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生的情绪困扰及辅导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小学生的情绪困扰及辅导方法

在困扰个人情绪方面,据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小学生年级愈高,个人的情绪困扰问题也愈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积极开展小学生情绪困扰的研究,期望能帮助我们的学生们走出情绪困扰。

1情绪困扰的产生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

究竟什么原因造成小学生有情绪困扰呢?通过对咨询记录的研究,从表示有情绪困扰的学生来看,主要有家庭教养问题、亲子关系不佳的困扰;与同学朋友关系不佳等人际关系问题。还有的是期望过高、学习压力、自信心不足等问题。这些事件在不同情度上造成同学情绪困扰的出现。

6、7岁到时12、13岁是儿童开始进入小学学习的时期。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小学低年级,儿童还具有明显的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而小学高年级儿童则随着生理年龄的变化,逐渐步入青春发育期。这个时期被称之为前青春发育期。在教育的影响下,小学儿童的认知能力、个性特点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其发展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协调性和过渡性的特点。这个转折时期儿童的心理发展变化较大,他们认知功能还不是非常完善,对一些东西、一些情绪分辩的还不是很清晰,另外他们的情感体验也不是很丰富,很深刻,尤其是一些社会性的情感,随着他们的年龄增长,才有可能体验深刻,

在体验的同时也造成儿童情绪出现波动。所以说在这个时候如果父母与老师能够从小重视孩童的情绪发展,并在孩童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与情绪解决方法,相信对于孩童未来的人格发展,必定有很大的帮助。

2对小学生情绪困扰辅导方法的研究

面对小学生这个心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作为与小学生的成长有密切相关的学校,有责任与义务对他们进行辅导,帮助他们走出情绪困扰,健全他们的人格发展,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此,我与学生咨询辅导实践中积极探求适合和有实效性的技术方法。

2.1理论依据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艾里斯认为: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我们常常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例如,我校两个参加学校乒乓球选拔赛的同学一起参加

乒乓球比赛,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从这事件说明,造成其中一个同学伤心欲绝情,情绪低落的并不是入围比赛失败这件事件,而是这个同学对失败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理论认为: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事件的看法困扰着。所以,人的不合理信念对情绪起着关键的作用。我们的辅导就是要帮助我们同学建立这个认识,放弃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就可以让同学的情绪及行为有重大改善。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一定同学要成为一个非常性的人,这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帮助同学树方正确的价值观与情绪解决方法,当遇到情绪困扰时懂得如何思考问题。相信对于小学儿童心理转折点,儿童的各项发展可塑性大,对未来的人格发展,必定有很大的帮助。

2.2辅导方法的研究

2.2.1驳斥――改变认识,寻找问题的根源

驳斥是一种通过质疑不合理信念,积极取代不合理信念而改变学生的认知来解决情绪的困扰。这是一个关键的辅导方法,学生的认识是正确,才能放弃原来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因为人不是为事情困扰,而是被对这事件的看法困扰着,看法导致情绪困扰,那么应该从看法入手,情绪的困扰从才能消失。

例如:在辅导个案中,有一名同学的人际交往关系差。辅导前

他身边只有一位朋友,平时下课多独自玩或与那仅有的一位朋友交谈,个性向内,情绪郁闷。当我问及他对朋友有什么看法时,他是这样回答我:

他:"我交朋友,只交诚实的。"

师:"对,我十分赞同你的说法。""为什么你只交了一个朋友?"

他:"我们班许多同都不是诚实的人,不对应该是绝大部分是不诚实。"――(我很难相信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六年级学生,就有如些以偏概全的看法,这对他在人生道路的健康成长带来多大的影响)

师:"你凭什么理由说你班上绝大部分同学都是不诚实?"(实证

型驳斥)

他:"例如,有人交朋友是为了问朋友要东西。有人讲同学的事非,有人叫同学的别名……,许多反正人人都不是诚实的。

师:"你知道什么是'诚实'吗?"

他:"就是不讲假话。"

师:"对,言行一致的人就是诚实的人。那么你回忆一下,你能有事实证明你们班(除外你的一个朋友外)的绝大部分同学都是不诚实的吗?"

他:"不能。"

师:"那么你可以下:你们班绝大部分同学都是不诚实吗?"

他:"不能。"――(通过反驳斥,证明他的认识是错误的)

师:"既然这样,你现在可以从班里新交一些朋友吧!"

他:"不能"――(出乎意料的回答,我以为他是告诉我能)

师:"为什么?"――(惊讶地问)

他:"我们现在是六年级,功课多,他们不愿意。"

师:"你尝试过吗?你不是他们,你问过他们不愿意吗?"――(继续驳斥不合理理信念)

他:"都没尝试过。是我想的。"

师:"你的想法能代表他们的想法吗?"

他:"不能"――(他终于不好意思的说不能,他的不合信念在动摇了……)。我们一直是在这种苏格拉底的问答式中,对通过驳斥一个个他不合理的理据,帮助他的改变认知,在问答中让他明白,他的不正确认知为他自已制造了与同学不良的情绪困扰。

但这个时候不是问题的终结,因为我在驳斥中寻找到他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根源。根源就是:他的母亲在三个前去世,原本常常到他家玩的两个好朋友,在他母亲过世后逐渐远离他,让他在最需要友谊的时候,最需要朋友的支持关心时更失落。失去母亲的悲伤和朋友的离弃使他对两朋友的怨恨扩大班上大部分的同学……。

2.2.2角色扮演――强化正面思考

通过驳斥,让学生认知改变,建立积极的合理的信念。但合理信念要经过进一步强化才能巩固。所以,我们常常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把让学生觉得产生情绪困扰的情境,重新或互换角色扮演都可以,然后再进行一定程度的驳斥。以此来辅助及增强认知干预的交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