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明白纸
《小麦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综合运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提高小 麦病虫害防治效果。
05 化学防治与物理 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
农药选择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如拟除虫菊酯类、有机磷类等。
用药时机
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 确定最佳用药时期。
用药方法
采用喷雾、喷粉、拌种等方式, 确保农药均匀覆盖小麦植株。
《小麦病虫害防治》ppt课 件
contents
目录
• 小麦病虫害防治概述 • 常见小麦病害及其防治 • 常见小麦虫害及其防治 • 农业防治与生物防治技术 • 化学防治与物理防治技术 • 小麦病虫害防治实践案例分享
01 小麦病虫害防治 概述
小麦病虫害的种类与危害
常见的小麦病害
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
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等, 这些病害会导致小麦叶片枯黄、生长 受阻、产量下降。
注意事项
避免长期使用单一农药, 注意农药的残留和环境污 染问题。
防治现状及挑战
防治现状
目前,我国小麦病虫害防治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推广抗病品种、改进施药技术等措施, 有效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率。
面临的挑战
随着气候变化和耕作制度的改变,小麦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种类也在发生变化,给防治工作 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采取更加环保、高效的 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
利用灯光诱杀成虫; 设置毒饵诱杀幼虫。
化学防治
在播种前用农药拌种 或在害虫发生期用高 效低毒农药进行灌根 处理。
04 农业防治与生物 防治技术
农业防治技术
01
02
03
04
选用抗病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种植、对主要病 害具有较好抗性的小麦品种。
全国通用技术明白纸(卷一)-经济动物篇
全国通用技术明白纸(卷一)——经济动物篇主编:张群山副主编:王文生李彦捷罗云川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全国通用技术明白纸编委会主编:张群山副主编:王文生李彦捷罗云川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列)白金明曹连梅范丽冯自强顾君胡丽荣纪绍勤金广慧李丽琴廖云娇刘敏刘高洁乔沙宋青田娣王强王慧迎王吉凤王青立王艳英魏微薛德军颜蕴杨勇杨雄年游洪峰苑青微张凤鑫周利萍引言本卷精选各地农民生产实际中遇到的有关病虫害防治方面的问题。
内容涵盖经济作物(核桃、枣子、苹果、板栗等)、粮食作物(小麦、水稻、玉米等)、各类蔬菜、家畜(猪、牛、羊等)以及各类经济动物等种养殖过程中遇到的相关病虫害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由中国知网的编辑人员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寻找相关文献,阅读并提炼出相关问题的答案。
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实用、科学的技术方法,全面提升农民的科学素质。
本产品适合各级农技推广人员、农村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大学生村官使用。
目录第一章禽类养殖 (1)第二章鱼类养殖 (6)第一节罗非鱼主要品种及其健康养殖技术 (6)第二节泥鳅养殖技术 (9)第三节稻田养鱼技术要点 (10)第三章特种经济动物养殖 (12)第一节关于蜜蜂优质高产养殖技术 (12)第二节大棚土元养殖新技术 (13)第三节种桑养蚕技术要点 (14)第四节夏季獭兔管理技术问答 (16)第五节夏季养兔技术要点 (17)第一章禽类养殖柴鸡放养怎样提高产蛋率柴鸡,又叫笨鸡,具有耐粗饲、适应性、觅食性、遗传性能稳定、就巢性强和抗病力强等特性。
公鸡6月龄平均体重为2公斤,母鸡为1.5公斤;性成熟为6.5个月,8月龄开产;600日龄产蛋量180~210个(7~9公斤),平均蛋重40~42克,蛋壳颜色多为白色、浅褐色;其蛋黄比例大且颜色发黄,蛋清黏稠,色泽鲜艳,适口性好;其肉质鲜嫩,肉味鲜美,风味独特,十分可口。
柴鸡适于家庭散养和在山坡、林地、荒地、果园、大田作物中放养。
采用放牧与补饲相结合的方式,让鸡在宽广的放牧场地上得到充足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和运动,采食青草、虫蛹、籽实等各种营养丰富的饲料。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明白纸
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明白纸
小涧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2012年3月12日
去年秋种气候适宜,土壤墒情充足,小麦播期集中,出苗齐全,苗情长势明显好于上年同期。
但部分农民因担心小麦播种后发生干旱或低温等灾害天气,盲目加大播种量,导致群体偏大,叶片狭长、分蘖缺位,根系发育差个体生长瘦弱,小麦旺长现象比较严重。
小麦冬前旺长将带来脱肥早衰,抗冻、抗病和抗倒伏能力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今年春季田管要因地制宜,分类管理,现提出春季麦田管理技术意见。
一、控制旺长
对群体偏大,叶片倒伏的旺长麦田和一类苗麦田,返青期不要追肥,返青起身期亩用壮丰安50克或国光矮丰50克兑水30公斤喷雾,控制叶片生长和基部节间伸长,防止后期倒伏。
二、普遍重施拔节肥
拔节期(3月下旬-4月上旬)趁雨追施拔节肥,根据苗情和品种特性,一般烟农19、烟农5158、等高杆品种,每亩追施尿素7.5公斤左右;济麦22、良星66、皖麦68等中杆品种,亩施尿素10公斤左右,促进分蘖成穗,增加穗粒数,防止早衰。
三、综合防治病虫害
1.麦田化学除草:对于年前没有进行化除的田块要在春季后及早进行麦田化除。
可选用5.8%麦喜10毫升或20%使它隆乳油5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
2.防治虫害:对于麦蜘蛛和麦蚜要进行药剂防治。
可以选用40%氧乐果乳油每亩100毫升或20%哒螨灵乳油30毫升加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10克兑水30公斤喷雾。
3.预防小麦纹枯病:由于今年小麦长势好,小麦纹枯病发生和去年相比要重些,必须及早施药预防,要在小麦起身期至拔节期施药。
每亩用15%井蜡蚜水剂120毫升或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
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小麦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马秀丽小麦是甘肃省麻尼寺沟乡主要的农作物,甘肃省地处我国西部,地形比较复杂,主要为旱作农业。
小麦作为这里的主要农作物,对地区的经济和人民的生计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对此地的小麦病虫害防治是农技站的一大任务。
一、小麦生长中主要的病虫害1、小麦纹枯病在小麦的返青期到拔节期之间常常出现纹枯病。
小麦得纹枯病的表现症状是,麦叶鞘处出现椭圆形、水渍状的灰白病斑,它会随着小麦的生长逐渐变化,慢慢转变为灰绿色或者浅褐色,再向上部的叶片扩散,到最后变成一种肉眼可见的菌核。
纹枯病害严重的时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小麦植株会大量枯死,小麦产量大幅降低。
2、小麦锈病锈病也是小麦种植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病害,影响着小麦的生长和发育。
在小麦种植期间,经常出现条锈病与叶锈病的症状。
特别是条锈病,影响小麦叶片的生长,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叶稍与麦穗的发育。
在叶锈病实际发生的过程中,影响到小麦的叶面与叶稍,就会导致产量的下滑。
因此对锈病的防治是很有必要的。
3、小麦白粉病白粉病在小麦的苗期到成株期都有可能发生,是最常见的小麦病害之一。
它的主要表现症状在叶片上,在小麦刚染病时,叶片上会出现黄色的小斑点。
当病情加重时,黄色的小斑点会变成圆形的大斑点,并且,叶片背面的斑点比较少,正面的斑点比较多,叶片上部的斑点也比下部的斑点要多。
当斑点变得非常多时,它们就会聚集起来,吸收叶片的营养成分,直到叶片变黄、死去。
在小麦得病的后期,叶片表面会出白色的霉层,霉层渐渐变化,从白到浅褐。
如果是小麦的根部感染白粉病会影响小麦整体的平衡性,导致小麦斜倒。
4、粘虫虫害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常常出现粘虫虫害。
粘虫是杂食性的虫子,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在粘虫虫害比较严重的时候,小麦的叶片会受到破坏性的影响,导致产量降低,甚至可能完全没有收获。
对于粘虫虫害如此强大的破坏力,一定要做好防治工作。
5、吸浆虫虫害吸浆虫虫害常出现于小麦返青时期,在欧、亚、非等小麦种植国家都广泛出现。
2024年小麦后期“一喷三防”实施方案
2024年小麦后期“一喷三防”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随着气候变化和农业发展的趋势,农作物病虫害问题日益突出。
特别是小麦后期生长阶段,常常受到多种病虫害侵害,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
因此,为了保障小麦后期生长的稳定和健康,我们提出了“一喷三防”实施方案。
该实施方案的目标是通过一次喷药,综合防治小麦后期的主要病虫害,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二、实施策略1. 综合防治病虫害小麦后期常见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白粉病、赤霉病、锈病、蚜虫等。
为了综合防治这些病虫害,我们的实施方案将采取以下策略:(1) 种植抗病虫害品种:选用抗病虫害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
(2) 合理施肥:通过合理施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抵抗病虫害的侵害。
(3) 科学灌溉:科学灌溉有助于维持土壤湿度和植株生长状况,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4) 及时采摘病虫害部位:发现病虫害部位及时采摘,防止病虫的扩散和传播。
2. 一次喷药针对小麦后期的病虫害,我们提出了一次喷药的方案。
具体步骤如下:(1) 选择合适的药剂:根据不同的病虫害,选择适合的药剂进行喷药,确保有效防治。
(2) 喷药时间:在小麦后期病虫害易发生的时期,如小麦灌浆期或抽穗期,选择合适的时候进行喷药。
(3) 喷药方法:采用喷雾器对小麦进行均匀喷药,确保药剂能够覆盖整个植株表面。
(4) 喷药量控制:根据实际病虫害情况,控制喷药量,避免过量使用药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环境友好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我们提出了以下措施:(1) 选择低毒、高效的药剂:选择低毒、高效的药剂进行喷药,减少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2) 善用生物防治方法:结合生物防治方法,如利用天敌和有益微生物来控制病虫害,减少对化学药剂的依赖。
(3) 善用农业机械化:通过农业机械化的应用,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喷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4. 监测和评估为了确保“一喷三防”方案的实施效果,我们建议实施监测和评估措施:(1) 定期巡查:定期巡查小麦田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小麦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
小麦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近年来,受耕作方式变化和气候异常等因素影响,我国小麦茎基腐病、纹枯病、全蚀病、黑穗病等多种土传、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小麦条锈病、白粉病等气传病害也呈早发、重发态势,对小麦安全生产构成较大威胁。
做好小麦秋冬季病虫防控工作,全面推进小麦秋播药剂拌种,不仅可以高效预防土传、种传病害和地下害虫,还可有效控制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等病虫秋季发生危害,显著降低来年发生基数、减轻小麦生长中后期防治压力,是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的重要措施。
一、防控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实施“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的防控策略,全面落实播前精细整地、种植抗性品种、药剂拌种包衣、合理适期晚播、秋苗期达标防治等措施,预防和控制小麦种传与土传病害、地下害虫以及秋冬季苗期病虫危害,为全年小麦病虫害防控打牢基础。
二、防控目标2023年全国冬小麦秋播药剂拌种覆盖率总体稳定在90%以上,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黄淮海小麦、玉米两熟区,以及西南、西北、汉水流域小麦条锈病冬繁区,力争做到药剂拌种全覆盖、杜绝“白籽下地”;长江中下游、江淮小麦、水稻两熟区,药剂拌种率保持在85%以上。
三、防控对象根据各小麦种植区秋冬季病虫害发生特点,确定重点防控对象,因地制宜开展防控。
黄淮海麦区重点防控茎基腐病、纹枯病、根腐病、白粉病、黄花叶病毒病、孢囊线虫病、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等病虫。
长江中下游麦区重点防控纹枯病、黑穗病、麦蚜、麦蜘蛛、灰飞虱等病虫,关注茎基腐病。
华北麦区重点防控根腐病、茎基腐病、全蚀病、麦蚜、麦蜘蛛等病虫。
西北麦区重点防控条锈病、白粉病、黄矮病、雪霉叶枯病(新疆地区)、麦蚜、麦蜘蛛等病虫。
西南麦区重点防控条锈病、麦蚜和麦蜘蛛等病虫。
四、关键防控技术措施(一)种植抗(耐)性品种因地制宜优化抗(耐)性优良品种布局。
黄淮、长江中下游条锈病流行区,种植成株期抗性或慢锈性品种;西北、西南等条锈病菌越夏、冬繁区,种植全生育期抗病品种,提高中高抗品种种植比例,控制条锈病初始菌源量;长江中下游、黄淮、华北等小麦赤霉病、白粉病、茎基腐病发生区,选择对赤霉病、白粉病、茎基腐病等具较好抗(耐)性品种;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常发区、新发区,选择种植对土传病毒病抗性较强的品种。
小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小麦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小麦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但小麦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和质量。
为了有效防控小麦病虫害,保障小麦的产量和质量,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应运而生。
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是指在尽量不使用或减少化学农药的情况下,通过综合利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手段,实现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控,达到安全、高效、环保的目的。
下面将从生物防控、物理防控和化学防控三个方面介绍小麦病虫害的绿色综合防控技术。
一、生物防控(一)生物防控的定义生物防控是指利用天敌、寄生天敌、病毒、细菌、真菌等天然生物资源,实现对病虫害的控制。
生物防控是一种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通常不会对环境和人畜安全造成危害。
(二)生物防控在小麦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1. 天敌的引入天敌是指对小麦病虫害具有天敌作用的昆虫。
通过人工繁育和放飞天敌,可以控制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引入寄生性蜂类对小麦蚜虫进行天敌防治,可以有效减少小麦蚜虫的危害。
2. 病毒、细菌、真菌的利用部分病毒、细菌、真菌对小麦的害虫和病害具有控制作用。
通过选育适合的病毒、细菌、真菌菌株,可以实现对小麦病虫害的生物防控。
利用拮抗真菌对小麦白粉病进行生物防控,可以有效降低白粉病的发生率。
3. 植物的抗病抗虫性利用通过选育抗病、抗虫小麦品种,可以使小麦在遭受病虫害侵害时,减轻病虫害对小麦的损害,达到生物防控的效果。
(二)物理防控在小麦病虫害防控中的应用1. 高温熏蒸通过将受到害虫侵袭的小麦种子或土壤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可以杀灭大部分病原微生物和虫害,起到物理防控的效果。
2. 低温保存冷藏可以使小麦种子中的害虫和病原微生物处于低活性状态,延缓其繁殖速度,从而达到物理防控的目的。
3. 光照处理适当的光照可以影响小麦生长环境,降低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繁殖速度,从而实现对小麦病虫害的物理防控效果。
三、化学防控(一)化学防控的定义化学防控是指利用农药或化学药剂,通过喷洒、熏蒸等方式,对病虫害进行控制的一种防控方法。
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咱农民朋友种地可不容易呀,就说这小麦吧,要是不注意病虫害防治,那可就麻烦大啦!小麦的病虫害就像一群捣乱的小淘气,稍不注意就会来搞破坏。
你想想看,那些害虫就像是一群偷偷摸摸的小偷,趁着小麦不注意,就来咬它一口,吸它的汁液,让小麦变得病恹恹的。
这可不行呀!咱得想办法把这些“小偷”给抓住。
比如说蚜虫吧,那家伙小小的,可危害不小呢!它们一群群地趴在小麦叶子上,就像一群贪婪的吸血鬼。
咱就得赶紧采取措施,不然小麦的叶子都要被它们吃光啦!可以用一些专门的药剂来对付它们,就像给小麦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还有那病害,就像小麦得了一场大病。
比如白粉病,让小麦的叶子上布满了白色的粉末,就像长了一层白毛似的。
这可咋整呢?咱得加强田间管理呀,让小麦生活在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里。
咱平时得多去田里看看,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小麦。
一旦发现有病虫害的迹象,可不能马虎,得赶紧行动起来。
就像家里进了老鼠,咱得赶紧去捉呀!
还有啊,播种的时候咱就得选好种子,就像给小麦找个好出身一样。
好的种子就像是强壮的战士,能更好地抵抗病虫害的侵袭呢!
施肥也很重要呀,就像人要吃饭一样,小麦也得有足够的营养才能长
得壮壮的。
要是营养不良,那可就容易被病虫害欺负啦!
咱农民种地就是靠天靠地靠自己,可不能让这些病虫害把咱们的劳动成果给毁了呀!咱得和它们斗智斗勇,把小麦保护得好好的。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咱可不能让这些病虫害得逞,得让小麦茁壮成长,到时候收获满满的麦粒,那才叫一个高兴呢!所以呀,大家一定要重视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这可关系到咱们一年的收成呢!。
2024版小麦病害图谱大全(附防治方法)
05
病虫害防治实践案例
案例一:锈病防治实践
症状识别
锈病在小麦叶片上形成黄色或橙 色的小斑点,逐渐扩大并合并, 形成长条状或不规则形状的锈褐
色病斑。
发生规律
锈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易于发生, 通常在春季和夏季雨水较多时发病 严重。
醇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案例四:纹枯病防治实践
症状识别
01
纹枯病在小麦茎基部和叶鞘上形成云纹状病斑,病斑中部呈灰
褐色,边缘褐色。
发生规律
02
纹枯病在潮湿、多雨的天气条件下易于发生,通常在小麦生长
中后期感染。
防治方法
03
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和施肥;在发病初期,可选用井冈霉
素、噻呋酰胺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
06
小麦病虫害防治展望与建 议
加强病虫害防治研究与创新
1 2 3
加大科研投入
提高小麦病虫害防治研究的经费支持,鼓励科研 机构和高校加强相关研究,培育抗病抗虫新品种。
强化科技创新 推动生物技术在小麦病虫害防治领域的应用,研 发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技 术。
加强国际合作 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的小麦病虫害防治经验和技术,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提升我 国小麦病虫害防治水平。
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技术推广体系
建立健全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提高技术推广效果。
加强社会化服务
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积极参与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农民提供专 业化、社会化的防治服务。
推进统防统治
在小麦主产区推进统防统治工作,组织农民统一时间、统一标准进 行病虫害防治,提高防治效果。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防控方案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防控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日期】2020.04.01•【字号】鲁农保字〔2020〕6号•【施行日期】2020.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小麦条锈病等重大病虫防控方案的通知各市农业农村局:今年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等流行性、迁飞性重大病虫害在全国范围内呈早发、重发趋势,沙漠蝗在东非、西南亚罕见暴发,东亚飞蝗在个别新生宜蝗环境存在突发性风险,对我省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为切实做好重大病虫害防控,保障农业安全,我厅组织制定了《山东省2020年小麦条锈病防控方案》《山东省2020年草地贪夜蛾防控方案》和《山东省2020年东亚飞蝗防控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抓好措施落实。
山东省农业农村厅2020年4月1日山东省2020年小麦条锈病防控方案小麦条锈病是一种通过高空气流传播的流行性、毁灭性重大生物病害,具有暴发性强、蔓延速度快、危害损失重等特点,一旦发生流行,将对小麦产量造成严重损失。
近期,小麦条锈病在西南汉水流域、黄淮南部和西南地区扩展快、病情重。
据全国农技中心通报,截至3月25日,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和西南麦区11个省(市)375个县(市、区)见病,发生面积1327万亩,是近10年来同期发生面积最大、程度最重的一年。
最北已扩至河南夏邑县以北,较常年提早1个月,极大程度增加了在我省大范围流行的风险。
为切实做好我省小麦条锈病防控工作,防止大面积流行成灾,特制定本方案。
一、防控策略和任务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春季农业生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牢固树立防灾夺丰收思想,突出重点区域、关键环节,实行“带药侦查,打点保面”和“统防统治、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相结合的防控策略,狠抓监测预警和应急防控,积极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将病害控制在点片发生阶段。
小麦病虫害防治ppt课件
麦类锈病
• 锈病可分为条锈、叶锈、秆锈三种。 • 为害:小麦被病菌侵染后,植株营养物质大部分
被锈菌消耗,呼吸作用加强,光合作用减弱,增 加水分蒸发,一般比健株蒸发量增加20%~60%, 严重的达到200%~300%。
• 发病轻时,小麦穗短而小,种子不饱满,千粒重
降低;
• 发病比较早而重时,不能正常抽穗。三种锈病以
世代重叠
18
六、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一)气候: 中温低湿
(二)播期: 冬麦早播
(三)栽培条件: 促苗健壮,灌好冬水特别是适当提早灌冬水
(四)天敌: 天敌单位数与麦蚜数量比达1:150左右
19
瓢虫
20
草蛉
大草蛉
21
食蚜蝇
22
蚜茧蜂寄生蚜虫
23
被寄生的蚜虫 24
(二)预测方法
(1)根据气象资料预测:
1
第一部分 小麦害虫
新疆属西北冬春麦混种虫害区,粮食作物主要害虫种类, 大致可分属以下各目: 1、直翅目:
蝗虫类(亚洲飞蝗、意大利蝗、新疆西伯利亚蝗等)。
2
第一部分 小麦害虫
2、同翅目: 叶蝉类(大青叶蝉、条沙叶蝉、灰蝉等); 蚜虫类(麦二叉蚜、麦长管蚜、麦双尾蚜);
3、半翅目: 蝽类(牧草盲蝽、苜蓿盲蝽;西伯利亚麦蝽等)
3、麦双尾蚜 Diuraphis noxio (Morevilko)
英文名Russian wheat aphid
10
一、分布
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为全球性分布种类,全国全疆均有发生。
二、寄主
冬小麦是麦二叉蚜、麦长管蚜的第一寄主,春小麦、大麦、 自生麦苗、高梁、糜子和水稻为侨居寄主。
11
三、危害
小麦病虫害有哪些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
小麦病虫害有哪些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在小麦种植过程中,病虫害会经常发生,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严重时还会导致小麦减产和绝产。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小麦病虫害有哪些,以及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有哪些。
一、小麦病虫害有哪些小麦病害有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腥黑穗病、散黑穗病、黄矮病、红矮病、全蚀病、赤霉病、叶斑病等。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真菌病害:如小麦锈病、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等。
细菌病害:如细菌性条斑病、黑节病等。
病毒病害:如土传花叶病毒病、黄矮病毒病、丛矮病等。
线虫病害:如禾谷胞囊线虫病、根腐线虫病等。
生理病害:如缺素症、湿害、冻害、旺长等。
虫害有小麦蚜虫、麦种蝇、吸浆虫、红蜘蛛、叶蝉、蛴螬、金针虫、蝼蛄、麦叶蜂、麦秆蝇等。
二、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本文主要针对小麦种植过程中几种小麦病虫害的发病症状以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如下:1、小麦锈病的防治主要危害的是小麦的叶片和叶鞘以及茎秆等位置,小麦条锈病呈现规则的性状,而叶锈病呈现混乱的性状,秆锈病主要呈现一个大红斑。
其中发病种类最为常见的是小麦叶锈病,其次是条锈病,秆锈病的发病情况较少。
防治对策:一般在三月中下旬用药控制发病中心,四月初对发病麦田进行全面的防治,在防治过程中可以使用25%的丙环唑乳油,50%的粉唑醇可湿性粉剂,或者25%的粉唑醇悬浮剂。
或者三唑酮粉剂每平方公顷兑水750~1125公斤进行喷雾防治,其中药物的使用量分别问600m1、450m1、375m1、1500g。
2、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小麦纹枯病有被称为立枯病、尖眼病。
最近几年来,小麦纹枯病危害逐渐加重,如果该种疾病得不到及时的防治一般会导致减产10%~20%左右,严重的地区可以导致减产达到50%以上。
小麦纹枯病的防治关键技术是药物喷剂。
施药的时间一般选择在小麦拔节初期,以组织病害侵入茎秆,所用药剂可以是23%的宝穗乳油、20%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的三唑酮乳油、20%的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或者使用12.5%的烯唑醇悬浮剂等药物。
小麦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报告
小麦穗期病虫发生与防治工作汇报(滁州市农业委员会 2008-4-17)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380万亩。
主导品种,春性品种以扬麦12号、扬麦15、皖麦33、54为主,半冬性品种以烟农19、皖麦50、泛麦5号、邯郸6172等为主。
据苗情监测,目前全市小麦已进入抽穗期, 4月18-29日陆续进入扬花期。
一、午季作物病虫发生情况及趋势分析1、小麦赤霉病。
预计中北部沿淮麦区中等发生3级,南部麦区中等偏重发生4级,全市发生面积约180万亩。
预报依据:①菌源充足,菌量偏高。
各县市区植保站4月4-10日调查,田间稻桩子囊壳丛带菌率一般7.35-17.39%,枝带菌率一般1.25-3.86%,超过重度流行指标。
②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与小麦扬花期两期吻合度高。
受冬季雨雪低温影响,小麦易感生育期拉长,田块内、田块间抽穗扬花期延长,增加了两期吻合度。
定远、凤阳、天长4月10日镜检,赤霉病子囊壳成熟度指数较高,结合4月中下旬温湿度推算其发育进度,子囊孢子释放高峰期与小麦抽穗扬花期4月18-26日基本吻合。
③气候条件对赤霉病发生较为有利。
4月中旬中期连续阴雨天气,下旬后期将有冷空气活动,降雨量较常年略偏多且气温略偏高。
④品种抗病性较差。
我市种植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大多易感赤霉病。
2、小麦穗蚜。
预计小麦穗蚜中等发生3级,局部田块中等偏重,发生面积约160万亩。
据各县市区植保站4月10-11日调查,目前田间虫量较低。
有蚜株率一般3.3-23.5%,较常年减少10-46%;百株蚜量一般40-320头,较近三年同期减少27.5-73%。
如果5月上中旬雨水偏少气候干旱、温度偏高时,将有利于小麦穗蚜快速增殖增长。
3、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中后期将进一步垂直向上发展,严重度上升到3-4级,发病面积90万亩。
目前小麦纹枯病已经普遍中等发生,各县市区植保站4月8-11日系统调查,田间发病株率一般11.6-33.7%、较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12-34%,侵茎率1.6-7.8%,病情指数2.72-8.2;大田普查病田率一般62-82%,病株率一般19.2-28%、较近三年同期均值减少17.4-23.8%。
天门市小麦“一喷三防”实施成效、问题及建议
天门市小麦“一喷三防”实施成效、问题及建议作者:田宇刘道红李晓月熊路汪友元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09期[摘要]小麦“一喷三防”是促进小麦稳产增产的一项关键技术。
分析了天门市近几年小麦“一喷三防”工作的实施成效和主要做法,提出了天门市在小麦“一喷三防”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关键词]一喷三防;成效;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识码]A天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的江汉平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部“第三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6次被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
全市小麦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5.33万hm2左右,小麦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小麦“一喷三防”是在小麦穗期一次性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增强小麦抗逆性,防治小麦病虫害,防干热风、防倒伏,增加小麦粒重的重要措施,是促进小麦稳产高产的一项关键技术。
近几年,天门市扎实开展小麦“一喷三防”工作,做到启动迅速、组织充分、落实到位,顺利完成了小麦“一喷三防”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粮食生产任务的圆满完成。
1 实施成效1.1 规范种植技术规程全市小麦种植以粗旷管理为主,农民对农药、肥料等生产性的投入积极性不高,田间精细管理意识不强,近几年通过实施小麦“一喷三防”,使广大农户明确了小麦病虫防治最佳时间和农药使用最适剂量。
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按照技术要求喷施政府统一采购的农药和叶面肥,及时有效地对小麦中后期病虫害进行了防治,将小麦病虫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进一步规范了小麦田间管理规程。
1.2 发挥科技示范作用近几年小麦生长期间不利气象灾害频繁发生,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建设小麦“一喷三防”示范样板,引导农民自觉开展病虫统防统治,提高农民自觉应用先进科技的积极性,实现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据调查,在小麦中后期有90%以上农户进行了2次以上的病虫综合防治,确保无大面积赤霉病发生及早衰田块出现。
2024年度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PPT课件
2024/3/23
25
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等条件优化
排水良好
确保田间排水系统畅通,避免积水造成根部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土壤肥沃
合理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小麦植株的抗病能力。
2024/3/23
26
加强田间观察和记录,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01
02
03
田间观察
定期巡视麦田,观察小麦 生长状况,及时发现病虫 害迹象。
抗病虫能力。
6
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减 少病虫害的寄主和繁殖
场所。
02
常见小麦病害识别与防治
2024/3/23
7
锈病
症状识别
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或红褐色的小 斑点,逐渐扩大成条状,病斑表 面散生黑色小点,为病原菌的孢
子堆。
2024/3/23
发生规律
锈病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生,春 季多雨年份发病重。
防治方法
小麦拔节时开始破茧上升到表土层,准备化蛹羽化。
2024/3/23
03
防治方法
轮作倒茬,减少虫源;中耕灭茬,降低虫口密度;选用抗虫品种;化学
防治,如喷洒辛硫磷等药剂。
14
地下害虫类
种类与识别
地下害虫类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以成虫或幼虫在土中危 害小麦根部和茎基部。识别特征为体型较大,多为黑色或棕色。
的使用量。
2024/3/23
23
06
田间管理改进措施探讨
2024/3/23
24
合理密植和轮作倒茬制度推广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和气候条件 ,确定适宜的播种量和行距,避免过 密或过疏导致病虫害发生。
轮作倒茬
通过合理的作物轮作和倒茬制度,减 少土壤中病原菌和虫卵的积累,降低 病虫害发生几率。
小麦播种技术明白纸
小麦播种技术明白纸为夺取明年午季丰收,现将今年小麦播种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农民朋友和农技人员参考。
1.科学选择良种。
中北部选择优质、丰产性好、抗赤霉病、抗穗发芽、抗逆抗倒伏能力强、综合性状优的弱冬性、半冬性品种中强筋和中筋白皮小麦品种,南部稻茬小麦宜选用抗旱、耐渍涝、抗倒春寒、抗赤霉病的半冬性和弱春性中强筋与中筋白皮小麦品种。
建议选择紫麦19、中麦578、郑麦9188、皖垦麦22、新麦52、鑫麦8号、新世纪999、安农大1216等。
优质专用品牌小麦生产选用淮麦33、淮麦44、淮麦22、荃麦725、泛麦8号。
2.坚持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
提倡使用包衣种子播种,50公斤小麦种子用50%辛硫磷乳油50毫升加水2-3公斤,边喷边拌,防治地下害虫;使用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80克或70%噻虫嗪悬浮种衣剂15~20克拌种防治地下害虫、预防蚜虫;纹枯病、茎基腐病、根腐病常发田块和全蚀病轻发田块,使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100~150毫升,或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30~35毫升,或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50~100毫升拌种预防,全蚀病重发田块使用12.5%硅噻菌胺(全蚀净)悬浮种衣剂100毫升拌种预防。
拌种后的种子堆闷2~3小时,让药液充分被种子吸收,然后在阴凉处摊开晾干待播,禁止在阳光下曝晒,以免降低药效。
3.抓紧腾地灭茬。
夏秋作物已收获的田块,要抓紧清茬腾田,清除田间杂草,提倡将田间作物秸秆通过机械粉碎至7厘米长以下、均匀抛洒还田。
建议不要提前翻耕整地,防止跑墒。
秸秆还田的与化肥深施结合,深翻细耙整地后立即播种,旋耕播种的采取种肥同播。
尚未收获的夏秋作物,要根据成熟情况尽量早收获、早腾茬、早播种,力争在适播期下限内完成播种。
4.配方科学施肥。
在尽量施足有机肥的前提下,北部乡镇亩选用氮磷钾配比25—6—9的配方肥70-80斤、或25—8—12的配方肥60-70斤,加硫酸锌1—2斤作底肥;中南部乡镇亩选用氮磷钾配比26—6—10或25—8—12的配方肥70-80斤,加硫酸锌1—2斤作底肥。
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小麦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1小麦丛矮病小麦丛矮病是靠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
灰飞虱在小麦上传毒侵染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在小麦播种出苗后;第2个高峰期是在小麦返青后,随着气温回升,越冬代灰飞虱开头在麦苗上活动取食,传播病毒,感染越早,对产量的影响越大。
防治方法:①在小麦返青后彻底清除麦田及四周的杂草。
②适时浇返青水。
③连片种植。
提倡小麦连片种植,制造不利于灰飞虱生存的环境。
④喷药防治。
小麦播种后是防治灰飞虱的关键时期。
用药适期在小麦出苗50%时进行第1次喷洒,连续防治2 ~ 3次。
用药量每桶水加10%此虫咻15克,或4.5%高效氯氟菊酯30毫升,也可以每桶水加40%氧化乐果30毫升喷雾。
当春季气温稳定通过5 °C时就要喷药防治。
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或50%的辛硫磷1 000倍液,每亩喷施药液50 ~ 75公斤,隔5 ~ 7天喷1次,连喷2次。
2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以危害叶片为主,叶鞘、茎秆和穗部也可受害。
受害叶片初期形成灰色小霉点, 后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茸状霉斑,严峻时霉斑相互连成一片,以至掩盖全叫,以后渐渐变为灰褐色,其上散生黑色小点。
小麦从苗期到穗期都能发病,大气温湿度对此病的流行有打算性的作用。
发病的温度范围为2 ℃ ~ 25 ℃,以20 C左右最相宜,播种过密或偏施氮肥也有利于此病发生。
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
小麦品种对此病的抗性不太稳定,所以要依据当地状况,选用抗病品种并留意更换。
②药剂防治。
可选用1000倍粉锈宁、多菌灵、退菌特、灭病威等喷洒1 ~ 2次就可以有效掌握。
也可以每亩用20%的粉锈宁乳剂50毫升,或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兑水60 ~ 8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
③加强栽培管理要特殊留意防止麦田干旱,但也不要积水。
避开过度施氮肥,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抗病力,减轻发病。
3小麦吸浆虫小麦吸浆虫以幼虫为害花器、子实或麦粒,是一种毁灭性害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明白纸
1、小麦纹枯病。
小麦拔节初期病株率20%的田块时喷药,亩用有效成分井冈•腊芽菌可湿性粉剂(4%+16亿个/克)20克,或烯唑醇6克,或苯甲•丙环唑6-9克或井冈霉素10克,或丙环唑10克。
防治时适当增加用水量,使药液能流到麦株基部。
重病区首次喷雾后10天左右再喷一次。
遇涝时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2、小麦红蜘蛛。
小麦返青期,每市尺行长有虫200头以上的田块,立即喷药防治。
亩用有效成分联苯菊酯2克,或马拉硫磷15克。
3、小麦蚜虫。
注意保护利用天敌,重点保护好七星瓢虫、龟纹瓢虫、蚜茧蜂等优势种天敌。
当天敌单位数与蚜虫数量比例大于1:322时,可有效控制麦蚜为害,不必施药防治麦蚜。
当田间麦蚜发生量超过防治指标(苗期500头/百株,穗期800头/百穗)、天敌数量在利用指标以下时,亩用24%抗蚜〃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克,或亩用有效成分吡蚜酮5克,或啶虫脒2克,或吡虫啉4克,兑水喷雾防治,兼治麦田灰飞虱。
4、小麦赤霉病。
在小麦初花期(扬花10%),选择渗透性、耐雨水冲刷性和特效型较好的农药,如亩用有效成份咪鲜胺15克,或氰烯菌酯50克,或甲基硫菌灵70克,或亩
用36%多菌灵〃三唑酮悬浮剂100克,喷雾防治;若花期多雨或多雾,应在药后7天左右,再喷一次。
5、小麦白粉病。
小麦孕穗期,对上三叶病叶率达15%的田块,亩用有效成分三唑酮10克,或烯唑醇8克,或丙环唑乳油10克,或腈菌唑4克,喷雾防治。
视病情发展,连续施药2-3次,每次间隔7天左右。
6、小麦吸浆虫。
旱作区小麦,在吸浆虫中蛹盛期亩用有效成分啶虫脒7克,或辛硫磷80克拌细土20公斤均匀撒到麦田,并用绳拉动或用竹竿拍动麦穗,使药入土,杀死虫蛹;药后浇水或抢在雨前施药效果更好。
成虫盛期亩用有效成分啶虫脒9克,或倍硫磷37.5克,兑水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