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复习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总复习

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一.有理数:(1)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①②(3)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3)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3)(4)|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注意:|a|·|b|=|a·b|,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0,小数-大数<0.二.有理数法则及运算规律。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4.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5.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6.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7.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三.乘方的定义。
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专项复习4套含答案

A. 2.2 104
B. 22 103
C. 2.2 103
8.对于用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4.609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0.22 105
A.它精确到千分位
B.它精确到0.01
C.它精确到万位
D.它精确到十位
9. 1 3 5 2 013 2 015 2 4 6 2 014 2 016 = ( )
么位置时,他们两家相距最远,最远是多少?处在什么位置时,他们两家相距最近,最近是多少?
23.(6分)草履虫可以吞食细菌使污水得到净化.1个草履虫每小时大约能形成60个食物泡,每个食物泡大 约吞食30个细菌,那么1个草履虫每天(以24小时计算)大约能吞食多少个细菌?100个草履虫呢?(用科 学记数法表示)
【解析】1 3 5 2013 2015 2 4 6 2014 2016 1 2 3 4 2015 2016
1 1 1 1008 .故选D.
10.【答案】B
二、
11.【答案】 7 或 9 12.【答案】713.【答案】 2 , 4 2 , 0.83 3.7 , 2
(2)计算:①
1 1 2
2
1
3
1 3
4
2
019
1
2
020
;
② 1 1 1
1
;
13 35 5 7
2 017 2 019
期末专项复习—有理数
答案解析
一、
1.【答案】C 【解析】由题意,得 8℃ 表示下降 8℃ .故选C.
2.【答案】A【解析】 1 的相反数是 1 .故选A.
2020
2020
(3)若巡逻车每一百千米耗油12升,求该晚巡逻车共耗油多少升.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全章总复习

知识清单
2.有理数的减法
(1)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__相___反__数___;
(2)字母表示:a-b=a+___(_-_b_)____. 3.有理数的乘法 (1)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__正__,异号得__负__,并把绝对值 __相__乘___;任何数与0相乘仍得__0__; (2) 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由_负__因__数___的个数决 定,当_负___因__数__有奇数个时,积为_负___,当_负__因___数__有偶数个 时,积为_正___;
知识清单
7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算__乘__方___,再算__乘__除____,最后算__加__减____;如果有括号,就 先算_括__号__里__面___的____.
正整数), n的值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少1. 解:(1)2800万 =28000000 =2.8×107
(2)1600亿 =1600000பைடு நூலகம்0000 =1.6×1011 (3)731000000 =7.31×108
例题讲解
例4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 5.95(精确到0.1); (2). 32.3(精确到个位); (3). 1.645(精确到0.01); (4). 1.0725(精确到千分位).
3
3
8
正数集合 +8, 0.5,
20%, 5 , ┉8
负数集合
-3,1 2 ,
1 3
,-3.314,
-12 ┉
分数集合
1
2 3
,
1 3
,
0.5,-3.14,
20%, ┉
5, 8
自然数集合 0,+8, ┉
课堂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复习PPT课件

2/ 3 化简(1)-|-2/3|=___ ;
1/
由绝对值求数
3. 若|a|=3,则a=____ -1 ±3 ;|a+1|=0,则a=____ 若|a+1|=3,则a=____ 2,-4
1 4、已知a>0,ab<0,化简|a-b+4|-|b-a-3|=_____ 。
5、若
a a
> ,若 =1,则a____0
×
×
考点二:有理数的分类
一、按整数、分数分类:
整数
正整数 0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二、按正数、负数分类:
正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有 理 数
有 理 数
0 负有理数
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1、0和正数 叫非负数 2、0和负数 叫非正数
3、0和负整数 叫非正整数
4、0和正整数叫非负整数 也叫自然数
分数 。 5、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属于_____
下列各式中用了哪条运算律?如何用字母表示? 1、(-4) × 8=8 ×(-4) ab=ba 乘法交换律: 2、[(-8)+5]+(-4)=(-8)+[5+(-4)] 加法结合律:( a+b)+c=a+(b+c) 2 1 2 1 3、 (6) [ ( )] (6) (6) ( ) 3 2 3 2 分配律: a(b+c)=ab+bc 4、[29×(-5/6)] ×(-12)=29×[(-5/6) ×(-12)] 乘法结合律:(ab)c=a(bc) 5、(-8)+(-9)=(-9)+(-8) 加法交换律: a+b=b+a
乘法三结合 1、积为整数结合 解 题 技 能
第2章 有理数的运算 整理与复习(复习课件)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复习要点
一、有理数的运算
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
1. 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
2.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 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
依次进行.
复习要点
一、有理数的运算
7. 有理数的运算律
1. 加法交换律
a+b=b+a
2. 加法结合律
(a+b)+c=a+(b+c)
(2)(+3)﹣(﹣5) (+3)
=
课堂巩固
一、有理数的运算
用“>”、“=”、“<”填空
<
1. 若a<0,b<0,|a|<|b|,则a+b____0
2. 若a>0,b<0,|a|>|b|,则a+b____0
>
3. 若a<0,b>0,|a|>|b|,则a+b____0
<
4. 若a<0,b>0,|a|=|b|,则a+b____0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
复习要点
一、有理数的运算
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
1. 乘法交换律:ab=ba
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2. 乘法结合律: (ab)c= a(bc)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
数相乘,积不变.
3. 分配律:a(b+ c) = ab+ac
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
a+b+c=(a+b)+c=a+(b+c)
典例分析
一、有理数的运算
例:小明和小强在游戏中规定,长方形表示加,圆形
表示减,结果小者为胜. 请你当裁判,判定谁是胜者.
章末复习(一) 有理数-人教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该社区的王奶奶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并参与了手机支付的消费体验.下
表是王奶奶连续五笔交易的账单,则这五笔交易中支出最多的是4月
14
____日.
支付账单
日期
交易明细
4.10
买菜¥ − .
4.11
转账收入¥ + .
4.12
乘坐公交车¥ − .
4.13
日常用品¥ − .
并用“> ”把这些数连接起来.
− ,0,2,−
− ,− −. .
解:− − = −,− −. = . .
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所示.
故− −. > > >
−
> − − .
02 新课标·新情境·新题型
20.【数据观念】近日,某社区针对老年人举办了“老年智能手机课堂”,
(2)−
−
=__.
考点5 绝对值
12.− 的绝对值是(
A.
−
D )
B.
−
C.
D.
13.【开放性问题】用一个有理数说明“ = ”是错误的,则的值
−(答案不唯一)
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
0,±,±
14.绝对值不大于2的所有整数为____________.
考点6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15.在−,0,1,−四个数中,最大的数
是( C
A. −
)
B. 0
C. 1
D. −
16.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 0是最小的整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课件

[基础练习] 1☆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
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并按从大到小的顺 序排列,用“>”号连接起来。 4, -|-2|, -4.5, 1, 0。
3 ①比-3大的负整数是____-_2_,_-;1 ②已知m是整数且4<m<3,则m为_____-3_,_-_2,__-1_,_0_,__1,。2 ③有理数中, 最大的负整数是__,最-1 小的正整数是__。最1 大的非正
;-(-8)的相反数是
;
- [+(-6)]=________;0的相反数是 ; a的相反数 是 ; 1 的相反数的倒数是______________ ;
8
• 2☆若a和b是互为相反数,则a+b=( )
A. –2a B .2b C. 0 D. 任意有理数
• 3(1)如果a=-13,那么-a=______;
即a·a·a· ··· ·a=
n个 幂
指数
②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底正数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3的平方是(9 )
平方是9的数是(±3)
• (1)2×32和(2×3)2有什么区分?
各等于什么?
9
• (2)32和23有什么区分?±各等3于
什么?
(3)-34和(-3)4有什么区分?各 等于什么?
判断:
①带“-”号的数都是负数
②-a一定是负数
③不存在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
④0℃表示没有温度
增加-20%,实际的意思是
.
甲比乙大-3表示的意思是
.
2.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有理数
整数 分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第1章 有理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单元复习题一、选择题1.若汽车向东行驶2km记作,则向西行驶3km记作( )A.B.C.D.2.在数-5,2,0,,2011,-71,3.14中,非负整数的个数是( )A.1B.2C.3D.4 3.如图,数轴上有A,B,C三点.若点A,B到原点的距离相等,每小段表示1个单位长度,则点C表示的数是( )A.2B.1C.-1D.-2 4.的相反数是( )A.B.C.D.5.下列各数中,绝对值最大的数是( )A.B.C.D.6.四个有理数,其中最小的是( )A.-2B.-1C.0D.2 7.已知四个互不相等的整数a、b、c、d的乘积等于14,则它们的和等于( )A.B.5C.9D.5或8.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A.B.C.D.9.中国的太空空间站离地球大约400000米,则近似数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B.C.D.10.数a的近似数为1.50,那么a的真实值的范围是( ) .A.1.495<a<1.505B.1.495≤a<1.505C.1.45<a<1.55D.1.45≤a<1.55二、填空题11.比较大小: -1.12.某市今年元旦的最低气温为,最高气温为,这天的最高气温比最低气温高 ℃.13.从、、、、几个数中任取三个数相乘,所得到的最大乘积是 . 14.已知|a|=5,b2=9,且|a+b|≠a+b,求a2﹣b的值为 .三、计算题15.计算:(1)(2)(3).(4).四、解答题16.某商店现有8袋大米,以每袋5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记录如下:+4,﹣3,+5,﹣2,+1,﹣3,+4,﹣6.问:8袋大米共重多少?17.如果,求的值.18.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把这些数连接起来.五、综合题19.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点:;;;;;(1)用“”号写出他们的顺序.(2)写出沿数轴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数.20.已知数轴上的点A,B分别表示和.(1)在数轴上画出A,B两点;(2)写出数轴上点A和点B之间的所有整数,并求它们的和.21.薛老师坚持跑步锻炼身体,他以为基准,超过的部分计为“+”,不足的部分计为“-”,将连续7天的跑步时间(单位:)记录如下: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与30分钟差值(1)薛老师跑步时间最长的一天比最短的一天多跑几分钟?(2)若薛老师跑步的平均速度为,请计算这七天他共跑了多少?22.某检修小组从地出发,在东西向的马路上检修线路,如果规定向东行驶为正,向西行驶为负,一天中七次行驶纪录如下:(单位: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4+7-9+8+6-5-2(1)求收工时距地多远?(2)若每耗油0.3升,问一天共耗油多少升?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解析】【解答】解:汽车向东行驶2km记作,向西行驶3km应记作.故答案为:D.【分析】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数表示. 2.【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数-5,2,0,,2011,-71,3.14中,非负整数的个数是3个:2,0,2011,故答案为:C.【分析】正整数和0统称非负整数,据此判断即可.3.【答案】C【解析】【解答】解:由题可知:AB=6,又∵点A,B到原点的距离相等,∴A点表示的数为-3,B点表示的数为3,∴点C所表示的数为-1.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表示的时候,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结合AB的长度可得点A、B所表示的数,进而即可得出点A右边两点单位长度处的点C所表示的数.4.【答案】A【解析】【解答】解:根据概念可知的相反数是.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解答即可.5.【答案】B【解析】【解答】解:、、、,绝对值最大的数是.故答案为:B.【分析】先利用绝对值的性质化简,再比较大小即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期末复习知识点+易错题(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有理数知识点+易错题有理数习知识点复习1、有理数的定义:________和________统称为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按照符号分类,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按照定义分类,可以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整数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分数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3、数轴的定义: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________叫数轴。
4、数轴的三要素:数轴的三要素是指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缺一不可。
5、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在数轴上,________的点表示的数总比________的点表示的数大。
6、绝对值的定义:数轴上____________与________的________,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7、绝对值的表示方法如下:-2的绝对值是2,记作________;3的绝对值是3,记作________;0的绝对值是________。
8、相反数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其中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________。
9、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一个________号,如2的相反数可表示为________。
10、有理数加法法则:①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____的符号,并把________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________相等时,和为________;绝对值不等时,取__________符号,并用________________。
③一个数与0相加,________。
11、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____________。
1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________;加法结合律:(a+b)+c=________。
13、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________,异号________,并把________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________。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期末复习课件(共44张PPT)

(5)(-3)×2=_-__6______; (6)-32×-13=_12________; (7)3÷(-6)=_-__12______;
(8)(-4)÷-23=_6________;
(9)(-3)2=___9______,-32=_-__9______; (10)-123=__-__18_____,342=_19_6_______.
(1)(+5)+(-4)+(+3)+(-6)+(-2)+(+10)+(-3)+(-7)
=-4 在距离出发点西 4 千米的地方
(2)这车最远离开出发点 10 千米
Hale Waihona Puke (3) +5 + -4 + +3 + -6 + -2 + +10 + -3 + -7 =
29. 某景区一电瓶小客车接到任务从景区大门出发,向东走 2 千米 到达 A 景区,继续向东走 2.5 千米到达 B 景区,然后又回头向 西走 8.5 千米到达 C 景区,最后回到景区大门.
(1)以景区大门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以 1 个单位长表示 1 千 米,建立如图所示的数轴,请在数轴上表示出上述 A、B、C 三 个景区的位置.
【考点 5】绝对值 8. 5=__5____,-5=__5______,
0=__0____. 9.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5,则这个数是_5_或__-__5_______.
【考点 6】倒数 10. 32的倒数是_32______;-12的倒数是__-__2_.
--1<0<12<-(-2)
答案图
20. 计算: (1)5÷-12-12×-23; 原式=5×(-2)-12×(-23) =-10+8 =-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各章知识点总结(最新最全)

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一、有理数的基本概念1.正数: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负数:小于0的数叫做负数。
备注:在正数前面加“-”的数是负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3.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性质:(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4.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
性质:(1)数a 的相反数是-a (a 是任意一个有理数);(2)0的相反数是0;(3)若a 、b 互为相反数,则a+b=0;若a 、b 互为相反数且a 、b 都不等于零,则1-=ba ; 5.倒数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
性质:(1)a 的倒数是(a ≠0); (2)0没有倒数 ;(3)若a 与b 互为倒数,则ab=1;若a 与b 互为负倒数,则ab=-1。
倒数与相反数的区别和联系:(1)a 与-a 互为相反数; a 与a1(a ≠ 0)互为倒数;(2)符号上:互为相反数(除0外)的两数的符号相反;互为倒数的两数符号相同;(3)a 、b 互为相反数 →→ a+b=0;a 、b 互为倒数 →→ ab=1;(4)相反数是本身的数是0,倒数是本身的数是±1 。
6.绝对值:一个数a 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性质:(1)数a 的绝对值记作︱a ︱;(2)若a >0,则︱a ︱= a ;若a <0,则︱a ︱= -a ;若a =0,则︱a ︱=0;(3) 对任何有理数a,总有︱a ︱≥0.7.有理数大小的比较:(1)可通过数轴比较:在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即:若a <0,b <0,且︱a ︱>︱b ︱,则a < b.二、有理数的运算1、运算法则:(1)有理数加法法则:①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 ③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总复习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教案第一章《有理数》总复习一、内容分析小结与复习分作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正数与负数、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以及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方法与运算律,从而给出全章内容的大致轮廓,第二部分针对这一章新出现的内容、方法等提出了5个问题;通过这5个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主动进行新的知识的建构。
二、课时安排:小节与复习的要求是要把这一章内容系统化,从而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学习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有理数的概念与有理数的运算两部分。
因此,本章总复习的二课时这样安排(测验课除外):第一课时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第二课时复习有理数的运算。
三、教学方法的确定:设计典型例题,检测学生知识,科学地进行小结与归纳。
四、教学安排:第一课时:本节课将复习有理数的意义及其有关概念。
其内容包括正负数、有理数、数轴、有理数大小的比较、相反数与绝对值等。
在教学过程中,应利用数轴来认识、理解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借助数轴,把这些概念串在一起形成一个用以描述有理数特征的系统。
另外,在运用有理数概念的同时,还应注意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认识。
一、教学目标;1.理解五个重要概念:有理数、数轴、倒数、绝对值、倒数。
2.使学生提高区分概念的能力,正确运用概念解决问题。
3、能正确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
二、教学重点:有理数五个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有理数、数轴、倒数、绝对值、倒数。
三、教学难点:对绝对值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1.正数和负数:(给出四个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负数的必要性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1)温度为-4℃是什么意思?(2)如果向正北规定为正,那么走-70米是什么意思?(3)21世纪的第一年,日本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7.3%,这里的“服务出口额比上一年增长了-7.3%”是什么意思?(4)请同学们谈一谈,为什么要引入负数?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例子吗?2.有理数的分类:(通过两个问题让学生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理解有理数的含义。
人教版七年级上有理数全章总复习及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有理数全章总复习及试题1.1 正数与负数一、必记概念:0既 ,也。
在实际生活中,常常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意义的量。
如果上升10米记作+10米,那么下降5米记作。
二、练习:1. 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 零是整数B. 零不是正数 C。
零是偶数 D. 零不是自然数2. 如果顺时针旋转30°记作-30°,那么逆时针旋转45°记作。
3. 某人向东走5米,又回头向西走5米,此人实际距原地米.4. 如果中午以后的2小时记作+2小时,那么+2小时前3小时应记作。
5。
观察下面依次排列的一列数,你能发现它们排列的规律是什么吗?后面空格内的三个数是什么,试把它写出来.(1) 2、-3、4、-5、6、、、、…(2) 1、2、3、5、8、、、、…6. “一个数前面加‘-’,它一定是负数”对吗?1。
2 有理数1.2。
1 有理数一、必记概念:1.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 ;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 ;和统称为有理数。
2。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简称数集。
3。
零和正数统称为 ,零和负数统称为。
4. 正整数和零统称为,又统称为;零和负整数统称为。
二、练习:(一)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集合中:-1、-0。
4、35、0、13-、6、9、317-、114、-19正数集合:﹛…﹜负数集合:﹛…﹜整数集合:﹛…﹜分数集合:﹛…﹜非正数集合:﹛…﹜非负数集合:﹛…﹜非正整数集合:﹛…﹜非负整数集合:﹛…﹜(二)判断题:1. 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分数。
( )2。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 )3。
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都是有理数。
( )4. 0C︒表示没有温度。
( )(三)选择题:5。
下列说法:(1)零是正数;(2)零是整数;(3)零是有理数;(4)零是非负数;(5)零是偶数。
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为( )A. 2个B. 3个C. 4个 D。
5个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B. 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C. 有理数是指整数、分数、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这五类D。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有理数》复习课件

①几个不等于0的数相乘,积的符号 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奇 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 时,积为正.
②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 积就为0.
用数学语言描述有理数乘法法则:
①同号相乘
若a>0,b>0,则 ab = + ︱a︱×︱b︱
若a<0,b<0,则 ab = +︱a︱×︱b︱
负分数
有理数
正有理数 零 负有理数
正整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分数
3.数 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3 –2 –1 0 1 2 3 4
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 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 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3)所有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 的点表示
1、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2、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2021/10/222021/10/222021/10/2210/22/2021 4:26:18 PM 3、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 6、要经常培养开阔的胸襟,要经常培养知识上诚实的习惯,而且要经常学习向自己的思想负责任。2021年10月 2021/10/222021/10/222021/10/2210/22/2021
二、有理数的运算
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一、有理数的基本概念
1.负数:在正数前面加“—”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判断: 1)a一定是正数 × 2)-a一定是负数 × 3)-(-a)一定大于0 × 4)0是正整数 ×
2.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总复习第一章有理数1.有理数:1凡能写成)0p q ,p (p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 0和正整数; a >0 a 是正数; a <0 a 是负数;a ≥0 a 是正数或0 a 是非负数; a ≤ 0 a 是负数或0 a 是非正数.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的三要素的一条直线.3.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 a-b+c 的相反数是-a-b+c= -a+b-c ;a-b 的相反数是b-a ;a+b 的相反数是-a-b ;3相反数的和为0 a+b=0 a 、b 互为相反数.4相反数的商为-1.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w w w .x k b o m4.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0a (a )0a (0)0a (a a 或⎩⎨⎧≤-≥=)0()0(a a a a a ; 3 0a 1a a>⇔= ; 0a 1a a<⇔-=;4 |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非负性;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5-1,-2,+1,+4,,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6.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 若ab=1 a 、b 互为倒数; 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汇总: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7. 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c=a+b+c.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10 有理数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3几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奇数个负数为负,偶数个负数为正.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 .简便运算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a.做除数,无意义即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14.乘方的定义: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3a 2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 2≥0;若a 2+|b|=0 a=0,b=0;4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5据规律 ⇒⎪⎪⎭⎪⎪⎬⎫⋅⋅⋅⋅⋅⋅⋅⋅⋅⋅⋅===100101101.01.0222底数的小数点移动一位,平方数的小数点移动二位.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0的指数=整数位数-1, 整数位数=10的指数+1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17.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注意:不省过程,不跳步骤.18.特殊值法:是用符合题目要求的数代入,并验证题设成立而进行猜想的一种方法,但不能用于证明.常用于填空,选择.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1.单项式:表示数字或字母乘积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字或字母也叫单项式.2.单项式的系数与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称单项式的系数要包括前面的符号;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叫单项式的次数只与字母有关.3.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4.多项式的项数与次数:多项式中所含单项式的个数就是多项式的项数,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式的次数;5.⎩⎨⎧多项式单项式整式 整式是代数式,但是代数式不一定是整式.6.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排列顺序无关.7.合并同类项法则:系数相加,字母与字母的指数不变.8.去添括号法则:去添括号时,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号; 若括号前边是“-”号,括号里的各项都要变号.9.整式的加减:一找:标记;二“+”务必用+号开始合并三合:合并10.多项式的升幂和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按某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起来,叫做按这个字母的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叫等式.2.等式的性质: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相等.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注意:“方程的解就能代入”.5.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移项.移项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移项变号.6.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7.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8.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化简方程----------分数基本性质去分母----------同乘不漏乘最简公分母去括号----------注意符号变化移项----------变号留下靠前合并同类项--------合并后符号w w w .x k b o m系数化为1---------除前面10.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1读题分析法:…………多用于“和,差,倍,分问题”仔细读题,找出表示相等关系的关键字,例如:“大,小,多,少,是,共,合,为,完成,增加,减少,配套-----”,利用这些关键字列出文字等式,并且据题意设出未知数,最后利用题目中的量与量的关系填入代数⎧⎨⎩式,得到方程.2画图分析法: ………… 多用于“行程问题”利用图形分析数学问题是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中的体现,仔细读题,依照题意画出有关图形,使图形各部分具有特定的含义,通过图形找相等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而取得布列方程的依据,最后利用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可把未知数看做已知量,填入有关的代数式是获得方程的基础.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公式:1行程问题: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2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时工作量工效= 工效工作量工时=; 工程问题常用等量关系: 先做的+后做的=完成量w w w .x k b o m3顺水逆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顺水逆水问题常用等量关系: 顺水路程=逆水路程4商品利润问题: 售价=定价10几折 , %100⨯-=成本成本售价利润率; 利润问题常用等量关系: 售价-进价=利润5配套问题:6分配问题第四章 图形初步认识一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多边形等.⎧⎨⎩主视图---------从正面看2、几何体的三视图 左视图---------从左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4、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二直线、射线、线段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4、线段的长短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3圆规截取法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图形:A M B符号:若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M=BM=21AB,AB=2AM=2BM.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距离是线段的长度,而不是线段本身.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或者直线经过点 2点在直线外或者直线不经过点. 三角1、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1=60=3600, 1=60; 1=601, 1=601=360011度量法2叠合法6、角的四则运算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3用尺规作图法.8、角的平分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若OB 是AOC 的平分线,则AOB=BOC=21AOC, AOC=2AOB =2BOC.9、互余、互补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3∠1的余角可以用90°-∠1表示;∠1的补角可以用180°-∠1表示.4余角的性质:同角等角的余角相等; 补角的性质:同角等角的补角相等.10、方向角 1正方向2南或北写在前面,东或西写在后面 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东 西 北 南 东北 西北 西南东南 北偏北偏南偏南偏。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梳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有理数》知识点梳理一.正数和负数⒈正数和负数的概念负数:比0小的数 正数:比0大的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注意:①字母a 可以表示任意数,当a 表示正数时,-a 是负数;当a 表示负数时,-a 是正数;当a 表示0时,-a 仍是0。
(如果出判断题为:带正号的数是正数,带负号的数是负数,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例如+a,-a 就不能做出简单判断)②正数有时也可以在前面加“+”,有时“+”省略不写。
所以省略“+”的正数的符号是正号。
2.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若正数表示某种意义的量,则负数可以表示具有与该正数相反意义的量,比如: 零上8℃表示为:+8℃;零下8℃表示为:-8℃支出与收入;增加与减少;盈利与亏损;北与南;东与西;涨与跌;增长与降低等等是相对相反量,它们计数:比原先多了的数,增加增长了的数一般记为正数;相反,比原先少了的数,减少降低了的数一般记为负数。
3.0表示的意义⑴0表示“ 没有”,如教室里有0个人,就是说教室里没有人;⑵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线,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有理数1.有理数的概念⑴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为整数(0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⑵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⑶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这样的数称为有理数。
理解:只有能化成分数的数才是有理数。
①π是无限不循环小数,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②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化成分数,都是有理数。
注意:引入负数以后,奇数和偶数的范围也扩大了,像-2,-4,-6,-8…也是偶数,-1,-3,-5…也是奇数。
2. (1)凡能写成)0p q ,p (p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 ①按正、负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按有理数的意义来分:⎪⎪⎩⎪⎪⎨⎧⎩⎨⎧⎪⎩⎪⎨⎧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总结:①正整数、0统称为非负整数(也叫自然数)②负整数、0统称为非正整数③正有理数、0统称为非负有理数④负有理数、0统称为非正有理数(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4)自然数⇔ 0和正整数;a >0 ⇔ a 是正数;a <0 ⇔ a 是负数;a ≥0 ⇔ a 是正数或0 ⇔ a 是非负数;a ≤ 0 ⇔ a 是负数或0 ⇔ a 是非正数.三.数轴⒈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章有理数单元复习课件

四舍五入到某一位,就说这个数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 2.由近似数判断精确度
考点一 正、负数的意义
例1 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0.005,-100, 2 3
,-
5 4 ,0.333…,-4,
5,0.
导引:直接根据定义判断即可.
解:正数:+0.005, 2, 0.333, 5; 3
4.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5.绝对值 (1)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的绝对值是0.
6.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1)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2)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负数:-100, - 5,-4. 4
考点一 正、负数的意义
注意带单位
例2 如果-4米表示向东走4米,那么向西走2米记作+_2_米___.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向东记为负,向西记为正, 故向西走2米记做+2米.
方法总结
根据相反意义合理使用正、负数对实际问题进行表示. 一般情况下,把向北(东)、上升、增加、收入等规定为正, 把它们的相反意义规定为负
⑤ 0℃表示没有温度
( ×)
【解析】①0不带“-”号,但0不是正数,故①错误;
②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故②正确;③同①,故③错
误;④同③,故④错误;⑤0℃并不是表示没有温度,
它是介于正温度与负温度之间,故⑤错误.
方法总结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0不仅能表示没有,而且表示正、负之间的分界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运算复习
一.回忆梳理:
计算下列各题,并回忆相关法则、运算律及注意事项
1、加法:3+(—5)= ;(-9)+8= ;(-3)+(-4)= ;
2、减法:3-(-5)=3 = ;
-1-(+5)=-1 =
简式计算:3-5= ;-3-8= ;-3+2= ; -1+21= ;215+-= ;721-= ;2
143--=
3、乘除混合:
254)2(10⨯
-÷- )21()6(32-÷-⨯- 5
16-3-⨯÷)(
4、乘方: 10)1(- 1001- 22- 2)2-( 32- 4)2-( 2)-3( 33- 4)3-(
24- 3(-4) 44-
25-)( 3)5(- 26- 2)6-( 21.0- 2)2.0(- 23.0- 2)21(- 2)31(- 2)41(- 3)21-( 3)3
2(-
5、运算律: )(5
23221
30+-⨯-
二.典例分析:
计算:]2)33(4[90)10(2
22⨯+---+--
三.定型训练:
)(3182)2(22-÷+-- ()134)2(32+-⨯--⨯- ⎪⎭⎫ ⎝⎛-⨯-⎪⎭⎫ ⎝⎛-÷-313223492
])3(2[81122009---⨯-- )2()2
1()4121()1(2100-⨯⨯---
三.课堂检测:
计算:(1)-1+2= (2)-3-2= (3)2-23=
(4) 24)6()2
132(--⨯-
四.课后作业:
A 层: 1、在,12,﹣20,0,﹣(﹣5),﹣|+3|中,负数的个数有( )
A . 2个
B . 3 个
C . 4 个
D . 5 个
2、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正数和负数统称为有理数; ②一个有理数不是整数就是分数; ③有最小的负数,没有最大的正数; ④符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⑤﹣a 一定在原点的左边.
A . 1个
B . 2个
C . 3个
D . 4个
3、“把笔尖放在数轴的原点处,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
这时笔尖的位置表示什么数?”写成算式是( )
A .(﹣3)﹣(+1)=﹣4
B . (﹣3)+(+1)=﹣2
C .(+3)+(﹣1)=+2
D .(+3)+(+1)=+4
4、在数轴上,与表示数﹣1的点的距离是2的点表示的数是( )
A . 1
B . 3
C . ±2
D . 1或﹣3
5、在数轴上,与表示数﹣1的点的距离是2的点表示的数是( )
A . 1
B . 3
C . ±2
D . 1或﹣3
6、为迎接即将开幕的广州亚运会,亚组委共投入了219000000元人民币建造各项体育设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该数据是( )
A. 100.219810⨯元
B. 6219810⨯元
C. 92.19810⨯元
D. 10
2.19810⨯元
7、一个月内,小丽的体重增长1-千克,意思就是这个月内( )
A 、小丽的体重减少1-千克
B 、小丽的体重增长1千克
C 、小丽的体重减少1千克
D 、小丽的体重没变化
8、人体正常体温平均为C 5.36,如果某温度高于C 5.36,那么高出的部分记为正;如果温度低于C 5.36,那么低于的部分记为负.国庆假期间某同学在家测的
体温为C 2.38应记为
9、﹣1的倒数是 ,﹣3的相反数是 .
10、数轴上的点A 到原点的距离是6,则点A 表示的数为 .
11、按图中的程序运算:当输入的数据为4时,则输出的数据是 .
12、若0)3(22=++-y x ,则=+y x
13、观察下面一列数,根据规律写出横线上的数。
14、-11; 41; -81; 16
1;…… ;第8个数是 15、计算:
(1)713620-+-+ (2)(49)(91)(5)(9)--+--+-
(3)(5)6(125)(5)-⨯+-÷- (4)532)2(1---+-+;
(5)22823(23)
+⨯--⨯ (6)201452511[(2)3()] 2.5147
-⨯---÷--
16、淮海中学图书馆上周借书记录如下:(超过100册记为正,少于100册记为负).
(1)上星期五借出 册书?(2)上星期四比上星期三多借出 册?
(3)上周平均每天借出几册?
B 层:
请先阅读下列一段内容,然后解答后面问题:(14分)
=1﹣,=﹣,=﹣,…
①第四个等式为 ,第n 个等式为 ; ②根据你发现的规律计算:
.
(13)9
4)211(42415.0322⨯-----+-
在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时,王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计算题: 24
2111(2)()342-+--⨯-,班上张华同学给出了如下的解答过程: 解:24
2111(2)()342-+--⨯- 4111(2)()942
=+--⨯- 411(1)92
=+-- 411()92=+
--
35
18
同学们你认为张华同学的计算过程对吗?若不对,请你找出所有的错误,并在错误处下用“”表示,然后给出正确的计算过程。
4、问题:你能很快算出19952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考察个位上的数字为5的正整数
的平方,任意一个个位数为5的正整数可写成10n+5.即求(10n+5)2的值(n为正整数),分析n=1,2,3…,这些简单情况,从中探索其规律,并归纳,猜想出结论(在下面空格内填上你的探索结果)
(1)通过计算,探索规律:
152=225可写成 100×1(1+1)+25;252=625可写成 100×2(2+1)+25
352=1225可写成 100×3(3+1)+25;452=2025可写成 100×4(4+1)+25
……752=5625可写成; 852=7225可写成;
……
(2)从(1)的结果,归纳、猜想,得(10n+5)2= ;
(3)根据上面的归纳、猜想,请计算:19952= .
有一件有关周恩来总理的轶事.我国首届广州出来商品交易会在1957年4月15日开幕.当时,安排出席交易会的外商住在13层的爱群大厦,这是当时广州最高级的宾馆.一
个不怀好意的外商想出我们的洋相,要包租整幢爱群大厦,这可让广交会的工作人员为难了,答应吧,其他外商又住在哪里呢?不答应吧,又怕影响不好,外商乘机做文章,于是,他们向周总理请示.周总理得知这一情况以后,毫不犹豫地说“租给他!”并指示了收费的办法:“第一层楼的租金,只收8分钱.第二层楼嘛,收租金3角2分,以后,每上一层都按它的下一层的4倍收费.”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工作人员回答了那个不友好的外商,那个外商算了算,被巨额租金怔住了,连忙向工作人员赔礼道歉.
你能算出第13层的租金吗?
(过程探究题)计算:
-0.252÷(-1
2
)4-(1
1
3
-3
3
4
)×(-24).
解答:原式=-(1
4
)2÷
1
16
-(
4
3
-
15
4
)×(-24)①
=-
1
16
÷
1
16
-(
1645
12
)×(-24)②
=(-1)-()×(-24).③ =_______.④
上述问题解答中,第①步是将0.25化为_____,11
3
化为____,3
3
4
化为___,把小数
化为______,带分数化为_____分数是混合运算中常见思路;第②步是乘方;•第③步是_____;第④步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