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哲学概论
一、哲学和哲学的产生
1.“哲”之为“学”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哲学本意的理解
2.任何一门具体科学都能给人以智慧,而且哲学智慧还离不开具体科学智慧。
因为当时具体科学不够发达,古希腊人误以为哲学是“知识总汇”。
哲学智慧与具体科学智慧不同,其不是关于世界某一方面或某一过程的知识,而是关于世界万事万物的共同本原或共同本质的学问,它是一种世界观。
3.人自发形成的世界观是零散的不系统的
宗教也是一种世界观
哲学世界观不同于自发的世界观,其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不同于宗教世界观,其对世界本原的把握不是建立在对某种神秘力量的盲目崇拜上,而是诉诸于人的高度自觉的理性认识。
4.哲学是人类生活实践和思维发展的必然结果。
实在否定了对超自然力量的盲目崇拜因素,最后在对各种实证知识的概括中形成的。
5.哲学产生的四个基本条件:
(1)人类实践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才有可能进行专门的哲学研究,构造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世界观。
(2)具体科学初步形成,才对整个世界共同本质作出一般性的概括。
(3)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有明显的进步。
只有人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才能形成完整的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通过想象去把握共同的本质。
(4)社会集团的利益需要。
产生阶级对立,构造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从理性的高度论证阶级划分和阶级统治的合理性,成为奴隶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一种社会需要。
6.哲学的产生表明:
1.时代性
哲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而它所反映的内容也必然具有时代性。
尽管东形式上看,哲学所使用的普遍概念和范畴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哲学家的思想
虽然可以超越现实但却决不可能脱离现实,脱离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而且真正的有意义的超越只有在深刻把握现实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
2.历史性
哲学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在不同的时代,哲学家对哲学根本问题的理解和回答
会有着不同的特点。
人类不断发展着的认识的历史也就是哲学的历史。
3.民族性
以共同的地域和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不同民族共同体,由于经济、政治和文化在历史
传统和现实水平上的差异,各有不同的哲学。
宏观角度上,西方哲学注重研究存在
本源的问题,形成本体论的哲学传统,思维方式上比较强调主体和客体在统一中的
对立;东方哲学注重人际关系中的伦理道德,形成伦理学的哲学传统,在思维方式
上比较强调主体和客体在对立中的统一。
微观角度上,即使同属于东方哲学和西方
哲学,彼此也有不同的特点。
民族性作为哲学的个性,体现着哲学发展的丰富性、生动性和复杂性。
个性还体现在每个哲学体系的不同特色上。
各个民族的哲学史由不同的哲学家在不
同的时代所创立的哲学体系的内在联系所构成的,哲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哲学家的
推陈出新,独立思考,发展个性。
4.世界性和哲学问题的共同性
在各个民族的哲学发展史中,都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思
想倾向。
尽管存在差异,各民族之间完全可以进行比较研究,互相吸收和借鉴,使
哲学更广泛地体现着时代精神。
5.阶级性
哲学形成于阶级社会,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的社会意识,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
阶级性。
主要指:(1)在阶级社会中,哲学家在进行哲学研究时,不可避免地站在
一定的阶级立场上来对事物作出理论分析和价值判断。
(2)哲学家所创立的哲学
体系,都可能被一定的阶级从中引出政治结论为自己服务。
(3)在阶级社会中,
先进的、革命的阶级比较倾向如实反映客观世界本来面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但是,(1)哲学体系的阶级性与创立该体系的哲学家的阶级出身之间并不一定存
在必然的联系。
(2)哲学体系的阶级性和真理性之间也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哲学在一定的时代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是一种文化形态,又是一种民族
文化的活的灵魂。
哲学集中地表现了一个民族在一定时代的精神文明发展所达到的
程度。
哲学在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能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的统一。
不局限于某一领域,具有普遍意义,使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一般
的方法的理论。
唯物主义世界观导致的是尊重客观实际、使主观符合客观实际的方
法论。
对待哲学要有辩证的态度,不能片面肯定一切的复古主义,也不能片面否定一切的
虚无主义,要根据现实的需要,批判地继承传统和发扬传统。
中国的传统哲学对于
中华民族形成注重对立面和谐统一的辩证思维方式树立舍生取义自强不息的价值
观念、坚持团结统一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起了积极的作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观点正确地认识和继承这些思想遗产,对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同心同德地建设
精神主义文明,意义十分重大。
二、哲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一)哲学的对象
哲学的对象:整个世界的最一般本质和规律
1.人们对哲学的对象认识主要解决的是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学科的关系。
2.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⑴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的一般规律,是以无限为对象;具体
科学的研究对象是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研究的是有限的个别事物和
现象。
联系:⑵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
哲学通过概括和总结反应有限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具体科学知识,
才能从中抽象出关于世界的一般本质和规律的知识。
⑶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世界观、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正确反映世界的一般本质和规律的哲学能够为具体的科学发展提供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第一性问题:思维和存在谁是本原的问题。
同一性问题: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原因:(1)哲学的研究对象所决定
现实世界归结为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两大类,哲学要表达自己对与世界
的根本看法,必须首先对这两类现象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研究。
(2)哲学和实践的关系所决定
哲学根源于实践,时间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使
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主观与客观的矛盾以及对这一矛盾的解决,贯
穿于实践的全过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正式对人类实践活动中这一基本矛
盾的概括和升华。
(3)哲学的发展史所证明
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以孤立地进行研究,哲学基本问题这两个
方面的内在联系,使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重要根据。
三、哲学的发展和基本派别
(一)哲学的发展
四个阶段:古希腊罗马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
古希腊罗马哲学研究世界的本体论,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中世纪哲学对本体论问题的研究转变成为对上帝存在的哲学论证
近代哲学以认识论问题为重点,形成理性主义主导局面,世界的发展被泛逻辑化为理性的发展过程,人的主体性及其子又被消解于思辨形而上学体系中(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第一次大的转向)
现代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摆脱传统哲学旧的形而上学模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马使哲学向人类实践活动回归(西方哲学发展史上第二次大的转向)(二)哲学的基本派别
唯物主义: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精神依赖于物质
唯心主义: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依赖于精神
①唯物论发展的三种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论:物质--具体的物质形态,一种或几种感性的事物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机械唯物论:物质—利用自然科学的成果论证物质本源的物质性,万物是由
无知微粒原子构成的缺陷:机械性、不彻底性、形而上学性
资本主义发展,近代自然科学
辨证唯物论:物质--客观实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历史观结合统一起来,创立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②唯心论的两种形式
主观唯心论:精神--个人的感觉、意识
客观唯心论:精神--独立的精神
唯心论产生、存在的根源
a.人类的认识是复杂、曲折的过程,把某个环节片面夸大化,推向极端便导向唯心论
b.落后反动的阶级维护维心论,以巩固其统治
作为哲学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贯穿在哲学发展的整个过程
中,其原因就是它们之间的对立,根源于对思维和存在这个一切哲学研究都不
能回避的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
对于思维和存在的问题上,不存在中间路线,
即列宁所讲的哲学的党性原则。
同时,他们除了相互对立的一面外,还存在相
互渗透的一面,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使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重要动力。
由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派生出哲学的另外两个基本问题: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辩证法:事物都是处在联系和发展中,发展辩护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
形而上学:鼓励和竟只是事物窜载的基本特征,事物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没有新事物取代旧事务的本质变化,而且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外力的推动
可知论: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思维能够认识存在
不可知论: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认为思维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存在
第二章世界统一于物质
一.世界的物质性
(一)物质的概念
1.旧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界定
1)古代唯物主义:本源的概念
质料的概念
2)近代唯物主义: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笛卡尔将实体与性质相联系,提出与精神相对立的物质概念。
托兰德体物质三种本质属性即广延、运动、不可入性。
霍尔巴赫证明物质是唯一实体及证明标准.
近代自然哲学家:原子论,将具体的物质结构当作物质概念。
3)旧唯物主义界定的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物质结构的某一具体层
次,是一种以简单性代替复杂性的片面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
认识论在物质观上的反映。
对世界物质性的理解仅限于自然界,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
物质统一性,是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自然物质观。
4)旧唯物主义无法科学界定的原因: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哲学发展水平的限制。
2.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物质概念的界定
1)恩格斯:从本体论上讨论物质,从物质与事物的关系上、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上说明物质。
哲学上的物质概念是对各种具体实物的共性的抽象,而抽象的物质没有人能直接到
看或体验到。
物质不是直接的感性存在物,并不等于它不可认识。
2)列宁:从认识论上讨论物质,从物质与意识关系上下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于我
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物质在认识论上是指不依赖
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且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3)意义:从物质与意识对立统一的关系中把握物质。
揭示了物质概念最本质规定即客观实在性(客观指它的产生和存在与意识无关,实在指实存即可感知)
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指出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唯一特性,这样就区分了哲学的物质概念和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
哲学的物质概念是对一切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共同本质的理论概括,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是对特定的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的理论认识。
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为哲学的物质概念提供基础,哲学的物质概念为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从而同形而上学的物质观划清界限。
既概括了自然界的物质性,也概括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在物质观问题上完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二)物质的属性:运动
1.物质与运动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
二者不可分割。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物质世界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承担者。
2)反对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物质的运动形式
1)物质的运动形式是无限多样的。
2)物质的各种运动形式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区别:不同的物质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物质基础和特定的运动规律,不能混淆高级和低级的运动形式。
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
高级运动形式包含高级运动形式,二者在并存情况下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各种运动形式在一定情况下相互转化。
意义:说明了一切都是在一定的运动形式中存在着,认识了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既相互联系及转化就认识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说明了整个物质世界自组织的一般进程是从低级简单的运动形式进入高级复杂的运动形式,物质世界的总趋势是发展前进的。
这一原理是反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有力武器。
3.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运动不灭原理:
物质不灭在质与量上的体现:质的方面是指物质运动形式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力永远不会消失,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
量的方面是指物质运动形式转化前后,作为物质运动的量度的能量总和不变。
4.运动与静止
1)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态,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静止的表现:相对于一定参考系未发生空间变化,但对于其他参考系发生变化。
质未变,量变。
3)二者统一。
互为前提,相互依赖。
相对静止离不开绝对运动,是一定范围内绝对运动的结果。
绝对运动通过相对静止表现出来,并通过它找到量度。
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任何
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4)反对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和相对主义的诡辩论(夸大运动)
5)意义:正确认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才能正确地阐释和说明物质的多样性,才能正确理解和说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
(三)物质的存在:时间和空间
1.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
2.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3.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固有属性,二者不可分割。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设想的与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绝对不变的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的。
4.时间与空间是客观的,人们的时间和空间观念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反映,反对唯心。
5.时间与空间是统一的,不可分割。
(四)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1.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特点:稳定性;普遍性;可重复性;规律体现、贯穿于物质运动过程的始终,决定了物质运动变化的确定秩序和必然趋势。
3.规律具有绝对性,但本身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消灭规律,只能认识和运用规律。
(五)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1.实践是指能动的、客观的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2.特点:
1)实践是物质的,客观的活动。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多要素和前提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实践的结果是外在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实践的广度和深度都受客观条件、具体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
2)实践是自觉地、能动的活动。
3)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实践活动产生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类实践是在当时水平下改造世界的活动;继承了前一时代人类实践活动积累的成果。
4)实践是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本身有直接现实性;使理论变为现实。
2.实践的形式:
生产实践;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3.实践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
1)自然界为人提供生存、进化基础,人类通过实践形成“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
2)实践沟通主客观世界。
二.意识
意识的起源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经历了一些物质所具有的反映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到高级生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
2.意识是社会的直接产物,劳动的决定性作用: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出了客观需要;作为思维工具的语言在劳动中产生;劳动和语言促进了思维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和完善;劳动使意识的产生由可能变成现实。
意识的本质
1.意识的本质是就它同物质的相互关系而言的关于意识的质的规定性。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的反映。
2.意识本身体现了主客观的辩证统一:意识的反映形式是主观的,反映内容是客观的;一时的反映差别是主观的,形成根源兼有主客观因素;一是具有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
3.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意识的构成
1.从意识的具体内容看,分为知(知识)、情(情感)、意(意志)
2.从意识活动的自觉程度看,分为前意识和显意识
3.从意识发展的角度看,分为传统意识、现代意识、未来意识
4.从意识活动的指向性看,分为对象意识和自我意识
意识的能动作用
1.指人类意识所特有的在实践中积极地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
2.表现: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意识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改造作用。
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影响。
3.意义:在认识和实践中,只有发挥认识的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原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深藏于现象之中,无法直接感知,需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客观规律要在一定条件下发挥作用,利用其改造世界就要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创造和改变各种物质条件,为客观规律发生开辟道路。
4.能动作用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物质条件的制约。
最终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前提。
能动作用的实现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具有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1.旧唯物主义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问题上的缺陷:
1)将特定历史条件下自然科学的具体物质概念与哲学上的物质范畴相混淆。
2)不懂人的实践活动及意义,不理解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2.社会的物质性是彻底实现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关键。
1)人类实践是基础和前提。
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是一种能动的客观活动。
2)人是人类社会的主体和承担者,本身是一种物质性的客观存在。
3)人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构成了人的基本存在方式。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科学依据和哲学证明
1.辩证唯物主义明确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多样性的统一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一种运动、发展中的统一性。
2.马哲正确地说明了解决世界物质统一性问题的科学方法,即以科学事实为依据,又不局限于科学事实,应用辩证思维。
3.马哲对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作了广泛论证:界定物质概念,分析物质特性;说明意识是人
脑的机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分析社会生活的客观实在性。
(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指导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因此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标准。
2.物质世界是以时间、空间为其存在方式,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因此实践中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坚持辩证法与与时俱进的原则,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3.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主观反映的规律逼近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推动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透过现象看本质,才可能解释人文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律,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
第三章物质世界的辩证状态
唯物辩证法以对立统一规律位核心,揭示了物质世界存在状态的一般特点是联系与发展;基本规律是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基本范畴是本质与现象、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
第一节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
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1、辩证法一词源于古希腊文,最初的含义是指以揭露对方论断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来求得真理的艺术。
形而上学一词也来源于古希腊文,意思是“在物理学之后”,它所论述的是感官所不能到达的超经验的东西,是研究世界本体的。
我们现在所理解的辩证法就是联系地、发展地、全面地考察事物的观点和方法,形而上学是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考察事物的观点和看法。
2、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主要表现在:
⑴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⑵运动变化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对立
⑶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问题的对立——二者对立的焦点
二、辩证法的发展
1、第一个形态:古代朴素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