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大鼓和小鼓》教案新部编本

合集下载

【2024版】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大鼓和小鼓》教案(电子备课)

【2024版】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大鼓和小鼓》教案(电子备课)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课 时 计 划
第 周 星期 第 节 年 月 日
课题
《大鼓和小鼓》。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过程与方法:
会唱《大鼓和小鼓》。
情感与价值:
是学生体验音乐的乐趣。
教学重点
歌曲《大鼓和小鼓》
教学难点
能说出几种乐器的名称,感受人声与乐器的不同音色
教具
钢琴 图片 ppt 音频资源 音响设备
教学方法
音乐欣赏法 演示法 小组合作法 创作教学法
教 学 过 程
1.教师播放音乐厅里合唱和管弦乐队的录像。提问:除了生活中的声音还有什么声音呢(唱歌的声音和乐器的声音)?
2.请你在教材图中找一找,你认识哪些乐器呢?学生说出一种乐器,教师就可以出示这种乐器的图片并播放声音,如有学生会演奏,可在课上为同学们演奏,最后教师再介绍其它的乐器。
(以上两首歌曲也可以选择一首学唱)。
教学评价:
1.能认识一种以上的乐器并说出它的名称。
2.会敲击一种打击乐器。
3.会唱《布娃娃弹琴》和《大鼓和小鼓》中的一首。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整改措施
3.有打击乐器的可让学生敲击唱《大鼓和小鼓》
1.播放少先队鼓号队的录像,提问:队伍中有什么打击乐器呢(大鼓和小鼓等)?
2.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强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学唱《大鼓和小鼓》。
4.边走步边唱《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唱歌 大鼓和小鼓-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  大鼓和小鼓-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大鼓和小鼓-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教学目标•能够正确饶口唱唱《大鼓和小鼓》。

•能够简单正确地击打已学习的打击乐器。

•认识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唱歌,击打打击乐器。

•教学难点:正确唱饶口唱唱《大鼓和小鼓》。

教学准备•准备好教材《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要预习相关内容。

•准备好打击乐器:木鱼或手鼓、鼓槌、大鼓、小鼓。

•准备好指示板。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1.教师问学生是否喜欢唱歌和听音乐,有哪些欢快的歌曲。

2.教师播放欢快的歌曲,让学生跟着唱,并与学生交流自己说唱的感受。

2. 学习唐诗(5分钟)1.教师给学生介绍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是唐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文化名流,也是唐朝的代表人物之一。

白居易被称为“诗仙”,他的诗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

2.教师朗读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并和同学一起分享文化背景和体验。

3.让学生跟着老师念诗。

3. 学习歌曲和打击乐器(30分钟)3.1 学习《大鼓和小鼓》的歌曲1.教师播放歌曲《大鼓和小鼓》(来自《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可在教学时先进行演示听)。

2.教师和学生一起唱歌,注意声音、节奏和韵律。

3.2 学习打击乐器1.教师向学生介绍木鱼、手鼓等打击乐器,并向学生展示如何击打。

2.让学生轮流尝试击打鼓。

老师可以在击鼓时给出指令,如“大力一点”、“小力一点”、“慢一点”、“快一点”,让学生在击鼓时也能体验到不同的感觉和效果。

3.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击打小鼓,一组击打大鼓,学生根据唱歌和击鼓指令协作演奏乐器。

4. 巩固练习(10分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再自由选择某一乐器进行练习,并加入自己的感性体验。

老师可以在课堂中提供指导或者鼓励,促进学生参与感和积极性。

5. 结束环节(5分钟)1.教师问学生今天学习的内容,学生简单回顾。

2.教师询问学生对今天课堂的感受和建议,学生进行交流和反馈。

3.教师给予学生奖励和鼓励,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

大鼓和小鼓(教案)2024-2025学年 人教版(2012)一年级上册音乐

大鼓和小鼓(教案)2024-2025学年 人教版(2012)一年级上册音乐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大鼓和小鼓》教案歌曲分析《大鼓和小鼓》是人教版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中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二拍子的节奏为基础,旋律简洁明快,全曲共八小节,分为四乐句。

歌曲内容主要围绕大鼓和小鼓的不同声音特点展开,通过一强一弱的敲击声,生动地展现了音乐中力度的对比,使得歌曲既富有教育意义,又易于低年级学生理解和接受。

歌词内容直接明了,以“擂起了大鼓,咚咚;敲起了小鼓,嗵嗵嗵”等简单的词句,生动地描绘了大鼓和小鼓的敲击声。

这种直观的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够迅速理解歌曲所传达的内容,并在演唱过程中自然地融入力度的对比。

同时,歌词也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不同声音,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感受歌曲的强弱规律。

2、在歌曲学习中,认识大鼓和小鼓。

3、正确掌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能够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1、歌曲《大鼓和小鼓》的学唱: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能正确演唱歌曲,并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2、认识大鼓和小鼓:了解两种乐器的音色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用音乐的方式问好!2、发声练习。

二、新课导入1、你认识这两种乐器吗?(课件出示大鼓、小鼓图片)生:鼓师:这两个鼓有什么区别吗?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你们观察得非常仔细。

2、大鼓和小鼓有什么区别?(听老师敲两个鼓)师:听这两个鼓的声音,你发现了什么?生:发出的声音不一样,声音的大小也不一样。

师小结:大鼓是中空的木制圆筒上张皮,声音低沉有力;小鼓类似大鼓但体积小得多,声音清脆响亮。

3、导入课题:你们知道大鼓和小鼓在歌曲中是如何表现的吗?它们的声音在歌曲中有什么特别的作用呢?让我们通过歌曲《大鼓和小鼓》一起来了解。

三、歌曲学习1、请同学们仔细聆听,歌曲中出现了哪两种声音?这两种声音分别是怎样的?师:歌曲中出现了什么声音?生:大鼓:咚咚小鼓:嗵嗵嗵2、再次聆听:歌曲的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地速度:中速3、跟着老师学唱歌谱:注意音准。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时《大鼓和小鼓》教案(通用6篇)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时《大鼓和小鼓》教案(通用6篇)

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时《大鼓和小鼓》教案(通用6篇)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课时《大鼓和小鼓》篇1教学内容: 会唱歌曲;认识鼓。

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让学生产生对鼓的兴趣与喜爱,有进一步探索学习的求知愿望。

2 、让学生初步感知声音的高低与强弱。

教学重点:感受大鼓与小鼓的声音及强弱力度特点。

教学难点:创编简单的节奏鼓点。

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鼓种类若干。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学生听民乐合奏《丰收锣鼓》音乐片断。

二、话说鼓:( 1 ):圆圆一只大木桶,上下是皮肚里空,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

(学生猜—乐器)(鼓)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参观鼓的世界。

( 2 )趣说“鼓”字。

(图片)●同学们,你见过“鼓”字吗?它是我国古代文字(甲骨文)里的“鼓”字,离现在至少有三千多年了。

●传说最早的鼓是用泥土蒙及做成的鼓槌是用草扎成的,鼓下有脚、鼓上还插着羽毛呢?●“鼓”是象形文字,左半边的“士”,中间“日”是鼓身,下面“一”是鼓脚,上面“ 八”是插着的羽毛。

●右半边的“及”就像一个人的执槌去鼓。

●小朋友们再仔细看看,“ 鼓”字多像一个人在敲鼓呀!提问:请问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看见鼓,听到鼓声的?生:过年、过节、开庆祝会、少先队鼓号队……师:鼓即是乐器又是道具,人类从大自然的风雨雷电声中得到启示并创造了鼓,鼓的种类很多,具说能叫出名字来的就有上百种。

( 3 )鼓的种类名称:图片生:铃鼓、手鼓、腰鼓、长鼓、堂鼓、花鼓、战鼓、八角鼓、爵士鼓、架子鼓、定音鼓……( 4 )击鼓方法:设问:在一个鼓上,你们能敲击出多少种不同的声音和节奏?生:在鼓上尝试并感受不同的部位,不同的敲击法,及不同的声音效果和节奏。

师:用不同的速度和力度敲击大鼓与小鼓,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声音的强弱高低与音色。

三、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1 )听赏歌曲范唱,感受歌曲其情绪。

并随音乐律动。

( 2 )学唱歌曲,并模仿打鼓的姿势。

( 3 )感受大鼓与小鼓的强弱力度特点。

第一单元歌曲《大鼓和小鼓》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歌曲《大鼓和小鼓》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全音符、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节奏,以及鼓的演奏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鼓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正确敲击鼓、如何表现鼓的音色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鼓演奏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和节奏变化。
4.合作与交流:分组合作演唱和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5.文化理解与尊重:了解鼓在民族音乐中的地位,引导学生尊重并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在音乐领域的感知、表现、创造、合作及文化理解等方面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一年级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兴趣和挑战。通过《大鼓和小鼓》这首歌曲的教学,我发现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学生对鼓乐器的兴趣浓厚,但在掌握节奏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更加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逐步提高节奏感。
2.在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提高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容易偏离主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
第一单元歌曲《大鼓和小鼓》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歌曲《大鼓和小鼓》。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鼓这种打击乐器,了解其基本构造和演奏方法;学习《大鼓和小鼓》歌曲,通过演唱、演奏、身体动作等方式,体验音乐中的强弱节奏;引导学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具体内容包括: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一单元有趣的声音世界《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音乐课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1班3.授课时间:2022年10月10日4.教学时数:45分钟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区分大鼓和小鼓的声音特点。

2.通过聆听、模仿、演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内容1.教材:《音乐课程标准》一年级上册2.课题:《大鼓和小鼓》3.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听辨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并能够用身体动作表现出来。

四、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以调动学生的热情。

2.新课导入(10分钟):讲解大鼓和小鼓的声音特点,让学生听辨并区分两种鼓的声音。

3.实践活动(1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大鼓和一个小鼓,通过演奏表现出各自的声音特点。

4.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资源1.教材:《音乐课程标准》一年级上册2.教学乐器:大鼓、小鼓3.多媒体设备:音响、投影仪七、教学建议1.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参与,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2.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他们正确使用乐器。

3.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核心素养目标1. 审美鉴赏素养:通过聆听、模仿、演奏等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审美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和辨别音乐的美丑。

2. 创造性思维素养:鼓励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创意地表现音乐,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团队协作素养:在课堂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唱歌大鼓和小鼓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唱歌大鼓和小鼓
三、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在开始学习《大鼓和小鼓》这首歌曲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基本的音乐知识,如音阶、节奏等。他们能够理解音乐的基本元素,并能够跟随简单的旋律进行演唱。此外,学生可能还具有一定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能够通过动作和声音表达音乐的情感。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一年级的学生通常对音乐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歌曲和节奏来表达自己。在学习能力方面,学生能够快速学习并掌握简单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他们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喜欢通过听觉感知音乐,有的喜欢通过动作体验音乐,还有的喜欢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想法。
九.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音乐知识巩固:请学生完成一份关于《大鼓和小鼓》的音乐知识问卷,包括节奏、音调、乐器等方面的题目。
2. 音乐技能练习:请学生录制一段演唱《大鼓和小鼓》的视频,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3. 音乐创作实践:请学生尝试创作一段与《大鼓和小鼓》风格相似的音乐作品,展现自己的创造力。
七、典型例题讲解
1. 例题一:《大鼓和小鼓》的节奏练习
题目:请根据《大鼓和小鼓》的节奏,用拍手或敲击乐器的方式进行节奏练习。
答案:学生将根据《大鼓和小鼓》的节奏,用拍手或敲击乐器的方式进行节奏练习,巩固对节奏的理解和掌握。
2. 例题二:《大鼓和小鼓》的音调练习
题目:请根据《大鼓和小鼓》的音调,用口哨或哼唱的方式进行音调练习。
八、教学反思与总结
教学反思: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体验音乐,这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我也通过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然而,我发现自己在课堂管理方面还有待提高,有时候学生的纪律不够好,我需要更好地掌控课堂秩序,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

《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大鼓和小鼓教学目标:1、认识音乐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掌握运用。

2、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声音。

3、学会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

4.、掌握用声势与歌唱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并应用到歌曲《大鼓和小鼓》的演唱活动中。

教学重点:1、在音乐故事和乐曲中理解音乐形象,认识音乐的力度记号强(f)、弱(p),并能掌握运用。

2、学会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用强弱不同的力度表现歌曲。

教学难点:掌握用声势与歌唱相结合的表现方法,并应用到歌曲《大鼓和小鼓》的演唱活动中。

教学过程: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1、教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上一节有趣的音乐课,首先让我们随着大大和小小一起走进音乐谷吧——(教师播放视频动画《声音的强弱》)2、教师:自然界、生活中强弱不同的声音可多啦,你能想到的有哪些?下面,就跟小伙伴合作,模仿并表现声音的强弱吧!(引导学生模仿并表现自然界、生活中的声音的强弱。

)3、教师:下面让我们继续走进音乐谷,看看大大和小小又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音乐小知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播放视频动画《强弱记号》)4、听歌曲《大鼓和小鼓》,想一想:在演唱歌曲时,哪里应该唱的强,哪里应该唱的弱?5、敲击大鼓、小鼓,让学生在感受音乐强弱的变化。

6、出示课题——《大鼓和小鼓》二、新授(一)声势表现1、播放歌曲范唱,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

2、再次聆听歌曲,提问:做什么动作发出声音可以模仿大鼓和小鼓的声音呢?3、教师带领学生在“咚”和“嗵”的地方用拍手和跺脚模仿乐器不同音色。

(1)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学生做动作。

(2)教师评价后,再次集体听音乐做动作。

4、拍手跺脚代替原有歌词。

(1)教师范唱,学生在“咚”和“嗵”的地方用拍手和跺脚模仿乐器不同音色代替教师的演唱。

(2)教师在“咚”和“嗵”的地方只弹琴不唱。

(3)个别学生在前面带领其他同学进行这个活动。

(4)教师范唱,集体再次用动作代替歌词。

大鼓和小鼓音乐教案

大鼓和小鼓音乐教案

大鼓和小鼓音乐教案
教案:大鼓和小鼓音乐教学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大鼓和小鼓的区别,并能够正确辨认;
2. 学会演奏大鼓和小鼓的基本节奏;
3.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创作简单的鼓乐曲。

二、教学准备:
1. 大鼓和小鼓;
2. 音乐播放设备。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向学生介绍大鼓和小鼓的基本概念,并播放一段包含两种鼓乐器演奏的音乐。

2. 演示:让学生观察老师演奏大鼓和小鼓的方式,注意其不同之处。

然后,老师再示范一次,带领学生一起拍打节奏,使学生能够模仿老师的动作和节奏。

3. 分组练习:
a. 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演奏大鼓,另一组演奏小鼓;
b. 让学生轮流演奏大鼓和小鼓的节奏,注意掌握节奏和协调演奏。

4. 创作演奏:鼓乐曲
a. 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节奏,创作一个简单的鼓乐曲;
b. 让学生分小组编排鼓乐曲,并演奏出来;
c. 学生们可以结合不同的节奏和音调,添加一些其他乐器的演奏,使整个演出更加丰富多样。

5. 汇报演出:每个小组依次汇报他们编排的鼓乐曲,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欣赏。

四、教学延伸:
1. 向学生介绍一些著名的鼓乐曲和鼓乐表演,鼓励他们进一步学习和欣赏。

2. 鼓乐器的演奏不仅仅局限于大鼓和小鼓,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其他鼓乐器的演奏技巧,如钢鼓、铜鼓等。

唱歌 大鼓和小鼓-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  大鼓和小鼓-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唱歌:大鼓和小鼓 - 人教版一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间鼓乐器大鼓和小鼓,并通过唱歌和模拟演奏来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大鼓和小鼓乐器的基础知识。

2.学会唱响歌曲《大鼓和小鼓》。

3.学会模拟演奏大鼓和小鼓。

4.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步骤1. 唱响歌曲《大鼓和小鼓》1.让学生先听一遍歌曲《大鼓和小鼓》,让他们了解歌曲的调式和节奏。

2.让学生一边跟随歌曲节奏摆动身体,一边唱响歌曲《大鼓和小鼓》。

2. 学习大鼓和小鼓乐器1.分别介绍大鼓和小鼓乐器的形状、材质和演奏方法。

2.让学生一起模拟演奏大鼓和小鼓,让他们体验不同乐器的节奏和音效。

3.在活动中,鼓手需注意协调性和配合性,如保持一定节奏、协调鼓点等。

3. 集体表演《大鼓和小鼓》1.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担任大鼓手,一组担任小鼓手。

2.老师带领大鼓手和小鼓手一起表演歌曲《大鼓和小鼓》。

在表演中,学生需要注意听音乐,做出正确的鼓点和节奏。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唱响歌曲《大鼓和小鼓》,并通过模拟演奏大鼓和小鼓来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2.教学难点:模拟演奏大鼓和小鼓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协调性和配合性,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和协调。

五、教学评估1.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学生是否能够跟随歌曲节奏唱响《大鼓和小鼓》来检查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节奏感。

2.在模拟鼓乐演奏中,通过观察学生是否能够准确地模拟鼓点和节奏来检查学生的协调性和配合性。

六、教学拓展1.可以进一步介绍其他中国传统民间乐器的形状、材质和演奏方法,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和兴趣。

2.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换角色,让小鼓手担任大鼓手,大鼓手担任小鼓手,来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和表演能力。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了中国传统民间鼓乐器大鼓和小鼓,唱响了歌曲《大鼓和小鼓》并模拟演奏了乐器,有效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意识。

小学音乐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_1

小学音乐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_1

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分辨声音的强弱2、学唱歌曲《大鼓和小鼓》3、能用强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以更好地塑造歌曲音乐形象2学情分析《大鼓和小鼓》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不仅有音色、音高的模仿,还有力度的模仿。

这首歌曲虽然只有8小节,但所包含的音乐要素却是非常丰富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唱会,还要让学生感受这四种音乐要素的特点,使他们获得音乐的美感。

对于一年级孩子们,在激发兴趣的同时,还要在分组或集体活动中,老师要提出具体要求,这样才能动而不乱。

即既要注重教材教法,又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和认知水平。

3重点难点感受大鼓与小鼓的声音及强弱力度特点。

4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寻找生活中的声音1、教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启发学生用耳朵仔细听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谜语:有对双胞胎,住在山两边,说话听得见,相互难见面)2、启发学生注意“观察”一“倾听”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并模仿这些声音。

( 教师提示学生模仿: 雷声“ 隆隆” 风声“呜……” 小狗“汪、汪” 小猫“喵、喵)3、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声音?活动2【讲授】二、知识“声音的强弱“1、师敲打出强弱不同的声音,让学生分辨。

2、认识力度记号“f”(强)、“p”(弱)3、教师将学生分组,学生设置情景,表现声音的强弱。

比一比哪个组设置的情景多且声音的强弱表现恰当。

活动3【讲授】三、按节奏读歌词1、有节奏地朗读歌词:擂起了大鼓,咚咚,敲起了小鼓,嗵嗵嗵,擂起了大鼓,敲起了小鼓,咚咚,嗵嗵嗵。

2、师用敲响鼓的声音引导出新歌曲《大鼓和小鼓》3、律动处理(引导学生用手脚来表现大鼓、小鼓声)“咚咚”跺二下脚“嗵嗵嗵”拍三下手活动4【讲授】四、学唱歌曲1、练唱歌曲每句后半部分教师唱“擂起了大鼓” 学生唱“咚咚”2、教师分句教唱歌曲。

歌曲中,有“1~5”“1~5”“5~1”大跳音程,教师可用手势辅助学生唱准。

第一乐句的第二小节、第四小节之后可以换气,而第二乐句尽量不换气。

《大鼓与小鼓》音乐教案

《大鼓与小鼓》音乐教案

《大鼓与小鼓》音乐教案•相关推荐《大鼓与小鼓》音乐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鼓与小鼓》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鼓与小鼓》音乐教案篇1活动目标:1.区分音的强弱。

2.学会唱《大鼓与小鼓》这首歌。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重点:辨别区分声音的强弱。

活动难点:会正确表现声音的强弱。

活动准备:大鼓、小鼓。

活动过程:1.用身体动作表现强与弱。

如:拍手和点手心,拍手心和拍手背,拍腿和拍肩等。

2.认识强弱记号。

教师准备两幅图片,上面画有f和p,告诉小朋友f表示强,p表示弱,并用动作表示出来。

3.学习歌曲《大鼓与小鼓》(1)小朋友敲击大鼓、小鼓,进一步感知音量的变化。

(2)欣赏并学唱《大鼓与小鼓》,小朋友用声音的大小来表示大鼓、小鼓的强弱变化。

4.用节奏乐器演奏,注意声音的强弱并表现出来。

活动延伸:1.在活动室里放置强弱记号f、p。

2.表演唱《大鼓与小鼓》。

评量:能用动作、音量表现声音的强弱。

分析:此次活动通过身体的动作来感知强弱,通过学唱歌曲辨别强弱,使小朋友在游戏中学会了区分声音的强弱,从而发展了小朋友的音乐感知能力。

教学反思: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

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大鼓与小鼓》音乐教案篇2活动目标:1、帮助幼儿感受歌曲的强弱变化,掌握× ×∣ ×× ×∣的节奏型。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1、大鼓、小鼓各一面,鼓槌;图谱;乐曲《春天》、《春天在哪里》录音磁带。

最新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大鼓和小鼓》教案

最新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大鼓和小鼓》教案

教学内容:1.歌曲《大鼓和小鼓》2.复习音的强弱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2.能力目标: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动作等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3.情感目标:体验快乐的音乐学习,通过进行各种音乐游戏和活动,发展大脑与身体运动的协调性。

教学重难点:1.学习歌曲《大鼓和小鼓》,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来边唱边演奏歌曲。

2.分辨音的强弱,并用唱、拍、舞、奏等不同形式来表现音的强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大鼓、小军鼓、动物头套、贴图、音响设备教学过程:一、微课程视频情景导入:圆圆一只大木桶上下肚皮都是空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抓住儿童好奇的心理,在有效引发其对课程的兴趣的同时,清晰、直观的让学生初步认识乐器—鼓。

2.玩乐器(1)认识乐器:大鼓和小鼓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鼓朋友,我们已经从上面的视频中看到了,一个叫大鼓。

×× ×嗨你好!一个叫小鼓,也叫小军鼓。

×× × ××你好小朋友(2)通过敲击、观察再次正确分辨大小鼓在声响、形状、敲击方式上的区别。

师:大鼓小鼓真有礼貌,小朋友要不要也和他们问好呢?运用生动的语言邀请学生进行乐器的敲击。

(3)找出视频中用到的衬词,为歌曲学唱做好准备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为大小鼓在声响和击奏方式上分别找出合适的衬词。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语,运用于歌曲的学唱而并非完全一致的按照书本上的来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尊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有效的提升了他们对于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一)学唱歌曲1.运用课件进行歌曲旋律的学唱2.学歌曲,听音乐3.“大家一起唱”活动4.为学生创设情境5.歌曲的教唱6.参与学生的演唱(二)音的强弱1.音乐游戏“我的大鼓和小鼓”2.通过律动发现音乐中的强弱规律3.通过边演奏、边演唱歌曲来体现音的强弱。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5大鼓和小鼓-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5大鼓和小鼓-人教新课标(2023秋)
-举例:通过示范和分组练习,指导学生如何通过手臂和手腕的力度控制来产生不同的音色。
-协作演奏:学生在集体演奏时,难以保持节奏的一致性和音量的平衡。
-举例:设置明确的节奏指挥,使用视觉辅助工具(如指挥棒或手势),帮助学生同步节奏。
-音色创新:学生可能在尝试创造性地使用大鼓和小鼓时感到困难,缺乏灵感。
-举例:提供一些简单的创意框架,如模仿自然界的声音或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举例:使用简单的图形或肢体动作来表示不同的节奏,让学生模仿并敲击乐器。
-歌曲演唱: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大鼓和小鼓》歌曲,并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
-举例:分步骤教授歌曲,先从节奏朗诵开始,逐步加入旋律,直至完整演唱。
2.教学难点
-力度控制:学生难以掌握敲击大鼓和小鼓时力度的强弱,影响音色和节奏的准确表达。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大鼓和小鼓的基本概念。大鼓和小鼓是两种不同的打击乐器,它们有着不同的音色和演奏方式。它们在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丰富音乐的节奏和层次。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一段音乐视频来观察大鼓和小鼓在实际演奏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创造出美妙的音乐。
2.培养节奏感和协作能力:通过参与集体演奏,学会遵循节奏,与他人协作完成音乐作品,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3.增强音乐表现力: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力度和音色表达音乐情感,提高音乐表现力。
4.培养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尝试创造性地运用大鼓和小鼓,培养创新思维和音乐创造力。
5.增进文化理解:了解大鼓和小鼓在民族音乐中的应用,增进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敲击练习的结果。

《5.0_唱歌_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5.0_唱歌_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小学音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

《唱歌_大鼓和小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能够理解并辨认大鼓和小鼓的声音特点,掌握基本的音高观点。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3.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音乐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大鼓和小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的音乐表演中,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大鼓和小鼓的图片或模型,用于教学演示。

2. 准备一些简单的音乐器械,如鼓棒,供学生练习应用。

3. 制作一个在线教学资源包,包括音乐素材、视频和习题等。

4. 制定一个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环节的时间分配和教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大鼓和小鼓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猜谜语,引出课题。

2. 歌唱教学:(1)教师范唱歌曲,学生欣赏,并简单介绍歌曲情绪和内容。

(2)学生用柯尔文手势唱出歌词,教师纠正歌唱姿势和节奏。

(3)学生分句练唱,重点解决大鼓和小鼓的歌词和节奏。

(4)学生完备演唱歌曲,教师评判总结。

3. 创造表现: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并进行小组表演比赛。

4. 拓展延伸:请学生为歌曲创编简单的第二段歌词,并尝试自己编曲。

5. 教室小结:通过评选“小小音乐家”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演唱《大鼓和小鼓》歌曲,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寓意。

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通过歌曲表演展示学生的个性。

3. 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学生能够通过歌曲表演,表现大鼓和小鼓的形象,并理解歌曲所表达的寓意。

2. 难点:学生能够在演唱过程中准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并表现出大鼓和小鼓的声音特点。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歌曲的节奏、旋律和图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教学内容:
1.歌曲《大鼓和小鼓》
2.复习音的强弱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用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能力目标:结合生活中的经验,用敲击、动作等方式探索、感知、体验音的强弱。

3.情感目标:体验快乐的音乐学习,通过进行各种音乐游戏和活动,发展大脑与身体运动的协调性。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歌曲《大鼓和小鼓》,能用强弱对比的手法来边唱边演奏歌曲。

2.分辨音的强弱,并用唱、拍、舞、奏等不同形式来表现音的强弱。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大鼓、小军鼓、动物头套、贴图、音响设备
教学过程:
一、微课程视频情景导入:
圆圆一只大木桶上下肚皮都是空
娃娃见了爱打它一打就说咚咚咚
以生动有趣的形式抓住儿童好奇的心理,在有效引发其对课程的兴趣的同时,清晰、直观的让学生初步认识乐器—鼓。

2.玩乐器
(1)认识乐器:大鼓和小鼓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鼓朋友,我们已经从上面的视频中看到了,一个叫大鼓。

×× ×
嗨你好!
一个叫小鼓,也叫小军鼓。

×× × ××
你好小朋友
(2)通过敲击、观察再次正确分辨大小鼓在声响、形状、敲击方式上的区
别。

师:大鼓小鼓真有礼貌,小朋友要不要也和他们问好呢?运用生动的语言邀请学生进行乐器的敲击。

(3)找出视频中用到的衬词,为歌曲学唱做好准备
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为大小鼓在声响和击奏方式上分别找出合适的衬词。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语,运用于歌曲的学唱而并非完全一致的按照书本上的来进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尊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有效的提升了他们对于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积极性。

二、新课教学
(一)学唱歌曲
1.运用课件进行歌曲旋律的学唱
2.学歌曲,听音乐
3.“大家一起唱”活动
4.为学生创设情境
5.歌曲的教唱
6.参与学生的演唱
(二)音的强弱
1.音乐游戏“我的大鼓和小鼓”
2.通过律动发现音乐中的强弱规律
3.通过边演奏、边演唱歌曲来体现音的强弱。

并进行互相的评价。

4.带领学生音乐游戏
5.引导学生找到音乐中的强弱规律
6.观看学生进行歌曲的演奏和演唱,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三)律动、创编
1.根据乐谱创编歌词并进行试唱
2.根据创编的歌词进行音乐律动
3.启发学生对歌曲进行各种创编
4.参与学生的律动
5.歌曲的学唱
(1)通过使用教师设计的课件,让学生用互相合作的方式,运用听唱法、模唱法进行歌曲旋律的学习。

(2)教师进行歌曲的范唱。

(3)学生将自己在前一环节选择好的衬词便成歌曲的歌词,并进行演唱,教师协助学生完成学唱的过程,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的给予其个人发挥的空间,并适时帮助学生解决在练唱时的困难。

(4)完整的演唱所学习的歌曲,分组合作来进行演唱。

可由一个组演唱歌词,一个组演唱衬词。

轮流来。

(5)教师对所有同学的表现进行肯定。

6. 音的强弱—游戏、演唱、演奏环节
(1)节奏律动游戏——“我的大鼓和小鼓”
××××│×××│↘↗↘↗﹨↗
我的小鼓咚咚咚,
××××│×××│
我的大鼓咚咚咚,
××××│×××│
大鼓响来我跺脚
××××│×××‖
小鼓响来我拍肩
让学生通过节奏律动游戏在加深对大小鼓音响、强弱对比的概念,并且能正确地区分和表现强和弱这两种不同的音乐力度的同时,加强了学生的节奏表现能力。

(2)音乐律动游戏“大鼓、小鼓唱”
在学生对强弱对比有一个初步认识的时候,引入音乐的律动。

请学生围成圆圈,听音乐律动。

当听到大鼓和你问好的时候,用脚有节奏的敲击“1.2.3”;当听到小鼓和你们说话的时候,用你的双手拍肩。

让学生体会强弱规律在音乐中的体现。

(3)请学生对所学歌曲进行边演唱边演奏的活动。

用生动的语言暗示学生表现出强弱规律。

让学生自由发挥他们想要表达的音乐和为音乐进行动作伴奏。

让他们的音乐同时具备演唱、演奏和舞蹈的性质。

教师组织大家一起来进行“我们是快乐的小乐手”歌曲表演环节,并请大家相互评价,表扬所有同学。

7.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体进行歌词的创编。

如发现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有困难,可启发他们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模仿动物的叫声来改编歌词。

(例:公鸡在唱歌喔喔,小鸡在唱歌叽叽叽……)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歌词后,教师拿出动物的头套,让学生模仿动物的律动,边唱,边表演。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用乐器为他们伴奏。

在唱唱、奏奏、跳跳中完成本课。

三、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和大鼓小鼓一起学唱歌曲,使同学们认识了大鼓、小鼓,并能边演唱,边运用大鼓和小鼓来进行伴奏。

同学们的表演能力、音高节奏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对于音乐中力度变化的处理也做得十分恰当。

请大家不要忘记了大鼓和小鼓,还有他们和我们一起表演的歌曲,下节课我们再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