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联系当前实际,谈谈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解读
优秀范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2篇
![优秀范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0a5f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03.png)
优秀范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3) 优秀范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3)精选2篇(一)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是深化社会主义发展的基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从经济发展上下功夫。
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才能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因此,要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和创新,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稳定就业,增加人民收入,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构建和谐社会要从社会公平正义上着力。
公平正义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只有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才能确保人民群众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因此,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扶助力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再次,构建和谐社会要从政治文化上下功夫。
政治文化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灵魂,只有培育良好的政治文化,才能实现政治的清明和民主的实现。
因此,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营造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推进法治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健全民主参与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增强社会自治能力。
最后,构建和谐社会还需要从生态环境上下功夫。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因此,要加大环保力度,推动绿色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建设美丽中国。
总之,构建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责任。
只有全面深化改革,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优秀范文: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3)精选2篇(二)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任务之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讨论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讨论稿](https://img.taocdn.com/s3/m/0abb88d776a20029bd642d3a.png)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讨论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是由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这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成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表明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达到了新境界。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促进社会和谐是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解决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
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
然而,正如倡导什么就必然要反对什么一样,既然党中央已经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到全局高度上来,就说明当今中国社会出现不和谐——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c10cf3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a0.png)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精神的体现。
社会主义精神是人类共同体精神的体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体精神的具体表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
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社会制度,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保障人民幸福的重要手段。
和谐社会是人民幸福的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条件。
和谐社会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是促进国家和平发展的环境伦理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对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认识和责任感,以及对环境伦理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
生命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对人类生命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以及对生命道德的认识和责任感。
环境伦理教育与生命教育具有很大的契合性。
在环境伦理教育中,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学生通过对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可以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保护的责任感。
在生命教育中,学生通过对生命价值观的理解,可以培养对环境伦理价值观的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环境伦理教育与生命教育应该相互契合,共同培养学生对生命和环境的尊重和保护的责任感,从而促进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https://img.taocdn.com/s3/m/18655d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dc.png)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现代化进程是经济、技术、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进步和提高,是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目标。
本文将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1.促进各方面稳定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各方面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
它强调的是在平等、协作、和谐的基础上,实现科学、民主、法治和文明的有机统一,既要注重经济的发展,也要关心社会民生和文化精神的提高。
2.提高国家整体实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对于提高国家整体实力,打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体系,建立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实基础之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3.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让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的成果,让人民群众获得感更加强烈。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公平正义,增加社会福利,这些都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拉近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性1.解决社会不稳定矛盾不断当前,社会中存在大量矛盾和问题。
这些矛盾和问题既表现在群众生活中的各种不满和诉求上,也体现在各个领域的阻碍和碰撞中。
这使得社会稳定、和谐的目标遭遇了重大挑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以科学的方法全面解决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不稳定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鼓舞全社会的信心和力量。
2.对付各种现代化风险挑战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们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其中包括安全风险、环境风险、经济风险、文化风险等等,这些风险和挑战直接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
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与外部风险和挑战斗争的坚实基础。
3.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繁荣发展。
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政府、企业、社会中的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发挥各方的积极作用。
结合实际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共五则)
![结合实际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共五则)](https://img.taocdn.com/s3/m/c598e16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b.png)
结合实际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共五则)第一篇:结合实际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结合实际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于: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有哪些好处呢。
并且对于现在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好处又体现在哪里呢。
虽然现在网络上各种负面报道不断的传出。
但是在面对大灾大难的面前。
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好处显露无疑。
比如在汶川大地震时。
全国人民尽自己能做的去帮助我们的同胞。
这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好处啊。
倘若这样的情况出现在经济社会。
我觉得会比我国少了许多的人情味。
即使负面报道再多。
我也认为改变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备许多有利条件: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第二,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具备了较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
第三,在我国,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这为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这些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文化保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
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结合实际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结合实际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8b7b2101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a0.png)
结合实际谈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国进入新时代,面临着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挑战。
如何构建一个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实践中,我们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谐”为核心,以改革为驱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首先,建设和谐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全球竞争,社会经济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
然而伴随着发展,生态环境、道德风尚、公共安全等问题逐渐凸显,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矛盾和矛盾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幸福的目标,必须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个人的发展、幸福和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和文明素养,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次,建设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和谐不仅指社会层面的协调和平衡,还涉及到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解决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社会分配、公平正义等问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增强统筹协调能力,优化资源配置模式,推进价格、劳动力、土地、环境、规划等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有效的资源利用和优化分配,增强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三,建设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的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实现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障。
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制度和机制,推动从“南到北、从城到乡”全方位的协调发展,开发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知识经济,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和升级,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目标。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
全社会应发扬伟大的民族精神,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坚持正确方向,坚持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的道德教育,推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增强社会信任,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形成全社会素质和道德上的共识,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社会演讲稿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方法
![社会演讲稿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07fb1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6.png)
社会演讲稿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方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方法社会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方法》。
一、引言和谐社会是指国家和各个社会组织以及个人之间关系良好、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社会状况。
建设和谐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1. 社会稳定和发展:和谐社会是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只有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得到平衡,各个群体的需求得到满足,社会才能保持稳定。
2. 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和谐社会能够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人们在和谐的环境中,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和满足感。
3. 社会信任与凝聚力的增强:和谐社会建立在相互信任和关爱的基础上。
只有相互信任和凝聚力增强,社会才能更加团结和谐。
三、建设和谐社会的方法1. 增强法治意识:法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我们要增强法治意识,守法守纪、讲究公平正义,依法行事。
2. 促进社会公平:要实现和谐社会,我们首先要保障社会的公平。
这包括教育公平、就业公平、收入分配公平等方面。
只有实现公平,才能缩小社会的差距。
3. 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有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包括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
我们要加强对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
4. 增强公民责任感:每个人都应当有履行公民责任的意识。
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和谐贡献一份力量。
四、结语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将和谐社会的理念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建设一个更加和谐、稳定、进步的社会。
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演讲稿,谢谢各位的聆听。
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560fcee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1.png)
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建立和谐社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和谐社会不仅有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还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本文将探讨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相关的建议。
一、社会稳定和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和谐社会可以有效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降低犯罪率,维护社会秩序。
当社会中的各阶层、各群体和个体之间存在和谐关系时,社会能够更好地实现公平、正义和法治,进而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二、促进经济繁荣和谐社会也为经济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在一个和谐的社会中,人们能够更好地协同合作,促进创新和创造力的释放,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
在和谐社会中,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经济资源能够更加合理地配置,市场秩序能够更加健康地运行。
三、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建立和谐社会对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个和谐社会中,人们能够享受到公平、公正的机会和待遇,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充分的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梦想。
和谐社会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和福利,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居住等公共服务,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四、构建和谐社会的建议要建立和谐社会,我们需要付诸实际的行动。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倡导社会公正和法治:加强法治建设,确保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正义,构建一个公正、公平、法治的社会环境。
2. 加强社会教育和道德建设:通过加强社会教育和道德建设,宣传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3. 促进社会各界的合作: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应加强协作,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形成合力。
4. 注重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鼓励和支持各类公益组织的发展,倡导社会公益精神,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5. 加强社会矛盾解决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和纠纷解决机制,通过法治手段和和谐协商等方式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通过以上建议的付诸实施,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建立和谐社会。
浅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浅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75c04d7e31b765ce050814dd.png)
浅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中外历史上都产生过不少有关社会和谐的思想。
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
长期以来,我们极力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先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口号。
可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没有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只是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等同于GDP的增长。
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长期实行高投入推动和维持的速度型增长路线,使得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付出了极高的增长成本。
结果导致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偏差,并逐步积累和暴露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一是收入分配失衡导致的贫富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贫富阶层之间的冲突。
二是劳动关系失衡导致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
毋需讳言,改革开放以来,为了解决我国资金短缺的局面并促使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们对投资者给予了多方面的保护,这种保护迅速提升了资本所有者的地位,而劳动者的地位却在不同程度地下降,在全球性的强资本弱劳工格局背景下,我国的劳动关系在过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间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关系已经处于不和谐状态,劳资之间的冲突正在日益显性化。
三是城乡发展失衡导致的城乡差距扩大化,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城乡之间的冲突。
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是短期内形成的,也不是短期内可以解决的,这种差距因农民工的出现以及由此带来的城乡融洽而显得更加明显。
“三农”问题的突出,表明了城乡之间的发展确实处于不协调与不和谐状态,其妨碍的当然不仅仅是乡村的发展,而且必然是包括城市在内的整个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可能性和重要性](https://img.taocdn.com/s3/m/6100023d5727a5e9856a614b.png)
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思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在中国历史上都提出了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孔子“以和为贵”的思想;墨子“兼相爱”、“爱无差等”的理想社会方案;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社会理想;《礼记礼运》中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矜、寡、孤、独、废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提出的“务使天下共享”,“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社会;康有为提出建立“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在西方,和谐思想也源远流长。
从古希腊的“和谐是一种美”到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的“全世界和谐”再到现代社会学的秩序论、功能论、冲突论,从一个哲学范畴到一种社会管理理念再到一种社会理想,和谐社会思想,至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浩瀚的西方文明之中。
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中也提到: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上真正占有。
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
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物质财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的关系。
在十六大报告中第一次提出“社会更加和谐”是我们党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
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要为之奋斗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这在我们党历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是第一次。
十六大报告指出:“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和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2c47da1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48.png)
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和方向。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不仅体现在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发展,更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提升。
本文拟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含义、意义和路径进行探讨。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发展阶段和当前发展的重要任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中国的实践经验和历史演进所决定的。
我们必须从自身国情出发,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寻求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模式。
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曾经有过很多尝试和摸索,如大跃进、人民公社等,但在这些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决放弃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利益的陈旧观念和制度,转向经济建设,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但也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民在社会公平、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
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背景和契机。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全面发展、全方位均衡的社会形态,是人民生活美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之间平等团结的社会状态。
它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更高阶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以下几个核心要素:1. 经济繁荣:经济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
只有经济不断繁荣,人民生活才能更加幸福美满。
2. 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建立公平的社会制度和公正的法治环境,保障人民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3. 和谐共生:和谐共生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实行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4. 平等团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团结,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营造和谐社会关系,推动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ac9b2da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dc.png)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近年来,我国正在积极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更是对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对国家和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以下将从不同角度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
1. 提高国家软实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助于提高国家的软实力。
只有通过建设有温度、有爱心、有公平的社会才能真正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
在国际舞台上,一个团结和谐的国家会更受人尊重,也更容易获得国际支持和合作。
2.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能够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只有社会的资源分配更加公平,才能实现富民、兴民、利民,让全体人民都能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3. 保障人民生活幸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最终的目的是要保障人民的生活幸福。
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需要和谐社会的环境来支撑。
只有在和谐的社会里,人们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
4. 增强国家凝聚力一个和谐的社会,能够增强国家的凝聚力。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民团结一心,支持国家的各项举措,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这对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至关重要的。
5.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也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
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都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有利于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总结起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意义是多方面的,不仅有助于提高国家软实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生活幸福,增强国家凝聚力,还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这是一项光荣的事业,也是全体国民的共同责任。
我们应当积极投身其中,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个人观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今时代的迫切需求,只有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下,人民才能真正获得幸福感。
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https://img.taocdn.com/s3/m/13e3dcf94693daef5ef73d56.png)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反复强调要把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其重要性在于:第一,这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第二,这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
第三,这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我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具备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从国际上看,一是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
在新世纪,尽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军事干涉主义仍然存在,诱发武装冲突和局部战争的各种动因没有消除,世界仍然不太平,但是,各国人民要和平、求稳定、谋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和平力量继续增长,特别是大国关系进入新的一轮相对缓和期,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从国内来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新实践规律的基础上,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为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机遇存在着,问题是要善于把握。
要利用好战略机遇期,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有助于为利用好战略机遇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方法
![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9fdb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57.png)
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方法社会和谐是每个国家和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它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社会成员之间关系融洽、相互尊重和合作的状态。
建立和谐社会不仅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将探讨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以及实现和谐社会的方法。
一、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性1. 社会稳定与发展:和谐社会是实现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当社会各阶层之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时,社会秩序会更加稳定,人民的创造力和生产力也会得到充分释放,从而推动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发展。
2. 公民幸福感提升:和谐社会为每个公民提供了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
当人们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生活时,他们的身心健康得到保障,他们的幸福感也会随之提升。
3. 促进经济繁荣:和谐社会为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
和谐的社会关系鼓励人们相互合作、相互支持,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稳定发展。
这将吸引更多的投资、促进企业创新与发展,从而带动经济的繁荣。
二、实现和谐社会的方法1. 加强法制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是法治社会。
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强化法律的权威性和可执行性,从根本上保障公民的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法治社会的建设。
2. 增强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公平正义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关键。
通过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资源,消除贫困和不公平现象,增加社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使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社会带来的福祉。
3. 加强社会管理和服务: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政府应加强社会管理,加大社会治安保障力度,维护社会秩序,确保人民安居乐业。
同时,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满足人民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需求。
4. 建设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家庭和邻里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加强家庭教育,弘扬传统美德和家庭伦理观念,培养健康的家庭关系和亲情。
促进邻里之间的互助与合作,加强邻里关系,推动社区的和谐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体会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473075ae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9.png)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体会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共同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深远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从经济、政治、文化和人民幸福等多个角度分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改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提高经济效益。
只有社会和谐,各项资源的配置才能更加公平合理、高效。
同时,社会和谐也能够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创新发展,提高全社会的整体竞争力。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促进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
在和谐社会中,各个阶层之间的贫富差距会得到缩小,增加居民的收入,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
最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保障人民的基本经济权益,提高全体人民的幸福感。
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巩固国家的政治地位和实现政治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构建和谐的政治关系,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和谐共处。
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应当立足于人民的利益,依法行政,保证人民的合法权益。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确保法律权威的执行,使每个公民都能够享受法律的保护和权利的平等。
最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建设和谐的社会治理体系,实现社会治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通过全社会的参与和合作,有效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意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发展社会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通过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提高社会的道德水平。
其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够保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实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
社会和谐的基础之一就是尊重、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繁荣。
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https://img.taocdn.com/s3/m/cc30812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61.png)
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和谐社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是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与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各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都形成和谐关系的社会状态。
社会和谐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同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带领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选择。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
另外,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这种深刻的社会变革将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的活力。
而目前,我国总体上是和谐的,这就为社会变革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但同时,在和谐的背后,依然有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存在,为了处理好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党必须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社会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
目前,在以和平为主题的国际形势下,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面对这一系列现状,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就必须首先把国内的事情办好,通过和谐社会的建设,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b6e0d128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d.png)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都达到协调发展、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
下面将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民幸福、维护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探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之一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期待。
社会的和谐需要建立在公平正义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民享有公正的法治环境、机会平等、收入公平、权益有保障等,不同阶层、不同地区的人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消除了社会的不公平现象,体现了社会正义的价值。
二、促进人民幸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之二是促进人民幸福。
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追求是为人民谋幸福。
和谐社会是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的美好社会。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衡发展,社会风气清朗,社会关系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身心健康。
构建和谐社会不仅需要满足人民的物质需求,更需要关注人民的精神需求,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三、维护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之三是维护社会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和谐社会注重社会矛盾的化解和管理,通过完善社会管理体系、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实现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与稳定。
对于促进经济持续发展来说,社会稳定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只有社会稳定,才能吸引更多的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发展;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社会稳定也需要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确保社会各阶层人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56a1fde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7d.png)
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论文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逐渐走向一个强大而繁荣的国家。
在这个过程中,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已经成为我们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因此,本文将探讨如何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并通过理论和实践来说明该社会的重要性。
一、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性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意味着我们要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领域中实现稳定、公正、协调,让人民享受到更好的生活。
那么,为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呢?首先,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可以提高社会的生产力和质量。
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可以更为愉悦地工作和生活,减少了由于人际关系而导致的经济损失。
而且,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可以更好地吸引优秀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一个和谐的社会能够让每个人都享受到一定的福利,减少了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现象。
此外,一个和谐的社会也能够推动法律的完善和改革,保护每个人的合法权益。
最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对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社会的不和谐和不稳定可能会带来大规模的社会冲突,影响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一个完全和谐的社会虽然难以实现,但是追求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仍然是我们必须要追求的目标。
二、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途径和措施对于如何实现和谐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措施来实现。
1. 加强政府的管理和作为,确保政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加强政府的管理和作为,并且保证政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这些都是实现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
2. 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在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提供更好的服务。
为了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协调,我们需要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并且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让每个人都能够受益。
3. 建立和谐的社会文化,加强社会道德观念宣传教育。
和谐的社会文化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相互理解和融合,从而减少社会冲突和矛盾。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d7c104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9.png)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一篇: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开辟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只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的6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既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这6个方面的要求既阐明了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二,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促进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社会主义运动在苏东国家遭受的严重挫折,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现代化的社会。
党的十二大明确了“三步走”的现代化建设战略部署,提出了包括经济富强、政治民主、精神文明在内的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总体格局。
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精选多篇)
![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14448a284ac850ad0242fb.png)
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精选多篇)第一篇:深刻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
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意义重大。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
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进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请联系当前实际,谈谈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解读
(*题目自拟,又是联系实际……字数统计2439*)
稳定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忽视的一个最根本问题,一次,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稳定是基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者既紧紧相连,却又相互制约,就会制约一个国家或一方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从全局的高度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极力强调发展的重要性,并先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等口号。
可是在强调发展的同时,没有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发展”的科学内涵,只是把发展简单地等同于经济发展、甚至等同于GDP的增长。
在这种片面发展观的指导下,长期实行高投入推动和维持的速度型增长路线,使得我国经济在高速增长的背后,付出了极高的增长成本。
结果导致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出现了各种偏差,并逐步积累和暴露出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
第一,侧重经济发展而轻视社会发展。
其结果是经济发展快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从而出现经济与社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实局面。
主要体现在教育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公,使老百姓普遍感觉到上学难和上学贵等;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使得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文化事业不繁荣,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增长需求;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弱化,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社会救助发展不足;社会保障覆盖面狭窄而且水平很低;社会治安状况日趋恶化等等。
第二,侧重发展速度而轻视发展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高,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基本是一种粗放型的,走的是一条“三高一低”的发展道路,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
第三,侧重经济总量的扩大而轻视经济结构的优化。
虽然我国经济每年以9%左右的速度在稳步增长,但是经济的高增长并没有带来人们预期中的高就业,使得当前我国就业和再就业的形势异常严峻,每年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国企改革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逐年增加的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也需要就业等等,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最为关注、最为操心的一件大事。
第四,侧重财富获取而轻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方式尚未实现根本性的转变,投入产出的效率还不高,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
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先发展,后保护”的发展模式仍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各地经济的发展。
第五,侧重物的积累而轻视人的发展。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在片面发展观的作用下,物质财富不断积累的同时,人们的道德素质却逐渐下滑。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断抬头,社会成员道德诚信缺失,以及部分党员干部权力寻租、腐化堕落等等。
以致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坑蒙拐骗层出不穷、腐败案件屡见不鲜。
其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除了上述这些,在我国还存在由于社会分配不公而不断拉大的贫富差距问题,集中体现为城乡差距、区域差距、行业差距等的不断扩大。
可见,我们党及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是抓住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矛盾和焦点问题,只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性奋斗目标;才能够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各项事业;才能够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才能够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最终实现我们党伟大的历史使命。
以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
然而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任务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我们的任务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任务”。
“三大建设”要形成一个什么样的社会状态呢?这就是四中全会所提出来的“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的局面”,即和谐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大建设”的任务再加一个和谐社会建设任务。
第二,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来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邓小平同志借用了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小康”提法,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邓小平同志赋予“小康”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
全面建设小康,就要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四,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要求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础是变化,一些人的利益满足了,一些人的利益得不到满足,社会处于激烈的变动之中,不稳定、不和谐的问题很多。
在社会变动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好,会影响政权的安危。
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达到人均GDP1000至3000美元的国家的执政党来说,如何处理好社会稳定与和谐,至关重要。
构建和谐社会是有力应对各种挑战的紧迫需要。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
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我国改革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但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既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又面对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的压力。
我们要有力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就必须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
我国已进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体制深刻改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结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这种空前的社会变动,既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动力和活力,同时也带来许多矛盾和问题。
在“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机遇与挑战同在,动力和压力共生。
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解决矛盾迎接挑战,就必须花更大气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大力促进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