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及改进方案
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
![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d0fff2d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275c74a.png)
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的应用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出现的血清胆红素升高引起的黄疸现象。
它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母亲血型不匹配或存在Rh血型不合的婴儿更容易患上黄疸。
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过程中,早期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
1. 监测黄疸指数黄疸指数是一种用来表示血液中胆红素含量的指数,它通常通过对新生儿皮肤和眼白色巩膜颜色的观察来判断。
对新生儿黄疸患者,早期护理人员应当每日测量黄疸指数,并及时纠正异常。
如果黄疸指数过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以免黄疸对新生儿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 保持佩戴眼罩在新生儿黄疸治疗的过程中,新生儿需要佩戴眼罩。
早期护理干预的其中一个方面是要保持新生儿佩戴眼罩,并及时更换。
保持佩戴眼罩的目的是防止日光直接照到新生儿的眼睛,并降低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
如果新生儿表现出眼罩不适应的情况,需要及时调整。
3. 促进新生儿排便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与排便有很大关系,因此早期护理干预之一就是促进新生儿排便。
经常性地帮助新生儿按摩肚子,用温水洗脸等方法刺激小肠蠕动,有益于促进新生儿的排便。
此外,还可以对新生儿进行配合喂养,特别是母乳喂哺。
母乳中含有的乳糖和双歧杆菌等有机物质,能够促进肠道内菌群的生长,有助于促进新生儿的排便。
4. 给新生儿进行足够的喂养新生儿出生后需要得到足够的营养,而足够的喂养不仅能够帮助新生儿快速增长,还有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感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过程中,早期护理人员需要注重新生儿的喂养,并定期进行体重评估,确保新生儿得到足够的营养。
5. 治疗新生儿疾病在早期护理干预中,寻找和治疗新生儿体内疾病也非常重要。
新生儿黄疸的发病率与新生儿身体其他疾病的发病率有很大关系,因此必须通过精心的护理措施诊断、治疗新生儿体内潜在的疾病。
据统计,黄疸病新生儿较容易患上感染、呼吸窘迫、低血糖、出血等一系列疾病,而这些疾病的发病率原本就较高,更需要早期护理人员的关注和干预。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的新生儿护理和早期发育评估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的新生儿护理和早期发育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e83e464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13.png)
护士在儿科护理中的新生儿护理和早期发育评估引言儿科护理是医护人员非常重要而且敏感的领域之一。
特别是在新生儿护理中,护士在促进早期发育和提供高质量护理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士在儿科护理中的新生儿护理和早期发育评估的重要性和技巧。
新生儿护理保持婴儿温暖与清洁保持室温适合,经常更换尿布、洗澡等措施,帮助婴儿保持温暖和干净。
护士需要定期观察婴儿的皮肤,以确保没有红肿、发炎或其他异常。
促进早期喂养护士需要引导新手妈妈正确哺乳,并确保婴儿的吸吮过程正确,以促进早期喂养。
护士还需监测婴儿的体重和排尿情况,给予必要的喂养支持和指导。
预防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脆弱,容易感染。
护士需要遵循严格的无菌技巧,包括洗手、戴手套、使用无菌工具等,以预防感染。
此外,护士还需监测婴儿体温、观察有无疱疹样病变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早期发育评估定期体格检查护士负责对新生儿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婴儿的身长、体重、头围等。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婴儿的生长和发育非常重要。
评估运动发育护士需要观察婴儿的运动发育,包括手眼协调、头部控制、大肌肉运动等。
通过观察和记录,护士能够对婴儿的早期发育进行评估,并及时采取必要的康复措施。
评估言语和语言能力护士需要观察婴儿的言语和语言能力发展,例如谈话、理解、发音等。
及早发现语言发育问题,护士可以提供适当的干预和建议,帮助婴儿更好地发展。
结论护士在儿科护理中的新生儿护理和早期发育评估举足轻重。
通过保持婴儿温暖与干净、促进早期喂养、预防感染以及进行定期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等措施,护士能够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因此,建议儿科护士们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生儿护理和发育评估的知识和技巧,以提供更好的儿科护理服务。
注意:本文仅供参考,请在实际应用中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进行审慎使用。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应用效果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应用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4446aa0dce2f0066f433221c.png)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应用效果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1日-2015年10月1日收治入院的10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儿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对照组用常规新生儿黄疸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首次排便时间、胎便变黄时间、护理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早期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患儿中的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临床应用效果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在出生28 d以内出现的黄疸,该疾病主要以黏膜、皮肤及巩膜的黄染现象为主要患病特征,严重者可损害患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新生儿智力发育障碍,甚至导致死亡,严重威胁患儿身心健康[1]。
本研究从笔者所在医院随机选取10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新生儿黄疸患儿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并与常规护理进行对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1日-2015年10月1日收治入院的10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
入选患儿均为在笔者所在医院随机选取,均具有临床代表性。
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
观察组54例,男29例,女25例;胎龄38~41周,平均(39.44±1.02)周;出生时间1~6 d,平均(3.45±0.36)d;出生体重2.93~4.05 kg,平均(3.55±0.74)kg;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平均(8.95±0.34)分;黄疸出现时间0~5 d,平均(2.03±0.25)d。
对照组54例,男27例,女27例;胎龄38~41周,平均(39.01±1.56)周;出生时间1~7 d,平均(3.64±0.72)d;出生体重3.05~4.17 kg,平均(3.49±1.01)kg。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7fd9657680203d8ce2f24fd.png)
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目的: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13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值、出生3d后体重、胎便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变化。
结果: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干预5d后血清胆红素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出生后3d体重显著大于对照组,胎便转黄时间则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结果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第3d开始,观察组新生儿每天的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的黄疸指数,促进胎便转黄,促进新生儿体重的增加,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机率,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2-0394-02新生儿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增加,从而引起的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黄疸会损伤神经系统,严重者会引起核黄疸[1],导致新生儿死亡,因此新生儿黄疸的早期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本文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13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析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出生的13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婴71例,女婴59例,胎龄36-41周,平均(37.5±2.8)周;出生体重2.33-3.63kg,平均(2.76±0.35)kg;Apgar评分7.2-10分,平均(8.7±1.3)分。
所有新生儿均排除新生儿溶血、肝炎、胆道闭锁、感染等病理性黄疸病因。
将13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5例,两组新生儿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危重新生儿呕吐的效果与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危重新生儿呕吐的效果与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a4ed6d6cf5335a8102d220c9.png)
结果 干预组呕吐 的发 生率为 l. % , 6 1 对照组为 4 .% , 3 2 差异有统计 学意义( 0 0 ) 干预组 中消化道 出血 4例 ; P< .5 ; 先天 性食道 闭锁 1 。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 可减 少危 重新 生儿呕吐 的发生率并 及早发现 其他症状 给 予相 应处理 , 进 患儿 例 促
f s fr6 h u s a d ma s g d Z o g a on r 2 t n b f r e dn , h n k p r n o i o r3 n T e c n r l a t o o r , n s a e h n w n p i tf o 5 mi eo e f e i g t e e tp o e p st n f 0 mi . h o t o i o o g o p w s fd o l t h o o n i g mi o r t r b r , i o tg s o a a e Th o tp e ae c e w e h w r u a ny wi t e c mp u d n l 4 h u s a e o e h k f n w t u a t lv g . e v mi r v l n e b t e n t e t o h r g o p so s r e n t e lt r5 d y . s l T e v mi p e ae c fi tr e t n g o p a d t e c n r lgo p w r 6 1 r u swa b e d i h at a s Re u t v e s h o t r v n eo e n i r u n h o t r u e e 1 . % l n v o o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d7ac68bbceb19e8b8f6babf.png)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护理干预效果研究(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新生儿期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按照完全随机原则将我科室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120名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分为早期干预组和对照组。
早期干预组除了传统的常规药物治疗外从新生儿期接受干预治疗与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
病情稳定后出院,定期随访,并对所有患儿进行评估。
结果研究中观察到早期干预新生儿最早出现的效果是:呼吸改善,睡眠安眠,奶量增加,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改善,以后是肌力和运动发育水平的提高。
早期干预组临床症状改善出现的时间及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减少了新生儿期后遗症的发生。
【关键词】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早期护理干预【Abstract】Objective: To research about effect on clinicalsymptoms and prognosis of newborn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by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 Methods: 120 term infants who were diagnosed HIE were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y random. In intervention group, infants received nursing on hospital and family, while control received drug treatment only.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observed by regular follow-up. Results:The results of intervention group show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s: Early nursing intervetion can improv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rognosis of HIE neonate.【Key words】Neonate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early nursing intervention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是由于围生期窒息、羊水污染及有合并症等各种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危重新生儿呕吐效果与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危重新生儿呕吐效果与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adac6a01ba1aa8114431d982.png)
O . 0 5 ) 。由此可见, 碘仿氢氧化钙糊利在根管填充治疗 中具有更 为理 想的效果 , 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疼痛 , 并 明显提高填 充成功率 , 可 以在
位而引起窒息及猝死的发生。 在对 照组 3 7例危重新生儿 巾有 1 5例早产 儿, 5 d内l 叶 J 现呕 吐有 7例 , 在早 产儿中发生率 4 5 . 0 %, 危重新生 儿 I I 例『 f 1 有 5例 , 发生 牢 为4 5 . 5 %. 干预组中有早 产儿 1 0例 , 5 d内f { l 观 呕吐彳 丁1 例, 存 产儿 巾发生率 1 0 . O %; 危重新生儿 Ⅱ例 , 5 d内H { 现 呕吐有 3例 , 其 发生率 为2 7 . 2 %。 两组相 比较 , 说明了早产儿及 危重新生 儿在H { 生后来开奶 前尽早给 1 %碳酸氢钠溶液洗 胃,加上俯 卧位和巾脘穴按摩能有 效 的降低早产儿及危重新生 J L n E吐的发生 , 同时还能及时发现其 他的 消化道症状并及 时给予处理 , 如在给十预组洗 胃时发现 4例 胃… m, 立 即止血处理 , 血很快停止 , 有效 的防止 胃肠功 能紊乱及坏 死性 小肠结肠炎的发生 ; l 例 在经 鼻插 胃管受阻 ,胃部 听不到气 过水 , 考虑先天性食道 闭锁 的可 能, 经食 管碘油照影确诊为先天性 食道闭 锁及 气管食管漏 , 在禁食 、 清 理呼吸道 和吸氧等 的同时通知 家 长转 胸 外科接受手术治疗 , 避免 加重肺部 炎症 , 延误手术时机 , 增 加死 机率。因此 , 危重新生儿的早期洗 胃, 不仅可 以减 少患儿 的呕吐 , 还 能及时发现其他症状 , 并给予及时处理 , 对早期微量 喂养 、 减少并 发
早产儿预见性护理的实施与护理效果评价
![早产儿预见性护理的实施与护理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7d5f777dfd0a79563d1e7266.png)
摘要】目的:分析对于早产儿采取预见性护理的要点以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1月我科收治的2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00例,在同等治疗情况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体重增长、及神经运动评价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12.0%,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均无患儿病死。结论:对于早产儿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使得患儿及时获得相应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荐使用。
1.2.2保暖根据早产儿出生体重调节适宜的暖箱温度及相对湿度。早产儿入箱前,用消毒植物油纱布轻轻揩去颈下、腋下、腹股沟等皱褶处过多的胎脂,防止体温散发,维持患儿的体温在36℃~37℃之间,预防硬肿症发生,见表1。
表1不同出生体重早产儿暖箱温度、湿度参数
1.2.3环境护理保持环境安静,仪器报警音调至最低,减少噪音干扰;暖箱内用软毛毯围成鸟巢状,增加患者儿安全感;暖箱外加遮光罩,减少强光刺激。护理时动作轻柔、迅速。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给予保暖、避免感染以及呼吸道管路,确保呼吸通畅,喂养中给予经口、鼻胃管喂养或者肠道外经脉营养等。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病情给予低浓度、低流量吸氧,吸氧时间不适过长,避免损伤早产儿的眼及肺部,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发现患儿出现紫绀、呼吸暂停的现象,立即给予拍打足底、托背等物理刺激,如出现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可给予持续气道正压给氧。
1.2.6并发症预防根据患儿反应情况判断潜在的并发症,并做针对性干预。准备好相关的仪器及药物,突发情况时可使用。
1.3观察项目[1]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呕吐的效果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呕吐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6b86bb17a76e58fafab00382.png)
4%, =3 9 P O 0。 1 l 1. , < . 5 9 0
3讨 论 31胎 儿 在分娩 过程 中不 同程 度地 吞人 羊水 或吞人 含有 母血 或 已被 . 感 染 的羊水 ,出生 后 由于羊水 、母 血 、黏 液等 物质刺 激新 生儿 的 胃
容物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减少新生儿呕吐的发生 ,促进母乳喂养
呕吐是新 生儿时期 常见的临床症状 ,由于新 生儿 胃容量 小 ,发育 差 ,呈水平位容 易发生呕吐 由于呕吐物 常从 口鼻 同时喷 出 ,容易窒 息 ,可 引起严 重后果 。新生 Ag吐 的原 因以咽下综合症最 多 ,占新 生 ht  ̄ 儿呕吐的6. 1 4 %[ 3 ] 。在临床工作 中我科产房护理 人员采用早期抽空 胃内
中图分 类号 :R 7 .2 4 37
文 献标识 码 :B
文 章编 号 :17 — 14 (0 2 1 0 3— 2 6 1 8 9 21 )2- 68 0 两组 新生 儿 出生 2小 时 内低血糖 的发 生情 况 :观 察组低 血糖 发生率 4 为3 %,对 照组为2 %, ̄= 5 4 <005 1 21. ,P . 。③两组新生儿 高胆红 素 3 0 血 症 的发病情 况 :观察 组高胆 红素 血症 的发病 率为 1 %;对 照组 为 7
进行 早期 抽 空 胃内容物 的措 施 。结 果 对照 组新 生 儿呕吐 发 生明显 高于观 察组 < 005 。结 论 早期 护 理干预 可 以减 少新生 儿呕吐 发生 , . ) 0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8a03e22bd64783e09122b08.png)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影响[摘要]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预后的影响。
方法全部患儿家长根据是否实施早期干预意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患儿家长同意进行早期干预,拒绝者设立为对照组,仅根据医嘱采取随机对症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智能异常率及预后不良的情况。
结果干预组智能异常率及预后不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护理方法全部患儿家长根据是否实施早期干预意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患儿家长同意进行早期干预,拒绝者设立为对照组,仅根据医嘱采取随机对症护理,早期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 环境干预保持室内清洁卫生,定时通风,温度、湿度要保持恒定,室温25~26℃为宜,湿度以60%~65%为宜。
1.2.2 视觉干预在新生儿病房悬挂适合新生儿视觉特点的红、黄、绿色挂件及柔软的玩具,与患儿多进行眼神交流,使患儿两眼协调、头眼协调。
1.2.3 听觉干预与患儿对话,呼唤其名字,刺激患儿的听觉。
患儿清醒时,为其唱儿歌,或打开录音机播放童谣或比较柔和的音乐。
准备一些带声音的玩具[2]。
1.2.4 被动体操训练干预空腹状态下进行,主要包括被动屈伸肢体的运动功能训练,每日2次,每次20~30 min。
早产儿胎龄满40周开始进行俯卧位抬头训练,要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对肌张力异常的肢体增加活动时间及次数[3]。
1.2.5 饮食干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急性期多禁食,应根据医嘱按日龄计算好需要量,将总需要量分次在24 h内由静脉补给。
注意补液速度,防止速度过快加重心脏负担;但过慢也会导致摄入量的不足。
1.2.6 基础护理干预严禁探视,预防交叉感染,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和消毒隔离措施。
定时消毒液擦拭保温箱,定时电子灭菌灯照射消毒。
保持患儿脐部、臀部等部位皮肤的清洁干燥,加强口腔护理。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输液量,输液过程中密切观察输液血管是否通畅,有无输液反应或局部液体外渗等。
实施早期发育支持性护理对NICU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评价
![实施早期发育支持性护理对NICU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58e53db195f312b3169a5a5.png)
进 自身 发 展 的 良好 支 持 。 我 院 N I C U运 用 发 展 性 照 护 的 护 理 理念和方法 , 对7 8例 早 产 儿 实 施 发 育 支 持 护 理 , 取 得 满 意 效
产儿有安 全感 , 改 善 睡 眠状 态 , 提 高 了 其喂 养 耐 受 性 , 加快体质量增长 , 增 加 存 活 率 及提 高其 生存 质 量 。 [ 关键 词] 早 产儿 ; 发 育 支持 ; 护 理 干预 ; 生长发 育
d o i : 1 0.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8—8 8 4 9 . 2 0 1 4 . 0 2 . 0 41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及评价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及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be99f61a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a.png)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及评价嵇仁祥;季明芳;王薇薇;李业耕;沈斌;王雷【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07(20)1【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2003年1月~2005年1月在本院妇科分娩、本科住院及儿保门诊的早产儿,52例为干预组,48例为对照组.干预组在体格生长方面给予足够的热卡,补充维生素D,纠正贫血,予监测体重、身高、头围等指标.智能发育方面,在新生儿期即给予抚触、听背景音乐、看红球等刺激,指导家长在家中进行视、听、感知觉及运动方面的干预训练,用北京Cesell婴幼儿发育检查方法监测干预组与对照组在3、6、12个月的发育商(DQ).结果:干预组在体格生长方面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的增长均优于对照组.在智能发育方面包括适应性、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和社会交往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生长及智能发育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总页数】2页(P80-81)【作者】嵇仁祥;季明芳;王薇薇;李业耕;沈斌;王雷【作者单位】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儿科,224400;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儿科,224400;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儿科,224400;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儿科,224400;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儿科,224400;江苏省阜宁县人民医院儿科,224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2【相关文献】1.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发育影响的效果评价 [J], 师晓红;王惠梅;曹玉莲;杜焕英;张红2.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观察 [J], 梅晓霞3.低体质量早产儿早期干预效果评价 [J], 王雅婷4.实施早期发育支持性护理对新生儿病房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评价 [J], 赵倩5.实施早期发育支持性护理对新生儿病房早产儿生长发育的效果评价 [J], 赵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a458ce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8.png)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研究主题: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引言: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复苏措施对于患儿的生存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对于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仍存在一定的争议。
本研究旨在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干预及其效果。
研究方法:1. 研究设计: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选择一组新生儿窒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与分析。
2. 研究对象:选择近期收治的一组新生儿窒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包括男女各半,年龄在24小时以内。
3. 数据收集:收集患者的一般信息、窒息的发生原因、复苏护理干预措施、复苏效果等相关数据,并记录到研究数据表格中。
4.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案例分析和结果呈现:案例1:姓名:张三性别:男年龄:4小时窒息原因:胎盘早剥复苏护理干预措施:迅速通气、纠正酸碱失衡复苏效果:成功复苏,恢复良好案例2:姓名:李四性别:女年龄:12小时窒息原因:窒息脐带绕颈复苏护理干预措施:紧急剖宫产、心肺复苏复苏效果:复苏后呼吸不稳,需辅助通气案例3:姓名:王五性别:男年龄:6小时窒息原因:胎粪吸入综合征复苏护理干预措施:呼吸道吸引、吸氧复苏效果:未能成功复苏,最终死亡通过以上几例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窒息原因导致的新生儿窒息患者,在复苏护理干预措施和复苏效果上存在差异。
其中,胎盘早剥导致的窒息患者采取及时的剖宫产和纠正酸碱失衡措施,复苏效果显著;而胎粪吸入综合征导致的窒息患者,护理干预措施相对简单,可能无法有效复苏。
结论:1. 对于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干预,不同窒息原因需要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
2. 及时的紧急剖宫产、心肺复苏和纠正酸碱失衡是成功复苏的关键。
3. 在复苏护理干预中,对窒息原因的及时识别和处理非常重要,以提高复苏效果。
4. 案例分析方法可以揭示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差异,有助于优化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策略。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早期护理干预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早期护理干预](https://img.taocdn.com/s3/m/7879158e011ca300a7c39034.png)
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早期护理干预目的:总结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早期护理干预。
方法:对144例咽下综合征的新生儿进行早期洗胃、喂哺10%葡萄糖溶液、氧疗、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144例患儿均在洗胃后1~2 d内停止呕吐,其中63例洗胃1次呕吐消失,81例洗胃2~3次后呕吐消失,平均住院4 d,全部治愈出院,未出现1例并发症。
结论:对咽下综合征的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可有效缩短患儿呕吐的持续时间,减少呕吐量,及早进行正常进奶,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防止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标签:新生儿;咽下综合征;护理干预[文献标识码]C咽下综合征在新生儿期并不少见,此类患儿出生后尚未开奶即开始呕吐,喂奶后呕吐加剧,呕吐物呈泡沫黏液样,有的呈绿色(被粪便污染),有时呈咖啡色(含血较多的羊水)。
主要原因是在分娩过程中胎儿吞入过多羊水刺激胃黏膜引起[1],其发生率约占新生儿呕吐的1/6[2]。
呕吐物易呛入气道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严重影响新生儿预后。
我科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对咽下综合征的新生儿进行早期干预,有效缩短了患儿呕吐的持续时间,减少了呕吐量,使患儿及早进行正常进奶,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防止了并发症,提高了护理质量。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4年8月~2006年7月在我科NICU住院治疗的咽下综合征的新生儿144例,其中男78例,女66例;过期产72例,足月产57例,早产15例;自然分娩93例,胎头吸引助产27例, 剖宫产15例,臀位产9例;出生体重2 000~4 100 g;羊水Ⅱ~Ⅲ度污染116例;全部患儿均在出生后8 h内入院,均排除颅内出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胃肠道闭锁或畸形;产妇无内外科疾病和产科并发症。
1.2 治疗对144例咽下综合征的新生儿,我们尽早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早期喂哺10%葡萄糖溶液、氧疗、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用于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效果
![改良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用于新生儿护理工作中的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8fcbda7d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ef.png)
新生儿是指脐带结扎至出生后28d 的婴儿,这个时期的新生儿各项身体机能尚未发展成熟,免疫功能较差,无法有效抵御外界病毒的入侵,加之新生儿尚未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无法对自身的症状进行有效反馈,极易导致新生儿罹患各种疾病,危害新生儿的生命健康[1]。
故需护理人员及时对新生儿的病情进行评估,以确保新生儿的健康生长。
相关研究显示,新生儿的死亡可通过进行科学的检测预防[2]。
因此,在进行新生儿护理时应积极寻求有效的预警评分系统以帮助护理人员实现对新生儿病情的有效评估,及时发现可能患病的新生儿,并进行相关治疗,降低新生儿死亡率[3]。
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是一种用于评估新生儿生理参数情况的表格,可帮助护理人员实现对新生儿的动态监测,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虽然该预警评分系统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覆盖的内容仍有缺失,无法实现对新生儿的全面监测[4]。
本研究在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并通过临床对比观察,探讨改良的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表在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以2022年2月- 2023年10月医院收治的6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在组间性别、日龄、出生体重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上,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对照组男14例,女16例;日龄5~27d,平均23.54±2.76d;出生体重1.21~4.38kg,平均2.36±0.69kg。
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日龄6~27d,平均23.33±2.47d;出生体重1.30~4.84kg,平均2.41±0.75kg。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纳入标准:①新生儿日龄小于28d;②新生儿的住院时长超过1d;③新生儿的基线资料完整无缺失。
(2)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心力衰竭的新生儿;②治疗过程中家属申请转院治疗;③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出现恶化并危及生命者。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4d8e0e55ef7ba0d4a733b50.png)
>24h
干预组
50
39
9
2
对照组
50
24
18
8
P<0.01
由表可见, 干预组与 对照组比较 , 患 儿呕吐持续 时间明显 缩
短 ( P<0.01) , 尤其是呕吐时间 <12h 的病例数, 干 预组 39 例 占
78%, 对照组 24 例占 48%, 2 组比较, P<0.01,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部即流出。低流量给氧有利于纠正缺氧, 改善肺功能。保暖有助于
缺氧状态改善。根 据咽下综合征出生后即发生呕吐, 喂养 后加重
的特点, 认为与禁食时间、奶量过多与呕吐有密切关系[2]。因此, 对
患儿洗胃后给予适当禁食 , 控制奶量, 防止呕吐发生, 从而 减轻并
发 症 的 发 生。
咽下综合征在 新生儿并 不少见, 但 其早期干预 并未得到 重
发症的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 提高患儿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芹, 庞厚玲, 郝明英. 咽下综合征早期干预对吸入性肺炎 的影
响.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3, 19( 5) : 34
[2]王瑞, 金姚珍, 孙军霞.羊水胎粪污染洗胃 后呕吐与喂养关系 探
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6( 11) : 838
[文献标识码] B
咽下综合征发生率约占新生儿呕吐的 1/6, 如果处理不当或 不及时会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严重者影响新生儿预后[1]。我院 新生儿病房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有效减少了咽下综合征患儿 的呕吐, 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共 100 例, 均为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 ( NICU) 收治的咽下 综合征患 儿, 其中对照组 50 例, 即 2003 年 9 月—2005 年 3 月的住院患 儿; 干预组 50 例, 即 2005 年 4 月— 2007 年 6 月的住院患儿。2 组患儿均排除颅内出血、新生儿缺血 缺氧性脑 病、新生 儿胃肠 道闭锁或 畸形; 出 生时的 孕龄、分 娩方 式、阿氏评 分、性 别、出生 体重 、产妇年 龄等 经统计 学处 理, P>0. 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3b872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7e.png)
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一、鸟巢式护理的概念及原理鸟巢式护理是一种将新生儿置于父母的胸前,使之获得温暖、安全感和亲近感的护理方法。
通过父母的身体热量、呼吸和心跳等因素,来模拟子宫环境,加速新生儿的生理成熟和康复。
在鸟巢式护理中,父母一般保持坐立姿势,以便更好地接触宝宝,进行抚摸、轻声细语、给予安抚奶嘴等亲密互动。
二、鸟巢式护理的效果分析1.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早产儿常常面临生长发育不良的问题,而鸟巢式护理能够通过模拟母亲的身体特征,为早产儿提供温暖、安全感和亲近感,从而促进其身体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研究发现,接受鸟巢式护理的早产儿体重增长速度更快,肠功能发育更好,免疫力更强。
2.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早产儿通常面临着较高的死亡率,而鸟巢式护理不仅能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还能加强其与父母的亲子联系,提高其生存率。
一项研究发现,接受鸟巢式护理的早产儿的生存率明显提高,相比于传统的保育箱护理,鸟巢式护理的效果更为显著。
3.增进亲子关系鸟巢式护理将早产儿与父母的亲子关系置于重要位置,通过让父母亲自参与到宝宝的护理过程中,增强了他们之间的亲子纽带,同时也加强了父母对于宝宝的情感投入,有利于宝宝的情感发展和心理健康。
4.减少婴儿的哭闹和焦虑鸟巢式护理让宝宝得到了更多的温暖和安全感,能够减少宝宝的哭闹和焦虑情绪,有利于宝宝的睡眠和休息,有利于宝宝健康成长。
5.促进母乳喂养鸟巢式护理可以促进母乳喂养的进行。
宝宝在得到父母的温暖和亲近感后,对于母乳的吸吮也会更加主动和有效,有助于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提高母乳喂养率。
三、鸟巢式护理的实施要点1.尊重宝宝的生物钟在进行鸟巢式护理时,要尽量根据宝宝的生物钟来安排,尽量保持和模拟其在子宫中的生活规律,避免过度刺激。
2.确保安全在进行鸟巢式护理时,要注意确保宝宝的安全,避免摇晃宝宝或者让宝宝窒息等意外情况发生。
3.加强亲子互动鸟巢式护理的核心就在于父母和宝宝之间的亲子互动,要加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亲密接触。
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在NICU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评价
![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在NICU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88405154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3.png)
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在NICU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评价1. 引言1.1 背景极低体质量新生儿(VLBW)是指出生体重在1500克以下的新生儿。
由于其出生体重较低,极低体质量新生儿常常面临着许多健康问题,如呼吸窘迫综合征、脑损伤、感染等。
在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中,对极低体质量新生儿的护理需要更加细致和专业。
水床式鸟巢护理是一种近年来新兴的护理方式,它通过将新生儿放在模拟母体舒适的水床内,并用温暖的水进行浸泡,模拟母亲子宫中的环境,为新生儿提供安全、舒适的护理环境。
水床式鸟巢护理被认为可以促进新生儿的神经发育、缓解呼吸困难和改善新生儿的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功能。
探讨水床式鸟巢护理在NICU中对极低体质量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水床式鸟巢护理在NICU 中的应用特点,评价其对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护理的影响,探讨其预后评价指标,并为未来的临床护理提供借鉴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水床式鸟巢护理干预在NICU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评价。
具体目的如下:1. 探讨水床式鸟巢护理的特点,了解该护理方法在新生儿护理中的优势和特殊之处;2. 分析水床式鸟巢护理在NICU中的应用情况,探讨其在实际护理工作中的操作性和实用性;3. 研究水床式鸟巢护理对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护理的影响,观察其对新生儿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影响;4. 定义和评估预后评价指标,建立全面客观的评价体系,以便对护理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和比较;5. 设计合理的研究方法,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实施方案的制定和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确保研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正文2.1 水床式鸟巢护理的特点水床式鸟巢护理是一种特殊的护理方式,旨在为极低体质量新生儿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和温暖的照料。
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模拟母体子宫环境:水床式鸟巢护理通过模拟母体子宫内的温暖、湿润和安静环境,帮助新生儿更好地适应外界世界。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3d71be2f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e.png)
早期护理干预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背景早产儿是指在孕周37周之前出生的婴儿,因为出生时间的提前,这些婴儿在各方面的身体发育会有所滞后。
早产儿的护理过程较为复杂,需要高质量的医护人员和恰当的护理干预措施。
其中早期护理干预是早产儿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早期护理干预包括丰富的营养、温暖的环境、有效的呼吸支持、协调的运动、良好的婴儿-母亲联系以及及时的治疗和监测等。
早期护理干预的重要性早产儿的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促进病情康复,从而促进早产儿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成长。
以下是早期护理干预带来的具体影响:减少并发症早产儿的身体系统不够完善,易出现并发症,例如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出血、感染等。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提供恰当的呼吸支持和监测、遵循科学的药物治疗方案、保持室内恒温等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促进身体发育早产儿生长发育滞后是早产儿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提供充足、科学营养、改善环境等方式来促进婴儿的生长和发育。
其中,哺乳是最好的早期干预之一。
母乳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和免疫物质,能有效提高婴儿的抵抗力并促进身体发育。
此外,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帮助婴儿养成规律的大便排泄、睡眠和进食习惯等也是重要的早期干预。
促进社交能力发展在母亲的怀抱中是早产儿成长发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母亲的呵护和亲密接触能够提供婴儿需要的安全感和身体上的接触需求,提高婴儿的社交能力和情感连结。
早期干预强化了这种联系,这对于早产儿的身体和精神健康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早期护理干预的具体实施提供丰富的营养营养对于早产儿成长和发育至关重要,因此,提供科学的营养对于早期干预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营养方案在护理中的表现包括肠内营养、母乳喂养、奶粉喂养等。
餐次建议尽可能接近母乳喂养,更加细致地平衡各种营养物质,以保证婴儿身体需求的最大化。
提供温暖的环境温暖的环境能够帮助早产儿增加体力消耗,促进婴儿的身体发育。
为此,需要提供适当的空气温度、湿度、光线等环境,同时控制噪音、防止遮蔽和污染等因素对区域内环境的影响。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分析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c4757c23186bceb19e8bb92.png)
[ 3 ] 徐云侠. 银离子抗菌敷料在感染性压 疮护理 中的应用 [ J ] . 安徽 医学, 2 0 1 1 , 3 2 ( 7 ) :
l 0l O一 1 … 2 .
[ 4 ] 吴玉琴 , 卢妹妹 , 金器 磊等. 银离子抗菌敷料在压疮感染性伤 口中的应用 与效果观察 [ J ] . 中华 医院感染学杂志 , 2 0 1 3 , 2 3 ( 9 ) : 2 0 7 9— 2 0 8 1 .
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 银 离子抗菌敷料在感 染性压疮 患者 的临床护理 工作 中具有 良好的临 床 应用价值 , 值得在 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参考文献 [ 1 ] 潘姣云. 含银亲水纤维敷料在感染性压 疮护理 中的效果[ J ] . 世界最 新医学信息文 摘 (电 子版 ) , 2 0 1 3 , 1 9 ( 2 3 ): 3 1—3 2 . [ 2 ] 黄张美 封闭负压 引流在 大面积感 染性 压疮 患者 中的应用 及护理 [ J ] . 吉林 医学,
3讨 论
织完全清除。②无效 : 治疗后患者 的创面无明显变化或恶化 。 1 . 5统计学方法 将本组数据纳入 S P S S 2 0 . 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和分析 , 其 中的计数资料采用 x 2比
较方 法 进 行 比 较 , 计量资料采用 t 检验进行比较 , ( P<0 . 0 5) 时, 代 表 差 异 明 显 具 有 统 计 学意义。 2结 果 2 1两组 患 者 的 治疗 效 果 对 比 经治疗后 , 研 究组中 4 0例均为有效 , 有 效率为 1 0 0 . 0 %; 对 照组 中有 效 3 1 例, 有效 率7 7 . 5 %。可见研 究组的有效率 明显高于对 照组 , ( P< 0 . 0 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及改进方案
新生儿早期护理对于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个良好的
早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婴儿的身体健康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然而,对于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的评价以及如何改进该护理方案,仍然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首先,评价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是必要的。
通过对婴儿的身体发育、认
知能力、情感和社会互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可以客观地了解早期护理干预对婴儿的影响。
除了传统的身体指标评估外,如体重、身长、头围等,心理发育和认知能力的
评估也应被纳入考虑。
通过测量婴儿的认知反应、注意力集中和记忆能力等指标,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早期护理对于婴儿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情感和社会互动的评估也是重要的一环。
早期母婴之间的亲密互动对于婴儿的
情感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
评估婴儿与父母或照顾者之间的亲子关系质量、婴儿的情绪表达和社交技能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早期护理干预对于婴儿情感发展的作用。
然而,尽管评价新生儿早期护理的效果非常重要,但是还需注意到评估的局限性。
由于每个婴儿的基础条件和环境不同,对于早期护理干预的评价结果可能存在差异。
因此,在评价结果时需考虑到婴儿个体差异的影响。
为了改进新生儿早期护理的干预方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提供全面的护理。
早期护理不仅仅包括了喂养和清洁这些基础的生理需求,还应关注婴儿的身体接触和亲子关系。
给予婴儿足够的皮肤接触和亲吻,可以帮助建立亲子纽带,促进他们的情感发展。
其次,注重早期刺激。
针对婴儿的认知和感官发展,提供适当的刺激是至关重
要的。
例如,给予婴儿颜色鲜艳的玩具、发出有节奏的声音等,可以激发他们的感官感知,促进他们的认知能力发展。
此外,家庭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
早期护理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家庭的
参与同样重要。
医护人员应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婴儿的护理过程,提供家庭护理技能培训和支持,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照顾和关爱婴儿。
最后,不断改进护理方案。
通过与科学家、医护人员和家庭成员的合作,不断
研究和改进早期护理干预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科学的实验证据,不断提高早期护理干预的质量和效果,以确保婴儿获得最佳的发育和健康。
综上所述,评价新生儿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并提出改进方案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通过综合评估婴儿的身体发育、认知能力和情感发展等方面,可以客观地了解早期护理干预的影响。
同时,通过提供全面的护理、提供早期刺激、家庭参与和不断改进护理方案等方法,可以进一步提升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帮助婴儿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