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业开题报告
论我国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开题报告

论我国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开题报告
尊敬的评审专家,您好!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族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作为我国经济中重要的力量,国家族企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文化传承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竞争格局的加剧,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探讨我国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开展以下探索:
第一部分,我们将介绍国家族企业的定义、特征及其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重点分析国家族企业的概念、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和它所具有的家族文化特征。
第二部分,我们将探讨当前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对国家族企业在人才管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创新、经营风险等方面分析现有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第三部分,我们将分析解决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策略。
在这一部分中,我们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包括加强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推进质量提升、推动文化延续等方面。
第四部分,我们将总结论文,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该部分将简要概述我们在探讨我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方面所做的工作,并总结主要结论,并给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本文旨在对我国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旨在对企业决策者、相关学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看作一个初步的论文框架,我了解还有部分内容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会在研究中不断完善和进一步深化论文的内容和研究结果,期望得到您专家的支持和指导。
谢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家族式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开题报告

中国家族式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中国的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较为复杂,家族管理者往往更加注重家族利益而非企业发展,极易引发家族斗争和企业管理不力等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因此,本文旨在探索中国家族式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以期为家族企业未来的长期发展提供可行的管理思路和建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围绕三大问题展开研究: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优缺点、家族式民营企业的治理模式和实践以及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采用案例研究法和文献分析法,借助数据统计和文献分析的方法,从家族企业内部治理、家族与企业的定位关系、家族企业家族传承、家族治理结构变革等维度分析家族式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优缺点,探讨家族式企业治理模式的形成及其实践,分析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逐步展开探讨。
三、预期成果
通过对中国家族式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深入研究,本文可以提出建设性的治理结构改革措施,促进家族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同时还可以为家族企业的日常管理和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决策参考。
四、论文结构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阐述选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探讨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优缺点;第三部分分析家族式民营企业治理模式和实践;第四部分研究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第五部分总结研究成果并提出相关的管理建议。
家族企业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的开题报告

家族企业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家族企业是指由家族成员控制并经营的企业,其特点是拥有家族成员共同的生活背景、文化传统和情感认同,家族成员在企业经营决策中通常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中国是家族企业盛行的国度,许多著名企业如海尔、华为、恒大等都是家族企业。
在家族企业制度中,家族成员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同时,如何调和家族利益和企业利益,如何保障家族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利益平衡,是家族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
当前,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家族企业的监管日趋严格,财务透明度、公司治理体系得到提高,但新旧权利关系、多元文化融合、家族粘性等问题仍然存在,家族企业制度的演化仍面临许多挑战。
因此,开展家族企业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研究,对于弘扬传统文化、推动家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研究内容(1) 家族企业制度的演化过程和现状分析(2) 家族企业制度中家族与企业利益博弈的情形分析(3) 家族企业制度演化博弈的模型构建(4) 基于模型的家族企业制度演化决策分析(5) 基于数据的实证分析2. 研究方法(1) 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文献、报告等,了解家族企业制度的演化过程和现状情况。
(2) 理论分析法:通过分析组织行为、博弈理论等相关理论,建立家族企业制度演化博弈分析模型。
(3) 实证分析法:基于实际家族企业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和修正。
三、研究目标和预期成果1. 研究目标通过家族企业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揭示家族企业制度演化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家族企业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2. 预期成果(1) 家族企业制度演化博弈分析模型的构建和优化。
(2) 家族企业利益博弈情形的分析。
(3) 基于数据的家族企业制度演化决策分析。
(4) 相关实证分析报告。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及外商投资企业等各种类型的企业纷纷涌现。
其中,家族企业在中国市场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许多家族企业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迅速发展,并且承载了许多中国经济的看点。
然而,在家族企业治理方面,常常出现一些问题,如家族掌控、权力过度集中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和经济效益。
因此,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族企业治理,成为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和优化策略,探索为促进家族企业良性发展提供科学的治理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创新及其实现的政策与规划,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国内外家族企业治理研究现状,以及家族企业治理的理论基础;2. 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现状与研究;3. 本研究针对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创新策略和建议;4.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政策和法规,以及政府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和发展的引导和支持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具体方法如下:1.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家族企业治理的理论文献、政策法规以及案例等材料,了解国内外家族企业治理现状;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家族企业的治理运作,分析家族企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3. 调查问卷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企业家族成员对于家族企业治理的看法和建议;4. 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家族企业治理领域的专家进行深入访谈和交流,了解家族企业治理的实际运作情况,并探讨创新的治理模式。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对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现状和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2. 提出针对我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的优化策略和建议;3. 探讨如何通过创新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实现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4. 为政府和企业实现家族企业良性发展提供科学的治理方案。
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家族企业在世界范围内正变得越来越普遍。
在家族企业中,家族成员通常是企业的主要控制者,同时也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
由于家族成员之间的亲属关系,这种企业经营模式具有自身特别的优点和缺点,深受国内外广大研究者的关注。
国内外关于家族企业的研究已有较深入的探讨,但在我国目前的家族企业制度方面的研究还较为有限。
因此,本研究将以我国家族企业制度为切入点,对家族企业的制度机制进行深入探究。
二、选题意义1.推动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我国家族企业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制度环境和商业模式,这种独特的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发展。
因此,本研究将通过深入探讨我国家族企业的制度机制,为中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提出有益的建议。
2.优化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家族企业的特点是管理结构相对松散,不太注重公司治理。
如果不注意治理结构,家族企业易发生管理混乱、决策失误等问题。
通过研究家族企业制度,完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实现家族企业逐渐规范和专业化。
3.促进商业合作与交流家族企业在国内外商业合作中比较活跃,了解家族企业制度,可以促进商业合作与交流。
加强家族企业国际化的探讨有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打造世界级企业。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结合我国家族企业的实际状况,系统地研究我国家族企业制度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家族企业的定义、特点和分类2.家族企业制度机制的构成和演化3.家族企业内部制度:家族治理机制、家族宪法、家族成员管理制度4.家族企业外部制度:企业治理结构、法律法规、社会责任5.家族企业管理创新:家族企业传承和创新、人才培养和使用、市场营销和战略规划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深度访谈、问卷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探究。
一方面,通过深度访谈了解不同家族企业的制度机制和治理状况,统计数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案例分析方面对不同企业的案例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深入分析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的构成和演化。
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探讨的开题报告

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探讨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家族企业作为中国市场的重要力量,不但对于我国经济中承载了重要的历史文化地位,也行为着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稳定持续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家族企业与传统企业相比,其掌权者往往是家族中的亲属,企业治理关系常常
充满了私人因素,在公司治理中常常缺乏有效的分权机制和监督机制,导致家族企业
在并购重组、金融风险管理、规范运作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家族企业公司治理问题,分析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如何加强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建议。
三、研究内容
1、家族企业的定义和特点;
2、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流派;
3、家族企业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4、国内外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比较研究;
5、加强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建议。
四、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文献研究法主要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收集和分析,包括家族企业的相关研究、监管政策文件和行业案例等。
调查法主要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家族企业各成员对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认知和
态度,以获得更具体的数据信息,进一步分析家族企业的治理机制及其现状。
五、预期成果
通过研究,预计得出以下结论:
1、家族企业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2、家族企业公司治理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3、加强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的建议,为家族企业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我国家族企业成长期的继承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家族企业成长期的继承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家族企业是指由家族传承的、由家族一代代经营管理的企业,具有家族文化和家族价值观念的特点。
我国家族企业多数都是小微企业,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民营经济中占据较大比重。
随着企业发展和经营者年龄的增长,如何进行合理的继承和传承,成为家族企业的重要问题。
因此,本文将对我国家族企业成长期的继承模式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的1. 探讨我国家族企业在成长期时期,不同的继承模式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2. 分析我国家族企业在继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3. 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在不同的继承模式下,促进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1. 家族企业的特点及其发展历程分析。
2. 现有的家族企业继承模式分析,包括直接继承、间接继承、非血缘亲属继承以及管理递补等模式的特点、优缺点和实际应用情况。
3. 家族企业继承过程中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包括家族意识觉醒、继承者能力和意愿、组织结构和治理体系等因素。
4. 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结论,提出针对不同继承模式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包括家族文化的继承、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培养继承者等方面的建议。
四、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重点对家族企业继承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将结合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加深对实际情况的了解和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五、预期结果通过本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我国家族企业在成长期时期的继承模式、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
为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和建议,从而促进家族企业稳健健康发展。
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家族制企业管理专业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家族制企业是企业家族成员共同经营、掌握权力和决策权的一种组织形式。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家族制企业在经济领域的份额越来越大,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然而,由于家族制企业的特殊性质,其管理和发展面临着很多难题和挑战。
家族制企业的特殊性质在于,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往往掌握在同一个家族的手中,这种“家族治理”结构可能导致企业管理不规范、决策不科学、竞争力弱等问题。
此外,由于家族制企业的经营目标往往与家族成员的个人利益密切相关,企业的经营往往缺乏规划性、长远性和战略性,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家族制企业管理的专业化问题,找出导致家族制企业管理不规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为家族制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本研究将通过对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的分析,寻找家族制企业管理的突破口;通过观察家族制企业发展现状,总结家族制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其原因;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际家族制企业管理的经验与教训,寻找家族制企业管理的最佳实践;最后,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解决方案,从制度、文化、人才等多个方面入手,建立健全的家族制企业管理体系。
2.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多种研究方法,其中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是本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可以直接了解家族制企业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探究其根源,为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提供有力支撑。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达成预期成果:1.通过对国内外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找出家族制企业管理的优劣势,并提出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
2.通过调查家族制企业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找出管理不规范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通过建立健全的家族制企业管理体系,协助家族制企业提高管理效率、调整经营战略、增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四、研究计划和进度安排1.研究时间: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
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

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家族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其治理结构决定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方向和持续竞争力。
传统上,家族企业的决策者通常是家族成员,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家族成员的数量逐渐增多,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也趋于复杂。
因此,研究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提高家族企业的管理水平、强化企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探讨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深入分析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机制和建议,从而为家族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研究内容:(1)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3)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优化的策略和措施;2.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采用文献调查的方式,查阅相关的文献,了解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及其发展现状,撰写文献综述。
(2)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案例进行分析,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优化提供参考。
(3)问卷调查法:对不同类型的家族企业家族成员和企业高管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现有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和局限性。
三、预期研究成果1.对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模式和影响因素。
2.针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治理机制和建议。
3.探讨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优化的策略和措施,为家族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四、研究进度安排第一阶段:文献调研和文献综述撰写(2周)第二阶段:问卷调查设计和实施(3周)第三阶段:案例分析和数据分析(4周)第四阶段:论文撰写和修改(4周)五、参考文献1. 郭明辉. 家族企业的公司治理研究[J]. 经济与管理, 2012,34(11):60-64.2. 金俊涛. 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理论与实践[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3. 申双峰. 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选择:国外经验、理论与启示[J]. 国际商业研究, 2012, (5):82-91.4. 赵永刚, 侯建军.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比较研究[J]. 科技经营管理, 2011, (10):74-78.5. 朱华, 张丽萍.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演进与发展趋势研究[J]. 社会科学, 2016, (2):87-92.。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题目: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研究
一、选题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我国家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承担着大量的就业和税收贡献。
但是,家族企业存在着代际传承问题,即老一辈企业家退休或去世后,家族企业的管理和发展面临着挑战。
因此,对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为保障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三、研究内容:
1.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 影响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因素研究,包括家族企业家庭文化、家族治理结构、继承人才、财务资产分配等因素。
3.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对策和建议,包括设立家族基金、完善家族治理机制、引进专业管理团队等方面的建议。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专家访谈法,以全面深入地探讨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可为日益增多的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和建议,推动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本研究也可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家族企业是指由一家族或多个家族拥有和掌控的企业。
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这些企业不仅在经营管理上具有独特的经验和优势,而且在国家经济增长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然而,由于家族企业的管理结构和经营方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如何优化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提高其经济效益已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分析和研究,为家族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基本情况分析,包括其企业文化、决策层机构、股权分布等方面;(二)全球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发展趋势,对比国外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探究其发展动态和演变过程;(三)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等方式,深入探究国内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具体情况;(四)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调整的路径和对策,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旗帜鲜明的特点,提出改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具体方案和建议。
方法上,本研究将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依托于大量的文献资料和案例数据,运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实际情况展开调研和分析。
三、预期研究结果和意义一个成熟、有效的家族企业治理结构不仅能够稳固股东权益、调动员工积极性,更能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将深入分析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旨在为各个家族企业提供驾驭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智囊支持,推动家族企业实现稳定发展。
通过本研究的实施,可以使更多的家族企业认识到优化治理结构对企业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建设,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家族企业权力传承过程的博弈分析的开题报告

家族企业权力传承过程的博弈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家族企业是指以家族成员为主要管理层和所有者的企业。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家族企业一直都存在,如华为、海尔等企业就是典型的家族企业。
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家族企业具有特殊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其经营决策和权力传承也具有独特性。
权力传承是家族企业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家族企业的权力传承一直是个难点,因为它涉及到家族企业的生死存亡、家族利益的长期稳定以及家族文化价值的继承等问题。
家族企业的权力传承还涉及到家族成员之间的家族情感和家族信任等关系的博弈。
因此,探究家族企业的权力传承过程,研究家族成员之间的博弈过程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问题和目的通过对家族企业权力传承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研究家族企业权力传承过程中的博弈分析,旨在:1.揭示家族企业权力传承过程中的博弈原因和特点。
2.寻找适合家族企业权力传承过程的博弈策略。
3.提出比较符合家族成员切实利益的权力传承模式。
4.为家族企业实现平稳权力交接提供参考依据和管理策略。
三、研究内容家族企业权力传承过程中的博弈分析的研究内容包括:1. 针对家族企业权力传承过程中的博弈特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探讨家族企业的特殊管理模式和文化对权力传承产生的影响。
2. 介绍家族企业权力传承的常见方式和方法,并分析其特点、优劣势。
3. 针对家族传承过程中涉及到的博弈过程,分析不同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权力、文化差异等因素,探讨权力传承中的博弈策略。
4. 通过实例分析,探讨不同家族企业权力传承案例中的博弈过程和博弈策略,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和建议。
四、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1. 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的方法,收集家族企业权力传承的相关资料,对家族企业权力传承的博弈过程进行排查,发现问题,整合知识。
2.采用定性研究,开展深度访谈,对不同家族成员的博弈过程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策略和建议。
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的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的创新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家族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家族企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企业家族的利益,更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如何创新家族企业制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了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的创新,为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具体目的如下:1. 分析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 研究国外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成功经验,借鉴其经验和做法,为我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提供参考;3. 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总结我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4. 探讨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为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的长期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通过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对我国家族企业的制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国外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经验借鉴对国外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和可借鉴之处,为我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提供参考。
3. 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总结我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4. 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通过对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和路径进行探讨,为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的长期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研究。
四、预期成果和经济效益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对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2. 借鉴国外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经验,为我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3. 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总结我国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4. 探讨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路径,为我国家族企业制度的长期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论文开题报告:家族企业治理问题研究

论文开题报告:家族企业治理问题研究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班级:09工商2班课题名称家族企业治理问题研究1、本课题的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家族企业是全国当前最为普遍存在的、占主流地位的企业组织形态。
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企业归属于家族企业,我国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以家族企业形式存在。
因此,研究家族企业的治理问题,对于促进家族企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我国企业的竞争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就目前而言,虽然家族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非常活跃,但是由于其成长过程中来自企业内外压力和约束,家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威胁。
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需要研究几个关键性问题:一是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选择;二是信任与家族企业治理;三是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治理关系;四是家族企业继承模式。
因此,本文对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家族企业的信任治理、职业经理人以及家族企业治理的经济性上进行了研究。
本文旨在对家族企业及我国家族企业的现状及问题上尽可能全面的研究与讨论,并通过理论研究与具体案例的实验结果,提出家族企业在如何我国以及闽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如何利用好家族关系,使它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同时又不至于为其所窒息。
2、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家族企业是全球当前最为普遍存在的、占主流产地位的企业组织形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家族企业。
局理论”,企业主是这个企业的核心,环绕着这个核心的是与企业主有血缘关系的管理层,再往外推则是更低级的管理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
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2008年度全球企业500强排行榜,家族企业沃尔玛公司以3511.39亿美元的年销售额再度跃居榜首。
《胡润百富》杂志曾发布一个“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全球100家家族企业荣登榜单,第一名是著名的日本大阪寺庙建筑企业金刚组,传到第40代,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100家长寿企业主要集中在欧洲、美国和日本,最后一名也有超过225年的历史。
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探讨的开题报告

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探讨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家族企业是指由同一家族掌控和经营的企业,是中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企业形态。
根据统计数据,家族企业在中国的发展已经超过了三十年,家族企业家族公司占中国企业80%以上,家族企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和税收贡献也非常重要。
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家族企业在日益增长的市场竞争中逐渐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传统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存在许多局限性,包括受限于家族文化和传统观念,难以吸引优秀的非家族成员加入企业等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需要被重新审视和调整,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和市场的变化。
本研究旨在探讨家族企业管理模式,旨在研究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的优缺点,并尝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使这类企业能够有效地应对现代社会的挑战。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概念和特点2.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优缺点3. 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调整策略本研究将采用以下两种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探讨各个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特点和优缺点,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调整方案。
2.实证研究法:通过对几家具有代表性的家族企业进行深入调查,探究这些企业将管理模式调整的具体方法和效果,并通过实际调查数据对研究结论进行验证。
三、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将有以下几个预期成果和意义:1. 探讨不同类型家族企业的不同管理模式,加深对家族企业的理解。
2. 分析现有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优缺点,找出存在问题的根源。
3. 提出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调整策略,为家族企业的管理模式调整提供可行的思路。
4. 通过对实际家族企业的案例研究,验证和完善调整策略,有助于家族企业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社会的挑战。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有利于推动中国家族企业发展,在实际工作中能够提供研究结论的指导意义。
浅析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控制及优化措施开题报告

是否同意开题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注:此表前四项由学生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否则不得开题。
3.家族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对策和建议
3.1财务内部控制环境
3.1.1转变观念,加强管理
3.1.2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3.1.3加强预算管理
3.1.4调整企业结构
3.1.5加强内控文化建设
3.2会计系统
3.2.1加强会计人员再教育
3.2.2逐渐确立内控会计工作的细分化
3.3控制程序
3.3.1加强单位负责人责任
4.论文(设计)的进程安排:
14年11月1日前完成选题工作
14年11月15日~14年12月30日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并完成文献综述、开题报告
15年1月5日~15年5月20日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并完成写作定稿
15年5月21日~15年6月10日论文交由指导老师和评阅老师进行成绩评定
15年6月15日~15年6月30日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并由老师完成成绩综合评定
2.1内控环境
2.1.1内部会计控制系统不健全
2.1.2缺乏监督制约机制
2.1.3内控实务运用中存在局限性
2.2会计系统
2.2.1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偏差
2.2.2预算管理和会计违规行为
2.2.3会计体系中的面临的信息失真问题
2.3控制程序
2.3.1内部会计控制意识滞后
2.3.2采购管理松散,存在资产流失问题
3.3.2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和检查
结论
参考文献
料收集、参考文献等内容:
在论文的完成过程中将充分利用校级图书馆,学校经济期刊阅览室,以及网上数据库资料;数据信息,查阅有关地区的经济年鉴;统计数据,到相关部门进行实地调研,必要时进行问卷调查等,以保证论文所述资料信息有较强的时效性和可信性;同时与导师就论文中某些问题进行充分的交流与探讨。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演绎分析,实证分析等,再辅以数据资料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
家族企业 开题报告

家族企业开题报告家族企业开题报告一、引言家族企业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家族成员创办、控制和管理的企业。
这种企业形式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广泛存在,其特点是拥有稳定的股权结构、长期的经营目标和家族文化的传承。
本文将探讨家族企业的背景和特点,并分析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家族企业的背景和特点1. 起源和发展家族企业起源于古代,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商业家族和欧洲的贵族家族。
随着时间的推移,家族企业逐渐发展壮大,并在现代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许多世界知名的企业,如沃尔玛、丰田和宝洁,都是家族企业。
2. 股权结构稳定家族企业的股权结构相对稳定,通常由家族成员控制。
这种结构有助于企业长期发展和决策的稳定性,减少了外部股东的干预和短期利益的压力。
3. 长期经营目标家族企业通常注重长期经营目标,而不是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
他们关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注重企业的声誉和社会责任,而不仅仅是追求经济利益。
4. 家族文化传承家族企业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家族文化的传承。
家族成员通常将企业视为家族的一部分,注重家族价值观的传承和家族身份的维护。
这种文化传承有助于企业的稳定性和凝聚力。
三、家族企业的重要性1. 经济贡献家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们创造就业机会,促进地方经济增长,并为国家的税收贡献。
此外,家族企业还推动了创新和技术进步,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2. 社会责任家族企业注重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和社区建设。
他们通过捐款、志愿者活动和环境保护等方式回馈社会,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文化传承家族企业的文化传承对于社会的文化多样性和传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家族企业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通过传承家族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为社会传递了独特的文化价值。
四、家族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 继承问题家族企业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继承人的选择、领导才能的培养和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平衡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家族企业需要制定明确的继承计划和培养机制,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问题研究――――以XX区家族企业为例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该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本人学术准备情况)家族企业始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至今己有200多年的历史。
家族企业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一种落后的企业制度,家族式管理也被看成是一种落伍的管理方式。
事实上,家族不仅是稳定人心力量的源头,也是人类拓展事业及经营财务的基本单位。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都大量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并且在各国占据了重要地位。
对我国而言,深入研究家族企业发展问题特别是代际传承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因为中国是一个“家文化”传统最为悠久和深厚的国度。
中国家文化积累之深厚,及其对人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之大是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家文化所难以比拟的,家族企业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中国经济与社会的未来。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为数众多的家族企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家族企业在代际传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却成了这些企业的一个隐痛。
据统计,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许多家族企业往往在创业者去世或不再管理公司之后结束,大约只有30%的家族企业能成功进入第二代,只有10%的家族企业能成功进入第三代,仅3%能进入第四代,这些数据都显示出继任对于家族企业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家族企业也到了由第一代换班到第二代的时期,家族企业继任问题显得比任何时期都重要。
很长时间以来,西方学者对家族企业的研究比较重视,并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
在我国,由于家族企业的实践起步较晚,中国学者对家族企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表现出对家族企业研究的关注,但是理论界对此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系统的理论,更多的研究是借用西方的理论进行诠释,缺少指导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的成熟的理论体系。
本文作者所在的XX市,位于东海之滨长三角南翼,是长三角南翼的经济中心、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是我国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拥有省一级管理权限的副省级计划单列市。
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与效率性选择的开题报告

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与效率性选择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家族企业是指由家族所有人或家族成员持有的企业,其管理与经营
均由家族内部成员掌控,具有家族独特的文化和管理方式。
随着近年来
我国家族企业的迅速发展,研究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与效率性选择问题,对于促进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家族企业治理进程,提高企业经
营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家族企业的控制权配置与效率性选择问题是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核
心问题。
家族企业控制权的配置方式可能对企业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产
生深远的影响。
家族企业效率性选择是指家族企业在资源配置和经营决
策中,优先考虑家族利益还是企业利益的问题。
家族企业的效率性选择
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也会影响家族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二、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与效率性选择问题,并探讨其对
企业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影响,以期为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治理
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将运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以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和
效率性选择为切入点,研究家族企业治理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影响因素,
探讨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设计和经营决策,以提高家族企业的经营绩效
和治理效果。
四、研究预期成果
1. 对家族企业控制权配置与效率性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家族
企业治理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分析家族企业的治理结构和效率性,提出优化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建议。
3. 为家族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治理提出具体的政策和措施建议,以促进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RL集团家族企业治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RL集团家族企业治理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家族企业成为我国私营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家族企业发展初期,由于家族成员自身的资本积累不足,通常会采取合伙制度集资创办企业,形成由家族成员掌控的家族企业。
家族企业通常具有以下特征:企业控制权与家族继承权高度重合;企业管理与家族管理深度交织;其中一些家族成员常常涉及到企业的各种决策。
这些特征与西方公司治理理论中规定的公司控制权和经营管理职责分离的原则相悖。
同时,由于家族企业以家族的利益为中心,其企业发展与家族利益的相互关联较强,因此在家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家族成员的意志认同、发展战略和组织运作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征。
因此,对于家族企业如何进行有效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在国外,已经出现了一系列的家族企业治理机制和规范,如德国的家族企业传统、日本的家族企业统治等。
而在国内,尽管家族企业数量不断增长,但目前在家族企业治理研究方面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
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企业的转型和升级,家族企业也面临着诸多的发展挑战和治理问题。
因此,研究家族企业个性化治理模式和规范建设,有助于明确家族企业内部的治理机制和职责分工,进而提升家族企业的治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家族企业的治理问题,研究家族企业治理模式及其在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为化解家族企业存在的治理问题提供理论支持。
1.探讨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家族企业具有独特的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今后的研究应从这些方面入手,对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进行重点探讨和描述。
通过对家族企业特有的治理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分析,发现家族企业的治理机制与规范。
2.分析现有的家族企业治理问题现有的家族企业及其治理问题分析:控制权高度集中的治理结构、家族成员背景多元化、年轻一代家族成员管理能力不足、家族关系复杂、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等,都是当前存在的治理方面的问题。
3.提出相关改善方案在分析家族企业的治理问题的基础上,本研究将设计改进方案,以提高企业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增强企业管理的透明度,进而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选题的依据: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
3)自己的见解
1)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家族企业是最活跃的经济组织形式,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家族企业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国外有关研究,由家族所有或经营的企业在全世界企业中占65%至80%之间,世界500强企业中的杜邦、福特、柯达、安利、摩托罗拉等都是家族公司。
在欧洲,43%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在亚洲特别东南亚华人社会中,家族企业这种组织形式更是非常普遍。
据一项统计表明,在东南亚各国和地区中,最大的15个家族控制的上市公司的总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是非常高的,如香港为84.2%、马来西亚为76.2%、新加坡为48.3%、菲律宾为46.7%、泰国为39.3%。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家族企业发展极为迅速,特别是在东南沿海一带,家族企业更是无所不在。
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家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一样更是不可忽视,但是,家族企业管理制度的弊端显现出来,尤其是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由于受内外有别的家族文化的影响,造成企业在选人、用人、留人方面滞后于企业的发展,本文对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针对问题,制定相对应的对策,使企业管理上升到高级形态,实现人力与物力的最佳配置,以最小的投入产生最大的效益,并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效益,更好的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家族企业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平台上延续并增强竞争优势,稳步进入现代新型工业经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2)国内外研究动态:
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如何有效地开发和管理企业人力资源,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在国外,美日等国已经进入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管理体系。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早在1954年就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所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人事管理。
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
人们更多的探讨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为企业的战略服务,人力资源部门的角色如何向企业管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标志着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新阶段。
继在2000年,美国《商业周刊》特辑《21世纪的公司》一文中指出:“21世纪的经济是创造力经济,创造力是财富和成长的源泉”。
创造力来源泉于人才,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
企业只有取得了优于竞争对手的人力资源,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能量,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并保持其优势,因此,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日益成为企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美国企业管理模式已进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即在确立“以人为本”基础上,通过对人才的选拔、职业培训、工作激励等方式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日本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经济复苏和高速发展的时期形成的,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一种面向长期利益的模式,是以人为本管理模式的鼻祖,企业注重劳资双方的合作关系,正是由于日本这种独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为日本的经济腾飞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国内,虽然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起步比较晚,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的第一批学者——杨锡山、徐联仓、卢盛忠、于凯成等人才把发达国家的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理论介绍到中国,但目前为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主流集中在与心理契约相关的研究。
如有的学者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研究知识员工的问题(李明智、韩娜、吕荣杰,2005;朱晓妹、王重鸣,2005),也有学者利用心理契约来研究劳动关系(陈微波.2005),组织公民行为(武欣、吴志明,2005)以及人力资源管理(赵凤敏,2005)的问题,还有学者专门研究危机管理中的心理契约(王秀山,2005),更多的学者关注企业文化与员工心理契约的关系。
但是目前我国大多数家族企业仍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或者是处于由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过渡阶段,还存在很多不足,任重而道远。
3)自己的见解:
我国家族企业无论是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扩大社会就业,促进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方面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据有关研究,大多数家族企业的寿命不超过5年或者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停滞不前。
众所周知,人力资源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家族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处理好“选才、用才、育才、留才”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大事。
本文首先基于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找出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理论无论从研究的宽度和深度
1.2国内外研究动态
1.3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2章相关概念界定
2.1 家族企业
2.2 人力资源管理
2.3 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第3章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3.1 人力资源管理本身存在的问题
3.1.1 对人力资源管理不够重视
3.1.2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不健全
3.2 人力资源管理在“选才”环节存在的问题
3.2.1人才引进机制不合理
3.3 人力资源管理在“用才”环节存在的问题
3.3.1 用人机制不科学
3.4 人力资源管理在“育才”环节存在的问题
3.4.1 培训机制不健全
3.4.2 缺乏对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
3.4.3 人力资源开发不足
3.5 人力资源管理在“留才”环节存在的问题
3.5.1 缺乏有效的激励体制,人才浪费现象严重 3.5.2 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
3.5.3 优秀人才流失严重
第4章我国家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4.1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本身问题的对策
4.1.1 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
4.1.2 构建企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4.1.3 建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4.2 针对人力资源管理“选才”问题的对策
4.2.1 建立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