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教和道教的南传(一)道教的形成与传播方式1、道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道教文化的“南化” 1、步罡踏斗摄自岭南巫舞 2、气禁承自岭南禁咒 3、道啸源自岭南巫啸
“南化”:
指道教文化中的斋醮仪式、神 仙体系和仙学理论在一定程度 上受到岭南文化的熏染和影响, 有的甚至是直接摄取岭南文化 的某些方面或内容。
步罡踏斗:
禹届南海之滨,见鸟禁咒,能令大石 翻动,此鸟禁时,常作是步。禹遂模 写其行,令之入术。自兹以还,术无 不验。因禹制作,故曰禹步。末世以 来,好道者众,求者蜂起,推演百端。
(1)文学艺术取材道教仙话 (2)文学艺术体现道教精神 首先,表达“自然”审美观 其次,反映“抱朴”人生观 再次,抒发浪漫情怀
道教与岭南文化
一、道教和道教的南传 (一)道教的形成与传播方式 (二)道教南传的条件与途径 二、道教与岭南文化的互化 (一)岭南文化的“道化” (二)道教文化的“南化”

《洞神八帝元变经》
气禁 :
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 恶。……以炁禁金疮,血即登止, 又能续骨连筋。以炁禁白刃,则可 蹈之不伤,刺之不入。若人为蛇虫 所中,以炁禁之则立愈。

葛洪《抱朴子内篇·至理》
太始二年,西方有因霄之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皆善啸,丈夫啸闻百里,妇 人啸闻五十里……。人舌尖处 倒向喉内,亦曰两舌重沓。
一、道教和道教的南传
(一)道教的形成与传播方式 1、道教的形成 2、道教的传播方式
(二)道教南传的条件与途径
1、道教南传的条件 (1)岭南秀异的地理环境,成为
仙道乐至的福地
(2)岭南殊异的人文环境,契合 道教文化形貌
2、道教南传的途径
二、道教与岭南文化的互化 (一)岭南文化的“道化” 1、岭南信仰富有道情 2、岭南民俗蕴涵道味 3、岭南文学艺术饱含道韵

王嘉《拾遗记》
道教文化形貌:
是指道教文化元素组成一个统合 整体的现象,它包括道教的信 仰、道义、教理以及道功、道 术诸因素。
五斗米道:
(张)陵,顺帝时客于蜀,学道鹤鸣山中, 造作符书,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辄出五斗 米,故谓之“米贼” 。

范晔《后汉书·刘焉列传》
太平道:
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 畜养弟子。
道化:
是指道教对岭南文化的某些方面实 现渗透功能的文化现象,如道教的 诸神崇拜、科仪道术、哲理思想, 对岭南信仰、岭南民俗和岭南文学 艺术所产生的渗透效应。
(1)岭南食俗讲究,反映道教重生养生思想 (2)岭南丧俗豁达,体现道教乐生思想 (3)岭南杂俗方术,渗透道教斋醮科仪
第一,岭南饮食讲究少而精,符合道教“节食”原则 第二,岭南饮食讲究清淡,适合道教“淡味”要

范晔《后汉书·皇甫嵩列传》
(1)以符水药物治病传播 (2)以善道教化天下 (3)以壮大神威布道
九疑五岭,神仙之墟,山水幽奇,烟霞胜异,如 阳朔之峰峦挺拔,博罗之洞府清虚,不可忘也。 所以祝融棲神于衡阜,虞舜登仙于苍梧,赫胥耀 迹于潜峰,黄帝飞轮于鼎湖,其余高真列仙,人 臣辅相,腾翥逍遥者。无山无之,其故何哉?山幽 而灵,水深而清,松竹交映,云萝杳冥,固非凡 骨尘心之所爱也。况邃洞之中,别开天地,琼膏 滴乳,灵草秀芝,岂尘目能窥,凡屣所履也。得 延年之道,而优游其地,信为乐哉!

李昉《太平广记》卷四十三《薛玄真》
第一,岭南政治气候宽松,适合道教生长
第二,岭南民俗古朴,与道教有共通之处 巫术流行 图腾崇拜 神仙信仰
第一,岭南政治气候宽松,适合道教生长 第二,岭南民俗古朴,与道教有共通之处 巫术流行 图腾崇拜 神仙信仰
从楚地、蜀地传入 从吴地传入
求 第三,岭南食肆建筑,吻合道教崇尚自然品格 第四,岭南饮食讲究食疗,契合道教服饵主张 第五,岭南食肆和菜谱,使用道教术语
首先,对死的称谓,契合道教“成仙”追 求
其次,墓地的选址,符合“风水”学说
再次,随葬的器物(镇墓券 )充满道教色彩
画井符
“井”字正面图 (引自《道法会元》卷二百五十五, 《道藏》第30册,第572页)
“十不葬” 谣诀: 一不葬粗顽石块;二不葬急水滩头:
三不葬深沟绝壁;四不葬孤独山头; 五不葬神前庙后;六不葬左右休囚; 七不葬山岗撩乱;八不葬风水悲愁; 九不葬坐下低小:十不葬龙虎尖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