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筒传感器使用规范
传感器设置标准20080627

附件:晋城煤业集团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设置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条近年来,晋城煤业集团为适应多巷掘进、一次采全高等生产工艺的变革,不断创新出“全风压配合短距离局部通风”、“三进两回”等新型通风方式,与之相配套的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传感器设置发生了很大变化,为进一步规范各类传感器的设置管理,根据AQ1029-2007《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特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集团公司各子、分公司所辖生产矿井、新建和改、扩建矿井。
第2条在进行采区设计、编写采掘作业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对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动力开关的安设地点、信号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明确规定,并绘制布置图。
第二章甲烷传感器设置第3条甲烷传感器通用悬挂标准:设在巷道内的甲烷传感器应布置在巷道的上方,并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安装维护方便。
甲烷传感器应垂直悬挂,距顶板(顶梁、屋顶)不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墙壁)不小于200mm。
第4条采用一条巷道回风的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1、用U型通风方式时,按图4-1-1所示设置:在上隅角设置甲烷传感器T0,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T1,工作面回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T2;若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甲烷传感器T1不能控制采煤工作面进风巷内全部非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则在进风巷设置甲烷传感器T3。
图4-1-1 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2、Y型、H型和W通风方式的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的设置见图4-2-1、4-2-2、4-2-3所示)图4-2-1 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图4-2-3 型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第5条 采用两条巷道回风的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 1、传统双回风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见图5-1-12、“三进两回”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见图5-2-13图5-3-1 大套小通风方式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第6条设置有专用排瓦斯巷的采煤工作面甲烷传感器设置见图6-1:甲烷传感器T0、T1、T2的设置同图4-1-1;专用排瓦斯巷设置甲烷传感器T7;工作面混合回风风流处设置甲烷传感器T8。
风筒、传感器、隔爆水棚标准

一、风筒标准1、风筒接头严密(手距接头处0.1m处感到不漏风),无破口(末端20m 除外),无反接头;软质风筒要有反压边,插接时采用顺接,硬质风筒接头要加垫,上紧螺丝。
2、风筒吊挂平、直、紧、稳,距皮带距离不小于0.4m,距轨道高度不小于1.8m,避免车剐、炮崩,吊挂必须逢环必挂,环环受力。
距皮带或轨道距离低于规定值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剐蹭。
3、直径800mm及以下风筒使用16号铁丝吊挂,直径800mm以上风筒使用12号铁丝吊挂,确保吊挂强度。
4、风筒拐弯处设弯头或缓慢拐弯,不准拐死弯,异径风筒接头必须用过渡节,先大后小,不准花接。
5、风筒末端距工作面距离符合作业规程。
6、施工单位负责对风筒进行编号管理。
7、施工单位加强风筒的日常维护,做到风筒无挤压、摩擦、无车剐、脱节等漏风现象,对风筒出现破口和漏风时要及时处理,并保证处理质量。
二、传感器标准1、打钻地点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钻机下风侧不大于10m位置,钻机前后30米范围内线路吊挂整齐达标,安装维护方便的位置。
2、采面工作面回风隅角传感器吊挂距切顶线≤1m,工作面里口传感器吊挂距切眼口≤10m,并保持50米范围内线路吊挂整齐达标,工作面外口传感器吊挂距回风口10m-15m范围内。
3、掘进工作面里口传感器吊挂在风筒异帮,距工作面迎头≤5m,并保持50米范围内线路吊挂整齐达标,工作面外口传感器吊挂距回风口10m-15m范围内。
4、传感器应垂直悬挂在距顶板不大于0.3m,距巷帮不小于0.2m,顶板坚固、无淋水,并且不影响行人和行车,安装维护方便的位置。
5、风筒传感器要求:(1)在掘进工作面风筒末端(煤巷距离风筒出风口口30米,岩巷距离风筒出风口50米),范围内安设风筒传感器,由现场施工单位负责确保设备、线路完好,吊挂牢靠。
(2)炮掘工作面放炮作业施工期间,由施工单位负责将风筒传感器移至可靠位置,并加以保护。
确保放炮作业期间传感器完好不被损坏。
(3)炮掘工作面放炮作业完毕后,施工单位及时按规定将风筒传感器恢复到规定位置,并确保风筒传感器测头口(数字显示)正对风机方向,防止风筒传感器恢复方向不规范,造成传感器无风闭锁状态。
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及回风流各类传感器的安装、吊挂和使用标准

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及回风流各类传感器的安装、吊挂和使用标准采掘工作面、机电硐室及回风流各类传感器的安装、吊挂和使用标准一、甲烷传感器1、吊挂标准:①.通用要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得小于200mm,字面显示朝向行人侧。
②.采煤工作面上隅角距老塘侧土袋墙、切顶线或挡风帘及上帮不大于800mm,不小于200mm,距顶板不大于300mm(以传感器进气口计算)。
③.采煤工作面距煤帮不大于10m。
④.掘进工作面距迎头不大于5m。
⑤.采掘工作面回风侧甲烷传感器吊挂位置:距回风口以里10~15m;有新鲜风流汇入处必须在风流交叉口前10~15m处增加甲烷传感器。
⑥.采用串联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前3~5m内必须安装甲烷传感器。
⑦.设在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距其进风口3~5m内必须安装甲烷传感器。
2、调校及设置:①.调校时间为7天。
②.采煤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上隅角: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5%CH4,复电浓度<1.0%CH4采煤工作面: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5%CH4,复电浓度<1.0%CH4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0%CH4,复电浓度<1.0%CH4采用串联通风的被串采煤工作面进风巷:报警浓度≥0.5%CH4,断电浓度≥0.5%CH4,复电浓度<0.5%CH4③.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5%CH4,复电浓度<1.0%CH4掘进工作面回风流: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0%CH4,复电浓度<1.0%CH4采用串联通风的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前:报警浓度≥0.5%CH4,断电浓度≥0.5%CH4,复电浓度<0.5%CH4④.回风流中机电设备硐室:报警浓度≥0.5%CH4,断电浓度≥0.5%CH4,复电浓度<0.5%CH4⑤.采区回风巷:报警浓度≥1.0%CH4,断电浓度≥1.0%CH4,复电浓度<1.0%CH4⑥.矿井一翼回风巷及总回风巷:报警浓度≥0.7%CH4⑦.采区回风巷、矿井一翼回风巷、总回风巷内机电设备处:报警浓度≥0.5%CH4,断电浓度≥0.5%CH4,复电浓度<0.5%CH4(必须能够断开该机电设备的电源)二、风筒传感器1、安装地点应无淋水,不影响行人,维护方便。
传感器的安装标准

传感器的安装标准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一、传感器安设标准1、回采工作面传感器安装位置:上隅角安装T0传感器;往外10米范围内安设T1传感器;在回风口10—15米处安设T2瓦斯、温度、CO传感器;当回采顺槽巷道大于1000米时,安装T中传感器。
2、开掘工作面的传感器安设位置:在风筒出口对帮距工作面迎头3-5米处,安设T1传感器,距回风口10—15米处安设T2传感器,当掘进到1000米时,安装T中传感器。
3、双巷掘进期间工作面、回风流安设甲烷传感器标准同开掘工作面的传感器安设标准相同,另外需在两工作面混合回风流中安设一台甲烷传感器。
4、开掘工作面开口5米时,可只在工作面安设T1传感器,但巷道推进到30米起必须安设T2传感器;采煤工作面推进到停采线附近,而采到T1、T2传感器相距不足50米时,可只安设T1传感器,但采掘工作面的断电功能必须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即从开始到结尾全过程具备断电功能。
5、采区回风巷安设甲烷、CO、风速传感器。
6、井下各机电硐室需安设温度传感器,报警值≥34℃。
7、甲烷、温度、CO传感器应垂直吊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
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10米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其悬挂应采用硬连接方式固定,风速检测口应垂直于风流方向。
8、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应设置烟雾、一氧化碳传感器。
9、开关量传感器的设置:(1)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2)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必须设置风门传感器。
当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3)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风筒上应安设风筒传感器,风筒传感器须设置在距掘进面不超过20米处。
(4)必须通过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设置馈电传感器或在被控开关内取馈电状态接点信号的方式可靠监测被控开关的馈电状态。
GFY15双向风速传感器说明书

(5) 复电点: 按遥控器面板上的“功能+”或“功能-”,使数码管显示“5 XXX”(出厂时设为 1.2),用户需要调整时,按“参数+”或“参数-”使数码管显示为用户要求值。
(7) 测试点: 测试功能主要是通过此功能检测其声光报警及输出是否正常。按遥控器面板上的 “功能+”或“功能-”使数码管显示“7 XXX”(0-15.0 可任意设置),用户需要调整时,按“参数+” 或“参数-”,使数码管显示为用户要求值。
注意:每次参数调整完毕后必须按“退出”键,以保证参数被有效的保存,如果没有按“退出” 键或其它键,30 秒后参数不保存自动退出到测量状态。 5 使用注意事项
上下左右晃动,距传感器 20m 范围内不能有遮挡物体存在,以免挡住风流,影响传感器的正常测量。
4.2 传感器接线
本传感器的外部接线采用航空插座方式,外配一个带航空插头的 1.5 米电缆线(型号 MHYVR-1×5× 7/0.3,外径约 8mm)。航空插头各引脚的定义及电缆芯线的对应关系如下:
1 号脚 -- 电缆红芯 --- 电源 + 2 号脚 -- 电缆白芯 --- 电源 3 号脚 -- 电缆蓝芯 --- 信号 + 4 号脚 -- 电缆绿芯 --- 信号 – 5 号脚 -- 电缆黄芯 --- NC(空) 4.3 传感器的使用
(4)传感器所接电缆要求:采用分布参数为(R≤12.8Ω/km、C≤0.06μF/km、L≤0.8mH/km)
的传输电缆时,传输距离不小于 2km。
11 附件及资料
风筒传感器的安装标准

风筒传感器的安装标准
一、安装位置
风筒传感器的安装位置是保证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风筒传感器应该安装在离障碍物较远的位置,以避免空气湍流的影响。
同时,由于空气湍流和涡旋效应,风筒传感器应该离地面一定距离,此距离可根据安装环境选择,但一般不应低于2米。
二、安装高度
风筒传感器的安装高度也对其测量精度和可靠性有影响。
一般来说,风电场中的风筒传感器应该安装在离地面60米以上的位置,以
保证测量值的准确性。
建筑工地中的风筒传感器应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安装高度,一般不应低于建筑物高度的1/3。
三、安装角度
风筒传感器的安装角度也是影响其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的因素之一。
安装角度应该使风筒传感器能够测量到垂直于安装位置的风速,并尽可能减少来自其他方向的干扰。
一般来说,风筒传感器的安装角度应该为0度,即垂直于地面。
四、其他注意事项
1.安装时应确保风筒传感器与其支架、架子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松散现象。
2.安装时应注意保护风筒传感器的电缆,避免电缆受到机械损伤或弯曲,影响其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3.安装角度的小幅度调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但应尽量避免频繁调整,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结论】
风筒传感器的安装是保证其测量精度和可靠性的关键之一。
在安装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安装高度和安装角度,并确保各部件之间连接牢固可靠。
同时,应注意保护传感器电缆,避免其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损伤。
通过正确安装,可以保证风筒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准确基础数据。
传感器的安装标准

一、传感器安设标准1、回采工作面传感器安装位置:上隅角安装T0传感器;往外10米范围内安设T1传感器;在回风口10—15米处安设T2瓦斯、温度、CO传感器;当回采顺槽巷道大于1000米时,安装T中传感器。
2、开掘工作面的传感器安设位置:在风筒出口对帮距工作面迎头3-5米处,安设T1传感器,距回风口10—15米处安设T2传感器,当掘进到1000米时,安装T中传感器。
3、双巷掘进期间工作面、回风流安设甲烷传感器标准同开掘工作面的传感器安设标准相同,另外需在两工作面混合回风流中安设一台甲烷传感器。
4、开掘工作面开口5米时,可只在工作面安设T1传感器,但巷道推进到30米起必须安设T2传感器;采煤工作面推进到停采线附近,而采到T1、T2传感器相距不足50米时,可只安设T1传感器,但采掘工作面的断电功能必须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即从开始到结尾全过程具备断电功能。
5、采区回风巷安设甲烷、CO、风速传感器。
6、井下各机电硐室需安设温度传感器,报警值≥34℃。
7、甲烷、温度、CO传感器应垂直吊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
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10米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其悬挂应采用硬连接方式固定,风速检测口应垂直于风流方向。
8、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应设置烟雾、一氧化碳传感器。
9、开关量传感器的设置:(1)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2)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必须设置风门传感器。
当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3)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风筒上应安设风筒传感器,风筒传感器须设置在距掘进面不超过20米处。
(4)必须通过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设置馈电传感器或在被控开关内取馈电状态接点信号的方式可靠监测被控开关的馈电状态。
二、职责划分1、开掘队组负责本队施工巷道范围内(从巷道开口位置到工作面之间)的设备看管、工作面50米范围内线缆的规范吊挂及其管理;信息中心负责工作面线缆延长、回风流传感器的规范吊挂和巷道内所有传感器的标校及故障处理。
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使用说明

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使用说明一、简介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风量的传感器,主要应用于工业生产、实验室测试等领域。
它采用先进的传感技术,能够准确、快速地测量气流的速度和压力,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工具。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的使用说明,帮助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这一设备。
二、测量原理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主要利用沟通测速原理进行测量。
当气流通过传感器时,传感器内的沟通受到气流的冷却作用,从而导致沟通温度降低。
通过测量沟通冷却前后的温度差,就可以计算出气流的速度和压力。
这种测量原理具有高精度、快速响应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环境下的气流测量。
三、安装及使用步骤1. 安装位置选择:在安装风量传感器时,应选择在气流稳定的位置进行安装,避免强烈的湍流和涡流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以免影响传感器的正常使用。
2. 连接电源:将风量传感器与电源相连接,确保电源稳定。
在连接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线路的整洁,避免出现接触不良或短路等问题。
3. 设置参数: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风量传感器的测量范围、灵敏度等参数进行设置,以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这需要依据具体的使用手册进行操作,确保参数设置正确。
4. 数据采集:使用数据采集设备连接风量传感器,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要注意记录环境温湿度等影响因素,以便后续分析和校正。
四、注意事项1. 避免碰撞:在使用风量传感器时,要避免碰撞和摔落,确保传感器的外壳和内部结构完好无损。
2. 定期校准:为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风量传感器需要定期进行校准。
校准周期一般为半年至一年一次,具体频率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确定。
3. 清洁保养:定期对风量传感器进行清洁和保养,以确保传感器的散热性能和灵敏度。
在清洁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使用化学溶剂,以免对传感器造成损害。
五、个人观点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作为一种先进的气流测量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风筒传感器的安装标准

风筒传感器的安装标准风筒传感器是一种用于监测风筒位置和风速的重要设备,它在工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安装风筒传感器不仅可以保证其正常运行,还可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因此,本文将介绍风筒传感器的安装标准,帮助使用者正确安装和使用风筒传感器。
首先,安装风筒传感器之前,需要仔细阅读设备的安装手册和说明书,了解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同时,还需要准备好安装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以确保安装过程顺利进行。
在安装之前,需要确认传感器的型号和规格是否与实际使用需求相匹配,避免安装后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其次,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风筒传感器应该安装在风筒的进口处,以确保能够准确地监测风筒的位置和风速。
在选择安装位置时,需要考虑传感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受到外部干扰或损坏。
另外,还需要确保传感器与其他设备或结构物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以便于安装和维护。
接下来,进行传感器的固定安装。
在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传感器与风筒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避免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同时,还需要注意传感器的安装方向和角度,确保其能够准确地监测风筒的位置和风速。
在固定传感器时,可以使用专用的固定支架或夹具,以确保传感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进行传感器的电气连接和调试。
在连接传感器时,需要确保电气接线的正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出现接线错误或短路的情况。
在完成电气连接后,还需要对传感器进行相应的调试和检测,以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并输出准确的数据。
在调试过程中,可以通过连接监控设备或仪表来实时监测传感器的工作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总之,正确的安装风筒传感器对于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的安装流程和要求进行安装,才能够确保传感器的正常运行和准确监测。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安装标准能够对使用者有所帮助,确保风筒传感器能够发挥最佳的监测效果。
风筒传感器安装标准

风筒传感器安装标准
风筒传感器是一种用于监测风速和风向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环境监测、工业生产等领域。
正确的安装是保证风筒传感器正常工作的关键,下面将介绍风筒传感器的安装标准。
首先,选择安装位置。
风筒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远离遮挡物,如建筑物、树木、高墙等,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应避免安装在通风口、排气口等可能影响测量的位置。
其次,固定安装支架。
在选定的位置上,使用固定支架将风筒传感器固定在合
适的高度,通常建议安装高度在地面以上1.5倍风筒传感器直径的位置,以获得更
准确的测量结果。
然后,连接电源和数据线。
根据风筒传感器的型号和规格,正确连接电源和数
据线,确保传感器能够正常供电和数据传输。
接下来,校准传感器。
在安装完成后,需要对风筒传感器进行校准,以确保其
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校准过程需要根据传感器的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通常包括零点校准和满量程校准。
最后,进行实地测试。
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实地测试,验证风筒传感器的测
量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可以通过与其他气象观测站点的数据对比,或者使用标准的风速风向仪器进行对比测试。
总之,风筒传感器的安装标准直接影响着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正确
的安装是保证传感器正常工作的基础。
因此,在安装风筒传感器时,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确保传感器能够正常工作,为气象观测和环境监测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矿用智能KGF2风量传感器使用规程

矿用智能KGF2风量传感器使用规程一、概述K GF2矿用智能风量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各种坑道,风口,扇风机井口等处的风速.风量的检测,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并能与KJ1、KJ12、KJ2、KJ4、KJ22、TF200、、KJ90、KJ92等煤矿监测监控系统配套使用。
二、检验:风量传感器在到达矿方时,矿方须组织人员对传感器进行下列检验:1. 在运输过程中包装箱之间容易产生碰撞,挤压等问题,矿方在收到货物时应对照装箱单和使用说明书检查货物及其配件是否齐全,并对货物实行外观检查。
2. 按技术指标规定的要求及使用说明书所述正确接线。
确定无误后进行1~2天的通电检验和性能效验。
通电预热十分钟,在无风状态下,风量应显示为零,然后对准探头进风口送风,传感器既显示相应风量。
3. 在性能效验时,需按照《维修手册》中有关步骤进行,在这过程中不对传感器进行调整,要仔细观察风量传感器的工作状态,并填写好各项记录。
4. 检验完后,需要入库时。
应将智能风量传感器包装好,在温度为-10~+40度,相对湿度不大于80%,通风良好,无酸,碱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储存。
三、安装,使用风量传感器检验合格后,可下井安装。
安装人员在安装风量传感器时须按下列步骤逐步进行:1.电缆要求风量传感器与系统分站的距离不大于 1.5KM;设备之间的电缆需使用专用阻燃电缆。
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缆、动力电缆等共用。
确保其本质安全防爆性能。
同时当监控信号电缆发生故障时,还可通过调度电话及时了解井下风速,瓦斯浓度等信息。
若监控信号与调度电话共用电缆,其本质安全防爆性能难以保证,并当电缆发生故障时,监控设备和调度电话均无法正常工作,不能及时了解井下风速,瓦斯浓度等信息。
2.工作状态1.风量传感器出厂时设置为显示风速,一般情况下用户不需任何调整修改即可使用,本机显示测点为实时风速值,单位m/s。
2.在长时间的使用中,风量传感器有时会发生上下的漂动,这就要求用户去校正.用户调整修改参数时,必须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方可调整。
风筒传感器的安装标准

风筒传感器的安装标准风筒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测量风速和风向的仪器,广泛应用于气象观测、环境监测、航空航天等领域。
正确的安装是保证风筒传感器测量准确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风筒传感器的安装标准,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并获得可靠的测量数据。
1. 确定安装位置。
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开阔、无遮挡的位置来安装风筒传感器,以确保风速和风向的测量不受到障碍物的影响。
同时,应避免安装在高楼、树木或其他建筑物附近,以免受到局部风场的影响。
2. 安装高度。
风筒传感器的安装高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应该将风筒传感器安装在距离地面1.5倍到2倍高度的位置,这样可以减小地面摩擦对风速测量的影响,并且更好地代表大气风场。
3. 安装方向。
风筒传感器的安装方向应该是指向正北方向,这样可以确保风向的测量准确。
同时,风筒传感器的安装方向应该是水平的,以保证风速测量的准确性。
4. 固定安装。
在安装风筒传感器时,需要确保其牢固地固定在支架上,避免受到风力的影响而摇摆或倾斜。
可以使用螺丝或者其他固定装置来确保风筒传感器的稳固安装。
5. 连接线路。
在安装完风筒传感器后,需要正确连接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系统或者显示仪器,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同时,需要注意线路的敷设,避免受到外部干扰或者损坏。
6. 检查校准。
最后,在安装完风筒传感器后,需要进行校准和检查,确保传感器的测量准确性。
可以通过比对其他已知准确的风速风向数据来验证风筒传感器的测量结果,以确保其准确性。
总结,风筒传感器的安装标准是确保其正常工作和获得可靠数据的关键。
正确的安装位置、高度、方向、固定和线路连接,以及校准检查,都是保证风筒传感器正常工作的重要步骤。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安装,才能确保风筒传感器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矿用风筒传感器设置标准

断电状态
巡检人
断电范围
连接设备编号
Q/JM J1.0054-2014
矿用风筒传感器设置标准
一、术语和定义 风筒传感器——连续监测局部通风机风筒“有风”或 “无风”的装置。
二、一般要求
1、矿井必须选用具有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的风筒传 感器,其型号应与安全监控系统配接。 2、主要风筒传感器安装环境应符合下列环境的要求: a)环境温度:0~40℃;安装位置剖面图示意图
四、其他要求 1、风筒传感器应通过检定后,方可在现场使用。 2、风筒传感器应悬挂在无淋水、顶板支护良好的地段。
3、风筒传感器接线装置应牢固,接头接触良好。
4、风筒传感器必须实行挂牌管理,牌板内必须标注传 感器型号、安装地点、安装日期等。 风筒传感器管理牌
b)相对湿度:≤100%;
3、当风筒内无风时风筒传感器发出报警信号并同时闭 锁掘进巷道内全部非本安电气设备。
三、设置标准 1、风筒传感器应卡在风筒上方,与风筒轴线垂直。 2、每一趟正在使用的压入式风筒设置一个风筒传感器,具 体位置在距风筒出风口30-50米处,且距风筒接头距离大于3米 。
A—A
风筒传感器
GFK70(A)型风筒风量开关传感器说明书

产品使用说明书GFK70(A)型风筒风量开关传感器前言本说明书详细地介绍了GFK70(A)型风筒风量开关传感器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使用者在使用前请务必仔细阅读。
目次前言 (I)1 概述 (1)2 工作原理及结构特征 (2)3 技术特性 (3)4 尺寸、重量及材质 (3)5 使用 (4)6 维护及保养 (6)7 典型故障处理 (6)8 运输、贮存 (6)9 开箱及检查 (7)10 安全警示语 (7)安全警示语1、本安关联设备未经联检不得与传感器连接!2、在使用和维修时不得改变本安电路和与本安电路有关的电气元器件的名称型号、规格及其参数!GFK70(A)型风筒风量开关传感器1概述GFK70(A)型风筒风量开关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属于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可用于煤矿井下有爆炸性气体的环境。
该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或采煤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风筒内的风量。
当风筒内的风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感应环展开,触发主机内开关动作,风量指示灯点亮并输出一个相对应的1mA电流信号。
相反,当风筒内的风量低于某个程度时,感应环合拢,触发主机内开关动作,风量指示灯点亮并输出一个相对应的5mA电流信号。
监控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节,从而可有效地减少因风筒内风量小、风筒出现漏风或风机发生故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风筒风量开关除了和KJ90型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配合外还能和国内的其他煤矿检测系统相兼容。
1.1 产品特点1.1.1传感器在设计上采用精简电路,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调试、维护方便。
1.1.2传感器整机功耗低,传感器的传输距离远。
1.1.3传感器采用三线制,接线简单,输出信号为1mA和5mA电流信号并有一组常开或常闭(跳线可选)触点信号输出。
1.1.4传感器的外壳采用了高强度结构设计,抗冲击能力强。
1.2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检测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或采煤工作面局部通风机风筒内的风量是否充足。
1.3 型号及类型1.3.1规格:固定式、连续监测。
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使用说明

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使用说明(原创实用版)目录一、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简介二、传感器的安装与使用1.安装位置2.安装步骤3.使用注意事项三、传感器的维护与保养1.维护周期2.维护内容3.保养方法四、传感器故障处理与安全措施1.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2.安全措施正文一、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简介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是一款用于测量风筒风量的高科技产品,广泛应用于煤矿、隧道、地铁等工程的局部通风系统中。
通过对风量的实时监测,能够确保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为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二、传感器的安装与使用1.安装位置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应安装在局部通风机的出风口,距离出风口不大于 50m。
在安装时,需要保证传感器不受到尘埃、水汽等影响,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安装步骤(1)首先,将传感器安装在风筒上,确保安装牢固;(2)然后,将传感器的电缆与局部通风机的电源连接;(3)最后,进行通电试验,检查传感器是否正常工作。
3.使用注意事项(1)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传感器受到撞击、摔落等损坏;(2)保持传感器周围环境的清洁,防止尘埃、水汽等进入传感器;(3)避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使用传感器,以免影响其使用寿命。
三、传感器的维护与保养1.维护周期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的维护周期为一年。
在一年内,应定期对传感器进行清洁、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2.维护内容(1)清洁传感器外表,去除灰尘、油污等;(2)检查传感器电缆是否有破损、断路等情况;(3)检查传感器接头是否有松动、接触不良等现象。
3.保养方法(1)使用专用清洁剂清洁传感器外表;(2)定期检查电缆,如有破损应及时更换;(3)定期紧固接头,确保接触良好。
四、传感器故障处理与安全措施1.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1)传感器无法正常工作:检查电缆是否接触良好,如有问题及时更换电缆;(2)传感器测量结果不准确:检查传感器周围环境是否清洁,如有尘埃、水汽等影响,及时清理;(3)传感器出现短路现象:检查传感器电缆是否破损,如有问题及时更换。
传感器的安装标准

一、传感器安设标准1、回采工作面传感器安装位置:上隅角安装T0传感器;往外10米范围内安设T1传感器;在回风口10—15米处安设T2瓦斯、温度、CO传感器;当回采顺槽巷道大于1000米时,安装T中传感器。
2、开掘工作面的传感器安设位置:在风筒出口对帮距工作面迎头3-5米处,安设T1传感器,距回风口10—15米处安设T2传感器,当掘进到1000米时,安装T中传感器。
3、双巷掘进期间工作面、回风流安设甲烷传感器标准同开掘工作面的传感器安设标准相同,另外需在两工作面混合回风流中安设一台甲烷传感器。
4、开掘工作面开口5米时,可只在工作面安设T1传感器,但巷道推进到30米起必须安设T2传感器;采煤工作面推进到停采线附近,而采到T1、T2传感器相距不足50米时,可只安设T1传感器,但采掘工作面的断电功能必须贯穿整个生产过程,即从开始到结尾全过程具备断电功能。
5、采区回风巷安设甲烷、CO、风速传感器。
6、井下各机电硐室需安设温度传感器,报警值≥34℃。
7、甲烷、温度、CO传感器应垂直吊挂,距顶板(顶梁)不得大于300mm,距巷道侧壁不小于200mm。
风速传感器应设置在巷道前后10米无分支风流、无拐弯、无障碍、断面无变化、能准确计算风量的地点,其悬挂应采用硬连接方式固定,风速检测口应垂直于风流方向。
8、带式输送机滚筒下风侧10-15m处应设置烟雾、一氧化碳传感器。
9、开关量传感器的设置:(1)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必须设置设备开停传感器。
(2)采区主要进回风巷道中的主要风门必须设置风门传感器。
当两道风门同时打开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3)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风筒上应安设风筒传感器,风筒传感器须设置在距掘进面不超过20米处。
(4)必须通过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设置馈电传感器或在被控开关内取馈电状态接点信号的方式可靠监测被控开关的馈电状态。
二、职责划分1、开掘队组负责本队施工巷道范围内(从巷道开口位置到工作面之间)的设备看管、工作面50米范围内线缆的规范吊挂及其管理;信息中心负责工作面线缆延长、回风流传感器的规范吊挂和巷道内所有传感器的标校及故障处理。
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使用说明

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使用说明
摘要:
一、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概述
二、传感器安装与使用规范
1.传感器位置
2.传感器维护
三、传感器原理与组成
四、使用注意事项
正文:
一、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概述
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是一种用于监测局部通风机风筒风量的设备,可实时监测风筒内的风量,以确保通风系统正常运行。
该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稳定性、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煤矿、隧道、地铁等工程的通风系统监测。
二、传感器安装与使用规范
1.传感器位置
传感器应安装在局部通风机风筒的最后一节,距离风筒出风口不远于
50m。
在安装时,应保证传感器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以确保传感器的准确性。
2.传感器维护
(1)传感器延长电缆、挪移等必须由当班电工进行,挪移前必须向监测监
控中心值班员进行汇报,挪移结束后必须向值班员询问是否正常。
(2)传感器使用责任人为使用单位电工班长,班长应对传感器的使用和维护负有责任。
三、传感器原理与组成
迪泰科特风筒风量传感器的原理是基于差压原理,通过测量风筒内外的压差来计算风量。
传感器主要由传感器本体、电缆、接头等组成。
四、使用注意事项
(1)在使用传感器前,请务必详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传感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方法。
(2)传感器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潮湿、高温等。
(3)在传感器维护过程中,应保证电缆接头的牢固,避免电缆受损。
徐庄煤矿风筒风速传感器安装使用管理规定

徐庄煤矿风筒风速传感器安装使用管理规定为加强我矿局部通风机的管理,防止迎头无风、微风作业,保证井下局部通风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根据苏煤安【2012】74号文《关于2013年全省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审查结果的通报》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等有关规定,要求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风筒末端应安装风筒风速传感器(以下简称传感器)。
特制定本规定。
一、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传感器的安装、使用和维护管理。
二、职责(一) 信息科技环保科1.负责对传感器的使用和维护进行监督、检查。
2.根据掘进作业规程的要求负责传感器的首次安装和挪移时的接线工作,安装合格后与电缆一并移交给使用单位。
3.负责传感器的故障维修、信息传输、定期调校、牌板填写和台账记录等技术业务管理工作。
4.值班人员要注意观察传感器传输数据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汇报矿调度。
(二)使用单位1.配合信息科技环保科做好传感器的首次安装工作。
2.负责传感器使用过程中的挪移(电缆到信息科技环保科领取),并负责其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
3.工程完工后负责回收传感器和电缆,并及时升井交到信息科技环保科消账。
(三)调度室1.矿调度接到传感器异常情况汇报后,要及时调度、督促相关单位查明原因并及时处理。
2.掘进工作面实际风量低于规定值时,通知相关人员撤离作业地点。
(四)通风科1.负责提供传感器的报警断电参数。
-1-2.接到传感器异常情况汇报后,及时安排人员检查掘进工作面实际风量,并将检查结果向矿调度汇报。
三、安装要求1.安装传感器时,先把传感器风筒连接筒与风筒布用附带的箍子连接丝杆紧固好,传感器进风方向(箭头方向),要与风筒内风速流动方向一致;传感器主机可悬挂在附近。
2.传感器要固定牢固,连接筒与风筒布要连接严密,不漏风、不打折。
3.风筒长度超过100米时要及时安装传感器。
4.传感器安装位置:综掘巷道距迎头不超过100米,炮掘(巷修)巷道距迎头不超过150米;便于安装、观察、调试、围岩稳定、支护良好、无淋水、无杂物的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筒传感器的使用规范
一、风筒传感器的位置
(一)岩巷作业线工作面吊挂位置:距离风筒出风口不大于50m。
(二)耙矸机作业工作面吊挂位置:耙矸机导向轮前后5m范围内。
(三)煤巷掘进工作面吊挂位置:距离风筒出风口不大于30m。
二、风筒传感器维护
(一)风筒传感器延长电缆、挪移等必须由当班电工进行,挪移前必须向监测监控中心值班员进行汇报后方可进行挪移,挪移结束后必须向值班员询问是否正常。
(二)风筒传感器使用责任人为使用单位电工班长,安装时必须将传感器上面的铁环用铁丝绑在吊挂风筒的钢丝上防止传感器脱落。
三、风筒传感器断电试验规定
(一)试验时间
每天早班测试一次
当班有一处测点未进行断电试验,对责任单位负责人、机电负责人以及当班电工班长各罚款100元,依次累加。
(二)试验人员
各单位当班电工班长或当班电工。
严禁非机电专业作业人员进行风筒传感器断电试验,否则,对各单位负责人、当班跟班队长以及机电负责人各罚款50元。
(三)试验流程
1.试验前试验人员必须通过电话通知监控中心站值班员,内容包括:试验测点、试验单位以及试验人员姓名。
试验前未进行汇报的单位,对本单位负责人、当班跟班队长以及试验人员各罚款50元。
2.经监控中心站值班员同意后,试验人员方可进行断电试验,风筒传感器行程开关保持断开时间不得少于30s(以防地面监控中心站巡检不到报警信息)。
对地面中心站未检测到报警信息的试验测点的责任单位的负责人、当班跟班队长以及试验人员各罚款50元。
3.试验完毕后,试验人员必须通过电话向监控中心站值班员汇报试验情况,汇报内容包括试验风筒传感器行程开关按钮是否灵活可靠、断电闭锁功能是否正常,并询问地面中心站数据上传情况,对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4.试验完毕后,由各区队填写《风筒断电试验记录》。
试验结束后未进行汇报的单位,对本单位负责人、当班跟班队长以及试验人员各罚款50元。
.
本文来自: 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网() 详细出处参考:/html/2015/01/12/2887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