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几何状态数据处理系统说明书0325
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数据分析软件用户手册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数据分析软件用户手册成都普罗米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2010年6月目录1. 前言 (1)2. 系统安装与启动 (1)2.1硬件设备 (1)2.2软件平台 (1)2.3 软件安装 (2)2.4 启动软件 (2)3. 系统简介 (3)3.1 文件菜单组 (3)3.2 项目管理菜单组 (4)3.3 设计线路菜单组 (4)3.4 检测数据菜单组 (4)3.5 设置菜单组 (4)3.6 窗口菜单组 (5)3.7 帮助菜单组 (5)4. 项目管理 (5)4.1 新建项目 (5)4.2 打开项目 (6)4.3 修改项目 (6)4.4 关闭项目 (7)4.5 删除项目 (7)5. 导入数据 (7)6. 轨道检测数据报表 (9)7. 轨道检测数据分析 (11)1. 前言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数据分析软件GaugeMan.exe V2.0是专门为本公司的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例如:SGJ-I-CDP-3轨道放样尺)的轨道检测数据分析管理处理软件。
它可以导入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生成的轨道检测数据记录文件,生成并输出各种检测成果数据报表;利用轨道检测数据对轨道进行横向偏差、高程偏差、轨距偏差、水平偏差、轨向不平顺性、高低不平顺性、扭曲不平顺性(三角坑)等特性的数据分析,并可对超限部位的钢轨扣件进行模拟调整,具有丰富的报表和图形显示功能;【系统研制】:成都普罗米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厂商】:成都普罗米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成都普罗米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 20102. 系统安装与启动2.1硬件设备2.2软件平台1.操作系统版本:Microsoft简体中文Windows 9.x/Me/NT/2000/XP2.数据库平台版本:Microsoft DataAccess 7.03.其它支撑软件无2.3 软件安装运行GaugeMan 2.0安装光盘上的GaugeMan目录中的Setup.exe安装程序,选择并确认安装目录后,按照安装向导的提示完成软件系统的安装。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第三章 著作权证书 ....................................... 70 第四章 使用情况 ......................................... 71 第五章 报 价 ............................................ 71
1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数据处理系统使用说明书
§2.6 多点拟合求圆(球)心计算功能 .............................. 46 2.6.1 空间圆心拟合计算功能 .................................46 2.6.1.1 数据文件 ...........................................46 2.6.1.2 操作说明 (空间圆心计算方法一) ....................47 2.6.1.3 操作说明 (空间圆心方法二) ........................50 2.6.1.4 操作说明 (多点拟合球心坐标计算) ..................52 2.6.1.5 操作说明 (平面圆圆心计算) ........................52 §2.7 独立坐标系转换功能 ........................................ 52 2.7.1 三维坐标系转换 .......................................52 2.7.1.1 数据文件 ...........................................53 2.7.1.2 操作说明 ...........................................54 2.7.2 平面坐标系转换 .......................................56 §2.8 参考点坐标互换计算功能 .................................... 56 §2.9 坐标正反算功能 ............................................ 59 2.9.1 操作说明 .............................................60 2.9.1.1 单个点坐标正反算 ...................................60 2.9.1.2 批量点坐标正算 .....................................61 2.9.1.3 批量点坐标反算 .....................................62 §2.10 联系测量 ................................................. 63 2.10.1 操作说明 ............................................63 2.10.1.1 一井联系测量 ......................................64 2.10.1.2 数据格式 ..........................................64 2.10.1.3 计算结果 ..........................................65 2.10.1.4 两井联系测量 ......................................67 2.10.1.5 数据格式 ..........................................68 2.10.1.6 计算结果 ..........................................68
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系统在城市轨道车辆上的应用

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系统在城市轨道车辆上的应用摘要以城市轨道车辆为前提,介绍了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系统的整体方案和系统组成,分析了轨道几何参数的检测原理和轨道检测的功能需求,结论证明安装此系统可以实现轨道几何参数的动态实时检测。
关键词轨道检测实时检测激光测量1.前言轨道几何状态是轨道结构部件综合性能的表现,直接反映了轨道质量状态的优劣。
较差的轨道几何平顺状态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性能,并且缩短轨道的使用寿命,增加轨道运营维护成本。
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系统采用激光器和惯性导航系统等检测手段,应用了激光测量原理和综合数据分析软件,对轨道状态进行几何不平顺检测,检测项点包括:线路轨距、左右轨向、左右高低、水平(超高)、三角坑、曲率等。
并通过里程定位装置,实现异常位置定位。
2.检测系统的组成与原理2.1系统组成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系统主要由激光摄像组件、惯性测量组件、里程定位装置、检测主机等几个部分组成,采用惯性基准原理、无接触测量方式。
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系统的主要传感器都安装在特殊设计的检测梁上。
检测梁容易安装、维护和检修。
其它设备安装在工作间的机柜内。
从传感器到机柜之间有信号线和电源线连接。
检测梁安装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系统安装示意图2.1.1激光摄像组件检测梁左、右两侧各安装1-2个激光摄像组件,保持固定的相对几何位置。
激光摄像组件主要由激光传感器、摄像机等组成。
激光器发射激光平面与被测钢轨走行方向垂直,激光照射到钢轨上,形成钢轨断面轮廓线。
摄像机从一定的角度获取含有钢轨断面轮廓线的图像。
当激光器和摄像机的相对空间位置固定后,激光平面上的物点和图像上的像点也有确定的对应关系。
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即可用数学方法对物点与像点的对应关系进行描述。
激光摄像组件示意图如图2所示。
图2激光摄像组件示意图2.1.2惯性测量组件惯性测量组件安装在检测梁上,主要由陀螺仪、加速度计等组成。
能够测得检测梁的运动姿态,提供车辆的侧滚、点头和摇头等运动参数,为信号处理时考虑车速、离心加速度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而做出相应的补偿。
【精品】FS2500轨道电路应用说明书

F S2500轨道电路应用说明书FS2500轨道电路应用说明书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版次本文件受版权保护,受保护的所有者版权包括但不限于文件内部的文字、图形和表格,这些信息属公司机密。
除非取得我公司授权人的许可外,文件不得复印、引用或选用。
本文件仅用于北京地铁5号线信号系统工程项目。
目 录1术语 ----------------------------------------------------------------------- 7 2概述 ------------------------------------------------------------------------ 8 2.1介绍 ------------------------------------------------------------------------------------------ 82.1.1与本文件相关的技术文件 -------------------------------------------- 82.1.2目的 ----------------------------------------------------------------- 82.1.3范围 ----------------------------------------------------------------- 8 2.2FS2500的分类 ----------------------------------------------------------------------------- 82.2.1‘5K’系统---------------------------------------------------------- 82.2.2‘2K’系统---------------------------------------------------------- 8 2.3轨道电路的类型 --------------------------------------------------------------------------- 92.3.1轨道无绝缘节方式 --------------------------------------------------- 92.3.2轨道有绝缘节方式 --------------------------------------------------- 92.3.3混合型--------------------------------------------------------------- 9 2.4FS2500轨道电路设备的使用 ----------------------------------------------------------- 9 2.5FS2500轨道电路应用参数 ------------------------------------------------------------ 10 2.6方案设计 ---------------------------------------------------------------------------------- 10 3频段分配 ------------------------------------------------------------------ 11 3.1介绍 ---------------------------------------------------------------------------------------- 113.1.1串扰 ---------------------------------------------------------------- 113.1.2互感 ---------------------------------------------------------------- 113.1.3传导串扰------------------------------------------------------------ 113.1.4减小串扰------------------------------------------------------------ 123.2‘5K’轨道电路------------------------------------------------------------------------- 123.2.1载频 ---------------------------------------------------------------- 123.2.2调制频率------------------------------------------------------------ 133.2.3频段配置规则------------------------------------------------------- 143.2.4典型频段配置------------------------------------------------------- 143.2.5侧移 ---------------------------------------------------------------- 153.2.6‘Z’频段轨道电路的应用------------------------------------------ 153.2.7位移 ---------------------------------------------------------------- 15 3.3‘2K’轨道电路------------------------------------------------------------------------- 163.3.1‘2K’载频和调制频率 --------------------------------------------- 163.3.2频段标识------------------------------------------------------------ 163.3.3频段分配规则------------------------------------------------------- 163.3.4典型频段配置------------------------------------------------------- 173.3.5道岔和渡线区的‘2K’设备 ---------------------------------------- 17 4轨道电路配置-------------------------------------------------------------- 184.1介绍 ---------------------------------------------------------------------------------------- 18 4.2‘5K’轨道电路的配置 --------------------------------------------------------------- 184.2.1无绝缘‘5K’轨道电路的布局 -------------------------------------- 184.2.2有绝缘‘5K’轨道电路的布局 -------------------------------------- 194.2.3混合型‘5K’轨道电路的布局 -------------------------------------- 194.2.4‘5K’型列车自动防护环路的配置 --------------------------------- 194.3‘2K’轨道电路的配置 --------------------------------------------------------------- 214.3.1有绝缘‘2K’轨道电路的布局 -------------------------------------- 214.3.2道岔和渡线区的有绝缘‘2K’轨道电路----------------------------- 21 4.4正线轨道电路 ---------------------------------------------------------------------------- 224.4.1‘5K’正线轨道电路 ----------------------------------------------- 224.4.2在现有‘5K’轨道电路中插入额外的轨道电路---------------------- 22 4.5道岔和渡线区的轨道电路 ------------------------------------------------------------- 224.5.1介绍 ---------------------------------------------------------------- 224.5.2一般程序------------------------------------------------------------ 224.5.3道岔和渡线区‘5K’轨道电路的例子 ------------------------------- 234.5.4道岔和渡线区‘2K’轨道电路的例子 ------------------------------- 26 5调谐区设计 ---------------------------------------------------------------- 27 5.1介绍 ---------------------------------------------------------------------------------------- 27 5.2介绍 ---------------------------------------------------------------------------------------- 27 5.3调谐区的调整 ---------------------------------------------------------------------------- 27 5.4终端棒安装 ------------------------------------------------------------------------------- 27 5.5影响轨道调谐的因素 ------------------------------------------------------------------- 27 5.6调谐区长度计算 ------------------------------------------------------------------------- 27 5.7坑槽区道床的调谐区长度 ------------------------------------------------------------- 30 5.8典型轨道电路布置的调谐区长度测量 ---------------------------------------------- 30 5.9‘5K’轨旁设备的定位 --------------------------------------------------------------- 315.10钢轨接头外的轨连线 ------------------------------------------------------------------- 32 5.11与检查轨的连接 ------------------------------------------------------------------------- 32 6轨道连接线设计------------------------------------------------------------ 336.1介绍 ---------------------------------------------------------------------------------------- 336.1.1轨道连接线综述----------------------------------------------------- 336.1.2道岔和渡线区的轨连线---------------------------------------------- 336.1.3牵引系统------------------------------------------------------------ 33 6.2故障的影响 ------------------------------------------------------------------------------- 336.2.1运行回路、钢轨破裂和接地故障 ------------------------------------ 336.2.2钢轨破裂------------------------------------------------------------ 336.2.3串扰与馈电泄漏----------------------------------------------------- 346.2.4接地轨连线 --------------------------------------------------------- 34 6.3道岔和渡线区域 ------------------------------------------------------------------------- 346.3.1串扰 ---------------------------------------------------------------- 346.3.2并行区段和侧线----------------------------------------------------- 356.3.3剩余的并行区段----------------------------------------------------- 356.3.4侧线长度------------------------------------------------------------ 366.3.5连续轨-------------------------------------------------------------- 376.3.6终端棒-------------------------------------------------------------- 396.3.7相邻的轨道电路----------------------------------------------------- 396.3.8电缆松紧------------------------------------------------------------ 396.3.9终端棒位置 --------------------------------------------------------- 396.3.10其它连接------------------------------------------------------------ 39 6.4‘5K’系统的均衡轨连线 ------------------------------------------------------------ 40 6.4.1介绍 ---------------------------------------------------------------- 40 6.4.2运行轨牵引回流过渡轨连线的参数 ---------------------------------- 40 6.4.3均衡轨连线 --------------------------------------------------------- 40 6.4.4断轨检测------------------------------------------------------------ 41 6.4.5均衡轨连线区内的长度---------------------------------------------- 41 6.4.6道岔与渡线区域----------------------------------------------------- 42 6.4.7道岔和渡线区域的连接---------------------------------------------- 42 6.4.8子站连接------------------------------------------------------------ 43 6.5‘2K’系统的跨接轨连线 ------------------------------------------------------------ 44 6.6结构接合点(钢轨接头)连接 ------------------------------------------------------- 452.1介绍本文件给出了FS2500轨道电路系统应用设计规则的详细描述,并且,给出了系统分项应用参数和典型应用图例。
轨道板精调说明书

适合于野外探测和勘探
满足军方使用要求
供电方式:直流12V或交流220V两用
CF-19整机重约5磅(2.27kg)
内置锂电池可以提供7小时左右的续航时间
工作时间: 4.6-8 小时
电源 100~240V 自适应,50~60 赫兹
充电时间: 关机4.5小时,开机7小时
工作温度(℃) 0-40℃
板纵向偏差:指平行于铺板方向的偏差;
板纵高程偏差:指垂直于板的偏差;
比较上块板横向偏差:以上一块板为基准而获得的横向偏差;
比较上块板高程偏差:以上一块板为基准而获得的纵向偏差。
2.2.5
棱镜高: 0.175m,指轨道板面到棱镜中心的距离;
棱镜常数:我们提供的棱镜常数为0.0175;
横向偏差:根据校准标架后自动保存的数据会自动计入此栏;
在“新建行”中可以输入新的平曲线设计数据,如图所示。
平面参数的输入
平面参数的输入根据我们下面的图形来介绍:
(1)在线型里选择“直线”,输入HZ点坐标,也可以是直线上任意一点,任意一点必须对应相应的里程,坐标,缓和曲线长。
(3 )在线型里选择“圆”输入HY点坐标,圆半径。
端口:在设备管理器里查看,选择对应的端口;
波特率:与全站仪里的波特率需对应;
数据位:8;
停止位: 1;
奇偶 : N;
仪器类型: 选择你所使用的仪器型号。
2.2.4
根据工程所要求的精度设定限差,限差单位为m,如图所示。
定向横向偏差:指在3、4号棱镜参与定向时设置的偏差;
板横向偏差:指垂直于铺板方向的偏差;
里程与超高:表示各个里程对应的设计超高值。
在新建行中可以输入新的超高设计数据,如图所示。
钢轨轮廓全断面及轨道几何参数检测系统

在 目I j i 『 的 H常维修榆查 中,很难做到对每条 曲线的 摄 像组件 、数 据处 理组件 、里程定 位组 件和 机械悬 挂
钢 轨 有 计 划 地 进 行 磨 耗 测 量 , 丁务 部 门不 能 及 时 有 效 掌 装 置 组 成 ,其 架 构 组 成 见 图 l 、 基 本 测 量 项 同包 括 钢 轨
装 置 组 成 ,左 右两 侧 的激 光摄 像 组 件 安 装 在 检 测 梁 f ,
3 软件设计 和数据处理
数据处 理组 件 是由 图像处理 计算 机 、数 据处理 计 算 机 、网络 打印机 、交换 机等组 成 。图像处 理计算 机
保持 } 占 1 定的S N X t , J L 何位 置。激光器 发射线形结构光 ,光 平 面 被测 钢轨 走行 方向垂直 ,结构光 照射到 钢轨 } : ,
法 钢轨轮 廓 全 断面检 测基 于激 光摄像 非接 触测 量技 术 ,主 要 由激光摄 像组 件 、数据 处理 组件 、里
程 定位 组件等 组 成。通 过检 测数据 分析 与现 场验证 ,钢轨轮 廓 全断 面和轨 道 几何 参数 检测 系统 运 用
稳 定可 靠 ,准确度 高,重复性好 ,满足现 代铁路轨 道基 础设施检 测 的需要 。
握钢轨磨损状态 ,给轨道维修养护带来诸多 难p I .
垂 直磨耗 、侧 而磨 耗和 总磨耗 ,钢 轨横 向位 移 、垂 向
钢 轨轮 廓 伞断 面及轨 道 几何参 数检测 系统 基 于激 位 移 ,钢 轨横 向位 移可计 算轨 距几 何参 数 ,垂 向位 移
光摄 像测 量技 术 ,集 成于轨 道检查 车 .融合 轨道 几何 是计算高低 几何 参数的重要分量 。
高速铁路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与轨道精调

高速铁路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与轨道精调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对线路平顺性、稳定性要求很高,因此线路必须具备准确的几何线性参数,无砟轨道精调意义重大。
标签轨道;轨道静态调整1 轨道几何状态轨道几何形位五要素:轨距、方向、高低、水平、轨底坡2 轨道静态调整轨道静态调整是在联调联试之前根据轨道静态测量数据对轨道进行全面、系统地调整,将轨道几何尺寸调整到允许范围内,对轨道线型进行优化调整,合理控制轨距、水平、轨向、高低等变化率,使轨道静态精度满足高速行车条件。
静态调整应在长钢轨应力放散并锁定后进行2.1 轨道静态调整作业流程清理钢轨、检查扣件密贴情况→第一遍绝对测量→根据高低超限情况检查扣件,并调整→现场核实,调整基准轨的轨向和高低→第二遍绝对测量→现场核实,调整轨距和水平→相对测量2.2 轨道静态调整要求一个基本原则:重检慎调。
三要素:人员、设备、材料。
三个关键环节:测量、计算、调整。
2.3 作业准备2.3.1 人员:根据细化的作业流程配备足够的人员,尤其是要配足测量人员。
2.3.2 设备: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对钢轨进行轨距、轨向、水平(超高)、绝对坐标的测量CPⅢ目标棱镜:全站仪自由设站边角交会的目标全站仪:对轨道几何尺寸测量仪上的棱镜进行坐标测量气象测量仪器:用于测距温度、气压改正静态检测仪:用于相对测量2.3.3 材料2.4 测量2.4.1 传统测量手段轨距尺测轨距与水平方向测量:一般用20米的弦线在钢轨内侧套拉10m的测点高低一般用20米的弦线在钢轨顶面顺着前进方向套拉10m的测点进行数据测量2.4.2 相对测量类似于轨检车检测系统,常用的有弦测法和惯性基准法。
2.4.3 绝对测量基于CPⅢ控制网,先用全站仪自由设站后方边角交会的方式确定全站仪中心的三维坐标,再按极坐标测量的方法测量轨道上轨检小车棱镜点的坐标,最后与轨道点的设计坐标进行比较,计算该轨道点测量坐标和设计坐标的差值,从而逐步把轨道调整到位的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仿真实训系统产品使用说明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仿真实训系统产品使用说明欢迎使用捷安公司产品《CRH2动车组综合仿真实训系统》。
该产品是捷安公司从构思、调研设计到投入研发,历时三年而取得的最新技术成果。
它综合利用了计算机信息技术领域中的最具发展潜力的网络技术、三维实时仿真技术、微机测控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四大技术,完全在计算机上构建了一个接近真实的机车学习、实训、演练环境。
如果您在使用本系统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请先仔细阅读软件使用说明书和本帮助系统,看是否能解决您所遇到的问题。
如果还是没有您所需要的信息的话,请与我们的技术支持联系。
您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获得满意的答复。
目录目录 (3)最终用户许可协议 (4)第一章系统介绍 (7)1、该网络化数字仿真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简述: (7)2、该网络化数字仿真系统组成结构简述: (7)第二章安装与卸载 (8)1、运行环境 (8)2、安装软件 (9)3、卸载软件 (17)第三章客户端使用说明 (18)3.1司机台介绍 (18)3.2软件 (24)3.2.1启动客户端 (24)3.2.2客户端主界面介绍 (26)3.2.3驾驶演练系统介绍 (28)3.2.4模拟驾驶操纵台的介绍 (39)3.2.5列车启动操作步骤 (50)3.2.6故障处理演练介绍 (56)3.2.6.1故障处理考核计算机自动判分标准答案 (62)3.2.7非正常行车作业介绍 (69)3.2.7.1 非正常情况考核计算机自动判分标准答案 (80)最终用户许可协议本《最终用户许可协议》(以下称“本协议”)是您(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与郑州捷安网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软件产品(包括但不限于郑州捷安网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机车模拟驾驶系统、郑州捷安网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多媒体教学系统等,以下称“本软件”或“软件产品”)版权所有人郑州捷安网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称“捷安公司”)之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
在您使用本软件产品之前,请务必阅读本协议,任何与本协议有关的软件、电子文档等都应是按本协议的条款而授权您使用的,同时本协议亦适用于任何有关本软件产品的后期发行和升级。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轨道板几何尺寸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轨道板几何尺寸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现代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板的几何尺寸检测成为了保障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检测方法主要依赖人工测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易受人为因素影响,难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因此,基于三维重建技术的轨道板几何尺寸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系统的设计思路、实现方法及实际应用效果。
二、系统设计1. 系统架构设计本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结果输出与展示模块。
数据采集模块负责获取轨道板的三维点云数据;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负责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轨道板的几何尺寸信息;结果输出与展示模块将处理后的结果以可视化形式展示给用户。
2.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数据采集模块采用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仪,通过扫描轨道板表面获取其三维点云数据。
该模块应具备高精度、高效率、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以保证采集到的点云数据质量。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设计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点云数据预处理、特征提取、尺寸测量等功能。
预处理环节包括去噪、滤波、平滑等操作,以提高点云数据的信噪比;特征提取环节通过算法识别出轨道板的边缘、轮廓等特征;尺寸测量环节则根据提取的特征信息,计算出轨道板的几何尺寸。
4. 结果输出与展示模块设计结果输出与展示模块将处理后的结果以图表、曲线等形式展示给用户。
用户可以通过该模块直观地了解轨道板的几何尺寸情况,便于后续的维护与检修工作。
三、系统实现1. 硬件设备选型与配置本系统所需的硬件设备主要包括三维激光扫描仪、计算机等。
选型时需考虑设备的精度、稳定性、抗干扰能力等因素,以保证系统整体性能的稳定可靠。
2. 软件算法实现软件算法是实现本系统的关键。
在数据处理与分析模块中,需要采用合适的算法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尺寸测量。
这些算法应具备高精度、高效率、稳定性好等特点,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GJ-5型轨检车的检测原理及数据处理

GJ-5型轨检车的检测原理及数据处理摘要:轨道检查车是检查轨道病害的大型动态检测设备,对运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文章简要探讨GJ-5型轨检车所采用的激光和摄像检测技术对常见病害的检测原理,介绍轨检车在病害检测中所产生的数据的识读及处理方式,分析我国两种轨道质量评价法的利弊以及应用方法。
关键词:轨检车;检测原理;数据处理1引言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常采用一维光电位移传感器,为满足测量系统的定位要求,安装基准一般选择在以轮对为刚体的结构上。
从测量原理角度来看,测量链的简捷有助于提高测量系统的精度。
但是,随着检测速度的提高,轮轨作用力的增大,轴箱的振动随之增大,工作环境的恶劣束缚了检测系统的性能。
随着传感器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开始采用二维光电位移传感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满足于更高精度的检测速度的激光和摄像技术获得应用并逐步取代了原有的其他检测系统。
目前,当今世界高速铁路发达的国家,激光和摄像检测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而且,已成为目前世界上轨道检测系统的主流。
如日本、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均不同程度采用了该检测技术,从而提高了系统检测速度、精度和可靠性。
在此背景下,我国引进了GJ-5型轨检车,采用激光和摄像检测技术,可测项目有:轨距、左右轨向、三角坑、曲率、车体加速度、轨底坡(可选项)、钢轨断面(可选项)等。
2GJ-5型轨检车对病害的检测原理2.1高低检测原理高低的测量基于惯性基准原理与图像测量原理。
测量梁相对于钢轨的位移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测量梁自身的位移,这部分由测量梁中的惯性包测量出梁的垂直加速度,并由系统对其修正,除去重力分量等不利因素,对加速度进行二次积分可得位移值。
第二部分为测量梁移动后与钢轨之间的距离,由图像处理系统获得。
两项位移之和为钢轨的高低数值。
图1高低检测原理简图2.2轨距检测原理轨距采用图像测量原理。
钢轨内外两侧激光器发出一扇形光带,垂直照射在钢轨上,在钢轨上形成一垂直断面。
铁路轨道几何状态检测系统的研制

D a l i a n L i a o n i n g 1 1 6 6 0 5 ,C h i n a )
Abs t r ac t: I n o r d e r t o r e s o l v e t h e p r o b l e m o f i n s p e c t i ng d a t um e n c o u n t e r e d i n r a i l wa y t r a c k g e o m— e t r y i n s p e c t i o n,a n i n s p e c t i n g s y s t e m u s i n g n o n—d i fr a c t i o n l a s e r a s i n s p e c t i n g d a t u m i s d e v e l — o p e d.A c h a io r t o n whi c h a CCD c a me r a a n d a n i n c l i n o me t e r a r e mo u n t e d i s mo v e d a l o n g t h e
t r a c k .A t a n i n s p e c t e d p o s i t i o n a n o n—d i f f r a c t i o n i ma g e o f t h e l a s e r ,b e a m o f w h i c h i s b a s i c a l l y p a r a l l e l t o t h e t r a c k i s o b t a i n e d b y t h e c a me r a .T h e c o o r d i n a t e o f t h e i ma g e c e n t e r i s o b t a i n e d b y i ma g e p r o c e s s i n g .T h e t r a c k g e o me t r y s t a t e i s t h e n c a l c u l a t e d w i t h t h e a n g l e o f i n c l i n a t i o n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系统介绍(马自龙刘毅)

SGJ-T-DT-2型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介绍——深圳大铁检测装备技术有限公司SGJ-T-DT-2型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简称:轨检小车),是深圳大铁检测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基于高精度伺服全站仪研制的,用于轨道几何状态静态测量的检测工具。
它能够对轨道的轨距、超高以及空间位置进行静态测量,通过轨道检测评估软件(DTS)能对轨道相对平顺性进行分析,对轨道修建质量进行评估,以及对轨道扣件调整量进行指导。
适用于各种板型(CRTSI、CRTSII、CRTSⅢ型)轨道精调及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道岔铺设、长轨铺设、联调联试及通车后的运营管理。
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介绍1 2轨检小车介绍轨检小车测量原理3测量系统及检测功能介绍轨道精调施工作业流程4目录轨检小车介绍•轨道的任务是确保列车按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不间断运行,因此轨道几何状态亦应保持与列车运行相匹配的规定状态。
随着客运专线等高速线路的建设,列车速度将大幅提高,对轨道几何形位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故而采取动态检测的周期也越来越短,但静态检测还不能完全由动态检测来替代,因为静态检测可随时测量轨道的几何形位,指导施工和维修作业。
列车运行速度越高,轨道几何形位允许偏差越小,传统的轨道检测工具,例如轨检尺等已经不能满足测量精度要求,使用轨检小车测量轨道的高平顺势在必行,这也是铁路检测工具现代化智能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1•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轨检小车)是一种检测静态轨道不平顺的便捷工具。
它采用电测传感器,专用便携式计算机等先进检测和数据处理设备,可检测轨道高程,水平,扭曲,轨向等轨道的不平顺参数。
国外铁路在动静态不平顺差异较小的高平顺线路,无碴轨道线路,以及在新线施工中,整道,检查铺设精度,验收作业质量时广泛应用轨检小车。
轨检小车测量原理2•轨检小车主要用于有砟和无砟轨道几何状态数据静态采集和现场轨道精调作业。
全站仪在CPIII 控制网内做自由设站,计算出测站点的理论三维坐标值和所在的里程;当全站仪测量放置轨检小车上棱镜中心的三维坐标,然后结合事先严格标定的轨检小车的几何参数,小车的定向参数,水平传感器所测横向倾角及实测轨距,即可换算出对应里程处的中线位置和低轨的轨面高程。
最新第六章-轨道几何形位PPT课件

一、简介
轨道几何形位是指轨道各部分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 基本尺寸。
轨道平面位置包括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轨道的方 向必须正确,直线部分应保持笔直,曲线部分应具有与曲率 相适应的圆顺度。
从轨道横断面上来看,轨道的几何形位包括轨距、水平、 外轨超高和轨底坡。
二、机车车辆走行部分构造
的线路上,线路方向对行车的平稳性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在无缝线路地段,若轨道方向不良,还可能在高温季节引
发胀轨跑道事件(轨道发生明显的不规则横向位移),严重威胁 行车安全。
《铁路线路维修规则》规定:直线方向必须目视平顺,用 10m弦测量,正线上正矢不超过4mm;站线及专用线,不得超过 5mm。
4、前后高低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单线铁路上,上下行列车 速度相差悬殊的地段,如设置过大的超高,将使低 速列车对内轨产生很大的偏压并降低稳定系数。 《铁路线路维修规则》规定,实际设置最大超高单 线为125mm,双线为150mm。
5、曲线轨道上的超高限速
任何一条曲线轨道,均按一定的平均速度设置
超高。在既定的超高条件下,通过该曲线的列车最
的公式为:
h 11.8 V 2 (mm)
R
①均衡速度的计算
前式是按某列车以速度V 通过曲线时推导得到的。实际上,
通过曲线的列车种类、列车重量和速度各不相同。为了合理设置
超高,所以列车速度V 应当采用各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JF,即
h0
11.8VJ2F R
V JF
②平均速度VJF的两种方法 1.全面考虑每一次列车的速度和重力来计算。
为防止车轮脱轨,在踏面内侧制成凸缘如图中左 侧突起部分所示,称为轮缘。
车轮位于两股钢轨内侧的竖直面,称为车轮内侧 面,车轮另一侧的竖直面称为车轮外侧面。车轮内侧 面与外侧面之间的距离称为车轮宽度(轮幅宽)。
轨道交通AFC系统数据处理过程分析_2010中国科技信息

1概述轨道交通AFC系统采用三级组网、六层架构,包含自动售检票清算管理中心系统(ACCS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ClearingManagement Center System)、线路中央计算机管理中心(LC- Line ComputerManagement Center)、车站计算机管理系统(SC- Station Computer ManagementCenter)、车站终端设备、车票读写器和票卡。
从信息技术层面看,AFC系统也是一个数据处理系统,其数据流具有如图1所示特点。
系统设备通过网络将有关数据上传到发售、充值、扣值、进出站、更新、替换、退款等各种交易类型的数据。
2.1.4 车站收益管理及设备维护管理数据包括设备班次审核、钱箱及票箱审核、车站收益核算、收益平衡及收益统计、设备维修管理日志及维修统计等数据。
2.2 数据传输方式2.2.1 在线数据传输LC在线采集系统设备所上传的数据,车站设备通过SC上传数据。
在SC通信故障情况下,LC通过车站网络直接采集车站设备的数据。
数据接收方在进行数据接收时,在确认成功接收前确保对数据已经成功保存,不会发生已确认成功接收,但又未成功保存,而导致数据丢失的现象。
如图2所示,数据接收方通过返回应答给数据发送方,来确认其已经收到数据。
数据发送方在收到应答后,停止对该数据的重发。
若在规定的重发时间内没有收到应答,将再次发送该数据。
2.2.2 离线数据传输系统设备在与SC或LC通信中断的情况下,工作在离线运行模式下。
在该运行模式下,设备依据本地保存的系统参数运行,设备产生的交易数据将保存在本地的存储介质上。
当交易数据累积到无法再保存时,将轨道交通AFC系统数据处理过程分析仓青怀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0061)DOI :10.3969/j.issn.1001-8972.2010.20.152SC和LC,同时接受SC和LC的指令、系统参数及软件更新等下传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轨道几何状态数据处理系统说明书 (1)
1 需求数据格式 (1)
2 启动界面与主要菜单 (2)
3 新建工程 (2)
4 选项设置 (3)
5 建立线路数据库 (6)
6 数据分析处理 (7)
轨道几何状态数据处理系统说明书
1 需求数据格式
给定的线路交点数据起点里程后,所有里程皆以交点数据起始里程为参考里程值,所有位于该参考里程值后的里程数据通过考虑断链的影响,换算为相对于参考里程值的贯通里程。
线路左右与右线皆具有交点,其交点曲线表定义格式相同。
交点曲线表格式:至少包含一个起点与终点数据,在起点与终点中的数据为交点。
轨道测量仪需求的线路数据格式说明如下:
起点格式:点名;X坐标;Y坐标;起始里程
交点格式:点名; X坐标;Y坐标;平曲线半径;前缓和曲线长;后缓和曲线长;超高
终点格式:点名;X坐标;Y坐标
表1 交点数据格式
目前,施工中的坡度线皆表示左线坡度线,其变坡点对应的里程为施工里程。
轨道测量仪需求的变坡点里程为相对于坡度线起点的连续里程,且以左线坡度线的格式给出。
对于坡度线每一行主要内容有以下:
里程:输入平面里程值[单位:米],此里程为相对于该区段平面曲线起点的连续里程。
H:H-变坡点高程值[单位:米]。
不含竖曲线修正
半径:竖曲线半径[单位:米]
表2 坡度线数据格式
2 启动界面与主要菜单
启动“轨道几何状态数据处理系统”,启动界面如下:
【文件】菜单包括以下选项:
【项目】菜单包括以下选项:
3 新建工程
依次点击【文件】、【新建工程】,输入工程名称,设置工程路径,点击【确定】即可建立工程。
对于已经建立的工程,【文件】、【打开工程】,点击【浏览】,选择需要打开的工程即可。
4 选项设置
点击【项目】、【选项设置】,打开“选项设置”对话框,“选项设置”对话框共有五个选项页面,分别为“基本信息”、“限差信息”、“短弦设置”、“长弦设置”、“重叠区设置”。
1)基本信息
轨距参考基准值:默认为1.435m,指标准轨距。
超高参考基准值:默认为1.5051m,根据实际超高定义基准输入即可。
相邻两根轨枕间的距离:根据实际情况输入即可,通常为0.65m。
同一个测站下测量点位置与理论位置间最大偏差:保持默认值0.1m即可。
采用内插数据进行计算:此复选框选中,即按照给定的相邻两根轨枕间的距离进行内插,主要用于相邻两根轨枕间距离不为0.65m的情况。
2)限差信息
中线高程最大偏差:指实测中线高程与设计中线高程较差的限差。
中线平面最大偏差:指实测中线平面位置与设计中线平面位置较差的限差,即实测中线的横向差。
超高最大偏差:指实测超高与设计超高较差的限差。
轨距最大偏差:指实测轨距与标准轨距1.435m差值的限差。
短弦高程最大偏差:即短弦的高低不平顺性。
长弦高程最大偏差:即长弦的高低不平顺性。
短弦平面最大偏差:即短弦的轨向不平顺性。
长弦平面最大偏差:即长弦的轨向不平顺性。
相邻点偏差之差:指相邻轨枕间轨道几何状态参数的偏差之差。
对于轨排精调完成后的复测,可以按照上图给出的指标进行输入。
3)短弦设置
指短弦检测长度与检核间距,此选项保持默认。
4)长弦设置
指长弦检测长度与检核间距,此选项保持默认。
5)重叠设置
重叠区域轨枕数目:指相邻两个测站测量重叠区的轨枕数目,以实际作业操作为准。
水平方向最大偏差:指同一轨枕在相邻两个测站的中线偏差之差的限差。
高程方向最大偏差:指同一轨枕在相邻两个测站的高程偏差之差的限差。
水平方向平顺变化率:
高程方向平顺变化率:
两个测站下测量同一个点位置间的最大偏差:指同一轨枕在相邻两个测站测量的里程
差限差。
5 建立线路数据库
点击【项目】、【建立线路数据库】,打开“建立线路数据库”对话框。
此处主要导入左线交点数据、右线交点数据(可自动计算右线曲线数据)与坡度线数据,见下图。
选择“线路左线”,在左侧的树形控件中选择“平面曲线与超高”,点击【数据导入】,选择需要导入的左线交点,导入左线交点数据,再点击【计算保存】按钮。
即可实现左线交点数据的导入与保存,见下图。
点击【自动计算右线曲线数据】按钮,此时左右线选择自动切换为“线路右线”,点击【计算保存】。
即可实现右线交点数据的自动计算与保存,见下图。
选择“线路左线”,在左侧的树形控件中选择“竖曲线与坡度”,点击【数据导入】,选择需要导入的左线竖曲线,导入左线坡度线,再点击【计算保存】按钮。
即可实现左线坡度线数据的导入与保存。
6 数据分析处理
点击【项目】、【数据分析处理】,进入“轨道几何状态数据处理”对话框。
1)加载原始观测文件
下来列表框中选择“铁一院数据格式”与“数据右线”,点击【加载原始观测文件】,导入需要处理的原始文件。
文件的扩展名为“.track”。
导入后左侧树形控件显示原始观测文件已经导入,显示如下
2)读取测站数据
在左侧的树形控件中,勾选上需要处理的原始观测文件。
点击【读取测站数据】。
点击【全选】按钮,可以选中读取的所有轨道观测点。
3)测站预处理
点击【测站数据预处理】按钮,可以对选中的轨道观测点进行处理,计算其中线偏差、高程偏差、轨距偏差、超高等几何状态处理。
4)平顺处理
点击【平顺处理】按钮,可以对选中的轨道观测点进行搭接处理,并计算其轨向与高低等指标。
5)显示平顺性图形
点击【显示平顺性图形】按钮,能够以图形的方式显示平顺性指标,且对于预先设置的指标,若超限,则会以红色底色标示出来。
6)保存报表
数据处理完成后,点击【保存】、【输出内几何参数到Excel(格式2)】,设置保存路径,保存数据结果报表。
7)其他说明
对于无轨枕区域,可以采用内插的方式内插出该轨枕处的几何状态数据。
由于外业实际情况,可能记录下错误的数据,对于记录错误的轨枕数据、,可以在“3)测站预处理”步骤中不予计算,主要实现方式如下:选择“[2]原始观测数据”标签页,对记录错误的数据去除勾选,如下图,若2068号轨枕记录错误,可以在其后的复选框中取消选择,则在后续数据中该数据不参与计算,此时可以采用内插的方式内插该轨枕的轨道几何状态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