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浅探
关于“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
关于“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理论探讨知识经济的出现,市场竞争机制的确立,产业结构的调整,必将对二十一的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那么职业教育如何去适应这种社会发展的需求呢?最根本的对策是改革传授知识为本的教学模式,创建能力为本的新型教学模式。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育,必须是建立在适应市场经济竞争机制下的教育,因此,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是由市场说了算,面向市场进行的思维是成功教育的基本点。
所以,现代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的核心是能力本位的观念,即强调以社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人才综合能力来设计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过程,评价教学效果。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CBE教育理论,不同的学习者可以采用的学习策略,以适应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需要以及学习机会的变化。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是:坚持能力本位优于知识本位,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形成“职业能力——技能——知识”,这样一条与传统方式相应的教育思维的链条。
在强化岗位能力的培养目标下,去追溯必备的知识,实施一种综合职业能力的教育思路,确立以服务社会为基点,以市场需求为取向,以职业素质教育(包括品德、心理、政治、文化、科学、劳动、审美、身体、基本职业和综合职业等十大素质目标)为基础,以职业能力教育以主线的培养模式。
能力本位教育是一种目标很具体、针对性很强的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能力人,所谓能力人就是具备某一职业胜任力的人,又具有一定适应新工作迁移能力的劳动者。
但目前这种教学目标形式很笼统,只向学生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所学知识的科学性、连贯性和系统性。
这种教育思想长期束缚和制约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使我国的职业教育出现了一种重理论和轻技能训练的现象,黑板上种庄稼,挂图上开机器的“教案剧”每天都在上演,偶尔出一点点实习课也只是教师动下手,学生围着看,教师唱主角,学生跑龙套,这样教出的学生是没有能力可言的,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那么改革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高职“能力本位”教学探究
高职“能力本位”教学探究【摘要】摘要:当前高职教育正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学校需要转变教学思路,拥抱“能力本位”教学。
能力本位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在高职教育中,能力本位教学的实施需要针对各专业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并结合实践案例进行教学。
通过能力本位教学的应用案例分析和实施策略探讨,可以更好地指导高职教育教学实践。
未来,高职教育应不断推广和发展能力本位教学,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高职教育、能力本位教学、转变思路、内涵与特点、实施策略、应用案例、推广和发展、发展方向1. 引言1.1 当前高职教育现状当前,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高职教育成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
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部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不相符,导致学生毕业后无法顺利就业。
其次是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学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再者是教师队伍结构亟待优化,一些高职院校教师的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较为匮乏,无法与市场需求对接。
面对这些问题,高职教育亟需转变思路,倡导“能力本位”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教学模式,加强与企业、行业的合作,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为贴近实际的教育环境和更全面的职业技能培养。
1.2 能力本位教学的重要性能力本位教学的重要性在当前高职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与传统的知识传授相比,能力本位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学生需要具备更多的实际能力来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能力本位教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力本位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能力本位”教学探究
高职“能力本位”教学探究
高职“能力本位”教学是指以培养学生实际工作所需的能力为目标,以学生的能力发
展为中心,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通过实践性、能力性、应用性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际能力的全面提升。
“能力本位”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强调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和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教师在这种教学模
式下的角色更像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通过提供学习资源、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指导
和支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
在高职“能力本位”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实际工作
能力为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熟悉并掌握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能够运用这
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
结合,通过案例教学、实验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高职“能力本位”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
之一,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够独立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并能够有效地组织实施。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积极探索的习惯,鼓励学生勇
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高职“能力本位”教学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校提供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教师应该具备
较高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能够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学校应该为教师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支持,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和资源,以促进高职
教育的持续发展。
以能力为本位、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与探讨
目录:关键词摘要课题背景“能力为本位,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界定和特征“能力为本位,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实践程式“能力为本位,以课堂为中心”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师生角色的转变参考文献关键词:能力学生课堂教学模式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当今职业学校教学中教学模式的一些问题,对“以能力为本位,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分析了该模式的特征、实践程式、核心理念以及对师生角色转变的要求。
一、课题背景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职业学校的教学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职业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作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不少成绩。
然而,从整体上看职业学校的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1、教学模式没有特色,基本搬用普通教育模式(1)强调教学内容的“学科”表达形式。
虽然这几年的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行,引进了不少国外的课程模式,但教学内容学科式的组织方式没有改变。
许多职业学校借鉴CBE模式和DACUM方法,按职业岗位规范规定教学目标,开发出了职业能力表,但最终教学落实时,还是习惯性地以一门门科目的形式编写教材、实施教学,成为一门门内容和名称有所调整的新“学科”,改革成果被学科模式所同化。
应该讲新“学科”注意吸收了企业界的意见,针对性、实用性得到提高。
不过这种改良型的学科教学,- 1 -由于没有真正跳出学科教学思维的框架,在教学实施中也就无法彻底克服因突出知识系统性、完整性而带来的重知识讲解、轻学生实践体验,以及学科间的衔接难等问题。
(2)以理论知识教学为基础、为主线,先理论后实践。
教学采用普教惯用的从基本概念、原理入手,在讲解完系统知识后,进入实践、实习阶段。
然而,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同:普通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传授的是最一般的科学知识,大多建立在学生日常生活的经验上,其实践(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理论;职业教育是专门教育,其知识建立在专门的职业背景上。
由于学生远离职业环境,对专业内容缺乏感性认识,学理论时不知它所指何物,不仅感觉枯燥乏味,而且抽象难懂(调查也显示基本概念、原理是学生学习最感困难的内容),自然没了学习兴趣。
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中职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采取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策略。
本文将从中职学生的特点出发,探讨如何设计有效的语文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
中职学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学习动机低、实践能力强、接受度高等方面。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要结合中职学生的特长和实践经验,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首先,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中职学生对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可能缺乏兴趣,因此教师需要设计富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比如,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文学作品欣赏、语文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
其次,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中职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强的特点,因此教学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工作需求,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去。
比如,可以通过拓展阅读、写作训练、口语表达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高的问题,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的意识。
比如,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课堂互动、个性化辅导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力,促进他们的语文学习。
最后,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中职学生普遍接受度高,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开展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比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拓展视野,培养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应该始终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职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职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职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能力的教学方法,已经在职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再只是注重知识的传授,而是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在职中语文教学中,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语文素养,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在接下来的我将详细介绍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职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具体应用和案例分析,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2. 正文2.1 认识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的是让学生具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扮演着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是通过自主学习、探究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能力。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问题解决、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能力本位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尊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在职中语文教学中,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应用尤为重要。
语文学科既要传授文学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倾听、思考、表达,提高他们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认识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职中语文教学中的第一步。
只有深刻理解和把握这种教学模式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将其运用于实践教学中,实现语文教学的质的提升。
2.2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探索
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探索高职学前教育专业是培养学前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而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课程内容之一。
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需要进行改革探索,以能力为本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育素养。
在舞蹈教学改革中,应该以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本位。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和未来的从业人员,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培养。
在舞蹈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提高舞蹈技能和表演能力。
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舞蹈教学不仅要传授舞蹈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教学内容上,要增加艺术欣赏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舞蹈的起源、发展和流派,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通过小组合作、实践操作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还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舞蹈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和专业能力。
教师是舞蹈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和推动者,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能力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发展。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可以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进修,提供更多的学术交流平台和资源,让教师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
要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良好的教师团队,共同探索舞蹈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提高舞蹈教学专业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舞蹈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和艺术素养,但也要面向社会,为社会提供专业舞蹈人才。
为了适应社会对学前舞蹈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可以与相关企事业单位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了解社会对舞蹈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并根据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职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职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与转变。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和传授,学生被 passively 接收信息,缺乏主动性和创造力。
而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潜能,培养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人才。
在职中语文教学中,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将探讨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职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概述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发展潜能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的个体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为目标,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动性。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将学习者视为教育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主张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1.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从 passively 接受信息转变为主动参与者。
在职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从中获取知识和提高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通过开展辩论赛、主题演讲、课外阅读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既能够展示自己的特长,又能够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能力,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
2. 发挥学生的创新潜能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职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鼓励他们进行文学创作、语言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研究3页word文档
“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研究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职业学校教学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许多职业学校在教学改革方面作了积极剖析,取得了不少成绩。
然而,从整体上看职业学校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模式没有特色,基本搬用普通教育模式;教学模式不符合职业学校学生特点,没能挖掘出学生学习潜能;教师对教学改革缺乏必要信心与准备。
而“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些问题而进行一项立足课堂教学改革,面向未来人才培养新实践与剖析。
一、“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界定“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是指以达到某种职业从业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以能力为教学单元,以掌握能力表现作为衡量教学进程基准,以学生个人学习活动为中心教学模式。
这里能力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所谓“专业能力”是指专门知识、专业技能等与职业直接相关基础能力,是职业活动得以进行基本条件;所谓“方法能力”是指独立思考能力、剖析判断与决策能力、获取与利用信息能力、学习掌握新技术能力、创造能力与独立制定计划并执行能力;所谓“社会能力”是指组织协调能力、交往合作能力、适应转换能力、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推销自我能力、抗挫折能力等。
二、“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实践程式在操作上,它主要包含两条并行交互操作流程,即教学计划开发流程及学生学习评价程式。
如下图所示:教学流程核心特征:教学剖析——充分为社会、为企业需要服务;教学设计——由行业专家为主导进行学生职业能力结构设计;教学设计校正——充分动态性、开放性,以社会、企业需求发展为导向;教学资源构建——以能力为目标模块化学习单元;学生入学能力诊断——提供可靠个性化学习基础,为实现职业教育“帮助人人成功”理念提供可能;学习过程——充分个性化,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发生转换,即教师成为指导者,学生成为真正责任者;学业评价——客观、公正目标评价,多次机会。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能力本位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能力本位教学策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策略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策略是能力本位教学。
能力本位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帮助他们发展语文技能和学习策略。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力本位教学的重要性,并讨论如何在实践中运用这一策略。
一、能力本位教学的重要性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通常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化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者们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仅仅传授知识更为重要。
能力本位教学着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写作能力、口语表达和批判性思维等。
其次,能力本位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学到的知识。
例如,在阅读理解方面,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文字表面意思,还能够从中提取关键信息、推理和判断。
这种能力在实际应用中非常重要,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长远的影响。
最后,能力本位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
能力本位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思考和探究,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仅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还能够在面对各种挑战时自信和独立地解决问题。
二、能力本位教学的实施方法要将能力本位教学策略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教师应该倡导学生参与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通过小组合作、团队讨论和课堂互动等活动,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语言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方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能力和需求设计教学内容和任务。
能力本位教学强调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学生的个体差异。
因此,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需求,设计适合他们的任务和活动。
例如,对于阅读理解的教学,教师可以提供不同难度和题型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适应自己水平的同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高职“能力本位”教学探究
高职“能力本位”教学探究高职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高职“能力本位”教学是针对高职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旨在通过强调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逐渐适应社会需要,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高职“能力本位”教学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主”和“以评价为基础”四个教学理念之上的。
其中,“以学生为中心”是指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习、发展和满足为出发点和制约;“以问题为导向”是指教学要以问题为引领,注重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实践为主”是指教学活动应当贴近实际,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评价为基础”是指教学活动应该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评价标准,注重评价反馈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者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力本位”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自我管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教师需要选取合适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寻找学习资源,并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后作业、个人学习笔记、学习总结等方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者主动性和自我管理能力。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能力本位”教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例如校内外实训、企业实践、学科竞赛等。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可以促进学生的技能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
(三)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力本位”教学的评价要求不仅评价学生的认知能力,更要注重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之外,可以采用实验报告、听力测试、口语表达、小组讨论等方式来评价学生的能力。
(一)符合职业需求高职“能力本位”教学重视学生技能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加贴近职业需求和公司招聘标准,为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提供实质性保障。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职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职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
在职中英语教学中,应用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评价方法三个方面探讨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职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能力本位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明确学生需要达到哪些能力水平。
在中英语教学中,可以设定以下几方面的教学目标:1. 语言技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使其能够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交流。
2. 文化认知:通过对文化背景的介绍和相关的文化活动,增加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3. 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的英语进行日常和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如参与国际会议、商务洽谈等。
二、教学设计能力本位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设计符合能力本位教学的教学活动。
1. 情境化教学:将学习内容放入具体的情境中,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讨论和合作项目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任务驱动教学:设定具体的任务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评价方法能力本位教学重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评价应该以能力为基准,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1. 综合评价:通过对学生多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包括课堂表现、作业成绩、考试成绩等。
可以采用评分表、问卷调查等形式进行评价。
2. 作品评价:让学生制作相关作品来展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如演讲、写作、设计等,并对作品进行评价,评估学生的创造力和应用能力。
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
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摘要】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方式。
本文首先介绍了什么是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以及为什么需要这种教学方法。
接着从能力本位教学的特点、优势、课程设计、效果评价和挑战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文章展望了能力本位教学方法的未来发展,总结了其重要性,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能力本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未来教育中将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能力本位教学方法、课程设计、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挑战、教学方法发展、教学重要性、教学前景展望1. 引言1.1 什么是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方式。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
能力本位教学方法不仅注重学习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不再被passively‘填鸭式’地灌输知识,而是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培养自己的能力。
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主体性和参与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学习,发挥自己的优势。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在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获取知识,更学会了如何运用知识,如何不断地学习和成长。
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不仅是为了短期的学习,更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着想。
通过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1.2 为什么需要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而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提升。
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方法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注重灌输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无法得到有效发展,课堂教学往往缺乏互动和实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降低。
需要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当前学生的学习需求。
浅析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浅析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论文浅析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论文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策略论文摘要:中职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以能力为本位符合新形式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对职业能力的发展需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语文教学策略迫在眉睫。
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做了全面的阐述。
中职学校语文怎么教?一直是中职学校语文教师积极探索的问题。
对这一问题,有的教师认为,应从语感上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有的教师认为,应利用第二课堂加强对中职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升中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的教师则提出,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等等。
笔者认为,把这些观点归纳起来,就是强调要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能力,换句话说,就是“以能力为本位”构建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体系,以适应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的需要。
一、以能力为本位符合新形式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1中职学校强调能力应用,专业性强。
在课程设置上,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是有着区别的。
中职学校偏重专业,强调能力应用,这也是中职语文与普高语文最大的区别。
因此,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应不同于普通高中。
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应根据中职学校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实施语文教学,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体系。
语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社会、贴近职业,加强实用语文能力培养,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这样才能满足新形式下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的发展需要。
2从中职学生的现状来看,轻基础,重专业。
众所周知,进人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大多是考场上的失败者,进人社会,年龄太小,升学又无望,无奈之下,只好就读于中职学校。
笔者曾对我校一年级的新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68%以上的学生对学习基础课没兴趣,而且还认为基础课没用,只要学好专业课就行了。
面对这一现状,如何让中职学生从练习、考试、分数的枷锁中解脱出来?如何让中职学生回归语文的世界,唤起他们对语文的热爱?因此,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必须改革,教师要解放思想,从应试的束缚中走出来,改革教学方式方法。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职中德育教学中的应用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职中德育教学中的应用1. 引言1.1 了解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它强调的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在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中,学生被赋予更多的自主权,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
这种教学模式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实践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通过了解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只有让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他们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并取得成功。
了解并运用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职中德育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能够为职中德育教学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
1.2 介绍职中德育教学的现状在职中德育教学是指在职业中等学校中进行的德育教学活动。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变,职中德育教学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问题。
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有待提高,一些学生存在着自私自利、浮躁急躁等不良行为,需要加强德育引导和教育。
职中德育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相对单一,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当前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的需求,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
在职中德育教学中,教师们也面临着教学内容较为单一、教学方法偏传统、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
学校和社会对职中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相对不高,没有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机制。
这些问题使得职中德育教学无法取得更好的成效,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
引入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成为提高职中德育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必然选择。
1.3 引入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引入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在职中德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和信息传授,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
以能力为本位的护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以能力为本位的护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索护理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育,它对提高护理师的能力和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然而,在传统的护理教育中,往往只注重理论学习,而忽略了实践操作的体验,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面临操作技能不足,无法实际应用的问题。
因此,如何探索以能力为本位的护理实验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护理教育研究的重点。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护理实验教学的基础。
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护理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技能就是操作技能。
因此,教学目标应该首先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如注射、拔管、换药等等。
2.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护理工作需要团队合作,因此,教学目标也应该包括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3.提高工作效率二、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设计是护理实验教学的核心。
优化教学设计,是为了让学生在实验中能够真正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达到教学目标。
1.选定适宜的实验项目不同的实验项目涉及到不同的操作技能,因此,选定适宜的实验项目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
2.模拟真实护理情景模拟真实护理情景可以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到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从而更好地锻炼自己。
3.设计详细教学方案详细的教学方案可以确保学生对实验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避免遗漏任何细节,最大限度地提高操作技能。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对于提高护理实验教学效果也是非常关键的。
1.采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展示实验的过程和步骤,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的方法和技能。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发挥合作精神,从而更好地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学习法采用问题驱动学习法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以能力为本位的护理实验教学模式是护理教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职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在职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化的趋势,对中英语教学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与传统的知识传授教学相比,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职中英语教学的需求,使学生更具备实际应用能力。
本文将从何谓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其在职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具体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何谓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能力为中心,通过导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培养。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等,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在职中英语教学中,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通过实际的语言运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提高阅读、听力、口语和写作的能力。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沟通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辩论等,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交流,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职场中,学生需要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际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培养这一能力。
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够对信息进行辨析和分析,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提高自己的思辨能力。
在职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措施来应用能力本位教学模式。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形式的任务活动,如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口语表达等,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学习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资源,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基于能力本位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初探
基于能力本位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初探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关键。
基于能力本位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旨在通过将学生置于实际工作场景中,培养他们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这种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
首先,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通常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实践活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其次,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往往需要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
通过参与实际工作场景中的模拟活动,学生能够学会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实际解决问题。
这种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能够使他们具备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设计真实的工作场景: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工作情况,设计模拟的工作场景。
这些场景应该尽可能接近实际工作环境,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学生置身于实际工作场景中,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运用一些案例或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并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实际操作和实践。
3.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在学生参与实际工作场景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4.提供及时反馈:在学生完成实际工作场景中的实践活动后,教师需要及时提供反馈。
这对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改进。
总之,基于能力本位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将学生置于实际工作场景中,让他们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反馈,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高职“能力本位”教学探究
高职“能力本位”教学探究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进行创新和探索。
在教育教学方面,以往的教学以知识传授为主,强调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而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相对较弱。
为了顺应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生能力的需求,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上逐渐引入了“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围绕高职“能力本位”教学模式进行探究,探讨其特点、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一、“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特点1.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往的高职教学模式过于强调传授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培养。
而“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注重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实践操作等形式,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更符合社会对高职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需求。
2.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扮演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学生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能力本位”教学模式中,课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际操作项目和案例分析。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
2.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能力本位”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毕业后更容易适应工作的需要。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3.提高教学质量“能力本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的培养,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浅探
摘要:植物生产环境是高等职业院校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基础上,对课程的教学方法的改革进行探讨,以期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可行性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植物生产高职教学改革
课程教学是职业院校学生掌握职业能力、培养应用型高技能的核心载体和平台,课程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关键。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课程的学科本位特征仍然十分突出,主要问题在于重知识、轻能力;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轻知识与工作之间的联系;重知识的传授,轻学生能力的形成[1]。
职业院校如何按照先进的职教理念和职教人才培养目标,改革职教课程,提高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院校迫切要求解决的现实问题[2~3]。
本文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以“提高光能利用率”这节课为例对植物生长环境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哲学上将能力定义为“人的内在素质的外化力量”。
心理学界将能力定义为人顺利完成或实现某种活动所必须的心理条件,是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
能力是心理特征,是能够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
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人的能力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标准可将能力分为不同的类型。
这里我们将能力划分为以下几种: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交能力。
1 培养学生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一种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集观察、记忆、注意、思维和想象为一体的能力。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主要依赖于人的认知能力。
它能帮助人们将事物的各个方面联系在一起,包括事物的构成、性质、发展、规律以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等,从而形成一种全面的立体认知,而不是片面的。
植物生产环境课程针对的是高职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但由于年龄所限,他们不可能完全自觉地发挥认知的作用,必须在教师不断培养和指导下,有效的利用身边的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相关内容,挖掘自身的认知潜力。
例如:在“提高光能的利用率”这一课中,我事先让学生分组走进社会,走进图书馆,进入电脑里去调查、搜集当今社会的粮食问题。
课上则先让学生观察一组有关饥民的图片,创设出一个有效的社会情境,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意识到本次课的重要社会价值,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再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找到的关于粮食问题的数据等信息,挖掘与本次课相关的信息和突破点,如“改善生产环境”“提高粮食产量”等字眼。
教会学生在收集的资料中如何筛选、处理、整合信息,整理形成小调查报告,从而达到提高认知能力的目的。
2 培养学生操作能力
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作自己的肢体以完成各项活动的能力,如劳动能力、体育运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操作能力与认知能力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
认知能力的积累程度影响操作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反之,操作能力的发展程度也会限制认知能力的积累。
植物生产环境是园艺类专业的基础课程,与后续的种植类课程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与三年级课程相结合,在三年级学生种植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种植环境进行有效监测。
如:土壤温度的测定、空气湿度的测量、光合强度的测算等。
再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提出合理的生产种植方案(如:种植密度),也可对植物生产的基础设施进行合理改造,提高理论运用和实践的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当今社会,知识与资料的获得变得快捷便利,因此,在固有知识的学习面前,创造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的状况的基本因素。
而激发学生科学创新的精神和创造能力,意义重大而深远。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关键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这种思维是发散性的,是要从多方位、多角度去突破已有的认知,从而找到新
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等。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提出问题是启发学生创造潜质思维活动的开始。
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做。
同时通过各种手段去激发、引导,并准备一些有助于释放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学设施,以及良好的课堂氛围。
如:“水与植物生产”中,可安排探究蒸腾作用的简单易操作的小实验,“温度与植物生产”中,可用相关的教学视频来形象植物的春化作用。
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如:“呼吸作用与植物生产”教学过程中,由于生活中过度强调了植物对环境空气的净化作用,让学生误以为植物只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这里我们可以通过几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自省自悟,原来植物和我们人一样,也会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探索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对于这些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而是要以点拨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考,不断改进学生自己已形成的观点,从而达到启发学生创造潜能的目的。
在创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大胆尝试,敢于冒险,不怕犯错,再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动手实践,在一次次失败中探寻出真理,获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快感。
4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
社交能力是在人们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组织团体、促进人际交往和信息沟通有重要作用。
课程改革倡导的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主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动手实践。
在活动中,通常是以小组为单位,如在“提高光能利用率”一课中,根据各组的关注角度不同将学生分为内因影响分析小组、外因(环境)影响分析小组、基础设施影响分析小组等。
由组长组织讨论和本小组成员的任务分配,完成先组内讨论,后组间交流,最后总结完善的任务实施过程。
这样既能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又能创造横向交流、团结合作的机会。
同时在实践活动中使彼此的交往更加深入。
实现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判断决策能力等社交能力的培养。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职业学校的主要培养目标,也是职业学校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
以教学改革为契机,从课堂改革入手,再配以恰当的考核改革来检验结果,效果可能会更好。
参考文献
[1]徐国庆.项目课程的基本理论[J].职教论坛,2006(4).
[2]张德琦.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蒋庆斌,徐国庆.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J].职
业技术教育,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