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侵华有感

对日本侵华有感
对日本侵华有感

我们和他们的家国梦

观日本侵华纪录片有感

昨天晚上,我有幸观看了一个有关“二战”期间,日本侵华的纪录片,看完之后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想,我必须要写点什么,我感觉到我肩上的“两道杠”格外沉重,我也感到一阵发自内心的,一种镌刻在民族灵魂上的痛。这晚,我彻夜难眠。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抗日战争胜利已经70载光阴,毛主席有诗说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时光荏苒,在我们革命先辈们的努力下,中国正逐渐成为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国家。慢慢的,我们这一批所谓的“90后”也逐渐成长起来,终有一天,我们将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同为第一批成长起来的“90后”,我也自然深感责任重大,在为国家发展建设出力的道路上,每个人的选择不尽相同,有的选择了经贸,有的选择了科研,也有选择祖国的基础建设,诸如此类我便不加赘述。而我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明天的我们是不是也能像他们那样,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喝脏水,历经苦难和磨练,最终对侵略和霸权说不;我们是不是也能像那位老人一样,带领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新道路,还有没有面对英国“铁娘子”时,捍卫主权的霸气;我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不管在历代先辈还是在我们这些后生晚辈心里,都有一个梦,一个中国梦,那是我们和他们的家国梦。

1937年7月7日,在北京卢沟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从此拉开了抗日战争序幕,当然我国对日的作战,还可以追溯

到明朝时期,戚继光抗倭,那时的日本侵略者我们称之为“倭寇”,以及在卢沟桥事变之前还有“九一八”的国耻,据报道称当时日本在东三省肆意掠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奸淫妇女,据报道,妇女们被奸淫之后,用扫帚从其下体通过,从嘴里穿出,把还在牙牙学语的儿童的头颅砍下,用刺刀将其脑浆掏出喂狗,藏在母亲尸体下的幼儿被他们发现,他们将其双腿握住,一撕两半,以及更多更多,我已不忍再述。1937年12月23日,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天,在南京,日军如切草一般,坑杀了我们30万同胞,或许文字的描述不足以将其惨状尽现,而我笨拙的文笔也无法再现其情其景,我想,恐怕只有当时日军面前的同胞,才知道那是怎样一种惨绝人寰,人神共愤。就在这样一个充满绝望的中国,有这样一帮人站出来了,这帮人面对这样凶残的日本人,带领中国老百姓奋起反抗,历经八年抗战,打败日本。以及“文化大革命”后,百废待兴的中国,饿殍遍野的中国,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历经磨难,三起三落,最终带领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的道路,并且随后从英国“铁娘子”手中,收回了我国的固有领土-----香港。

我所说的这帮人,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吃的是树皮,喝的是脏水臭水,然而他们没有退缩,他们坚持下来了!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正是这样一种歇斯底里,为了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中国。

那么如果这些都没有呢?疯狂的日本侵略者将继续杀戮,我们的父母家庭无法得以保全,我们的子女将沦为日本军刀下的亡魂,我们

的姐妹至亲也将被被无止境的侮辱、杀害。最终我们传承至今5000年灿烂的文化,也将不复存在,今后这片土地上的人,将不再崇拜关羽、岳飞这样的忠义之士、名族英雄,他们只记得德川家康、丰臣秀吉。也就不会有新中国的成立,更不会有改革开放以及今天的你我他。然而事实是我国近年来在经济上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国家,歼-20升天,航母下海,“北斗”在天空俯视着大地,让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不敢再轻视我们的存在,东方巨人站起来了。而这些,都是因为我们的祖辈们,他们心中有梦,有一个独立,自由的梦,那是他们的家国梦。

而今作为我们这批弱冠的“90后”,我们肩负着同样沉重的使命。在今天的日本,有“小靖国神社”之称的一座寺庙还供奉着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东条英机等一系列战犯,还有一尊从我国偷运过去的观音像,观音像通体呈暗红,日本人称这是日本侵略者的血染红的,将之奉若神灵,以及在日本有一座塔,塔上刻有“八闳一宇”四个大字,塔身四周是四座日本武士的雕像,这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塔下基石有从圆明园、长城、故宫偷运过去的石头,中华传统文化正被日本这象征军国主义的巨塔压着。这些,是耻辱!身为一个中国人,都不能将之忘怀,这是耻辱!!!

纵观中国5000年的历史,像这样被外族入侵并残杀至此的,也寥寥无几,距今1000多年前的“五胡乱华”,再看蒙古人成吉思汗,统一内地,可想而知当时中国人的命运,然而元朝也只有短短八十几年便被明朝取代,其中的道理,已经不言而喻了。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我们的家国梦,是为了全民族和平自由的美好生活而奋斗,为了不让我们的父母亲人再被戕杀,子女后代再忍受压迫与杀戮,是为我们的后人创建一个更美丽的中国。而现在,西方有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阵营,虎视眈眈,而日本“八闳一宇”的再现也暗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复燃。而我们必须做得更好,才能承受得起这终将落到我们肩上的担子。岁月的流逝改变了你我的容颜,不变的是我们传承至今千年不变的梦,一个中国梦,他们和我们的家国梦。

亲身感受日本的性文化!厉害!

亲身感受日本的性文化!厉害! 亲身感受日本的性文化亲身感受日本亲身感受日本的性文化!厉害!的性文化!厉害!!厉害!亲身亲身感受日本的性文化!厉害!亲身感受日本的性文化!厉害!亲身感受日本的性文化!厉害! 虽说自古孔圣人就有“食色性也”的名言传世,但在天朝还是谈性色变尽量回避。而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性就如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普遍,没什么大惊小怪的,情色文化之绚丽让人瞠目结舌,一点都不回避“性”的问题。性是大自然的生产力,日本这个国家,就是性爱的结晶,是性的创造品。面对性,日本人坦坦荡荡。日本的性文化,是性的最高境界,虽然有一些在外界眼中有些变态,但是常规来说从日本的性文化中不难总结出以下几点。 1、无束缚的开放的日本性文化 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个对性很开放的国家,性文化是日

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在这样文化影响下的年轻人们,相对保守了上千年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就会比较的……open,(*^__^*) 嘻嘻…这一定让某些男童鞋们很是向往…在日本很多人做爱都不愿意带TT,即使出于安全和健 康考虑不得不带,也大多选择舒适无感的超薄TT,TT薄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蝉翼薄,无感薄等等各种薄,比如久奈安全套的生产商不二株式会更是实现了0.02MM的工艺,薄如蝉翼才能倍感激情。日本的文化也带动了日本安全套产业的发展,所以日本安全套的舒适感和至薄无感,都是最先进的。 2、情趣化的日本性文化 大部分中国人缺少情趣所以享受不到做爱的真正快感,但是日本不同,说到日本的性文化,大部分人都会想到那些形象逼真的充气娃娃、画面唯美性感的情色影片,市场上随处可买到的各种男用女用的情趣用品,安全套也是如此,日本久奈安全套的情趣系列有环纹的花纹的甚至还有夜光的,足见日本人的性生活充满情趣,激情洋溢。 3、崇尚生殖器的日本性文化 自史前时期始,在日本随处都可见到用岩石和粘土雕

历史分析:日本侵华理论的演变

1855年 吉田松阴的“补偿论” 明治维新后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在各方面都屈从于欧美列强,却形成了在“侵略弱小邻国来寻求它屈服于欧美的经济、政治和精神上的补偿”。明治政府成立之前,日本幕府末期的思想家吉田松阴在1855年日本与美国、俄国缔约后,在《狱是帖》中指出,讲和既定,不可背约,而应蓄养国力,“征服易取之朝鲜、满洲和中国,在贸易上失之于俄美者,以满洲和朝鲜之土地补偿之”。这一思想被明治政府奉为最高国策,也奠定了日本在数十年后致力于侵略中国东北乃至全中国的思想根源。 1868年 明治天皇的《大陆政策》和《御笔信》 所谓大陆政策,乃是明治以来,日本政府确定以朝鲜、中国为主要侵略目标的扩张政策,早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明治天皇就确定了用武力征服世界的方针。1868年3月,明治天皇睦仁颁布“继承列祖列宗伟业,……宣布国威于四方”的《御笔信》,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大陆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1869年 木户孝允首倡“征韩论” 1869年1月,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木户孝允在明治政府伊始便向政府副总裁、大纳言(日本官职名)岩仓具视建议,将朝鲜首先作为兴师问罪的大方向,从而“确定远大之海外目标”。此后西乡盛隆也力主征韩,目的最终是掠取中国、朝鲜,“以立入侵欧亚各国之基”。 1870年 山县有朋建立皇军 日本皇军的创始者是山县有朋。早在1870年,山县有朋自欧洲回国不久,日本政府即公布了《征兵条例》,规定:“人民不分阶级,男子身高5尺以上,年龄在20~30岁之间,均有服兵役的义务。”1872年,山县有朋制定第一次征兵令,规定了男子在17~40岁之间,有义务服3年现役,2年后备役(期间定期召训)及2年第二预备役(于紧急时召集)。到甲午战开战前,日本已拥有新式陆军22万人,被称为“皇军”,成为日本侵略他国的主要工具。 1872年

日本文化概览感想

日本文化概览感想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日本文化概览课程感想 我在大三第一学期幸运地选上了日本文化概览这门课程,三年来上了许多的人文通识课程,像这样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气氛愉悦的课却不多。在今年能够选到这门课,我感到非常幸运和期待。 日本中心给人感觉是一幢很古朴幽静的小楼,进门需要换鞋,室内布置干净,就像日本文化给人的感觉简单也富有内涵,追求返朴归真。一学期的课程包含了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日本大学、和食、旅游、产业等,都富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并且文化课程的每个授课老师都非常地尽职尽责,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茶道课的老师优雅从容端庄有礼,福岛旅游业宣传的老师风趣幽默充满热情。茶道体验和包装文化都让我们亲身实践学习,感觉特别新颖有趣。每节课的内容都很丰富且富有日本特色,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茶道体验课。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茶道规矩用具都非常的繁琐,在日本茶道中,客人和主人都按照特定的步骤和规矩办事,茶具、动作、火候、衣着要求都十分严格,日本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囊括到茶室内外的布置,书画品鉴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老师演示时身着日本传统和服,在茶室中为我们做示范。待我们入座后,老师煮开水、取茶粉、冲茶,依次为我们奉上茶点。而学生必须按规定女生跪坐,男生盘腿,恭敬接茶后轻品慢饮,茶味清香、微苦,一饮而尽,唇齿

留香。整个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茶道志愿者,她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道程序都是端庄而不失亲切,有条不紊十分优雅有礼,并热情地让我们免费品尝了和果子。我觉得日本茶道这种从容的气质很值得我们欣赏学习。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状态下,更要培养一种从容的气质,不管在何种场合,如果能够保持从容不迫、顺应自然的态度,那面任何事情都能应付自如。我觉得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仅日本的文化知识,更加用自身行动为我们展示了日本传统人文素养。 日本产业对于细节的讲究在产品包装课上让我深有体会,日本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他们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无论是纸质的优良,毛边的处理还是丝带的系法都精确到毫厘,老师们也都耐心的为我们解释、示范,一对一地教学。每一步都注重细节处理,让人感觉他们是真正的为顾客考虑,处处讲究细致却又节俭,不会浪费用料。反观现在我们周围的一些铺张浪费、偷工减料现象,他们真的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通过这次日本文化概览课的学习,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收获,多了解一下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拓宽一些知识面,也对提高自身素养有所帮助。我想此次的学习知识初步触及了日本文化的冰山一角,也让我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到日本旅游,进一步亲身感受日本文化。

日本侵华战争根源之浅析

我相信世间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因果支配,人们常说的突然事件,其实也是有其因果支配,只是来得突然,未有心理及时间上的准备罢了。中日之间的战争既在日人的掌控之中,也出乎国人的意料之外。中国史学界一直把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认定为日人侵华的全面开始,所以民间上到八十岁的长者,下到两三岁学语顽童,都知道八年抗战。但日人学界却有中日十五年战争之说,从时间的差距中就可以看出一些问题。日本人为何要侵华?其实日本人这一阴谋已酝酿百年之久,非一朝一夕之功。先取高丽,琉球、再图支那,是日人几百年来的既定国策。他们用几百年的时间去策划实施,并且一步一步去实现个人认为,日人侵华主要有以下三点重要因数。 日本方面 必然性 1、自然环境日本列岛位于亚欧版块和太平洋版块的接界处附近,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严重的地震则每一个世纪都会发生几次。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地区的高楼在地震中悉数毁掉。东京等地有许多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精品之作在地震中化为一堆废墟,全国约有1/20的财产在地震中被大自然毁坏,人员伤亡不计其数。另外自然资源也十分匮乏。基于以上原因,日本一直在寻找一处适合居住的大陆,以及廉价甚至是可以无偿夺取的资源,而中国正符合他们的需求。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实行屠杀政策,把东北部分地区的中国百姓全部屠杀,然后从本国迁移了部分人口在这里生活。 2、民族文化—军国主义传统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根子还在于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这种传统的形成首先和日本的武士道密切相关。日本历史上曾经历了很长的战国时期,大名领国群雄割据,混战不已,并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武士统治时代。“武家习气”、“弓矢之道”与中国的儒家伦理相融合,就形成了忠君、节义、廉耻、武勇、坚忍等一整套封建伦理规范,统称“武士道”。武士道的形成使武士意识大大强化了,它不但从伦理关系上加固了武士阶级,而且使武士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更加明确了。中国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儒雅之风,不但没有使日本武士变得像中国儒生那样弱不禁风,反而给嗜杀的武士罩上了儒雅的外衣,使其在血泊与文墨之间达到心理平衡。封建武士经常为试刀而无故砍杀路人,然后彬彬有礼地朝死者鞠上一躬,说声“对不起”。这典型地体现了日本武士所具有的文质彬彬和凶残嗜杀的双重性格。这也是日本武士与西方强盗的不同之处。在武士统治的数百年间,武士道一直被作为日本社会伦理的基本内容而加以宣扬,武士道潜移默化的熏陶,使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性格中具有强烈的强悍尚武的特点。明治维新推翻了武士阶级的统治地位,废除了武士等级,但武士道却被日本统治者作为主导性的伦理传统继承下来,用以向国民进行灌输,甚至将武士道精神渗透到青少年的教育之中,千方百计地培养青少年的残酷心态。比如,为了培养小孩子的胆量,深夜派他去死刑刑场取死人头,谁敢做就给谁奖励;给小孩喝红色的羹汤,让他体验喝血的感觉。与军国主义密切相关的第二个因素是天皇制。天皇制政体是明治维新保留的除武士道之外的另一个封建残余。日本的天皇制有两个特点:一是万世一系,从未改姓,绝大多数日本国民对天皇有着绝对的精神信仰;二是天皇不掌握实权。天皇制的这一特性,也被日本利用于军事领域。日本军队实行所谓的统帅权独立制度,即军队的指挥权不归内阁而归天皇,日本军阀可以借助天皇的名义随意对外用兵,日本的政党体制对日本军方不起约束作用。可以说,军国主义是日本侵略成性的根源所在,而武士道和天皇制,正是日本军国主义得以形成的精神支柱和政治基础。另

日本旅游后的感想

注重细节,养成好习惯 -----日本旅游后的感想 王文敬 暑假里,我去了一趟日本,去之前,大家都说不要去,要团结一致反日,不要当叛国者。至于去的原因,我不是对这个国家有好的印象才去的,反而因为历史原因,我似乎从来都没有去关注过这个国家,真是稀里糊涂的去了日本。下面就谈谈我对日本的一点感受。(抛开历史,我做了一个比较客观的感受) 一、干净 每一个去日本旅游的人第一感受就是日本太干净了,干净得就像被洗刷过一样,连逢隙里也是白的,可以说是骨子里的干净。家家户户的窗户,无论是住宅楼还是办公楼,无论是旧房子还是新房子,玻璃都被擦得发亮。不要说垃圾,就是连灰尘都不容易看到。公路上几乎没见到一辆破旧汽车,车辆都檫得很干净。听导游说旅游车每个司机都是很爱惜车的,一时间就擦车,我认真观察他们,好几次发现司机们在等我们的时候也没闲着,拿着毛巾在擦车。日本的垃圾回收也是很规范的,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是分开装的,电池等垃圾也是单独投放的。整个街道上基本没有有垃圾筒,日本人出门都会随身携带一个袋子装垃圾,回家再分类处理,所以我们都是回酒店在房间里丢垃圾,会有工作人员来收。重点说他们的厕所:每个有坐便器垫圈,坐圈都可加热恒温的,还有温水冲洗,无论是景点、大饭店、小酒店酒吧等,干净是无话可说。不难想象如果安装在中国会糟蹋成什么样子。 二、有礼貌

日本人有礼貌是世界闻名的,我们在日本遇到很多人都非常友好,但自己亲历了还是感慨:有一次我们没有团餐需要自己出去解决吃饭问题,我们一行人来到居酒屋,老板娘不会中文也不会英文,而我们也不会日文,当时场面是相当尴尬,菜单上全是日文没有图片,不知道怎么点菜,所以我们比划了半天都无法沟通,后来灵机一动拿出手机现场翻译,可能从进门到点菜,我们都花了半个小时,在这半小时里,老板娘都是笑眯眯的一直在为我们服务。还有我们旅游车里的司机大叔,是一个快60岁的老头子,整天都乐呵呵的,我们上车下车,他都会跟我们团里二十多个人每一个人说一句话。我们去到的很多地方遇到的日本人都非常有礼貌,特别是服务行业,鞠躬是一定的。导游说,在日本买鞋的时候服务员跪着为你服务,不过我没有体会到。 三、细节 1、日本人很守时,讨厌迟到,我们在日本都是坐旅游大巴,如果在规定时间里没有回到集合地点,大巴车是不等人的。旅游车每天到达目的地,要移动行李箱里的行李时,大巴司机都是首先下车,打开行李厢门,或帮着提进去,或帮着拿出来,全程都是司机在拉行李。在国内旅游我也没有见过。 2.日本很安静,日本人不会大声说话,在饭店里或大街上,竟然没有听到什么声音,也不像我们国家一样店面放高音歌曲,更没有听到一声刺耳的汽车喇叭,特别是在酒店里,导游一再提醒不可以在酒店大声喧哗。 3.不允许插队。在日本买东西大家都自觉排队,有一次我们在秋叶原买手办,在排队快到时临时想加买一个手办,可是工作人员

日本为什么会侵略中国---分析非常好!!

日本为什么会侵略中国 从地理规模来说,日本的面积是37万多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但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却连年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给亚洲的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带来了罄竹难书的浩劫和灾难。事实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也不是从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开始的,而是从16世纪中国的明王朝时就开始了,那就是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和侵略。黄仁宇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一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在16世纪中叶,日本这一个岛国能够严重威胁本朝(即明朝)东海沿岸各省的安全,这种现象是很难理解的。合乎逻辑的倒是本朝的士兵应该越海进攻日本。因为当时的日本不仅地狭人稀,而且几十年来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政权,内战频仍,法律和纲纪可谓荡然无存。本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被一个极有组织的文官集团所统治,中央指挥地方如身之使臂,极少发生抗命的事情。同时我们这个帝国在名义上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常备军,人数多达二百万。但是,拥有200万军队的统一的明王朝却丝毫没有侵略日本的欲望,倒是并未统一且内战频仍的小日本大有吞并中国的企图。16世纪末,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就说:“誓将唐之领土纳入我之版图,……灭亡中国,迁都于中国,天皇居北京。”可见,地盘不大的日本野心实在大得惊人。日本军国主义者对这个问题倒是有一个答案:日本列岛是一个蚕,中国则是一片桑叶,蚕就是要吃桑叶。日本的老师就在课堂上给自己的学生们灌输这个观点:日本的形状像个蚕,支那则像个桑叶,蚕吃桑叶天经地义,否则蚕岂不要饿死吗? 这真是可笑的歪理邪说。 要回答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既要看日本的因素,也要看中国的情况。 一、日本方面: 从日本方面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国,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国。前者解释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后者则回答日本侵略中国的可能性。从中国方面看,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一)、第一个问题:从日本方面来看。它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为什么想侵略中国?也就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在哪里? 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根子还在于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那么,日本为什么会形成军国主义的传统呢? 1.这首先和日本的武士道密切相关日本的武士道是大家熟知的一个名词,但武士道究竟是个什么货色?它是怎样形成的?它对日本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呢? 日本历史上曾经历了很长的战国时期,大名领国群雄割据,混战不已,并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武士统治时代。“武家习气”、“弓矢之道”与中国的儒家伦理相融合,就形成了忠君、节义、廉耻、武勇、坚忍等一整套封建伦理规范,统称“武士道”。武士道的形成使武士意识大大强化了,它不但从伦理关系上加固了武士阶级,而且使武士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更加明确了。中国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儒雅之风,不但没有使日本武士变得像中国儒生那样弱不禁风,反而给嗜杀的武士罩上了儒雅的外衣,使其在血泊与文墨之间达到心理平衡。封建武士经常为试刀而无故砍杀路人,然后彬彬有礼地朝死者鞠上一躬,说声“对不起”。这典型地体现了日本武士所具有的文质彬彬和凶残嗜杀的双重性格。这也是日本武士与西方强盗的不同之处。在武士统治的数百年间,武士道一直被作为日本社会伦理的基本内容而加以宣扬,武士道潜移默化的熏陶,使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性格中具有强烈的强悍尚武的特点。明治维新推翻了武士阶级的统治地位,废

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

日本侵略中国的过程 日本原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经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主义国家。从明治政府成立起,日本就以“富国强兵”、“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作为对外政策的宗旨,积极扩军备战,逐步跻身于帝国主义行列。它企图征服东亚,称霸世界。日本作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始终把侵略中国作为“基本国策”,对中国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侵略。 1894年7月25日,日本侵朝军队在丰岛海面袭击中国兵船;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爆发了甲午战争,政府战败,接受日本侵略者提出的一切条件。1895年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日本出兵达两万人,约占关内联军总数的40%。它还以军事威胁来索取巨额赔款和在京山铁路沿线的驻军。1914年8月,日本乘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派兵侵入我国山东省,占领原德国租借地胶州湾和胶济铁路沿线,攫取山东的农业资源和矿产资源,变山东省为日本的殖民地。1915年1月,日本向北京袁世凯政府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企图从政治、军事、经济上进一步控制中国,永远占领我国东北和山东等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美帝国主义国家又重新回到东方,进行争夺殖民地、瓜分中国的侵略活动。这期间,日本不得不调整其侵略政策,但其侵略中国的野心丝毫未变。 1927年,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会议的内容是回顾和确定对华政策,中心议题是所谓满蒙政策。会议确定了把满蒙同中国本土分离开来的方针,形成了一个会议文件--《对话政策纲领》。该文件声称,中国东北是同日本的生存有重大关系的特殊地区,强调日本应当有不失时机地采取措施的思想准备。日本政界就把目光瞄准了中国东北。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详尽地暴露出了日本企图吞并满蒙、征服中国的狂妄计划。此后的历史发展证明,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所实施的一系列的侵略活动乃至全面的武装侵华战争,都是按照东方会议所确立的基调而全面展开的。 经过长期的酝酿和筹备,日本帝国主义选择了中国东北作为侵略中国、实现大陆政策的突破口。 1931年9月18日晚10点,日本关东军自行破坏沈阳北郊柳条湖一段铁路,采取贼喊捉贼的卑劣伎俩,反诬中国军队炸毁“南满铁路”和“袭击日军”,并以此为借口,悍然进攻沈阳附近的北大营和沈阳城,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在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命令下,东北官兵遭到重大伤亡,被迫含泪退出营地。19日,日军占领沈阳。前后不到一周的时间,日军又占领了南到营口、北至四平、东至安东等几十座重要城镇。吉林、长春相继沦陷。11月下旬,日军攻占了黑龙江省。翌年2月,日军占领了锦州。至此,日本侵略军攻占了中国

近代日本侵华的战略意图与主要步骤

近代日本侵华的战略意图与主要步骤 一、战略意图 日本在二十世纪初期不断侵华的原因与背景大致如下: 1. 大陆政策侵略扩张 日本基于传统的侵略政策,不断向外扩张势力。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也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当时,日本土地贫瘠,资源缺乏,而且当时东京又发生了一场大地震。日本人认为日本岛不适合住人,他们要移民,而中国的资源丰富,而且地理环境好,它们认为中国是梦想中的天堂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国势骤强,积极向外扩张。自甲午之役、日俄战争,以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均在中国掠夺利益。且日本因地少人多,故一向主张贯彻“大陆政策”,认为“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可见日本军国主义是以侵华为基本国策的野心。 2. 经济大萧条转移国内视线 受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渴望从对外侵略中寻找出路。1931年挑起了“九一八事变”。1932年,日本侵略者将东北占领地改名为“满洲国”,扶植被推翻的清朝废帝溥仪为傀儡。 3. 称霸亚洲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即实施军国主义教育,培养年青一代的民族优越感,民族主义抬头。日本内阁和军方在国内大力加强法西斯统治,对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进行军国主义教育,灌输“八纮一宇”的侵略思想和“武士道”精神。总之,日本帝国主义者在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为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作了相当充分的准备。而日本军阀又先后与德、意缔结盟约,形成“罗马、柏林、东京轴心”,狼狈为奸,以图东西方分别称霸。 二、侵略步骤 日本对中国的掠夺与侵略是在周密规划下进行的。 日本殖民中国,迁都大陆的设想早在丰臣秀吉时代即已构思,只是那时无力实现。从1868年明治维新的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的政策开始,到1927年《田中奏折》的征服世界的五步计划,日本把征服中国大陆作为实现其野心的先决条件。日本对中国的掠夺先是通过武装侵略,勒索巨额赔款,以为其进一步工业化获得原始资本,同时达到使中国经济崩溃、内乱四起的目的。然后则趁中国改换朝代百废待举的时候,以精锐之师对国土进行武力征服。 1.勒索巨额赔款 日本对中国的勒索主要是甲午战争后的马关赔款和八国联军的赔款。1895年日本逼迫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条约,割取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列岛,并勒索赔款白银二万万两。后因俄、德、法干涉,日本不得不放弃辽东半岛,但又索取赎辽费三千万两白银。这一笔总数二亿三千万两白银的巨款,相当于当时中国年财政收入的3倍,日本年收入的4.5倍。此后,日本将90%的赔款发展军需工业,建立了大机器生产的工业体系。1896年伊藤博文内阁制

日本文化概览感想

日本文化概览感想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日本文化概览课程感想 我在大三第一学期幸运地选上了日本文化概览这门课程,三年来上了许多的人文通识课程,像这样内容新颖、形式多样、气氛愉悦的课却不多。在今年能够选到这门课,我感到非常幸运和期待。 日本中心给人感觉是一幢很古朴幽静的小楼,进门需要换鞋,室内布置干净,就像日本文化给人的感觉简单也富有内涵,追求返朴归真。一学期的课程包含了日本文化的各个方面,包括日本大学、和食、旅游、产业等,都富有鲜明的日本民族特色。并且文化课程的每个授课老师都非常地尽职尽责,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比如茶道课的老师优雅从容端庄有礼,福岛旅游业宣传的老师风趣幽默充满热情。茶道体验和包装文化都让我们亲身实践学习,感觉特别新颖有趣。每节课的内容都很丰富且富有日本特色,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茶道体验课。 日本茶道是在日本一种仪式化的、为客人奉茶之事,原称为“茶汤”。茶道规矩用具都非常的繁琐,在日本茶道中,客人和主人都按照特定的步骤和规矩办事,茶具、动作、火候、衣着要求都十分严格,日本茶道的精神还延伸囊括到茶室内外的布置,书画品鉴及饮茶的陶器,都是茶道的重点。老师演示时身着日本传统和服,在茶室中为我们做示范。待我们入座后,老师煮开水、取茶粉、冲茶,依次为我们奉上茶点。而学生必须按规定女生跪坐,男生盘腿,恭敬接茶后轻品慢饮,茶味清香、微苦,一饮而尽,唇齿留香。整个过程中,无论是老师还是茶道志愿者,她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道

程序都是端庄而不失亲切,有条不紊十分优雅有礼,并热情地让我们免费品尝了和果子。我觉得日本茶道这种从容的气质很值得我们欣赏学习。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状态下,更要培养一种从容的气质,不管在何种场合,如果能够保持从容不迫、顺应自然的态度,那面任何事情都能应付自如。我觉得老师教给我们的不仅日本的文化知识,更加用自身行动为我们展示了日本传统人文素养。 日本产业对于细节的讲究在产品包装课上让我深有体会,日本企业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他们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无论是纸质的优良,毛边的处理还是丝带的系法都精确到毫厘,老师们也都耐心的为我们解释、示范,一对一地教学。每一步都注重细节处理,让人感觉他们是真正的为顾客考虑,处处讲究细致却又节俭,不会浪费用料。反观现在我们周围的一些铺张浪费、偷工减料现象,他们真的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通过这次日本文化概览课的学习,获得了许多有意义的收获,多了解一下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拓宽一些知识面,也对提高自身素养有所帮助。我想此次的学习知识初步触及了日本文化的冰山一角,也让我对日本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去到日本旅游,进一步亲身感受日本文化。

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的原因

河南工程学院考查课 专业论文 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的原因 学生姓名: 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班 专业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任课教师:徐岩 2014 年 5 月12 日

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的原因 摘要: 中日之间战争渊源很长,从唐代开始,中国强,日本来学习仰慕,中国弱,日本来侵略蚕食。日本这个国家表面是很善于学习其他先进文明的思想,骨子里,还是很野蛮也原始的。可以说是一个披着资本主义外衣,有唐代文化特色的奴隶制军国主义国家。日本侵华是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不断的试探和评估,国家力量的综合力量的起伏。二次大战虽然结束,但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抗日战争中没有得到充分惩罚,由于美国为了自己在远东势力的私利。中国政府虽然作为战胜国,却没有占领日本,而且日本完全没有像德国人那样做出充分的战争反思。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痛苦,是中国历史不可磨灭的痛。 关键词:中日侵略原因

正文: 历史上日本多次侵略中国的原因有好多种说法,我认为可以从地理、文明、经济、政治、历史这几个方面去考虑这个问题。 地理方面:从地理规模来说,日本的面积是37万多平方公里,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文化方面:从明亡之日起,日本人就不认可满洲人统治的中国,认为他们曾经无限向往和狂热学习的华夏汉文化已亡,胡人统治中土已无先进性可言。而日人认为日本却比较完好保留了华夏文明的衣冠文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是有理由和有资格去与清国为敌的,日人一直想成为东亚文化圈的精神领袖。满清入主中国后,让日本人觉得野蛮在中国已经战胜了文明,尤其是满清的中国人,都脱下了原来的汉族衣服,剃掉了受之父母的头发,编上了蛮人的辫子,这一点就让日本人觉得很鄙夷。因为日本读书人虽然对历史上的中华文化有钦慕之意,但是对现实清国的存在却相当蔑视。清朝的出现,唤起了日本人对当年元寇的回忆,所以打心眼里对满清有一种敌意。 经济方面:日本人口众多,耕地稀少、资源匮乏、灾害不断这是日本的真实写照。在当时生产力低下的十六、十七世纪,以及后来十八、十九世纪资本主义高能耗的大生产时期,广袤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对日人来讲就是朝思暮想的东西。只隔着一个朝鲜的中国具备了他想要的一切,他能不打歪主意吗?日本对中国东北的移民政策由来已久。日俄战争刚过,日本殖民政策制定者曾鼓吹向中国东北移民一百万人。大规模移民的实施,始于“九·一八”事变。因为日本移民,中国农民的大片土地被剥夺。日本侵略者不仅夺占了大面积的官公土地和东北军政要员、抗日将领的所谓“逆产”,而且以收买不在地主土地之名,强行剥夺了大量普通农民的耕地。他们强行收缴地照,低价收购,如有拒绝,即施高压。 政治方面:日人要想征服世界,中国的战略地位就显的非常重要。如果有了中国这个大宝库,要人有人,要粮有粮,要钱有钱,那么日人必定能称霸世界,所以这个战略高地一定要拿下。后来日本敢对美国宣战,很大因数是他们认为基本上已经征服中国,所以认为自己有本钱与洋人为敌,所以他们一直打着从洋人

切身感受日本文化

切身感受日本文化 众所周知,日语中的很多汉字和单词都是从中文而来,意思和发音都与中文相近,语言自然让中国人感到亲切。此外,日本的风俗习惯等很多方面自古以来都跟中国息息相关。由于家庭原因,我从很小就开始接触日本和日本人,上大学时自然选择了日语专业。我一直自认为比较了解日本,但随着几年后在日本留学生活的展开,我越发体会到各种环境和场景下的中日文化差异。我是从初中开始学外语的,本身就喜欢外语的我一直认为学外语只要死记硬背,只要下功夫学,在沟通上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到日本留学后,我才懂得了“学外语就要学文化”的道理。无论外语水平多高,如果不懂文化,就很难融入异国文化当中,而那些磕磕绊绊的苦痛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察知文化与不留情面 在日本的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熟人之间互相打招呼,双方都笑容可掬地互相问候“你好”,然后问“身体如何”,被问及的一方通常回答“托您的福,很好”。如果是间接关系的话还要说“我家的夫君经常受到您的关照”等客气话,然后双方会一直鞠躬行礼才会分开。有一次,我在去学校的电车上偶遇了一位教我的教授。当时,我踏进车厢后正好发现有个座位空着,于是就坐下了,然后发觉那位教授正坐在我身边看书。我马上用日本惯用的方式打招呼:“老师,早上好!”老师听到后将书放下,转过

脸来看了我一下,回应道:“你好。”我很怕冷场,于是接着问道:“老师,您身体好吗?”老师很诧异地反问我说:“我看上去像生病了吗?”我很尴尬,立刻摆着手说:“没有没有。”老师接下来说:“我刚才一直在看书和思考问题,我被你打扰到了。现在我还要连接上被你中断的思绪。”说完便拿起书来继续读。那一路,我都觉得手足无措,尴尬不已。终于,车到站了,老师先站起来跟我点头示意,然后就下车自己走了。后来,我问日本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是好。他们告诉我说跟人打招呼固然重要,但是也要看当时的情形,尤其在对方看书时尽量不要打扰对方,即便打招呼也要简单行事,除非对方有把话继续下去的意思。但是如果对方看到你了,那你就一定要先打招呼,否则会显得失礼。 在跟日本和日本人接触的这三十年里,我体会最深的就是日本的“察知文化”。即便本意是好的,也要观察当时的情形,然后做出适当的判断,不要随意打扰别人和给别人添麻烦。如此这般,我们采取行动时就会放慢速度,在观察和思考之后再行动。如果能坚持这样做,我们就不会像个愣头青一样不考虑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他人的心情而贸然行事,就会不断修炼,使自己越来越成熟。 日本文化中让人印象深刻的另一个方面是,日本人说话时往往直截了当,不留情面。我们中国人很爱面子,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尽量做到不让对方没面子,这是一种为

日本侵华战争的战略意图及步骤

近代日本侵华的战略意图与主要步骤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在中国侵占大片国土,实施“以华治华”的毒计,扶植汉奸傀儡卖国政权,残酷奴役、杀害中国人民,疯狂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产,严重地侵犯、破坏了中国的主权,严重地分裂了中国,使中国国家的统一程度在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了严重地削弱。 1. 侵略传统 日本基于传统的侵略政策,不断向外扩张势力。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国势骤强,积极向外扩张。自甲午之役、日俄战争,以致第一次世界大战,均在中国掠夺利益。且日本因地少人多,故一向主张贯彻“大陆政策”,认为“如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可见日本军国主义是以侵华为基本国策的野心。 2. 经济危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席卷资本主义国家,日本亦深受困扰,致海外市场锐减,经济严重萎缩,失业人数剧增。因而日本亟谋对外扩张,争取海外资源和市场,并以对华战争来转移其国人的视线。 3. 妄图称霸 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即实施军国主义教育,培养年青一代的民族优越感,民族主义抬头。而日本军阀又先后与德、意缔结盟约,形成“罗马、柏林、东京轴心”,狼狈为奸,以图东西方分别称霸。 4. 利用内战 日本所惧即中国的强大,故曾乘北伐军克复济南时,杀害中国官兵及外交人员蔡公时,制造“五三惨案”,阻挠中国的统一。西安事变后,张学良服从中央政府,实现和平,中国即从事各种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建设,使日本侵略政策大受打击。而且中国内战停止,国共再度合作,准备联手抗日,日本急欲趁中国实力未强之时予以鲸吞。 二、侵略步骤 日本对中国的掠夺与侵略是在周密规划下进行的。 日本殖民中国,迁都大陆的设想早在丰臣秀吉时代即已构思,只是那时无力实现。从1868年明治维新的富国强兵、殖产兴业的政策开始,到1927年《田中奏折》的征服世界的五步计划,日本把征服中国大陆作为实现其野心的先决条件。日本对中国的掠夺先是通过武装侵略,勒索巨额赔款,以为其进一步工业化获得原始资本,同时达到使中国经济崩溃、内乱四起的目的。然后则趁中国改换朝代百废待举的时候,以精锐之师对国土进行武力征服。 1.勒索巨额赔款 日本对中国的勒索主要是甲午战争后的马关赔款和八国联军的赔款。1895年日本逼迫清政府在日本马关签订条约,割取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列岛,并勒索

日本侵略中国之原因分析

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分析 近两年,随着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与建党9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我们迎来了普及历史知识、深化民族记忆的良好契机。电视作为集公共性、传播性、针对性、亲民性等特点于一身的媒介,在众多宣传主流价值的媒介形态中脱颖而出,其中掀起的一股抗战题材电视剧的播出热潮,尤为引人关注。 日本国土面积仅有37万多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大小。但令人费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在近代却连年发动对外战争,给亚洲血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带来了罄竹难书的浩劫和灾难。一个小小的岛国为什么会侵略一个比它大得多的中国?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很复杂的问题,涉及中日战争广阔而复杂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军事、经济、文华、地理等种种因素,而我们的理解常常只是片面的。 要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方面入手:日本方面的因素以及中国方面的因素。 [1]从日本方面看,首先是它想侵略中国,其次是它有能力侵略中国。前者解释日本侵略中国的必然性,后者则回答日本侵略中国的可能性。 从中国方面看,日本之所以将中国而不是其他国家作为主要侵略对象,是因为中国地大物博,是一块“肥肉”,且距日本很近,便于日本用兵;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国力衰弱,中华民族存在着重大弱点和缺陷,给了日本侵略者以可乘之机。 一、日本方面 1、自然环境 日本列岛位于亚欧版块和太平洋版块的接界处附近,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全球有十分之一的火山位在日本,在全国都时常会发生火山活动。严重的地震则每一个世纪都会发生几次。1923年9月1日的关东大地震。东京地区的高楼在地震中悉数毁掉。东京等地有许多古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精品之作在地震中化为一堆废墟,全国约有1/20的财产在地震中被大自然毁坏,人员伤亡不计其数。另外自然资源也十分匮乏。基于以上原因,日本一直在寻找一处适合居住的大陆,以及廉价甚至是可以无偿夺取的资源,而中国正符合他们的需求。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后,实行屠杀政策,把东北部分地区的中国百姓全部屠杀,然后从本国迁移了部分人口在这里生活。 2、民族文化—军国主义传统 日本之所以走上侵略扩张道路,根子还在于它的民族文化中存在着浓厚的军国主义传统。 这种传统的形成首先和日本的武士道密切相关。日本的武士道是大家熟悉的名词,但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它对日本有什么作用和影响?日本历史上曾经历了很长的战国时期,大名领国群雄割据,混战不已,并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长达数百年的武士统治时代。“武家习气”、“弓矢之道”与中国的儒家伦理相融合,就形成了忠君、节义、廉耻、武勇、坚忍等一整套封建伦理规范,统称“武士道”。 武士道的形成使武士意识大大强化了,它不但从伦理关系上加固了武士阶级,而且使武士的思想和行为特征更加明确了。中国儒家伦理所倡导的儒雅之风,

日本侵略战争的战略失误

日本侵略战争的战略失误 一、德国和日本的战略对比 二战期间,德日两个法西斯都曾疯狂一时。相比之下,德国控制的范围、面积却远大于日本。日本仅仅控制了中国1/3的国土,以及东南亚、太平洋上的一些岛屿,而德国在鼎盛时期(1942年夏)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还有北非大片领土。不可否认,德国在经济、科技、军事、军队素质等方面都强于日本,不过更重要的是整个战争的战略问题。德国人制定了正确合理的战略,而日本人在战略上却是最大的输家。 德国人在整个侵略战争过程中采取了先东、再西、再东的战略,即先控制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然后再攻打西欧,之后再把侵略矛头指向苏联。这是比较合理的战略。德国人十分清楚,整个欧洲最有实力、最难对付的国家是苏联,而对付苏联之前就要解除后顾之忧,则必须先打败英法。德国的东临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都是英法的盟友,为避免攻打英法时两线作战,就必须先控制这三个国家,而这可以充分利用英法的畏战心理以及“丢卒保车、祸水东引”的战略。为此,德国人还运用“闪电战”战术,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尽量避免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从而取得辉煌的战绩。 日本人在整个侵略战争中采取了先攻占中国,再以中国为基地

与英美展开持久战的战略。这一战略乍一看似乎无懈可击,却经不起实践的考验,最终致使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主力深陷中国而不能自拔。之后又发动太平洋战争,攻打英美,这使得日本法西斯在战略上陷入两线作战的危险境地。由于其主力深陷中国,给英美以喘息机会,导致日本侵略战争的最后失败。 二、日本战略的致命问题 日本与英美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一战后,为争夺亚太地区霸权,日本与英美之间展开了激烈的造舰竞赛,矛盾逐步激化,最终导致了华盛顿会议的召开。?五国海军军备条约?的签订使日本的海军地位次于英美,降到了二等国地位;?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会后,在英美的支持下,中国收回了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山东的权利。这样,日本在东亚、远东的军事战略地位被大大削弱。日本与英美之间从此积怨成仇。 随着日本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日本企图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而英美又是日本称霸世界的巨大障碍。考虑到英美都是世界性的大国,要与其进行持久战,绝非日本能力之所及。于是,日本侵略者决定先攻占全中国,而后以中国为基地,再与英美展开持久战,最终实现其称霸世界的愿望。 仔细分析日本的这一战略,至少存在两个问题:第一,日本能不能攻下中国,一旦攻不下会产生什么后果;第二,应不应与英美

日本之旅有感作文700字(高分作文)

日本之旅有感作文700字 每年暑假我们一家人都会出去旅游,今年也不例外。今年在一家的商定下确定好地点——日本。 8月2日,我登上了飞往日本的飞机,开始了为期八天的日本之旅。在此之前妈妈让我看了很多关于日本的风俗,了解到了日本的干净,日本人民的热情以及他们精益求精的特点。但当我下飞机走出机场时还是让我大吃一惊,一尘不染的地面和整齐有序的景象。 而这种现象一直伴随我接下来的每一天,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干净整齐的街道,哪怕是农村的河边都没有一只塑料袋,河水更是清澈见底没有一层污染。虽然这么干净,但在路上你会发现垃圾桶很少,记得有一次我拿着垃圾足足拿了5分钟才发现垃圾桶。 我一直好奇他们是怎么做到一尘不染的?当我走进一家餐厅时发现每个人用完餐后就会收拾自己的餐具拿到垃圾分类区,把自己用餐的物品一类一类进行分类后再扔进各类的垃圾桶。走到居民居住的小区时,每家每户都是真正做到垃圾分类,在家里把垃圾分类好后才放到垃圾指定处。当看到这些我就在想,如果我们祖国每个人都做到真正的垃圾分类,我们的家园也会变成这么干净的。 在日本的八天里,让我体会了日本人民的礼貌和热情。有一次,爸爸在地铁出口时不知道改往哪个方向走,就向路人问路,路人不耐其烦的跟我们说了一次又一次。当我们道谢后开始按照路人寻找,过了一分钟,想不到那个路人跑过来,陪着我们走到我们要去的地点,足足走了好几分钟。这件事让我由衷的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 日本的旅游结束了,但带给我无比震撼,我想通过这个在日本感受到的分享给我的同学们。暑假里学校倡导我们当环保小卫士,宣传“垃圾分类保护地球”活动,我希望大家行动起来,真正做到垃圾分类,使我们的家园更加干净、美丽。

日本侵华对我国影响

人口损失;残害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 日军不仅在战场上给中国抗战官兵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也使无数无辜的中国平民成为冤魂。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岛,东起海滨,西到重庆,日军铁蹄所至,生灵涂炭;屠刀所向,尸骨成山。从1937年到1945年的8年间,日军在中国制造了数万起杀害中国平民的血案,其中较大规模的杀人血案不下4000起,遇难的中国同胞达数千万人。 侵华日军在中国犯工会日暴行,在地域分布上极其广泛,几乎占中国2/3和国土;在时间持续上极其久长,几乎涵盖了从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开始直其败亡的14年。在对中国人民实施的残杀暴行中,日军用尽了能够了想象出来的所有残忍的手段。日军对中国人民所采取的残杀手段,多达250多种。其中绝大多数为人类理性所无法想象。“更令人发指的是,这些手段,大多数也用在中国妇女和儿童的身上。” 财产损失:间接损失至少有5000亿美元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的财产损失,数目同样是巨大的惊人的。”战争期间,日军所到之处,疯狂地掠夺公私财产,破坏文化遗产,开采矿藏森林资源,发行伪钞,焚毁炸毁军民用设施,中华民族的物质精华,几被侵者洗劫一空。 数年来一直进行抗战时期中国损失问题研究的专家认为,当时中国只有西藏、新疆两个省级行政区末直接受到战祸摧残,其余省份曾全部或部分的沦陷,或局部成为战区,许多城市、乡镇遭日军飞机狂轰滥炸。 整个战争期间,中国遭受的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间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 当然,由于战争状态下的局限,抗战损失调查不论从时间的完整上,还是从空间的覆盖上,都极不完全,”“日本侵略战争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巨大社会物质财富的破坏与毁灭,几乎不可能寻出准确的答案。 日本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巨大的伤害,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的严重阻碍,需要学术界进行深入研究。 社会进步:延缓中国发展近半个世纪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它严重破坏了中国国家安全、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给中国造成巨大的物质、文化财产损失,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严重滞碍作用。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期间遭受损失最惨重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为了这场战争,付出过像中国这样惨重的牺牲与代价。 战后中国政府迫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出于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美好愿望,放弃了战争损失赔偿要求。

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

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的原因 日本自明治维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后,曾长期不断地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当然有一系列的复杂的原因和背景,但 归根结底,经济问题是日本侵华的最本质的和最重要的原因。 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固有的特点决定其必然对外侵略扩张 首先,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带有浓厚的封建性,这是日本对外特别具有侵略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日本明治维新虽然实行了一系列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但是并没有彻底根除封建制度残余,它在经济领域遗留了大量封建因素。如:日本的财阀组织,象三井、三菱、住友、安田等,这些组织不是以银行为中心形成的,而是以家族血缘关系为中心结成的特殊形式的“家族康采恩”,其组织内部维持着森严的宗法式家族统治;在日本的工矿企业中,封建式的剥削方式,象师徒制度、包身工制度、罚款、减薪、减食等盛行;特别突出的是封建土地制度仍被部分地保留下来,因为明治政府在农村中实行的土地制度改革主要是根据土地的实际支配权确立土地所有权,即由农民世袭租种的土地、农民短期租用的土地归出租人所有,典押的土地归受押人所有。这就使在明治维新以前已拥有耕地面积三分之一支配权的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成为了土地的合法所有者,而占全国农户1/3的贫困农民则因丧失份地而成为佃农,出现了作为天皇专制政权在农村支柱的新的地主阶级。与土地制度改革相适应的税制改革是由国家统一征收地税,并按地价计征,用货币交纳,地租一律直接向土地所有者征收。所以,地税改革加强了地主对农民的掠夺。由于高额地租和商人高利贷剥削,再加之农业商品化的扩大,加剧了自耕农的破产,进一步扩大了佃农的队伍。然而,农村中个体农民的破产和土地所有权的集中并没有引起资本主义大农业的发展。因为高额地租比经营农场更有利可图,因此,占有了破产农民土地的大部分地主和商人高利贷者,并不去雇佣农业工人经营资本主义大农场,而是把土地分成小块,租佃给破产农民,从中取得高额地租。明治维新后,直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作为一个落后的封建的农业国的特征仍十分明显。1930年的人口普查结果表明:在日本内地人口当中,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多得多。农家的户数为五百六十万户,这个数目自明治年代以来几乎没有变化。而且占国土的大半和总人口半数的农民在生活上没有发生多大变化。“与工业的进步相比,农业之所以停滞,是因为农业的基本生产关系没有现代化,半封建的地主制度仍然牢固地存在着。在五百六十万户的农家当中,自耕农占百分之三十二,佃农占百分之四十二,可见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民还被束缚在地主佃农关系之中”。“农村的生产关系基本上是地主佃农关系,农业生产停滞,大部分农民处于极度贫穷状态。” 上述情况导致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畸形,即资本主义大工业同封建落后的农业并存。在这种经济结构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发展并没有促进农业、中小企业的现代化,它是把从半封建的农业中所产生的廉价劳动力作为同外国工业竞争的主要武器。由于产业后备军的大量存在,更造成了恶劣的劳动条件和低工资制,使工人处于连劳动力再生产也很难实现的恶劣的生活环境之中;同时,由于寄生地主的大量存在,农业经营恶化,广大农民也处于贫困的境地。因此,经济结构畸形性的后果:一是国内市场发展极不充分,资本主义一开始就缺乏稳定的国内市场,其经济的循环进程非借助于世界经济是无法实现的;二是国内的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面对这些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日本只能向外扩张自己的经济势力,以获得海外销售市场,同时转移国内矛盾。然而,当日本经济兴起时,世界版图已被其它资本主义列强作为势力范围瓜分完毕,这样,日本这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向外扩张经济势力,就只好依靠“军事力量上的垄断权”〔2〕,用超经济的手段,通过对外发动战争的途径达到其目的。如,甲午战争前夕,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存在,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难以得到自由的和全面的发展;还由于各工业部门之间的不均衡和发展步调的不一致,使日本资本主义在1890年陷入了第一次经济危机之中。此时,日本急欲向外寻找市场,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向海外扩张的热潮,盛极一时”。这样,“为了消除1890年以来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日本经济矛盾的深刻化而提出向海外扩张的要求,形成了1894年推动天皇制进行侵略战争的经济上的主要因素。” 其次,日本经济的后进性,也决定了它对外具有极强的侵略性和扩张性。日本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缺乏象英、美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那种长期、稳定的工业技术发展过程,因而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仍很落后。不论在资本力量或技术水平方面,它都不具备同欧美资本主义进行对等竞争的能力。这决定它只有避开自由竞争,“依靠军事上、政治上的独占来强烈地寻求足以弥补这种缺陷的市场,即殖民地。” 另外,日本又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小国,所以,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在资本、原料等方面对外都有极大依赖性。如,它的对外贸易结构就明显地表现了其经济后进性的特点。它除了向美国输出本国的生丝和向东南亚地区输出加工的棉纺制品外,就是以政治军事为后盾,把大量的棉制品和重工业品输出到中国等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并从那里输入国内所缺乏的农产品和工业原料。显然,日本要赶上先进资本主义国家,仅靠本国的实力是无法实现的,它必须借助世界经济的力量,而这种借助,对于日本来说,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依靠军事力量进行经济扩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