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制碱法
联碱设备简介
一、氨压缩机的作用及简介 在氯化铵结晶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t产品需要移出840MJ左右的热量,这部分热量的移出,一般是利用冰机制冷来实现的。 氨压缩机俗称冰机,是冷冻系统的主体设备,其作用是将低压氨蒸气压缩成较高的压力和温度,送入冷凝器冷凝成液氨。
冰机的型号: 压缩工段共有冰机16台 LG31.5A螺杆冰机10台 LG25螺杆冰机6台套
煅烧炉(回转炉)型号及数量: 煅烧工段共有轻灰煅烧炉8台,重质碱煅烧炉1台,凉碱炉3台 φ2500轻灰煅烧炉5台套, φ3000轻灰煅烧炉2台套, Φ3600轻灰煅烧炉1台套, Φ2500重灰煅烧炉1台套 φ2500凉碱炉3台套
结晶工段
氯化铵结晶是使氨母液Ⅰ在结晶器中,借冷却和加盐的作用使氯化铵结晶析出,同时得到合乎制碱要求的母液Ⅱ送回碳化工序制碱用
其基本流程是:氨盐水由塔顶部进入塔内,CO2气分别由塔的底部和中部进入塔内。气液接触发生反应,为增加气液接触面积,在塔内装有多层菌帽,化学反应所放出的热量有冷却箱的冷却水将热量移走,生成的碱液从塔底部的出碱口取出进入过滤机过滤出重碱,反应后剩余的CO2气夹带着微量的NH3气(俗称废气)则由塔顶的废气管排出。
吸氨
换热
碳化
吸氨
分离(干燥)
冷析
过滤
煅烧
澄清
盐析
co2
NacL
AII
MI
MII
AI
co
纯碱
氯化铵
一过程
二过程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事业部现在设有五个工段(车间),从所包括的工序来讲大致可分为: 压缩工段: CO2压缩、冰机制冷、循环水等工序; 碳化工段: 母液吸氨、淡液及母液蒸馏、氨母液Ⅱ碳酸化、重碱过滤等工序; 煅烧工段: 重碱煅烧、轻灰凉碱、重灰、小苏打等工序; 结晶工段: 氯化氨结晶及过滤等工序; 干铵工段: 氯化铵干燥、制精铵等工序。
氨碱法和联合法的比较
氨碱法和联合法的比较主要有氨碱法和联碱法两种,氨碱法是目前工业生产纯碱的主要方法之一。
其特点是原料廉价易得,氨可以循环(损失较少;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易于机械化和自动化)。
但该法原料利用率低,尤其NaCl用率不高。
主要生产过程包括盐水制备、石灰石煅烧、氨盐水制备、及其碳酸化、重碱的分离与煅烧、氨的回收等。
其反应过程如下:CaCO3=CaO+CO2↑-QCaO+H2O=Ca(OH)2+QNaCl+NH3+H2O+CO2=NaHCO3↓+NH4Cl+QNaHCO3=Na2CO3+CO2↑+H2O↑+QNH4Cl+Ca(OH)2=CaCl2+NH3+H2O+Q索尔维法的优缺点:氨碱法使生产实现了连续性生产,食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产品质量纯净,因而被称为纯碱,但最大的优点还在于成本低廉。
认为这方法的主要缺点在于,两种原料组分只利用了一半,即食盐(NaC1)中的钠和石灰(CaCO3)中的碳酸根结合成纯碱(NaCO3)另一半组分食盐中的氯和石灰中的钙结合成了CaCl2,却没有用途。
此法优点: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在整个制取过程中NH3是循环使用的:2NH4Cl+Ca(OH)2=2NH3+CaCl2+2H2O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NH4Cl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转化成CO2,革除了CaCO3制CO2这一工序。
联合法: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用于在工业上制取纯碱(Na2CO3)由侯德榜于1943年发明,是世界上广泛采用的制纯碱法。
联碱法以食盐、氨及合成氨工业副产的二氧化碳为原料,同时生产纯碱及氯化铵,即联合产纯碱与氯化铵,简称"联合制碱"或称"联碱"主要反应为:NaCl+NH3+H2O+CO2=NaHCO3↓+NH4ClNaHCO3=Na2CO3+CO2↑+H2O↑根据加入原料的次数及析出氯化铵温度的不同,联合制碱有多种工艺流程。
制碱法(sanlin)
也一定能办到。”
侯德榜
侯德榜的贡献
第一、揭开了苏尔维法的秘密。 第二、创立了中国人自己的制碱工艺
——侯氏制碱法。 第三、为发展小化肥工业所做的贡献。
纯碱即苏打,化学
式Na2CO3。是一
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途非常广泛。虽
天然 碱
然人们曾先后从盐 (Na2CO3·NaHCO3 ·nH2O )
溶
解
度
NH4Cl
g\100g
水
NaCl
0 10 20
温度/℃
Q7:析出氯化铵后的母液中还存在哪 些离子?这些母液还有用吗?
Na+、NH4+ 、CI-、HCO3- 。 这些母液可以循环使用。
模拟设计流程示范:
硫流 酸程 工示 业意
简硫铁矿 易 设 计 图 空气
SO2、O2
沸腾 净化 接触 冷却
炉 SO2、O2
室 SO3
98.3%硫酸
发
吸收 烟
塔
硫
酸
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工业流程简图
NH3 食盐水 CO2
石灰窑 CO2 沉淀池
NaHCO3 煅烧炉
CaO
NH3
母液
Na2CO3
联合制碱法工业流程简图
CO2
食盐水 CO2
合成氨 NH3 沉淀池 厂
NaHCO3 煅烧炉
NH3
母液
NaCl NH4Cl(副产品)
Na2CO3
Q4:什么情况下溶液中才会析出可溶 性固体?析出固体后的溶液还是饱 和溶液吗? 过饱和;饱和。
Q5:析出碳酸氢钠后的母液中还存在哪 些离子?哪些离子的数目发生了较大变 化?
工业制碱的三种方法及优缺点
工业制碱的三种方法及优缺点嘿,咱今儿个就来聊聊工业制碱的那些事儿!你知道工业制碱有哪三种方法不?先来说说氨碱法。
这就好比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工匠,有自己一套成熟的流程。
它的优点挺明显呀,能大规模生产,产品质量还挺高呢!就像一个靠谱的老伙计,让人放心。
但是呢,它也有缺点呀,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废弃物,对环境可不太友好哟,这就有点让人头疼啦。
再讲讲联合制碱法。
这就像是个机灵的小鬼头,有不少新点子呢!它的优点可不少,能把原料利用率提得高高的,还能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多棒呀!简直就是环保小卫士嘛。
不过呢,它的工艺相对复杂一些,就好像解一道有点难的谜题似的。
还有天然碱法呢。
它呀,就如同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份特别礼物。
优点就是原料直接取自大自然,多省事呀!但是呢,它也不是完美的呀,受到资源分布的限制比较大,不是哪儿都能用上这一招的呢。
你看这三种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优缺点,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就像我们人一样,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氨碱法虽然有环境的困扰,但大规模生产厉害呀;联合制碱法工艺复杂点,但环保呀;天然碱法简单直接,可又受资源限制。
在实际应用中,那可得好好权衡,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这就像我们出门穿衣服,得根据天气、场合来挑,不能随便乱穿不是?要是不考虑清楚,选错了方法,那可就麻烦啦,就像穿错衣服会出丑一样。
所以说呀,了解工业制碱的这三种方法及优缺点可太重要啦!这能让我们在工业生产中更加得心应手,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让我们更好地利用这些方法,为我们的生活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产品,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呀!这三种方法就像是三把钥匙,能打开不同的门,带我们走进不一样的工业世界呢!。
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制碱法的比较
侯氏制碱法与索尔维制碱法的比较一、索尔维制碱法(氨碱法)它是比利时工程师苏尔维(1838~1922)于1892年发明的纯碱制法。
他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
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
其化学反应原理是:NaCl+NH3+H2O+CO2=NaHCO3↓+NH4Cl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
2NaHCO3=Na2CO3+H2O+CO2↑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
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
CaO+H2O=Ca(OH)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优点: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缺点:首先是两种原料的成分里都只利用了一半——食盐成分里的钠离子(Na+)和石灰石成分里的碳酸根离子(CO32-)结合成了碳酸钠,可是食盐的另一成分氯离子(Cl-)和石灰石的另一成分钙离子(Ca2+)却结合成了没有多大用途的氯化钙(CaCl2),因此如何处理氯化钙成为一个很大的负担。
氨碱法的最大缺点还在于原料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2%~74%,其余的食盐都随着氯化钙溶液作为废液被抛弃了,这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二、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它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1890~1974)于1943年创立的。
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
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
其化学反应原理是:C+H2O=CO+H2CO+H2O=CO2+H2联合制碱法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NaHCO3微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滤液是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液。
纯碱的获得
纯碱的获得
制碱法是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利用这些原料之间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生成纯碱的办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
氨碱法,又称索尔维制碱法,是由于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1832-1922)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成功制得碳酸钠而命名。
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是侯德榜先生在氨碱法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的试验改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制造碳酸钠的技术,因为是侯德榜先生首先发现的,故以侯氏制碱法命名。
揭秘联合制碱法
揭秘联合制碱法河南 郭海伦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先生于40年代研究成功的制碱新工艺,又称“侯氏制碱法”。
与氨碱法相比,联合制碱法工艺进步了很多。
此法保持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一方面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另一方面生产出的氯化铵可作氮肥。
是一种制碱和制氨相结合的联合生产方法。
具体流程如下:第一步:将饱和的食盐溶液在冷却时用氨饱和后,在加压下通入二氧化碳(CO 2由CaCO 3分解而来),由于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而析出,即NaCl(饱和) +NH 3+H 2O+CO 2==NH 4Cl+NaHCO 3↓。
第二步:将析出的碳酸氢钠晶体煅烧,即可制得碳酸钠。
2NaHCO 3Na 2CO 3+H 2O+CO 2↑。
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侯氏制碱法的内在原理。
第一步其实是这样两步反应:①NH 3+H 2O+CO 2==NH 4HCO 3 ;②NH 4HCO 3+NaCl== NH 4Cl+ NaHCO 3↓。
在①中,为了让生成的碳酸氢钠尽可能多,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应该达到饱和状态;而二氧化碳原来在水中溶解的并不多,但是由于氨气在水中溶解性大,且氨水呈碱性,故饱和的氨水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气体。
下面是氯化铵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对照表:根据表格数据分析,通常情况下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钠大量析出而氯化铵不析出的原因是:在②中每生成53.5份质量的氯化铵同时会生成84份质量的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所以会形成沉淀。
(思考一下:把碳酸氢钠沉淀过滤以后,滤液中主要存在的离子有哪些?)由于氯化铵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而在低温时却比氯化钠溶解度小,在较低的温度下向滤液中加入磨细的食盐粉末,可使氯化铵单独结晶出来。
在第二步中,生成的碳酸钠就是我们俗称的纯碱,可用于制烧碱、制发酵粉、洗涤剂等。
最后,我们可以总结出联合制减法的优缺点。
优点:①原料利用率高。
实验利用率可达96~97%。
②省掉了氨碱法中的石灰石与焦炭两种原料。
联合制碱法原理方程式
联合制碱法原理方程式
联合制碱法是一种通过合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来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法。
其原理是在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使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然后再用氯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最后通过蒸发和结晶等操作分离出氢氧化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2NaOH + Cl2 → NaCl + NaClO + H2O
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氯气与氢氧化钠发生以下反应: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然后,将氯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
NaCl + NaClO + 2NaOH → 3NaCl + H2O
通过蒸发和结晶等操作,将氯化钠和氢氧化钠分离,得到纯净的氢氧化钠。
联合制碱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制取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提高了生产效率。
而且通过该方法制取的氢氧化钠纯度较高,适用于各种化工和制药工艺中。
在实际生产中,联合制碱法需要控制反应条件和操作参数,以确保
反应的顺利进行和产物的纯度。
例如,需要控制氯气的通入速度和浓度,以及反应温度和压力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合理设计反应设备和操作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联合制碱法是一种通过合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来制取氢氧化钠的化学方法。
该方法的原理是通过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然后再用氯化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最后通过蒸发和结晶等操作分离出氢氧化钠。
该方法具有高效、高纯度的特点,在化工和制药工艺中有广泛应用。
高考化学阅读1 侯氏制碱法简介
化学高考阅读资料(一侯氏制碱法又称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发明的。
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
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
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氨气时的废气。
该法是索尔维制碱法的改进,提高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克服了氨碱法的不足,曾在全球享有盛誉,得到普遍采用。
变换气制碱的联碱工艺是我国独创,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侯氏制碱法对我国的化学工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1. 什么是纯碱纯碱(碳酸钠化学式为Na2CO3,俗名纯碱,又称苏打、碱灰,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纯碱的用途很广,一般都是利用它的碱性。
它可用于制造玻璃,如平板玻璃、瓶玻璃、光学玻璃和高级器皿;还可利用脂肪酸与纯碱的反应制肥皂;在硬水的软化、石油和油类的精制、冶金工业中脱除硫和磷、选矿、以及铜、铅、线、锡、铀、绍等金属的制备、化学工业中制取钠盐、金属碳酸盐、漂白剂、填料、洗漆剂、催化剂及染料等均要用到它,在陶瓷工业中制取耐火材料和釉也要用到纯碱。
纯碱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用于制化学品、清洗剂、洗漆剂、也用于照相术和制医药品。
绝大部分用于工业,一小部分为民用。
在工业用纯碱中,主要是轻工、建材、化学工业,约占三分之二;其次是冶金、纺织、石油、国防、医药及其它工业。
2.纯碱生产的历史纯碱是人类最早制取和使用的化学物质之一。
7000多年以前,天然的碳酸钠首先是从幼发拉底河边生长的花的灰跟中提取的。
大约5500年以前埃及人也开始用一种从湖水蒸发中提取的天然纯碱,生产装饰玻璃和作为铅酸硅砂聚和肥皂的一种成份。
当人们从海藻类植物的灰中提取丰富的钠碱时,也从木材灰中得到了丰富的钾碱。
用天然植物生产钾碱的方法一直延续到1870年,德国JP始采含钾盐矿才结束。
1790年获得专利权的路布兰制碱法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大规模化学制碱法。
用此方法建成的碱厂曾遍布整个欧洲。
侯氏联合制碱法原理
侯氏联合制碱法原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侯氏联合制碱法原理,这可真是个了不起的玩意儿!
你想想看啊,纯碱,那可是在咱们生活中到处都用得着的东西呢!以前咱都得靠从外国进口,多憋屈呀!但侯氏联合制碱法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咱们自己生产纯碱的大门。
这侯氏联合制碱法啊,就像是一场奇妙的化学反应大冒险!它先让氨气和二氧化碳这俩小伙伴在饱和食盐水中相遇,哇,就这么一碰撞,碳酸氢钠这个小家伙就诞生啦!就好像是变魔术一样,神奇吧?然后呢,把碳酸氢钠分离出来,加热一下,它就变成纯碱啦!这过程不就像是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嘛!
咱再细细琢磨琢磨,这氨气就像是个机灵的小助手,跑来跑去帮忙促成反应。
二氧化碳呢,就像个大力士,和氨气一起推动着整个过程前进。
而食盐,那就是这场大冒险的舞台呀!
你说这侯氏联合制碱法是不是特别厉害?咱中国人就是牛啊!靠着自己的智慧和努力,解决了这么重要的问题。
有了它,咱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买纯碱啦!咱可以自己生产,想用多少就用多少,多带劲!
这就好比咱自己家里有了一口神奇的井,随时都能打出清甜的泉水来。
以前得去老远的地方挑水,现在可好啦,就在自家门口,方便得很呢!而且这口井还能不断地涌出好东西,给咱的生活带来便利和惊喜。
侯氏联合制碱法不仅让咱们有了纯碱,还带动了好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呢!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样,它点燃了咱们工业发展的希望之火。
朋友们,咱可得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啊!要知道,这背后是多少人的心血和努力呀!咱们得好好利用侯氏联合制碱法,让它为咱们的生活添彩,为咱们的国家助力!让咱们一起为侯氏联合制碱法点赞,为咱们伟大的祖国点赞!。
索尔维制碱法与侯氏制碱法(也叫做氨碱法与联碱法)
联合制碱法与氨碱法比较,其最大的优点是使 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应用同量的食 盐比氨碱法生产更多的纯碱。另外它综合利用 了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生 产出两种可贵的产品——纯碱和氯化铵。将氨 厂的废气二氧化碳,转变为碱厂的主要原料来 制取纯碱,这样就节省了碱厂里用于制取二氧 化碳的庞大的石灰窑;将碱厂的无用的成分氯 离子(Cl-)来代替价格较高的硫酸固定氨厂 里的氨,制取氮肥氯化铵。从而不再生成没有 多大用处,又难于处理的氯化钙,减少了对环 境的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 充分体现了大规模联合生产的优越性。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 它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
(1890~1974)于1943年创立的。 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 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 品的方法。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 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 的废气。其化学反应原理是: C+H2O=CO+H2 CO+H2O=CO2+H2
1922)于1892年发明的纯碱制法。他以 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 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 碱。先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 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 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其化学反应原 理是: NaCl+NH3+H2O+CO2=NaHCO3↓+
NH4Cl
联合制碱法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 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 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NaHCO3微小晶体, 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滤液是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 的溶液。第二个过程是从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滤液 中结晶沉淀出氯化铵晶体。由于氯化铵在常温下的溶 解度比氯化钠要大,低温时的溶解度则比氯化钠小, 而且氯化铵在氯化钠的浓溶液里的溶解度要比在水里 的溶解度小得多。所以在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 细粉状的氯化钠,并通入氨气,可以使氯化铵单独结 晶沉淀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氯化铵产品。 此时滤出氯化铵沉淀后所得的滤液,已基本上被氯化 钠饱和,可回收循环使用。其工业生产的简单流程如 图所示。
6-25-10-侯氏制碱法流程及原因
侯氏制碱法流程及原因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侯氏制碱法:工艺流程与科学原理探析在中国化学工业史上,侯德榜先生的名字与他的伟大发明——侯氏制碱法紧密相连。
联合制碱法和氨碱法的异同点
联合制碱法和氨碱法的异同点The joint soda ash process and the ammonia soda process are both important methods for the production of soda ash, but they differ in several key aspects. Firstly, let's explore the similarities between the two processes.Both processes utilize ammonia as a critical reactant in the production of soda ash. Ammonia reacts with various substances to form the desired alkali compound. Additionally, both methods involve the use of heat to facilitate chemical reactions and the separation of products. These similarities reflect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chemical manufacturing, where reactants are combined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to produce desired products.Now, let's delve in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processes. The joint soda ash process, also known as the Hou's process, is an integrated method that combines the production of ammonia, carbon dioxide, and soda ash in a single system. This process efficiently utilizes by-products from one stage as reactants in the next, reducing waste and enhancing overall efficiency. On the other hand, the ammonia soda process, also known as the Solvay process, focuses primarily on the production of soda ash using ammonia and salt as the main reactants. This process typically operates as a standalone system, without the integration of ammonia production.Furthermore, the joint soda ash process often employs modern technologies such as automation and process control to optimiz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environmental impact. In contrast, the ammonia soda process may have a more traditional setup, depending on the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and the age of the facility.In summary, the joint soda ash process and the ammonia soda process share some fundamental similarities in their use of ammonia and heat in the production of soda ash. However, they differ significantly in their approach, with the joint soda ash process emphasizing integration and efficiency, while the ammonia soda process focuses on standalone soda ash production.联合制碱法和氨碱法在生产纯碱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但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关键差异。
联合制碱法原理化学方程式
联合制碱法原理化学方程式联合制碱法原理联合制碱法是一种常用的制碱方法,通过将硫酸钠和氯化钠混合加热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反应。
该方法可以大规模生产氢氧化钠,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
反应方程式联合制碱法的反应方程式如下:Na2SO4 + 2NaCl + 2H2O → 2NaOH + 2HCl + SO2↑反应说明上述反应中,硫酸钠(Na2SO4)和氯化钠(NaCl)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同时释放出氯化氢(HCl)和二氧化硫(SO2)气体。
此反应是一个水解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综合过程。
硫酸钠在加热条件下会分解成Na2O和SO3,Na2O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而SO3则进一步分解成SO2气体。
另一方面,氯化钠在高温下分解成氯离子和钠离子,氯离子与水反应产生氯化氢气体。
通过这个反应,可以将氯化钠和硫酸钠这两种廉价和易得的原料,转化为氢氧化钠和其他有用的化学品,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联合制碱法广泛应用于氢氧化钠的生产。
以氯化钠和硫酸钠作为原料,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被用于生产肥皂、玻璃、纸张等工业产品,在制药、冶金等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制药领域,氢氧化钠被用于中和反应,调节药物的酸碱度,控制反应的进程。
在冶金领域,氢氧化钠被用于矿石的浸出、去除杂质等工艺过程中。
总结联合制碱法通过硫酸钠和氯化钠的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其他有用的化学品。
该方法在化学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制碱法的反应方程式和具体的应用举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联合制碱法的原理和作用。
联合制碱法原理联合制碱法是一种常用的制碱方法,通过将硫酸钠和氯化钠混合加热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反应。
该方法可以大规模生产氢氧化钠,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中。
反应方程式联合制碱法的反应方程式如下:Na2SO4 + 2NaCl + 2H2O → 2NaOH + 2HCl + SO2↑上述反应中,硫酸钠(Na2SO4)和氯化钠(NaCl)在加热的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OH),同时释放出氯化氢(HCl)和二氧化硫(SO2)气体。
2.3两种制碱方法
2.3纯碱制造技术的发展无水碳酸钠,俗名纯碱、苏打。
它是玻璃、造纸、肥皂、洗涤剂、纺织、制革等工业的重要原料,还常用作硬水的软化剂,也用于制造钠的化合物。
它的工业制法主要有氨碱法和联合制碱法两种。
一、氨碱法(又称索尔维法)它是比利时工程师苏尔维(1838~1922)于1861年发明的纯碱制法。
他以食盐(氯化钠)、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来制取纯碱。
1、盐水精制(加熟石灰、纯碱,除去镁离子、钙离子)2、使氨气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而成氨盐水,即盐水氨化。
3、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溶解度较小的碳酸氢钠沉淀和氯化铵溶液,氨盐水碳酸化。
NaCl+NH3+H2O+CO2=NaHCO3↓+NH4Cl4、将经过滤、洗涤得到的NaHCO3微小晶体,再加热煅烧制得纯碱产品,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回收循环使用。
2NaHCO3=Na2CO3+H2O+CO2↑5、含有氯化铵的滤液与石灰乳[Ca(OH)2]混合加热,所放出的氨气可回收循环使用。
CaO+H2O=Ca(OH)2,2NH4Cl+Ca(OH)2=CaCl2+2NH3↑+2H2O氨碱法的优点是: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但氨碱法也有许多缺点:原料食盐的利用率只有72%~74%,氯化钙溶液数量大、难处理。
二、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它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1890~1974)于1943年创立的。
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
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氢气时的废气。
其化学反应原理是:C+H2O=CO+H2,CO+H2O=CO2+H2联合制碱法包括两个过程:第一个过程与氨碱法相同,将氨通入饱和食盐水而成氨盐水,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沉淀,经过滤、洗涤得NaHCO3微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滤液是含有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液。
侯氏联合制碱法
侯氏联合制碱法在工业上纯碱用途极为广泛。
而在古代,人们虽曾先后学会了从草木灰提取碳酸钾和从盐碱地及盐湖等天然资源获得碳酸钠,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1791年和1862年,分别由法国医生路布兰和比利时人索尔维先后开创了以食盐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路布兰制碱法”和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索尔维制碱法”(又称氨碱法)。
“索尔维法”以其能连续生产、食盐利用率高(70%左右)、产品质量纯净且成本低廉等优点,逐渐取代了“路布兰法”,致使纯碱价格大大下降。
英、法、德、美等国相继建立大规模生产纯碱的工厂,并发起组织索尔维公会,对会员国以外的国家实行技术封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亚交通梗塞,我国所需纯碱由于均从英国进口,一时间纯碱非常短缺,一些以纯碱为原料的民族工业难以生存。
1917年,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永利碱业公司,决心打破洋人的垄断,生产出中国造的纯碱。
并于1920年聘请当时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出任总工程师。
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侯德榜先生于1921年毅然回国就任。
他全身心地扑在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最后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
1924年8月,塘沽碱厂正式投产。
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
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在范旭东先生赞同下,侯德榜先生毅然将他摸索出的制碱方法写成专著,公诸于世。
该书1933年由美国化学会出版,轰动了科学界,被誉为首创的制碱名著,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接着侯德榜先生为进一步提高食盐的利用率、改进索尔维制碱法在生产中生成大量CaCl2废弃物这一不足,继续进行工艺探索。
1940年完成了新的工艺路线,其要点是在索尔维制碱法的滤液中加入食盐固体,并在30 ℃~40 ℃下往滤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气,使它达到饱和,然后冷却到10℃以下,结晶出氯化铵(一种化肥),其母液又可重新作为索尔维制碱法的制碱原料。
联合制碱法原理方程式
联合制碱法原理方程式
联合制碱法化学方程式是:NaCl(饱和)+CO2+NH3+H2O=NaHCO3↓+NH4Cl。
然后再对生成物加热,2NaHCO3=Na2CO3+H2O+CO2↑,条件为加热。
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于1943年发明的。
是将氨碱法和合成氨法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
原料是食盐、氨和二氧化碳。
合成氨厂用水煤气制取氨气时的废气。
联合制碱法与索尔维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最大的优点是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以上。
2.另外它综合利用了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生产出两种可贵的产品——纯碱和氯化铵。
将氨厂的废气二氧化碳,转变为碱厂的主要原料来制取纯碱,这样就节省了碱厂里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庞大的石灰窑。
3.将碱厂的无用的成分氯离子(Cl-)来代替价格较高的硫酸固定氨厂里的氨,制取氮肥氯化铵。
从而不再生成没有多大用处,又难于处理的氯化钙,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大大降低了纯碱和氮肥的成本,充分体现了大规模联合生产的优越性。
侯氏制碱法
他首先分析了索尔维制碱法的缺点, 发现主要在于原料中各有一半的成 分没有利用上,只用了食盐中的钠 和石灰中碳酸根,二者结合才生成 了纯碱。食盐中另一半的氯和石灰 中的钙结合生成了氯化钙,这个产 物都没有利用上。那么怎祥才能使 另一半成分变废为宝呢?他想呀想, 设计了好多方案,但是一一都被推 翻了氯化钠,可取 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再加 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 (6)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 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 a c 。 (a) 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 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 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 NH4Cl纯度
后来他终于想到,能否把索尔维制碱法和合 成氨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制碱用的氨和二氧化 碳直接由氨厂提供,滤液中的氯化铵加入食盐水, 让它沉淀出来。这氯化铵既可作为化工原料,又 可以作为化肥,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食盐的利用 率,还可以省去许多设备,例如石灰窑、化灰桶、 蒸氨塔等。设想有了,能否成功还要靠实践。于 是地又带领技术人员,做起了实验。 l次、2次、10次、100次……一直进行了500多 次试验,还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才把试验搞成 功,使设想成为了现实。
(2005上海)26.我国化学侯德榜改革国外的纯碱生产工 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下:
(1)上述生产纯碱的方法称,副产品的一种用 为 化肥或电解液 。 (2)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是 NH3+CO2+H2O+NaCl=NH4Cl+NaHCO3↓ 。 (3)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化学式
。 (4)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 设计了 I (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的循环。从沉淀池 中取出沉淀的操作是 过滤
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之所以沉淀是因为它的溶解度较小。
根据NH4Cl 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 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 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 ~283K(5 ℃~10 ℃ )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 单独结晶析出供做氮肥。
化学原理
侯氏制碱法又名联合制碱法(1)NH3+H2O+CO2=NH4HCO3 (2)NH4HCO3+NaCl=NH4Cl+NaHCO3↓ (3)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即:①NaCl(饱和)+NH3+H2O+CO2=NH4Cl+NaHCO3↓ 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优点
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 %;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CO 转化成CO2 ,革除了CaCO3 制CO2 这一工序。
注:纯碱就是碳酸钠
国外研究情况(1862年至一战前)
碳酸钠用途非常广泛。
虽然人们曾先后从盐碱地和盐湖中获得碳酸钠,但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1862年,比利时人索尔维(Ernest Solvay 1838—1922)发明了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碳酸钠的“索尔维制碱法”(又称氨碱法)。
此后,英、法、德、美等国相继建立了大规模生产纯碱的工厂,并组织了索尔维公会,对会员以外的国家实行技术封锁。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亚交通梗塞。
由于我国所需纯碱都是从英国进口的,一时间,纯碱非常缺乏,一些以纯碱为原料的民族工业难以生存。
1917年,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在天津塘沽创办了永利碱业公司,决心打破洋人的垄断,生产出中国的纯碱。
他聘请正在美国留学的侯德榜先生出任总工程师。
侯氏制碱法的产生和发展
1920年,侯德榜先生毅然回国任职。
他全身心地投入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终于摸索出了索尔维法的各项生产技术。
1924年8月,塘沽碱厂正式投产。
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
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侵华战争,他们看中了南京的硫酸铵厂,为此想收买侯德榜,但是遭到侯德榜的严正拒绝。
为了不使工厂遭受破坏,他决定把工厂迁到四川,新建一个永利川西化工厂。
制碱的主要原料是食盐,也就是氯化钠,而四川的盐都是井盐,要用竹筒从很深很深的井底一桶桶吊出来。
由于浓度稀,还要经过浓缩才能成为原料,这样食盐成本就高了。
另外,索尔维制碱法的致命缺点是食盐利用率不高,也就是说有30%的食盐要白白地浪费掉,这样成本就更高了,所以侯德榜决定不用索尔维制碱法,而另辟新路。
他首先分析了索尔维制碱法的缺点,发现主要在于原料中各有一半的比分没有利用上,只用了食盐中的钠和石灰中碳酸根,二者结合才生成了纯碱。
食盐中另一半的氯和石灰中的钙结合生成了氯化钙,这个产物都没有利用上。
那么怎祥才能使另一半成分变废为宝呢?他想呀想,设计了好多方案,但是—一都被推翻了。
后来他终于想到,能否把索尔维制碱法和合成氨法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制碱用的氨和二氧化碳直接由氨厂提供,滤液
中的氯化铵加入食盐水,让它沉淀出来。
这氯化铵既可作为化工原料,又可以作为化肥,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食盐的利用率,还可以省去许多设备,例如石灰窑、化灰桶、蒸氨塔等。
设想有了,能否成功还要靠实践。
于是地又带领技术人员,做起了实验。
l次、2次、10次、100次……一直进行了500多次试验,还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才把试验搞成功,使设想成为了现实。
这个制碱新方法被命名为“联合制碱法”,它使盐的利用率从原来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
此外,污染坏境的废物氯化钙成为对农作物有用的化肥——氯化铵,还可以减少1/3设备,所以它的优越性在大超过了索尔维制碱法,从而开创了世界制碱工业的新纪元
侯氏制碱法的发明特点和原理
发明特点
针对索尔维法生产纯碱时食盐利用率低,制碱成本高,废液、废渣污染环境和难以处理等不足,侯德榜先生经过上千次试验,在1943年研究成功了联合制碱法。
这个新工艺是把氨厂和碱厂建在一起,联合生产。
由氨厂提供碱厂需要的氨和二氧化碳。
母液里的氯化铵用加入食盐的办法使它结晶出来,作为化工产品或化肥。
食盐溶液又可以循环使用。
为了实现这一设计,在1941一1943年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中,在侯德榜的严格指导下,经过了500多次循环试验,分析了2000多个样品后,才把具体工艺流程定下来,这个新工艺使食盐利用率从70%一下子提高到96%,也使原来无用的氯化钙转化成化肥氯化铵,解决了氯化钙占地毁田、污染环境的难题。
这方法把世界制碱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赢得了国际化工界的极高评价。
1943年,中国化学工程师学会一致同意将这一新的联合制碱法命名为“侯氏联合制碱法”。
所谓“联合制碱法”中的“联合”,指该法将合成氨工业与制碱工业组合在一起,利用了生产氨时的副产品CO2,革除了用石灰石分解来生产,简化了生产设备。
此外,联合制碱法也避免了生产氨碱法中用处不大的副产物氯化钙,而用可作化肥的氯化铵来回收,提高了食盐利用率,缩短了生产流程,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纯碱的成本。
联合制碱法很快为世界所采用。
发明原理
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
也就是很多初中高中教材所说的复分解反应应有沉淀、气体和难电离的物质生成。
他要制纯碱(Na2CO3),就利用NaHCO3在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所以先制得NaHCO3,再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
要制得碳酸氢钠就要有大量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就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在溶液中就有了大量的钠离子、铵根离子、氯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这其中NaHCO3溶解度最小,所以析出,其余产品处理后可作肥料或循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