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绪论一、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一)中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畴(二)中医学具有社会科学特性(三)中医学受到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四)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产中医学,是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
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整体,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于战国至两汉时期。
《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专著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初步形成。
1.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与方法(1)有利的社会文化背景: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2)医药知识的积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3)对人体生命现象和自然现象的观察两种不同的观察方法,即直接观察法和整体观察法。
直接观察法,就是采用解剖方法直接观察人体。
整体观察法,是把活着的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外界刺激的不同反应,结合已有的解剖知识,并运用精气、阴阳、五行学说进行类比推理,从而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一种方法。
(4)古代哲学思想对医学的渗透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确立。
(1)理论框架的建立:《内经》不但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中医学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继续发展的基石。
《难经》相传系秦越人(扁鹊)所作。
该书内容简要,辨析精微。
全书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涉及生理、病理、诊断、病证、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对脉学有较详悉而精当的论述和创见,对经络学说以及藏象学说中命门、三焦的论述,则在《内经》的基础上有所阐扬和发展,与《内经》同为后世指导临床实践的重要理论性著作。
中医基础理论复习要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整体观念:就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得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得统一性得认识。
辨证论治:就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得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得思维与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得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就是完整统一得。
形神一体观:人得形体与精神就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得。
病:即疾病,就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得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得一个完整得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就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得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得、有内在联系得、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得症状与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与体征得总称,就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得个别、孤立得现象,可以就是病人异常得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得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得疾病得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得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得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得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得病机,大致相同得证侯,故可用大致相同得治法与方药来治疗。
阴阳:就是中国古代哲学得一对范畴,就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得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得概括。
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阴阳对立制约:就是指属性相反得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得相互斗争、相互制约与相互排斥得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就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得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得关系。
阴阳互用:就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与助长得关系。
阴阳交感:就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与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
阴阳交感就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与变化得根源。
阴阳互藏:就是指相互对立得阴阳双方中得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就是指对立互根得阴阳双方不就是一成不变得,而就是处于不断得增长与消减得变化过程中。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1.辨证与论治的关系2.金元四大家的学术特点3.辨证与辨病的关系4.中医整体观念5.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6.简述阴阳的相对性7.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8.谈谈你对“五行”的理解9.谈谈你对“藏象”的理解10.脾主升清的含义11.脾主运化的含义12.简述“肝主疏泄”13.简述“肺主治节”14.简述肾的功能及生理特点15.谈谈你对肺主宣发肃降的理解16.何为心肾相交17.简述小肠的生理功能18.谈谈你对三焦的认识19.心与脾的关系20.脾与胃的关系21.脾与肾的关系22.心与肾的关系23.论述脏与腑的关系与区别24.为何脾胃为“后天之本”25.为何“肾为胃之关”26.人体之气的来源27.气机与气化的关系28.气的作用29.气与血的关系30.津液的区别与联系31.津液的生成与代谢32.气、血、精与津液的关系33.经络的组成与功能34.简述“引经报使”35.奇经八脉的作用36.谈谈你对体质的认识37.风邪的致病特点38.寒邪的致病特点39.湿邪的致病特点40.燥邪的致病特点41.暑邪的致病特点42.火邪的致病特点43.六淫的致病特点44.疠气的致病特点45.痰饮的成因及致病特点46.瘀血的成因致病特点47.结石成因及致病特点48.简述“风为百病之长”49.简述“百病皆由痰作祟”50.疾病复发的诱因及类型51.正气与邪气在机体发病过程中的作用52.何谓“内生五邪”53.论述合病与并病的区别54.如何理解“冬伤于寒,春必温病”55.如何理解“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56.亡阳与亡阴的原因及临床表现57.气机失常的分型58.正治与反治的区别与联系59.何谓“三因制宜”60.如何理解“急则治标,缓则治本”61.治则与治法的区别与联系62.谈谈中医治未病。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一、绪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
2、中医学论述辨证论治的第一部专著《伤寒杂病论》。
3、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物学典籍《神农本草经》。
4、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
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 1)整体观念 2)辨证论治二、阴阳五行1,、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属性概括,既可以标识自然界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对立的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又可以标识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2、阴阳的特性: 1)相关性 2)普遍性 3)相对性 4)属性的规定性3、阴阳的相互关系: 1)对立制约 2)互根互用 3)消长平衡 4)相互转化4、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①、阴阳偏盛:阳盛则热,阴盛则寒。
②、阴阳偏衰:阴虚则热,阳虚则寒。
③、阴阳互损④、阴阳转化4)指导疾病的诊断5)知道疾病的防治6)归纳药物的性能5、五行:对木、火、土、金、水五类事物属性的概括。
6、五行的特性: 1)木曰曲直:指树木具有能曲能直的生长特性。
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舒畅、条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木”。
2) 火曰炎上: “炎”,有焚烧、灼热之意;“上”,即向上。
“炎上”指火在燃烧时具有发光放热、蒸腾上升之象。
引申为凡是具有温热、向上、升腾等作用或特性的事物,其属性可归纳为“火”。
3)土爰稼穑:4)金曰从革:5)水曰润下:7、五行的生克关系:1) 相生: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的递资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2)相克: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关系。
五行的间递相制约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3)相乘:相克太过,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制约或克制,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一致。
4)相侮:反向制约,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向制约或克制,又叫“反克”,或者“反侮”,其顺序和方向与相克相反。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要知识点
一、中医基础理论
1、阴阳学说
2、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中医自然疗法系统的基础理论,认为自然界及物质世界均
可根据五行(金、木、水、火、土)分类,将五行分别表示为金、木、水、火、土五种资源,它们之间又形成一定的相生相克关系。
五行学说可以从很多方面观察不同的自然现象,如五行与季节、节气、调摄自然界万物的生理机能等,从而用于补充中医药治疗的各种形式的调节、调和、辨证施治,比如针灸、按摩、中药调理等。
3、辨证思想
辨证是中医的根本思想,即把一般内科(妇科、儿科)病人,按照其
病情的不同,分为八种类型,即表虚证、里虚证、外邪证、内邪证、平证、痰湿证、湿热证、气郁证。
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的根本原则,辨证是各种病症的解决根据。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的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重点内容绪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标志: 《黄帝内经》的问世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南宋·陈言(字无择)所著的《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是第一本病因学专著。
金元四大家: (1)、刘完素: 字守真, 主张“六气皆从火化”, 后世称其“寒凉派”, 代表作《素问玄机原病式》。
(2)、张从正: 字子和, 主张“病由邪生”, 后世称其“攻邪派” , 代表作《儒门事亲》。
(3)、李杲:字明之, 主张“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 后世称其“补土派” , 代表作《脾胃论》。
(4)、朱震亨:字彦修, 主张“阳常有余, 阴常不足”, 后世称其“滋阴派” , 代表作《格致余论》。
三、证的基本概念证: 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 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它包括了病因、病性、病位和邪正关系, 反映了疾病发展过程中, 该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
四、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是指同一种病, 由于发病的时间, 地域不同, 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 或病人的体质有异, 故反映出的症候不同, 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 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 表现为大致相同证, 因而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一、事物的阴阳属性1.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2.阴阳属性互相转化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例如: 上午: 阳中之阳下午: 阳中之阴3.前半夜: 阴中之阴后半夜: 阴中之阳4.比较对象不同二、脏腑形体分阴阳心属阳中之阳肺属阳中之阴肝属阴中之阳肾属阴中之阴脾属阴中之至阴三、五行的基本概念五行: 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与其运动变化。
四、五行的特性水曰润下, 火曰炎上, 木曰曲直, 金曰从革, 土爰稼穑五、推演络绎法已知肝属木(大前提), 由于肝合胆、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 因此推演络绎胆、筋、爪、目皆属于木;心属火, 则小肠、脉、面、舌与心有关, 故亦属于火;脾属土, 则胃、肌肉、唇、口与脾有关, 故亦属于土;肺属金, 则大肠、皮肤、毛发、鼻与肺有关, 故亦属于金;肾属水, 则膀胱、骨、发、耳、二阴与肾有关, 故亦属于水。
中医基础考试知识点总结
中医基础考试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学的基本理论1.中医的基本理论是以阴阳五行为核心,以气、血、津液、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理论体系。
2.阴阳学说: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根本范畴,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中医认为阴阳是宇宙的两大对立面,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两个方面,也是评价事物质和运动的根本标准。
3.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认为五行是自然界和人体内部所具有的基本属性,即木、火、土、金、水。
4.气血理论:气血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中医以气血为重要内容。
5.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部分。
中医经络学说是指全身经络为人体活动之所依,其中包括经脉、络脉、穴位等。
经络系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6.精神学说:中医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与机体生理、病理有密切关系,与人体的功能和病理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7.其他:中医学还有许多其他的基本理论,如五脏六腑学说、形神医学、营卫学说等。
二、中医诊断学1.望诊:中医通过望诊患者的外貌、精神状态、呼吸、脉象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2.闻诊:中医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呼吸、汗气、口臭等判断患者的病情。
3.问诊:中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主诉、病史、家族史等来判断患者的病情。
4.切诊:中医医生会按照经络、腧穴、病变部位等切诊患者的病情。
5.辩证:中医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综合分析,确定病情属于何种证候。
6.诊断法则:中医医生在望、闻、问、切诊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诊断的原则,系统论述了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7.病机辩证:根据患者的病程、病因、病位、病机以及辅助检查等情况辨辩属于何种证候。
8.辨证施治:根据辨证的结果,选择相配方法施治。
三、中医基本理论知识1.阴阳五行:讲述阴阳五行对疾病的影响,病因病机与阴阳五行等的关系。
2.气血津液:讲述气血津液的代谢,气血津液的运输分布,气血津液与各器官的关系等内容。
3.经络:讲述经脉络脉穴位的分布,腧穴的属性及应用等。
4.五脏六腑:讲述五脏六腑的功能,与气血津液运行的关系等。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巨著一一《黄帝内经》。
2.《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
3.《黄帝内经》标志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成立。
4.《难经》一一扁鹊(秦越人)。
5.《伤寒杂病论》一一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王叔和将其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
6.《神农本草经》一一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提出“四气五味”理论。
提出“七情和合”理论。
7.《伤寒杂病论》一一所载方被奉为“经方”。
8.《脉经》一一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一一王叔和。
9.《针灸甲乙经》一一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一一皇甫谧。
10.《诸病源候论》一一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一一巢元方。
11.《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一一我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一一孙思邈。
12.《小儿药证直诀》一一我国第一部儿科专著一一钱乙。
13.《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一将病因归纳为三大类:内因(七情内伤)、外因(外感六淫)、不内不外因(虫兽、跌打、中毒、饮食)。
14.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寒凉派、攻邪派、补土派、滋阴派)。
15.《温热论》一一创建了温热病的卫气营血辩证理论一一叶桂(叶天士)。
16.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特点:①整体观念(五脏一体、形神一体)。
②辨证论治。
17.五脏一八腑—五体一官窍一经脉心一小肠一脉舌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肝一一胆——期目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脾一一胃——肉口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肺一—大肠—皮畀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肾一—膀胱一一骨一耳及二阴一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镜18.五脏六腑之大主一一心。
19.人体的脉象可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有相应的规律性变化: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20.精一一又称精气,一般泛指气一一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构成人类的本原。
21.气一一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一一宇宙万物的共同构成本原。
22.元气一一宇宙的本原,是构成宇宙万物最基本、最原始的物质。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全)
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期末知识点总结
中医期末知识点总结一、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包括了中医的基本概念、中医经络学说、脏腑学说、精气神三官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证候学说、辨证施治学说等。
1. 中医基本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密切。
人体的生理活动受到阴阳、气血、五行等因素的制约和调控。
2. 中医经络学说经络是中医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主要是指人体经脉系统。
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功能主要是输送气血,调节脏腑功能。
3. 中医脏腑学说中医脏腑学说是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
根据中医学认为的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分析脏腑的病变及其对整个人体的影响。
4. 精气神三官学说精、气、神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概念,被誉为“三官”。
精指生殖、生长和发育能力;气是人体的生命能量;神是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
5. 病因病机学说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疾病是由于内外因素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病因主要包括外感因素、内伤因素和七情六欲等;病机主要包括邪气侵入、脏腑功能失常等。
6. 证候学说中医学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和望闻问切等方法,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进而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
常见的证候有: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等。
7. 辨证施治学说中医学认为疾病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证候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气功调理、食疗等。
二、中医病症诊疗学中医病症诊疗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主要包括病症辨析、辨证论治、方剂学、针灸学等内容。
病症辨析是通过患者的主诉、病史、症状、体征等来判断疾病的性质和程度。
辨析病症需要运用到中医的各种病症分类、辨病理、辨邪正等方法。
2.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证候特点来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法。
常用的辨证方法有望诊、闻诊、问诊、切诊等。
常见的辨证有:寒热虚实、内外寒热等。
3. 方剂学方剂学是研究中药方剂的学科。
中药方剂的组方应遵循中医病机学说和辨证施治学说,选择药物的性味、功效等,来配伍应用,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是()A. 阴阳五行B. 脏腑经络C. 精气血津液D. 病因病机答案:A2.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A. 精B. 气C. 血D. 津液答案:A3. 以下哪项不属于五行相生关系()A. 木生火B. 火生土C. 土生金D. 金生木答案:D4. 脏腑中,具有“将军之官”之称的是()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5. 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医病因分类()A. 风寒暑湿B. 疠气C. 情志D. 药物答案:D二、判断题6. 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
()答案:正确7. 中医学认为,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答案:正确8. 脏腑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答案:正确9. 中医学治疗原则中的“标本兼顾”是指治疗时既要考虑病因,又要考虑病机。
()答案:错误10. 中医学认为,药物归经是指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有特殊的亲和作用。
()答案:正确三、填空题11. 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______。
答案:气12. 脏腑中,具有“后天之本”之称的是______。
答案:脾13. 中医学病因分类包括: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和______。
答案:病理产物14. 中医学治疗原则中的“辨证论治”是指根据______来制定治疗原则。
答案:病因病机15. 中医学认为,药物有四气五味,其中“四气”指的是药物的______。
答案:寒热温凉四、名词解释16. 阴阳: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宇宙观,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两个方面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构成的。
在中医学中,阴阳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用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17. 脏腑:脏腑是中医学术语,指人体内的主要器官,包括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和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五个腑。
脏腑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相互之间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考点(完整版)第一部分:一、病、证、症的概念:病,是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
证,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症,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
二、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就有异。
异病同治,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三、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孤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四、五体的阴阳属性:皮肉为阳中之阳,筋骨为阳中之阴,皮肤为阳中之阳,肌肉为阳中之阴,筋为阴中之阳,骨为阴中之阴。
五、药物性能的阴阳属性:药气:寒凉属阴,温热属阳;药味:辛、甘二味属阳,酸、苦、咸三味属阴。
升降浮沉:升浮之药属阳;沉降之药属阴。
六、五行的母子相及:即相生关系异常的变化。
母病及子:母行虚弱→子行虚弱→母子俱虚。
子病及母:(1)子病犯母:子行亢盛→母行亢盛→子母亢盛。
(2)子母俱虚:子行虚弱→母行不足→子母俱不足。
(3)子盗母气:子行亢盛→损伤母行→子盛母衰。
七、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补母和泻子。
治法是: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按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治法是: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八、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脏病多虚;五脏宜补。
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腑病多实;六腑宜泻。
九、五脏的生理功能心的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主神明或主神志)。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完整版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A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绪论1、中医学:发祥于中国古代的研究人体生命、健康、疾病的科学,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以自然科学知识为主体,与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相交融的科学知识体系。
2、中医学理论体系确立的标志:《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分为《素问》、《灵柩》,价值:《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金匮要略》,张仲景价值:第一部提出辨证论治的原则的著作《神农本草经》:价值: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难经》:3、王叔和,《脉经》第一部脉学专著4、金元四大家:刘完素——寒凉派,张从正——功邪派,李杲——补土派,朱震亨——滋阴派5、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1)整体观念: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体│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体└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2)辨证论治: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内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证候反映疾病不同类型的本质,表明了证候的空间性特征└证候反映疾病的阶段性本质,反映了证候的时相性特征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第一节、阴阳学说:一、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表现①、事物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③、比较对象不同:事物的阴阳属性往往是通过比较而划分的。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 4、阴阳消长2、阴阳互根互用 5、阴阳转化3、阴阳交感与互藏 6、阴阳自和与平衡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脏腑形体分阴阳(记住谁属阴谁属阳)阳:上部体内腹四肢内侧五脏(肝心脾肺肾)阴:下部体表背四肢外侧六腑(胆胃小肠大肠三焦)五脏┌心┐阳┌阳中之阳│肺┘└阳中之阴│肝┐┌阴中之阳│脾│阴│阴中之至阴└肾┘└阴中之阴(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动2、分析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阴阳失调:①、阴阳偏盛:形成实证,阳偏盛形成实热证,阴偏盛形成实寒证②、阴阳偏衰:导致虚证,阳虚出现虚寒证,阴虚出现虚热证┌阴阳偏盛→阳盛则热——实热证︱↘阴盛则寒——实寒证阴阳失调︱阴阳偏衰→阳虚则寒——虚寒证︱↘阴虚则热——虚热证└阴阳互损→阴虚不能生阳——阳虚↘阴阳俱虚↘阳虚不能生阴——阴虚↗(四)、用于疾病的诊断:2、概括疾病的证候:表证、热证、实证者属阳证里证、寒证、虚证者属阴证(五)、用于疾病的防治:2、确定治疗的原则:①、阴阳偏盛:有余之证(实证)——损其有余,即“实则泻之”阳偏盛:阳盛则热——热者寒之(记住结论)(实热证)阴偏盛:阴盛则寒——寒者热之(实寒证)②、阴阳偏衰:不足之证(虚证)——虚则补之阳偏衰:阳虚则寒——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虚寒证)——“扶阳抑阴”阴偏衰:阴虚则热——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虚热证) ——滋阴制阳第三节五行学说一、五行的概念:(一)、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依题意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奠定基础的书籍是()A. 《黄帝内经》(正确答案)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难经》2、确立辨证论治理论体系的著作是()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正确答案)C. 《神农本草经》D. 《难经》3、金元四大家中倡言“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是()A. 刘完素B. 张元素C. 李杲D. 朱震亨(正确答案)4.阴阳之“征兆”是()A.内与外B.明与暗C.上与下D.水与火(正确答案)5.言人体脏腑之阴阳,则心为()B.阳中之阴C.阴中之阴D.阴中之阳6.“孤阴不生,独阳不长”,说明了阴阳之间的哪种关系()A.阴阳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正确答案)D.消长平衡7.“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A.实寒证B.实热证(正确答案)C.虚寒证D.虚热证8.根据五行学说,五季中的“长夏”应归属于()A.木B.火C.土(正确答案)D.金9.根据五行生克关系,肝为脾之()A.母B.子C.所胜10.按五行生克规律,肺的所胜是()A.脾B.心C.肾D.肝(正确答案)11.下列除哪项外,都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A.培土生金B.滋水涵木C.金水相生D.佐金平木(正确答案)12.阴邪盛而导致的实寒证,其治疗方法是()A. 实则泻之B. 虚则补之C. 热者寒之D. 寒者热之(正确答案)E. 阴病治阳13. 滋水涵木法属于()A. 补母治则(正确答案)B. 泻子治则C. 两者都是D. 两者都不是14.属于“子病犯母”的是()A.脾病及肺B.脾病及肾C.肝病及肾(正确答案)D.肝病及心E.肺病及心15.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A. 木疏土B. 木克土C. 木乘土(正确答案)D. 土侮木E. 木胜土二、多选题(依题意选择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1、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的医学专著有哪些()A.《黄帝内经》(正确答案)B.《难经》(正确答案)C.《伤寒杂病论》(正确答案)D.《神农本草经》(正确答案)E.《脉经》2、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主要体现于()A. 以五脏为中心的结构与功能的完整统一(正确答案)B. 人体的生命活动受社会环境的影响C. 人的形体与精神的相互依附,不可分割(正确答案)D. 人体与自然环境的息息相关E. 人体与社会环境的息息相关3.下列各项属于阴偏盛的是()A.面白形寒(正确答案)B.脘腹冷痛(正确答案)C.舌淡苔白(正确答案)D.脉象沉紧(正确答案)E.声低息微(正确答案)4. 症见寒象的病人,其病机可以是()A. 阳虚(正确答案)B. 阴虚C. 阳盛D. 阴盛(正确答案)E. 阴阳俱虚(正确答案)5.药物之五味中,属阴的是()A.甘B.咸(正确答案)C.酸(正确答案)D.苦(正确答案)E.辛。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5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知识总结1---5《中医基础理论》重点总结1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中医基础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5、温病学派6、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淤血致病理论7、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⑴整体观念:①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病理上的整体 性;诊治上的整体性;②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与疾病防治的关系;③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与疾病防治的关系 ⑵辨证论治8、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9、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从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和阴阳自和与平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0、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1、阴阳偏胜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
阴阳偏衰出现的是虚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阴虚则热’‘阳虚 则寒’,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应采用阴阳双补的治疗原则。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法: 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精的生成:人体之精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与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相融合而生成。
精的贮藏:人体之精分藏于脏腑,但主要藏于肾中。
属性 空间(方位)时间 季节 温度 湿度 重量 性状 亮度 事物运动状态阳上外 左 南 天昼春夏 温热 干燥 轻清明亮 弥散上升 动 兴奋 亢进阴 下 内 右 北 地 夜 秋冬寒凉湿润重 浊 晦暗凝聚 下降 静 抑制 衰退精的施泄: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个脏腑的机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基础理论名词解释:整体观念: 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整体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 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形神一体观:人的形体与精神是相互依附、不可分割的。
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机能失常或生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
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相对固定的、有在联系的、能揭示疾病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病变本质的症状和体征构成。
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
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所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也救有异。
异病同治: 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可用大致相同的治法和方药来治疗。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所谓“阴阳者,一分为二也” 。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的一种运动规律。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
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阴阳交感: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和实物相互感应而交合,达到最佳状态,以及相互发生作用。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过程中。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阴阳自和:是指阴阳双方自主维持和自主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自愈的能力和趋势。
阴阳平衡:是指阴阳双方在相互斗争、相互作用中处于大体均势的状态,即阴阳协调和相对稳定的状态。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及其运动变化。
五行相生:即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递相克制、制约的关系。
五行相承: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生的过度制约和克制,又称“倍克” 。
五行相侮:是指五行中一行对其所不胜的反向制约和克制。
又称“反克” 。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化物质。
人体之气:是人体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元气:是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宗气:是由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而积聚于胸中的气,属后天之气的畴。
营气:是行于脉中而具有营养作用的气。
卫气:是行于脉外而具有保护作用的气。
血:是循行于脉中而富有营养的红色液态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津液:是机体一切水液的总称,包括各脏腑形体官窍的在液体及其正常的分泌物。
精血同源:精于血都由水谷精微化生和充养,化源相同;两者之间又互相资生,互相转化,并都具有濡养和化神等作用。
津血同源:血和津都由饮食水谷精微所化生,都具有滋润濡养作用,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资生,相互转化,这种关系称为“津血同源” 。
脏象:是指藏于体的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相通应的事物和现象。
经络:使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外,感应传导信息的通路系统,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
体质:是指人类个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由遗传性和获得性因素所决定的表现在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
病因: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称为“病因” 。
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热)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疠气:指一类具有强烈致病性和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瘀血:是指体血液停积而形成的病理产物。
正气:是一身之气相对于邪气时的称谓,是指人体具有抗病、祛邪、调节、修复等作用的一类细微物质。
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为“邪” 。
病机:即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
阴阳互损: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阴阳格拒:在阴阳偏盛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指阴气偏盛至极,雍闭于里,寒盛于,逼迫阳气浮越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阳盛格阴:又称格阴,指阳气偏盛至极,深伏于里,热盛于,排斥阴气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阴阳亡失: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类,是指机体阴气或阳气的突然大量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阴:由于机体阴气发生突然大量消耗或丢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亡阳:由于机体阳气发生突然大量脱失,而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的一种病理状态气滞:是指机体局部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气逆:指气升之太过,或降之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气陷: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治则:是治疗疾病时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正治:是指采用与疾病的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以治疗得益中治疗原则。
由于采用的方药与疾病证候性质相逆,如热征用寒药,故又称“逆治” 。
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指用补益药物来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虚症。
通因通用:即以通治通,是指用通利的药物来治疗具有通泻症状的实证。
扶正:即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邪及康复能力。
祛邪:即祛除邪气,消解病邪的侵袭和损害、抑制亢奋有余的病理反应。
知识点:1 、《难经》又称《八十一难经》相传系扁鹊所作,基本理论‘脉学' 。
2、《伤寒杂病论》创立了辨证论治的诊治理论,该书为东汉仲景所著,分为《伤寒论》—外感病(六经辨证)和《金匮要略》—伤病‘杂病' (脏腑辨证)。
3、《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书中载药365种,提出了‘四气五味' ‘七情和合(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 '的理论。
45 、温病学派6、清.王清任著《医林改错》,淤血致病理论7、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
⑴整体观念:①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生理上的整体性(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病理上的整体性;诊治上的整体性;②人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自然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对人体病理的影响: 与疾病防治的关系;③人与社会环境的整体性:社会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对人体病理的影响;与疾病防治的关系⑵辨证论治8 、事物阴阳属性归类表9 、阴阳学说的基本容,可以从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和阴阳自和与平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10、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
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11、阴阳偏胜形成的是实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实则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
阴阳偏衰出现的是虚证,故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阴虚则热’‘阳虚则寒’,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阴阳互损导致阴阳两虚,故应采用阴阳双补的治疗原则。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穡。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治法: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治则治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泻南补北法。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精的生成:人体之精由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与后天获得的水谷之精相融合而生成。
精的贮藏:人体之精分藏于脏腑,但主要藏于肾中。
精的施泄:一是分藏于全身各个脏腑中,濡养脏腑,并化气以推动和调控个脏腑的机能。
二是化为生殖之精而有度的排泄以繁衍生命。
人体之精的功能:繁衍生命;濡养;化血;化气;化神。
人体之气的生成:人体之气来源于先天之精所化生的先天之气(即元气)、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自然界的清气。
相关脏腑的功能: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肺为生气之主。
人体之气的功能:推动与调控作用;温煦与凉润作用;防御作用;固摄作用;中介作用。
元气的生成与分布:元气主要由肾藏的先天之精所化生,通过三焦而流行于全身。
生理功能:一是推动和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二是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宗气的生成与分布:(来源)一是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水谷之气,一是肺从自然界中吸入的清气,二者相结合形成宗气。
宗气聚于胸中,通过上出吸道(呼吸道),贯注心脉及沿三焦下行的方式布散全身。
生理功能:行呼吸、行血气和资先天。
营气的生成:营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生理功能: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卫气的生成:卫气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
生理功能:防御外邪、温养全身和调控腠理。
血的生成: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是水谷之精。
血液运行相关脏腑功能(心主血脉,肝主疏泄,脾主统血)血的功能:濡养和化神输布:依靠脾、肺、肾、肝和三焦/脾气散精;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肾为水脏,对津液输布代谢起着主宰作用;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行则水行,保持了水道的通畅,促进了津液输布的通畅;三焦为水液和诸气运行的通路。
(依赖于肾气的蒸化和调控、脾气的运化、肺气的宣降、肝气的疏泄和三焦的通利)排泄:主要通过排出尿液和汗液来完成,主要与肾、肺、脾的生理功能有关。
功能:滋润濡养,充养血脉。
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养气、血能载气)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生气、津能载气。
精、气、神称为人身“三宝”。
五脏:心主要生理功能(主血脉、藏神)生理特性:为阳脏(火脏)而主通明肺主要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
1 、在体合皮,其华在毛;2、在窍为鼻,喉为肺之门户;3、在志为忧(悲);4、在液为涕;5、与秋气相通脾主要生理功能(主运化、主统血)生理特性:脾气主升、喜燥恶湿1 、在体合肉,主四肢;2、在窍为口,其华在唇;3、在志为思;4、在液为涎;5、与长夏之气相通应肝主要生理功能主疏泄(促进血液与津液的运行输布;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的分泌排泄;调畅情志;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径)主藏血(涵养肝气;调节血量;濡养肝及筋目;为经血之源;防止出血)生理特性:肝为阳脏、肝气升发1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肝生筋、肝为罢极之本、爪为筋之余);2、在窍为目;3、在志为怒;4、在液为泪;5、与春气相通应肾为封藏之本,肾生骨髓1 、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2、在窍为i耳及二阴;3、在志为恐;4、在液为唾;5、与冬气相通应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