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基础知识平时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一附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一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80fd62fe4733687e21aac9.png)
平时作业一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1. 法是以( B )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A.国家意志性B.权利义务C.国家强制力D.社会关系2. 法是调整( A )的行为规范。
A.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B.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自然关系D.自然关系3. 王某犯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因罪行严重、手段恶劣、社会影响极坏,被人民法院判处死刑,并于3月15日执行枪决。
试问:王某因犯罪而最终遭到惩处,最能体现法( B )特征。
A.法以权利义务为内容B.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C.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具有国家意志性D.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4. 下列不属于我国法律规范的是( D )A.经批准承认参加的国际条约B.特别行政区的法C.行政法规D.党的政策5. 化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 A )A.调整对象B.调整方法C.调整目标D.调整理念6. 我国公民在选举权方面要求年满( D )A.16周岁B.15周岁C.20周岁D.18周岁7.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8.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D )A.自由B.权利C.义务D.权利和义务9. 依据我国宪法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的是( A )A.人民法院B.审判员C.合议庭D.审判委员会10.我国行政法的首要基本原则是( B )A.行政合理性原则B.行政合法性原则C.行政比例原则D.程序正义原则11.享有国家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组织是( B )A.行政法主体B.行政主体C.行政人D.行政相对人12.下面( C )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A.行政许可B.行政征收C.行政立法D.行政处罚13.复议机关在收到复议申请书后,应当在( B )日内进行审查,决定予以受理或不予受理。
A.3B.5C.7D.10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实体法的是( AB )A.刑法B.民法C.仲裁法D.行政诉讼法2.法律事实包括( AC )A.事件B.事实C.行为D.不可抗力3.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BCD )A.物B.行为C.智力成果D.人身利益4.行政责任主要体现为( ABD )A.行政惩罚B.行政赔偿C.行政行为效力否定D.行政补偿5.以下属于行政法的是( ABC )A.《治安管理处罚法》B.《行政处罚法》C.《公务员法》D.《反垄断法》6.我国的司法机关为( ABCD )A.人民法院B.公安机关C.人民检察院D.监狱7.行政合理性原则要求( ABCD )A.行政行为符合法定目的B.行政行为出于合法动机和考虑C.行政行为内容客观公正D.行政行为内容适度8.相对于立法权和司法权而言,以下哪些属于行政权的特性( ABCD )A.执行性和效能型B.管理性和公益性C.命令行和责任性D.法律性和能动性9.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 ABCD )A.主体合法B.内容合法C.权限合法D.程序合法10.下列哪些案件不属于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BCD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B.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C.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D.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三、简答题1.简述法与道德的关系法是以国家政权意志形式出现的,作为司法机关办案依据的,具有普遍性、明确性和肯定性的,以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首先和主要体现执政者意志并最终决定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称。
法学答案
![法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68f48384868762caaed518.png)
法学基础知识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法的制定(P12)2、法律移植,是指一国或一个地区将他国或他地区的法律制度经过鉴别、认同、涮选后输入本国并本土化的过程。
3、法系(P6)4、法律文化,是一国或一地区的法律制度所折射出来的观念、思想、学说、经验的总和。
5、法律继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不同历史类型的法律制度之间的影响、批判、借鉴、吸收、延续、继受的关系。
二、填空题1、奴隶制法、资本主义法、社会主义法2、制定、认可3、假定、处理、制裁4、正确、合法、及时5、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思想6、事件、行为7、判例法三、选择题1、D2、ABC3、A4、C5、B6、B7、D8、C9、D 10、C四、简答题1、法的概念及法的基本特征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国家意志,通过权利和义务的实现达到一定社会秩序,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
1)法是一种行为规范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3)法反映国家意志4)法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5)法以实现一定社会秩序为目的6)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2、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基本要求: 要做到正确,首先要求事实清楚,证据准确. 所谓合法,就是要求执法机关必须依法办事,在定性,处理和程序上都要合乎法律要求. 所谓及时,要求执法机关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提高办案效率缩短办案时间.合理和公正,是对正确、合法、及时三项要求的补充,要求司法机关适用法律时,对案件的处理既符合法律的规定,又符合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基本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3).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4、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1)它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2)它所体现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不是随意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3)它所体现的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归根结底是由我国的物质生活条件多决定的5、法的创制的程序1)法律案的提出2)法律案的审议3)法律案的通过4)法律的公布五、论述题1、结合实际谈谈我国法律的作用(首先写法律的作用,然后在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论述)1、社会主义法具有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2、社会主义法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3、社会主义法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社会主义法促进和发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关系1、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答案(3篇)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答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afa4be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c.png)
第1篇一、单项选择题1. 法律是由哪个机关制定的?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国务院各部门C.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D. 最高人民法院答案:A解析:法律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2. 下列哪个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A. 物权法律关系B. 债权法律关系C.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D. 刑事法律关系答案:D解析: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事主体之间因民事权利和义务而产生的法律关系,而刑事法律关系是指因犯罪行为而产生的法律关系。
3. 下列哪个行为不属于侵权行为?A. 损坏他人财物B. 侵犯他人姓名权C. 侵犯他人著作权D. 依法执行公务答案:D解析:依法执行公务是法律授权的行为,不属于侵权行为。
4. 下列哪个不属于法律事实?A. 法律事件B. 法律行为C. 法律规范D. 法律条文答案:C解析:法律事实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而法律规范是指法律对某一社会关系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属于法律规范的内容。
5. 下列哪个不属于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A. 违法行为B. 违法后果C. 违法主体D. 违法动机答案:D解析: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违法后果、违法主体和主观过错,违法动机不是构成要件。
二、多项选择题1. 法律具有哪些特征?A. 国家意志性B. 社会性C. 强制性D. 严肃性答案:ABCD解析:法律具有国家意志性、社会性、强制性和严肃性等特征。
2. 民事法律关系包括哪些?A. 物权法律关系B. 债权法律关系C. 知识产权法律关系D. 人身法律关系答案:ABCD解析:民事法律关系包括物权法律关系、债权法律关系、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和人身法律关系等。
3. 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哪些?A. 违法行为B. 违法后果C. 违法主体D. 主观过错答案:ABCD解析: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违法行为、违法后果、违法主体和主观过错。
4. 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有哪些?A. 民事责任B. 行政责任C. 刑事责任D. 政治责任答案:ABC解析: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政治责任不属于法律责任承担方式。
法律文化作业1
![法律文化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2e99218783d049649b66588e.png)
A.相互渗透 B.相辅相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得 分
批改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1、法学是( ABC )。
A.属于社会科学的专门科学知识体系
1、法学和法的阶级本质( D )。
A 是一致的 B 是不一致的
C 有的一致,有的不一致 D 统治阶级的法学和法是一致的
2、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根本的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结成的( C )。
A.人与自然的关系 B.氏族关系
C.社会学的方法 D.注释的方法
13、马克思主义法学与一切剥削阶级法学的原则分歧,在于剥削阶级法学( ABD )。
A. 掩盖法的阶级本质
B.否认经济对法的最终决定作用
C.否定法的社会规范性
(2)规范性调整的优点是,这种一般规则使社会关系稳定,从而减少了社会生活的任意性和偶然性;且能使人们预知对错,事先选择正确的行为。其弱点是不能针对每一种具体情况的特点,对社会关系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能及时提出相应的对策。
18、法律是( ABCD )。
A.法的表现形式(形式渊源)
B.体现“法”的“律”
C.一种含有国家确认的判断公、正、直的标准的“律”
D.国家命令人人必须遵守的文件
19、我们也可以把法的规范作用或专门法律职能划分为( CD )。
A.阶级统治职能 B.社会公共职能
A.前者反映法的本质后者不反映
B.分别反映不同的本质
C.后者反映法的不同的本质,前者不反映
D.是法的同一本质在两方面的表现
10、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是( B )。
最新法学基础知识法学作业答案
![最新法学基础知识法学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4f74cd81c758f5f61f67c4.png)
考试题库祝考试顺利法学基础知识法学作业答案 (2)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放教育专科试点法学基础知识平时作业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其他总成绩成绩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分校、工作站:教学班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制1法学基础知识第1次平时作业得分教师签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得分批改人1、法学和法的阶级本质( C )。
A 是一致的B 是不一致的C 有的一致,有的不一致D 统治阶级的法学和法是一致的 2、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根本的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结成的( C )。
A.人与自然的关系B.氏族关系C.生产关系D.人与物的关系 3、法与国家产生的过程,是( A )。
A.同一历史过程B.先有国家C.先有法律D.各国情况不同 4、法律规定:“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属于( B )。
A.义务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授权性规范D.禁止性规范 5、使用针对具体的人、具体的情况,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一次性调整是( C )。
A.法律调整B.规范性调整C.个别性调整D.特殊性调整 6、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是( B )。
A.氏族习惯法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D.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7、法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是( B )。
A.法律只是阶级斗争的工具B.法律不单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C.法律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D.法律是调和阶级斗争的工具8、( A )是有选择的指引。
A.允许B.义务C.禁止D.义务和禁止 9、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它的社会公共职能( D )。
A.前者反映法的本质后者不反映B.分别反映不同的本质C.后者反映法的不同的本质,前者不反映2D.是法的同一本质在两方面的表现10、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是( C )。
A.法律规范的稳定性B.法律规范的阶级性C.法律规范的强制性D.法律规范的规范性 11、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归根到底是由( D )。
法律基础知识平时作业(一)
![法律基础知识平时作业(一)](https://img.taocdn.com/s3/m/434268160b4c2e3f5727637b.png)
法律基础知识平时作业(一)一、名词解释(3分×6个,18分)1、法P32、法系P63、法律制裁P284、宪法P385、违宪审查P436、政权组织形式P49二、单项选择题(1分×20题,20分)1.法律规范中规定人们行为的模式、标准的那一部分是( C )A. 适用条件B. 法律后果C. 行为准则D. 处理2.一般认为,划分法的部门的主要标准是( B )A.法律调整的效率 B. 法律调整的对象和方法C. 法律规范的数量D. 法律调整的后果3.下列属于法的适用的有( D )A.公安局购买办公用品 B.检察官进行法律宣传C.人大制定、通过《立法法》 D.法院冻结某一公司的银行帐户4.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指( C )A.主体和客体 B.权利和义务C.主体、客体和内容 D.主体、权利和义务5.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必要条件是( D )A.权利和义务 B.法人和自然人C.物和行为 D.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6.广义的法律监督是指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 D )所进行的监督。
A.法律效果 B.法律正义C.法律活动的全过程 D.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7.我国法律监督的重点是( D )A.司法机关的法制活动 B.行政机关的法律活动C.国家权利机关的立法工作 D.国家机关创制法和适用法的活动8.法的最基本的构成因素是( D )A.法律概念 B.法律原则C.法律技术规定 D.法律规范9.关于权利和义务内容的规定属于法律规范的( C )A.假定部分 B.制裁部分C.处理部分 D.后果部分10.一国或一地区现行法律规范按不同的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 A )A.法的体系 B.立法体系C.法的历史类型 D.法系11.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 B )A.法律调整的方法 B.法律调整的对象C.法律调整的数量 D.法律调整的目的1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C )A.社会主义制度 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民主集中制13.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决定同外国缔结的条约和重要协定的批准和废除的权力属于( B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D. 外交部14.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是指( B )A.自治区、自治县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C.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D.自治州、自治县15.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B )A. 人民代表大会B. 人民代表大会制C. 民主集中制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 C )A. 少数服从多数B. 集体行使职权C.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 平等原则17.国家的性质是指国家的( A )A. 阶级本质B. 经济制度的性质C. 政权组织形式的民主与否D. 国家整体同其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18.公民的通信权是公民( C )的一项重要内容A. 人格权B. 言论自由权C. 人身自由D. 建议控告权19.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是( B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社会主义制度20.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 行使宪法解释权的国家机关是( B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 最高人民法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三、多项选择题(2分×15题,30分)1.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基本形式是( BD )A.修改 B.制定C.颁布 D.认可2.权利与义务统一性的含义是( ABC )A.权利人享受权利依赖于义务人承担义务B.不能一方只享受权利,另一方只承担义务C.权利与义务是相互联系的D.权利和义务必须完全等同3.违法的种类有( ABCD )A.犯罪 B.民事违法C.行政违法 D.违宪4.我国的立法程序,通常包括( ABCD )A.法律案的提出 B.法律案的审议C.法律案的通过 D.法律的公布5.法律规范的特征有( ABCD )A.国家意志性 B.规范性C.抽象性 D.逻辑性6.法律规范的国家意志性是指( ABC )A.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B.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现的C.法律规范具有要求全体社会成员一体遵守的属性D.法律规范反映了全体社会成员的意志和利益7.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有( ABCD )A.法律 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 D.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8.法的体系包括( ACD )A.法律规范 B.法律实施C.法的部门 D.法律制度9.法的部门( ACD )A.内部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子部门B.是法的体系的基本组成因素C.通常由若干具体法律制度及相应的法律规范组成D.是根据法律调整的原则划分的10.我国现行宪法在结构上由( BCDE )诸部分组成A. 宪法的名称B. 宪法序言、总纲C.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D. 国家机构E. 国旗、国徽、首都11.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有( ABCD )A.言论自由B.出版自由C.游行、示威自由D.集会、结社自由E.罢工自由12.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主要包括: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和( AD )。
法学基础知识作业四答案
![法学基础知识作业四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2ad2c9bb4cf7ec4afed022.png)
法学基础知识作业四(第9、10、11章)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4分,共32分)1. 行政诉讼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定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制度。
2.国际公法是指调整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间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有法律拘束力的法律规范的总称3. 管制管制是指对犯罪人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从监督改造相结合的刑罚方法。
4.举证责任又称证明责任,是指诉讼当事人通过提出证据证明自已主张的有利于自已的事实,避免因待证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状态而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5.诉讼参加人是提参加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
其中,当事人包括原告和被告、共同诉讼人、诉讼代表人、诉讼第三人6.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7.冲突规范冲突规范是指指明某种涉外民商事法律关系应适用何种法律的规范,又称法律适用规范、法律选择范。
8.公共秩序保留如果一国法院根据其冲突范休应适用某一外国法,而适用该外国法将违反法院地国的公共秩序,则国内法院可以此为理由限制或排除该外国法的适用,此即冲突范适用中的秩序保留。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8分,共48分)1.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
答:根据《刑法》第20条的规定,正当防卫的成立须具备以下五个条件:1、必须有实际的不法侵害存在。
2、不法侵害行为必须正在进行。
3、必须是为了使合法利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
4、必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实行。
5、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2.犯罪的基本特征。
答.(1)犯罪行为的严重社会危害性,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2)犯罪是违反刑事法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3)犯罪是应负刑事责任和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3.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种类。
法学基础知识平时作业1
![法学基础知识平时作业1](https://img.taocdn.com/s3/m/31163d76ddccda38376baf4e.png)
法学基础知识第1次平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而非认可的 B .法是由国家认可的、而非制定的C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D .法是由国家制定并认可的2.法是调整( )的行为规范。
A .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B.人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C.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自然关系D.自然关系之间3.法是一种行为规范,是以( )为内容的。
A .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B .权利和义务C .国家强制力D .法律条文3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法的正式意义上的渊源?( )A .行政法规B .特别行政区的法C .经国家批准承认参加的国际条约D .共产党的政策4.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 )。
A .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B .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C .权利的享有者和义务的承担者D .法律关系三要素6.依据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 )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A. 14周岁B. 16周岁C. 18周岁D. 20周岁7. 在我国,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
A.各级国家行政机关B.各级国家审判机关C.各级国家检察机关D.全国人大及地方各级人大8.下列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中,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是( )。
A.平等B.人身自由C.人格尊严D.劳动9.按照是否具备法定形式为标准,行政行为可分为()。
A.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B.要式行政行为和非要式行政行为C.应申请的行政行为和依职权的行政行为D.单方行政行为和双方行政行为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行政行为的是:()A.某县地税局向某文具用品商店征收所得税B.某县地税局向某文具用品商店订购办公用品C. 某县工商局给个体工商户李某颁发营业执照D. 某县工商局依法吊销个体户李某的营业执照11.按照部门法的划分原则及其调整的社会关系,以下哪部法律属于民法?()A.《国籍法》B.《食品卫生法》C.《合同法》D.《民事诉讼法》12.我国的《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实施法律行为时,不得欺诈、胁迫对方当事人,双方不得恶意串通实施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的行为。
法学基础知识一、二、三、综合答案
![法学基础知识一、二、三、综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0950c690c69ec3d4bb757d.png)
1()是按照法的历史传统和外部特征对法律制度所作的分类。
A. 法B. 法律部门C. 法律规范D. 法系获得标记题目A. 国家主席的提请任免B. 委员长的提请任免C.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任免D. 全国人大主席团的提请任免标记题目A. 行政机关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B. 国家机关制定有关行政管理活动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C. 限于国务院的立法活动D. 行政机关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行为标记题目A. 秘密原则B. 二级复议制原则C. 调解原则D. 及时原则题目5标记题目A. 6万B. 4万元C. 8万元D. 2万元获得标记题目A. 自愿原则B. 诚实信用原则C. 公平原则D. 等价有偿原则标记题目A. 消灭时效B. 消灭程序意义上的诉权C. 消灭实体权利D. 起诉时效题目8标记题目A. 全国人大B.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C. 人大常委会D. 国务院获得标记题目A. 某企业与职工签订工伤概不负责的协议B. 家庭暴力C. 在愚人节时与某人开玩笑D. 串通投标的行为标记题目A. 20万元B. 40万元C. 30万元D. 10万元获得标记题目A. 专利权均有申请日,即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之日起算B. 我国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20年C.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D. 专利权的期限即专利的有效期限题目12标记题目有关知识产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在我国,知识产权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专利权与商标权的名称B. “知识产权”是外来语C. 知识产权的“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成果无须具有为人所感知的客观形式D. “知识产权”概念、涵义由法律直接规定标记题目A. 遗嘱继承B. 法定继承C. 代位继承D. 父母题目14标记题目A. 封建社会B. 原始社会C. 原始社会末期D. 奴隶社会标记题目A.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民主政治制度D. 政治协商制度标记题目A. 国务院B. 人大常委会C.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D. 全国人大获得标记题目A. 代议机关审查制B. 司法机关审查制C. 专门机关审查制D.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为主体,其他国家机关相互配合的审查制获得标记题目A. 1972年B. 1993年C. 1982年D. 1975年标记题目A. 阶级力量对比的量的变化只能产生宪法形式上的改变B. 宪法是各种政治力量实际对比关系的集中体现C. 与阶级力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各种社会集团的力量也对宪法的本质产生一定影响D. 阶级力量强弱悬殊程度的对比关系决定宪法的历史类型和宪法的本质标记题目标记题目获得标记题目A. 野生动物保护B. 森林资源保护C. 渔业资源保护D. 土地资源保护题目22标记题目A.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B.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原则C.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D.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原则标记题目A. 非正式解释B. 学理解释C. 任意解释D. 正式解释标记题目A. 法治原则B. 基本人权原则C. 分权与制衡原则D. 人民主权原则获得标记题目A. 以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政治联盟B.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自的职权,实现国家权力标记题目获得标记题目获得标记题目标记题目获得标记题目标记题目标记题目标记题目标记题目标记题目标记题目题干法律思想体系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感知、体验、理解即伴随这种认识过程产生的情绪、情感、态度等。
法学基础知识平时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法学基础知识平时作业答案(仅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ed9c56df4693daef5ef73d67.png)
法学基础知识平时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作业一:
二、选择:1、A 2、A 3、A 4、A 5、A 6、ABC 7、ABC 8、BE
五、案例分析:属于违法行为,违反《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
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BBBBB BBBBB
五、案例分析:(1)、应向乙县法院起诉,乙法院为被告人B公司所在地法院,同时是合同签订地
(2)、不能,因为《合同法》第76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更而不履行合同义务
作业三
二、单选:DDDDD
三、多选:1、ABC 2、ABC 3、ABC 4、ABC 5、ABC
六、案例分析:
(1)、黄朝菊有继承权;因为《继承法》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参加继承。
(2)、宋兆辉有继承权;因为《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为继承。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规定,本案黄朝菊参加继承对其子宋兆珲的继承没有影响。
(4)、姚胜明没有继承权,因为代为继承不适用于遗嘱继承和遗赠。
作业四
二、填空题:
1、作为、不作为
2、违法行为、法律规定
3、抽象、具体
4、调解
5、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
三、单选:CCCCC
六、案例分析:
(1)、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因为其主观方面为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人行为,只是因为没有击中这种事实而没有得逞
(2)、应负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因为其主观上有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丙死亡的后果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客观上实施了射击
(3)、第一审应该由A市中级法院审理。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参考答案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e405002af90242a995e51d.png)
实用法律基础平时作业参考答案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A2、B3、C4、C5、D6、D7、B8、A9、C 10、D二、多选答案:1、ABCD 2、ABCDE 3、ACDE 4、BCE 5、AB三、名词解释1、法治:依据法律管理国家和民众的各种事务的一种政治结构。
与先秦法家思想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建立在民主社会的基础之上。
法治最早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法治理论,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法治包括两点,一是有优良的法律,二是优良之法得到民众普遍遵守,这个思想得到了后来者的发扬,并构成了当代法治思想的核心与精髓。
2、民事责任:对民事法律责任的简称,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因实施了民事违法行为,根据民法所承担的对其不利的民事法律后果或者基于法律特别规定而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属于法律责任的一种,是保障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实现的重要措施。
是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它主要是一种民事救济手段,旨在使受害人,被侵犯的权益得以恢复。
3、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包括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事业单位等)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为其成员,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提供有报酬的劳动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4、举证责任:举证责任是指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收集或提供证据的义务,并有运用该证据证明主张的案件事实成立或有利于自己的主张的责任,否则将承担其主张不能成立的危险。
举证责任制度最早产生与古罗马法时代。
四、简答题1、简述法律关系的概念及要素。
答: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的规定,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国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
法律关系由三要素构成,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学基础知识平时作业答案
![法学基础知识平时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629e0302020740be1e9b46.png)
《法学基础知识》平时作业一答案提示(第1-3章)一、名词解释1.法P22.法系P63.行政法制监督P754.行政复议P765.行政许可P68二、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1.法制即法治。
(错误 P21)2.实体法是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比如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等。
(错误 P8)3.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等同的。
(错误 P20)4.行政法主体即行政主体。
(错误 P59-60)5.行政赔偿也就是行政补偿。
(错误 P77-78)三、简答题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
P22. 简述我国基本的法律部门。
P113. 简述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原则。
P704.简述行政行为的概念和特征。
P65-66四、论述题1.试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
P222.试述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P39-423.试述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P57-58《法学基础知识》平时作业二答案提示(第4-5章)一、名词解释1.善意取得P922.担保物权P953.代位权P994.不安抗辩权P1085.要约 P103二、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1.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10周岁以上的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正确P84)2.所有权是唯一的自物权。
(正确P90)3.抵押需要把物转移给抵押权人占有。
(错误P95)4.承诺可以撤回,也可以撤销。
(错误P106)5.婚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错误P115)二、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高于遗嘱继承,法定继承的效力高于遗赠扶养协议。
(错误P118)三、简答题1.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要件。
P852.简述物权的概念和特征。
P883.简述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P1124.简述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
P126、127-128四、论述题1.试述民法的基本原则。
P822.试述合同责任。
P109《法学基础知识》平时作业三答案提示(第6-8章)一、名词解释1.经济法P1492.劳动关系P1793.社会救助P1994.“三同时”制度P2175.循环经济 P219二、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1.国有独资公司也是股份有限公司。
最新法学基础知识法学作业答案
![最新法学基础知识法学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4f74cd81c758f5f61f67c4.png)
考试题库祝考试顺利法学基础知识法学作业答案 (2)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放教育专科试点法学基础知识平时作业次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其他总成绩成绩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分校、工作站:教学班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制1法学基础知识第1次平时作业得分教师签名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得分批改人1、法学和法的阶级本质( C )。
A 是一致的B 是不一致的C 有的一致,有的不一致D 统治阶级的法学和法是一致的 2、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根本的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结成的( C )。
A.人与自然的关系B.氏族关系C.生产关系D.人与物的关系 3、法与国家产生的过程,是( A )。
A.同一历史过程B.先有国家C.先有法律D.各国情况不同 4、法律规定:“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属于( B )。
A.义务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授权性规范D.禁止性规范 5、使用针对具体的人、具体的情况,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一次性调整是( C )。
A.法律调整B.规范性调整C.个别性调整D.特殊性调整 6、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是( B )。
A.氏族习惯法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D.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7、法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是( B )。
A.法律只是阶级斗争的工具B.法律不单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C.法律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D.法律是调和阶级斗争的工具8、( A )是有选择的指引。
A.允许B.义务C.禁止D.义务和禁止 9、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它的社会公共职能( D )。
A.前者反映法的本质后者不反映B.分别反映不同的本质C.后者反映法的不同的本质,前者不反映2D.是法的同一本质在两方面的表现10、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是( C )。
A.法律规范的稳定性B.法律规范的阶级性C.法律规范的强制性D.法律规范的规范性 11、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归根到底是由( D )。
法学基础知识作业答案
![法学基础知识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89ead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8.png)
法学基础知识作业答案一、概述法学基础知识作业答案二、导论在法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原理,以便在实际运用中能够正确应用法律规定。
下面是针对法学基础知识作业的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三、合同法1. 合同的定义合同是指民事主体通过协商一致达成的有关财产及其他民事权益互相关联,产生、变更或者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2. 合同的要素合同的要素包括合同当事人、合同内容、合同形式和合同效力等。
3. 合同成立的条件合同成立的条件主要有合法性、真实意思表示和合同的有效形式等条件。
4. 合同违约责任合同违约责任是指当事人未履行合同义务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或者不能按照约定实现时,对违约方产生的法律后果。
五、民法通则1. 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或其他方式,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益关系的行为。
2. 民事权利和义务民事权利是法律上规定的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客体或他人在法律上享有支配、使用、收益、处分等直接或间接控制的能力。
民事义务是法律主体应承担的根据法律关系义务。
3. 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中,法定负有违法责任的主体对他人利益的保护和补偿的法律后果。
六、刑法基础知识1. 刑法基本原则刑法基本原则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犯罪必须有法定的前提和要件、刑法解释应有明确性和确定性、罪刑法定原则等。
2. 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能力刑事责任是指违反刑法规定规定的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刑事责任能力是指成年人依法对自己的违法行为所产生的刑事责任负责。
3. 罪和刑的概念罪是指法律规定的具有犯罪性质的行为,刑是对犯罪行为进行惩罚和改造的法律处罚。
七、行政法基础知识1. 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征行政法是以调整和限制行政权力为目的的法律体系,具有行政性、专属性和强制性等特征。
2. 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时,产生的具体的或抽象的具有对外效力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学基础知识平时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作业一:
二、选择:1、A 2、A 3、A 4、A 5、A 6、ABC 7、ABC 8、BE
五、案例分析:属于违法行为,违反《社会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
作业二:
一、单项选择:BBBBB BBBBB
五、案例分析:(1)、应向乙县法院起诉,乙法院为被告人B公司所在地法院,同时是合同签订地
(2)、不能,因为《合同法》第76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不得因姓名、名称的变更或者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承办人的变更而不履行合同义务
作业三
二、单选:DDDDD
三、多选:1、ABC 2、ABC 3、ABC 4、ABC 5、ABC
六、案例分析:
(1)、黄朝菊有继承权;因为《继承法》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参加继承。
(2)、宋兆辉有继承权;因为《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为继承。
(3)、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规定,本案黄朝菊参加继承对其子宋兆珲的继承没有影响。
(4)、姚胜明没有继承权,因为代为继承不适用于遗嘱继承和遗赠。
作业四
二、填空题:
1、作为、不作为
2、违法行为、法律规定
3、抽象、具体
4、调解
5、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
三、单选:CCCCC
六、案例分析:
(1)、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刑事责任,因为其主观方面为故意,客观上实施了杀人行为,只是因为没有击中这种事实而没有得逞
(2)、应负故意杀人的刑事责任,因为其主观上有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丙死亡的后果而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客观上实施了射击
(3)、第一审应该由A市中级法院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