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版印刷过程的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
印刷过程中的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研究
![印刷过程中的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d2f727d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2.png)
印刷过程中的故障分析与解决方案研究在当今的印刷行业中,印刷质量和效率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然而,在印刷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故障,这些故障不仅影响了印刷品的质量,还可能导致生产延误和成本增加。
因此,对印刷过程中的故障进行分析,并研究有效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常见的印刷故障类型1、颜色偏差颜色偏差是印刷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这可能是由于油墨的质量、色彩管理系统的不准确、印刷压力不均匀或纸张的吸墨性能差异等原因引起的。
比如,油墨的颜色调配不准确,会导致印刷出来的颜色与预期的颜色有较大的出入;印刷压力不均匀会使得油墨在纸张上的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颜色的一致性。
2、套印不准套印不准指的是在多色印刷中,不同颜色的图案没有精确地对齐。
这可能是由于印刷机的精度问题、纸张的伸缩变形、印版的制作误差或者印刷过程中的张力控制不当等因素导致的。
例如,纸张在印刷过程中吸收水分后发生伸缩,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预处理,就容易出现套印不准的情况。
3、糊版和脏版糊版是指油墨在印版上堆积,导致图文部分不清晰;脏版则是指非图文部分沾上了油墨。
造成糊版和脏版的原因可能有油墨的粘性过高、印刷速度过慢、刮刀压力不足或印版表面磨损等。
比如,油墨粘性过高会使其在印版上难以转移,容易造成堆积。
4、起皱和折痕纸张在印刷过程中出现起皱和折痕,会严重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这通常是由于纸张的含水量不均匀、印刷压力过大、走纸路径不顺畅或者纸张本身的质量问题引起的。
例如,纸张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在受到印刷压力时就容易产生起皱现象。
5、网点丢失和增大网点是印刷图像的基本组成部分,网点的丢失和增大都会影响图像的清晰度和层次感。
网点丢失可能是由于印版的质量问题、印刷压力过大或油墨的干燥速度过快等原因;网点增大则可能是由于油墨的流动性过大、印刷压力过高或者纸张的表面粗糙度不合适等因素造成的。
二、印刷故障的原因分析1、材料因素(1)油墨油墨的性能对印刷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常见的印刷故障及解决办法
![常见的印刷故障及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efab96284ac850ad02425a.png)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印刷过程中难免发生各种故障,影响印刷品质量,这就要求印刷操作工人必须具备对印品故障的判别能力,并能根据故障进行相应印刷参数调节。
1.印品破损故障分析与解决印品破损主要指纸张叼口部分破损,造成破损的原因及调节方法如下。
(1)递纸牙和滚筒叼牙不准确。
调节方法:对输纸器进行正确调节,或对前规高低进行一定调整。
(2)胶印机收纸部分叼牙排的各个叼牙调节不当。
纠正方法:将收纸牙排各个牙垫重新调节,使其平直、高低一致,再仔细调节一下叼牙的叼力,使其均衡。
2.印品褶皱故障分析与解决(1)纸张出现“荷叶边”或“紧边”等现象,使纸张不能在平整状态下进行印刷。
调节方法:对印刷车间进行调湿处理,保持车间温湿度恒定,一般要求温度23℃±3℃,湿度50%±5%;建立与印刷环境温湿度相同或相差不大的纸库,保持纸张含水量稳定。
(2)滚筒压力不一致。
叼纸牙叼住纸张进入滚筒时纸面会有气流产生,若滚压瞬间不能均匀辗赶气流使纸张均匀受压,就会产生褶皱。
调节方法:校准滚筒压力。
按照设备规定的标准包衬和压力进行调整,并进行多次测量与计算,使滚筒压力均匀一致;及时更换橡皮布,以防因其老化失去弹性而造成印品褶皱。
北京科雷阳光印刷技术有限公司(3)叼纸牙叼力不同或叼纸牙交接时间不一致,造成纸张整体位移或变形量不一致。
调节方法:检查叼纸牙。
重点对叼纸牙牙垫平整度、牙片齐整度、叼力均匀度、牙套配合间隙、叼纸牙撑簧弹性等方面进行检查,还要检查相关的螺丝和销轴是否松动、断裂等,以保证纸张平稳交接。
(4)滚筒表面堆积脏物,使滚筒表面不平整,纸张受压不匀,产生褶皱。
调节方法:及时清理滚筒表面和滚枕上的脏物,并保持清洁。
3.印品斑点故障分析与解决(1)纸张表面不规则,即纸张平滑度低,导致纸张表面受墨不匀而出现斑点。
调节方法:更换纸张,适当增加印刷压力等。
(2)油墨乳化严重。
对于透明度好的油墨来说,油墨乳化太快,会使油墨黏性降低,施加较大的印刷压力时,纸张表面凸出部分油墨很容易被挤掉,油墨落在印版实地等部位时就会产生斑点。
金银墨胶印工艺故障分析与排除
![金银墨胶印工艺故障分析与排除](https://img.taocdn.com/s3/m/41923eebe009581b6bd9ebd2.png)
随着印刷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失业,各类印刷产品,尤其是包装印刷品都要求更加精美华贵。
在各类印刷生产中,金、银墨印刷品由于具有金属的质感和光泽而被广泛采用。
但由于金、银墨组分的特殊性(颜料为金属颗粒),与普通油墨相比,在胶印中若金、银墨使用不当出版印刷,更易发生各类故障。
在此,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希望能为生产提供一些帮助。
1.印金、银墨时糊版原因分析:胶印墨层较薄按需印刷,在印刷大面积实地金、银墨时易糊版,这与金、银粉的颗粒较粗、较硬,导热性高有关。
墨辊高速运转时挤压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油墨中各分子更加活跃,离散力增强数字印刷机,印版上图文的边缘就易产生铺展。
若采用一次印刷较厚墨层的方法,加上印刷压力不当等,铺展范围更大,这样就极易糊版。
印前设备述办法避免。
(1)胶印中印金、银墨时,常采用先打底再印刷金、银墨或连续两次压印的工艺方法乳品包装,且一般都在底色墨似干非干时叠印金、银墨。
印刷金墨前一般选用与金墨颜色相近的透明黄墨、浅黄色或假金色油墨打底,再印金墨。
如果采用铜版纸,用透明黄墨打底效果更好;若采用胶版纸,用浅黄或假金色油墨打底,同时加入1%左右的金墨效果较好。
若一次完成印金酒品包装,应在印前制版时进行工艺弥补,制作黄版时应在需要印金的位置铺垫比图文尺寸略小的平网(40%或50%的网点面积率)。
印刷银墨时,通常使用浅灰色铺平网打底或在白纸上用假银色打底。
(2)印前设计时,应注意同块印版上不宜将大面积实地金、银与细小线条、文字拼在一起;且金、银墨印刷的线条和文字不能太细小,否则在印刷压力作用下细小的线条、文字易糊版。
洗涤用品包装金、银墨时产生糊版故障爱普生,一般印金时速度在4500~6000张/小时为好。
(4)橡皮滚筒的衬垫最好用硬性衬垫,以减少包衬压缩变形引起的糊版。
2.多色叠印金、银墨时混色或叠印不上原因分析:在多色印刷时,由于色序安排不当,或者油墨黏性不合适,若前一色墨黏性小于后一色墨黏性设备维护与保养,在印刷时易造成混色或叠印不上的弊病。
胶版印刷过程的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
![胶版印刷过程的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201c982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d.png)
胶版印刷过程的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胶版印刷是一种常用的印刷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印刷故障。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胶版印刷故障及其解决方法:1.印版表面出现光点或颗粒状物质: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油墨中含有固体颗粒,或者是印版表面有污染物。
解决方法是检查油墨并进行筛网处理,清洗印版表面。
2.网点锐化不良: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调和油低,网点过细或者油墨流动性差。
解决方法是调整调和油的含量,适当增加油墨的流动性,调整网点大小。
3.印刷品出现横纹或挤出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过量的油墨,印刷压力过大或速度过快。
解决方法是控制油墨的用量,适当降低印刷压力或减慢印刷速度。
4.印刷品颜色不均匀: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油墨颜料分散不均匀,或者是印刷压力不均匀。
解决方法是调整油墨的均匀性,调整印刷压力,确保颜色均匀。
5.印刷品出现脱色或褪色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油墨中颜料含量不足,或者是油墨质量低。
解决方法是增加油墨中颜料的含量,选择质量较好的油墨。
6.印刷品出现模糊不清的字迹: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印刷压力过小,油墨流动性差或印刷速度过快。
解决方法是增加印刷压力,调整油墨的流动性,适当减慢印刷速度。
7.印刷品出现纸张翘曲或皱纹: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纸张湿度不均匀,或者是印版表面湿度不足。
解决方法是调整纸张湿度,确保印版表面有足够的湿度。
8.印刷品出现网点粘连或铺展: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油墨粘度过高,过量的油墨或印版表面过湿。
解决方法是调整油墨粘度,控制油墨的用量,适当调整印版表面的湿度。
9.印刷品出现印痕或抖动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印刷机构调整不良,或者是松紧带传动松动。
解决方法是调整印刷机构,确保印刷机正常工作,检查并紧固松紧带。
10.印刷品出现水墨分离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水和油墨没有完全混合,或者是油墨品质较差。
解决方法是调整水和油墨的混合比例,选择质量较好的油墨。
印刷制版中常见的故障及解决办法
![印刷制版中常见的故障及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6704561caaedd3383c4d3ff.png)
印刷制版中常见的故障及解决办法1、印版空白部为堵塞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背曝光时间过长。
应注意正确控制背曝光时间:②主曝光过度。
在保证再现小文字、细线条的前提下,尽量缩短主曝光时间:③版材与胶片接触不良。
应保证真空系统正常工作,并用轧辊驱除版材与胶片间的空气。
2、小网点、小字、细线条被洗掉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背曝光时间不够。
要考虑增加背曝光时间:②主曝光时间不够。
可增加主曝光时间;③洗版时间过长或毛刷压力过大。
要注意缩短洗版时间并调节毛刷压力。
3、印版底部未完全硬化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背曝光不足。
增加背曝光时间;②冲洗不彻底,有残余未硬化的树脂留存。
检查毛刷压力并调整洗版时间。
4、同一块印版洗版深度不一致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晒版机太热。
仔细检查通风及冷却系统是否存在故障;②晒版灯强度不均匀或开启不同步。
同时更换全部灯管;③洗版毛刷不平行或动作不平衡。
可调节洗版毛刷压力和水平度。
5、图像部分模糊不清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胶片有缺陷。
仔细检查胶片上的图像是否清晰;②错将胶印胶片用于柔印。
重新制作合格的柔印胶片。
6、印刷时小网点丢失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主或背曝光不足。
可增加主曝光或背曝光时间;②原稿设计超出了柔印的再现能力范围。
改进原稿设计,使之适合柔印技术范围。
7、实地、文字制版后移动和弯曲时产生破裂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主曝光和背曝光时间过长。
可减少主曝光和背曝光时间;②除粘时间过长。
减少除粘时间;③主曝光和背曝光不足。
检查灯管是否损坏或老化。
8、细线条弯曲呈波浪状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①背曝光不足。
要增加背曝光时间:②主曝光不足。
要增加主曝光时间;③干燥时间不足。
要增加干燥时间:④洗版水不新鲜。
更换新鲜的洗版水;⑤洗版时间过长。
调整洗版时间。
印刷中的十大常见问题及其处理
![印刷中的十大常见问题及其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a709074a7302768e99395f.png)
印刷中的十大常见问题及其处理一、油墨1)浓度:浓度大的油墨在印刷中墨量使用比较少,墨色比较好;浓度小的油墨在印刷中墨量使用比较多,墨色清淡;2)细度:即油墨颗粒的大小,油墨细度高,油墨浓度大,印刷品网点清晰、饱满有力;油墨细度低,印刷品的网点易发毛,印版的耐印率低;3)粘度,黏度大,易造成传墨不匀、网点拉毛以及花版等现象;黏度小,易造成油墨乳化和版面浮脏现象;4)流动度:流动度大,会使图文的层次不明,墨色不饱满;流动度小,使油墨的传布不流畅、不均匀,易造成在同一印刷面上有前深后淡或前淡后深的现象;5)耐光性:耐光性好的油墨,印出产品色泽绚丽,图文网点饱满、结实,富有立体感,并可以长期保存;耐光性差的油墨,印出的产品颜色容易变浅、变暗;6)耐水性、耐酸性、耐碱性:对胶印油墨,要特别注意其耐水性、耐酸、耐碱性,耐水耐酸、耐碱强的油墨,印刷出的产品色泽鲜艳,层次分明,网点清晰;耐水、耐酸、耐碱、差的油墨,印刷出的产品灰暗无力,层次不明,网点不光洁。
二、润版水润版水的PH植一般在3.8-4.6之间,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印刷条件的具体情况加以调证,如果润版水酸性过强,对版面空白部分的砂眼和图文的亲油基础腐蚀性就回加大,易造成花版现象,使印版的耐印力下降;同时油墨易乳化,墨辊产生脱墨,印刷品灰暗无光。
如果润版水酸性过弱,就会使印版空白部分亲水斥油性能减弱,版面易起脏和因印刷品网点扩大而造成糊版现象(UV墨印刷时,如果润版水酸性过酸,版面易起脏)三、色序色序指的是在多色印刷中,各色印版的先后套印顺序,不同的色序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印刷效果,合理安排色序很重要。
但色序不是绝对的,色序一般安排是:单色机:黄→品红→青→黑双色机:黑→黄、品红→青(印风景画)或青→红(印人物);有金、银、满版实地印刷时,一般要先金、银、满版实地,待油墨干后再套四色墨。
四、批量印刷1)检查四色胶片规格是否一致(四张胶片是否成套);2)对照样张,检查图文是否完整;3)稳定水分、墨量,达到水墨平蘅,以保证同批印刷品墨色的一致;4)尽量做到少停机或停机后清洗橡皮布(已可放一些过版纸)五、正式印刷正式印刷时,操作者应集中精力地做到:(1)看:看机器运行情况,看样张墨色、套准及网点质量;(2)听:听机器响声有无异常,听机器震动灵敏区有无杂音;(3)摸:摸一摸机器易于因磨损而升温的部件,是否有显著的温度变化;(4)闻:闻有没有电器烧焦及其它不正常的怪味(UV墨印刷时应多注意UV机的电源线);(5)检查:检查印品情况及机器的有无异常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cc562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08.png)
印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印刷作为一种常见的生产制造过程,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在印刷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 色彩不准确:印刷中色彩的准确再现对于许多印刷品来说至关重要。
若色彩不准确,可能是由于颜料配比不当、油墨过老或颜料混合不均匀所致。
解决方法包括重新调整颜料配比、更换新颜料或者加强颜料的搅拌均匀度。
2. 印刷位置偏移:印刷位置偏移指印刷图案与所期望的位置不符。
这可能是由于版面设置不正确、印版安装错误或印刷机的机械问题导致的。
解决方法包括重新检查版面设置、重新安装印版或者修复印刷机的机械问题。
3. 印刷品质量差:印刷品质量差包括因墨黏度不当、印刷胶辊的磨损或纸张质量不佳等原因导致的问题。
解决方法包括调整墨黏度、更换磨损的印刷胶辊或选择更高质量的纸张。
4. 印刷网点扩散:印刷网点扩散是指印刷时细小网点变大,导致图案失真或模糊。
这可能是印版制作不良、油墨粘度过低或纸张吸墨性能不好所致。
解决方法包括检查印版制作工艺、调整油墨粘度或更换具有良好吸墨性能的纸张。
5. 印刷设备故障:印刷机在长时间运行后可能会出现设备故障,如机械部件的磨损、网纹辊堵塞或电子控制系统故障等。
解决方法包括定期维护和保养设备、及时处理机械故障或请专业人员修复电子故障。
总之,印刷过程中可能出现许多问题,但通过细致的分析和合理的应对措施,大多数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及时检查设备和材料的质量,保持印刷过程的稳定和准确性,将有助于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效率。
如何解决常见印刷中的胶印问题
![如何解决常见印刷中的胶印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293630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66e4b48.png)
如何解决常见印刷中的胶印问题1.印版图像偏色:印版图像偏色可能是由于印版制作时色彩分离不均匀,或者设备中的油墨供应不平衡所致。
解决方法是重新制作印版,确保色彩均匀分离,或者调整设备中的油墨供应。
2.模糊或不清晰的图像:模糊或不清晰的图像可以是由于印版的分辨率不够高,或者设备的打印质量设置不正确。
检查印版和设备的设置,确保分辨率和打印质量设定正确。
3.纸张起皱:纸张起皱可能是由于印刷速度过快或纸张湿度不均匀所致。
调整印刷速度以及湿度控制系统,确保纸张保持稳定平整。
4.粉尘和污渍:粉尘和污渍可能是由于印刷环境不洁净或设备的清洁程度不足所致。
保持印刷环境的清洁,并定期清洁设备,以减少粉尘和污渍。
5.印刷色偏:印刷色偏可能是由于油墨配方不正确或设备颜色校准不准确所致。
确保油墨配方正确,并进行设备的颜色校准,以获得准确的印刷色彩。
6.印刷品粘连:印刷品粘连可能是由于油墨干燥不足或油凝剂用量不正确所致。
确保油墨充分干燥,并调整油凝剂的用量,以防止印刷品粘连。
7.印刷品过曝或欠曝:印刷品过曝或欠曝可能是由于印版制作过程中曝光时间不准确或设备曝光参数设置不正确所致。
确保曝光时间准确,并调整设备曝光参数,以获得正确的曝光效果。
8.印刷品颜色浅或过深:印刷品颜色浅或过深可能是由于油墨配方不正确或油墨层厚度不均匀所致。
检查油墨配方,确保正确使用,并进行设备调整,以获得均匀的油墨层厚度。
9.印刷品打印不平均:印刷品打印不平均可能是由于设备的轮辊磨损不均匀或油墨供应不稳定所致。
检查设备轮辊的磨损情况,并调整油墨供应系统,以确保油墨均匀供应。
10.卡纸或纸张堵塞:卡纸或纸张堵塞可能是由于纸张质量不佳或设备传送系统故障所致。
使用高质量的纸张,并定期检查设备的传送系统,以确保其正常运转。
总之,解决常见胶印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印版制作、设备设置、油墨配方、纸张质量等多个因素。
通过逐一排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胶印质量。
印刷过程中常见胶印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
![印刷过程中常见胶印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d4e87ec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00.png)
印刷过程中常见胶印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印刷过程中常见胶印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一、起脏1、现象起脏一般是指非图文区产生污脏。
其中也包括印迹糊、网点并连等现象。
起赃分两种情况:①浮脏现象:在非图文区产生浅色(淡色)污脏,因为(因)不是从印版染上,于是(所以)容易擦掉。
②油脏现象:印版的非图文区变成感脂性,油墨附着在它的上面,弄脏(污脏)了印刷品。
2、原因①浮脏原因:(1)主要是油墨比较软,受润版液效果(作用)后有部份油墨因乳化而进入润版液中,变成(形成)水中油型乳液。
(2)纸张中的化学物质和润湿剂助长油墨乳化。
(3)润版液中含有皂类或洗涤剂类引起油墨乳化。
②油脏原因:(1)油墨过软稀。
(2)给墨量过大。
(3)油墨中存在游离性脂肪酸、树脂酸及表面活性剂等物质。
(4)颜料中处理剂的作用(影响)。
(5)着墨辊润版辊以及橡皮布的压力过大,(损害)损坏印版表面结构。
(6)从纸张涂料中溶出感脂物质。
3、处理方式(方法)浮脏处理方式(方法):(1)更换(换用)粘度高、较稠厚的难乳化油墨,或则(或者)在原油墨中加入高粘度调墨油,如0号调墨油。
(2)更换(换用)纸张。
(3)调整(调节)润版液组成成分(组份)和pH值。
(4)调整水量和墨量。
油脏处理方式(方法):(1)更换油墨或者在原墨中加入高粘度树脂油或0号调墨油,使油墨具有粘性和弹性。
(2)调节(调整)供墨量。
(3)调节(调整)润版液适当用量。
(4)使用表面张力较低的润版液。
(5)将压力调适宜(适当)。
(6)换用(更换)纸张。
二、套印不良1、现象湿对湿套印时后面印刷的油墨,不能顺利地粘着(附着)在先印刷的油墨上。
2、原因(1) 与先印的油墨相比后印的油墨粘性过高。
(2) 先印的油墨固着慢而且墨量大。
(3) 四色油墨的颜色强度平衡不合适(适当)。
3、处理方式(方法)选用(采用)粘性高的油墨先印刷,粘性低的油墨后印刷,比较合意(理想)的粘性要求是应该(应当)按套印颜色的顺序陆续下降(降低)。
常见印刷问题及改善方法
![常见印刷问题及改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33515c9650e52ea54189848.png)
剝紙
原因:1. 油墨過粘; 3. 紙面塗層不良; 2. 印刷壓力過大; 4. 印速太快。
改善方法: 1. 減低油墨粘著度; 2. 減低印刷壓力; 3. 更換紙張; 4. 使用快速釋放膠布; 5. 減慢印速。
版花
版花產生有多种原因: 1. 菲林花,曬版後留在印版上; 2. 拼版留下的一些不正常的輔助線、刀線、十字 線、菲林邊; 3. 曬版機玻璃不干凈; 4. 印版在搬運,裝版過程中造成的版面磨花; 5. 印版被折裂及印版有較深的傷痕;
膠布堆粉
原因:紙張表面的紙粉或噴粉吸附在膠 布表面,當過多時形成网點不光 潔。
改善方法:清洗膠布。
起紙粉
原因:紙質較差,紙張表面涂料層與紙基接 触不牢,由於印刷壓力較大,膠布及 墨的粘力將部分涂料層帶下,形成斑 點。
改善方法:1.更換紙張; 2.在前面加印一座透明或光油。
印版掉网(印刷中)
原因:結皮的油墨碎屑或其它碎屑跑到傳墨 輥或傳水輥等的某一部份,從而影響 這一部位的正常供墨或供水,於是在 印張的相應部位就會出現墨屎。
改善方法:及時清除。
重影現象
多色膠印是濕疊濕的方式,前色紙面上的濕网點 必然會在後色的膠布上留下印跡,正常情況下,後 色膠布上留有的前色网點印跡每一張都必須完全重 合。但實際印刷中由多种因素影響,不能保證前色 紙面上的网點在後色膠布上完全重合,而是在印件 上网點旁邊印出淡淡的虛形。
印面時擦花底
原因:1. 輸紙版上有異物或壓紙輪,毛刷較重; 2. 機內零件調節不當,印件與其接触; 3. 機尾吸紙風太大,印件與其摩擦過大; 4. 機尾吸紙風輪上有異物。
版尾色位不夠
原因:膠布底紙不夠大,當印最大尺寸 的印件時常出現這种現象。
15种最常见的胶印机故障及解决方法
![15种最常见的胶印机故障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95ce7dc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09.png)
15种最常见的胶印故障及解决方法一、墨斗脱墨。
现象:油墨不能够从墨斗转移到墨辊上,供墨减少或中断,印品颜色变浅。
原因:油墨流动性差,墨性太短(如黄油状),油墨粘度小,触变性大,不搅动时形成胶体。
解决方法:经常搅动墨斗中的油墨,加入粘度高,流动性好的油墨。
加入高粘度树脂油以改善油墨的流动性。
二、堆橡皮。
现象:油墨堆积在橡皮布上,不能转移到纸上。
原因:油墨粘度小,抗水性差,油墨中颜料和填充料太多,细度不够,纸粉剥落混入油墨中使油墨变短,防粘脏剂和撤粘剂的加入量太大。
解决方法:尽量减少润版液的含量,加入粘度大,抗水性好的油墨,减少防粘脏剂和撤胶剂的用量,更换纸张。
三、堆墨辊。
现象:墨辊上的油墨传递不下去。
原因:油墨的抗水性差或印刷药水用量过大导致油墨乳化,油墨墨性太短,粘度小,流动性差。
解决方法:减少给水量或药水中加入异丙醇来提高润湿性,增加挥发性,加入粘度大,流动性好的油墨。
四、飞墨。
现象:在墨辊之间形成雾状的油墨微滴散落在机器周围。
原因:印刷速度过快,给墨量太大,墨辊上墨层太厚。
油墨偏粘,丝头长,墨辊安装不合适或磨损。
解决方法:降低印刷速度,换用颜色浓度高的油墨,减少给墨量,用撤粘剂降低油墨粘度,调整墨辊压力,使其墨膜厚薄均匀,调节棘轮加大墨辊的轴向运动来增加串墨量,更换损坏的墨辊。
五、匀墨不好。
现象:印品墨色不均匀,图案不清晰。
原因:油墨太稠太粘,油墨在印版,墨辊上干燥,印版滚筒衬垫,橡皮滚筒衬垫不合适。
解决方法:用调墨油降低油墨的粘稠度,如干燥过快适当加入525防结皮剂1%~3%;重新调整印版和橡皮布衬垫。
六、拉纸毛。
现象:印刷时有小部分纸毛纤维从纸面上拨下来,堆积在橡皮布的图文上。
原因:油墨粘性大,纸张表面强度低,印刷速度太快,压力太大。
解决方法:降低印刷速度,在油墨中加入撤粘剂降低油墨粘性,更换表面强度高的纸张。
七、环状白斑。
现象:印品图文部分出现环状白色的斑点。
原因:油墨中墨皮混进油墨中附着在印版橡皮布上,纸屑,灰尘等其他异物混入油墨中。
印刷常见故障与排除
![印刷常见故障与排除](https://img.taocdn.com/s3/m/d91e2033ee06eff9aef807d9.png)
• 纵向重影 • 主要原因:主传动系统和纵向微调套准机构 主要原因: 精度不够及齿轮、轴承、轴套磨损等, 精度不够及齿轮、轴承、轴套磨损等,以上 原因导致滚筒在旋转过程中圆周速度不均匀 从而导致重影。 从而导致重影。 • 叼牙叼纸力不足。 叼牙叼纸力不足。 • 滚筒包衬过厚导致网点滑移,也叫重影。 滚筒包衬过厚导致网点滑移,也叫重影。 • A-B重影 重影 • 对于倍径压印和倍径传纸的印刷机主要是由 于两套牙排的精度不同造成的。 于两套牙排的精度不同造成的。
• 甩角 • 也叫纸尾散型。表现为印品纸尾套不起来, 也叫纸尾散型。表现为印品纸尾套不起来, 在来去方向上,第一色大后面几色逐渐减小。 在来去方向上,第一色大后面几色逐渐减小。 属于套印问题的一种。 属于套印问题的一种。 • 原因:纸张在传给第一组压印滚筒时,前边 原因:纸张在传给第一组压印滚筒时, 口呈现波浪形,在印刷时被碾压平, 口呈现波浪形,在印刷时被碾压平,由此在 纸张上形成微皱。 纸张上形成微皱。这种微皱被后面几个机组 完全或部分碾压平,因此在纸张的来去方向, 完全或部分碾压平,因此在纸张的来去方向, 印品的第一色印迹最大,后面印迹逐渐减小。 印品的第一色印迹最大,后面印迹逐渐减小。 • 使纸张叼口在整个印刷过程中保持平直状态 就可最大限度的减小甩角。 就可最大限度的减小甩角。
• 水杠、墨杠 • 在印刷品上出现墨色深浅不一的横向条痕, 在印刷品上出现墨色深浅不一的横向条痕, 俗称“杠子” 也叫条子、道子)。 俗称“杠子”(也叫条子、道子)。 • 墨杠:墨杠区域内的网点发生不规则的扩大、 墨杠:墨杠区域内的网点发生不规则的扩大、 文字重花、墨色加重, 文字重花、墨色加重,在版面形成一条明显 的深条痕。 的深条痕。 • 水杠:区域内的点子发生不规则的缩小,形 水杠:区域内的点子发生不规则的缩小, 成一条浅条痕。 成一条浅条痕。 • 分为齿轮杠子、振动杠子、辊杠子等。 分为齿轮杠子、振动杠子、辊杠子等。
胶印机印刷常见故障及原因
![胶印机印刷常见故障及原因](https://img.taocdn.com/s3/m/ea8b8c2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d.png)
胶印机印刷常见故障及原因胶印机是一种常见的印刷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出版物、海报、名片等印刷品的生产过程中。
然而,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胶印机可能会出现各种常见故障,影响生产效率和印刷质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胶印机故障及其可能的原因:1.色彩不匹配:印刷品中的颜色与设计稿或样张中的颜色不一致。
这可能是因为墨水中含有杂质,颜色调配不正确,油墨过老等原因导致的。
2.墨条或墨斑:印刷过程中出现不均匀的墨条或墨斑,影响印刷质量。
这可能是因为印版不平整、紫外灯的功率不足、胶辊与墨辊之间的沟槽堵塞等原因导致的。
3.纸张偏移:印刷过程中,纸张发生偏移,导致图像位置不准确。
这可能是因为毛辊或胶辊与纸张之间的摩擦不均匀,纸张表面不平整等原因导致的。
4.印版老化:印版的使用寿命较短,容易老化。
老化的印版会影响印刷的清晰度和细节,甚至可能造成图像部分无法传递到纸张上。
此外,过度使用印版也会导致印版损坏。
5.墨水干燥:墨水在输送过程中干燥,导致无法正常传递到纸张上,影响印刷质量。
这可能是因为环境湿度过低、墨水中溶剂含量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6.印品起蜡:印品表面出现起蜡现象,导致图像模糊不清。
这可能是因为墨水中的油墨成分过多,纸张表面处理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7.胶辊或墨辊损坏:胶印机的胶辊和墨辊在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磨损,影响印刷质量。
损坏的胶辊和墨辊可能需要更换或修复。
8.油墨污染:墨水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污染印刷机的其他部件,影响印刷质量。
这可能是因为墨水泄漏、墨水箱堵塞、墨辊表面不洁净等原因导致的。
9.电气故障:印刷机的电气部件可能会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正常运行。
这可能是因为电源故障、控制柜内部线路故障等原因导致的。
10.机械故障:印刷机的机械部件可能会出现故障,影响印刷效果和生产效率。
这可能是因为传动带断裂、轴承磨损等原因导致的。
为了避免以上故障的发生,需要定期对胶印机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胶印机各部件、更换旧的印版和墨水、调整机器的各项参数等。
胶印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
![胶印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b2e1abfd0a79563c1e7284.png)
S t andar d椽灌胶印故障分析及解决方案印刷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一般来说很少由单一因素所致,多因油墨、纸张、印刷药水以及印刷环境条件不协调、相互影响所致。
本文将研究各个印刷要素与印刷故障之间的关系,主要从油墨、印刷药水、纸张、环境温湿度等几个方面人手。
一、油墨涉及油墨方面的印刷故障很多,这里重点讨论与油墨墨性、光泽、抗水性能相关的印刷故障:1.印品背面蹭脏在铜版纸上印刷大面积实地印时极易发生油墨沾脏的现象,对印刷品质量的影响很大。
产生的原因:油墨档次偏低或调配油墨时的疏忽,造成油墨过稀,油墨干燥不好,或因印刷时油墨色相淡薄人为加大墨量,印刷后的产品背面出现蹭脏现象。
解决方法:(1)最根本的措施是采用快固亮光、快固着油墨印刷并采用喷粉,调整控制喷粉量,如可在油墨中加入5%的玉米粉搅匀后印刷,就可克服粘脏。
(2)在不影响印刷效果的f青况下可以减少墨量,(3)给油墨中加入适量的干燥剂及防粘剂,以调整和改善油墨的特性。
38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r4.2文/周乾于蒙蒙(4)油墨调得太稀薄沾脏印品背面,应调换新墨或者调入部分新墨,以增加油墨的粘度。
2.糊版产生的原因:(1)由于油墨中颜料的耐水性差,油墨配方调整不当,去粘剂、低粘度调墨油用量过多。
(2)油墨调得太稀薄,粘度小。
(3)油墨颜料颗粒太粗,使得连结料对它的传递性能降低,使其沉积在版面上从而了阻塞网点。
(4)油墨油重,使版面的空白部分感脂产生糊版。
(5)油墨中加入的辅料太多,降低了油墨的粘度、墨质变松,使得油墨的油性变大从而造成糊版。
(6)油墨的软化点低或PH值偏低。
解决方法:(1)选用抗水性好的油墨。
(2)适当加进一些黏度大的调墨油。
(3)调整各种印刷助剂的用量,可在水斗中适当加些阿拉伯树胶,也可用915维利油和05—93亮光浆进行冲淡。
(4)多数因油墨调得太稀而造成油墨过于稀薄而产生的糊版,可以适当加些浓调墨油,有助于克服蹭脏现象。
(5)调还软化点较高的油墨或者选择PH值接近中性的油墨。
胶印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
![胶印常见问题分析与解决](https://img.taocdn.com/s3/m/0b4421a4195f312b3169a5ce.png)
第一节胶印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一、胶印故障的形成胶印故障大致分为机械故障、印刷工艺技术故障、材料引起的故障、操作环境和维护保养造成的故障及电器故障等内容。
(一)、机械故障因素印刷机械产生的故障最多。
即使是新的胶印机,由于设计装配和安装调试中的某些缺陷,在工作中也会出现故障。
一台胶印机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各部件的制造加工精度极为重要,国产胶印机由于加工机件的工作母机及操作技术的条件限制,一些零件达不到先进水平,也是造成机械故障的一个因素。
有的胶印机如主机中的齿轮、滚筒加工质量较好,但配套件技术性能差,也会给正常印刷带来麻烦。
例如有的胶印机水斗加水配置的真空水箱,达不到真空要求,自动加水经常失灵,导致水斗和版面缺水,操作者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印品上脏糊版故障。
胶印机的安装和调试工作也很重要。
许多工厂安装机器前做地脚基础时,忽略了地面强度和硬度问题。
现在中、高速的胶印机对机器底座的水平要求极高:纵向允许水平误差不能超过0.08/1000,横向水平误差不能超过0.04/1000,用机器底座下校正水平的底脚螺丝调节。
如J2108型机底座下有8只校正螺丝,螺丝的触地点垫8cm方铁,校正水平后,用螺帽扣紧底座,以防底脚螺丝自行走动,问题在于:现在机器的底座不着地,而靠8只底脚螺丝支撑,因为下面要放油盘,不可能再用水泥填封,故要求地基表面强度较高,而说明书上注明用200 号水泥,实际改用400号水泥较好,并在地基上层轧钢筋,否则地脚螺丝触地点受震动后,水泥容易损坏或开裂,机器失去水平。
特别是滚筒轴颈、轴套磨损快,就会造成重影、杠子等印刷故障。
机器使用到一定年限以后,由于机件逐渐磨损,精度下降,就会出现各种故障。
机件磨损的快慢,除了保养不善的因素外,还同机件使用的材质及加工制造工艺有关。
例如胶木制做的进纸压球,容易磨损成椭圆形,造成输纸歪斜故障。
又如,受力不匀的万向轴转球和叉节,磨损后会产生输纸停顿故障。
压印咬牙轴摆杆和滚球,会由于受力大而不均,使推拔销松动、断裂、滚球轴承破碎,造成套印不准或设备事故。
印刷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印刷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4fdf48e7172ded630b1cb620.png)
印刷常见问题及其解决办法1.油墨在棍子上下平滑均匀。
原因:油墨吸收了空气的水份降低了油墨中的流动性和转移性严重时油墨中的脂被析出,形成分离状态。
在梅雨期至夏季的温度多湿季节容易发生(变质)。
水质的油墨没有这个问题。
解决措施:1)一旦感觉到油墨有异常时应更换新的油墨。
2)用慢干性的稀释溶剂。
3)在油墨盘上加盖罩子以减少溶剂的蒸发。
4)用剩的尽快回收密封保管。
5)印刷室最好有空调设备。
2.油墨盘上起满一层泡。
原因:水质油墨容易起泡,如继续放置则会在印刷面上发生划痕。
解决措施:在油墨中添加少量消泡剂。
这种场合应选用适合与油墨的消泡剂和注意添加量的限度。
消泡剂添加过多时会使油墨不能够均匀的涂布在版面上,从而发生针孔。
3.油墨形成难以流动的状态。
原因:1)变质2)粘度增高—长期使用时,油墨的溶剂增高。
3)凝胶化-粘度进一步增高,油墨将形成凝胶状态而完全丧失流动性。
4)某些油墨和颜色在长期保存时,经过一些时间的变化。
解决措施:1)一旦感觉到油墨有异常时应更换新的油墨。
2)甲:印刷中的粘度增高是可以从印刷品颜色及网,目睹判断,用容积加以稀释以保持一定的油墨粘度乙:印刷中以使用自动粘度调节装置最为有效3)将凝胶化的油墨的更换为新的油墨4)对经过长期保存的油墨,应事先检验其颜色和粘度。
集中供墨系统是一种全新的供墨方法,其能够满足印刷厂中各种单张纸印刷机的供墨要求,集中为每台设备供墨,能自动控制墨斗中墨量的一种集中供墨设备。
集中供墨系统改变了传统的供墨装置,可安全、稳定、可靠、自动、定量地进行供墨,同时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是现代胶印机的标志之一。
由于油墨的远距离传送,所以成为中央供墨系统。
集中供墨系统的分类它由泵站、管路系统、加墨系统三部分组成。
泵站是指使用高性能的墨泵将墨从墨桶或墨罐中泵出。
单张纸平版胶印机常用200kg 的墨箱泵,由它把油墨泵出给各个印刷机组的墨盒或墨斗中去。
压墨盘压在油墨表面,这样可以避免空气进入系统,整个系统(至墨斗)都是密封的。
胶版印刷过程的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
![胶版印刷过程的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4fa734f111f18583d05aff.png)
印刷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一般来说很少由单一因素所致,多因油墨、纸张、印刷机以及印刷环境条件不协调、相互影响所致。
这里就常见的印刷故障,从油墨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法,供各位同行参考。
1、起脏起脏是指印刷品的非图文区出现许多油墨污点,是平版印刷中常见而有代表性的故障。
此现象多由油墨、纸张、印版、印刷药水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从油墨角度说,通常是在油墨较稀薄、软、屈服值太高、粘性不足的情况下出现,要改善油墨的性能,加入适量粘度较大的树脂调墨油或亮光浆,有助于克服起脏;油墨调配时,干燥剂、低粘度调墨油、去粘剂加入量过多,将油墨调的稀薄、粘性又小,是造成此弊的重要原因,油墨调配得当可以解决,换用快固亮光油墨。
其次,印版砂目不均匀,有研磨材料残渣,非感脂化不足,版面部分氧化,或显影不足等,也是造成起脏的重要因素,亦应检查和解决,同时印机辊筒排列不良,水辊污脏、墨辊橡胶老化,橡皮布松弛,也会造成起脏,应予检查调整。
2、起厚起厚是指颜料从油墨中分离出来,堆积在版和橡皮布上,结果造成印品网点糊死。
一般情况下,是油墨的抗水性不良,易乳化时常出现此现象。
可以加适量高粘度树脂调墨油、亮光浆或印刷型罩光油,提高油墨的粘性、传递性和抗水性,同时增大印刷药水的PH 值,减少给水量,减少给墨量,可改善或克服此故障。
3、蹭脏蹲脏,亦称“沾脏”、“沾后背”,印刷速度太快,印在纸张上的油墨固着时间不够或纸堆压力过大时,墨层尚未干燥,发生油墨再转移现象称为蹭脏。
此现象在高速四色、双色印刷时易出现,最根本的措施是采用快固亮光、快固着油墨印刷并采用喷粉,调整控制喷粉量,在油墨颜色、浓度允许的情况下,减少供墨量,减轻印品堆积的压力,降低给水量,有助于克服蹭脏现象。
4、糊版糊版是指在印刷过程中,油墨以很淡的颜色,大面积的出现在版面的空白处,擦去后又会在别的地方很快出现的现象。
糊版现象的出现,一般是由于油墨中颜料的耐水性差,油墨配方调整不当,去粘剂、低粘度调墨油用量过多,油墨调配得过软、过稀而造成糊版。
胶版印刷过程的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
![胶版印刷过程的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4e230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36.png)
胶版印刷过程的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
一、胶版印刷过程常见故障
1、印刷图案不清晰
①硬度不足:印板表面硬度不足,印版与胶版之间摩擦力减小,印版
与胶版容易“停滞”的现象发生,造成胶版上的油墨受外力影响而不能清
晰地转移到印刷品上,图案模糊不清。
解决方法:①增加胶版的硬度;②检查印刷机的运转方向,及时调整;
③检查印版的安装,是否松动,需及时拧紧松动的部分;④保持印刷设备
清洁,及时清洁印刷机上的积油,毛毡等脏物。
2、油墨分布不均匀
①墨刷不均匀:墨刷不均匀,会出现油墨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影响图
案质量。
解决方法:①检查墨刷的头部,更换磨损的墨刷;②检查墨刷的头部
是否完整,若不完整,请及时补充;③调整墨刷的压力,尽量达到墨刷与
胶版间贴合度最大的状态;④检查墨刷是否松动,若是,请及时拧紧墨刷
的螺钉。
3、胶板残留
①不均匀的清洗:胶版表面不均匀清洁,残留的胶水在印刷时会粘附
在胶版上,用于清洁的液体也可能留在胶版上,使其失去弹性,影响图案
质量。
[转载]印刷过程中常见胶印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二)
![[转载]印刷过程中常见胶印故障原因及处理方法(二)](https://img.taocdn.com/s3/m/d18bbc3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89.png)
[转载]印刷过程中常见胶印故障原因及处理⽅法(⼆)原⽂地址:印刷过程中常见胶印故障原因及处理⽅法(⼆)作者:牡丹油墨专题⼀:外界条件对油墨⼲燥的影响⼀、纸张含⽔量对油墨⼲燥的影响我们知道,纸张纤维是亲⽔性物质。
当纸张含⽔量较⾼时会在表⾯形成⽔化层,不利于油墨连结料与纤维结合,甚⾄会影响连结料的渗透,因此纸张对油墨的吸收性下降。
尤其对具有斥⽔性的油性油墨,这种影响更加突出。
同时⽔化层的存在也阻碍了纸张对氧⽓的吸收,延缓了油墨氧化聚合作⽤的过程,这对纸页吸收油墨(尤其是氧化结膜⼲燥型油墨)是极为不利的。
所以,印刷⽤纸含⽔量不宜太⾼。
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印刷前纸张含⽔量⼀般控制在4%~8%为好。
⼆、纸张的酸碱性对油墨⼲燥的影响纸张表⾯的酸碱性对氧化结膜⼲燥型油墨的⼲燥速度有⼀定影响,纸页表⾯pH值越⼩,油墨⼲燥越慢,也就是纸张吸墨性越差。
根据实验测得纸张的pH值从5.5降到4.4时,⼲燥速度则要减慢3倍,所以,酸性纸要⽐碱性纸适当多放燥油。
三、润版液对油墨⼲燥的影响润版液中的氢离⼦浓度⾼,对催⼲剂有破坏作⽤,使印迹⼲燥慢,所以当润版液酸性过强时就会引起印品油墨不⼲产⽣粘脏,所以我们在使⽤润版液时.不仅要考虑到润版液对印版空⽩部分的清洗能⼒,还要考虑到对印迹⼲燥的影响。
如果是润版液对印品⼲燥的影晌,就不能误认为是催⼲剂加放过少⽽盲⽬增加催⼲剂,避免造成印品不⼲——加催⼲剂——印品还是不⼲的结果。
四、套⾊印件间隔时间对油墨⼲燥的影响彩⾊印品⼀般是多⾊套印产品.下道⾊印刷间隔时间多长,是应加考虑的因素,特别是在底⾊上叠印,缺乏吸收渗透的条件,故⼲燥较慢。
⼀个四⾊产品,如果采⽤四台机器印刷每台机器印⼀个⾊序的流⽔作业法,假若时间间隔为⼀天,那么油墨中加催⼲剂的⼲燥时间应控制在⼀天的时间。
如果采⽤⼀台机器印刷,则在加催⼲剂时就要考虑到印⼆、三、四⾊相间隔时间的长短来加催⼲剂五、环境温湿度对油墨⼲燥的影响随着环境温度的升⾼,分⼦运动加快,印迹⼲燥增快,反之温度降低分⼦运动减慢印迹⼲燥减慢。
胶印制版中的常见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
![胶印制版中的常见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6a35cfb4a7302768f99394e.png)
胶印制版中的常见异常现象及处理方法作为一名胶印制版人员,会不时遇到各种异常情况,根据不同情况,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一、原版密度不够硫酸纸密度不够是很常见的,特别是大字和实地块。
一般先用增密剂(增黑剂)涂抹(注意涂抹时所蘸增密剂不可太多),待干燥后才能在同一个地方涂抹第二次,全干后才能晒版。
但有时只涂抹增密剂密度仍然不够,这时还有两种处理方法。
(1)涂墨汁或用黑纸遮盖涂墨汁适用于大字和较复杂的图案,用黑纸遮盖适用于实地条块。
也可将两种方法相结合,即先用墨汁涂边沿和较细窄的地方,再用黑纸遮盖余下的大块实地。
注意用墨不可太多,否则硫酸纸会发皱,影响晒版质量。
(2)反复拷贝法用反复拷贝的方法可得到密度足够的胶片原版。
首先用较少的曝光时间和显影时间(一般为正常时间的50%~70%)拷贝得到阴图,将阴图中空白部分因密度不够而被显出来的银颗粒刮去,再将此阴图用较多的时间(一般为正常时间的120%~150%)拷贝第二次,这时一般可得到密度足够的胶片。
如果仍不够,可再翻拷一次即可。
二、胶片有灰雾胶片上灰雾大可用增加曝光时间或显影时间、增加显影液浓度等方法来处理,但必须保证图文质量。
如果无法保证图文质量或灰雾太重,也只好重出胶片。
三、文字笔画粗细不均匀这种情况常见于硫酸纸,是因为激光打印机故障或硫酸纸本身质量不好造成的。
也可用涂抹增密剂的办法来改善最粗笔画和最细笔画之间的差距,但不能完全消除粗细不均匀现象。
这时,应维修打印机或更换硫酸纸后重发硫酸纸。
四、版心发生几何变形或大小不等几何变形常是因为打印机调整不当而造成的,但也有偶然发生的。
变形常发生在硫酸纸上,多是平行四边形变形,即版心的行、列不是垂直关系。
当变形或大小不等现象严重时只能重新出硫酸纸,不严重时在征得客户同意的情况下可不重发硫酸纸,这样,需在拼版时左右以版心靠切口一侧为基准、上下以页码为基准进行拼版。
因为以版心靠切口一侧为基准,行套印不准现象就不是很严重,但如果以行为基准,列套印不准现象就会很严重,而且当以版心切口一侧为基准时,书脊侧没对齐不易被发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干燥太快
干燥太快是指油墨在墨斗中、在墨辊上、在橡皮布上有变稠干结的现象。
此现象主要是由油墨中干燥剂太多,油墨中含有较多的挥发太快的溶剂;印刷车间的温度太高、空气太干燥或空气流通太好所造成。解决方法主要是油墨中加入少量凡士林以降低其结膜干燥速度;加入少量反结皮剂或抗氧化剂;车间通风不要太好等。
油墨和印刷工作者都十分清楚,不会有万能的油墨,可以适应各种印机、纸张、印刷环境以及不同的印刷需求,因此印刷时应根据不同情况,对油墨进行调配是必不可少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调配得当,可以减少不少的印刷故障,以上仅供各位同行参考,望指正!
8、飞墨
飞墨是指印刷过程中,油墨在旋转的墨辊之间,当分离时拉断的墨丝由于表面张力的关系变成带电的小颗粒而被运转着的印刷机所逐出在空间飞散的现象。
飞墨现象随着辊筒墨层的增厚,印机速度加快而明显增加,严重时污染设备和印刷环境甚至影响印品的质量。发生此类现象,主要是油墨的粘性和印刷机的速度不相适应,一般是由于油墨的粘性大、丝头长、墨又较软所造成。油墨的抗水性差,易乳化时也会发生飞墨现象。解决方法主要是以去粘剂适当降低油墨粘性,改进油墨的抗水性。选用较硬而浓度高的油墨,减少给墨量,辊筒的墨层薄,飞墨现象会有所改善。
7、不下墨
不下墨也称墨脱辊,是指印刷品出现条痕,色相也比较淡的现象。
此现象主要是油墨的墨性不好、屈服值太高,油墨中的颜料含量过高、油墨丝头过短而成乳酪状、油墨已胶化或水进入了油墨导致部分絮凝所引起,使印机墨槽内的油墨和墨辊脱离,不能很好传递,遇到此问题首先要从油墨设计上改善墨性和油墨的流动性。其次,印刷时,适当调配粘度大的调墨油,改善油墨的流动性,能有助于克服触变性较大而粘度、流动度尚可的油墨,经常以墨刀搅动墨槽中的油墨或直接在墨槽中装一个搅拌器,也可以克服此弊。
糊版现象的出现,一般是由于油墨中颜料的耐水性差,油墨配方调整不当,去粘剂、低粘度调墨油用量过多,油墨调配得过软、过稀而造成糊版。要解决此问题,一是选用抗水性好的油墨,二是调整各种印刷助剂的用量,保证油墨的抗水性、水墨平衡性。
5、拉纸毛
印刷高级涂料纸、玻璃卡纸、亚光纸,一般不会出现此问题。如果纸张表面粗糙,强度不好,纸张的涂料附着力不强,油墨粘性相对过大,都可以引起拉纸毛现象,造成印刷质量下降。遇到这种情况,以去粘剂降低油墨的粘性或改用粘性尽可能小的油墨,以使压印时墨膜容易分裂,降低印刷速度等是较简便经济的方法,掉换好的纸张当然更好。
此现象在高速四色、双色印刷时易出现,最根本的措施是采用快固亮光、快固着油墨印刷并采用喷粉,调整控制喷粉量,在油墨颜色、浓度允许的情况下,减少供墨量,减轻印品堆积的压力,降低给水量,有助于克服蹭墨以很淡的颜色,大面积的出现在版面的空白处,擦去后又会在别的地方很快出现的现象。
胶版印刷过程的常见印刷故障及解决方法.txt
印刷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一般来说很少由单一因素所致,多因油墨、纸张、印刷机以及印刷环境条件不协调、相互影响所致。这里就常见的印刷故障,从油墨的角度提出解决方法,供各位同行参考。
1、起脏
起脏是指印刷品的非图文区出现许多油墨污点,是平版印刷中常见而有代表性的故障。
6、晶化
晶化亦称玻璃化,现象为先印刷的油墨干燥后,再印刷时油墨印不上或者即使印上,干后墨层也容易脱落,油墨树脂化后的快固亮光油墨、树脂胶印油墨此类问题较少见,在印刷大实地或墨层太厚的印品时,偶有此现象出现。解决的办法主要是合理掌握好下一色的叠印时间,在前一色没彻底干燥时叠印,其次是控制好燥油的调配量,燥油加入过多是促使晶化的主要因素。
此现象多由油墨、纸张、印版、印刷药水等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从油墨角度说,通常是在油墨较稀薄、软、屈服值太高、粘性不足的情况下出现,要改善油墨的性能,加入适量粘度较大的树脂调墨油或亮光浆,有助于克服起脏;油墨调配时,干燥剂、低粘度调墨油、去粘剂加入量过多,将油墨调的稀薄、粘性又小,是造成此弊的重要原因,油墨调配得当可以解决,换用快固亮光油墨。
其次,印版砂目不均匀,有研磨材料残渣,非感脂化不足,版面部分氧化,或显影不足等,也是造成起脏的重要因素,亦应检查和解决,同时印机辊筒排列不良,水辊污脏、墨辊橡胶老化,橡皮布松弛,也会造成起脏,应予检查调整。
2、起厚
起厚是指颜料从油墨中分离出来,堆积在版和橡皮布上,结果造成印品网点糊死。
10、网点扩大
网点扩大,主要表现在版上的网点,不能忠实的再现,结果造成网点变形或相连,反差不足,影响印品质量。
此现象多由油墨调配不当、油墨过稀过软,浓度不足造成,油墨调配时应加适量去粘剂,不用较稀的调墨油去粘,或采用浓度较高的油墨,减少给墨量,此现象可以克服、其次印机墨辊的硬度不适合,辊压过大,橡皮布松弛,辊筒排列不良也是造成此问题的重要原因,亦因检查调整。
一般情况下,是油墨的抗水性不良,易乳化时常出现此现象。可以加适量高粘度树脂调墨油、亮光浆或印刷型罩光油,提高油墨的粘性、传递性和抗水性,同时增大印刷药水的PH值,减少给水量,减少给墨量,可改善或克服此故障。
3、蹭脏
蹲脏,亦称“沾脏”、“沾后背”,印刷速度太快,印在纸张上的油墨固着时间不够或纸堆压力过大时,墨层尚未干燥,发生油墨再转移现象称为蹭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