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女勇士_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第3期2005年5月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28 No.3
May 2005《女勇士》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解读
王 胜1, 吕 娜2
(1.大连轻工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辽宁大连116034;2.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3
摘 要:后殖民主义可谓是当今的热门话题,而后殖民主义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结合形成的后殖民女性主义
批评使文学批评领域更加丰富和新颖。这里旨在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对汤婷婷的经典之作《女勇士》进
行批评实践,给予这位处于双重文化边缘的作家及作品一个全新的诠释。
关键词:汤婷婷;《女勇士》;后殖民女性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751(2005)0320111203
Post2colonial Feminist Interpretation of The Woman W arrior
WAN G Sheng1, L V Na2
(1.School of I nternational Comm unications,Dalian I nstitute of L i ght I ndust ry,Dalian116034,China;
2.S chool of Forei gn L anguages,J ilin Universit y,Changchun130021,China)
Abstract:Post2colonial criticism is a hotly discussed topic in academic circles.Its combination with feminist criticism has given birth to a new theory of criticism:post2colonial feminist criticism.This new approach has created more varieties in literary crit2 icism and made theory more adaptable to reality.This paper first investigates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post colonialism and feminism,and then attempts to apply this theory of criticism to The Woman Warrior by Maxine Hong Kingston to examine an2 other interpretation of this classic work.
K ey w ords:TAN G Ting2ting;T he W oman W arrior;post2colonial women
《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1976)堪称美国当代华裔女作家汤婷婷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一经出版就在美国受到热烈的欢迎。它的文学成就和热销的程度在美国文学史上是空前的,至今仍是美国学生的必读书目,也被很多欧美学者当作当代美国文学、女性研究、族裔研究等学科的必读教材。这的确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正如克林顿所赞誉的那样,因为它标志着华裔文学在美国主流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开始。汤婷婷已经成为华裔美国文学的代表,直到今天读者大众和评论家的热情仍不减当年,人们试图从多重视角解读这部作品。有的对它的体裁产生争议,它是一部小说?一部历史题材作品?一部自传?一部传记或者是一种奇怪的混合体?有的从文化冲突和民族矛盾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也有的从女性主义的立场进行评论,但很少有人把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结合起来对其进行评述,本文就旨在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重新探讨这部经典之作的意义。
将性别问题与种族问题联结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是20世纪80-90年代在后殖民主义理论影响下才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后殖民主义批评与女性主义批评结合形成的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使文学批评更加丰富和新颖。它之所以能把这两种理论结合在一起,是因为他们有着共同的社会背景和共同的“斗争对象”,即都以在西方社会占统治,占优势地位的“白种男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话语”作为批判对象,代表了弱势集团对强势集团的抗争,实现了从“边缘”向“中心”的突破,所以二者在西方是互相支援、互相发明的。后殖民女性主义同第三世界女性主义一样,不同意把妇女受压迫状况仅仅归结为是父权压迫;她们认为,国际上不平等的政治经济秩序加重了第三世界妇女的艰难处境,而反对性别歧视的斗争必须和反对殖民主义及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女勇士》将中国神话、传说和戏剧故事与她的祖先漂洋过海希望实现美国梦的经历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并
—
1
1
1
—
3收稿日期:2004212210
作者简介:王 胜(19672),男,吉林白山人,大连轻工业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吕 娜(19782),女,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生动表现了华裔母女两代人在文化和生活道路上的差别和冲突。
一、女性主义声音
受到美国社会女权运动的影响,很多美籍华裔女作家意识到她们在华埠父权社会的边缘地位,汤婷婷也是如此。在父权制统治的社会里,女性被定位为低劣、从属的客体。《女勇士》的第一部分,“无名女人”讲的就是“无名氏姑妈”,因与人私通生了小孩,被视为有辱家族荣誉,分娩的当天被村里人抄了家,她被迫抱着婴儿跳进家中的水井;家里人在她死后禁止任何人再提起她的事情及名字。由此,这位姑姑就成了“无名女人”(No Name Woman)。姑姑是中国男权社会中被压迫妇女的典型代表,她的悲剧反映了所有“越轨”女人的痛苦命运。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里没有人会把一个女人当作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人看待。她们从小所受的教导就是“顺从”,即顺从一切男性。婚前听父亲的,婚后听丈夫的,丈夫死后听儿子的。小说中被殖民妇女没有说话,并非因为她们在历史中没有发过言,而是因为作品没有提供她们发言的空间。汤婷婷把这一部分作为整部作品的开头也表明了她作为女性无声却强烈的反抗。
斯皮瓦克曾批评德里达说:“德里达没有考虑到‘女人’这一符号穿越正统本文的暴虐时的不确定性。”[1](P91)她在其重要论文《属下能说话吗?》中宣称,作为殖民地的下层妇女(属下妇女)的“他者”,“受到双重的掩盖”,“在属下阶级主体被抹去的行动路线内,性别差异的踪迹被加倍地抹去了。问题不在于女性对叛乱的参与,或性别劳动分工的基本规则,这二者都‘有据可查’。相反,既作为殖民主义历史编撰的客体,同时又作为叛乱的主体,性别的意识形态建构一直是以男性为主导的。在殖民生产的语境中,如果属下没有历史,不能说话,那么,作为女性的属下就被更深地掩盖了。”[2](P125)“属下能说话吗?”,斯皮瓦克回答说:“属下不能说话”。因此,作为知识分子的女性有责任为她们说话,汤婷婷在这里就充当了这个角色。
《女勇士》的副标题“一个生活在鬼中间的女孩的童年回忆”也是对男性权力话语的颠覆。通常意义上的历史是以男性活动为主的语言纪实;换言之,历史是男性的、纪实的。但这两点在该书中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一,男性从《女勇士》的历史前台隐去。书中主要人物花木兰、蔡琰、无名姑姑、母亲、女儿都是女性,她们生活的历史、回忆和故事都是女儿从女性的角度看到的女性的历史。作者以女性为主的历史置换男性话语的历史,擦去了历史的男性书写特征。其二,与纪实性传记叙事结构不同,《女勇士》是以回忆为手段来书写历史,即使有人认为它在某种程度上有自传的性质。回忆这一手段使事实与幻想、过去与现在、真实与虚构紧密结合起来,突破了传统的以男性书写为主的纪实性传记的樊篱,给女性书写以历史的叙事力量。以上两个方面颠覆了历史的男性话语特征,达到了重塑历史和强化女性话
语的目的。作者不仅在叙事策略上表现出鲜明的女性主义倾向,在情节构建中女勇士的斗争历程也充满了艰辛的、顽强的反传统和反男权思想。女勇士从小就具有强烈的反抗情结。年幼的主人公一听到“养女等于白填,宁养呆鹅不养女仔”时,就大哭不止;当她得知学好功课被认为是只能给未来的公婆增添光彩的时候,就决定“再也不拿A了”;她“坚决不做饭”,因为这样会符合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当母亲强迫她去送错药的药店索要糖果以除晦气的时候,她感到荒唐,难以忍受;她不理解姨妈古怪离奇的举止行为,讨厌华裔移民旁若无人地大声喧哗,憎恨母亲对于家族历史的诡秘态度……。女儿的种种叛逆行为都是通过母女之间的冲突展开的。这里,因为传统的中国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已经在母亲心中根深蒂固,她已经成为父权至上社会的代表。而母亲本身也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她在代表男权社会的同时,也表现出勇士般的反叛精神,母亲把禁止再提起的“无名氏”姑姑的往事告诉了女儿,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对父权社会统治的反抗。女儿对母亲的态度也是矛盾的:一方面,厌恶甚至憎恨以母亲为代表的荒谬诡秘的陈规陋习;另一方面,“在母亲的具体行动及所诉说的故事中寻找力量,以真实和想象两种方式面对并通过了个人成长过程中的诸多考验与挑战。”[3](P162)
在7岁的小女孩心中,她已经强烈地意识到女性被歧视、受压迫的现实状况,所以她想尽力摆脱这种命运。在精神世界里,她幻想自己是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像爱国英雄岳飞那样把家仇国恨刻在背上,像女英雄穆桂英统率千军万马,肩负着国家、民族和家庭的重托,成为一个真正的女英雄。在现实生活中,她反对性别歧视,顶着严酷的厌女现实,自强不息,仍然努力学习,读完大学并走上了职业妇女的道路。这是女性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之能力与价值的肯定。就像法国文艺理论家巴塔耶夫所说:“反叛比革命更加彻底。”[4](P39)
二、后殖民主义文本
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的主旨是批判殖民主义意识形态。种族主义是殖民主义的产物,它反映了帝国主义的意识形态。后殖民女性主义宣称,殖民主义及帝国主义的政治与经济侵略是以男权意识形态为基础的,其加重了第三世界妇女受压迫的状况。父权制与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狼狈为奸。因此,在反抗父权制的同时,必须反抗殖民主义及帝国主义。性别歧视并非女性问题的唯一根源,必须将种族压迫、殖民结构及帝国主义等政治问题纳入抗争范围,才能使广大妇女获得真正的解放。散居于美国各地的中国人,自19世纪50年代以来,长期地遭受着各种形式的种族歧视。例如“排斥中国人法案”,驱逐、反对亚洲移民的法律等,都拒绝中国人及其他亚洲人的正当的公民权利。就汤婷婷本身来说,作为美籍华裔,她处于一种两难境地,“很难精确地
—
2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