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光气田陆相地层勘探潜力及目标评价
深层油气藏
![深层油气藏](https://img.taocdn.com/s3/m/d0d904e5dd3383c4ba4cd202.png)
1. 深层油气藏随着全球油气工业的发展,油气勘探地域由陆地向深水、目的层由中浅层向深层和超深层、资源类型由常规向非常规快速延伸,水深大于3000m的海洋超深水等新区、埋深超过6000m的陆地超深层等新层系、储集层孔喉直径小于1000nm的超致密油气等新类型,将成为石油工业发展具有战略性的“三新”领域。
深层将是石油工业未来最重要的发展领域之一,也是中国石油引领未来油气勘探与开发最重要的战略现实领域。
关于深层的定义,不同国家、不同机构的认识差异较大。
目前国际上相对认可的深层标准是其埋深大于等于4500m;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部发布的《石油天然气储量计算规范》将埋深为3500~4500m的地层定义为深层,埋深大于4500m的地层定义为超深层;钻井工程中将埋深为4500~6000m的地层作为深层,埋深大于6000m的地层作为超深层。
尽管对深层深度界限的认识还不一致,但其重要性日益显现,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在深度超过4000m的地层中进行了油气钻探,80多个盆地和油区在4000m以深的层系中发现了2300多个油气藏,共发现30多个深层大油气田(大油田:可采储量大于6850×104t;大气田:可采储量大于850×108m3),其中,在21个盆地中发现了75个埋深大于6000m的工业油气藏。
美国墨西哥湾Kaskida油气田是全球已发现的最深海上砂岩油气田,目的层埋深7356m,如从海平面算起,则深达9146m,可采储量(油当量)近1×108t。
中国陆上油气勘探不断向深层-超深层拓展,进入21世纪,深层勘探获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在塔里木发现轮南-塔河、塔中等海相碳酸盐岩大油气区及大北、克深等陆相碎屑岩大气田;在四川发现普光、龙岗、高石梯等碳酸盐岩大气田;在鄂尔多斯、渤海湾与松辽盆地的碳酸盐岩、火山岩和碎屑岩领域也获得重大发现东部地区在4500m以深、西部地区在6000m以深获得重大勘探突破,油气勘探深度整体下延1500~2000m,深层已成为中国陆上油气勘探重大接替领域[1]。
陆相页岩气突破和建产的有利目标_以四川盆地下侏罗统为例_何发岐
![陆相页岩气突破和建产的有利目标_以四川盆地下侏罗统为例_何发岐](https://img.taocdn.com/s3/m/b15cb77027284b73f2425086.png)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自流井组的沉积是在印支 晚幕运动后开始发育的, 主要为一套湖相泥岩与介 壳灰岩不等厚互层沉积。 早侏罗世早期珍珠冲— 东岳庙期, 随着龙门山的逆冲推覆减弱, 米仓山— 大巴山逆冲推覆活跃, 使得四川盆地沉降和沉积中 心由龙门山前缘向米仓山—大巴山前缘迁移, 沉积 环境以滨浅湖—半深湖为主, 约占盆地总面积的 90% 。盆地中部为浅湖—半深湖分布区, 西南、 南 部、 东南部呈半环状分布滨湖或滨浅湖 ( 图 1 ) 。 早 侏罗世晚期马鞍山—大安寨期, 盆地的古地理面貌 格局未发生大的改变, 总体特征是湖泊水体加深, 面积扩大, 几乎占据了整个盆地, 湖水直抵盆地边 界( 图 2 ) 。 中侏罗统千佛崖组属于河流—滨浅湖相沉积。 其下部为湖进体系域, 盆缘一带, 底为含砾石英砂 岩, 其上为岩屑细砂岩夹泥质粉砂岩, 向盆内逐渐 构成叠置河 变为石英粉—细砂岩及粉砂质泥岩, 道、 滨浅湖体系, 纵向上自下而上由粗到细组成退 积层序。 由此, 四川盆地侏罗系页岩气主要分布在下侏
彤
2
(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 北京 100029;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
摘要: 与北美在海相泥页岩中成功开发的页岩气相比, 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中的页岩气是以赋存于陆相沉积岩中为基本特点的, 因此陆相层系也是页岩气勘探开发新的重要领域 。但陆相与海相页岩中的矿物成分、 沉积结构存在一定的差别, 与岩石力学性 质有关的压裂特征是制约陆相页岩气能否取得有效益的开发的关键 。四川盆地下侏罗统陆相页岩气主要发育于湖湘泥页岩中 。 通过老井复查和重新评价, 已在川东建南 、 元坝地区获得页岩气工业气流, 展示了下侏罗统页岩气良好的潜力和可采性。 对四川 盆地下侏罗统页岩气形成条件和富集关键控制因素分析认为, 下侏罗统湖相泥页岩分布广泛, 具自生自储连续型气藏的特点 。 泥页岩有机质丰度、 滞留烃的厚度和较好的保存条件是下侏罗统页岩气富集的主控因素; 脆性矿物含量给大型水力压裂改造创 造了较好条件; 合理的试采方式是下侏罗统获得页岩气工业气流和长期稳产的关键; 页岩气评价、 压裂试验、 测试证实, 四川盆地 下侏罗统页岩气是陆相页岩气突破和建产的有利目标 。 关键词: 可采; 陆相; 页岩气; 下侏罗统; 四川盆地 中图分类号: TE132. 2 文献标识码: A
《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油藏地质特征及储层有效性评价》记录
![《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油藏地质特征及储层有效性评价》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76b7f58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7e.png)
《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油藏地质特征及储层有效性评价》读书札记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油藏地质特征 (7)2.1 湖盆构造特征 (8)2.1.1 构造单元划分 (10)2.1.2 断陷带划分 (11)2.1.3 断层特征分析 (12)2.2 泥页岩沉积特征 (14)2.2.1 有机质丰度分析 (15)2.2.2 热解特性研究 (16)2.2.3 沉积环境探讨 (17)2.3 油藏特征 (19)2.3.1 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20)2.3.2 储量计算与评价 (21)三、储层有效性评价 (23)3.1 储层物性评价 (24)3.1.1 孔隙度评价 (25)3.1.2 渗透率评价 (26)3.1.3 饱和度评价 (27)3.2 储层敏感性评价 (29)3.2.1 水敏性评价 (30)3.2.2 盐敏性评价 (31)3.2.3 地层水敏感性评价 (32)3.3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评价 (34)3.3.1 孔隙类型及组合特征 (35)3.3.2 孔隙结构演化特征 (36)四、结论与建议 (37)4.1 结论总结 (38)4.2 建议与展望 (39)一、内容概述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油藏地质背景:介绍了陆相断陷湖盆的地质构造特征,包括地形地貌、构造运动、沉积环境等,为后续分析泥页岩油藏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泥页岩油藏的地质特征:详细描述了泥页岩油藏的分布特征、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等,包括其成因机制和演化过程。
重点探讨了泥页岩作为油藏的主要储油岩类的特性和优势。
储层有效性评价的意义和方法:阐述了储层有效性评价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相关的评价方法和标准。
这包括对储层物性、含油性、产能等方面的评价,以及如何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来评估储层的有效性。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实例,分析了陆相断陷湖盆泥页岩油藏的实际情况,包括其地质特征、储层特征以及开发潜力等,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际参考。
油气田勘探与资源评价-第四章评价勘探及滚动勘探开发
![油气田勘探与资源评价-第四章评价勘探及滚动勘探开发](https://img.taocdn.com/s3/m/608d0400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e.png)
油气田勘探与资源评价-第四章评价勘探及滚动勘探开发在油气田勘探与资源评价的过程中,评价勘探和滚动勘探开发是十分重要的环节。
评价勘探是指在油气田勘探中,对已经探明的油气资源进行进一步评价,确定勘探井的位置、探测层位和勘探方法,提高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效果。
滚动勘探开发则是指在评价勘探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油气开发,实现油气田的可持续产出。
评价勘探是在初步探明油气资源的基础上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其目的是通过对油气田的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工程技术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确定油气藏的规模、性质和分布,评估勘探风险,为后续的滚动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在评价勘探中,需要确定合适的评价指标,对储层进行描述和评价,确定最佳的勘探井位置。
同时,还需要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模型的建立,对油气田进行预测和模拟,评估油气资源的储量和产能,确定开发方案和开发效益。
滚动勘探开发是评价勘探的延伸和深化。
在评价勘探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油气开发,实现油气田的可持续产出。
滚动勘探开发包括井网布设、生产测试、工艺流程优化、提高采收率等一系列过程。
通过滚动勘探开发,可以进一步验证评价勘探的预测结果,调整开发方案,提高采收率,减少勘探风险,实现油气田的经济开发。
在评价勘探和滚动勘探开发中,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工程技术和经济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例如,地质地球物理学的方法可以用来对油气田的储量、储能、储集层和圈闭进行评价;地球化学的方法可以用来对油气藏的流体性质、成藏和保存条件进行评价;工程技术的方法可以用来对油气开发的设备、工艺和流程进行评价;经济学的方法可以用来评估油气开发的投资、效益和可行性。
通过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对油气资源进行全面评价,指导勘探开发工作的实施。
评价勘探和滚动勘探开发是油气田勘探与资源评价的重要环节,对于油气田的发现、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可以提高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的成功率,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实现油气田的可持续发展。
探寻勘探之“春”——普光气田分3井获商业发现纪实
![探寻勘探之“春”——普光气田分3井获商业发现纪实](https://img.taocdn.com/s3/m/4d01d453ee06eff9aff8072e.png)
然而,十年跋 涉,“浮 云”散 尽 ,勘探 工作 者脚 下 的道 路 变 得更 加 清 晰。2015年 年底 ,中原 勘 探 人踏上 了四川盆 地野 外露头踏 勘 的征程 。
斜 坡点礁 、台缘礁 、台内礁 、礁 后滩 、鲕粒 滩 、 鲕粒 砾 屑滩 … 一每发 现一 种礁 滩 体 ,勘 探 人 员对 这 两 大 层 系的 坚信 就 又增 长 了一分。在长达 四年 的露 头踏勘 中,他 们的足迹 遍布川东北 、川西北 、 峨眉 山等地 区 ,取 得岩石 样 品508块 ,分析化 验 岩 一 ̄1835块 次,获得 了二叠 系长兴组 礁滩纵 向分期 、 平面 分 带,飞 仙关 组 发育 三 种 滩 相储 层 的重 要 认 识 进展 。
2005年 ,中石化集 团公司党 组 把 开 发建 设 普 光 气 田的 任务交 给了中原油 田。中原石油 人砥砺 奋 进 ,快 速 建 成了年 产能 106亿 立方 米的高 含硫大 气
田 。
“随着投 产时 间延长 ,我 们发现 ,开发需 求 和
62 。川 乖¨化 。: 。。 ·。
20l6年 l0月,中石化 中原 油 田在 四 川盆 地 分 资源 潜 力不 配 套的 矛盾 愈 发 突出 ,我 们 必须 接 过
水 岭 构造 上部 署 了预探 定 向井 分 3井。2018年3月 前 人 ‘衣钵 ’,在 普光 探 区开展 ‘深 耕细 作 ’。”中石
21日,分 3井喜 获商 业气 流 ,试气作业 分 别采用 6毫 化中原油 田油 气勘探 管 理部主任 李令喜说 。
上 世 纪50年 代,新 中国 最早 的一 批 勘探 工作 者 来到这一 地 区,开始了长达 40年 的地 质调 查 、构 造 预 探 ,却 米获 重 大 发 现 ,勘 探 工作 更 是在 上 世 纪 90年 代陷 入了长达 十年 的 沉 寂 期。新 世 纪中石 化 接 过 前 人的 接 力棒 ,部 署实 施 的普 光 l井 获 重 大勘 探 发现 ,当时四川盆地埋 藏 最深 、储 层最厚 、 丰度 最 高 、规 模 最 大 的 气 田— — 普 光 气 田 “横 空 出世 ”。
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关键参数及方法
![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关键参数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b237d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2c.png)
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关键参数及方法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中,页岩油储层评价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而对于陆相页岩油储层的评价,更是需要考虑到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油气成藏特点。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并共享个人观点和理解。
一、岩石地球物理参数评价在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中,岩石地球物理参数是至关重要的。
包括岩石的孔隙度、渗透率、孔喉结构、裂缝特征等参数,都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含油气性能。
利用密度、声波、电阻率等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对储层进行详细的参数评价是至关重要的。
1. 孔隙度和渗透率孔隙度和渗透率是评价页岩储层储层性质的重要参数。
其中,孔隙度直接关系到储集空间的大小,而渗透率则是衡量岩石孔隙连接性的重要指标。
通过密度测井、核磁共振等技术,可以获得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数据,从而评价储层的含油气能力。
2. 孔隙结构和裂缝特征页岩储层中的孔隙结构和裂缝特征对于油气的储集和运移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核磁共振、微观成像等高分辨率技术,可以对储层孔隙结构和裂缝进行定量描述,为后续的油藏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二、地质条件评价除了岩石地球物理参数外,对于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还需要考虑其特殊的地质条件。
包括构造背景、沉积环境、岩相特征等多个方面的评价。
1. 构造背景构造背景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形成和演化。
对于陆相页岩储层来说,构造背景的复杂性常常导致储层的非均质性和非均一性,因此需要对构造背景进行详细评价,为储层开发提供依据。
2. 沉积环境沉积环境对于储层的孔隙结构、岩相特征等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对沉积环境的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储层的特点和规律,为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三、评价方法及技术针对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的复杂性和特殊性,需要结合多种评价方法和技术来进行综合评价。
1. 地震技术地震技术在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中有着重要应用。
通过地震反演、地震成像等技术,可以获取储层的地质构造、岩性分布等重要信息。
2. 岩心分析岩心分析是对储层岩石进行详细分析的重要手段。
抚今追昔说普光
![抚今追昔说普光](https://img.taocdn.com/s3/m/0ad9688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1b.png)
抚今追昔说普光仇国强【期刊名称】《中国石化》【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4页(P50-53)【作者】仇国强【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四川盆地的石油人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碳酸盐岩里面找到大油气田。
18万平方公里的四川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也积淀了几代石油人的创业梦想。
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原局长青永固,就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一个。
从上世纪70年代初进入原国家地质矿产部第二普查大队做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员以来,青永固几十年一直扎在四川盆地,从事的都是与油气资源普查或油气田勘探开发相关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
从测井、钻井、物探到试油试气作业生产,他几乎干遍了石油行业的所有行当,也亲历了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艰辛与辉煌。
退休离开工作岗位后,他仍然难以忘怀一生相伴的石油事业。
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包括普光海相大气田的建成投产,四川盆地油气勘探开发今天取得的成就,是几代石油人前赴后继共同努力的结果。
油气资源勘探突破的尖兵青永固说,现在的西南石油局,过去是原国家地质矿产部李四光部长领导下的一支专业队伍。
这支队伍的主体由地矿部第二物探大队和第二普查大队组成,上世纪60年代在松辽盆地开展地质普查,发现油气显示后,为了加强四川盆地的油气普查工作,从大庆调入四川参加会战。
□ 西南石油局原局长青永固。
仇国强供图“入川之后,我们在四川盆地用物探的方法拉了些大的测线,做了些大的剖面,摸清了盆地概况,并圈定下来。
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基本上只搞普查,还没有到勘探程度,一旦发现了油气,证明了一个地方的构造,马上交给工业部门,我们是发现一口井交一口井。
“可以说,在四川发现的大气田,包括那些到现在为止已经开发了几十年的气田,多数是我们做的前期工作,有时候我们所做的前期工作已经达到了勘探程度或者开发程度。
上世纪70年代初发现的中坝气田就属于这种情况,我大学毕业就分配到那里,在那里我们用3200米钻机打了4000多米井深,当时感到很震惊。
普光气田氦气含量 -回复
![普光气田氦气含量 -回复](https://img.taocdn.com/s3/m/3131be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a.png)
普光气田氦气含量-回复【普光气田氦气含量】普光气田是中国辽宁省辽阳市普光镇附近的一处重要天然气储量区,也是中国最大的氦气产地之一。
氦气作为一种稀有、高价值的非可再生资源,在现代科技、医学、工业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因此,了解普光气田中的氦气含量是非常必要且有意义的。
首先,了解普光气田的地质背景是分析其氦气含量的关键。
普光气田位于辽阳盆地西部,该盆地主要由古生代石炭纪-二叠纪的火山碎屑岩和煤-bearing沉积岩组成。
火山活动的存在意味着氦气的源头可能来自于地下岩浆或热液系统。
煤炭的存在则可能提供了富含氦气的有机物质。
其次,对普光气田的探测技术是确定氦气含量的基础。
常用的探测技术包括地面测量、钻井测井和地震勘探等。
其中,地面测量可以通过测量地表的气体组成来初步判断氦气的存在;钻井测井则可以通过测量钻孔中的气体含量和氦气的同位素比例来获得更精确的数据;地震勘探则可以利用地震波在地下的传播特征来推断气田的存在。
接下来,针对普光气田的实际情况,要分析其氦气的富集原因。
首先,普光气田位于地下深部,岩石的高压和高温条件有利于氦气的富集。
其次,火山活动可能导致了氦气和其他气体的聚集,并通过岩石孔隙和裂缝的形成得以富集。
此外,地下煤层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也可能释放出大量的氦气。
然后,需要探讨普光气田中氦气的分布特征。
根据前期的研究成果,普光气田中的氦气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差异。
氦气含量较高的区域往往与较深的地下煤层和火山岩石有关。
这些富含氦气的地层通常以盖层隔离于外部环境,保证了氦气的保存和积累。
最后,需要讨论普光气田中氦气的利用价值和可持续开发。
作为一种稀有资源,氦气在科技和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学中,氦气能够用于MRI量子纠缠和超流体领域的研究;在航天领域,氦气可用于液体火箭燃料和制冷系统;在半导体工业中,氦气可用于制备超纯的硅材料。
因此,普光气田中丰富的氦气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潜力和战略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氦气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其产量和储量限制了其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为中国油气铸就底气——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胡素云
![为中国油气铸就底气——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胡素云](https://img.taocdn.com/s3/m/874715f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3.png)
封面人物Cover Characters为中国油气铸就底气——记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胡素云 户 万20世纪20年代,西方各国纷纷赶来中国“找石油”。
数年过去,他们在中国复杂的地质环境面前一无所获,并反手给中国扣上了一个“贫油国”的帽子。
直到1956年,李四光等人以地质认识为指导,在松辽平原发现了大庆油田,其规模之大震惊世界。
其后,经历一代代地质人不懈努力,中国从松辽、渤海湾、四川、鄂尔多斯、准噶尔、柴达木、塔里木等盆地以及南海海域等发现了丰富的油气资源。
“贫油国”的帽子摘下来了,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油气资源的消费量逐年增加,最大限度保障国家油气供应安全是一大难题。
近年来,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70%,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超过40%。
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也明确表达了对“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不足”的忧虑。
油气勘探是一项高风险、高投入的事业,一口井打下去之前,很难说一定就能成功找到油气。
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30多年的总地质师胡素云,对油气勘探已经比较熟悉。
在他看来,要在一个地区进行油气勘探,必须解决三大科学问题:有没有油气?有多少油气?到哪里去找?这也是胡素云经年累月力求通过油气资源评价工作去客观回答的科学问题。
他们的工作,更像油气勘探的先头军。
按胡素云的说法:“油气资源评价其实质是对评价对象含油气性的预测,是将已获得的各种地质信息联系起来,经过加工处理,最终转化为评价地区油气资源在空间的位置和数量的分布。
因此,科学客观的资源评价结果能够提高油气勘探开发成功率,这样我们的价值就发挥出来了。
”从定性到定量,做好油气勘探先头军胡素云介绍说,我国的油气资源评价,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历了一个从模糊到清晰、从肤浅到深入的认识过程。
20世纪80—90年代,我国先后开展了两次全国性油气资源评价研究,为国家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遗憾的是,我国早期的油气资源评价,关注的是有没有油气、有多少油气,且评价方法以成因法为主。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81ee624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30.png)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摘要】本文旨在探讨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的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
在地质特征分析中,我们将深入研究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岩性特征等方面。
结合成藏特征分析,我们将探讨油气在该区域的分布规律和形成机制。
通过勘探潜力评价,我们将评估该区域的油气资源储量及勘探价值。
地震地质特征分析将进一步揭示地下构造特征,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参考。
我们将总结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的成藏特征,对勘探潜力进行评价,并提出展望与建议,为未来油气勘探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勘探潜力评价、地质特征、勘探方向、地震地质、展望与建议。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辽河坳陷是中国主要的油气勘探区之一,而欢喜岭潜山带作为其中的重要构造带,一直备受石油地质学家的关注。
欢喜岭潜山带位于坝头凹—威远坳陷中部,是辽河坳陷的核心地区之一,具有丰富的构造和沉积特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欢喜岭潜山带的地质构造、成藏特征以及勘探潜力进行了多次研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
随着油气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油气需求的不断增长,对欢喜岭潜山带的研究也亟需进一步深入。
欢喜岭潜山带的地质结构复杂,受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形成了多个次生构造圈闭,是潜在的油气富集区。
通过系统地分析其地质特征和构造演化过程,可以更好地理解该区域的油气成藏规律,为油气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欢喜岭潜山带的地质特征、成藏规律以及勘探潜力,为该区域的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的成藏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的潜力。
通过对地质特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该区域的构造特点、地层结构和沉积特征,从而揭示潜在的油气聚集规律。
通过评价勘探潜力,可以为未来的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指导勘探工作的开展,提高勘探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通过本研究,我们旨在为辽河坳陷地区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促进该地区油气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普光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普光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834ff0db52acfc788ebc904.png)
四川地质学报
V o 1 . 3 3 N o . 1 M a r . ,2 0 1 3
普光地 区须家河组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
何超红 ,杨辉廷
(0 0 )
摘要 :普 光地 区上 三叠统须 家河组地层具有较 大的勘探 开发潜力 ,根据岩石特征及测 井相对该地 区须家河 组沉积相 类型、储 集空间类型、储层 物性 特征 以及 影响储层 的 因素等分析表明 ,家河组主要 发育辫状 河一 三角 洲及 湖泊沉积 .并可进 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湾等微相 ;储 层主要表 现为低孔 一 低渗 、 特低孔一 特低渗, 储 集孔 隙空间为粒 内溶孔 、残余粒 间孔 、粒 间溶孔, 裂缝 一 孔 隙型是主要 的储集类型 ;储层储集
揭示 了浅层 陆相须 家河 组具 有一 定 的勘探
层 段 相 亚 相 微相
潜力 ,可能成为普光气 田长期稳步发展的 又 一个 重要层 系。
辫状 河三 须六 段 角 洲 湖泊
一
z k T ̄
t 、决 口扇 砂 泥坪 砂 坪
须 五段
沼泽 化泥 坪
2 须家河组沉积相特征研 究
1 区域 地质概 况
普光 地 区位 于 四川 盆地 东北 部 ,构造 上可划 分 为米 仓 山前缘 冲断 带 、 大 巴山前 缘 推覆带 、 川 中平缓 构造 带 、 通江 —平 昌构 造带 和宣 汉一 达县 断褶 带等 五个一 级 构造 图 1普光地区构造位置图
单元 ,使该区处于一个多边界的构造交接部位 ,具有复合叠加 的典型特征 ( 图 1 )。该 区行政上隶属四 川省达州市宣汉县 、达县 , 勘探面积约 1 1 1 6 . 0 8 9 k m 。2 0 0 3 年普光 1 井于飞仙关组获得天然气重大突破 后 ,截止 目 前 ,普光气 田累计探 明海相飞仙关. 长兴组天然气地质储量 4 0 5 0 . 7 9 X 1 0 m3 ,1 1 口探井在须 家河 组 也试获 1 6 2 6 5 0 4 ma / d低产 气流 , 表 1普光地区须家河组沉积相划分
川东北YB地区陆相地层超压特征及压力预测
![川东北YB地区陆相地层超压特征及压力预测](https://img.taocdn.com/s3/m/8c57f11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e0.png)
川东北YB地区陆相地层超压特征及压力预测孙琦;李天义;周雁;杨军;陶泽;杨甘生;樊德华【摘要】In YB area of the northeastern Sichuan Basin, several sets of pressure systems exist.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to Jurassic, especially in continental strata, overpressure and strong overpressure are common. Based on DST ( drill stem test) and logging data, the present pressure features in YB area and the logging responses of mudstone overpressure sections in 3 typical wells are analyzed. The pressure coefficient of continental strata from the Upper Triassic to Jurassic in YB area ranges from 1.3 to 2. 2, indicating overpressure or strong overpressure. The top burial depth of overpressure zones locates at 3 600-4 000 m. The logging responses of mudstone overpressure sections show that the resistance of mudstones changes obviously while DT and mudstone density do not change very much. It might be related to the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ancient and present burial depth and the high saturation of gas. The formation pressures converted from mudstone DT by means of Eaton formula are close to field testing results. A pressure prediction model to revise mudstone acoustic logging based on tested pressure has been made and might achieve good prediction results.%川东北YB地区存在多套压力系统,上三叠统—侏罗系陆相地层普遍发育超压及强超压.根据钻杆测试和测井资料,分析了YB地区现今压力特征和3口典型井泥岩超压段的测井响应特征,结果表明,YB地区陆相地层上三:叠统—侏罗系压力系数分布在1.3~2.2之间,该区普遍发育超压至强超压,超压的顶界面约在3600~4000 m左右;超压段泥岩测井响应特征显示,声波时差和泥岩密度变化相对较小,泥岩电阻率变化较大,这可能与超压段古埋深与现今埋深差别较大、地层含气饱和度较高有关.采用Eaton公式利用泥岩声波时差换算出的地层压力与实测结果接近.研究认为,利用实测压力校正泥岩声波测井的压力预测模型,有可能取得更好的预测效果.【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年(卷),期】2012(034)006【总页数】7页(P611-616,622)【关键词】超压;压力预测;陆相地层;上三叠统;侏罗系;YB地区;川东北【作者】孙琦;李天义;周雁;杨军;陶泽;杨甘生;樊德华【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深部地质钻探技术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构造与沉积储层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构造与沉积储层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构造与沉积储层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深部地质钻探技术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构造与沉积储层实验室,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271川东北地区的油气勘探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先后经历了石油地质普查的初探阶段、评价选区阶段、勘探突破与成果扩大3个阶段。
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后评价
![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40a8765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a.png)
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后评价首先,评价一个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的目标实现程度是非常重要的。
项目目标一般包括油气储量的探明和开发利用的产量目标。
评价目标实现程度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勘探和开发过程中的地质条件、工程技术水平、投资力度等。
如果项目实现了或超过了预定的目标,就可以认为该项目是成功的。
反之,如果项目未能达到目标,就需要分析导致目标未实现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其次,成本和效益是评价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的重要指标。
成本不仅包括投资成本,还包括开发过程中的生产成本、运营成本、维护成本等。
效益则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可以通过评估项目的收益、利润、投资回收期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社会效益主要包括就业机会、税收贡献、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影响。
评价成本和效益的关键是考虑项目的长期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以及对当地经济和社会的贡献。
另外,环境影响是评价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的重要考虑因素。
油气田开发可能对周边的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包括水源污染、大气污染、土壤破坏等。
评价环境影响需要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和环境监测,评估其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
如果项目能够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并在开发过程中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就可以认为该项目是环境友好型的。
最后,评价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还需要考虑社会效益。
社会效益主要包括对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技术培训、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影响。
项目是否能够提供稳定的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都是评价社会效益的重要指标。
综上所述,对油气田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时,需要综合考虑项目目标的实现程度、成本和效益、环境影响、社会效益等方面。
评价结果可以为类似项目提供经验和借鉴,并为项目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以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效益。
宣化-下花园煤田煤层气地质条件及资源勘查潜力评价
![宣化-下花园煤田煤层气地质条件及资源勘查潜力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c3c28c1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40.png)
宣化-下花园煤田煤层气地质条件及资源勘查潜力评价杨致宇;杨志鹏;尚洪田;张树胜;范志强【摘要】通过对宣化-下花园煤田各主要煤储层地质条件、生气特征、含气性特征及储层物性特征等的综合评价,认为宣化-下花园煤田各主要煤储层具有厚度较大、变质程度适中、气含量及甲烷组分含量高,煤体结构好、处于超压异常状态,对后期开发有利,但煤储层孔渗性较低,需经后期压裂、注水等对其进行改造,方能实现产业化开发.今后仍需进一步加大勘查及研究力度,系统、全面的摸清区内煤层气资源勘探开发前景,寻求适宜的开发途径.%Through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coal reservoir geological condition , gas-forming, gas-bearing and reservoir physical property characteristics in the Xuanhua -Xiahuayuan coalfield , considered that the main coal reservoirs in the coalfield have larger thickness , moderate metamorphism degree , high gas content and methane component content , good coal mass structure ,and in a over-pressure situation , thus favorable for later exploitation .But because of lower permeability of coal reservoir , thus later stage transforma-tion of hydraulic fracturing , water injec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 so that industrial exploitation can be achieved .From now on,to strengthen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dimensions , systematically ,roundly feel out CBM resource exploration and exploitation prospect in the study area , thus appropriate exploitation approaches can be found out .【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年(卷),期】2017(029)011【总页数】7页(P24-30)【关键词】煤层气;地质条件;勘查潜力;宣下煤田【作者】杨致宇;杨志鹏;尚洪田;张树胜;范志强【作者单位】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河北宣化 075100;重庆市地质矿产测试中心,重庆 400042;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河北宣化 075100;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河北宣化 075100;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第四地质队,河北宣化07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12.7煤层气是一种以甲烷为主要成分、以吸附态为主要形式赋存于煤储层中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1-3],因其为一种清洁能源,且资源储量丰富,已成为能源矿产的研究热点[2]。
参观普光气田科技展览馆有感
![参观普光气田科技展览馆有感](https://img.taocdn.com/s3/m/60e05c38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64.png)
参观普光气田科技展览馆有感
我有幸参观了普光气田科技展览馆,这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历。
展览馆内展示了普光气田科技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成果,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展览馆通过生动的模型和多媒体展示,向我们介绍了普光气田科技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我了解到,普光气田科技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开发技术,通过提高天然气产量和提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供应。
在展览馆的展览区,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展品和实物,包括油气勘探设备、生产装备以及先进的技术装置。
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示了普光气田科技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
我对普光气田科技的研发团队和工程师们的努力和创新精神深感敬佩。
展览馆还设置了互动体验区,让参观者可以近距离感受普光气田科技的应用。
我亲身体验了一些模拟操作,如控制气田开采设备和观察天然气的提纯过程。
这些互动体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普光气田科技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参观完展览馆后,我对普光气田科技的发展前景感到乐观。
普光气田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为我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我相信,在科技的推动下,普光气田科技将取得更大的突破和进步。
参观普光气田科技展览馆是一次富有收获和启发的经历。
我对普光气田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我国在这一领域的
科技创新能力感到自豪。
我期待着未来普光气田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为我们的社会和经济带来更多的益处。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033e825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f.png)
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评价1. 引言1.1 研究背景辽河坳陷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生产区之一。
欢喜岭潜山带是辽河坳陷的一个重要构造带,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由于复杂的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欢喜岭潜山带的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评价。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地质调查的深入开展,人们对于辽河坳陷地区的地质和构造特征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针对欢喜岭潜山带这一特殊地质构造带的研究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对欢喜岭潜山带的地质特征、构造特征、沉积特征、成藏特征以及勘探潜力进行深入研究和评价,对于准确评估该区域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潜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地质特征分析、构造特征分析、沉积特征分析、成藏特征分析以及勘探潜力评价,对欢喜岭潜山带的地质特征和资源潜力进行全面评价,为该区域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重要的构造地质带,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潜力。
对该地区的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进行评价,对于更好地指导油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该地区的地质特征能够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地壳构造演化历史,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地质依据。
分析该地区的构造特征可以揭示地下构造构造活动特点,有助于确定油气聚集规律和分布规律。
通过沉积特征分析,可以洞悉该地区地层沉积特点,为油气成藏条件提供重要参考。
深入研究该地区的成藏特征,可以为找准油气资源勘探的方向、提高勘探成功率提供重要依据。
通过对勘探潜力的评价,可以为未来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促进石油工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对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成藏特征及勘探潜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2. 正文2.1 地质特征分析辽河坳陷欢喜岭潜山带地质特征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多期构造运动引起的地质形态和构造变形。
该区域呈东北-西南向的断裂带分布,地质构造复杂,主要有断裂、褶皱和隆起等构造特征。
PL1井试气分析及评价
![PL1井试气分析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c4cba1bd69dc5022aaea003b.png)
1 试气情况分析
根据钻 、 录井显示 , 测井解释成果等资料 , 优选 出P L 1 井须 家河 组 须 二 段 ( 3 4 9 0 . 4 3 5 1 3 . 9 I n ) 和 须 六段 ( 3 0 9 4. 0—3 1 2 2 . 5 m) 进行 试气 。 1 . 1 第一 试气 层 2 0 1 0年 P L 1井 上 三 叠 统 须 家 河 组 须 二 段 ( 3 4 9 0 . 4~3 5 1 3 . 9 I T I , 2 3 . 5 m/ 7层 ) 压 裂试 气 。射 孔 后, 5 mm 气 嘴 , 垫圈流量计测 气, 产气量 1 2 9 1 m / d 。用 G R J 压 裂液 压 裂施 工 , 总液 量 3 1 6 . 4 m , 破 裂压力 8 7 MP a 。4 mm 气 嘴 放 喷求 产 , 孔 板 流 量 计} 贝 4 气, 产气量 3 . 0 8×1 ~4. 3 8 x l O 4 m / d , 有 可 燃气体燃烧 , 火焰高 6~ 9 m, 呈桔黄色。进行修正 等时试井 , 测试 曲线见图 1 。图中 A B为不稳定产能 测 试段 、 B C为延 时测试 段 、 C D压恢 测试 段 。最高产 气量 4 . 3 8 ×l O 4 m 3 / d , 稳定求产 为3 . 1 7 × l O 4 m 3 / d 。 计 算 无 阻流量 为 4 . 8 5 ×1 0 i n / d 。
3 O
皇2 0
1 0
P L 1 井是部署在普光地区的第一 口陆相滚动评 价 井 。构 造位 置位 于 四川盆 地川东 断褶 带黄 金 口构 造带普光东洼西南方 向相对较高部位 , 目的层位是 上三 叠统 须 家 河 组 。对 P L 1 井 的试 气 过 程 及 试 气 结 果进行 综合 分析 评 价 的 目的是 : 评 价 目的层 产气 能力、 落 实流 体性质 、 确 定地 层参数 。对指导 普光 地 区陆相试 气 层位 的优选 及陆 相滚 动勘探 工作 的进 一 步 开展 有着 重要 意义 。
陆相断陷盆地地层油藏勘探现状与研究方向——以济阳坳陷为例
![陆相断陷盆地地层油藏勘探现状与研究方向——以济阳坳陷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ab18730580216fc700afd3e.png)
形成机制 的研 究基 础上 , 结合 调研 结果 , 出地 层油藏攻关研 究的 3个 主要 方向: 不整合 构建样式及展 布与油 气 提 ① 分布 关系静态模 型; ( 地层油藏形成过程 与成藏模式 ; ③地层 圈闭准确描述 技术。最后 , 出了解决这 些问题的技 提
术思路和研究手段。
关键词 : 地层 油藏 ; 成藏机理 ; 勘探现状; 究方 向; 阳坳陷 研 济 中图分 类号 :E 1.2 T l2 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9— 6 3 2 0 ) 1 00 — 6 10 9 0 (0 7 0 — 0 1 0
藏和地 层超 覆 油藏进 行分 析 。
深人开 展和此 类油 藏 的勘 探有 着重要 的实 际意义 。
1 地质基础
地层 油 藏 与地层 不 整 合关 系 密切 , 层 不整合 地 是指 以上下 2套地 层时 代上 不连续 或地层 缺失 为标 志 的地层接 触关 系 , 区域 构 造作 用 的 产物 。不 同 是 级别 的 区域 构造 运 动 控制 着 陆 相 断 陷盆地 的产 生 、 发 展与演化 , 引起 断 陷 盆 地 的构 造 升 降 和地 层 的抬 升 剥蚀 , 成不 同级别 的不 整合 面 , 形成地层 油藏 形 是
技 术思 路和研究 手 段 , 将 对地 层 油 藏研 究 工 作 的 必
了与 不整 合 有 关 的 潜 山圈 闭 。就 盆 地 充 填 序 列 而 言 , 见 的与不 整合 有关 的地层 圈闭有 3种 , 常 即不整 合 面之下 的 圈闭 、 不整 合 面 之 上 的圈 闭 和上 下 不整 合 面之 间 的圈闭 ¨ 。与 之 对应 , 层 油 藏包 括 地 层 J 地 不整 合 油藏 和地 层 超 覆 油藏 。就 世界 范 围看 , 波 除 斯湾 和前 苏联 外 ,3 的石 油储 量 和 3 % 的天 然 气 4% 0 储 量储 存 于 地 层 圈 闭 中 J 中外 许 多 学 者 对该 类 。 油藏 及 其与不 整 合 的关 系进 行 了大 量 研究 和探索 , 但 多局 限在 定性 方面 J 。这里仅 就地 层不 整合 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年普光1井于飞仙关组获得天然气重大突破后,截止目前,普光气田累计探明海相飞仙关-长兴组天然气地质储量4050.79×10m。
在陆相地层也普遍钻遇良好油气显示,11口探井在须家河组试获162 ̄6504m/d低产气流,表明陆相地层具有一定的勘探潜力,成为普光气田长期稳步发展的一个重要接替层系。
普光气田陆相烃源岩分布广泛,生烃强度较大,具备形成中小型气田的烃源条件。
普光101井压裂气测日产气1.07 ̄3.36万方,揭示了该区陆相良好的勘探前景。
(1)沉积特征。
普光气田陆相自上而下可分为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遂宁组,中统沙溪庙组、千佛崖组,下统自流井组,上三叠统须家河组。
须家河组-沙溪庙组可划分为三角洲、湖泊、河流三种沉积相及三角洲前缘、三角洲平原、滨浅湖、河道等八个亚相和河口坝、滨湖沼泽、分流间湾等十七个微相。
须家河组须二段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支河道、须四段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为最有利沉积相带,其次为千佛崖组滨湖砂坝。
(2)构造特征。
普光气田陆相从须家河至地表整体表现为向西、南抬升的单斜,具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特征。
区内陆相构造总体变形强度较弱,无大型应力构造,仅西部高部位靠近毛坝断层发育小型的鼻状构造,由于成岩作用强烈,洼陷内发育成岩圈闭和岩性圈闭,隐蔽性强。
(3)储层分布特征。
普光气田主体储层较致密,但局部发育相对高孔隙带储层。
纵向上,高孔隙储层以须家河组最发育,φ≥4%的储层厚度在16~184.5米之间,普光2井最好,须家河组测井二次解释统计孔隙度大于4%以上的储层厚度达184.4m;千佛崖组次之,自流井组储层物性差。
平面上,须家河组相对高孔隙储层发育,分布面积大,孔隙度大于4%的砂岩一般在10m以上,有利区集中在普光2-普光105井台-普光4井-普光106井台一带及普光304井台-普光204井台-普光8井区,一般厚度在40~60m(图1)。
(4)天然气显示特征。
普光东洼陷油气显示主要分布沙溪庙、千佛崖、自流井、须家河组,须家河组最好,其次为千佛崖组,沙溪庙组最差。
须家河具显示层段厚、最高全烃含量高等特点。
细砂岩含气占58.5%,泥岩、煤岩各占15.7%。
纵向上,须家河组含气性以中下部(须二和须四段)较好,须六段的砂岩中也见有较好的显示。
平面上,以普光8井最好,共见到34层、累计厚度达240m的显示层,最高全烃一般都在60%以上。
千佛崖组显示层段普遍较薄,一般1 ̄2m。
细砂岩油气显示占44.6%,粉砂岩、泥岩分占28.7%和26.7%。
纵向上,油气显示以中下部较好。
平面上,以普光3井显示最好,最高全烃高达50.0%,显示层累计厚度达45.0m。
(5)有利含气区带。
须家河组气测和测井解释气层和差气层厚度一般在5m以上,由普光1井及普光11沿北西向呈变好趋势,有利含气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普光1-普光4-105井台及南部的普光304井台-普光8井区(图2)。
千佛崖组有利含气区分布在普光8、普光9-普光10、普光1-普光3井区。
自流井组含气范围小,平面上,总体呈土豆状分布,有利含气区分布在回注1、普光8、普光3井区。
(6)勘探潜力分析。
由于普光地区陆相尚无工业气流井,目前储层下限无法确定。
陆相砂岩、泥岩、煤岩中虽然均见油气显示,但油气显示好的层段绝大部分存在于孔隙度大于4%的砂岩中。
因此,暂用孔隙度4%作为储层评价下限。
综合储层评价及含气性评价结果,认为须家河组勘探潜力大,初步估算须家河组圈闭资源量为126.27亿方,千佛崖组圈闭资源量为20.8亿方,自流井组圈闭资源量为2.01亿方(图3)。
其中,普105井台区、普光8井区潜力大,是普光陆相滚动勘探有利目标区。
(1)普光105井台区勘探目标评价。
普光105井台区整体为一西高东低的斜坡,最高点在普光1-普光7侧1井一带,区内须家河组顶界埋深最高在海拔-2500m,最大埋深海拔-3100m。
断裂总体不发育,其中普光1井西部发育1条北东向断层,在普光7侧1、普光4井附近发育2条北西向断层,此外,在普光105-1井两侧须家河组内部发育‘人’字型断层。
这些断层的发育,为改善陆相储层储集性能提供了条件。
根据钻录井及测井解释,按孔隙度4%作为储层下限,圈定须家河组有利储层分布面积22.4km。
预测有利含气面积19.8km,初步估算圈闭资源量41.57亿方。
该区已完钻探井4口、开发井4口,均见较好显示。
其中,普光105-1井钻至须家河组井深3880.61m,槽面见米粒状气泡90%,液面上涨7cm,在气液体分离器出口点火,火焰高10.0 ̄15.0m;钻至井深3900.00m,槽面见针孔状气泡80%,液面上涨15cm,在气液体分离器出口点火,火焰高6.0 ̄7.0m。
录井有25层62m见明显的气测异常显示,气测解释气层59m/23层,差气层1m/1层,含气层5m/2层。
钻井不仅证实了该区的含气性。
同时钻探也进一步证实了该区须家河组储层较发育。
其中普光105-1井测井统计孔隙度大于4%以上的储层厚度达74.9m,普光4井测井解释统计孔隙度大于4%以上的储层厚度达59.4m。
因此,从储层发育程度及整体的含气性分析,普光105井台区应是目前有利的勘探区块。
(2)普光8井台区勘探目标评价。
普光8井区位于普光构造东部洼陷内,地层整体往北西、南西方向抬高特征(图4)。
须家河组北部最高点在普光11井一带,顶界埋深在海拔-2100m,南面高点在普光5井附近,顶界埋深在海拔-2500m,最大埋深海拔-3000m。
区内断裂整体较发育,须家河组发育北西向断层10条,普光2井北部、普光9井附近及普光8井附近是断裂的主要发育区。
断层断距较小,一般只有50~200m,长度只有几公里到十几公里,为晚期北西向构造的叠加作用所致,向上均消失于千佛崖组。
断层的发育,为改善陆相储层储集性能提供了条件。
根据录井及测井解释,按孔隙度4%作为储层下限,圈定须家河组有利储833221陆相地层勘探潜力研究2陆相地层勘探目标评价(转139页)普光气田陆相地层勘探潜力及目标评价魏立新夏明军张雪松(中原油田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摘要关键词普光气田陆相地层局部发育高孔渗储层。
须家河组有利储层孔隙度≥4%,气显示层段厚、全烃含量高,圈闭资源量为126.27亿方,区内陆相地层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
普光105井区及普光8井区储层发育,含气性好,是近期陆相有利滚动勘探目标。
须家河组高孔渗储层油气显示目标评价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即对结构物的安全,也对结构物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在施工中我们必须重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
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可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泥的强度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
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
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
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
粗骨料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影响,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粗糙,他与水泥砂浆的黏结性不如卵石强;当水灰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材料配制的碎石混凝土强度不如卵石强。
因此,一般对混凝土的粗骨料控制在3.2cm左右。
细骨料品种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公式内没有反映沙种柔效。
沙的质量对混凝土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沙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标号中沙石质量标准的要求。
由于施工现场沙石质量变化相对较大,因此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保证沙石的质量要求,并根据现场砂含水率及时调整水灰比,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不能把实验配合比与施工配合比混为一谈,混凝土强度只有在温度、湿度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以养护。
气温高低对混凝土强度发展有一定影响,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现冬季施工一般采取综合蓄热法及蒸养法。
混凝土标号是根据混凝土标准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确定均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
以此推定,抽样检查的机组试件的混凝土平均确定一定等于混凝土设计标号,其值大于取决于施工质量水平。
通过公式计算可以看出,施工人员不但要使混凝土平均确定大于混凝土标号,更重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减少混凝土强度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标准差降到较低值,这样,即保证了工程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造价。
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一是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
二是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
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
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
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
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际上是标准差的控制,控制标准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通过试验确定,除满足确定、耐久性和节约原材料外,还应该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因此,要求实验室设计合理的配合比,必须提供合格的水泥、沙、石,水泥控制强度,沙控制细度,含水率,含泥量,石控制含水率及含泥量等。
只有材料达到合格要求,才能做出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施工得以正常进行,达到设计和验收标准。
(2)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
按施工配合比施工,首先要及时测定沙、石含水率,将设计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次,要用重量比,不要用体积比进行配比;第三,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设计用原材料相符,这要求供方提供两份同样材料,一份提供给实验室,一份给工地,工地收料人员应按样本收料,如来料与样本不符,应马上向上级汇报,及时更改配合比。
(3)加强原材料管理。
混凝土材料的变异将影响混凝土强度,因此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不允许不合格品进场。
另外,与原材料不符合要及时汇报,采取相应措施,以保证混凝土重量。
(4)进行混凝土强度的测定。
以28d强度为准,为了施工简便和质量保证,一般做7d试块,可对混凝土强度尽量根据其龄期测定其发展,以确定其质量。
1混凝土强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混凝土标号、平均强度、标准差3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收稿日期:20100709)--浅谈混凝土施工安庆华(宁夏吴忠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摘要关键词混凝土在施工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清楚混凝土强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了解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掌握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质量抗压强度质量标准混凝土标号工程造价(接123页)层分布面积46.3km,有利含气面积42.9km,初步估算圈闭资源量84.7亿方。
该井区已完钻探井6口,开发井12口,均见较好油气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