异变形杆菌、 流感杆菌、奈瑟菌属有中等作 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消 化球菌和梭状芽胞杆菌均敏感。
是应用于临床一切具有化学结构的药物的统称。包括 抗微生物药、抗寄生虫药和肿瘤药。
6、化学治疗(chemotherapy)
对病原体(微生物、寄生虫、恶性肿瘤细胞)所致疾 病的药物治疗统称为化学治疗。
7、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
抗菌药物的抗菌范围。
2019
-
7
8、抑菌药(bacteriostatic drugs)
• 大环内酯类药物对由弓形体、隐孢子虫、非结核分支杆菌等
条件病菌引起的感染有效,及对支气管哮喘亦有一定的治疗
作用;对细菌生物被膜有抑制与破坏作用。虽然其机制尚未
明了,但国内外临床应用结果表明,大环内酯类药物对弥漫
2019
-
28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ppt课件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ppt课件
15
● 第四代喹诺酮类:左三代基础上加入活性基团— CH3.甲基派嗪基
加替沙星(海超林可佳)
●注意:可使Q-T延长;已用能使Q-T延长的药物 (西沙比利、红三环类抗抑郁药)慎再用本药。
致命过敏反应!!
(4)其他合成抗生素:马洛托品、孟优立胺
注释:卫生部[2008]48号文件根据当前抗菌药物临 床应用的实际情况,决定将带*的药作为“特殊使用”的 抗菌药物进行管理,医疗机构在使用时应严格掌握临床 应用指征,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同意, 由具有高级 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一)
1
为了贯彻执行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 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通知文件” 的精神,做到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管理的各项规定,提高医务人员对抗菌药 物的相关知识 的认识是必要的。
2
“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指出抗菌药物治疗性 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 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 用药。 四、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要求:结合→病情,病 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定治疗方案。
8.噁唑类:杀菌,球菌 噁唑酮类 :利奈唑烷*
9.其他 甘酰胺类抗菌药物:替加环素* 环丝氨酸、利福平、甲硝唑、奥硝唑
10.抗结核药 以上是杀、抑细菌的抗生素
12
11.抗真菌药 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 、伏利康唑* 、二性霉素B含酯制剂*
12.抗肿瘤的抗生素 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
① 第一类(繁殖期)+第二类(静止期)→协同作用或 增效 ② 第三类(速效抑菌)+第四类(慢效抑菌)→相加作 用 ③ 第一类先用

常用抗菌药物临床规范化应用PPT演示课件

常用抗菌药物临床规范化应用PPT演示课件
提高医务人员对不良反应的认知
加强医务人员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识别和报告 意识。
及时上报不良反应
一旦发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 告。
完善不良反应数据库
通过收集和分析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案例,不断完善不良反应数据库, 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过敏反应
如皮疹、荨麻疹、药热等,严 重时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肾损害
部分抗菌药物可能导致肾脏损 伤,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 功能不全等。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
如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 溶血性贫血等,严重时可导致 出血和感染。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
建立完善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制度
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体系,确保及时发 现、报告和处理。
抗菌药物的成本-效用分析
总结词
成本-效用分析是一种评估抗菌药物治疗方案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经济 性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抗菌药物方案的QALY和直接成本来得出最优方案。
详细描述
在成本-效用分析中,QALY是一种健康效果指标,用于衡量患者因治疗而获得的 生命质量和寿命;直接成本同前。通过计算不同抗菌药物方案的“成本/QALY” 比例,可以评估出健康效果较好且经济效益较高的方案。
品。
主要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其他合成抗菌药。
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主要用于结核病的预防和治 疗。
如阿昔洛韦、利巴韦林等,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感染。
抗菌药物的抗菌谱
窄谱抗菌药
仅对某一类或某几类微 生物有抗菌作用,如青
霉素G等。
广谱抗菌药
对多种微生物有抗菌作 用,如四环素类、氯霉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ppt课件

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ppt课件

非典型 -内酰胺类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
单环-内酰胺类: 氨曲南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及其合剂:
舒巴坦、他唑巴坦、 克拉维酸
青霉素类
➢ 窄谱青霉素(青霉素G)
特点: ①革兰阳性球菌,对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具有高度抗菌活性,肠球菌属中度敏感,对大多数革兰阴性杆 菌无效;
②不耐酸、不耐β-内酰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和 表皮葡萄球菌对其普遍耐药,耐药率达90%~100%


肝胆
肝胆
神经、肾

肾脏>美平

出血
肝损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特点: 化学合成抗菌药物,快速杀菌剂。 通过抑制细菌DNA合成过程中的DNA旋转酶而发挥
杀菌作用 抗菌谱广,对G-、G+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尤其对G-菌,部分品种对厌氧菌、分枝杆菌、军 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亦有作用。
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免疫缺陷者感染。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 对多数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是对产ESBLs和AmpC酶菌株
感染疗效最佳的品种,对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洋葱假单 胞菌、MRSA、肠球菌效果不佳
➢ 较易引起二重感染。 ➢ 泰能可引起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不宜用于中枢
神经系统感染,帕尼培南倍他米隆、美罗培南可用于3个 月以上的细菌性脑膜炎患者
青霉素类
➢ 广谱半合成青霉素—无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 对不产酶的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奇异变
形杆菌、伤寒沙门菌属等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具抗 菌活性;对铜绿假单胞菌、沙雷菌、克雷伯菌属、 不动杆菌属等耐药; 阿莫西林在胆道、肺组织、尿路的浓度较高,用 于治疗胆囊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等。抗幽 门螺旋杆菌,用于溃疡病的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使用头孢地嗪?
没有根据药敏结 果,及时更换有 效的抗菌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8
原则三
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 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抗菌谱 抗菌活性
吸收、分布 代谢、排泄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9
临床实践—(4)
• 患者女性,42岁,诊断:面部激光后损伤;面部皮肤感 染;黑变病,给予患者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23
I类手术(清洁切口):
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条件
1.手术范围大 2.出血多
11.独眼患者 12.对侧眼曾发生术后眼内炎
3.手术时间长
4.手术涉及重要脏器
5.有异物植入
6.高龄(年龄≻70)
7.糖尿病
8.恶性肿瘤
9.免疫缺陷者
10.营养不良者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24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预防用药指征
没有根据病 人情况选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13
原则五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必须有明确指征
病原菌未 明的严重
感染
混合感染
重症感染 长程治疗
易产生耐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14
临床实践--(7)
• □患者女性,41岁,诊断:2型糖尿病;右侧背部 软组织感染;低蛋白血症;缺铁性贫血。给予患 者头孢他啶2.0g,ivgtt,bid+注射用盐酸克林 霉素0.6g,ivgtt,bid+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0.5g,ivgtt,bid联合抗感染治疗4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践分析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一、严格掌握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指征 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三、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
程特点选择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2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四、综合病人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 物特点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患者体温36-37℃;WBC4.77×10^9/L;胸片示双下肺 纹理增粗紊乱,未见明确实质病变
无指征使用 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5
改临床实践--(2)
临床诊断 无指征使用泌尿系结石 抗菌药物
阻生牙拔除
上肢损伤 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
抗菌药物应用情况 左氧氟沙星分散片 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头 孢呋辛钠,静脉滴注3天 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
1 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2 预防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3 新版不再预防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预防用药目的-----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 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20
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18
围手术期的概念
• “围手术期”(peri-operative period)是指 “从病人因需手术治疗住院时起到出院时止的期 限”。显而易见,围手术期是指以手术治疗为中心, 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这并不 等同于一个外科病人的全部住院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19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目的
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必须有明确指征 六、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
原则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3
原则一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指征
细菌性感染者
症状
体征
血尿常规 影像学结果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4
临床实践--(1)
患者女,78y,胃癌、2型糖尿病,美洛西林-舒巴坦 2.5 ivdrip bid,13天 ?
• 规范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前提
1、规范的手术环境 2、规范的手术操作
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 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21
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选择
切口类别 手术种类的常见病菌 病人有无易感因素 广谱、有效的杀菌剂而非抑菌剂 能覆盖SSI大多数病原菌的抗菌药物 安全 廉价
胃肠道手术
口咽部手术
II类手术(清洁-污 染切口)
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抗菌药物预防的重要依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22
外科手术切口分类与预防用药指征
I类手术(清洁切口) ◆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不涉及呼吸道 、消化道、泌尿生殖道及泪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的器官。◆并 非所有清洁手术都需要预防用药
大多数无需预防使用抗菌药(依靠无菌技术及细致的手术操作)
联合用药 不当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15
原则六
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非手术患者 预防用药
围手术期 预防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16
非手术患者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预防用药目地:预防特定病原菌所指的或特定人群可能发生 的感染
预防用药基本原则
• 用于尚无细菌感染但暴露于致病菌感染人 群
• 预防用药适应症和抗菌药物选择应基于循 证医学证据
超剂量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12
临床实践--(6)
□ 患者男,75岁,在×科静注头孢呋辛,皮疹伴瘙
痒;当日转其他科改为静滴阿莫西林-舒巴坦,全
身皮疹;7天后,患者静滴哌拉西林-舒巴坦,滴
注一次后再次出现全身皮疹,伴瘙痒。10天后,
患者白天出现神Βιβλιοθήκη 异常,对答不切题,呈渐进性加重,夜间出现胡言乱语 △ 药物过敏史 ?
抗感染经验性 选药不合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10
原则四
综合病人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 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病原菌
感染部位
感染严重 程度
病人的生理 病理情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11
临床实践—(5)
□ 门诊患者:患者男,45岁,腹股沟淋巴结炎; 甲沟炎;头皮囊肿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单次剂量6g, 每日两次。属于单次剂量过大。
头孢克肟胶囊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6
原则二
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 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细菌药敏试验 经验治疗
住院病人
门诊病人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7
临床实践--(3)
□ 患者男,81岁,诊断为“左侧肱骨骨折,肺炎等”,入 院后肺炎加重,痰培养+药敏结果,检出铜绿假单胞菌,产 β内酰胺酶(+),对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耐 药,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罗培南等敏感
• 应针对1-2种最可能细菌的感染进行预
防用药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17
以下情况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
• 1、普通感冒、流感、麻疹、水痘等病毒性感 染;
• 2、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 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 留置导尿管、留置深静脉导管以及建立人工气 道(包括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口)患者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