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专业基础初级整理笔记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知识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4648a816f1aff00bed51ed5.png)
第一章出版概论第1节出版活动一、出版的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1906年清政府《大清印刷物专律》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编辑、复制、发行三、出版活动的前提作品:文字作品、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美术、建筑作品、摄影、电影、设计图、地图、模型、计算机软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3.意识形态属性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2)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增进文化积累2)推进文化创新3)促进文化交流第2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方针原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3.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4.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5.坚持质量第一:选题对路、内容正确充实,有尽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性或艺术性,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物质生产质量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三、主要任务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3.弘扬中华文化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5.满足和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第3节出版物一、出版物的要素1)具备经过编辑加工的以文字、图像、图形、声音或者其他符号的形式表现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供欣赏、阅读。
《出版专业基础》(初级) (2)(思维导图)
![《出版专业基础》(初级) (2)(思维导图)](https://img.taocdn.com/s3/m/e466f0d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b.png)
主体代码
构成(CN号)
其他地区连续出版物序号:9000~9999 一个字母
工业技术类和文化教育类按二级类目给出,用两个字母或一个字母+一个数字
附加码(分类号) 62
CN 11-3209/G3
三、出版物标志 54
出版物
备注: 1. 出版物就是已出版的作品,是出版活动的成果。出版活动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出版物实现的。 2. 1.出版物直接影响的领域,不是人们的物质生活领域,而是精神领域。
用一个稳定的名称 一期接一期的出版 期与期之间仅以序号(出版时间)相区别 23. 特别注重时效性,一般不会再版或修订等,且均由多位作者的不同作品汇编而成。 24. 印刷 25.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46 期刊:凡是统一标题连续不断(无限期)定期或不定期出版,每年至少出一期(次)以上,每期均有期次编号或注明日期的称为期刊。 26. 纸介质 27. 时事政治类、社会科学类、工程技术类等 28. 周刊、旬刊、半月刊 29. 老年刊、青年刊、少年刊、儿童刊 30. 装订成册的连续出版物 31. 期刊装订成册,有封面,开本一般较报纸小,出版周期通常比报纸长等 32. 期刊的时效性比报纸弱,稳定性和系统性比报纸强 33. 印刷 34. 音像制品是以磁、光、电介质为载体,用数字或模拟信号,将图、文、声、像记录下来经编辑加工后,透过视听设备播放使用的出版物。 35. 磁、光、电介质 36. 录音制品用于记录声音,具有再现音乐作品、语言等功能 37. 录像制品用于记录动作、画面、表情和场景等,具有类似或再现电影、电视剧(片)的功能 38. 图、文、声、像 39. 大量运用声音、图像、活动影像等媒体形式 40. 电子出版物是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有知识性、思想性内容的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固定物理形态的磁、光、电等介质上,通过电子阅读、显示、播放设备读取使用的大众传播媒体。 41. 数字代码 42. 磁盘类、光盘类、集成电路卡类 43. 单向类、交互类 44. 文字类、图片类、声音类、图像类 45. 计算机软件类、信息检索类、阅读类、素材类、教育类、游戏类 46. 大量运用声音、图像、活动影像等媒体形式 47. 数字代码方式 48. 通过有线或无线的信息网络出版 49. 2016年2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 网络出版服务: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网络出版物 50. 将上述作品通过选择、编排、汇集等方式形成 51. 国家主管部门认定 52. 以纸张为载体、以印刷方式复制后发行 53. 只用磁、光、电介质作为信息记录载体 54. (选择,名词解释) 55. 中国标准书号是主要用于图书、音像制品、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的标准化识别代码。 56.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国际标准书号的修订,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修订后的《中国标准书号》(GB/T 5795—2006) 57. 1.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分配的产品识别编码
出版专业初级知识点总结
![出版专业初级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6cd80ba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20.png)
出版专业初级知识点总结一、出版概论1. 出版产业的定义和特点出版产业是一种以出版物的生产、发行、销售为主要经济活动的产业,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特点。
其特点主要包括:- 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出版产业具有传播知识、扩大文化影响力的社会功能。
- 出版物的生产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有专门的出版技术和流程。
- 出版物的市场销售需要依托于一定的渠道和人际关系。
- 出版产业具有一定的文化和经济效益,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2. 出版产业的组成部分出版产业主要由出版物的制作、编辑、发行、销售几个环节组成。
其中:- 制作环节主要包括文字编辑、排版、印刷等工序。
- 编辑环节主要包括编辑出版物的内容、结构等。
- 发行环节主要包括出版物的发布与宣传。
- 销售环节主要包括书店销售、网络销售等。
3. 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当前,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出版产业也开始向数字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传统的印刷出版业正在向数字出版业转型,数字出版业也正在积极开发网络书店和电子书等新的销售渠道。
二、出版物的规划与编辑1. 出版物的分类出版物主要包括图书、期刊、报纸、杂志等。
其中,图书主要分为文学类、人文社科类、科技类等,期刊主要分为学术期刊、普及期刊、专业期刊等。
2. 出版物的策划出版物的策划主要包括内容策划、市场策划和经济策划三大方面。
内容策划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读者喜好来确定出版物的主题和内容,市场策划需要根据预估销售量和定价来预测出版物的经济效益,经济策划需要根据出版物的成本和预期销售额来确定出版物的投资计划。
3. 出版物的文字编辑出版物的文字编辑主要包括对稿件的审阅、文字的校对、文字的润色等几个环节。
文字编辑需要根据出版物的市场定位和读者需求来对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
4. 出版物的排版设计出版物的排版设计主要包括版式的设计、文字的布局、图片的插入等几个环节。
排版设计需要根据出版物的内容和读者的习惯来进行设计。
三、出版物的印刷制作1. 印刷制作的工艺印刷制作主要包括准备工作、印刷工作和后道工作三个环节。
出版专业初级基础知识精选考点1.doc
![出版专业初级基础知识精选考点1.doc](https://img.taocdn.com/s3/m/f1132471ff00bed5b8f31d36.png)
出版专业初级基础知识精选考点12018年出版专业初级基础知识精选考点1第一章信息检索第一节常用工具书类型字典特点:以条目为基本单元,检索的专指性强,解释简明、规范种类:普通字典(汉字使用频率),特种字典(某方面具有一定特点的汉字如异体字)功用:字典汇字,词典汇词词典类型:按语言——单语、双语、多语按编排——形序、音序、义序按规模——大型、中型、小型按着重点——语文、专科、综合语文词典:普通语文词典(普通词语)特种语文词典(按照特定用途解释)专科词典:某一或若干学科专业词汇、名词术语综合性词典:普通语文词典和专科词典结合体常用字典、词典:新华字典(通用字),汉语大字典(解释形音义),现代汉语词典(普通话词汇),辞海(普通词语、百科词语),辞源(古汉语),汉语大词典(古今汉语词汇)百科全书特点:概述性(系统、全面地叙述和说明知识);完备性(囊括各方面知识,编撰体例和检索系统);权威性(体现在编者、撰稿人和出版者)种类:综合性(学术性、普及性、通俗性),专业性(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地域性功用:介绍一切门类知识,某一门类全部知识,供查检所需要的知识和事实,扩大读者视野、帮助系统求知常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部,按学科分卷),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类书(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特点:辑录原始资料,不加改动收录资料全面,卷帙浩繁按类或按韵编排,便于查阅种类:按性质——综合性类书,专科性类书按编排——按类编排,按韵编排按功能——查考事实典故、名物制度,查找辞藻典故、诗赋文章,查考事物渊源功用:查考史实掌故、名物制度,查找辞藻典故、诗赋文章政书(第一部完备的政书——《通典》)特点:专记典章制度,将所收史料加以组织熔炼,使之成为有机整体种类: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通史式政书(十通)记述某一朝代典章制度的断代式政书(会典,会要)功用:查考典章制度,查考人物及事物掌故书目特点:检索工具书(二次文献),登记、报道和宣传书报刊文献类型:综合性书目(综合各个学科门类),专题文献书目(反映某一学科某一专题)地方文献书目(反映某一地区历史自然社会情况),个人著述书目(收录某一作者的全部著述),联合书目(反映图书在全国或某个地区收藏情况)功用:记录历史上图书报刊出版发行情况,反映一定时期科学文化发展概貌通报各类文献出版情况,为读者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信息揭示图书的内容和版本,宣传图书,指导阅读反映图书和报刊资料的馆藏情况,方便读者查阅常用书目:四库全书总目(经史子集四部编排),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月刊)索引类型:著者索引,题名索引,语词索引,主题索引功用:更深入细致地揭示图书报刊内容,以事项或单元知识为揭示对象常用索引:全国报刊索引文摘特点:将文献内容变成摘要,一般以期刊或报纸形式出现类型:按出版形式——期刊式,附录式,卡片式按编写方式——题录式(外部特征),指示性(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报道性(以原文为基础编写摘要)功用:检索文献,报道文献,帮助读者了解各学科文献情况把握发展现状和趋势,迅速鉴别文献内容,决定取舍年鉴汇集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按年度连续出版最早由中国人编撰的年鉴——《中国年鉴》、《申报年鉴》特点:资料性,时限性和连续性,新颖性功用:提供全面、真实、系统的事实资料,比较系统的连续参考价值类型:综合性年鉴,专门性年鉴,统计性年鉴,地域性年鉴常用年鉴:中国百科年鉴,中国年鉴,中国出版年鉴手册(指南、要览、便览、必备、大全、全书)特点:主题明确,信息密集,资料可靠,携带方便,实用性强。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bf3ff479a32d7375a4178068.png)
第一章出版概论第1节出版活动一、出版的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1906年清政府《大清印刷物专律》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编辑、复制、发行三、出版活动的前提作品:文字作品、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美术、建筑作品、摄影、电影、设计图、地图、模型、计算机软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3.意识形态属性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2)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1)增进文化积累2)推进文化创新3)促进文化交流第2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一、指导思想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方针原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3.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4.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5.坚持质量第一:选题对路、内容正确充实,有尽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性或艺术性,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物质生产质量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三、主要任务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3.弘扬中华文化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5.满足和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第3节出版物一、出版物的要素1)具备经过编辑加工的以文字、图像、图形、声音或者其他符号的形式表现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供欣赏、阅读。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整理笔记 精品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整理笔记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dae11cb76a20029bd642d4d.png)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第一章信息检索第一节常用工具书的类型1.工具书是供查找和检索知识、信息用的书。
具有内容概括、信息密集、检查方便的特点。
2.类型:1)根据功能,可分为: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书目、索引、文摘,年鉴、手册、名录,表谱,图录。
2)根据职能:语言性(字典、语文词典);检索性(书目、索引、文摘);参考性(百科全书、专科词典、类书、年鉴、手册、表谱、图录)。
一、字典、词典:(一)特点:1.以条目为基本单元;2.检索的转指性强;3.解释简明、规范。
(二)组织结构:1.正文;2.辅助说明、目录、索引;3.相关附录。
(三)字典类型:普通、特种。
(四)词典类型:1.按语言种类:单语、双语、多语;2.按规模:大型、中型、小型;3.按编排:形序、音序、义序;4.按所收录词目的性质和释文内容的着重点:语文、专科、综合。
A.语文词典:普通:兼收汉字和多音节的复词、固定词组成语;特种:某一类或几类的,如方言词典。
B.专科词典:若干学科专业词语:如经济大词典;C.综合:普通语文词典和专科词典结合如辞海。
(五)常用字典、词典1.《新华字典》:1953初版。
1万多单字;复音词3500多个;形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拼音排,备有部首检字;我国最通行的小型字典,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辞书。
2.《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1990。
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辞书,收字54678个按200部首排列;收集古字、常用义、生僻义和僻字义项。
2001年由8改4卷本。
3.《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初版;最新2005第五版。
收录普通话词汇为主的中型字典。
按拼音排;释义以现代为主,不详列古义。
收词6.5万条。
6个附录。
4.《辞海》:1936初版;1958修订,1979后每10年修订一次,收字17523个;(1999)版本达7种。
《辞海》是一部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书。
是兼有字典、语文字典、百科词典的大型综合性辞书。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备考: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点归纳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备考: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cbda9a469dc5022aaea005e.png)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备考: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点归纳汇集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复习备考: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点归纳2013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点归纳十点击查看2013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点归纳九点击查看2013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点归纳八点击查看2013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点归纳七点击查看2013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点归纳六点击查看2013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点归纳五点击查看2013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点归纳四点击查看2013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点归纳三点击查看2013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点归纳二点击查看2013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点归纳一点击查看。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笔记【出版资格考试版供参考】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笔记【出版资格考试版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c50e589d453610661ed9f4e5.png)
第一章信息检索第一节常用工具书的类型1.工具书是供查找和检索知识、信息用的书。
具有内容概括、信息密集、检查方便的特点。
2.类型:①根据功能,可分为: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书目、索引、文摘,年鉴、手册、名录、图录、表谱。
②根据职能:语言性(字典、语文词典);检索性(书目);参考性(年鉴、手册、名录)。
一、字典、词典:(一)特点①以条目为基本单元②检索的专指性强③解释简明、规范。
(二)组织结构①正文②辅助说明、目录、索引③相关附录。
(三)字典类型:普通字典(新华字典)、特种字典(同源字典、汉语俗字字典)。
(四)词典类型:①语言种类:单语、双语、多语②按规模:大型、中型、小型③按编排:形序、音序、义序④着重点:语文词典:普通:兼收汉字和多音节的复词、固定词组成语;特种:某一类或几类的,如方言词典;专科词典:若干学科专业词语:如经济大词典;综合词典:普通语文词典和专科词典结合,如辞海。
(五)常用字典、词典1.《新华字典》:新华辞书社编,1953人教初版,2004年10版。
1万多单字;复音词3500多个;形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拼音排,备有部首检字;我国最通行的小型字典,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辞书。
9个附录2.《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1990初版。
2010崇文书局四川辞书社2版,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辞书,收字60370个,《康熙字典》全部字头,按200部首排列;收集古字、常用义、生僻义和僻字义项。
9个附录3.《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初版;最新2005第五版。
收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中型字典。
按拼音排;释义以现代为主,不详列古义。
收词6.5万条。
6个附录。
4.《辞海》:1936初版;1958修订,1979后每10年修订一次,2009和2010上海辞书社《辞海》第6版彩图本和缩印本,兼字典、语文词典、百科词典权威大型综合性辞书,100多个专业词语,收字17914个,词条127200余条,字数2300余万,图片16000余,14个附录,5.《辞源》:我国第一部现代意义辞书,商务印书馆1915初版老《辞源》,1991缩印合订本新《辞源》,2009建国60周年纪念版。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整理笔记 精品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整理笔记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dae11cb76a20029bd642d4d.png)
出版专业实务(初级)第一章信息检索第一节常用工具书的类型1.工具书是供查找和检索知识、信息用的书。
具有内容概括、信息密集、检查方便的特点。
2.类型:1)根据功能,可分为: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书目、索引、文摘,年鉴、手册、名录,表谱,图录。
2)根据职能:语言性(字典、语文词典);检索性(书目、索引、文摘);参考性(百科全书、专科词典、类书、年鉴、手册、表谱、图录)。
一、字典、词典:(一)特点:1.以条目为基本单元;2.检索的转指性强;3.解释简明、规范。
(二)组织结构:1.正文;2.辅助说明、目录、索引;3.相关附录。
(三)字典类型:普通、特种。
(四)词典类型:1.按语言种类:单语、双语、多语;2.按规模:大型、中型、小型;3.按编排:形序、音序、义序;4.按所收录词目的性质和释文内容的着重点:语文、专科、综合。
A.语文词典:普通:兼收汉字和多音节的复词、固定词组成语;特种:某一类或几类的,如方言词典。
B.专科词典:若干学科专业词语:如经济大词典;C.综合:普通语文词典和专科词典结合如辞海。
(五)常用字典、词典1.《新华字典》:1953初版。
1万多单字;复音词3500多个;形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按拼音排,备有部首检字;我国最通行的小型字典,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辞书。
2.《汉语大字典》:湖北、四川辞书出版社1986-1990。
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辞书,收字54678个按200部首排列;收集古字、常用义、生僻义和僻字义项。
2001年由8改4卷本。
3.《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78初版;最新2005第五版。
收录普通话词汇为主的中型字典。
按拼音排;释义以现代为主,不详列古义。
收词6.5万条。
6个附录。
4.《辞海》:1936初版;1958修订,1979后每10年修订一次,收字17523个;(1999)版本达7种。
《辞海》是一部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书。
是兼有字典、语文字典、百科词典的大型综合性辞书。
出版初级考试 知识点
![出版初级考试 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3208be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0a.png)
出版初级考试知识点
出版初级考试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出版基础知识:出版的基本概念、出版历史与发展、出版社的职能与组织结构、出版物的分类与标识等。
2. 编辑工作知识:编辑工作流程、选题策划与组稿、稿件审读与加工、版式设计、校对工作等。
3. 出版物市场营销知识:市场调研与分析、营销策略与推广、发行渠道与销售管理等。
4. 版权与法律知识:著作权法、版权贸易、合同签订与履行等。
5. 数字出版知识:数字出版概念与特点、电子书制作与发行、数字阅读设备等。
6. 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知识:出版物质量标准与要求、质量检查与评估等。
7. 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出版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职业素养要求等。
这些知识点覆盖了出版初级考试的基本内容,考生需要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还需要注意掌握考试形式和考试要求,合理安排复习进度和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和考试通过率。
最新【资料整理】初级版《出版专业基础》重点
![最新【资料整理】初级版《出版专业基础》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98579131ed9ad51f11df22c.png)
《出版专业基础》(初级2011版)重点第二章出版、出版物与出版工作出版: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构成出版活动的3个基本要素:编辑、复制和发行。
编辑——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
复制——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复本的工作。
发行——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出版活动的形成和开展的4个基本条件:精神文化资源条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条件、流通传播资源条件、市场资源条件。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物质产品生产阶段、产品流通阶段。
精神产品生产——具体内容: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
物质产品生产——具体步骤:原稿→正确无误的“母版”样本→可照样复制的正式“母版”→可直接用于批量复制出版物的工作“母版”→出版物半成品→经组合包装得到最终产品。
产品流通——一般环节: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
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国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3.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4.坚持质量第一(5.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2007版)我国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我国出版工作的根本任务,是促进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具体包括: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2.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3.弘扬中华文化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5.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文化追求是出版工作者的职业追求和价值取向,这是由出版工作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
出版工作者文化追求的体现:1.认真做好文化选择2.大力推进文化创造3.积极开展文化传播4.充分重视文化积累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完整版)出版专业基础(初级)整理笔记
![(完整版)出版专业基础(初级)整理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3238575d4d8d15abf234e13.png)
出版专业基础第一章出版与出版工作出版活动的形成和开展的4个基本条件:精神文化资源条件、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条件、流通传播条件、市场条件.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物质产品生产阶段、产品流通阶段精神产品生产(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物质产品生产(原稿正确无误的“母版"样本可批量复制出版物的“母版”样本出版物半成品经组合包装得到最终产品)产品流通(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根本、核心的我国文化工作指导思想文化追求是出版工作者的职业追求和价值取向,这是由出版工作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
出版工作者文化追求的体现:1.认真做好文化选择2。
大力推进文化创造3.积极开展文化传播4。
充分重视文化积累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3.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出版质量4.遵纪守法,廉洁自律5.爱岗敬业,忠于职守6.团结协作,诚实守信7.艰苦奋斗,勤俭创业8.遵守外事纪律,维护国家利益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1。
促进社会公德和精神文明建设2。
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出版队伍3.维护和提高出版业的社会声誉4。
保障出版物市场健康发展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和方法:1.加强自我修养 2。
加强教育3。
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 4。
加强制度化、法规化建设编辑:以生产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一种专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
它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编辑”也常用于指专门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
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1.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2.制订和实现出版计划的核心3.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保证4.提高出版效益的基础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1.信息采集 2。
出版专业基础12页word文档
![出版专业基础12页word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2fea607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9.png)
出版专业基础12页word文档出版专业基础(初级)第一章出版概论第一章出版与出版工作共13 个知识点,其中掌握7 个,熟悉3 个,了解3 个。
一、出版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掌握)(一)出版的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二)构成出版活动的三个要素1.编辑——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是复制和发行的前提。
?2.复制——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原内容信息相同的物件的工作。
最常用的复制方式:印刷、翻录、光盘压制、集成电路卡制作、计算机下载等。
3.发行——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二、开展出版活动的条件(了解)(一)精神文化资源条件主要指作者创作的作品。
(二)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条件包括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复制产品用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和能源等物质资源。
(三)流通传播条件如信息、网点、机构、渠道、人员、设备等。
(四)市场条件由一定规模的出版物消费需求构成的市场。
三、出版的一般过程(熟悉)(一)精神产品生产阶段1. 包括信息采集2. 选题策划3. 组稿4. 审稿5. 编辑加工整理6. 整体设计7. 审定发稿。
(二)物质产品生产阶段包括制作“母版”样本(校样、样带、样盘)、制作正式“母版”(印版、母带)、进行批量复制、匹配组合并包装。
(三)产品流通阶段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
四、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掌握)(一)指导思想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
(见教材p8)指导思想的根本、核心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二)方针、原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注意新的提法)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
4.坚持质量第一。
5.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
(三)主要任务1.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阐释科学发展观。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三色笔记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三色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4444f4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1.png)
初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三色笔记一、出版与出版工作。
1. 出版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
- 构成要素包括编辑、复制、发行。
编辑是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它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复制是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件的工作;发行是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
2. 出版工作的主要任务。
- 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
-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 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 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
3. 出版工作的方针原则。
-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二、中国古代出版历史知识。
1. 文字与文献载体的演变。
- 文字的产生:从甲骨文开始,历经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字体的演变。
- 文献载体:从早期的甲骨、金石,到简牍、缣帛,再到纸张的发明和广泛使用。
2. 古代的出版活动。
- 雕版印刷术:唐代发明,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泥活字),元代王祯改进活字印刷术(木活字)并发明了转轮排字架。
- 古代的出版机构:如官刻机构(国子监等)、私刻(家塾刻本等)、坊刻(书坊)。
三、出版业及出版行政管理。
1. 出版业的构成。
- 出版单位:包括图书出版社、音像出版社、电子出版物出版社和网络出版服务单位等。
- 制作单位:从事出版物物质生产过程的单位。
- 印刷复制单位:承担出版物印刷或者复制业务的单位。
- 发行单位:包括总发行单位、批发单位、零售单位等。
- 出版专业教育单位和科研单位:为出版业培养人才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单位。
2. 出版行政管理。
- 主管部门:国务院出版行政主管部门(国家新闻出版署)负责全国的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出版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出版活动的监督管理工作。
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知识点
![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6f17d1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2.png)
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知识点2017初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知识点(精选)出版与印刷术的发明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先有印刷术后有出版。
店铺下面为大家整理关于出版资格考试的知识点,欢迎阅读参考: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点归纳:汉语语法知识内容包括:词的构成及其在形、音、义方面的特点;词的分类与运用;句子成分的特点和构成;短语和句子的类型;语病的发现和修改。
(一)基本要求1.了解汉语词的构成。
2.熟悉关于异形词、多音词、同音词的知识。
3.了解异读词的规范。
4.了解词义的概念和构成。
5.熟悉关于单义词和多义词的知识。
6.掌握关于同义词辨析和反义词运用的知识。
7.了解词的概念和词类。
8.掌握各个词类的主要语法特点及其运用规律。
9.熟悉各种句子成分的语法特点和构成规律。
10.熟悉短语的.类型。
11.掌握短语的层次分析。
12.掌握歧义短语的成因和排除歧义的方法。
13.熟悉单句和复句的结构类型。
14.掌握发现和修改语病的基本方法。
(二)考试内容1.汉语词的构成。
2.关于词以及词形、词音和词义的基本知识。
3.同义词的辨析和反义词的运用。
4.词类的各个词类的主要语法特点及其运用规律。
5.各种句子成分的语法特点和构成规律。
6.短语的类型和短语层次分析。
7.排除短语的歧义。
8.单句和复句的结构类型分析。
9.发现和修改语病。
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考点归纳:出版物的文字规范内容包括:汉字常识及汉字使用规范;汉字拼音与语音规范;标点符号及其使用规范。
(一)基本要求1.了解汉字及其特点。
2.熟悉汉字的笔画、偏旁、部首和笔顺。
3.了解汉字的整理和标准化。
4.了解关于繁体字和异体字的知识。
5.掌握汉字使用规范。
6 了解《汉语拼音方案》的构成。
7.掌握汉语拼音的拼写规则。
8.熟悉汉语语音规范。
9.了解标点符号的作用。
10.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
11.掌握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
(二)考试内容1.关于汉字的常识和汉字使用规范。
2.《汉语拼音方案》的基本知识。
(完整版)出版专业基础笔记总结(背诵版)
![(完整版)出版专业基础笔记总结(背诵版)](https://img.taocdn.com/s3/m/89064960a58da0116c1749e1.png)
出版专业基础第一章出版、出版物、出版工作1.出版1.1出版的三个基本要素:编辑、复制、发行*编辑不是对原始信息进行开发,而是对作者创作的已有作品进行选择、优化。
1.2开展出版活动的四个基本条件(1)精神文化资源(2)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出版物生产的两个阶段:精神产品、物质产品)(3)流通传播资源(4)市场资源(市场需求是出版生产发展的动力)1.3出版的一把过程(1)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编辑工作阶段:(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2)物质产品生产阶段制作样本→批量生产(“母版”样本、“母版”、半成品、最终产品)(3)产品流通阶段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2.出版物2.1概念和类型概念:已出版的作品属性:精神产品、物质产品2.2种类: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图书不同于报纸/期刊的特点:出版方式“非连续出版”;内容上的系统性、稳定性。
(2)报纸不同于图书的特点:出版方式“连续出版”;内容上注重时效性。
(3)期刊*每年至少出一期(次)以上(4)音像制品*分为:录音制品、录像制品与报纸、期刊、图书的区别:表达内容的手段、物质载体、复制方式、形态和结构(5)电子出版物连续性、非连续性2.3出版物的标志(1)中国标准书号(5 段13 位)用于:图书、音像制品、非连续型电子出版物ISBN XXX-X-XXXX-XXXX-XEAN.UCC 前缀;组区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校验码(2)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用于:报纸、期刊、连续型电子出版物(习称“刊号”)①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号,2 段 4 位) ISSN XXXX-XXXX②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号,2 段 6 位+分类号) CN 11-3209/G33.出版工作3.1指导思想3.2工作原则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坚持质量第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出版专业基础第一章出版与出版工作出版活动的形成与开展的4个基本条件:精神文化资源条件、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条件、流通传播条件、市场条件。
出版活动的一般过程: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物质产品生产阶段、产品流通阶段精神产品生产(信息采集、选题策划、组稿、审稿、编辑加工整理、整体设计、审定发稿)物质产品生产(原稿→正确无误的“母版”样本→可批量复制出版物的“母版”样本→出版物半成品→经组合包装得到最终产品)产品流通(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为根本、核心的我国文化工作指导思想文化追求就是出版工作者的职业追求与价值取向,这就是由出版工作的文化性质所决定的。
出版工作者文化追求的体现:1、认真做好文化选择2、大力推进文化创造3、积极开展文化传播4、充分重视文化积累出版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2.增强使命感与责任感,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3.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出版质量4.遵纪守法,廉洁自律5.爱岗敬业,忠于职守6.团结协作,诚实守信7.艰苦奋斗,勤俭创业8.遵守外事纪律,维护国家利益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1、促进社会公德与精神文明建设2、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出版队伍3、维护与提高出版业的社会声誉4、保障出版物市场健康发展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与方法:1、加强自我修养2、加强教育3、加强舆论引导与监督4、加强制度化、法规化建设编辑:以生产出版物的精神文化内容为目的,策划、组织、审读、选择与加工作品的一种专业性的精神生产活动。
它就是出版物复制与发行的前提。
“编辑”也常用于指专门从事编辑工作的人员。
编辑工作就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1.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2.制订与实现出版计划的核心3.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保证4.提高出版效益的基础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1、信息采集2、选题策划3、组稿4、审稿5、签订出版合同6、编辑加工整理7、整体设计8、审定发稿9、校样处理10、样品检查11、出版物宣传12、反馈信息收集(P34流程图)编辑过程的各个环节,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前一环节就是后一环节的基础与前提,而后一环节又对前一环节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同时检验前一环节的效果。
1.信息采集与选题策划信息采集要以选题策划为中心,选题策划要以信息采集为基础2.选题策划与组稿选题就是组稿的依据,组稿就是选题的落实、完善与具体化3.组稿与审稿的关系做好组稿可提高审稿效率,审稿可判断稿件质量的高低4.审稿与加工整理的关系审稿就是加工整理的前提,加工整理就是审稿的继续5.选题策划、审稿与审定发稿及其后各环节的关系选题策划、审稿的最终目的就是向广大消费者提供质量优秀的出版物,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精神文化需求,而审定发稿、校样处理、样品检查等环节就就是将这一目的具体落实的物化过程。
第二章出版物出版物就就是已出版的作品。
作品只有在出版之后,才能成为出版物。
出版物特有的属性,包括精神产品属性与物质产品属性。
两者就是相互依存的同意关系,正就是两者的统一,才使出版物成为出版活动的产品。
出版物就是精神产品内核与物质产品形态的统一,出版物的精神产品属性与物质产品属性相互依存、不可或缺。
其中,精神产品属性就是出版物的本质属性。
出版物分为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与互联网出版物等六大类。
图书:主要以印刷方式复制的,以纸介质为载体的,可重印的非连续出版物。
出版方式——非连续出版,内容——讲究系统性与稳定性报纸:有固定名称,用期或年月日顺序编号,以印刷方式复制的散页连续出版物。
出版方式——连续出版,内容——特别注重时效性期刊:有固定名称,用卷、期或年月顺序编号,以印刷方式复制,以纸介质为载体,装订成册的连续出版物。
外在区别——装订成册,内在区别——时效性比报纸弱,稳定性与系统性比报纸强音像制品:以电、光、磁介质为载体,用数字或模拟信号,将图、文、声、像记录下来经编辑加工后,通过视听设备播放使用的出版物。
(一般分为录音制品与录像制品)表达内容手段,物质载体,复制方式,使用时需要一定的播放设备,形态与结构部件电子出版物:以数字代码方式,将图、文、声、像等信息编辑加工后,存储在电、光、磁介质上,通过计算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设备读取使用的出版物。
记录信息全部采用数字代码方式以及载有的信息内容不同互联网出版物:经过选择与编辑加工,登载在互联网上或者通过互联网发送到用户端,供公众浏览、阅读、使用或者下载的作品。
出版方式——复制与发行阶段没有明显的界限书刊外表的主要部位:P56,面封、底封、书脊、裁口、书顶、书根书页:有一定幅面尺寸、通常印有图文的单张纸页。
按照组合方式,书页可分为集合型书页(书帖)与单页型书页。
“页”专门用于指书页的张数,“面”指一张纸的正反两面,“1页”=“2面”书刊的基本组成成分:(宏观)书心与外部装帧物,过渡性部件开本:用全张印刷纸开切的若干等份,表示书刊幅面的大小。
开本的尺寸大小由全张纸的规格与开切的份数决定。
1.全张纸规格,最常见787毫米×1092毫米全张纸国际标准规格,A系列:890*1240,900*1280,B系列:1000*14002.开数,一张全纸开切的份数,其绝对值越大,开本幅面越小长32开,正32开(130*184),特长32开,大32开,特大32开开本的表示方式:1.简略表达式,只讲开数不讲其她,“16开”、“32开”2.详尽表达式,讲清开数、全张纸规格“开本787毫米×960毫米1/32”3.国际标准开本的表达方式,简单以代号表示相应开本,“A4”、“B6”按照开切法分,正规开本:开数变化呈几何级数,为2的n 次方;开数规整,成品书刊的尺寸有一定规则;纸张利用率为100%。
开数的跳跃大,选择范围相对较狭窄。
特殊开本:分直线开切开本与纵横混合开切开本。
直线:可选择开数范围广;在全张纸规格相同时,相同开数的开本虽然幅面面积相同,但就是长、宽比例却可以不同;纸张利用率也为100%。
畸形:可开出几何级开切法与直线开切法难以直接开出的所有开数;纸张有不同程度浪费;印刷与装订都不够方便。
按照开数分,大型开本(2-12开),中型开本(16开-32开),小型开本(36开-256开)装订样式:用不同装帧材料与装订工艺制作的书刊所呈现的外观形态。
平装:(简装)用软质纸制作的封面把由若干书帖组成、事先已经订合成册的书心包住并形成固定联结,使之构成一个整体。
(普通平装,勒口平装—软精装、半精装)精装:封面的质地较硬并且略大于书心,保护书心的作用明显超过平装样式所采用的软质纸封面。
(订书方式:锁线订、无线胶背订、锁线胶背订、塑料线烫订、平订)骑马订装:订书方式采用骑马订,装订周期短、成本较低,书页超过50页一般不适用。
线装:将均依中缝对折的若干书页与面封、底封叠合后,在右侧适当宽度处用线穿订。
多用于古籍类图书。
散页装:书页并不订合成册、而就是以一张张单页状态在专用的外包装袋或外包装盒内。
多用于教育类、艺术类图书。
图书的结构部件:(一)必备部件1.封面——面封,印书名(有副书名的一般应印上)、作者名(及译者名)与出版者名,多卷书要印卷次。
底封,印上书好及其条码与定价。
书脊,(若宽度大于等于5毫米)印上主书名与出版者名,空间允许印上作者名,多卷书的书脊印该书的总名称、分卷号与出版者名,但不列分卷名称。
封二与封三,一般保持空白,也可根据整体设计需要设置一些文字或装饰图案。
2.主书名页——一般采用比封面薄而比正文书页厚的纸张单独印制,属单页型书页扉页,提供有关图书的书名、作者与出版者的信息。
版本记录页,载明图书的版权说明、图书在版编目数据与版本记录。
CIP数据(Cataloguing in Pubilcation),4个段落,标题、著录、检索、其她注记3.目录页——与正文一起印刷,就是其中第一个书帖的部分。
从单码页面起排,一般位于主书名页之后、正文之前。
目录中各级标题应条理分明、眉目清楚、便于检索。
4.正文书页——图书内容的作品(正文),及与作品相关但又相对独立的辅文(二)可选部件1.腰封——用纸牢度较强,高度一般相当于图书高度的1/3,宽度必须包括封面及有勒口,印上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图文2.护封——用纸牢度较强,高度与书高度相等,宽度与腰封要求相同,除装饰图案、宣传文字外,还必须印制各种标示图书属性的文字(与封面要求相同)3.书函——四合套与六合套,多用于多卷本的图书4.书套——一侧开口的硬质纸盒,规格略大于需要放置的图书5.衬页——一般垫在封二与书名页之间,封三与书心末页之间也可加6.环衬——设置在封面与书心之间的过渡性单页型双连书页7.附书名页——位于主书名页之前,通常在与扉页相对的双数页码面印刷相应文字8.插页——采用比正文稍厚纸印刷,既有集合型又有单页型9.辑封与篇章页——采用与正文相同的纸张并与其一起印刷,相应文字印在单码面上,双码面空白,且页码使用暗码期刊的结构部件:(一)必备部件1.封面——面封,载明刊名,本期刊物的年、月、期、卷等顺序编号,期刊的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及其条码也要印在面封的右上角底封,下方必须印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与定价书脊,印上刊名与年、月、期、卷等顺序编号为宜2.目次页——包括本期刊物的全部内容,学术期刊的目次表必须标明各篇文章的作者姓名,期刊的版本记录也常刊载于目次页(二)可选部件插页(多用于刊载广告),腰封(与图书相同)任何图书或期刊的内容基本上由正文、辅文与页码三部分构成。
正文:作为书刊主体部分的文字、图片、照片、表格等。
辅文:正文的辅助文字。
其主要作用就是,保证书刊的完整性,强化书刊的功能,指导购买与阅读,利于读者检索查考等。
(识别性、介绍性、说明性、参考性、检索性等五大类)页码:标明版面顺序的序号。
在一个视面范围内的两个页面,其页码必须就是左双右单。
明码:在版面上明确标出的页码。
暗码:不在版面上印出的页码。
采用暗码形式的版面虽无明确标出页码,但应分配页码。
版面类型:1.按形成方式分,普通版面,与合面2.按文字排列方向分,横排版面,竖排版面,混合排版面3.按版心分割状况分,通栏版面,多栏版面,复合分栏版面版心:版面上容纳文字图表的部位。
版心的组成成分包括文字,图表,空间与线条等。
印刷字的基本字体:汉字的宋体、黑体、楷体、仿宋体,字母的正体、等线体、斜体字级:印刷字的大小级别,“点”单位长度0、35毫米,“级”单位长度0、25毫米(P98)版面字数计算:一般以正文主体文字的每行字数与每面行数作为计算各个版心版面字数的基准单位,并且忽略除了行距与字空之外的其她各种间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