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探放水设计的编写

合集下载

探放水工程设计、措施的编制内容及审批制度范文(2篇)

探放水工程设计、措施的编制内容及审批制度范文(2篇)

探放水工程设计、措施的编制内容及审批制度范文1.探放水地区的积水范围、积水量和水压,并规定探水线。

2.探放水地区的地质及水文地情况。

3.探水巷道的布置、断面规程、支护形式、坡度和施工工序。

4.说明探水钻的超前距。

5.说明探水钻布置原则、个数、方向、倾角和孔径。

6.提出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矿井水文地质规程》的技术措施和安全措施。

7.后附必备图纸,包括探放水工程平面图、相应的地质或水文平面图。

8.各采掘工作面遇到有可能出水的情况时,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制订安全措施。

采煤工作面应有先探后采设计,掘进工作面应有有掘必探设计。

9.探水眼的布置应根据水头高低,煤层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必须在探放水设计中具体规定。

10.探水眼的数量、角度、深度、位置应根据本工作地点的实际情况制定,编制在作业规程或措施中。

11.由生产、安全、调度、总工程师、矿长、探放水队队长负责人统一对探放水措施进行审批。

12.探放水措施一式三份,分别交档案室、调度、生产或探放水队保存。

探放水工程设计、措施的编制内容及审批制度范文(2)放水工程设计主要包括工程参数、工程设备和安全措施的编制内容。

审批制度范本可以根据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法规制度进行编制,本文将以中国的审批制度为例进行说明。

以下是关于放水工程设计和审批制度的详细内容:一、放水工程设计内容:1. 工程参数:包括放水工程的规模、工期、设备数量和处理能力等基本参数。

2. 工程设备:根据工程参数,确定工程所需的设备类型、规格和数量。

3. 安全措施:包括工程建设和运营阶段的安全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二、放水工程设计的编制内容:1. 工程参数的编制:根据工程需求和国家相关标准,确定放水工程的相关参数,如规模、处理能力等。

2. 工程设备的编制:根据工程参数,确定工程所需的设备类型、数量和规格,并提供设备选型和配置方案。

3. 安全措施的编制: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国家相关标准,制定工程建设和运营阶段的安全措施,如安全防护设施、应急预案等。

煤矿井下探放水设计编制指南200m2

煤矿井下探放水设计编制指南200m2

煤矿井下探放水设计编制指南200m2煤矿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设计编制指南张宝民二○一一年十月十日说明本人在山西和顺正邦煤业集团工作年余,通过参加省市县安全检查,发现大多数煤矿对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设计及探放水工程施工作业规程编制,存在内容杂乱,设计图纸尺寸标注不规范,内容深度不够,可操作性差。

故本人借此次学习机会,依据《煤矿防治水规定释义》结合山西和顺煤矿水文地质条件,编写了《煤矿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设计编制》指南,以供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不对之处,敬请老师给予指导。

水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水害治理是煤矿安全工作重点,《煤矿防治水规定》释义要求:煤矿防治水工作必须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和顺煤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小煤窑关闭重组矿井周边老空区积水、顶底板含水层涌水、地表水、冲积层水等,无论是受水害威胁的面积、类型、和水害威胁的程度都是比较严重的,加之矿井开拓延深15#煤开采、关闭小煤窑采区边界、老空积水等资料不清,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重大隐患,因此各矿必须做好防治水工作,防患于未然,杜绝水害事故的发生。

为方便地质水文专业技术人员编制探放水工程设计,统一施工标准,达到技术合理、内容规范、项目齐全,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高质量探放水工程设计,工作面探放水工程施工作业规程编制,请参照本方案,结合本矿水文地质条件,做好探放水工程设计、科学规划、深入研究、综合治理,坚决制止水害事故的发生,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目录第一章概述 (4)第二章探放水工程设计 (5)第三章探放水设备及选型 (6)第四章探放水工程施工 (8)第五章探放水工程安全施工系统 (9)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9)第七章其它防治水安全技术要求 (11)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探放水工程设计编制指南第一章概述一、探放水工程内容包括:巷道名称,位置与煤岩层相邻巷道的关系(以巷道中心线外范围50m为准)巷道用途、设计长度、坡度、方位角、服务年限、开工日期等(附采掘工作面巷道布置平面图)。

大西煤矿探放水设计方案

大西煤矿探放水设计方案

大西煤矿探放水设计方案制定部门:某某单位时间:202X年X月X日封面页大西煤矿探放水设计方案安全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计划方案,做好单位安全培训,加强安全知识学习及考试更是预防和杜绝安全事故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您浏览的《大西煤矿探放水设计方案》正文如下:第一章概述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防止突水、透水事故的发生,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并根据我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四邻关系进行水患调查,特制定矿井探放水设计方案。

第二章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岗位责任一、探水工作领导组组长:南建革(矿长)副组长:琚学良(安全矿长)刘东峰(生产矿长)郭晋生(总工程师)张永政(机电矿长)马进军(通防矿长)梁振宏(地测副总工程师)郭学军(通风副总工程师)组员:张学柱(技术科科长) 宋鹏(安监科科长)何伟东(机电科科长) 马进军(通风科科长)张国应(调度室主任) 梁振宏(地测科科长)二、岗位责任组长:全面负责探水调度工作。

副组长:具体负责探水工作,配合组长调度人力、物力等后备物资。

生产技术科:履行岗位职责,根据总工的安排,制定防探水措施,掌握开拓进度,及时填写图纸,为防探水提供准确的技术资料,√指导施工。

安全科:履行岗位职责,按照防探水实际方案,进行现场监督,监视现在变化,随时按照程序上报矿调度室。

机运科:履行岗位职责,负责机电设备的配置与检修,保证探水设备与电力供给与正常运转。

通风科:履行岗位职责,随时监视有害气体的变化情况。

调度室:履行岗位职责,负责调度通知、通报的上传下达,保证矿井通讯系统的畅通。

地测科:履行岗位职责,负责日常防治水标准化工作,负责水文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提供矿井防治水相关技术资料。

办公室:守岗待命,保证运输无误。

探放水队:严格按照探放水设计及措施进行探放水,及时向矿总工师汇报探放水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加强探放水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做好探放水原始记录工作。

第三章水文地质情况一、地表补水情况本矿井地表没有主要水库、河流、湖泊、池塘,不具备补水的充分条件,但也要勤观察受井下开采影响而出现的地表裂缝、塌陷深入井下,会增加涌水量。

探放水设计的编制内容

探放水设计的编制内容

探放水设计的编制内容
1、探放水目的;
2、探水区概况:探水区域的水文地质概况及分区,老窑(空)积水范围、积水量、水压、动水量,施工地点与积水区的关系,构造发育情况,积水区与其他含水层水力联系等;
3、技术参数及要求:
3.1探水巷道的布置、断面规格、支护形式、坡度和施工顺序;
3.2计算并说明探水孔的超前距和帮距;
3.3说明探水钻孔布置原则、组数、孔数、方位、倾角、深度和结构;
3.4探水设备。

4、安全措施内容:
4.1钻机运输安装和钻探操作的安全措施;
4.2钻孔防水措施(包括孔口装置、套管下设和固定方法);
4.3排水设备的维护制度;
4.4水沟、水仓的清理制度;
4.5流水路线;
4.6巷道维护制度;
4.7安全躲避硐;
4.8通风方法和瓦斯检查制度;
4.9通讯方式;4.10避灾路线。

5、附图:
探放水钻孔布置图(包括平、剖面图);
探放老窑(空)水时,应在平面图上标明积水区范围、积水量、水压及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
探放水钻孔结构图;
避灾路线图。

探放水设计说明:
1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确定;
2老窑(空)积水量估算;
3钻孔布置;
4超前距的计算;
5安全措施。

探放水设计由煤矿总工程师组织制定、审查、会签,报公司总工程师签发实施,总工办备案。

XXX集团煤矿掘进探放水设计方案 (一)

XXX集团煤矿掘进探放水设计方案 (一)

XXX集团煤矿掘进探放水设计方案 (一)随着社会工业化的进程,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煤作为传统的能源资源,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然而,煤矿的开采和生产过程中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其中水灾是最常见的一种。

为了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XXX集团在煤矿掘进中采取了探放水的方式,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有效地解决了煤矿掘进过程中的水灾风险。

一、探放水方案的必要性在煤矿掘进的过程中,由于矿区地下蓄水、生产活动操作不当、地下采掘活动等原因,都会导致地下水的积聚和涌出,产生水灾等安全事故。

因此,探放水的过程必要性在于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水位变化、水质情况等,采取相应的措施处理,以保障生产现场的安全。

二、设计方案的具体实施1.确定探测点位:首先,在煤矿掘进区进行探测工作,通过地质勘探、测量等方式,精确地确定探测点位,建立地下水位变化监测点。

2.制定水文监测方案:根据探量测数据,制定相应的监测方案。

通常采用计算及实地监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包括手动监测和自动监测两种。

3.实施探水过程:实施探水过程主要包括井眼修建、取样及分析、水位测量等,其中取样及分析是当前水文监测的核心。

4.探放水处理:在采集到的水数据分析后,确定合适的探放水方案。

探水时需要根据水质情况和水位高低,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如加药、沉淀、加气等。

三、探放水方案的应用效果通过探放水方案的实际应用,XXX集团煤矿掘进区域的水灾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生产现场环境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探放水的方式可以使矿工免受煤矿水灾隐患的威胁,更好地保障了矿工的生命安全。

综上所述,XXX集团在煤矿掘进探放水设计方案中充分考虑到了实际应用情况和矿工人身安全问题,在方案设计和监测过程中形成了科学、严谨的系统。

在实际应用中,方案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对于当前煤矿生产,这一技术的应用将发挥重大的作用,并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煤矿探放水设计的编写

煤矿探放水设计的编写

单孔设计参数表
五、附 图 (一)探放水工程设计平面位置图 (二)钻孔布置平面图 (三)钻孔布置断面图 (四)钻孔布置剖面图 (五)钻孔结构示意图 (六)排水系统、排水路线及避灾路线图 (七)工作面钻孔柱状图
超前探放水钻孔布置平面图
超前探放水钻孔布置剖面图
忽略无穷远极B 忽略无穷远极B
超前探放水钻孔布置断面图
(二)安全技术措施 1、加强钻机附近段的巷道支护。 2、钻机要安装牢固,以免改变钻孔方向和角度,造成漏探现象而达不到 设计探放水目的。 3、钻机各转动部分要安装安全防护罩,电机要设置合格的接地线和防水 罩,钻工及现场人员要扎紧袖口,衣裤,穿绝缘胶鞋等。 4、钻探作业人员要携带化学氧式自救器,当班探放水负责人员要携带便 携,并挂于距工作面规定距范围内。 5、钻孔要先下套管。 6 6、钻孔方位、倾角由测量人员和防治水人员共同现场确定。设计钻孔位 置一般不得改变,若特殊情况需变动孔位时,须由主管技术人员提出修改意见, 并报矿总工程师同意。 7、提前接好排水系统,并进行试运行,确保排水系统完好、稳定。 8、钻机和排水泵不能共用一条动力线,要分开架设。 9、施工期间,每班要安排专人跟班,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不对 钻场以外区域构成水害威胁。 10、钻探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精力集中,时刻注意钻进情况,若发现 气体涌出或沿钻杆向外流水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 理。
二、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张村矿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型;主要水害为周边小煤矿老空水和底 板灰岩承压水;自2004年改扩建以来,分别于2006年6月15日和2006年11 月5日发生过两次小煤矿老空水透水事,透水量分别为2200m3和4500m3; 矿井预计正常涌水量1021 m3/h,最大涌水量1448 m3/h,矿井目前涌水量 100 m3/h;主排水系统设在-250m水平,水仓容量10878 m3,配备D580 -60×9型多级离心泵五台,两台工作,两台备用,一台检修,配套电机 功率1250kW,采用双回路供电,可保证工作水泵和备用水泵同时启动。 排水管路为φ377×14mm无缝钢管三趟,二趟工作,一趟备用。排水系统 满足设计要求。

探放水设计

探放水设计

钟山区大湾镇钟山一矿探放水设计编制人:安全矿长:机电矿长:生产矿长:总工程师:矿长:编制时间:年月日审批意见会审内容:会审时间:年月日参加会审人员会审意见:根据“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防止突水、透水事故的发生,结合我矿实际情况并根据我矿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对四邻关系进行的水患调查及《煤矿安全规程》以及《煤矿防治水规定》之要求,特编制本探放水设计。

第一章矿井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一、矿井水文地质情况1.地形、地貌、河流水系1)地形、地貌①地形地貌矿区为构造剥蚀山地地貌,地形地貌呈单面山、悬崖陡壁、高山深谷,地面标高+1767-+2020m之间,高差达200m以上。

②气候条件本区属低纬度高原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据水城气象站(北纬26o35/,东经104o52/,标高+1811.7m)统计资料,年平均气温12.3oC。

气温极值为-11.7oC-31.6OC。

月平均最低气温为2.9oC(一月),月平均最高气温为19.9oC(七月);年平均相对湿度82%;年平均日照1541.7小时,日照率为35%,其中七月份平均达45%,元月和十一月份仅达27%;年最大降雨量为1529.9mm(1976年),年平均蒸发量为1399.2mm,最低元月份(52.8mm),最高七月份(174.6mm),冬季降雨时,往往在海拔标高1800m以上形成凝冻,全年平均凝冻日为23天。

全年最大频率风向为东南偏东风,最大风速25.6m/s,瞬时最大风速可达40m/s。

(3)水系及其主要河流井田内河流属乌江水系的三岔河流域,三岔河由北向南流经本矿井煤系露头,长达12Km,虽水流终年不断,但无通航可能。

根据地质报告资料,洪峰多出现在每年6—8月。

五十年一遇的洪水量可达790m3/s,旱季流量为1.27-2.64m3/s之间。

洪峰水位标高在矿井井口工业场地附近尚无测定参数。

据大湾井田地形地质图,在距井口约1500m的上游洪35点其水位标高是+1774.42m。

中纸厂煤矿探放水设计说明书

中纸厂煤矿探放水设计说明书

中纸厂煤矿探放水设计说明书为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加强煤矿水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煤矿[2006]98号)精神,切实加强我矿水害防治工作,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现制定探放水设计说明书,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

一、探放水地区的积水范围、积水量和水压矿区范围内存在老窑、小窑,目前均已被关闭,开采深度在10~30m,对我矿开采影响不大。

二、探放水地区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1、矿区水文地质情况①地表水排泄情况:矿区内地形陡峻,高差相对较大,呈高山地貌,有利于地表水排泄。

②地下水受地层、岩性、构造、地貌、气象等水文因素的控制,区内矿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

2、邻近矿关系矿区内有部分废弃老窑,据调查,废弃老窑内积水不多,不会给矿井开采构成威胁。

3、水害预测1)地表水受季节性降雨影响,注意对地面防洪管理,防止地表降水涌入井下。

2)老空水在现有的掘进范围有1#、3#、12#、15#煤层采空区,在掘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防治水方针,对巷道掘进必须编制专项防治水措施,保证施工的安全。

3)地质水根据水文地质报告,本区内无较大地质构造,隔水层赋存稳定,无较大补给水来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地质情况的调查,进一步摸清井下的地质构造,进一步加强对井下各类水源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搞好矿井水防治工作。

4)其他矿井+1594m水平以上,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0m3/h,最大涌水量20m3/h。

采用单位面积、单位降深法预算+1845m水平以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32.4m3/h,最大涌水量为74.8m3/h。

矿井在建井和开采过程中,要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取得矿井可靠的水文地质资料,制定针对性强的防治水措施,确保矿井建设和开采安全。

为防止突发性事件造成对矿井安全的影响,应加强机电设备、排水系统的检查、维护管理工作,制定合理、完善的措施,保证矿井水防治的安全。

三、掘进工作面必须执行“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要求,探眼布置5个,钻孔深度不低于60m,钻孔孔底上帮距巷道中心线10m,下帮距巷道中心线10m,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①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或小窑时;②接近水文地质复杂区域,并有透水预兆时;③接近导水断层、溶洞和导水陷落柱时;④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⑤接近可能与河流、水库、渠道、蓄水池、塘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⑥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⑦矿井最低水平和涌水水位降落疏干漏斗以外的巷道掘进时;⑧接近其它有积水可疑或透水威胁的区域时;四、探水眼布置1、探放水时,探水钻孔的布置平巷掘进探水时,可对正前和巷道上帮进行钻孔探水,布置钻孔位2个孔;上、下山掘进前,探水钻孔布置在巷道正前和左右两帮探水,钻孔不少于3个孔。

煤矿探放水设计范本

煤矿探放水设计范本

煤矿探放水设计范本*****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7413工作面探放水施工设计编制日期:2019年10月17日目录第一章工作面基本概况 (2)一、工作面概况 (3)二、煤岩层特征 (3)三、地质构造特征 (3)四、水文地质条件 (4)五、瓦斯情况 (5)第二章探放水设计 (5)一、工程目的及编制依据 (5)二、探放水前的准备工作 (6)三、钻孔设计 (7)四、探放水设备选择 (8)五、安钻探水前的技术要求 (9)六、探水施工中的技术要求 (10)七、放水的技术要求 (11)第三章探放水的安全措施 (11)一、探放水安全措施 (11)二、发生水灾时的避灾路线及避灾措施 (14)第一章工作面基本概况一、工作面概况一、工作面概况地面相对位置:该工作面位于半坡及白岩附近。

井下相对位置:东为一采区边界,北为7411采空区,西为人行斜井,南为7415掘进工作面。

该工作面倾向长度89.6m,工作面走向长度为565m,斜面积为54322㎡,煤层倾角为11~13°,煤层厚度0.97~1.4m, 平均厚为1.19m,工作面煤层赋存较平稳,节理发育。

二、煤岩层特征7413工作面属B4煤层:俗称“上连炭”,为本区稳定可采煤层。

位于宣威组二加三段顶部,呈层状、似层状产出,现矿区内可采煤层分布于+826—+700m标高之间,上距第四段底界(K7标志层)2.73m,下距B3煤层平均间距2.73m,煤层厚0.97m—1.40m,平均1.19m。

一般含1—2层夹矸,夹矸一般位于煤层中部或下部,夹矸厚0.01—0.14m,岩性为炭质泥岩或高岭石粘土岩,其中一层为褐灰色高岭石化晶屑凝灰岩,具砂状结构,易于识别,厚度属较稳定煤层。

煤层顶板为深灰、灰黑色炭质泥岩、泥岩或砂质泥岩,含动物化石碎屑或个体,含黄铁矿较多;底板多为深灰色粘土岩或砂质泥岩,含灰色肾状菱铁矿结核。

三、地质构造特征根据勘探及四邻已揭露的资料,东有西南倾斜的一单斜构造f,煤岩层产状:倾向221°~144°,平均182.5°,落差2.5m,倾角9°~12°平均11°。

煤矿井下探放水进度计划

煤矿井下探放水进度计划

煤矿井下探放水进度计划
一、计划背景
煤矿在近期开采过程中,发现井下个别区域地下水位偏高,对煤矿生产安全带来一定隐患。

为解决此问题,将实施探放水减压措施。

二、探放水目标
1. 将12区203煤层工作面上方150米区域内地下水位降低控制在780米以下;
2. 将15区206煤层工作面上方100米区域内地下水位降低控制在775米以下。

三、探放水实施方案
1. 使用井下两口径分别为150毫米和200毫米的钻孔探水管,位于12区203煤层上100米和150米,15区206煤层上50米和100米位置;
2. 准备两台可承压20平方米/小时探水泵,分别设置在12区和15区;
3. 探水管口设置过滤网,防止污物进入;
4. 每日泵水6小时,采出水量从10立方米/小时逐步增大到20立方米/小时。

四、任务进度
1. 4月1日-4月5日:钻探四个探水口完成;
2. 4月6日-4月10日:安装探水管和过滤网;设置探水泵
3. 4月11日起:开始常规探放水作业,每10日调整1次泵水参数。

五、保证措施
1. 值守人员24小时监测探水管和泵站情况;
2. 每周检查一次探水管是否损坏;
3. 每10日对泵机运行状况进行检修保养。

六、责任部门
探水作业由井下部负责组织实施;监测与安全保卫由安全生产部负责。

七、备注
本计划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

三交河煤矿探放水设计

三交河煤矿探放水设计

六采区皮带巷探防小窑设计一、概况:六采区皮带巷掘进工作面沿2上#煤层掘进,前方临近南沟矿采空破坏区。

该矿采空破坏范围不详。

预计采空范围内积水水头高度不大。

鉴于上述情况,本着“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在巷道前掘过程中,必须对南沟矿采空区及小窑采空破坏区进行探防,以确保掘进施工安全。

二、六采区皮带巷施工方向、规格和支护方式:六采区皮带巷掘进工作面方向正东,巷道断面规格:宽3.2m,高2.3m;支护方式为:锚网梁支护。

三、探防位置、超前距:1、探防起始位置:21#测点前65m开始进行探放水工作。

2、帮距及超前距的确定:南坡小窑采空区部分存有积水,且处于工作面上方,其积水水头高度约10m,根据超前距计算公式:3pa=0.5AL-------kpA——安全系数(2-5)取5a——巷道迎头或侧帮到含水层、含水构造之间的安全隔水梯形(或煤层)宽度L——巷道的跨度(宽或高取其大者)取3.2mP——煤、岩层承受的静水压力,Mpa 取0.1 MpaKp——隔水岩层(或煤层)的抗拉强度,Mpa 取0.5 Mpa计算得:4.8 m但根据经验值及集团公司下发的《井下探放水技术规范》要求,本次探防小窑采空区取超前距为20m。

四、钻孔设计:巷道进入探水线位置,用专门探水钻机进行探放水工作:探防范围为巷道正前左右一定范围,共布置7个钻孔(成扇形布置),各钻孔均沿煤层钻进,孔深40m,钻孔孔径55mm。

1#孔200、2#孔150、3#孔70、4#孔900、5#孔970、6#孔1050、7#孔1100。

因本次钻探属探防性质,钻探次数多,钻探工程量大,预计采空区积水水头高度不大,因此,钻探施工时,不考虑安设孔口装置。

(见钻孔设计图)五、探防施工安全措施:1、探放水人员必须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施工,未经审批单们批准,不得擅自改变设计。

2、加强探放水工作面的支护。

3、完善工作面排水、通讯系统。

4、钻机安设必须平稳、牢固,钻孔方位角度由技术人员向钻工交待清楚。

X煤矿探放水设计

X煤矿探放水设计

xx县xx镇xx煤矿探放水总体设计编制人:xx审批意见矿长:技术负责人:地测副总: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贯彻学习记录时间:地点:贯彻人:第一节概述探放水是在矿井范围内,对采空区、积水旧巷道、充水断层及含水层的位置和含水情况尚不清楚的情况下进行的。

当采掘工作面接近这些地区时,为消除隐患而事先进行超前探水,探明工作面前方的水情,在有水时根据水量的大小有控制地将水放出后,再进行采掘工作,以保证安全生产。

一、地理概况xx县xx镇xx煤矿,位于川南煤田古叙矿区xx矿段邱家祠井田。

xx县城区115º方向,直线距离约31.0km处,行政区划隶属xx县xx镇双湾村所辖。

矿区地处四川盆地南部边缘,属浅切割丘陵地貌,坡谷相连。

多属单面山,地势总体北西高,南东低,最高点位于矿区北西部陈家山,标高+1461.0m,最低点位于矿区南部尹家窝,标高+1155.3m,相对高差305.7m。

地面坡度一般为25~30°;缓坡及低洼地带有第四系残坡积和冲积层零星分布。

区内地形北西高南东低,地表无常年地表水体,仅发育季节性冲沟利于地表水的排泄。

二、地质构造矿山位于xx复式背斜北翼,柏杨坪向斜西部仰起端,地层走向呈近南北向分布,为单斜构造,地层倾向290~310°,倾角27~32°。

三、矿井开拓系统采用平硐开拓方式,改造利用矿方已改造施工的+1161.9m主平硐和+1235.82m回风斜井;改造利用原主井工业场地作为矿井扩建后的工业场地。

在主平硐以里35m处转向在煤层底板岩层中沿煤层走向布置水平运输大巷,水平运输巷长715m,经石门揭穿煤层,并在Y1煤层中布置轨道、行人和回风上山。

采区上山至+1220m标高落平后,与回风斜井连通,形成矿。

煤矿探放水方案

煤矿探放水方案

煤矿探放水方案(设计)编制日期:2017年1月19日煤矿探放水方案(设计)一、设计背景鉴于二采区采掘工程布置于原3号煤层和7号煤层之间,有一定的水患,前期探放水工程放出了部分采空区积水,但采空区积水仍然存在,为了杜绝巷道掘进过程中水害事故的发生,确保我矿掘进施工安全,按照“预测预报、有掘必探、物探先行、钻探验证”的原则,结合二采区实际水文地质情况及前期探放水资料,制定本设计方案。

二、采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1、巷道相应的地面位置、标高,区域内的水体和建、构筑物对工程的影响:巷道相应的地面标高在+1524m至+1600m之间,地表区域内没有河流、湖泊、水库等,水系不发育,季节性小沟发育,属季节性溪沟,流量受大气控制明显。

由于山高坡陡,雨水季节雨水难免会沿裂隙渗入井下,造成井下涌水增加。

地面无建、构筑物,原瓦斯泵房及其他构筑物对工程无影响。

2、巷道与相邻煤(岩)层、邻近巷道的层间关系,附近已有的采掘情况对工程的影响:所布置的三条下山处于7号3号煤层之间,该工程附近无其他采掘活动,但下山上部距原老系统老巷、采空区具有一定的积水,积水情况如下:3号层北部已采到+1382.089m标高(含3号层井底水仓),南部已采到+1410m标高;7号层已采到+1405.287m标高;由于该标高以上已开采,开采后采空区内有大量积水;根据原老空区回采的测量数据及地质资料,原老系统下山方向无断层、陷落柱等大的地质构造,产状稳定。

经计算,3号层积水5.06万立方米,回风上山第六循环探放水时开孔口标高为(+1457m),孔底标高为(+1467m)放出1.2万立方米积水,现还有3.8万立方米积水,在+1418m标高放水量约为2.5万立方米,水压达到0.55 MPa,放水时间预计30天放到预定标高。

剩余的采空区积水待巷道掘至标高+1382m时再进行探放水;7号层积水9.09万立方米,通过皮带上山每个循环探放水时都会将积水放出,现还有1.8万立方米积水,正在7号层采空区最低标高也是开孔口和孔底标高(+1402.664m)进行放水,积水压力0.2 MPa。

煤矿水仓探放水设计设计

煤矿水仓探放水设计设计

水仓、水泵房、主变电所掘进探放水设计为了进一步严格执行煤矿水害防治规定,切实加强防治水工作,提高水害防治能力,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真正落实“预测预报、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的规定和执行“探掘分离”制度以及坚持“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的探放水综合探测手段,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治水规定》及工作面实际情况,现特编制《水仓、水泵房、主变电所掘进探放水设计》。

一、工作面概况及水患类型:水仓掘进工作面,位于六采区西下山南翼,东为4#煤采空区,南与沙曲煤矿相邻,西4#煤实体,北为4#煤西下山轨道巷及下山风井。

据我矿水文地质划分报告及掘进揭露,我矿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类型。

二、探放水领导机构组长:副组长:地测副总:防治水科长:探放水队长:探放水检查验收人员:地测防治水科、安监站;其职能分别为:地测防治水科技术员进行前期物探和后期钻探现场技术指导、根据现场钻探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同时与安监站进行质量监管,由探水队负责打设探水孔。

探放水瓦斯检查人员:工作面瓦斯员三、探水作业布置内容及方法针对本工作面水害类型,我矿采取“物探先行、钻探验证,化探跟进”的探放水综合探测程序完成探放水作业,现分述如下:㈠物探设计1、工作面物探组织根据仪器性能,设计工作面每掘进40m对工作面进行一次顶底板、顺层物探。

物探工作由地测防治水科组织进行结果论证:由地测防治水科长、地测副总、总工综合分析定性。

2、仪器原理及性能物探采用YCS40(A)瞬变电磁仪进行探测,YCS40(A)瞬变电磁仪是利用不接地回线(线圈)或接地导线发射脉冲电流作为场源,以激励探测目的物,感生的二次电流,在发射脉冲的间隙利用回线或接地电极测量二次场随时间变化的响应。

从测量得到的异常分析出地下不均匀导电性能和位置,利用岩层与水体导电性能不同所成图颜色不同分析评定。

YCS40(A)瞬变电磁仪可以进行巷道迎头前方全方位顶底板、顺层的探测及回采面内大范围顶底板、煤层内的探测,根据仪器厂家的理论与探测经验指导,仪器有效探测距离在0置 参 -70m 范围。

煤矿井下探放水设计【2013】

煤矿井下探放水设计【2013】

桐梓县新桥煤矿放水设计一、探放水设计1)探水起点的确定为保证采掘工作和人员安全,防止误穿积水区,将水淹区的积水范围、水位标高、积水量等资料填绘在采掘工程图上,经过分析划出三条界线:即积水线、探水线、警戒线。

探水线距积水线距离为60m,警戒线沿探水线外推50~150m。

探水起点:由于积水范围不可能掌握得很准,因此必须在离可疑水源75~150m以外开始打钻探水。

2)探放水钻孔布置见下图(图6-2-1)。

(1)超前距为探水钻孔终孔位置应始终超前掘时工作面的一段距离,一般采用20m,在厚度<2m的薄煤层中超前距可缩短,但不得小于8m。

本设计取20m。

(2)允许掘进距离为经探水证实无水害威胁,可安全掘进的长度,取20m。

(3)帮距为使巷道两帮与可能存在的水体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即呈扇形布置的最外侧探水孔所控制的范围与巷道帮的距离,其值一般与超前距相同,有时可略比超前距小1~2m,本设计取18m。

(4)钻孔密度(孔间距)指允许掘进距离终点横剖面上,探水钻孔之间的间距,一般不超过3m,以免漏掉积水区,本矿取3m。

(5)钻孔孔径本设计配备TXU-75A探水钻3台,最大钻进深度75m,开孔直径89mm,终孔直径50mm。

(6)钻孔数目及布置A、煤层平巷钻孔布置主要是探巷道上帮小窑老空水,钻孔呈半扇形布置在巷道上帮。

薄煤层一般布置3组,每组1~2个孔;厚煤层一般布置3组,每组不少于3个孔。

本矿薄煤层钻孔布置3组,每组2个孔。

中厚煤层钻孔布置3组,每组3孔。

钻孔之间的夹角为7~15°为夹角,1~3°为小夹角,视小窑老空的规模而定,规模大者取大夹角,规模小者取小夹角。

B、煤层上山巷道钻孔布置钻孔呈扇形布置在巷前方,薄煤层一般布置5组,每组1~2个孔;厚煤层一般布置5组,每组不不于3个孔,且每组钻孔至少有一孔见顶或底。

本矿薄煤层钻孔布置5组,每组2个孔,中厚煤层钻孔布置5组,每组3孔,每组钻孔有一孔见顶或底。

煤矿探放水设计方案

煤矿探放水设计方案

第一章概述为了认真贯彻《煤矿防治水规定》,保障煤矿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根据我矿的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我矿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唐一窿井探放水方案设计。

第二章组织机构的建立与岗位责任一、探水工作领导组组长:刘冰副组长::李红星、谢成华、李志高、胡柏生、段飞仁组员:曹先华、陈旭亮、曾小飞、唐社良、段中勇、欧海生、王富贵、焦勇、邓加兵二、岗位责任组长:全面负责探放水调度工作。

副组长:具体负责探放水工作,配合组长调度人力、物力等后备物资。

技术部:履行岗位职责,根据总工的安排,制定防探放水措施,掌握开拓进度,及时填写图纸,为防探放水提供准确的技术资料,正确指导施工。

安监部:履行岗位职责,按照防探放水技术方案,进行现场监督,监视现场情况变化,随时按照程序上报矿调度室。

机电部:履行岗位职责,负责机电设备的配置与检修,保证探放水设备正常运转与电力供给。

通防部:履行岗位职责,随时监视各种害气体的变化情况,并及进行处理。

调度室:履行岗位职责,负责调度通知、各种信息的上传下达,保证矿井通讯系统的畅通。

供销部:履行岗位职责,负责物资供应,详细清查库房物品的缺失,随时反应给采购人员进行购置,保证防治水物品供应。

办公室:守岗待命,帮助矿长协调地面各部门。

采掘区队:履行岗位职责,负责调度各班班长严格按照防探放水设计方案及措施实施落实。

第三章水文地质情况一、矿井充水因素分析1、地形与地表水矿井地表为中山丘陵地貌,地形崖直坡陡,沟谷深切,相对高差达350m,植被发育。

大气降水形成径流流入溪沟,然后排入区外平缓之地。

矿井范围内无大的河流及其它水体,除老窑水外,矿井没有突水源头。

2、岩层的含水及隔水性侏罗系下统茅仙岭组孔隙水含水层(J1m):该层区内分布较广泛,岩性为一厚层灰白色富含云母的中粒砂岩组成,厚度132m~473m,平均268m 左右,富水性弱,主要受降水渗入补给,由于与煤层不直接接触,对开采坑道无影响。

煤矿培训材料:探放水设计的编制

煤矿培训材料:探放水设计的编制

煤矿培训材料:探放水设计的编制前言煤矿深部开采中,存在大量地下水,为了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和矿井的正常开采,必须采取有效的水文地质预测,控制矿井地下水的动态变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探放水设计的编制流程,以期为矿业工作者提供帮助和指导。

探放水设计的定义探放水,是指通过分析、监测矿井的地下水信息,寻找矿井中地下水的走向和渗透性,并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数据处理、分析判断和技术评估,确定合理的放水位置和部位,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确保矿井的平稳、安全运营。

探放水设计的要求探放水设计必须考虑以下因素:•矿井地质条件:包括地层岩层、断层构造、地下水流动等;•矿井生产条件:包括采场、通风系统、煤层厚度、开采方式等;•环境条件:包括地表地貌、气候条件、降雨量等;•方案质量:包括切实可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易于管理等。

探放水设计的编制流程步骤一:基础资料收集搜集矿山的各项基础资料,包括地质地形图、地下水文地质资料、矿井水文资料、生产与工艺技术资料等。

并将这些资料分类整理,准备编制探放水设计的前期资料。

步骤二:测量取样根据前期资料准备的方案,通过现场实地勘探、测量取样,调查研究、数据处理,测绘地质地形图、水文地质分布图、地下水位、水流场等数据,并将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步骤三:方案设计根据前两步得到的数据及其分析结果,制定探放水的设计方案,确定放水的测点位置和数量、放水量、水质等指标,并确定管道、井筒等防水措施的具体设计方案。

步骤四:技术评估对编制完成的探放水设计方案进行技术评估,评估方案的可行性、经济性、安全可靠性、易于管理等因素,并针对评估结果,适时修正探放水设计方案。

步骤五:编制探放水设计方案图整理完成探放水方案设计后,根据前期资料准备的方案图,编制探放水设计方案,最终形成有针对性的图纸和文本资料。

步骤六:探放水设计方案报审最后将探放水设计方案报审,由矿山负责人进行核定并颁发批准文件,为后期的探放水工作提供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井下探放水钻探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一)钻探前的准备工作 1、钻探施工人员要认真学习贯彻措施,充分了解钻探工作的目 的和任务,明确自己的职责。同时要召开施工单位全体职工会议,学习 贯彻钻探施工中的要求及注意事项,参加学习贯彻措施的人员必须鉴字。 2、了解钻探施工地段的水文地质情况。 3、熟悉避灾路线,并保证避灾路线畅通无阻。 4、掌握操作规程及操作顺序,熟练操作技术,严禁违章作业。 5、钻探工作过程中,要加强责任心,体现团体性,做到统一指 挥、统一 行动,遇到问题要沉着、冷静、稳妥、机智、果敢。 6、对钻机进行全面检修,保证钻机完好。 7、配备足量的钻头、钻杆及套管等必备工具。 8、备足防水材料(麻绳、木楔、铁丝、大锤、管钳、法兰球形 阀、压力表等。
探放本矿老空水钻孔布置平面图
探放本矿老空水钻孔布置剖面图
探放本矿老空水钻孔布置断面图
范例:xx公司张矿四-11050切眼探放水设计说明书
一、四-11050工作面概况 工作面概况 四-11050工作面地面位置在张村矿工业广场东北、移动通讯中继站立 塔处,井下位于四3煤Ⅰ采区东翼,东临井田边界,西临四五煤轨道上山, 南临四-11030采面(尚未开掘),北临F49逆断层(三维地震勘探资料), 上距五2煤层(未开采)68m,下距二1煤层160m;该工作面设计走向长950米, 倾斜宽130米,机巷标高-143~-152米,风巷标高-94~-107米,储量约40万 吨;根据勘探和揭露资料,该工作面地层产状为一北倾的单斜构造,地层倾 角15°~20°,平均17°,总体上为东缓西陡,工作面中西部和中部分别 存在一个走向长160米、落差7米的走向逆断层和一个倾向345°、落差1.5米、 走向长度不明的正断层;煤层厚度1.14~3.3米,平均2.2米,总体上为东薄 西厚;该工作面机巷已工580m,风巷已工622m。2006年11月5日,该工作面 风巷在掘进至622米时与小煤窑采空区掘透并发生透水事故,总突水量约 7500m3,致使该面至今未能恢复正常生产,由于不清楚前方小煤矿采掘情 况,为确保该工作面的生产安全,研究决定自透水点后退30米左右开切眼圈 定工作面。
(六)、排水系统 钻机循环水及探出的积水均进入钻场附近的临时水窝,由D-46水泵经4寸 排水管路排入四五煤轨道上山,经四五煤轨道水沟流入-250水仓。D-46水泵 两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 (七)避灾路线(见附图4) 水灾避灾路线:工作面 底车场 平车场 副斜井 副斜井 火灾避灾路线:工作面 -157或-96中车场 机巷外段 主斜井 四五煤轨道上山 -20水平联络巷 -20井 -20水 地面。 地面。
二、矿井水文地质概况
主要内容: 矿井水文地质划分类型、矿井主要水害类型、发生 突(透)水事故情况、矿井正常及最大涌水量、矿井 目前涌水量、矿井主要排水系统能力及完善情况。
三、××工作面及其周边水文地质概况 ××工作面及其周边水文地质概况 主要内容: (一)工作面顶板主要含水层与工作面的空间结构分布关 系、工作面受顶板水威胁情况分析; (二)工作面底板主要含水层与工作面的空间结构分布关 系、各含水层的水压、水位观测资料、工作面受底板承压水 威胁情况分析(通过计算确定突水威胁区或突水危险区); (三)工作面受老空水威胁情况分析(小窑老空水和本矿 老空水积水范围、积水标高、积水量预计及积水线、探水线、 警戒线划定); (四)工作面受其它水体威胁情况析(河流、水库、断层、 钻孔、陷落柱等)。 (五)工作面涌水量预计方法及预计结果。
(二)安全技术措施 1、加强钻机附近段的巷道支护。 2、钻机要安装牢固,以免改变钻孔方向和角度,造成漏探现象而达不到 设计探放水目的。 3、钻机各转动部分要安装安全防护罩,电机要设置合格的接地线和防水 罩,钻工及现场人员要扎紧袖口,衣裤,穿绝缘胶鞋等。 4、钻探作业人员要携带化学氧式自救器,当班探放水负责人员要携带便 携,并挂于距工作面规定距范围内。 5、钻孔要先下套管。 6 6、钻孔方位、倾角由测量人员和防治水人员共同现场确定。设计钻孔位 置一般不得改变,若特殊情况需变动孔位时,须由主管技术人员提出修改意见, 并报矿总工程师同意。 7、提前接好排水系统,并进行试运行,确保排水系统完好、稳定。 8、钻机和排水泵不能共用一条动力线,要分开架设。 9、施工期间,每班要安排专人跟班,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不对 钻场以外区域构成水害威胁。 10、钻探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精力集中,时刻注意钻进情况,若发现 气体涌出或沿钻杆向外流水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钻进,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 理。
1.开孔用76mm钻头钻进,钻进至4.2m后下入直径73mm套管4.0m, 并用破布、麻绳或海带等固定套管,破布、麻绳或海带缠绕套管外端的长 度不得小于2m。 2.固定套管后,孔口外按装不低于10Kg/cm2的高压闸阀,接通高压 水试压,试压压力必须达到10 Kg/cm2延续时间不小于0.5小时。试压过程 要有详细记录,并检查套管外及其周围煤壁的情况,如发现有渗水、跑水 现象要停止试压,重新固定套管,直至试压合格。 3.试压合格后安装测压表、高压阀,改用直径55mm的钻头继续钻进 至终孔。 4.钻进中要做好简易水文观测工作,如漏水、掉钻、出水等要认真记 录。 5.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可视为终孔 ①钻孔在钻进过程中出水,且水压、水量较大。 ②钻孔漏水且出现卡钻,无法继续钻进。 ③孔深达到设计深度。 ④遇到其它突发情况。
三、四-11050工作面及其周边水文地质概况 工作面及其周边水文地质概况 张村矿四3煤层有一层0.5m厚的泥岩伪顶,直接顶为砂质泥岩,平均厚度 5m,老顶为细~中粒砂岩,平均厚度7m,根据钻探及实际揭露情况,该层砂质富 水性较弱,对掘进影响不大;该工作面南部约150米有18-90石炭系水文观测孔, 水位标高-180m,低于该采面最低标高,因此,该工作面不受底板灰岩水的影响; 三维地震资料显示,该工作面风巷以浅87米有小煤窑采空区,由于对该工作面以 浅小煤窑的采掘情况不明,因此,该工作面的主要水患应为小煤窑采空区积水。由 于切眼距突水地点较近,如果切眼处存在小窑采空区,则其与突水区应为同一个连 通体的可能性较大。突水点顶板标高为-98米,该处目前已无水压。根据钻场需要, 本次探放水的起始位置设在切眼开口以里4米处,如果切眼开口位置选定在该工作 面风巷,则探放水位置的顶板标高为-94米,探水点所承受的最大水头高度为4米, 水压值0.04MPa,如果切眼开口位置选定在该工作面机巷,则探放水位置的顶板标 高为-143米,探水点所承受的最大水头高度为42.5米,水压值0.425MPa。由于不清 楚其积水范围,无法估算其积水量。 依据《煤矿水文地质规程》《矿井防治水工作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 规程规定,对该工作面实施超前钻探,以查明该工作面切眼附近的水文地质情况, 解除水害隐患,确保施工安全。
一、探放水设计的编写 二、井下探放水安全技术措施
一、探放水设计的编写
※名称:××矿××工作面××巷探放水设井水文地质概况 三、××工作面及其周边水文地质概况 四、探放水设计 五、附图
一、××工作面概况 ××工作面概况 主要内容: (一)位置(地面、井下); (二)工作面设计参数(走向长、采长、标高); (三)工作面四周(东、西、南、北、上、下)采掘情况; (四)目前工程进度或计划开工日期; (五)工作面地质构造及煤层赋存情况。
钻孔设计参数如下(见附图1、2): 如果切眼开口位于风巷,则钻孔参数设计如下: ⑴.1号钻孔位于内切眼迎头断面中心线左562mm,距巷底1000mm,方向 4°,钻孔坡度-17.4°,孔深50米,终孔层位为四3煤层。 ⑵.2号钻孔位于1号孔右侧,距1号孔位水平距离2090mm,距迎头右帮水 平距离34㎜,距巷底1000 mm,方向34°50′16″,钻孔坡度-14°52′41″,孔深35 米,终孔层位为煤层底板。 ⑶.3号钻孔位于1号孔右侧,距1号孔位水平距离654.2mm,距巷底 1000mm,方向14°35′14″,钻孔坡度-17°05′41″,孔深42米,终孔层位为煤层顶 板。 如果切眼开口位于机巷,则钻孔参数设计如下: ⑷.1号钻孔位于内切眼迎头断面中心线右300mm,距巷底1000mm,方向 184°,钻孔坡度+17.4°,孔深50米,终孔层位为四3煤层。 ⑸.2号钻孔位于1号孔左侧,距1号孔位水平距离313mm,距巷底1000 mm,方向178°52′48″,钻孔坡度+17°19′48″,孔深50.2米,终孔层位煤层底板。 ⑹.3号钻孔位于1号孔左侧,距1号孔位水平距离1567mm,距巷底 1000mm,方向159°52′48″,钻孔坡度+15°57′36″,孔深33.0米,终孔层位煤层 顶板。
本次钻探选用MK3-150型全液压钻机。 (四)起探位置的确定 11.5透水事故的透水地点距该采面切眼较近,由于对小窑采空区 (或老巷道)的范围及其是否向下延伸等情况不明确,因此,将内切眼 开口处作为本次探水线的起点。 (五)单孔设计 采用一级套管二级孔径结构,套管长度4m,套管以后为裸孔。 套管外口焊接高压法兰盘,法兰盘外连接装压力表的短节,短节外接高 压闸阀。
单孔设计参数表
五、附 图 (一)探放水工程设计平面位置图 (二)钻孔布置平面图 (三)钻孔布置断面图 (四)钻孔布置剖面图 (五)钻孔结构示意图 (六)排水系统、排水路线及避灾路线图 (七)工作面钻孔柱状图
超前探放水钻孔布置平面图
超前探放水钻孔布置剖面图
忽略无穷远极B 忽略无穷远极B
超前探放水钻孔布置断面图
四、探放水设计 (一)探放水目的 1.探放小窑采空区积水,防止发生切眼掘进中的透水事故。 2.探放采空区内有害气体,确保切眼掘进的安全生产。 (二)采用手段和方法 鉴于该工作面风巷掘进中发生过小窑老空水透水事故的事实,本 次切眼掘进中直接采用钻探手段,以循环超前钻探的方法实施切眼掘中 的探放水工作。 (三)钻探设计参数 根据四-11050工作面两巷掘进揭露及该工作面风巷透水情况,若 切眼处存在有小窑采空区,则其空间位置位于切眼东侧或从切眼东侧往 西沿煤层走向横过切眼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本次探放水钻孔设计沿四 3煤层布置,在平面上呈往东偏斜的半扇形,共布置4组钻探,每组布置 3个钻孔;每一钻探循环保留20m超前距和侧帮距;实际钻探深度达不 到设计深度时,可增加循环钻探组数(次数);在允许掘进距离内,施 工队仍要执行短探短掘的原则,短探短掘具体措施由施工队编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