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民族大融合1课件

合集下载

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件

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件
温故知新
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政局如何?
——政权分立、南北对峙 南方相对安定
2、南方相对北方稳定,带来哪些影响?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南方经济开发
第十七课
一、北方政局
政权分立、 民族斗争、 民族融合 (主流)
北魏
宋、齐、梁 (鲜卑族拓跋部)
西魏
东魏 梁
北周
北齐
隋 陈
梁、陈
386年,西鲜卑拓跋部建立政权,史称“北魏” 迁都平城 439年,统一北方
我国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两种不 同文化存在冲撞,一直以来“以胡治 汉”、“胡汉分治”进行统治,民族
分化严重。
如果你是北魏的一名统治者,面对这 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冯太后改革
中央实行 集权 政治上: 地方实行 三长制 官员实行 俸禄制
(仿照汉制)
经济上: 均田制
①把都城从平城迁至 洛阳 ②采用 汉族 的官制 ③穿 汉服 ,禁 胡服 孝文帝改革 ④必须使用 汉 语 ⑤鼓励鲜卑贵族与 汉族贵族 联姻 ⑥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 汉族 姓氏

促 进 了 胡 汉 融 合
有人说:孝文帝改革使鲜 卑族最终汇入中华民族 大家庭,推动了整个民族 的融合和进步。
但有人说:孝文帝改革使鲜卑 族丧失了勇武之气,导致北魏 的衰落和鲜卑族的灭亡。
孝文帝,原名拓拔宏,改姓氏后为元宏,生 于467年,他四岁即位。即位19年。孝文帝自幼 在冯太后的教养下,深受汉文化的影响,雅好儒 学,熟读五经和诸子百家书。 当时整个北魏处于向封建化的过渡时期,社 会矛盾极端尖锐,民族冲突非常严重,国力大大 衰落。孝文帝拓跋宏在其祖母太皇太后冯氏的支 持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 向来改革都是要经过一场激烈的斗争才能实 现的,孝文帝的改革也不例外。他的改革遭到了 一些鲜卑旧贵族的阻挠和破坏,甚至连自己的太 子元询也要起兵发动叛乱。孝文帝果断的囚禁并 处死了元询,坚决的把改革进行了下去。 公元499年,一心想统一南方的孝文帝拓跋 宏,病逝在南征的途中,年仅33岁。北魏随着他 的去世而国政大坏,从此一蹶不振。35年后,北 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4.19《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精品

4.19《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精品

映这种现象的是( B )
A. 汉武帝“大一统”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文景之治
D. 三国鼎立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随堂检测
4. “商鞅相孝公,为秦开帝业。”“孝文卓尔不群,迁都……衣冠号令,
华夏同风。”材料所述两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C )
A. 促进全国经济快速发展
B. 为全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B. 民族交融方式多样
C. 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 D. 胡汉之别观念淡化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随堂检测
2. 根据材料三,分析孝文帝实施改革措施的目的。 “移风易俗”,学习和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堂导案
3. 北魏孝文帝之后,北魏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孝”字,这是为什么? 孝文帝改革后,北魏注重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以孝治国。
4. 孝文帝改革有何历史作用? 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堂导案
重难点解析
1.民族交融的表现
经济、习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农业技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学 俗方面 习少数民族的畜牧经验,学习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
具等 十六国北朝政权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 政治制度 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已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 文化方面 汉语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 民族心理 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与融汇,思想感情日益沟通,“胡” “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减少
A.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C. 孤军深入,出奇制胜
B. 强强对抗,势均力敌 D. 主帅神勇,以一当十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课件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2024年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课件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融合
画摹本)
任务三:
北朝政权更替
北魏在中原建立政权后,在北方设立了六个军镇①,
以抵御北方柔然②的南下。北魏后期,来自北方的威胁大 大减轻,军镇的作用减小,地位降低。六镇军人对此十分 不满,导致兵变,战火蔓延到河北、山东、关陇地区。在
六镇兵变的打击下,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两部分。东 魏定都邺城,后被齐取代,史称北齐。西魏定都长安, 后被周取代,史称北周。北周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不及
1.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可见 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人势民学习和接受他们的用具,食物, 服装等。并把它们融入到汉族的生活中。可见民族交往,交 流和交融进一步加强。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和缓。 在民族大交融中进一步促进了汉族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 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 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 发展奠定了基础。 2.推通过推行汉化政策,促进民族融合,增强北魏实力, 达到统治的根本目的。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特点
成语典故
383年
前秦和东晋
前秦失败,东晋胜利 东晋以少胜多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投鞭断流
淝水之战后 , 前秦很快瓦解灭亡 , 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局面 。
淝水之战示意图
淝水之战与学过的哪几次战役相似?
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项羽打败秦军主力。是秦朝灭 亡的关键战役。
官渡之战 公元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 北方的基础。
称为“十六国”。
知识讲解:淝水之战
强大后的前秦,疆域东濒大海,南抵
汉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与南方的东
晋形成对峙的局面。
相关史事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军国大小事务全都依靠他处理。王猛 辅佐苻坚,外修兵革, 内崇儒学,劝课农桑,教化百姓,使前 秦很快兵强国富。符坚曾对王猛说:“你日夜 勤劳,处理万机, 我就像周文王得到姜太公,可以整年悠闲了。”然而,在攻伐东 晋 一事上,苻坚未能听从王猛生前反对伐晋的意见, 一意孤 行,大举南下,最终遭受 淝水之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初一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课件(共31张PPT)

3
五胡内迁
崇尚武力,文化落后
游牧民族 (胡人) 鲜卑
匈奴


中原
氐 农耕民族
(汉人)
文化先进,不善征战
9/14/2019
4
4世纪后期,我国东北地区鲜卑族 的一支强大起来建立了北魏
北方的统一 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
影响: 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生产技术、生活习俗)
9/14/2019
5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9/14/2019
1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原是鲜卑语,后译 成汉语,广为流传。你知道鲜卑族在中国 历史上最早建立了哪个朝代吗?你想了解 鲜卑族历史上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改革吗?
9/14/2019
2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
9/14/2019
推行改革,促进民族融合,无疑有着重要的影响。许
多没有充分受到汉族文化影响的鲜卑贵族,反对迁都
洛阳,反对汉化,就从反面证明了这一点。但是,孝
文帝积极推行改革的更深刻的原因则是当时北方民族
大融合的历史发展趋势。自从北方地区进入十六国时
期以来,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地区,各族人民频繁
接触,相互影响,在生产技术上和生活习俗上日益接
为什么?
• 因为自北魏孝文帝改革以后,北魏源自朝 注意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提倡 以孝治国,所以皇帝死后的谥号多采用 “孝”字。
9/14/2019
15
活动与探究 1.请同学们思考并讨论,北魏孝文帝能够在民 族大融合中起如此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他
早年所受的教育,还是有什么更深刻的原因?
• 北魏孝文帝早年受到的文明太后的教育,对于他积极

4.19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

4.19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

崩溃C. 彻底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D. 奠定统一多民
族国家的认同基础
知识点一:淝水之战
1. 中华成语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成语“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A. 长平之战
(D )
B. 巨鹿之战
C. 赤壁之战
D. 淝水之战
知识点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2. (2023·江苏宿迁中考)某班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探寻“
各族杂居地区的汉人,也学习经营畜牧业。这主要说

( B)
A. 农耕文明取代游牧文明
B. 各民族间交流交往交融加强C. 社会经济得到空前发

D. “胡”“汉”隔阂完全消除
7. 张明同学做的历史单元笔记中有“三国鼎立”“江南地
区的开发”“北魏孝文帝改革”等关键词。由此判断,他
学习的主题是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根据材料一,简述北魏不同时期女性服饰的变化, 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女性服饰变化的原因。(6分)
【答案】变化:服饰样式由头戴风帽,身着窄袖长袍 变为头梳发髻,身着宽袖襦裙;服饰材料由多用羊皮 变为多用丝绸、麻布;服饰功能由多注重防寒保暖变 为多注重美观装饰。(4分) 原因:北魏孝文帝改革推行的汉化政策,以汉服代替 鲜卑服。(2分)

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
文化:北魏孝文帝改革后,_汉__语__成为北方主要
北朝 政治 和北 方民 族大 交融
北 方 地 区 的 民 族 交
表 现
的通用语言;北方民族的乐器、歌舞等 受到汉族人民的人喜爱。
心理:各族相互认同感日益加强,“胡”“汉”观
念逐渐_淡__薄__。
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
,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 之。”

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

北方民族大融合PPT课件

魏 蜀吴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 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 方,目睹了洛阳的风 貌,感慨的说:以前 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 后的异族风气,现在 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 兴盛,人才济济,难 以言传
返 回
返 回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讲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状况
从初二学生的年龄和生理特点上看,年 龄偏低,知识水平和资料来源还是很有限,但 他们有新鲜感、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从 能力上看,学生有较强的感性认识、喜欢动手 去做、喜欢用语言去陈述,但理性认识较差。
教学预测及对策 可能出现的问题有两个:(1)分析战争 部分,学生考虑问题可能不够全面,对策是 指导学生积极从课文中获取有效信息,引导 学生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2)介绍人物部 分,有的学生会力图参与,但又无从下手。 对策是积极指导学生从历史书籍、影视、网 络、报刊、杂志等途径获取资料。
1.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2.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是
(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3.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胜利的相同意义是( )。
①沉重的打击了日寇 ②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信心
二、教材分析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集中体现了中国抗日战 争的全民性、艰苦性和伟大性。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对 我国发动了全面的侵略战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中华儿女 发出了“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时代呼声:有直 面凶顽、英勇搏杀的悲壮;有兵民一家、予敌重创的凯歌;有 挥笔如剑、引吭泼墨的自信;有致力发展、捍卫尊严的凛然。 正是这一代不屈的脊梁,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抗击了侵略者, 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最新人教版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

最新人教版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0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课件
1、江南地区有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 条件。 2、大量的北方人口南迁,为江南的发 展提供了劳动力和技术。 3、江南地区的战乱比较少,社会秩序 比较安定。 4、南迁人民和江南人民的辛勤劳动。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2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现 牛羊。
这是一首北 朝敕勒族民歌, 原是鲜卑语,后 译成汉语。你知 道鲜卑族何时统 一了黄河流域吗? 你知道他们的生 活发生了哪些变 化吗?
这也证服明。了”一个历史上的通则,就是一个
文化水平低的民族,即使最初能以武力征服 一个文化水平高的民族,但始终还是会被这 个文化水平高的民族所溶化进而消失无踪。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23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24
三、北朝的更替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25
小结:

各 族 人 民 长 期 接 触
融合开始
一、北方的统一和民族融合
1、北魏的建立: 时间
都城 民族
4世纪后期 平城 鲜卑族
2、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439年
3、北魏统一的影响:
北方出现了民族 大融合趋势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10
二、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1、背景: 北魏统一北方后,出现了 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2、迁都洛阳
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
11
融合高潮
(思路引领:可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
以及生活习俗、最终目的等方七年面级历分史下析册)课件
13
民族融合高潮
合作探究
迁都洛阳有什么积极意义?
为孝文帝进一步改革奠定基础; 方便学习,有利统治; 有利于洛阳城市发展;

北方的民族大融合课件

北方的民族大融合课件
文化
北方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包括独特的 服饰、饮食、建筑、艺术等方面,如 蒙古族的马头琴、满族的旗袍等。
北方民族的特点和贡献
特点
北方民族以游牧为主,擅长骑射和歌舞,性格豪爽热情,注重家族和民族观念。
贡献
北方民族对中国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元朝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清朝的康乾盛世 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同时,北方民族也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宝库,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增添 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民族大融合为不同文化的 碰撞和交融提供了平台, 推动了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维护文化多样性
民族大融合有利于保护和 传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遗 产,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 性。
促进经济繁荣和发展
拓展市场
民族大融合打破了地域和民族的 限制,为各民族企业提供了更广
阔的市场空间。
优化资源配置
不同民族在经济上的交流和合作, 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
02
北方民族概述
北方民族的起源和分布
起源
北方民族起源于古代的游牧部落 ,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演变,逐渐 形成了多个民族。
分布
北方民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部 、西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包括蒙 古族、满族、回族、维吾尔族等 。
北方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历史
北方民族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角 色,如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满族建立 的清朝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 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经济背景
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
北方地区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使得各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 更加紧密。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之间的互补性交流,促进了 经济上的相互依存和融合。
商业与贸易的繁荣
随着北方地区商业和贸易的繁荣,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交流更 加频繁。不同民族之间的商业往来和贸易合作,推动了经济 上的融合和发展。

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1

第17课 北方民族大融合1

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汉族和 少数民族相互影响的现象有哪些?

《本兰辞》的歌词中“昨夜见军帖,可 汗大点兵”,可知,木兰不是汉族女子,而 是一位出自落籍中原的鲜卑族家庭的姑娘。 从《本兰辞》歌词:“唧唧复唧唧,木兰 当户织”中可以看出,木兰的家庭已经汉化 很深,她像其他汉族姑娘一样,常常坐在织 机旁织布劳动。 《本兰辞》的最后,借“两兔傍地走,安 能辨我是雄雌” ,来表现鲜卑女子敢与男子 一争高低的豪迈气概。
文化教育 农业生产
游牧民族
定居 畜牧业 “胡人汉服”、 “: 结束了十六国分裂局面,有利
民族融合趋势形成
北魏孝文皇帝,鲜卑族,姓拓跋 名宏,后改汉姓元,故又称元宏 (467—499)。我国南北朝时期 北魏皇帝,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之一。
二.孝文帝迁都洛阳
原因: 1 北魏定都平城,那里出产的粮食不能 满足 都城众多人口的需要。 2 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统治中原和接受 汉 族先进文化。 影响: 1 洛阳获得发展和繁荣 2 为孝文帝进一步改革奠定基础
背 景
439 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各民族人民共同生 活、互相影响,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北魏孝文帝改革
内 容
政治方面: 迁都至洛阳; 采用汉族的 官制、律令; 实行三长制。
社会生活方 经济方面: 面:说汉话; 实行俸禄 穿汉服;改 制、均田 汉 姓;鼓励 制等。 与汉族联姻;
文化教育方面: 学习汉族的文 化礼法,尊崇 孔子,以孝治 国,提倡尊老、 养老的风气等。
嘎仙洞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
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方向9公里处, 是鲜卑族人的发祥地。“嘎仙”是 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
嘎仙洞为拓跋鲜卑祖先长期居住的石室。洞内的文化堆 积最深达1.9米,出土有骨镞、石镞、陶器和打制石器,说明 洞内生活的鲜卑人过着以打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生活。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七年级历史上册(统编版2024)

王猛
壹 淝水之战
3.淝水之战
阅读课文说一说淝水之战的概况?
时间: 383年 交战双方:前秦──东晋
有关的成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 语或典故:风声鹤唳
结果: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
影响: 淝水之战是又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 役。淝水之战以后,前秦很快土崩瓦 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淝水之战形势图
D
肆 课堂练习
3.(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魏书》记载,大臣高闾认为夏商周三代
疆域不大,实行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祭告天地的仪式),劝孝文帝也举行封
禅大典。孝文帝却认为南方荆州和扬州尚未归顺,不欲封禅。由此可见,孝文
帝( )
A.学习汉族政治制度 B.推动北方人口南迁
D
C.打击藩镇割据势力 D.胸怀国家统一大志
汉族 农耕 封建社会 定居
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 魏以汉族人民为主体的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 十余次。
——《魏晋南北朝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①当时,北方各族人民长期杂居,民族聚落已不多见。内迁的各族在生产、生活和习俗 上,与汉族已无明显的区别。 ②鲜卑拓跋部因内迁较晚,仍保持鲜卑族的习俗,要治理好广大的北方地区困难重重。
——摘自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结合材料谈谈:民族交融对我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 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隋唐的统一、 强盛奠定基础。
思考 合作探究
民族交往:和平与武力并存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大多采取与汉族士人合作的政策,沿袭中原地 区原有的统治方式。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 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ppt课件1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ppt课件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 魏政治 和北方 民族大 交融课 件 (共21张PPT)
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4世纪后期,鲜卑族
拓跋部建立 北魏, 439 年统一黄河流域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 魏政治 和北方 民族大 交融课 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 魏政治 和北方 民族大 交融课 件 (共21张PPT)
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 孝文帝:鲜卑族,姓拓跋
名宏,后改汉姓元,故又称元 宏。自幼接受汉学教育,是北 魏第一个系统接受汉文化儒学 教育的皇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 魏政治 和北方 民族大 交融课 件 (共2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 魏政治 和北方 民族大 交融课 件 (共21张PPT)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阅读课本,找出民族交融共同进步的表现
民族交融领域 民 族 交 融 的 表 现
生产生活 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
相互学习
实行君主专制
少数民族学习汉族文化 汉族学习少数民族乐舞
社会习俗
相互借鉴吸收
民族心理
民族隔阂与民族偏见逐渐减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北 魏政治 和北方 民族大 交融课 件 (共21张PPT)
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
1. 迁都洛阳
平城 洛阳
史书记载,孝文帝与心腹大臣拓
跋澄讨论迁都洛阳的问题。孝文帝 表示:“今日之行,诚知不易,但国 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 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 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 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 宅中原。”拓跋澄的回答是:“伊洛 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 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

部编版历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PPT完美版1

部编版历史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PPT完美版1
民族间的通婚
牵羊的少数民族
牧马的少数民族

场 图
当你发现这一
系列魏晋墓葬壁
画,你能得出什
耕 么结论?

图 生产方式农耕化
匈奴人 冶铁、制陶
古代织布机
汉人胡食画像砖
胡床
中原汉人也吸收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为我所用
北魏商业、手工业 和文化发展的再现
北朝动物纹锦
材料六:
人之一心 ,天理 存,则 人欲亡 ;人欲 盛,则 天理灭
——北朝 贾思勰《齐民要术》
进食图(嘉峪关魏晋墓)
汉人胡食画像砖
语言
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资治通鉴》
鲜卑语
汉语
观念转变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 ——《资治通鉴》
有人统计,唐朝宰相 369 人中,胡人出 身的有 36 人,占 1/10 。《唐书》还特辟专 章为蕃将宣传。
——费孝通 《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
臣子无说 君父不 是底道 理,此 便见得 是君臣 之义处 。
为臣须敬,为子须孝……物物各具此理 ……三 纲五常 终变不 得。
——【宋】朱熹《朱子语类》
人但率性而为……人能自治……条教禁 约, 皆不必用
——【明】李贽《李氏文集》
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缘夫 天下之 大,非 一人之 所能治 ,而分 治之以 群工。
材料八:
李贽敢倡 乱道, 惑世诬 民,便 令厂卫 五城严 拿治罪 。其书 籍已刊 未刊者 ,令所 在官司 尽搜。——【明】《明 Nhomakorabea宗实录》
汉族
鲜卑族
论从史出
南梁大臣陈庆之到了洛阳以后发出这样 的感叹:“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 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 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 物殷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