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阅读测试
《团圆》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团圆》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 故事《团圆》主要讲述了谁和谁之间的故事?A. 父亲和女儿之间的故事B. 兄弟之间的故事C. 夫妻之间的故事D. 奶奶和孙子之间的故事答案:C2. 故事中,主人公回家的目的是为了?A. 探望远方的亲人B. 庆祝重要节日C. 出席婚礼D. 寻找失散多年的兄弟答案:B3. 故事中,为了让父亲开心,女儿做了什么?A. 带父亲去旅行B. 端详听父亲讲故事C. 给父亲准备了美味的食物D. 为父亲写了一封感谢信答案:C4. 故事中的父亲因为什么而悲伤?A. 儿子因病去世B. 妻子因事故去世C. 女儿长期不回家探望D. 离家多年的儿子未归答案:A二、简答题1. 故事中主人公的姓名是什么?他是个什么职业?答案:主人公的姓名是李心平,他是一名医生。
2. 故事中女儿和男友问李心平的意见,他是如何回答的?答案:女儿和男友问李心平是否要带他们一起回家过年,李心平回答说:“如果你们去不去我都会去。
只要我活着,就会回家过年。
”3. 故事中,女儿在父亲面前流下了什么?答案:女儿在父亲面前流下了眼泪。
4. 故事的结尾,女儿给父亲做了什么?答案:女儿给父亲做了一大桌子他喜欢吃的菜。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句子的真假,正确的写“对”,错误的写“错”。
1. 故事中的女儿很少回家看望父母。
【对】2. 故事中的父亲因为儿子去世所以很悲伤。
【对】3. 故事中女儿回家后给了父亲一封感谢信。
【错】4. 故事中的女儿是医生。
【错】四、解答题请用不超过五句话回答以下问题。
1. 故事中的李心平是怎样表示自己的家庭观念的?答案:李心平认为无论多么忙碌,只要他活着,就会回家过年,无论女儿是否回家,他都会去。
2. 故事中,女儿对父亲的行为做出了怎样的解读?答案:女儿认为父亲是为了不让女儿牵挂才不让她回家,父亲是在默默地为她承担着照顾自己的责任。
3. 故事中的女儿为什么会流泪?答案:女儿看到父亲躲在房间里默默地流泪,感受到了父亲内心深处的伤痛和孤独,为父亲的想念和辛苦而感到心痛。
团圆绘本测试

《团圆》检测练习(原题)1. 绘本《团圆》的图作者是( A )A朱成梁B余丽琼2. 绘本《团圆》的文作者是( B )A朱成梁B余丽琼3. 本书的主人翁是一名( B )A小男孩B小女孩4. 文中的我叫( A )(什么名字)A毛毛B大春5. 爸爸在外面的工作是( A )A 盖大房子B 做生意6. 爸爸一年回来( 1 )次,每次( B )时候回来。
A 中秋节B 过年7. 爸爸一年回来( A )。
A 1次B 3次8.年三十,我和妈妈起来特别早,是因为( A )A爸爸回家了B 去超市买玩具9.毛毛看到他爸爸回来的时候,他( B )A 开心得一蹦三尺高B 吓得大哭起来10.爸爸给我买了( A )A一顶帽子B一件棉袄11. 爸爸给妈妈买了( B )A一顶帽子B一件棉袄12. 年三十吃过午饭,我和爸爸去( A )(做了什么事情)A 剪头B 看电影13. 剪头时我坐在( B )等爸爸。
A家里B发廊的椅子上14. 爸爸说剪了头,明年就会( A )A 顺顺当当的B 更帅气了15.(A)包的汤圆里有一枚幸运钱币。
A爸爸B妈妈C毛毛16.( C )吃到了好运硬币。
A 爸爸B 妈妈C我(毛毛)17.补屋顶的时候,我骑到了爸爸的肩膀上,看到了( A )A 大街上在舞龙灯B 院子里的梅花18.爸爸把( A )包进汤圆里。
A 硬币B 汤圆19.年三十晚上,我依偎在爸爸妈妈的( B )睡着了。
A 旁边B 中间20.这个夜里,( A )噼里啪啦响个不停。
A 爆竹B 雨点打到窗户21.大年初一早上,妈妈端上了热腾腾的汤圆,( B )用勺子喂给我吃。
A 妈妈B 爸爸C 奶奶22.我在( A )吃到了包在汤圆里的幸运钱币。
A大年初一B除夕C 爸爸回来当天23.大年初一,我在去拜年的路上遇见了( A )(谁)A 大春B 小军24.大年初二,天阴沉沉的要( B )了。
A 下雨B 下雪25. 大年初二,我和爸爸去补屋顶,先看见了( A )A 大春家的屋顶B 大街上在舞龙灯26. 大年( A ),这天下起了大雪。
绘本《团圆》阅读检测100题

《团圆》阅读测试题一、判断题。
1、《团圆》作者是余丽琼。
(√)2、《团圆》作者是余丽琼,绘图是朱成梁。
(√)3、爸爸在外地盖房子。
(√)4、爸爸每年回家3次。
(×)5、今天,妈妈和我起得特别早,因为外婆来我家。
(×)6、爸爸每年只有过年才回来。
(√)7、妈妈和我每天都很晚起床。
(×)8、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只有过年才能回家。
(√)9、我远远地看着妈妈,不肯走近妈妈。
(×)10、爸爸走过来,一把抱起我,用胡子扎我的脸。
(√)11、爸爸给我买了娃娃。
(×)12、爸爸给妈妈买了新棉袄。
(√)13、爸爸其实给我买的是一顶帽子。
(√)14、爸爸给我和妈妈都买了礼物。
(√)15、爸爸和我一起剪头。
(×)16、我坐在沙发上等爸爸。
(×)17、镜子里的爸爸越来越不像以前的爸爸了。
(×)18、爸爸说:“剪了头,明年就会顺顺当当的。
”(√)19、爸爸把一枚硬币包进汤圆里。
(√)20、谁吃到好运硬币,谁就会交到好运。
(√)21、妈妈端上了热腾腾的汤圆。
(√)22、妈妈喂我吃汤圆。
(×)23、爸爸用勺子喂我吃汤圆。
(√)24、爸爸喂我吃蛋炒饭。
(×)25、我吃汤圆时吃到了硬币。
(√)26、妈妈给我换上新棉袄,要去拜年了。
(√)27、我和爸爸去拜年了。
(√)28、雪停了,大春他们找我一起堆雪人,打雪仗。
(√)29、我把好运硬币弄丢了。
(×)30、我把好运硬币送给了爸爸。
(√)31、一枚好运硬币是《团圆》故事的核心。
(√)32、联手完成《团圆》一书的是作家余丽琼和画家朱成梁。
(√)33、春节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最不重要的节日。
(×)34、朱成梁是上海人。
(√)35、爸爸每周回家一次。
(×)36、爸爸也是一名画家。
(×)37、爸爸临走时,又送我一个硬币。
(×)38、剪了指甲,明年就会顺顺当当。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下列画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B. 一狼洞其中(这里用作动词指挖洞)C. 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D. 亡处亡气(逃亡)【答案】D【解析】D项句意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亡同“无” 没有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 ⑤①⑥②④③B. ⑤⑥①④③②C. ⑥④③②①⑤D. ⑥②③①④⑤【答案】C【解析】通读语段文段首句强调今天短暂末句总结今天对于昨天和明天的意义而要排序的内容正是围绕今天和昨天、明天的关系来写的因此第一空只能选⑥而不能选⑤ ⑥与④有关键词“接力”衔接并自成一句应该衔接在一起③和②是推论今天对昨天的意义该衔接在一起①和⑤是讲今天和明天的关系而且⑤正好是对这四句的总结应该放在最后因此正确的顺序是⑥④③②①⑤故选C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B. 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C.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其中“立”有开始之意如“立夏”即为夏季的开始D. 《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答案】D【解析】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旧历丁卯年除夕逝世丁卯年是干支纪年法的表述B. 《望岳》的作者杜甫是唐代诗人人称“诗圣” 诗中的“岱宗”就是指泰山C.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表达了成年后的作者对阿长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思念的复杂情感D.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是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答案】C【解析】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篇新闻主要包括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新闻的基本特征是用事实说话但有时也可以在叙事过程中插入简要的议论B.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愚见”“鄙人”“寒舍”属于谦辞“惠顾”“赐教”“久仰”属于敬辞C. 《钱塘湖春行》的作者是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六一居士D. 古人对不同年龄有不同称谓而立之年指三十岁花甲之年指六十岁【答案】C【解析】C项“晚年号六一居士”有误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欧阳修晚年号六一居士6.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197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B. 《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柳宗元与韩愈、苏轼、苏洵、苏辙、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合称“唐宋八大家”C. 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成语“世外桃源”出自他的代表作《桃花源记》D.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答案】B【解析】B项“白居易”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应是“曾巩”7.下列断句不准确的一项是()A. 思君/不见/下渝州B. 未若/柳絮/因风起C.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 险躁/则不能/治性【答案】C【解析】C项变诈巧变诡诈其间不断句“禽兽之变诈”结构完整其后断句故断句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①此未足为吾学也足 _______________②闭户读书户 _______________③日沃汤数次汤 _______________④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名 _______________8.(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4处)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8.(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②父兄当以为忧不可以为喜也8.(4)阅读【丙】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才锐者”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志趣【答案】(1)①值得, ②门, ③热水, ④起名命名【解析】(1)①句意为这些不值得我学习足值得②句意为闭门读书户门③句意为每天要在热水里浸洗几次汤热水④句意为后来他将读书的书斋称作“七录” 名起名命名【答案】(2)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解析】(2)“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意思是张溥写诗作文思路敏捷句意完整后面应断开“不起草”“对客挥毫”是张溥的两种行为应各自断开故断句为溥诗文敏捷/四方征索者/不起草/对客挥毫/俄顷立就【答案】(3)①再抄像这样六七遍才停止②家中长辈应当把这看做(作)忧虑的事不能把这看做(作)可喜的事【解析】(3)①又再如是像这样已停止②当应当忧忧虑的事喜可喜的事【答案】(4)熟读经典做人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不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解析】(4)【丙】文从治学、品性、人际交往等方面来论述“才锐者”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志趣告诉我们治学要熟读经典锤炼品性要做到宽容、厚道、恭敬、谨慎人际交往不与轻浮浅薄的人交往这样坚持长久志向和情趣会自然养成9.(1)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9.(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9.(3)下列对文章的判断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9.(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A. 国人道之(讲述)B. 闻之于宋君(知道)C. 家无井而出溉汲(从井里取水)D. 及其家穿井(等到)【答案】B【解析】(1)B项句子译为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闻知道、听说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答案】A【解析】(2)A项结构助词的B项人称代词他的/指示代词那C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D项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相当于“被”/介词在故选A【答案】C【解析】(3)C项寓言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格化的动植物或其他事物【答案】(4)宋国国君派人向丁氏问明情况丁氏回答道“得到一个人的劳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一个活人”【解析】(4)对应答回答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10.(1)作者说“冬至是所有节气里过得最为像模像样的”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冬至过得如何的“像模像样”10.(2)结合上下文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先一天是过小冬后一天是过大冬大冬是正日家家必庆之像一幕戏剧开演前面先来个插科打诨的吊足观众胃口然后主角才上场10.(3)下面对文章内容、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1)示例①吃是最隆重的庆祝方式冬至那日家里会吃汤圆条件好一点的人家还会烙糯米饼、蒸糯米团子吃②冬至那日一家人围桌而坐企盼团圆家人的脾气也变得温顺了相处起来客客气气亲亲密密【解析】(1)根据原文第⑧段“条件好一些的人家还会烙糯米饼、蒸糯米团子吃——民以食为天一直以来吃是最隆重的庆贺方式”、原文第⑨段“这时候人的脾气也变得温顺连脾气火爆的我妈脸上也多了笑容……但在过冬那几天却看到她们见面客客气气的晕黄的灯光下她们亲密地坐在一起搓汤圆”来概括即可【答案】(2)示例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过大冬前的过“小冬”比作戏剧开演前的“插科打诨” 把过“大冬”比作“主角”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过冬时的排场与讲究人们对冬至这个日子的重视【解析】(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首先要确定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句子的含意和表达效果在“像一幕戏剧开演前面先来个插科打诨的吊足观众胃口然后主角才上场”这个句子中把“小冬”比作“插科打诨的” 把“大冬”比作“主角”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过冬时的排场与讲究人们对冬至这个日子的重视【答案】B【解析】(3)B项“而又茫然的心情”理解错误“我们进进出出的不知怎么快乐才好”写出了节日里的人们的忙碌和兴奋之情11.(1)第②段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盐湖形成的必要条件()11.(3)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 列数字打比方B. 举例子分类别C. 列数字举例子D. 举例子分类别【答案】C【解析】(1)根据第②段中“我国共有盐湖1500多个总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这些盐湖大多发育在大小不同的山间盆地内如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等”等内容可知本段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C【答案】B【解析】(2)根据“盆地封闭而低洼的地形使流域内的河流自主向湖泊汇集而湖水又难以外泄盐分就通过河流不断地向湖泊输送从气候条件上看这些盐湖大多受干旱半干早气候控制”等内容可总结出盐湖形成的必要条件故选B【答案】D【解析】(3)A项原文表述为“对中国这样一个多盐湖的国家来说目前已开发的盐湖还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B项原文表述为“盐湖资源开发成本低建设周期较短还可以进行多元化综合性开发”C项原文表述为“盐湖以生产食盐为主……甚至有些‘特种盐湖’还能出产锂、钾、铯、铷、锶、溴等稀有的工业原料如察尔汗盐湖、扎布耶盐湖等”故选D四、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2.综合性学习进入初三后面临着中考的压力多数家长都不赞成学生再看小说特别是不赞成阅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认为时机不好在有限的应考时间内让学生阅读名著是浪费学生的复习时间这会对中考成绩造成影响为此家长在班级微信群里共同发声老师请不要让我的孩子阅读名著对此你怎么办?请你代替班主任在微信群里回复一下家长以取得家长的支持要求观点正确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 150 字左右【答案】各位家长你们好!我能够理解你们的意思你们希望在中考中学生们能够获得一个好成绩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名著这些也会出现在中考试卷上而且多读名著还能帮助学生们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古人曾说活到老学到老我们应该保持适度的紧张但不能一味地只限于课本中的知识要学会扩大视野走进名著世界领略民族风彩【解析】这里要针对家长不赞成学生看小说特别是不赞成阅读《红楼梦》《水浒传》等四大名著认为是浪费学生的复习时间这会对中考成绩造成影响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从阅读名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名著与中考成绩的关系、名著对孩子的影响等角度回复即可注意是以班主任的名义来回复注意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 150 字左右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甲文段第⑦至⑩自然段写了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治学态度?13.(2)乙文中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被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它们与人有着丝丝缕缕的相通之处请结合选文作简要分析13.(3)这部作品既是科普著作又是文学经典请结合选文说说理由【答案】(1)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作者勇于实践和探究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解析】(1)通过仔细阅读可知这四段文字主要介绍了作者用土铳的枪声对蝉的听觉进行测试结果证明蝉是没有听觉的这一行为体现了作者严谨治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答案】(2)示例“最坏的罪犯要算蚂蚁了” 该句将蚂蚁夺食的行为比作了人类世界的罪犯不仅是罪犯还是“凶悍的强徒” 而将蝉比作歌唱家“七月时节当我们这里的昆虫为口渴所苦失望地在已经枯萎的花上跑来跑去寻找饮料时蝉则依然很舒服不觉得痛苦”将蝉的安逸舒适也描写得淋漓尽致(意对即可)【解析】(2)找到文中的拟人句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将蝉比作歌唱家把昆虫们的一举一动都赋予了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原文进行分析即可【答案】(3)示例如乙文中“用它突出的嘴——一个精巧的吸管尖利如锥子收藏在胸部——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如“这位歌唱家不得已抛开自己所做的井悄然逃走了” 采用了拟人手法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行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情趣这些显著的艺术特色让它成为一部文学经典(意对即可)【解析】(3)《昆虫记》独特的魅力与其高超的写作技巧密不可分它行文活泼语言诙谐还常常以拟人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从“用它突出的嘴……刺穿饮之不竭的圆桶”可以看出蝉的生活习性让我们获得科普知识文中还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蝉比作歌唱家表现了蝉的无可奈何生动有趣这部著作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无愧于“昆虫的史诗”之美誉作答时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即可。
团圆》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

团圆》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团圆》是一本绘本,作者是XXX。
在书的扉页上,XXX留下了这样一句话:“给我的父母和哥哥,还有爷爷,永远怀念他。
” 故事中,XXX的家人在大年三十包汤圆,其中有一枚幸运钱币。
XXX在爸爸回家当天吃到了这个幸运钱币。
爸爸在家里呆了三天,每年回家一次。
爸爸带XXX到屋顶看小朋友们在堆雪人。
故事中,小白狗一直陪伴着XXX。
最后,爸爸要走了,XXX把幸运币送给了爸爸。
XXX家里有四口人,爸爸理发之后,XXX觉得爸爸越来越像以前的爸爸了。
爸爸回家后,他没有换新灯泡,也没有补窗户缝,但他陪XXX打雪仗。
XXX家在大年三十包汤圆,爸爸在大年初一的上午回来的。
爸爸用胡子扎XXX的脸,XXX笑了。
爸爸在大年初二吃过中饭后去理发。
XXX吃到好运硬币后,妈妈比XXX还开心。
妈妈从不肯让XXX独自一人去大街上,奶奶家或顶楼。
爸爸干活时,XXX喂爸爸喝水。
关于判断题,1、2、3、6、7、8、9、11、和最后一题是正确的,4、5、10是错误的。
今天我和妈妈早早起床,因为我们都很期待见到爸爸。
爸爸告诉我,剪了头发之后才会顺顺当当的,所以我们都很期待他的新发型。
大年夜那天,我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睡得很香,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我很幸运有一个爱我如命的爸爸。
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人一起吃汤圆,我咬到了硬币,这意味着我会有好运。
我很开心,因为我知道家人的团圆和幸福就是最大的好运。
在做《团圆》这道题时,我选择了BBAAC作为答案,判断题的答案是错、对、对、错、对、错、对、对、对、对、对、对。
团圆测试题

选一选,填序号
1、绘本《团圆》的图作者是( ),文作者是( ),
(1)朱成梁(2)余丽琼
2、余丽琼在书的扉页上留下的文字是:( ),
(1)给我的家人,还有朋友,永远怀念他们。
(2)给我的父母和哥哥,还有爷爷,永远怀念他。
(3)我永远怀念他们,我的父母和哥哥,还有爷爷。
3、( )包的汤圆里有一枚幸运钱币。
(1)爸爸(2)妈妈
(3)毛毛
4、我在( )吃到了包在汤圆里的幸运钱币。
(1)大年初一(2)除夕(3) 爸爸回来当天
5、毛毛的爸爸一共在家( )天。
(1)2天(2)3天(3)4天
6、爸爸一年回家( )次。
(1)一次(2)两次
7、爸爸带毛毛到屋顶,看到了( ).
(1)小朋友们在堆雪人(2)舞龙灯
8、《团圆》这本书中,小动物( )一直陪伴着毛毛。
(1)小白狗(2)小白猫
9、爸爸要走了,毛毛把( )送给了爸爸。
(1)洋娃娃(2)幸运币。
团圆绘本阅读教学设计方案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感悟 引导学生体会团圆的温暖和幸福 增强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
Part Three
教学内容
绘本选择
选择与主题相关的绘本
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段的绘本
选择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 的绘本
选择具有精美插画的绘本
教学内容安排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目标达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过学生的表现 和反馈,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课堂氛围:课堂氛围是否活跃,学 生是否愿意主动分享和交流。
教学不足与改进
课堂互动不够,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绘本内容选择不够多样化,需要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过于传统,需要引入更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评价方式单一,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绘本内容,培养其阅读思维和
阅读素养
Part Four
教学方法
情境创设
利用多媒体技术, 展示绘本中的场景 和人物,引导学生 进入情境。
通过角色扮演、对话 练习等互动方式,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绘本 内容,增强情境体验。
结合生活实际,引 导学生回忆与家人 团聚的场景,加深 对绘本主题的理解 。
测试法:通过设计相关测试题,检验学生对绘本内容的掌握程度。
反馈法:鼓励学生提供对绘本阅读教学的反馈意见,以便改进教学方法。
评价量表:使用评价量表对学生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准 确性。
评价标准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学生参与度是否高 教学评价是否客观、公正
评价实施
Part Two
一年级趣味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年级趣味语文试题及答案一年级趣味语文试题及答案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都经常看到试题的身影,试题是命题者根据测试目标和测试事项编写出来的。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试题吧?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趣味语文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趣味语文试题及答案篇1zhào yànɡ lián lián一、照样子,连一连。
(5分)nào zhōnɡ lǎo yīnɡ xiónɡ māo tài yánɡ huā ɡǒukàn tú huò pīn yīn cí二、看拼音写字词。
(32 分)fēnɡ lànɡ mǎ yǐ kāi fànɡ ɡǔ shí hou候diǎn tóu dà tīnɡ quán cūn lín yīn道tiān niú tīnɡ jiàn quán shuǐ lì jiāo桥xuǎn zi tián kònɡ三、选字填空。
(8分)有友huǒ bàn hěn⑴ 我一个好伙伴 , 我和他很好。
鱼渔chuán zhuānɡ mǎn mín⑵ 船上装满了虾,民们心里乐开了花。
升生风丰xīnɡ qī yínɡ cān jiā⑶ 星期一早上,小学们迎着北参qí yí shì旗仪式。
四.比一比,再组词(16分)东( ) 见( ) 手( ) 知( )牙 ( ) 马 ( ) 云 ( ) 方( )乐 ( ) 鸟 ( ) 去( ) 放( )àn kè wén nèi rónɡ t ián kònɡ五、按课文内容填空。
《团圆》绘本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团圆》一文。文章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父母在春节期间的生活片段,通过描述男孩对家庭团圆的渴望以及最终实现的温馨场景,传递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观念和节日情感。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庭团圆的渴望和幸福家庭的美好情感。
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圆和幸福。你们最喜欢的春节活动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家人在春节期间的团圆故事。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4.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解释文中的一些习俗,说明团圆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等。
5. 朗读感悟:学生示范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跟随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表达出文章的情感和节日氛围。
6.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学生即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如填空题、选择题等,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3. 课堂提问: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如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提问学生:“小明为什么渴望团圆?”,“你们最喜欢的春节活动是什么?”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福师《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在线作业二

C. 《第四病室》
D. 《小人小事》
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
12. 周如水是下列哪部作品中的人物:A. 《灭亡》
B. 《雾》
C. 《新生》
D. 《 菊芬 》
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
C. 《妻妾成群》
D. 《红粉》
正确答案:ABCD 满分:2 分
8. 下列哪些是黄遵宪的主张()A. “我手写我口”
B. “以民间流行最俗最不经之语入诗”
C. “欲求于古人之外,自树一帜”
D.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正确答案:ABC 满分:2 分
9. 下列作品中,作者是苏童的是:A. 《妻妾成群》
13. 首先提出“言文合一”的是A. 胡适
B. 梁实秋
C. 黄遵宪
D. 李叔同
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
14. 先锋小说家拒绝意义,拒绝深度模式的最初动因是:A. 革命
B. 摆脱意识形态的控制
D. 《爸爸爸》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9. 在诗歌的艺术创造上,梁启超主张()A. “以旧风格含新意境”
B. “弃典籍而采近事”
C. “人各有面目,正不必与古人相同”
D. “我手写我口”
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
B. 李静淑
C. 姚国栋
D. 万昭华
正确答案:AB 满分:2 分
12. 被人合称为“新写实三部曲”的是:A. 《大篷车上》
B. 《烦恼人生》
C. 《不谈爱情》
D. 《太阳出世》
正确答案:BCD 满分:2 分
13. 《激流三部曲》包括:A. 《家》
《团圆》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模板

《团圆》课外阅读测试题附答案模板团圆一、阅读理解【A】请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文章内容选择最佳答案。
我和父母一起生活了十五年。
某个星期天,爸爸忽然接到一通电话,他坚定地说着:“好的,我明白了。
”电话挂断后,爸爸转身对我说:“我们要去一个新的城市生活,明天就出发。
”妈妈看了就犯愁,她担心我不能适应新环境。
爸爸边收拾行李边安慰妈妈说:“孩子们会适应的,他们还小。
”我没有说话,心里却有一股无法名状的情绪涌上来,像有千万只蚂蚁在胸口爬行。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消息让我感觉有些失落。
新城市没有我原来的朋友,一切都是陌生的。
刚开始的几天,我很不适应,以至于连晚饭都没有食欲。
爸爸妈妈看在眼里,心疼地对我说:“别难过,很快你就会交到新朋友的。
”第三天,我收到了同学的邀请,她们说晚上要组织大家一起吃饭。
我接受了邀请,心情好了许多。
我们一起吃着火锅,笑声不断。
我发现新朋友们其实都很好,只是我一开始不太愿意接受新环境而已。
慢慢地,我开始适应新城市的生活。
虽然没有了原来的环境,但我依然保持着和爸爸妈妈的默契。
每当我遇到困难,他们总是鼓励我:“相信自己,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有他们的支持,我不再害怕面对陌生,反而懂得了去接纳和融入。
我逐渐发现,团圆不仅是与家人之间的温馨时刻,还有与新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
爸爸妈妈给了我重新开始的机会,也让我明白,无论在哪里,只要有爱,就会有团圆。
1. 文章开头爸爸忽然接到一通电话,这个电话的内容是 _______。
A. 让爸爸去旅行B. 邀请爸爸去参加聚会C. 要求爸爸工作调动D. 通知爸爸搬家2. 爸爸妈妈希望我能很快适应新环境,他们认为 _______。
A. 我太小,不适应新环境B. 他们的朋友很多,不用担心交朋友问题C. 他们会帮助我交新朋友D. 我会很快适应的3. 作者最初不愿意接受新环境的原因是 _______。
A. 新城市没有好吃的食物B. 新城市没有和原来一样的朋友C. 新城市的天气比较糟糕D. 新城市的学校环境不好4. 通过与新朋友的接触,作者 _______。
团圆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团圆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小说《团圆》的作者是谁?A. 鲁迅B. 巴金C. 老舍D. 沈从文答案:C2. 《团圆》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A. 一段战争时期的爱情故事B. 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C. 一位青年的成长历程D. 一次寻根问祖的旅程答案:B3. 在《团圆》中,家庭成员最终是否实现了团圆?A. 是,他们最终团聚了B. 否,因为战争而永远分离C. 是,但团聚后不久又分开了D. 否,因为误会而未能团聚答案:A二、填空题4. 《团圆》中,家庭成员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战争5. 小说中,主人公在团圆过程中展现了_________的精神。
答案:坚韧不拔三、简答题6. 描述《团圆》中家庭成员分离时的情景。
答案:在《团圆》中,家庭成员分离时的情景是充满了悲伤和无奈。
战争的爆发使得原本和睦的家庭被迫分散,每个成员都面临着未知的命运,他们在告别时流露出深深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
7. 《团圆》这部作品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主旨是什么?答案:《团圆》这部作品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主旨是家庭的重要性和对和平的渴望。
通过家庭成员的分离和团圆,展现了亲情的力量以及人们对于和平稳定生活的向往。
四、论述题8. 论述《团圆》中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及其对家庭团圆的影响。
答案:《团圆》中的主要人物性格特点鲜明,他们的性格和选择对家庭团圆起到了关键作用。
例如,主人公的坚韧和毅力让他在艰难的环境中始终坚持寻找家人,而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也是他们最终能够团圆的重要原因。
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体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深厚情感和对团圆的渴望。
五、阅读理解9. 阅读以下段落,回答问题:(段落内容:略)问题:请分析这段落中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案:在这段落中,主人公最初感到迷茫和绝望,因为战争让他失去了与家人的联系。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变得坚定和勇敢,决心不惜一切代价找到家人。
他的心理变化过程体现了人类面对困境时的顽强和对家庭的深切牵挂。
团圆绘本阅读教学设计

回顾所学内容,总 结本次绘本阅读的 重点和亮点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 评价和反思,培养 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和创造性思维
布置作业,巩固所 学知识,拓展阅读 视野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 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提高阅读能力和 综合素质
教学目标达成度:评估教学目标是否实现 学生学习效果: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教学质量:根据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进行评价 课堂氛围:观察课堂氛围,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参与度
教学反思:及时总结教学经验,调 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教学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 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 阅读能力
改进教学方法,引入更多互动 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 极性。
调整教学内容,使其更加符 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
加强课堂管理,确保课堂秩 序井然,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情境创设:利用多媒体 手段,如图片、音乐等, 营造与绘本内容相符的 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 理解故事背景。
游戏导入:通过与绘 本主题相关的游戏,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 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
提问导入:通过提出 与绘本主题相关的问 题,激发学生的好奇 心和探究欲望,引导 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 。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需求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
评价内容:学生对绘本的理解 程度、阅读技巧的掌握情况
评价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 能力和绘本理解能力
评价方法:观察、测试、问 卷调查、学生自评和互评等
评价过程:制定评价标准、实 施评价、收集和分析数据、反
馈评价结果
利用多媒体展 示绘本内容, 吸引学生的注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细则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细则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①《论语·学而》中写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以此为起点,书中相继提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等观点。
如果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对其加以审视会发现,《论语》围绕自我了解与自我实现等问题,进行了关于自我认同的一系列建构。
②《论语》中认为不怨恨是面对负面评价时的正确态度。
《论语·学而》中写道:“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因他人的不了解而怨恨,这可以看作是孔子面临认同危机时所采取的基本态度。
孔子真正受到无限的敬仰和尊崇是从汉代开始,而在其所处的春秋时期,孔子也会遭遇负面评价。
如《论语·子罕》中记载:“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该评价颇有讽刺意味,博学与一无所成的鲜明对比,几乎要让人对孔子的博学都有所质疑。
而孔子面对质疑真正做到了“不愠”。
③同时,孔子并不一味屈从他人的评价。
如《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入太庙,每事问。
或曰:‘孰谓郓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
’子闻之曰:‘是礼也。
’”孔子当时已经以知礼而闻名乡里,但他入太庙助祭时却凡事都要问清楚,因而便有人质疑他不知礼。
对此,孔子并未急于辩解自己是否知礼,而是从礼的内涵出发来回应对方:凡事都问仔细才真正符合礼的要求。
这样,对方的质疑便不攻自破。
④当面临认同危机时,孔子在态度上展现出的君子之风,从根本上源自思维上“内自省”的归因方式。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绘本十讲》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判断题】(5 分)儿童文学虽然简单、简约,但在这种简单的背后,透露着对事物本质的洞悉。
A.对B.错第一章测试1【单选题】(5 分)松居直说:文+画=(b 有插图的书),文×画=()A.有插图的书B.绘本C.诗歌D.散文2【判断题】(5 分)从尼尔?波兹曼的“媒介即认识论”这个角度看书籍,就会看到由于印刷书籍的出现,人类的心智结构发生了从口语的集体主义到书面语的个人主义的转变。
A.对B.错3【判断题】(5 分)图鉴之所以对孩子来说非常重要,就是因为图鉴给了他们实指的定义。
A.错4【判断题】(5 分)很多优秀的绘本作品被改编成了动画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绘本这种艺术,具有动起来的品质。
A.对B.本来就对错5【判断题】(5 分)培利?诺德曼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中提出:一本图画书只包含两个故事。
A.错B.对6 【判断题】(5 分)绘本的创意性也在于巧妙结合语言和绘画两种媒介,取长补短。
A.对B.错7【判断题】(5 分)对于绘本来说,美术设计并不重要。
A.错B. 对10错8【判断题】 (5 分 )《我的连衣裙》 在发挥儿童想象力方面的宝贵之处在于它并不是以做了一场梦来收场, 是对幻想世界进行了故事式实证。
A.错B.对9【判断题】 (5 分 ) 绘本可以帮助老师或家长采用A.对 B.错判断题】 (5 分 )在绘本《拔萝卜》中,孩子们会在小耗子身上投射自己的影子。
A.实指定义 ”的方法解决孩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语言障碍。
B.第三章测试1【单选题】(5 分)下列哪本绘本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将语言、数学、设计讴歌大自然的美好?绘画等媒介组合在一起,以富有创意的A.《幸运的内德》B.《好脏的哈利》C.文字+数学+季节=数学诗!》D.小牛的春天》2【判断题】(5 分)绘本的故事最好是专门为绘本创作的。
当故事的叙事节奏没有考虑到绘本翻页的需要时,绘本创作就不易成功。
A.对B.3【单选题】(5 分)下列哪本绘本将奶奶带给我的小狗这条线索掐断,绘本更具整体性?使其成为一条伏线埋藏于作品之中,A.《这不是我的帽子》B.《会说话的手》C.爸爸去哪儿了? 》幸运的内德》4【单选题】(5 分)下列哪本绘本采用“视觉创意”运用不断变换的手势作为素材?A.《爸爸去哪儿了? 》B.《这不是我的帽子C.《幸运的内德》D.会说话的手》5【单选题】(5 分)让一只小猫站在生命的舞台,通过小猫自己的动作(摄影)、叫声(录音)进行本真的生命表现的绘本是A.《好神奇的小石头》B.《幸运的内德》C.《小猫小猫怎样叫?》D.《雾里的马戏团》6【单选题】(5 分)下列哪个绘本故事的创意集中在一枚好运硬币上,对爸爸的爱集中起来?通过这枚硬币将爸爸妈妈对孩子、孩子A.《天啊!错啦!》B.《团圆》C.《好脏的哈利》文字+数学+季节=数学诗!》D.7【单选题】(5 分)下列哪本绘本表达了作者对既成观念的颠覆性思考?A.《烟》B.《天啊!错啦!》C.《团圆》D.《老糖夫妇去旅行》8【判断题】(5 分)《迟到的理由》中通过边框的设计,想象和现实有了很好的区分。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语文试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试语文试题2024.9.22(本卷共四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4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难得中秋遇上国庆,小渝和父母利用假期外出旅行,尽享团圆的同时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厚重的人文历史。
①他们乘坐“虹韵紫”限定版专列来到人间天堂杭州,一睹亚运风采,A.奥体中心体育场好似一朵盛开的“大莲花”。
赛后,前往“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踱.步苏堤,品龙井香茗,赏三潭印月、曲院风荷、花港观鱼等胜景。
夜幕降临,逛武林街市,师傅娴.熟的手法、丰富的小吃令人眼花缭乱。
次日,观赏“壮观天下无”的钱塘江大潮。
八月十五中秋前后,风助潮涌,潮借风威,小渝一家有幸目赌了 B.形如立墙,势若冲天的浩翰.大潮。
接下来,他们前往灵隐寺感受佛教文化的庄严肃静,登飞来峰领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博大胸襟,游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了解良渚文明的各种掌故……②从浙江辗转到福建,小渝一家来到长汀县,这里是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起点。
游汀州古城,参现设于苏维埃政府旧址的长汀县博物馆,了解客家文化与红色革命历史。
③几天“特种兵”式的旅行结束,回到家的小渝筋疲力尽。
他久久回味着这趟旅程,C.充实美好的记忆镌刻在脑海中,D.爱国的种子悄.然种下。
可惜长假接近尾声,如梦初醒的他只好返校上课。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A.踱.du步B.娴.xián熟C.浩翰.hànD.悄.qiāo然2.加横线的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眼花缭乱B.掌故C.筋疲力尽D.如梦初醒3.划双横线的四处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是()(3分)A.奥体中心体育场好似一朵盛开的“大莲花”B.形如立墙、势若冲天C.充实美好的记忆饼刻在脑海中D.爱国的种子悄然种下4.杭州亚运会的会徽“潮涌”寓意丰富。
请参照示例,从扇面、赛道、互联网符号这三个元素中任选一个,阐释会微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测试(一)班级姓名
1、绘本《团圆》的图作者是(),文作者是()
(1)朱成梁(2)余丽琼
2、余丽琼在书的扉页上留下的文字是:()
(1)给我的家人,还有朋友,永远怀念他们。
(2)给我的父母和哥哥,还有爷爷,永远怀念他。
(3)我永远怀念他们,我的父母和哥哥,还有爷爷。
3、()包的汤圆里有一枚幸运钱币。
(1)爸爸(2)妈妈(3)毛毛
4、我在()吃到了包在汤圆里的幸运钱币。
(1)大年初一(2)除夕(3) 爸爸回来当天
5、下面哪一句的说法是正确的()
(1)汤圆里的钱币被毛毛弄丢了。
(2)临别时,爸爸收下了毛毛送给他的娃娃,并承诺下次带回来。
(3)毛毛觉得幸运钱币比大春的大红包更珍贵。
6、毛毛的爸爸一共在家()天。
(1)2天(2) 3天(3)4天
7、爸爸一年回家()次。
(1)一次(2)两次
8、爸爸带毛毛到屋顶,看到了( ).
(1)小朋友们在堆雪人(2)舞龙灯
9、《团圆》这本书中,小动物()一直陪伴着毛毛。
(1)小白狗(2)小白猫
10、爸爸要走了,毛毛把()送给了爸爸。
(1)洋娃娃(2)幸运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