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城北湿地公园建设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谷区城北湿地公园建设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由来
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市内绿地、湿地面积相对较少,每到双休日,市民都涌向郊外疗养度假。
平谷区以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明显的地缘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都市现代人。
随着平谷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的建成,新城东、南、西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但新城北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亟待提升,因此,平谷区园林绿化局决定建设城北湿地公园,进一步满足人们观赏游憩的需求。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平谷分局在《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平谷分局关于平谷区城北湿地公园建设工程征求意见的函复》(平规函复字[2013]038号)中“拟建项目与平谷新城规划无矛盾,原则同意湿地公园项目建设”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和程序要求,受平谷区园林绿化局委托,北京博诚立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平谷区城北湿地公园建设工程(以下简称“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经现场踏勘、收集资料、环境监测和公众参与调查后,编制完成了拟建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评价标准
1.2.1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2012)中的二级标准。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建设项目临近的地表水体为洳河,位于项目用地西侧。
根据《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附录A中的“北京市五大水系各河流、水库水体功能划分与水质分类”,洳河属蓟运河水系,洳河上段水体功能为一般鱼类保护区,水质分类为Ⅲ类,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3)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水质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的Ⅲ类标准。
(4)声环境质量标准
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和4a标准。
1.2.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项目职工食堂厨房设施的油烟排放执行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中型有关标准。
(2)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根据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在划定的II、III类水体功能区内,禁止新建排污口,拟建项目位于洳河Ⅲ类水体功能区,禁止新建排污口。
拟建项目运营期工作人员及游客产生的生活污水经防渗化粪池预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进入新建的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
生活污水处理后回用于景观用水,不外排
(3)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拟建项目运营期场界噪声排放标准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22337-2008)中的1类标准。
(4)固体废物
生活垃圾、污泥的处置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有关规定。
2 工程内容
2.1 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平谷区城北湿地公园建设工程。
2、建设单位
建设单位:北京市平谷区园林绿化局。
3、建设地点
项目位于平谷区王辛庄镇,四至范围为:西起平关路,南邻平瑞街,东北两侧为现状村级道路。
4、项目性质:新建。
5、工程总投资:工程总投资(不含工程拆迁占地补偿)23454.04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45万元,占总投资的1.0%。
6、建设进度:本项目计划分2年进行建设(2013-2015年),建设周期为24个月。
前期工作从2013年4月开始,2013年10月开工建设,2015年4月完成主要工程量和竣工验收。
2.2建设内容及规模
平谷区城北湿地公园项目用地面积88.8万平方米(88.8公顷),建筑面积10536.74平方米。
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庭院工程、绿化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等,建设内容及规模见表2-1。
表2-1 项目工程内容表
3 环境质量现状
3.1 大气环境
本次环评对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进行了现场监测,大气监测内容包括PM10、TSP、NO2、SO2,监测数据表明:该地区大气环境质量相对较好,大气质量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
3.2 地表水
该地区地表水体为小辛寨河,小辛寨河各监测断面的各监测因子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均超标,其他因子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 2002)中Ⅲ类标准。
其中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5.18、
2.47、7.20、18.18、16.4、2.9。
3.3 地下水
本次评价引用地下水例行监测资料,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水质较好,各项水质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Ⅲ类标准。
3.4 声环境
拟建项目的各厂界环境噪声均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标准;平瑞街公路监测点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
4 环境影响分析
4.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供暖制冷采用空调,新建餐厅,主要大气污染源为餐饮油烟废气。
拟安装1台静电式油烟净化器,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净化,净化效率>85%,通过排烟管道排放,油烟排放浓度小于2.0 mg/ m3,能够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排放口设置在楼顶平台,距离周围居民较远,环境影响小。
4.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1、项目产生废水的影响
该项目运营后产生的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05万m3/a。
经MBR膜生物反应器深度处理后,可以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 18921-2002)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的水景类标准,处理后中水用于项目的绿化、景观用水,不外排。
2、地表水水质影响分析
本项目为公园建设,一方面依托平谷污水处理厂中水进行植被种植,创建景观园林,另一方面进行项目区整治,改善流域水环境。
本项目的建设,将通过项目区植物净化进一步改善水质,即达到景观水体需求,本项目建设对于项目区小辛寨河水质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项目区域的地表水体功能为Ⅲ类水体,使用再生水补充项目区人工湖及湿地后的水质应满足景观环境用水标准,该标准不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水标准,因此项目设计的水质目标为地表水(GB3838-2002)Ⅲ类标准。
4.3地下水影响分析
防止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措施是切断污染物进入地下水环境的途径。
本项目污水产生量较小,污水成分简单,并且经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不外排至地表,对项目所在地环境影响较小。
4.4噪声影响评价
1、停车场
本项目设置停车场,机动车只在进出停车场时产生噪声,且停车场相邻环境主要是绿地,只要加强管理,禁止鸣笛、且对公园门口及公园内车辆进行有效疏通,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
2、给水泵和污水泵
本项目生活及绿化用水水泵的功率均比较小,运行噪声一般在60-75dB(A)左右。
水泵主要在设备间内运行,噪声源位于房间内,对周围声环境影响不大,可以满足场界达标排放的要求。
3、公园内举办文艺、体育活动会产生生活噪声,建议公园内游园活动及文艺、体育活动应尽量安排在项目区中部及南部,远离项目区北侧的村庄。
4.5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建成后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
该项目最大日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1t/d,其垃圾构成主要为纸质包装盒、废塑料包装、食品垃圾以及部分金属包装材料。
园林类垃圾年产生量约3650t,主要通过院内园林管理人员收集。
所有垃圾经环卫部门清运车,统一运送至平谷垃圾填埋场处置。
公园运营后,管理方与城市环卫部门协调配合,负责园区内部的垃圾收集工作,定点堆放生活垃圾,及时将每日的生活垃圾清运,采用密封垃圾车辆运输,杜绝垃圾散落、乱堆放,避免引起蚊蝇滋生、破坏景观等现象。
只要加强管理,项目区产生的生活垃圾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
4.6生态影响影响评价
1、本工程对水禽鸟类生存没有造成任何影响,反而为更多的生物提供食物资源,改造生境条件。
2、本工程增强了河流系统的廊道,使没有连续的植物、林地、农田加强了联系,形成了完整的河流廊道系统,使生态结构更加稳定。
3、本工程对湿地系统原有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不进行破坏,因而,对系统的协调性不造成影响;
4、本项目增加涵养水源、防风固土、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少了面源污染负荷的作用,净化空气,使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得到加强,生态效益明显。
5 污染防治措施
5.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停车场周边设置绿化带,与活动场所隔离;
2、加强机动车管理,进入停车场的机动车及时熄火,减少怠速尾气的排放量;
3、禁止在园内燃烧枯枝落叶;
4、餐饮油烟采取油烟净化器处理达标后排放。
5.2地表水污染防治措施
1、自建污水处理设施
本项目设计自建一套小型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项目区产生的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为60m3,满足项目日排水56m3的处理要求。
经处理后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后,用于景观绿化,不直排河道和污染地表水体。
2、水体富营养化防治措施
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避免“水华”爆发,应定期检查园区的自循环体系,保证人工湖水体的更新周期,通过水体的流动,增加水体含氧量。
同时,对景观水质定期监测,如引入的中水超标,应和供水单位联系,及时改善供水水质。
5.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1、为防止化肥、农药、杀虫剂大量使用对地下水造成影响,建议使用生物、物理方法防治病害,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
2、污水管线要设置走向标志,设专人定期对污水管线沿线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漏水,及时检修,避免污水渗漏地下。
5.4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项目四周厂界应多种植乔木、灌木等并加大植树密度,形成绿化自然隔
声屏障,以进一步减少噪声影响的范围。
2、水泵等布置在设备间内,设备间使用隔声门,水泵进行基础减震,选用低噪声设备,降低源强。
3、公园内游园活动及文艺、体育活动应尽量安排在项目区中部及南部,远离项目区北侧的居民区。
5.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公园运营后,垃圾应有组织收集清运,避免露天放置和随意丢弃。
管理方要与城市环卫部门协调配合,做好园区内部的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定点堆放生活垃圾,及时将每日的生活垃圾清运至垃圾中转站,采用密封垃圾车辆运输,杜绝垃圾散落、乱堆放、引起蚊蝇滋生、有碍观瞻的现象。
5.6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湖泊注水后即开始进行水生生态系统植物物种的人工培植。
植物系统的构建应当注意不同层次的植物群落,包括挺水、浮水和沉水植物。
避免引入侵略性很强的外来物种。
在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抓紧引种,促进植物群落的快速恢复。
2、每年应对湖区内生态系统加以维护,定期对湖区内植物进行修剪,并保证适当的水体流动和水量交换。
3、对陆生生态系统进行人工维护,包括对不同地区的草本、灌木和乔木进行灌溉,适当的翻耕、施肥、改善土质等。
6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指项目建设单位通过环评工作同公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其目的是:①使公众能了解项目的建设情况,使项目建设能被公众认可;②广泛收集社会各界人士对工程的意见和建议,以增强工程的可行性。
拟建工程公众参与调查根据原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文《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和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京环发[2007]34号《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进行。
6.1公众参与的过程
(1)项目受委托后,在2013年7月29日~8月9日,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向群众公示:项目名称、项目概况、实施单位、评价单位。
环评初稿及报告书的简本完成后于2013年8月19日~8月30日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网址均为当地的平谷政府网。
两次公示的截屏见图6-1。
(2)评价工作进行中,评价单位及建设单位于2013年9月采用发放调查表的方式向周围受影响的群众、干部进行调查访问。
6.2调查对象
本项目开展公众参与的调查对象主要是拟建项目周边的王辛庄村、小辛寨村、大辛寨村的居民及王辛庄镇政府的工作人员。
公众参与调查人群包含了社会不同层次公众,调查结果具有全面性、代表性。
6.3调查方法
为充分了解公众对平谷城北湿地公园的建设意见,切实保护受影响人群的利益,采用了访谈、填写调查表等形式。
调查组首先向被调查对象认真介绍了城北湿地公园工程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项目背景、项目概况、建设规模等,再由被调查人自愿填写公众参与调查表,并发表个人对工程的建议;最后通过整理、汇总进行分析。
6.4调查内容
公众参与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公众是否了解该项目的建设情况、对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是否满意、项目建设对公众带来的哪些影响;公众关注的影响及希望采取何种措施、对项目建设的态度和建议等,详见表6-1。
环评第一次信息公示
环评第二次信息公示
图6-1 拟建项目环评信息公示截屏图
表6-1 公众参与调查表
6.5网上公示结果
1、第一次公示
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于2013年7月29日~2013年8月9日,共计10个工作日,在平谷区政府网站上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网址为:/publish/portal0/tab104/info36389.htm。
公示主要内容为介绍项目概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和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并公布建设单位信息、环评单位信息等。
项目第一阶段公示网上截图见图6-1。
第一次公示期间没有收到公众的反馈意见。
2、第二次公示
建设单位与评价单位于2013年8月19日~8月30日,共计10个工作日,在平谷区政府网站上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网址为:/publish/portal0/tab104/info36450.htm,项目第二阶段公示网上截图见图6-1。
公示期间,没有人发表反对意见。
6.6公众调查结果统计
1、调查时间、调查数量
调查时间:2013年8月28~30日。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发放公众调查问卷100份,被调查个人均位于拟建项目周边区域,其中王辛庄村40份,小辛寨村20份、大辛寨村20份、王辛庄政府20份。
问卷调查情况统计见表6-2和表6-3。
表6-2 个人公众参与情况统计
2、调查结果分析
被调查者当中没有人不同意项目的建设,其中有11人(主要是项目区北王辛庄村的受访者),占调查问卷的11%的人,希望“项目尽快落实、建设,让环境更加美好”;其中2个受访者(王辛庄村)希望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施工噪声、扬尘不要影响到居民生活。
综上所述,9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90%)同意本项目的建设;10人(占
总调查人数的10%)对项目的建设持无所谓的态度;被调查群众均不反对城北湿地公园的建设。
6.7公众建议及采信说明
1、公众的要求和建议
公众提出的建议和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本项目属于公益性项目,有利于环境改善,并提出希望加快项目建设的意见,确保工程按照计划高质高效完成。
(2)公众提出在建设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污染,避免对周边敏感点造成影响。
(3)项目用地内及周围有部分村民农田,公众提出施工过程应避免对农作物的破坏。
2、评价单位采信说明
评价单位采纳公众同意项目建设的意见,尽量减小因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群众造成的影响,建议建设单位采取措施如下:
(1)尽快办理项目前期手续,早日开工建设,确保工程按照计划高质高效完成。
涉及到必须拆迁群众房屋的,建议建设单位多考虑群众利益,给予合理的补偿。
(2)采取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合理选择施工时间,加强施工管理,选择低噪声设备等措施,严格执行环境管理部门和环境评价中提出的降噪措施。
施工期定期对施工道路扫水,避免扬尘等对项目区的影响,在临近项目区的王辛庄村施工时采取隔音围挡。
施工车辆尽量绕行。
(3)应禁止施工场地外占地,禁止将施工营地及料场等设置在项目外农田,不在项目区外农田内堆放渣土、设置施工临时场所等确保不对村民的农作物产生影响。
3、建设单位采信说明
建设单位采纳评价单位的意见。
并且承诺施工期加强管理,施工期在敏感点及敏感地带设置隔声围挡,道路定期洒水等,尽可能减轻对敏感点的影响;不在项目区外农田内堆放渣土、设置施工临时场所等。
6.8公众参与结论
本次调查中受调查公众基本同意建设项目的建设,要求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严格、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落实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可把工程运行后引起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项目运行中,建设单位尽可能地录用适合岗位要求的当地村民进入园区就业,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7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7.1环境效益分析
1、加快提升城北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建设平谷区城北湿地公园,对于保护和恢复小辛寨河流域的森林植被,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实现区域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为建设平谷新城奠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
小辛寨河是平谷新城的城中河,河道穿北部经济开发区而过,在城市景观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公园位于平谷新城西北端,通过对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城市品质,整合开发休闲旅游资源,体现新城滨水、生态、国际、活力、宜居的特色。
为建设新北京、新平谷奠定良好的自然生态基础。
3、为河道蓄水及生态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平谷区再生水厂每年有3000万m3以上的再生水入小辛寨河,用于景观和生态。
湿地建设可为今后河道蓄水及生态功能恢复创造条件。
7.2社会效益分析
1、提升城市形象
绿地作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反映了城市的特色和品质。
公园的建设在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增加市民自豪感的同时还可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为首都树立新世纪国际化大都市形象提供环境支持。
2、解决当地农民就业
根据公园的建设内容、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维护要求等,公园的养护管理和商业服务工作可增加农民就业岗位近100个。
另外公园的停车管理服务、售货等服务亦可增加就业岗位。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8总结论
平谷区城北湿地公园建设工程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平谷新城规划,项目建设有利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突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运营期各污染物能够做到达标排放,在认真落实本报告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衡量,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