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前预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前预习
作者:张妍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4期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探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预习效果,从而为语文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上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强化自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34-0005-01
前言
在目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预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已经成为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学生通过对新课程的预习,对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理解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而这种自主预习能力的行程与培养是教师引导的过程,通过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创建快乐课堂,和谐课堂,效益课堂等措施,为语文课前预习能力的塑造提供必要保证。
一、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新课程教学提出我们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怎样才能高效呢?很多有经验的老师得出结论就是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的过程。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要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就非教他们预习不可。”通过预习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独立思考和相互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在课堂教学中,简单的基础知识学生已掌握,教学可以直奔重难点,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使学生对课文重点内容有了更深入地理解。这样学生的课前预习就很有必要了。
二、课前家庭预习的重要性
课前预习的主要具体实施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家庭教育是除过学校教育的另一种补充教育措施,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做好语文课程课前预习是需要家长进行配合的。在子女对新课程预习过程中,家长应当做出初步引导,针对课程中疑难点协助孩子进行记录,在预习过程中家长一定只能充当课程知识的引导员,并非知识传递者。角色的明确会使得预习效果更加明显。有助于孩子对新知识保持一定的探索兴趣。因此,家庭预习是语文课程预习的重要途径,有了家庭预习的存在,进一步将预习做到极致,使得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彼此相长,取得相得益彰的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三、课前预习的具体做法
(一)读
这里所谓的读,就是借助汉语拼音将课文读通顺。一年级学生认识的字不多,想要把课文读通顺并不容易,每篇课文至少要读三遍,才能读通顺。
(二)画
画什么?画文中的重点词。如《称象》一课预习时,学生在文中画出了大秤、秤杆、一艘船、直摇头、微笑、点点头等词语,这些词语在课文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很有帮助。就拿“直摇头”和“点点头”两次来说吧!课堂上,老师问当官员提出用造大秤和宰大象的方法来称象重时,曹操的态度如何?有同学抢着说:“曹操直摇头。”“他为什么直摇头”?“直摇头就说明曹操不赞成大臣的说法。”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而当曹冲提出用船做秤,用石头代替大象称象重时,曹操则微笑着点点头。他之所以点头,是因为他赞同曹冲的做法。正是因为学生课前预习了,找到了这些词语,故而能借助这些词语说出自己的理解。
(三)思
思内容,也就是让学生想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如:学生预习了《司马光》一课后,课堂上,我问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司马光和一些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不小心一个小朋友掉进了大水缸里,砸破了水缸,救出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作为一年级的学生能说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我很高兴。看来孩子们的课前预习没白做,他们不但读通了课文还读懂了课文。这样课堂上我就可以引导学生从司马光的神态动作和其他小朋友的对比中,理解司马光的聪明、机智、沉着、冷静。从而联系实际教育学生向司马光学习,遇到问题要自己想办法解决,不要一味地依赖大人,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四)写
写批注。这里所谓的批注,就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就是标出文章的自然段。这样在课堂上,老师或学生提出问题,其他学生很快就可以找出答案。如《称象》一课,在讲读课文时,我问有几个人想出了办法?谁的办法最好?学生小手林立答案不一,接着让学生找出相关的段落读一读,答案就显而易见了。回答正确的学生很有成就感,学习兴趣浓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了。
(五)问
就是在预习时,学生可以给不理解的词语、句子打上问号。这样,老师上课时,和可以将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交流,在与同学互相交流中,既解决了问题,又学到了知识,也达到了新课程倡导的合作探究的目的,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总结
因此,通过本文的简要探讨,我们从读、画、思、写、问五个方面对小学语文课前预习进行的具体化。利用这些做法能够促使学生将预习做到最好,为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打下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许丽萍.《如何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吉林教育,2008年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