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品表演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品表演在高效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我市全面推行课改,轰轰烈烈的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势在必行。改革思想品德教学方法,提高德育实效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让学生真正从“要我学”的被动学习状态转移到“我要学”的主动参与学习状态上来。实现知、信、行的统一。而小品的引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短小、幽默、观赏性、参与性强的小品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艺术化,是学生将知识内化为信念和信念转化为行动的转换器,切实提高了思品教学的实效。
一、小品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实效。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求知的欲望,就有了主动性、积极性。作为一名老师,要善于激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课堂上来。而小品的引入,演练结合,评议相间为教学注入了新活力,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小品的素材来源于学生学习和生活,必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课堂教学创设了最佳的教学氛围,提高了教学实效。
二、小品的引入激活、同化了知识,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
小品引入课堂,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能为教师讲述知识和学生理解知识服务。小品取材于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又与教材内容相结合。通过几个动作,几句简单的台词就能将课本知识的主旨表达的十分充分,教师只需稍加分析和点拨,就能将知识讲述的十分透彻。避免了一味的滔滔不绝、枯燥乏味的满
堂灌。而学生通过对小品的观察、分析、领悟,先在直观感受上得到认可,引起共鸣,进而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思维。激活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点清晰地关联,使学生有了一种豁然开朗、水到渠成及顺理成章的感觉。从而促进了新内容的学习和知识的巩固。
三、小品的引入促进了知、信、行的统一,提高了德育实效。
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我成长的问题,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演练结合、评议相间的小品表演能够给学生逼真地再现生活实践。品德课不仅仅要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内化为信念,由信念转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在这个过程中,小品的引入起到了转换器和催化剂的作用。小品无论其内容还是表演都能给学生提供示范,会追求真善美,摈弃假恶丑,形成牢固的信念。而小品贴近学生的生活,自然会让学生感到生活中这样做并不难,由此知、信、行便在学生始终处于主动状态的情况下实现了有机和谐的统一,提高了德育实效,完成了思想品德课的根本任务。
四、小品的引入使学生的表现欲得以释放。
中学时期,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自我表现欲十分强烈,这时学生非常希望引起他人的注意,获得他人的好感,而他们获得他人好感的常用方法就是自我表现。每个学生的自我表现方式不尽相同,有的通过学习拔尖来表现自己,有的通过课堂讲话、做怪动作来引起老师
和其他同学的注意。如果我们让学生通过表演小品参与教学,使学生的表现欲得以释放,让参与表演的学生在掌声笑声中体验成功的自豪、满足、振奋等情感,便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小品的引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创新是社会与民族进步的动力和灵魂。将小品运用到教学中,需要结合教材寻找典型的素材,进行加工创造,然后排练、演出。在表演小品的过程中,看的、演的同学都能从中发现许多问题,学生会质疑才会有创造,创造源于问题。这就必然会在一定知识铺垫的基础上产生对问题的探究之心,而创造欲望的不断积累,便会产生出创造的行为。综观小品运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编、导、演的全过程,就是一个创造与再创造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六、小品的引入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
小品的表演往往需要几个人团结协作、共同完成,自编、自演、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十分重要,因而编演小品对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表演小品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如表演中同学突然忘了台词等,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才能够把握局面。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就是培养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小品表演,不仅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还要设法让大家接受自己的思想,引起大家的注意,这就需要他们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现力、感染力。
总之,小品走进课堂,一石激起千层浪,柳暗花明总关情。高效、新颖的教学模式焕发出新的活力,教与学的关系迈向新的和谐,学生
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主动性、创造性、责任感得到加强,识美丑,辨善恶,求真务实、知信行得以统一,提高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