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核能发展路线图
第四代核能介绍
第四代核能介绍面对能源危机、雾霾围城,核能以绿色、高效、低碳排放和可规模生产的突出优势,成为较为理想的替代能源。
作为一种可大规模替代化石燃料的清洁能源,核能在目前的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现有大规模应用的热中子反应堆存在资源利用率低、放射性废物不断积累和潜在核安全问题,开发更加清洁、高效、安全的新型核能系统对核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014年1月,“第四代核能系统国际论坛组织(GIF)”官方发布的“第四代核能系统技术路线更新图”,选出了6种创新反应堆概念及其支持性的燃料循环供进一步的合作研究与开发。
一:气冷快堆(GFR)——快中子谱、氦冷反应堆和闭合燃料循环;二:超高温反应堆(VHTR)——采用一次通过式铀燃料循环的石墨慢化氦冷反应堆;三:超临界水冷反应堆(SCWR)——在水的热力学临界点以上运行的高温高压水冷反应堆;四:钠冷快堆(SFR)——快中子谱、钠冷堆和有效管理锕系元素和转化铀-238的闭式燃料循环;五:铅冷快堆(LFR)——快中子谱、铅或铅/铋低共熔液态金属冷却反应堆和有效转化铀-238和管理锕系元素的闭合燃料循环;六:熔盐反应堆(MSR)——在超热中子谱反应堆中用循环的熔盐燃料混合物生产裂变电力和使用全部锕系元素再循环的燃料循环。
以上反应堆预计在今后30年内可投入使用。
相对的优点包括基建费用减少,核安全性提高,核废物产生量最小,并且进一步减小了武器材料扩散的风险。
而其中,铅基反应堆备受关注。
铅基材料(铅、铅铋或铅锂合金等)作为反应堆冷却剂,能使反应堆的物理特性和安全运行具有显著优势,铅基反应堆主要特点如下。
第一,中子经济性优良,发展可持续性好。
铅基材料具有低的中子慢化能力及小的俘获截面,因此铅基反应堆可设计成较硬的中子能谱而获得优良的中子经济性,可利用更多富余中子实现核废料嬗变和核燃料增殖等多种功能,也可设计成长寿命堆芯,不仅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性,也有利于预防核扩散。
核能
核能是一种具有独特优越性的动力,因为它不需要空气助 燃,所以核能可作为地下、水中和太空缺乏空气环境下的特殊 动力;而且核能少耗料、高能量,是一种一次装料后可以长时 间供能的特殊动力,所以核能可作为火箭、宇宙飞船、人造卫 星等的特殊动力。如1997年10月15日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卡 西尼”号空间探测飞船,飞往土星,行程达35亿公里,采用了 核动力
未来核能展望
进入90年代以后,人们在受控热核聚变研究中取得了突 破性的进展。 1991年11月9日,欧洲联合环JET装置首次成功地实现了 受控热核聚变。JET上获得的聚变功率输出为16.1兆瓦,输 出能量为21.7焦耳。 至此,受控热核聚变的科学可行性得到了证实,具备了 开展工程试验研究的科学技术基础。据此,核科学家们认为, 若由国际原子能机构组织的国地合作科研工程如(国际受控 热核实验反应堆)大型装置的资金问题得到解决,可以乐观 地估计,到21世纪50年代,第一座用于发电的商用热核聚变 反应堆将开始运转。
原子核的变化过程有两种:
1. 一种是自发的变化过程,叫放射性锐变地 球上由放射性锐变释放的原子核能在地球 内部可以转变为地热。 2. 另一种是人工制造的变化过程叫核反应
核反应是原子核与原子核或原子 核与基本粒子相互作用时释放的能量 的过程。核反应有两种:
一是核裂变反应,是重元素的原子核 发生分裂的反应。
算起来,刚好接近全台湾692万户的瓦斯用量。
1942年12月2日美国芝加哥大学成功 启动了世界上第一座核反应堆。
为迫使日本投降 1945年8月6日和9日 美国将两颗原子弹 先后投在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
1954年苏联建成了世界上 第一座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核能的利用
面对日益加剧的能源危机以及化石能源的利用产生 的温室效应、环境污染等问题,世界 各国都对能源的发 展决策给予极大重视。核能是一种清洁、安全、技术成 熟的能源,开发利用核能成为能源危机下人类做出的理 性选择。 核能对军事、经济、社会、政治等都有广泛而重大 的影响。在军事上,核能可作为核武器,并用于航空母 舰、核潜艇等的动力源;在经济上,核能可以替代化石 燃料,用于发电;可以作为放射源应用于医疗;还可以 为城市供热等。
核能ppt课件
2022/2/25
2022年
3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 炸时的情景
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 时的情景
2022/2/25
2022年
4
一、核能
2022/2/25
原子核 (正)
质子 (正)
中子 (不带电)
核外电子 (负)
2022年
5
核能: 当原子核发生聚变或者是裂变时会出现质量减 少,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E=mc2,减少的质 量会转化为能量,因此发生聚变和裂变时释放 出巨大的能量。
2022/2/25
2022年
7
二、裂变
裂变:用高速运动的中子轰击铀核,铀核分裂为多个核, 典型的反应是分为钡和氪,并放出3个中子。
1946-1948年我国物理学 家钱三强夫妇从实验中 观察到铀核的3分裂和4 分裂现象。
2022/2/25
2022年
8
2.链式反应
铀核裂变的时候要放出一些中子,这些中子又可引 起其它的铀235核裂变,就可使裂变反应不断进行下去, 这种反应叫做链式反应。
电能
2022/2/25
2022年
17
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
核反应堆:控制链式反应的速度,能够缓慢、 平稳地释放核能的装置,是核电站的核心
能量转化: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特点:消耗燃料少、废渣少、成本低,特别适 合缺少煤、石油和水力资源的地方
2022/2/25
2022年
18
核反应堆核裂变产生的大量的 核能使水汽化变成水蒸气,水 蒸气带动汽轮机工作,汽轮机 推动发电机发电,实现了核能 向电能的转化。
2022年
27
放射线
α射线:带两个单位正电荷(氦核) β射线: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电子) γ射线:不带电(中子)
2022年高考地理热门微专题训练105 新能源开发(太阳能风能e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等) 带详解
2020地理微专题训练1052020地理微专题训练105新能源开发(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生物能等)一、单选题读甲、乙两幅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两图依次表示的是A•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和风能的开发利用B•风能的开发利用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C•地热能的开发利用和核能的开发利用D•核能的开发利用和地热能的开发利用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所示均为新能源B•甲是二次能源,乙是一次能源C•甲是常规能源,乙是新能源D•甲是新能源,乙是常规能源1•B根据图示信息,甲图中有风电设备,乙图中有太阳能面板,因此甲乙两图分别表示风能的开发利用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选B。
2•A根据上题结论可知,甲、乙分别表示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
风能、太阳能均为新能源;图中风能、太阳能用于发电,因此均属于二次能源,二者均为新能源,选A。
《江苏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中指出,江苏风能开发的主要任务是有序开发陆上风电,突出开发海上风电,建成江苏沿海风电“海上三峡”。
下图为中国部分新能源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中a、b、c所示新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A.aB.bC.cD.b、c4•与开发陆上风电相比,江苏开发海上风电的条件叙述错误的是A•风能资源更丰富B•空间更大,不占用耕地C•施工难度更大,技术要求高D•运行和维护成本更低3•D图中b、c表示风能、太阳能,a表示核能,选D。
4•D海上风电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与开发陆上风电相比更多,选D。
考点:能源资源的开发(新能源的分布与开发)。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到2020年争取使非化石能源的比重达到15%左右。
为此我国将大力开发清洁能源。
河西走廊近年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力度日益加大。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5•玉门地区被称为“世界风口”。
从该地卫星图信息可推知,玉门地区成为“世界风口”的重要原因是()A•位于冬季风源地,风力强劲B•处于干旱地区,多大风天气C•地形狭长,形成“狭管效应”D•地形平坦,风力受阻力小5.C玉门地区被称为“世界风口”。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全文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全文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 》。
这标志着中国核电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以下为该《规划》全文——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OO七年十月前言核能已成为人类使用的重要能源,核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核电不造成对大气的污染排放,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地球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的形势下,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是我国能源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对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和国际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电发展专题规划是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划在总结国内核电建设和世界核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我国发展核电的意义和相关条件,提出了核电发展的指导思想、方法和目标。
在核电自主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核电建设项目布局与进度安排、厂址资源开发与储备、核电安全运行与技术服务体系、配套核燃料循环及核能技术研发项目及落实规划所需要的保障政策与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各地区各部门应按照规划合理安排核电建设,促进核电工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一、核电发展的现状(一)核电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一座商业核电站投产以来,核电发展已历经50年。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5年10月发表的数据,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有442台,其中:压水堆占60%,沸水堆占21%,重水堆占9%,石墨堆等其它堆型占10%。
这些核电机组已累计运行超过1万堆?年。
全世界核电总装机容量为3.69亿千瓦,分布在31个国家和地区;核电年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7%。
核电发电量超过20%的国家和地区共16个,其中包括美、法、德、日等发达国家。
各国核电装机容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经济、工业和科技的综合实力和水平。
(2020可用)8.2.2应对我国的资源问题
有利于扩大资源开发的范围 有利于缓解我国资源短缺的状况,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学以致用
【2016嘉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教授欧拉率领研究团队,首次将二氧
化碳直接转化为甲醇燃料。这项研究成果有利于( )
A
①开发利用新能源
②缓解资源短缺
③跨区域调配资源
④根治环境污染
资源破坏
资源浪费
问题:
影响: 加剧资源短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
一、我国资源状况的特点 (资源国情)
1.我国自然资源门类齐全,品种多 2.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3.数量上: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4.分布上: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平衡 (自然资源分布与经济布局不匹配) 5.利用上:资源利用率低,浪费损失严重
有关水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护法》
有关矿产资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矿产资源法》
三、解决资源问题的措施
1.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2.实施跨区域调配工程 (有效方法)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北煤南运、南水北调
3. 依靠科技,积极开发新能源,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安全
3 人均不足世界的1/2 45种矿产潜
石油
12 人均不足世界的1/8 在价值排在
天然气
你的结论是:
21
人均不足世界的1/20 80位以后
影水响资: 源 阻碍了6 人民生仅活为水平世全界面人提均高和占经水济量社的会可1/持4续,排发在展。
110位
你得出什么结论?
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 油气资源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及沿海地区
全球主要国家碳减排目标及其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大学专业研究所整理)
1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5.php2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4.php4Carbon Pollution Reduction Scheme:Australia's Low Pollution Future,.au/en/publications/cprs/white-paper/cprs-whitepaper.aspx 5Carbon Pollution Reduction Scheme:Australia's Low Pollution Future,.au/en/publications/cprs/white-paper/cprs-whitepaper.aspx 6Carbon Pollution Reduction Scheme An Overview by Johnson Winter & Slattery,RESOURCESTOCKS magazine3Carbon Pollution Reduction Scheme:Australia's Low Pollution Future,.au/en/publications/cprs/white-paper/cprs-whitepaper.aspx 7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4.php8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5.php9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4.php10Canada's Action on Climate Change,Government of Canada,http://www.climatechange.gc.ca/default.asp?lang=En&n=D43918F1-11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09年度报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年11月12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4.php13Council adopts climate-energy legislative package,Brussels, 6 April 2009 ,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ION, 14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4.php15The UK Low Carbon Transition Plan: National Strategy for Climate & Energy,/en/content/cms/publications/lc_trans_plan/lc_trans_plan.aspx16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4.php 17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4.php18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5.php19孙振清,刘滨,何建坤,印度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简析,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9年9月National action plan on climate change,government of india20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5.php21面向低碳社会的12大行动,22Action Plan for Achieving a Low-carbon Society,July 29, 200823Action Plan for Achieving a Low-carbon Society,July 29, 200824Interim report by the Hydroelectric Study Group, July 25, 2008.25http://unfccc.int/home/items/5265.php26National strategy on climate change Mexico(Executive Summary),inersecretarial commission on climate change。
2020年国外核领域十大事件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原子能情况反映》编辑部组织相关专家,对2020年国外核领域事件进行梳理,根据事件对国际形势、核安全态势以及未来对核工业发展的影响进行筛选,评选出国外核领域十大事件,供参考。
1美国新型海基低威力核弹头服役2月4日,美国防部宣称,W76-2核弹头已于2019年底随“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田纳西”号开展战略巡航。
W76-2核弹头威力约5000吨梯恩梯当量、附带损伤小,与“三叉戟”-Ⅱ潜射导弹这一海基运载工具相结合,增加潜射核武器运用灵活性。
W76-2核弹头由海基W76-1核弹头(当量10万吨梯恩梯)改造而来,通过全部替换或拆除弹头的氢弹主体(次级),仅使用引爆弹(初级),降低爆炸威力。
2019年2月,美能源部国家核军工管理局宣布,完成首枚W76-2核弹头的生产(首批共生产50枚)。
美国会在2019财年和2020财年共计为该项目拨款7500万美元。
美首次部署W76-2核弹头,形成海基低威力核打击能力,改变了仅有空基战术核打击手段的现状,加强了美核力量的灵活性和响应能力,提升了核武器的实战和威慑能力,丰富了美大国对抗的致胜手段;但也易引发战略误判与核冲突,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破坏国际战略稳定。
2国外加速研制部署高超声速武器3月19日,美海军、陆军联合进行了代号为“FE-2”的“通用高超声速滑翔体”第二次飞行试验,验证了滑翔体系统设计的合理性和动力、飞行控制等关键技术,为美海军、陆军快速研制并部署高超声速武器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
美俄等国均大力发展高超声速武器,视其为大国博弈与战略对抗的重要筹码,正开展高超声速武器攻防和军控等层面的全方位竞争。
其中,俄罗斯已于2019年底列装首批“先锋”高超声速导弹;法国明确其新一代空地巡航导弹将是以超燃冲压发动机推进的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日本近年安排有超声速空舰导弹和高超声速飞行器等项目;英国和印度已关注并筹划高超声速武器发展。
高超声速武器技术优势必将催生全新的作战手段,可能将颠覆现有打击方式和传统防御体系,高超声速武器巨大的战术实用价值和战略威慑潜力正引发世界范围的关注。
2020年高考地理专题复习-如何判读能源结构统计图
方法技巧:如何判读能源结构统计图能源结构统计图是反映区域能源消费总量和不同能源所占比重的一种结构统计图,它与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产业结构统计图等,都是通过给出不同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来描述整体与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定量关系,是高考试题中极为常见的图像之一。
图1 竖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图2 横向柱状能源结构统计图图3 曲线(折线)能源结构统计图能源结构统计图的判读遵循一般的判读方法,最关键的是要注意“三看”:一看坐标,思考横坐标与纵坐标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关系;二看比例,观察各能源构成的比例大小;三看变化,观察总量的变化趋势和各能源构成在不同年份或不同区域的变化。
如图1中要看清每一个柱形的图例长短反映的各种能源所占的比例,如①省份原煤比重超过70%;②省份原油比重近60%;③省份原煤约占70%多,水电和原油占近30%;④省份原煤占80%多。
图2中横轴表示各类发电所占的比重,总量是100%,从每一个柱形的图例构成中可以读出每种发电类型在某个国家中所占的比重,如西班牙发电构成中,热电约占62%,核电约占18%,风电和水电各约占10%,说明西班牙以热电为主。
比较三个国家,西班牙的风电比重最大,意大利的热电比重最大,法国的核电比重最大。
注意既要进行横向比较,也要进行纵向比较。
图3中每两条曲线之间的范围或高度差反映某种能源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
该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世界能源结构的整体,各种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核能,然后分析每种能源在各年的消费构成状况。
不能简单地以读出的纵坐标值70%作为1989年石油的消费比重,而应该根据1989年石油消费比重所占纵坐标段的范围值,计算出约占40%。
根据不同时间各种能源所占纵坐标的范围大小,可以读出各能源所占比例互为消长的动态变化。
最后得出结论:在图示时间段内,世界能源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典型例题】(2013·上海卷)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根据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回答1~2题。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全文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全文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
这标志着中国核电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以下为该《规划》全文——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OO七年十月前言核能已成为人类使用的重要能源,核电是电力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核电不造成对大气的污染排放,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地球温室效应、气候变化的形势下,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是我国能源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对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保障能源供应与安全,保护环境,实现电力工业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工业技术水平和国际地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核电发展专题规划是电力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规划在总结国内核电建设和世界核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我国发展核电的意义和相关条件,提出了核电发展的指导思想、方法和目标。
在核电自主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核电建设项目布局与进度安排、厂址资源开发与储备、核电安全运行与技术服务体系、配套核燃料循环及核能技术研发项目及落实规划所需要的保障政策与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各地区各部门应按照规划合理安排核电建设,促进核电工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一、核电发展的现状(一)核电在世界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第一座商业核电站投产以来,核电发展已历经50年。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5年10月发表的数据,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核电机组共有442台,其中:压水堆占60%,沸水堆占21%,重水堆占9%,石墨堆等其它堆型占10%。
这些核电机组已累计运行超过1万堆?年。
全世界核电总装机容量为3。
69亿千瓦,分布在31个国家和地区;核电年发电量占世界发电总量的17%。
核电发电量超过20%的国家和地区共16个,其中包括美、法、德、日等发达国家.各国核电装机容量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各国经济、工业和科技的综合实力和水平。
核燃料循环后端 PPT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乏燃料:大部分238U(95%), 235U(小于0.83%), 一定数量Pu(1%),裂变产物(约3%)
后处理的目的:提高资源利用——回收乏燃料中 的铀、钚进行再循环(MOX) 改进废物管理——减少废物体积, 实施先进燃料循环(P/T)
乏燃料经过冷却之后仍有很强的放射性,并有 很高的衰变热 核燃料循环中的非常重要的活动
—— 受国家和国际法规(IAEA)的限制 —— 受社会的高度关注
IAEA:国际原子能机构
可采用公路、铁路和 海上运输的方式 核运输是非常安全和成熟的商业活动
法国每年运输大约1,500万件危险品,其中: 30万件为放射性物品,15,000件与核燃料循环有 关 ,750件为燃料、乏燃料、HLW(高放废物)
机械设备实验大厅
中国第一座动力堆乏燃料元件后处理中间试验厂 (中试工程),兰州404厂
设计能力为日处理100公斤乏燃料
我国404厂的核燃料处理能力
日本的燃料再处理厂
青森県上北郡六ヶ所村大字尾駮字野附
乏燃料运输 一座1000MWe的PWR每年卸出乏燃料大约30吨,
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却之后要运离反应堆(离堆贮 存)
铀矿开采
新元件
反应堆
乏燃料
燃料获取
元件制造
中间储存
图1-1. 开式或一次通过式燃料循环示意图
切割、包装 最终处置库
铀矿开采
新元件
反应堆
乏燃料
燃料获取
元件制造
钚产品
中间储存
堆后铀、钚
后处理
乏燃料
废物处理处置 图1-2. 闭式核燃料循环示意图
• 我国核燃料循环相关企业情况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0)—能源综合篇
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0)—能源综合篇中国能源大数据报告(2020)第一章我国能源发展概述一、宏观经济形势1.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经济总量逼近100万亿元大关。
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4.4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
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1%,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明显高于全球经济增速,在经济总量1万亿美元以上的经济体中位居第一,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持续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
图1-1 2010~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速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长5.7%,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10276美元,首次突破1万美元,与高收入国家差距进一步缩小。
国民总收入988458亿元,比上年增长6.2%。
图1-2 2010~2019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内需结构持续改善,市场价格总体稳定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6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1649亿元,比上年增长8.0%,规模首次突破40万亿元。
在国际环境复杂、外部需求波动的情况下,内需特别是消费对于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作用明显。
图1-3 2019年三大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2019年市场价格涨幅总体温和,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9%,低于全年预期目标。
其中,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
第四季度同比上涨较高,拉高了全年水平。
2019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7%。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2.6%。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上涨14.5%。
图1-4 2019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图1-5 2010~2019年CPI和PPI(%)3.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提升,新动能保持较快发展2019年,三次产业发展水平继续提升,制造业增加值有望连续10年位居世界第一,主要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新动能保持较快发展。
碳中和目标下我国核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行业观察•聚焦碳中和NDUSTRY INSIGHTS碳中和目标下我国核能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张海军 李林蔚 高彬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以及政府工作报告中 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为核电 发展提供了积极的政策空间。
提出碳中和目标的意义1 .是我国顺应并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进程的重要决策疫情后实现“绿色经济复苏”已成为世界广泛共识。
2020年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产 业链、供应链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在各国家和地区联系如此密切的今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的命运都 紧密相连”。
当前,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比原来预计的 更迅速、更广泛、更剧烈,更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于提振各方应对气候变化信 心和行动意愿,引领全球经济技术变革潮流意义重大。
目标的提出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欧盟将 其2030年减排目标提高到60%,日本和韩国随即宣布2050年实现碳中和,美国当选总统拜登表示,执政后立即返回《巴黎协定》,承诺在4年里向可再生能源和基础设施等领域投入2万亿美元,2050年实现碳中和。
该目 标的提出,充分展示了我国为全人类共同事业而不懈奋斗的大国责任担当,有利于提升国际影响力和领导力。
当前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博弈,已经不仅仅 是一个生态或环境问题的范畴,而是一个国际政治问 题,应充分发挥应对气候变化是我国优势外交领域的 作用。
一方面,我国可搭建起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起沟通对话的“桥梁”,同时,加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与“南南气候合作”。
另一方面,气候领域存在我 国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话、沟通、合作的空间和可能,田湾核电站36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上升的背景下,应努力成为破解美国对我孤立和打压的重点领域。
2.将促进我国加快能源和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国际社会对疫情后中国引领世界实现绿色复苏充满期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就我国加快能源和经济的绿色低碳转型提出了新的要求,“十四五”规划被期待成为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政策导向的“风向标”。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全文
我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一、概述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我国核能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本报告旨在全面解析我国核能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为相关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我国核能发展的现状1. 发展历程我国核能的发展历程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建设了一系列核电站,初步形成了核能产业体系。
2. 发展规模截至2020年,我国共拥有核电机组58台,总装机容量6,937万千瓦,年发电量约3034亿千瓦时,占全国发电总量的5左右。
3. 技术水平我国的核能技术在吸收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在压水堆、高温气冷堆等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实现了自主研发和商业化运营。
4. 安全管理我国核能的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完善,对于核电设施的规划、建设、运营和退役都有严格的监管和规范。
三、我国核能发展的特点1. 多元化发展我国核能的发展主要包括核电、核燃料循环利用、核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体系。
2. 科技创新我国核能在技术领域进行了大量的自主研发,涌现出一大批技术创新和成果。
3. 资金投入我国政府对核能产业的资金投入持续增加,为核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4. 国际合作我国在核能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合作协议,促进了核能技术的交流和共享。
四、我国核能发展的趋势1. 规模扩大未来,我国核能的规模将继续扩大,核电装机容量有望迅速增长。
2. 技术升级我国将加大对核能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不断提高核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 资源利用核能资源利用的探索将成为未来的重要方向,包括核燃料循环利用和核技术应用的拓展。
4. 国际影响我国将通过国际合作,提升自身在全球核能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五、结论我国核能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参与,以实现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持续发展和贡献。
同时也需要不断加强安全管理、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为核能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核电中长期规划啊(现状)
中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中国核电站分布:载止今日,中国核电站:目前6个投入运营的核电,12个在建的核电站,25个筹建中的核电站——我国将新增58座核电机组工程总投资:5000亿元以上工程期限:2005年——2020年13座核电站58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15年时间总投资超过5000亿元。
这是一组令人咋舌的数字2008年中国将开工建设福建宁德、福清和广东阳江三个核电项目,另外还有4个核电站在建。
在随后的几年中,随着各项设计工作陆续到位,各方将为这三个工程投下上千亿元人民币。
不过,这所有的一切也仅仅是中国“核电强国”梦想的开端,因为根据我国核电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总装机容量要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
这意味着,在今后的十多年间,我国平均每年要开工建设3——4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这在历史上绝无仅有。
而在此蓝图下,在未来十多年中,我国将投下至少5000亿元人民币。
其实,中国开描“核电蓝图”并不是一时的冲动。
在能源紧缺的大背景下,核电成为了最现实的选择。
在未来的中国,从沿海的广东、浙江、福建到内陆的湖北、湖南、江西,几十座核电站将拔地而起。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完整核工业体系的国家之一。
为推进核能的和平利用,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务院做出了发展核电的决定,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核电从无到有,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自1983年确定压水堆核电技术路线以来,目前在压水堆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能力,为实现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5年世界核电站分布图能源问题困扰中国2008年7月4日,星期五,这是合同签订前的最后一个周末,唐红键办公室的门一直敞开着。
这天,下属们从他的办公室进进出出,从小到服装颜色,大到领导讲话的排序,下属们依次向他汇报,并等待他的确定。
不过,在唐红键看来,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以后无数个类似“7月8日”这样的日子而服务,毕竟那个是以“亿元”为单位的大生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对三大"瓶颈" 中科院拟定我国核能发展路线图
核能具有绿色、高效、低碳排放和可规模生产的突出优势已被世人公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核能迎来发展的春天,而近年来我国更是将“积极发展”核能列入了中长期发展规划的战略重点之一。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10月通过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争取达到4000万千瓦;仅仅3年之后的今天,这一目标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据有关专家透露,到2020年,中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7000万~8000万千瓦,到2030年,核电装机将提高到2亿千瓦,2050年则将提高到4亿千瓦。
可以预见,我国核能长期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核废料处理”、“核燃料稳定供给”和“核科学工程人才”。
近来,中国科学院针对这些核心问题,提出了以建立ADS(加速器驱动的次临界系统)嬗变系统和钍基核能系统为最终目标的“未来先进核裂变能”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希望通过开展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先导专项研究,储备未来先进核能的核心技术和人才,并与我国已有或正在部署的其他重要内容一起,构成我国近中远相结合的核能发展完整布局,保障其长期持续发展。
利用ADS系统嬗变长寿命核废料
根据我国的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相关预测,我国的核电发展速度将远远高于世界核电发展的平均速度。
目前全球在建的28个核电站中,17个在亚洲,而我国就占其中的12个。
有关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座1GWe的核电站,按一年使用25吨浓缩铀计算,则每年卸出燃烧过的乏燃料约25吨,其中,可再利用的铀(其中含1%235U)约为23.75吨,钚约200公斤,中短寿命的裂变产物(FPs)约1吨,寿命长达百万年的次锕系核素(MAs)约20公斤,长寿命裂变产物(LLFPs)约30公斤。
目前,我国《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的调整方案正在等待国务院最后审批。
其2020年的保守目标是运行75GWe(1GWe=1百万千瓦)、在建30GWe,努力目标则是运行80~100GWe。
按保守目标估算,到2020年的核乏料累积存量为0.75万~1.25万吨;按努力目标计算,则达到2.0万~2.5万吨,其中钚160~200吨、MAs16~20吨、LLFPs24~30吨。
那么,在快速发展核电的同时,如何安全地处理处置长寿命核废料?
美国作为世界上核电规模最大的国家,采用的是被称为“一次通过”的方案,也就是核乏料从核电站反应堆内卸出并经冷却后,直接进行永久性地质深埋储存。
该方案的出发点是不分离核乏料中的钚,以免核扩散;但这种方案也浪费了核乏料中仍可使用的核燃料,而且建设和运行地质处置库的成本极高。
更为严重的是,核废料的放射性寿命长达上百万年,“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它们对整个生物圈的放射性危害难以预估和控制。
”相关专家表示。
因此,美国的“尤卡山计划”在实施22年后于2009年9月被奥巴马政府终止。
法国是世界上核电占全国总发电量比例最高的国家,达到80%。
因此法国极为重视核废料的安全处理处置问题,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建立和完善被称为“闭式循环”的核燃料循环技术,即对核乏料进行分离,把其中96%~97%的铀和钚再制成核燃料棒进行循环使用,把另外3%~4%的长寿命和高放射性核废料(主要是次锕系元素和裂变子核)进行地质永久深埋。
“这种办法可大幅度降低需要地质处置的核废料的体积,但仍没有解决核废料的长周期放射性问题。
”专家表示。
为更好地解决核废料的长寿命放射性问题,目前国际核能界正致力于发展核的嬗变技术,以便于进一步对分离出来的核废料在经嬗变(使其放射性寿命从数百万年降低到约700年)后再地质深埋,从而使人们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够较好地保证安全处置核废料,消除公众对核废料污染的疑虑。
快中子反应堆(简称快堆)和ADS系统原则上都能嬗变核废料。
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研究认为,ADS系统具有更高的中子余额和更硬的中子能谱,对嬗变更有利,是安全处置核废料最有潜力的工具。
我国也曾就此组织多次院士咨询,结论是“从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地位看,快堆侧重于核燃料增殖,ADS侧重于核废料嬗变,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据介绍,ADS系统研究是目前国际核能界的热点。
为确保核能的长期持续发展,我国也需尽早制定ADS发展路线图,而中科院正是瞄准这一国际研究前沿和热点,计划展开系统性攻关。
挖掘钍资源潜力
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核燃料仅有铀-235一种,而且其在天然铀中的含量很低(约0.7%),因此,全球的铀-235核燃料资源量是十分有限的。
国际原子能机构在2009年的相关报告中按全球约2TW
(1TW=1000GW)的核电规模估算,铀-235资源还可供人类使用50~80年。
因此要实现核能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实现核燃料来源的多样化,保障核燃料的稳定供应。
铀-238是可人工转换的核燃料,在天然铀中的含量高达99.3%。
利用快堆可使铀-238转变为钚-339,后者再吸收中子后即开始裂变并释放能量。
理论上利用快堆可使铀核燃料的利用效率比压水堆提高60倍左右,据此估算铀-238可供人类使用上千年。
由于铀钚燃料循环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钚,因此需要特别重视防止核扩散;另外,其费用也比较高。
据悉,我国第一座快堆——“中国实验快堆(CEFR)”在今年7月21日首次达到临界,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八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之一,标志着我国先进核能系统技术的重大突破。
钍-232是另一种可人工转换的核燃料,它在吸收一个中子之后将转变为铀-233。
后者的中子产额很高,比铀-235和钚-239更具优势,可据此形成钍铀燃料循环,而且钍铀转换过程伴有强γ辐射,可有效防止核扩散。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地球上的钍资源量是铀的3~4倍,而我国的钍资源蕴藏是比较丰富的。
我国已查明的钍资源工业储量28万多吨(ThO2),其中75%以上在白云鄂博的主东矿区。
但目前钍并未被当做核燃料资源得到应有的重视,流失十分严重。
2005年,徐光宪、师昌绪、何祚庥等15位院士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受放射性污染的紧
急呼吁》,建议保护白云鄂博矿钍和稀土资源,避免黄河和包头遭受放射性污染,同时提出研究开发钍铀-233循环堆。
该建议很快得到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批示:“这个建议很重要,请国家发改委阅办。
”专家认为,开发利用钍资源的核能价值,不仅可扩大核燃料的来源,还可解决稀土开采中的钍资源流失和放射性环境污染问题。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钍燃料循环的优点持肯定态度。
早在2005年4月,国际原子能机构就有报告指出,钍铀循环不仅产生低放废料,且消耗低;钍铀循环转换效率比铀钚循环更高;钍铀循环可在更宽的中子谱内进行;钍基燃料的在堆性更好;钍基核废料的长期暂存和永久储存处理较简单;此外它有利于更彻底地消耗钚、废料的放射性毒性。
我国科学家对此也十分重视,2007年中科院在《21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体系战略研究》中提出了设立以钍资源利用为重点的国家重大专项的建议;2008年国家能源局也建议设立钍资源核能利用国家级科研专项。
目前,核能发达国家均制定了钍资源利用的长期计划,积极推进相关研究。
以印度为例,印度的钍资源比中国更丰富,印度已制定了三阶段核能发展计划,并计划在2050年左右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
他们建立了使用铀-233燃料的Kamini研究堆,并在Trombay的研究堆和重水堆中辐照钍燃料;同时也在积极推进先进钍燃料重水堆(AHWR)
的设计与开发。
日本也于2008年10月牵头并联合美、法等成立了钍基熔盐堆国际合作论坛,确定了研究战略,制定了路线图并提出综合钍基熔盐核能系统的设想。
其他欧盟数国、美国、加拿大等也都推出了相关研究计划。
要开发利用钍-232的核能价值,就必须掌握钍的完整的核数据,深入理解和掌握从钍-232到铀-233的转换规律,同时要研究适应钍的特点的反应堆。
据介绍,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曾开展过30多年的钍铀循环基础研究,但总体上基础仍然很薄弱。
路线图清晰
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对于开展钍基核能系统和ADS嬗变系统两大内容的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中科院已经有一个清晰的科技发展路线图。
在ADS嬗变系统方面,中科院初步拟定了三阶段计划,分别在2016年、2022年和2032年前后,先后建成预研装置、实验装置和示范装置;此后将进入技术转移及商业应用和推广阶段。
在钍基核能系统方面,计划在到2015年左右的第一阶段,集中力量加强钍铀循环和熔盐反应堆技术的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在此后的2020年和2030年前后,力争完成10兆瓦的钍基熔盐原型堆和100兆瓦的示范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