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1.1化学真奇妙 (共16张ppt)
合集下载
2024年秋季新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学课件 1.1 化学真奇妙

伴随现象 色变化、产生气体、生 小的改变,也可能有
成沉淀等现象
发光、放热等现象
实例
木柴燃烧、铁生锈、食 物腐败、火药爆炸等
汽油挥发、冰雪融化、 玻璃破碎、轮胎爆炸、 灯泡发光发热等
联系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 而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知2-讲
1. 物理变化只是物质的形态等发生变化,并没有生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可运用标准对照法,对照化学研究的对象 及内容,结合生产生活实际来解答。
导引:研发5G 网络技术,提升网络质量,属于信息 技术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内容。
感悟新知
学法指导:
化学研究内容的内涵与外延
化学 研究 内涵 的内
物质的组成 物质的结构 物质的性质
容
物质的转化及应用
学解决疑难病救治的问题
C. 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燃烧——解决 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D. 研制可降解塑料——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感悟新知
知1-练
导引: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不合理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 生产化学肥料和农药是为了解决粮食增产问题,A 错误; 研发新型药物,治疗困扰人类的癌症,是用化学解决疑难 病救治的问题,B 正确;研发新能源汽车,减少化石燃料 燃烧,是为了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C 正确;研 制可降解塑料,是为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D 正确。
化学变化,如炸药爆炸、瓦斯爆炸等。
3. 一些爆炸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如原子弹爆炸等。
感悟新知
知2-练
题型2 结合典故、诗词、成语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例4 [中考·菏泽] 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 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C )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1.1 化学真奇妙 课件 (共15张PPT)

• A.棉花、木材、大理石 • B. 木材、橡胶、塑料 • C. 羊毛、玻璃、不锈钢 • D. 塑料、陶瓷、合成纤维
化学在能源开发利用、功能
化学在能源开发利用、功能
化学为人类解决世界性难题
归纳总结
•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结论: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过程常常伴随着发光 、放热 、 颜色改变、 生成沉淀等现象。我们可以
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 化。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 变化有 新物质 生成,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 的 形状 、 状态 发比较,感受化学在 时代变革、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 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 2、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分析和动手 实验,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 征。
石油的化身
大多数服装面料中都含有化学合成纤维
化学农药和肥料
现在建筑和装饰材料
现代交通工具
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A)
化学在能源开发利用、功能
化学在能源开发利用、功能
化学为人类解决世界性难题
归纳总结
•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结论: 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的过程常常伴随着发光 、放热 、 颜色改变、 生成沉淀等现象。我们可以
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来推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 化。 2、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化学 变化有 新物质 生成,而物理变化只是物质 的 形状 、 状态 发比较,感受化学在 时代变革、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 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
• 2、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分析和动手 实验,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 征。
石油的化身
大多数服装面料中都含有化学合成纤维
化学农药和肥料
现在建筑和装饰材料
现代交通工具
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A)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全册 第一节化学真奇妙课件(27张PPT)

A、必须禁止 (43) B、不禁止 (2) C、尚不清楚 (4)
未来化学发展主要围绕一个词: 解决
A
能源 危机
B
环境 污染
C
疑难 疾病
D
......
什
化学
Chemistry
什 Chem is try 化学就谢是谢不!断!尝!试
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问卷调查
谈到化学你会想到什么(多选)
A、环境污染 (9) B、有毒物质 (18) C、有害健康、垃圾食品 (6) D、新能源、新材料 (27) E、化学元素、实验试剂、仪器 (42) F、生化武器 (33)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走向化学
现代化学
古代化学
近代化学
古代化学
火的发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人造材料: 砖、瓦、水泥、玻璃 (化学材料)
清华大学环境节能楼
整座楼三面都是真空 玻璃窗结构。每一种 玻璃都有自己的“看 家功夫”,有的可以 防止有害光线射入, 有的可防火灾蔓延, 有的可防噪声,有的 可保温保湿。这种房 子隔音隔热,冬暖夏 凉,全年电耗仅是本 市同类建筑物的30%。
行
马行千里踏清泉, 赶考赴京历万难。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赶考》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与化学同行
如果没有化学以及化学材料, 你的日常生活该如何度过???
《荒野求生》
问卷调查
某物质又叫做“氢氧基酸”其危险包括:是酸雨 的主要成分;对泥土流失有促进作用;对温室效 应有推动作用;过多的摄取可能导致各种不适; 发生事故时吸入也有可能致命;处在气体状态时, 它能引起严重灼伤...... 你认为是否该禁止使用这种物质
未来化学发展主要围绕一个词: 解决
A
能源 危机
B
环境 污染
C
疑难 疾病
D
......
什
化学
Chemistry
什 Chem is try 化学就谢是谢不!断!尝!试
在分子、原子的层面上研究物质
组成
结构
性质 变化规律
问卷调查
谈到化学你会想到什么(多选)
A、环境污染 (9) B、有毒物质 (18) C、有害健康、垃圾食品 (6) D、新能源、新材料 (27) E、化学元素、实验试剂、仪器 (42) F、生化武器 (33)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走向化学
现代化学
古代化学
近代化学
古代化学
火的发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文明时代
人造材料: 砖、瓦、水泥、玻璃 (化学材料)
清华大学环境节能楼
整座楼三面都是真空 玻璃窗结构。每一种 玻璃都有自己的“看 家功夫”,有的可以 防止有害光线射入, 有的可防火灾蔓延, 有的可防噪声,有的 可保温保湿。这种房 子隔音隔热,冬暖夏 凉,全年电耗仅是本 市同类建筑物的30%。
行
马行千里踏清泉, 赶考赴京历万难。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赶考》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与化学同行
如果没有化学以及化学材料, 你的日常生活该如何度过???
《荒野求生》
问卷调查
某物质又叫做“氢氧基酸”其危险包括:是酸雨 的主要成分;对泥土流失有促进作用;对温室效 应有推动作用;过多的摄取可能导致各种不适; 发生事故时吸入也有可能致命;处在气体状态时, 它能引起严重灼伤...... 你认为是否该禁止使用这种物质
1.1 化学真奇妙

钠Na 铁Fe 金Au
氦He
镁Mg 铜Cu 汞Hg
氖Ne
铝Al 锌Zn 铅Pb
氩Ar
——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长话短说
1. 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通常 伴随发光、发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 生成沉淀等现象。通过化学变化,人们改 造物质世界并实现物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 2. 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 的粒子构成的。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 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 科学,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 应用物质。
结 合 破 裂
物质
分子: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破裂变成原子, 原子 重新结合变成新物质的分子 组成: 物质由元素组成
第四阶段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
——学习化学的钥匙
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 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世界变得有规 律可循。
俄国著名化学家, 他发现了元素周期 率,发明了元素周 期表。把一些看来 似乎互不相关的元 素统一起来,找到 它们的规律,使化 学的学习和研究变 得有规律可循
点燃
现象: 1.剧烈燃烧、放热, 发出耀眼的白光 2.生成白色固体
氧化镁 MgO
氢氧化钠[NaOH ]溶液与酚酞试液混合
仪器:
试管、胶头滴管
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锌[Zn]粒和稀盐酸[HCl]反应
仪器:
试管、镊子 现象:
锌粒逐渐溶解,有大 量气泡产生,放热
文字表达式:
锌+盐酸 Zn HCl 氯化锌+氢气 ZnCl2 H2
如何观察化学实验: 1.实验前:反应物的颜色、气味、状态。
2.实验中:反应中的主要现象,如发光、 放热、变色、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等。 3.实验后:生成物的颜色、气味、状态。
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化学真奇妙(共16张)精品PPT课件

两天之后,天上果真降下大雨,村民都纷纷来朝拜石佛,而把右边的石头当成了台阶,踩踏跪拜,夜深的时候,两块石头开始了他们的对话。 右边石头说:我们俩同样都是一个山上的石头,论时间、外形、机会我都胜过你。而现在你却高高在上,接受人们的膜拜,这些人却踩着我的身体去朝拜你,把口水吐在我身上,太不公平了。 石佛(左边的石头)笑了笑说:兄弟:其实一切都是公平的,从小我就知道,论资质我不如你好,当我们同样被采集下山的时候,石匠说要把你雕成佛像,你怕疼不肯让身上留下凿痕,可是我就想为老百姓带来幸福和美好,要我的生命我都愿意,所以我接受了千锤百炼,才变成佛像的。
4.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C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了白色固体
D.固体质量增加了
5.下列表示水分子的图示为( B )
6.水是由 水分子 构成的,氢气是由 氢分子 构成的, 氧气是由 氧分子 构成的,铁是由 铁原子 构成的。 7.一个水分子是由 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 构成的,其 符号为 H2O ;一个氧分子是由 两个氧原子 构成的,其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大量的热
C.生成了白色固体 D.固体质量增加了
3.已知下列变化:⑴钢铁生锈⑵电灯通电发光⑶食物腐烂⑷水
凝结成霜⑸火药爆炸⑹车胎爆炸⑺加热蔗糖变黑 ⑻食盐溶于
水⑼石蜡燃烧⑽铁铸成锅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4.下列物质各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①水②氧气③氢气④铁⑤
食盐
5.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其符号为 ;一个
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其符号为 ;一个氢分子是由
构成的
,其符号为 。
有人说,人的一生是要经历许多阶段的 有一个小山村,很久很久都没有下雨了,老百姓吃完了粮食,吃草根,吃完了草根,吃树皮,到最后没有任何东西能填饱肚子,无数身边的人离开了,老人死去了,弱小的孩子死去了,村里的年青人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他们就去找智慧老人,智慧老人说,这是对神灵的不敬,需要派人去采集光滑,有灵性,中间有缝,左右对称的卵石,取其中的一块,雕刻成佛,让石佛保佑众生,村里人都去找卵石了,采集卵石非常难,翻山、过河、找不到合适的石头,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在采集的过程中又饥又饿,年青人想放弃,躺在石头上想休息,忽然间发现,他躺得这块石头非常的光滑,左右对称,与其他的石头不一样,难道这就是孪生石?
4.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C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了白色固体
D.固体质量增加了
5.下列表示水分子的图示为( B )
6.水是由 水分子 构成的,氢气是由 氢分子 构成的, 氧气是由 氧分子 构成的,铁是由 铁原子 构成的。 7.一个水分子是由 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 构成的,其 符号为 H2O ;一个氧分子是由 两个氧原子 构成的,其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出大量的热
C.生成了白色固体 D.固体质量增加了
3.已知下列变化:⑴钢铁生锈⑵电灯通电发光⑶食物腐烂⑷水
凝结成霜⑸火药爆炸⑹车胎爆炸⑺加热蔗糖变黑 ⑻食盐溶于
水⑼石蜡燃烧⑽铁铸成锅其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
4.下列物质各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①水②氧气③氢气④铁⑤
食盐
5.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其符号为 ;一个
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其符号为 ;一个氢分子是由
构成的
,其符号为 。
有人说,人的一生是要经历许多阶段的 有一个小山村,很久很久都没有下雨了,老百姓吃完了粮食,吃草根,吃完了草根,吃树皮,到最后没有任何东西能填饱肚子,无数身边的人离开了,老人死去了,弱小的孩子死去了,村里的年青人不知如何是好。 于是他们就去找智慧老人,智慧老人说,这是对神灵的不敬,需要派人去采集光滑,有灵性,中间有缝,左右对称的卵石,取其中的一块,雕刻成佛,让石佛保佑众生,村里人都去找卵石了,采集卵石非常难,翻山、过河、找不到合适的石头,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在采集的过程中又饥又饿,年青人想放弃,躺在石头上想休息,忽然间发现,他躺得这块石头非常的光滑,左右对称,与其他的石头不一样,难道这就是孪生石?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1.1 化学真奇妙 课件(27张PPT)

三、化学需要多学科知识,物理、语文、美术等等,所以在初三开设
2019.10.23
化学有关 物质变化的学问, 产生新的物质。
我国古代社纸术
隋唐制造黑火药
正 确 使 用 煤 气 炉 具
油盐酱醋
吸烟有害健康
一种药物的发明——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
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佛莱明
汉字。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 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 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 础学科,它能指导我 们更好地认识、改造 和应用物质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一、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 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 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 现象。 二、化学的魅力主要还是能够创造新物质、认识新物质。 这些物质不但非常有用,本身也非常美妙。 ——郑兰荪 张玉奎 赵玉芬 侯建国 等等化学家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 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切的物质都是 由分子、原子或 离子构成的
H2O
水
是 一个水 由 分子是 水 由两个 分 氢原子 子 和一个 构 氧原子 成 构成的 的。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 的,氧气是由氧分子 构成的,分别用H2 、 O2表示氢分子和氧 分子
科学家们已经能够通过扫 描隧道显微镜(STM)观 测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实 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 和排列,以及复制、改造 和创造分子
隧道扫描显微镜
隧道扫描显微
镜下的微观世
1993界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
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常温下以超真空 扫描隧道显微镜为手段,通过用探针 拨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子的方法,在 硅晶体的表面形成了一定规整的图形。 这种在晶体表面开展的操纵原子的研 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 两字宽度约2nm,是目前意志最小的
2019.10.23
化学有关 物质变化的学问, 产生新的物质。
我国古代社纸术
隋唐制造黑火药
正 确 使 用 煤 气 炉 具
油盐酱醋
吸烟有害健康
一种药物的发明——促进了医疗技术的发展
发现青霉素的科学家佛莱明
汉字。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 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 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 础学科,它能指导我 们更好地认识、改造 和应用物质
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一、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 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 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 现象。 二、化学的魅力主要还是能够创造新物质、认识新物质。 这些物质不但非常有用,本身也非常美妙。 ——郑兰荪 张玉奎 赵玉芬 侯建国 等等化学家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 物质,还会伴随着能量变化。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一切的物质都是 由分子、原子或 离子构成的
H2O
水
是 一个水 由 分子是 水 由两个 分 氢原子 子 和一个 构 氧原子 成 构成的 的。
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 的,氧气是由氧分子 构成的,分别用H2 、 O2表示氢分子和氧 分子
科学家们已经能够通过扫 描隧道显微镜(STM)观 测到原子和分子,而且实 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 和排列,以及复制、改造 和创造分子
隧道扫描显微镜
隧道扫描显微
镜下的微观世
1993界年,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
验室的研究人员,在常温下以超真空 扫描隧道显微镜为手段,通过用探针 拨出硅晶体表面的硅原子的方法,在 硅晶体的表面形成了一定规整的图形。 这种在晶体表面开展的操纵原子的研 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中国” 两字宽度约2nm,是目前意志最小的
初中化学_化学真奇妙 PPT课件 图文

你能举出生活中的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吗?
我国历史悠久,化学工艺也辉煌,下 列过程涉及了化学变化的是
﹡1、制造青铜器 ﹡2、造纸 ﹡3、制造火药 ﹡4、烧制瓷器
5、活字印刷 6、指南针指南
成语被誉为中华语言的瑰宝。下 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 化的是( )
A.死灰复燃 B.磨杵成针 C.滴水成冰 D.积土成山
实验2、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
现象: 无色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3、锌粒加入盐酸中
现象: 产生大量气泡…
实验4、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通过上述实验我知道了…
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伴随着 发光、放热 、颜色变化 、生成气体 、 生成沉淀 等现象
凡是发光放热的变化 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最根本依 据是 是否生成新物质! 。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生成新物质。
练习设计
区分仔细呀!
课堂练习
分辨下列变化,哪些属于物理变化?哪些属于 化学变化?
(1)矿石粉碎(2)木炭燃烧 (3)铁丝生锈(4)汽油挥发 (5)剩饭变馊(6)湿衣服晾干 (7)蜡烛燃烧(8)水变为水蒸气 (9)火药爆炸(10)钢铁熔化 (11)灯泡通电发光发热(12)滴水成冰
如何学习化学,学好化学?
1、课前认真预习,重视实验 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 3、善于思考,敢于提问,积极探究。 4、学会阶段性的总结,注意知识的积累及迁移。 5、准备一本错题集,收集错误的习题。
化学的由来… …
化学研究… …
化学(chemistry)是在原子、
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 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1.1化学真奇妙(共39张)PPT课件

观察下列物质的分子模型,看一看一共有几类原子?
氢气
HH
氧气
水
HH
二氧化碳
C
一氧化碳
C
H
C
氢原子
氧原子
碳原子
每一类原子都是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成分,称为一种元素。
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氢气是由 氢元素 组成的,
氧气是由 氧元素 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
的,一氧化碳是由 碳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第一单元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2021
1
第一课时
2021
2
学习目标
1.认识并区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2.了解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区别与联系 3.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021
3
什么是化学呢?化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千变万化魔术固然神奇,但生活中真正的魔术师是化学,它 能把石油变成生活中各种各样我们所需要的物质
2021
15
练一练
1.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
D 重大突破,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A.棉花 B.羊毛
C.蚕丝 D.尼龙
2.某衣服标签上标明:“面料成分:67%棉,
33%涤纶”说明该衣服的面料( C )
A.全由天然材料制成
B.全由人造材料制成
C.由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制成
D.无法判断
2021
5
大多数服装面料中都含有化学合成纤维
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将世界 粮食产量提高了40%~50%
2021
7
现代建筑和装饰 材料很多来自化 学工业
现代交通工具 的制作材料大 多数用化学方 法产的
活动天地1-1
1.1 化学真奇妙 第1课时 课件(共26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A.HCHO C.NH3
B.CO2 D.CH4
当堂检测
5.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关于它的微观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一个水分子是由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 D.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课堂小结
一、社会生活与化学的关系 二、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新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习
氢原子和氧原子能相互结合形成水分子 H2O ; 氢原子可以两两自相结合形成氢分子 H2 ; 氧原子可以两两自相结合形成氧分子 O2 。
H2O
H2
O2
新知学习
大量的氢分子 H2 聚集成氢气;大量的氧分子 O2 聚集成氧气。
氢分子 H2
HH
氧分子 O2 O O
新知学习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 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新知学习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化学合成纤维、化学合成材料 大多数服装面料中都含有化学合成纤维
新知学习
色素,香精,防腐剂
改良食品色、香、味等品质, 以及防腐
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将世界食 粮产量提高了40%~60%
新知学习
水泥 现代建筑和装饰材料很多来自化学工业
玻璃
油漆
新知学习 现代交通工具的制作材料大多是用化学方法产生的。
当堂检测
3.下列各物质材料均属于天然材料的是( A )
A. 棉花、木材、大理石 B. 木材、橡胶、塑料 C. 羊毛、玻璃、不锈钢 D.塑料、陶瓷、合成纤维
当堂检测
4.分子模型可以直观的表示分子的微观结构(分子模型中,不 同颜色、不同大小的小球代表不同的原子)。右图所示的分
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化学真奇妙课件 (新版)鲁教版

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 可能发生变化,也可能有发 光、放热等现象出现
水的三态变化、 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发光、 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 生沉淀等现象
镁条燃烧、铁生锈
在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 发生化学变化
第二十五页,共29页。
第十四页,共29页。
【解析】选D。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 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利用化学保护 环境等;化学与其他(qítā)学科相辅相成,化学对其他(qítā)学科如 生命科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化学的发展也离不了其他(qítā) 学科的支持。
第十五页,共29页。
第十页,共29页。
(2)利用化学工艺进行生产会导致环境污染,因此不需再发展化 学科学了。 ( )
×
提示:化学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化学工业正在为提 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着重大贡献。造成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是 企业(qǐyè)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进行无害 化处理。
第十一页,共29页。
体物质
放热
第五页,共29页。实ຫໍສະໝຸດ 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 验 二
无红色色液体变成 变在色化学变化中可产生
了_____
_____的现象
(hóngsè)
(biànsè)
实 验 三
金属表面有 大_量__(_dà_l_i_à_n_g产) 生, 在化学变化中可产生 气用泡手摸试管有 _______________
第十二页,共29页。
(5)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 提示:很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物 质的微小(wēixiǎo)粒子不仅有分子,还有原子。
水的三态变化、 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常伴随发光、 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 生沉淀等现象
镁条燃烧、铁生锈
在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在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 发生化学变化
第二十五页,共29页。
第十四页,共29页。
【解析】选D。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 面起着重要作用,包括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利用化学保护 环境等;化学与其他(qítā)学科相辅相成,化学对其他(qítā)学科如 生命科学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化学的发展也离不了其他(qítā) 学科的支持。
第十五页,共29页。
第十页,共29页。
(2)利用化学工艺进行生产会导致环境污染,因此不需再发展化 学科学了。 ( )
×
提示:化学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化学工业正在为提 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做着重大贡献。造成环境恶化的直接原因是 企业(qǐyè)为了追逐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生产中产生的三废进行无害 化处理。
第十一页,共29页。
体物质
放热
第五页,共29页。实ຫໍສະໝຸດ 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 验 二
无红色色液体变成 变在色化学变化中可产生
了_____
_____的现象
(hóngsè)
(biànsè)
实 验 三
金属表面有 大_量__(_dà_l_i_à_n_g产) 生, 在化学变化中可产生 气用泡手摸试管有 _______________
第十二页,共29页。
(5)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 × 提示:很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但有的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物 质的微小(wēixiǎo)粒子不仅有分子,还有原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1 化学真奇妙(2) 课件(16张PPT)

3、实验后观察生成物:如颜色、状态、气味等
反应前 的现象
反应进行 时的现象
反应后 的现象
注意分清现象和结论:
现象: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摸 等各种感觉形式去感知,是直接作 用于感觉器官客观事实。
结论:根据现象进行分析,经推理 得出。
演示实验1、2、3、4
反应前
反应时 反应后
镁条(银白色、 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例如:木材制成桌椅、酒精挥发、 水的三态变化
判断方法:考察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
生成,如果没有,就是物理变化。例如, 物质的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等一般都 是物理变化。
二、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
1、实验前观察反应物:颜色、状态、气味等 2、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如有无发光、发热、变色、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本节课主要学习
物质的变化,知道物 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懂得 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演示实验来体会 学习化学的乐趣,掌 握学习化学的主要方
布置作业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铁生锈。 (6)石蜡熔化。
化学变化
三、化学变化
1.概念: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观察一下以上演示实验的共同特点?
判断方法: 考察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 就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般伴随有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四、物理变化与化学
变化区别与联系
思考题: 如果有这些现象,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 变化?试举例说明
反应前 的现象
反应进行 时的现象
反应后 的现象
注意分清现象和结论:
现象: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摸 等各种感觉形式去感知,是直接作 用于感觉器官客观事实。
结论:根据现象进行分析,经推理 得出。
演示实验1、2、3、4
反应前
反应时 反应后
镁条(银白色、 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例如:木材制成桌椅、酒精挥发、 水的三态变化
判断方法:考察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
生成,如果没有,就是物理变化。例如, 物质的破碎、扩散、蒸发、凝固等一般都 是物理变化。
二、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
1、实验前观察反应物:颜色、状态、气味等 2、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如有无发光、发热、变色、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本节课主要学习
物质的变化,知道物 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 化和化学变化,懂得 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演示实验来体会 学习化学的乐趣,掌 握学习化学的主要方
布置作业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2、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为什么? (1)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变干了。 (2)铜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铜绿。 (3)纸张燃烧。 (4)瓷碗破碎。 (5)铁生锈。 (6)石蜡熔化。
化学变化
三、化学变化
1.概念: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观察一下以上演示实验的共同特点?
判断方法: 考察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 就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一般伴随有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或沉淀等现象。
四、物理变化与化学
变化区别与联系
思考题: 如果有这些现象,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 变化?试举例说明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第1节化学真奇妙(共62张PPT)

绿色植物则是通过化学反应(光合作用) 将太阳能储存起来。
其实,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 复杂的“化学工厂”,食物、 氧气、水等原料每时每刻都 在进行着化学反应,为我们 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 为人类开展化学研究的基本 目的是什么?
利用化学反应得到有用 的物质或获取能量是人类开 展化学研究的基本目的。
2006年德国世界杯
本届世界杯用球是由著名体
育公司阿迪达斯研发设计的, 号称“团队之星”。球体内还 被植入一种电脑芯片。当球越 过球门线或者出了边线底线, 主裁判佩戴的耳机内会自动收 到回应信号。此一问世,“团 队之星”立即引起赞誉声一片, 被称为“历史上最完美的足 球”。
请仔细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包括学习 用品和衣着穿戴),说说哪些是天然材 料,哪些是化学合成材料 ?用人造材
•
物质构成的奥秘
这说明有一些看 不到的粒子挥发 到空气中进入到 了人们的鼻孔。 一滴水约含有1021 个水分子,如果 能有一种仪器能 把水分子放大到 一定程度,你会 看到如图所示的 结构。
C 蜡炬成灰 D 滴水成冰
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酒精燃烧;酒精挥发 2、矿石粉碎;铁矿石炼铁 3、石蜡熔化;蜡烛燃烧 4、电灯发光;蔗糖溶解到水中 5、食物变质;咬碎食物 6、钢铁生锈;铁片制成铁桶 7、烤焦食品 ;植物的光合作用 8、凉水烧成热水;水结冰 9、木材加工成木器;木材燃烧取暖
“水立方”(国家游泳中心)
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场馆
“东荷”
“西柳”
1、 生活中的材料可以分 为 天然 材料和 人造 材料
,我们使用的绝大多数物 品都是 人造 材料,都是通 过 化学 变化制得的,都 属于化学 制品。
2、有机合成材料的出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变化
概念 本质区别 联系
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而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一定不发生化学变化。 水结冰、食盐溶于水、 纸张燃烧、铁生锈、食物 玻璃破碎等。 腐败等。
实例
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实验1:点燃镁带。 现象:镁带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
用STM技术排列 一氧化碳分子
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 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它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性质与变化规律、 用途与制取
1、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变化,其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 化有着本质不同,这种变化是( B )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B.被雨淋湿的自行车车圈上出现锈渍 C.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D.把木炭放入冰箱中,冰箱异味消失 2、下列诗句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A )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洞庭湖赠张丞相》)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C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了白色固体 D.固体质量增加了
作业:教材第8页1、2题。
自然界本就存在或只经过物理过程而制得 通过化学变化而制得
人造材料
天然材料
二、神奇的化学变 化 观察下列物质变化前后有何区别?
光合作用
葡萄酿成酒
铁生锈
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
想一想: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吗?为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玻璃破碎
水结冰石
蜡受热熔化
物理变化
特征: 没有新物质生成
结合“石蜡受热熔化和石蜡的燃烧”讨论: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有何本质区别与联系?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水由水分子构成,一 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 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氢气由氢分子构成, 一个氢分子由两个 氢原子构成
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一个氧分子由两个 氧原子构成
世界万物都是由及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 的。 微粒观
用STM技术拍摄的 硅原子图像
用STM技术将铁原子 排列成“原子”二 字
生成白色固体。 发光、放热
实验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几滴酚酞试液。 变色 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实验3:将几颗锌粒放入试管中,再加入3~4ml稀盐酸。 现象:有大量气泡生成,固体慢慢减少。 有气体生成 实验4:取3~4ml硫酸铜溶液于一试管内,再用滴管滴加4~5滴 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沉淀生成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放热、颜色变化、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 现象。但有发光、放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同学们好!
欢迎步入神奇而又充满乐趣 的化学殿堂,让我和你们一 起探索化学的奥秘吧!
一、化学改变了世界
阅读课本P2---P4回答:
1.结合你自己的认识,说一说化学 使生产、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化学可以解决哪些方面的社会问 题?
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
衣:材料、纺织、印染 食:营养学、医药 住:现代建筑和装饰材料 行:鞋(制造)、电车、煤油、柴油
4、水是由水分子 构成的,氢气是由氢分子 构成的,氧 气 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 是由 氧分子 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的,其符号为H2O ;一个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其 符号为 O2 ;一个氢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其符号为 H2
学了这一课我有哪些收获?
化学变化不但能实现物质的转化,
而且能实现能量的转化。
储存 能量
化学反应
释放 能量
1、下列成语中的属于什么变化? 死灰复燃、聚沙成塔、花香四溢、木已成舟 百炼成钢、水滴石穿、磨杵成针、滴水成冰 2、某种固体受热产生了气体这种变化( ) A、一定是物理变化 B、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灯泡通电时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吗? 4、火药爆炸、轮胎爆炸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