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防电
电力系统典型晃电事故及防晃电措施研究
![电力系统典型晃电事故及防晃电措施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a9a25538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87.png)
电力系统典型晃电事故及防晃电措施研究摘要:随着企业用电量的不断增加,电力系统的设备和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由于遭受雷击、内部电网短路以及大型设备的启动,可能会出现电压的瞬时波动,但很快就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这种电压波动被称为“晃电”。
对于一些辅助设备,如果保护器件跳闸,可能会导致主机故障,从而使整个机组停止运转。
因此,通过分析和研究晃电的危害和应对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控制晃电的影响,确保系统的稳定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晃电事故;防晃电措施一、晃电类型概述1.1电压骤然变化当电压突然上升或下降时,通常会出现晃电的情况。
这种异常现象通常会持续零点五秒到一分钟,通常认为电压的波动范围达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发生晃电。
晃电的幅度通常在10%~80%之间,而下降的幅度则在10%~90%之间。
根据数据,当电压波动超过10%时,就可以断定出现了晃电现象。
1.2电压闪变当电压发生变化时,人们可以通过使用发光设备(如灯泡)来观察到这种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照明设备会出现明暗不一的状态,导致晃动。
此时,电压的波形会有规律地变化,或者电压的幅值会有随机的波动。
二、晃电事故对电力系统的负面作用2.1影响继电保护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地保护整个系统的安全性。
当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可以迅速准确地断开故障设备,并向总控室发出警报,以便工作人员及时采取行动,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装置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电力系统中的故障设备在发生故障后继续运行,而且还能够有效保护其他设备免受连带损害,从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当振荡电流和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电流相匹配时,继电器将自动触发保护功能;而当两者不匹配时,继电器将自动关闭。
这样,由于电流速断保护的存在,将导致继电器的故障,从而严重损害其正常使用。
2.2影响变频器变频器是一种用于控制电力系统运行的设备,它通过整流电路、电容器、变压器、霍尔元件和电源板来实现电压和频率的调节。
电力系统的四道防线和n1原则
![电力系统的四道防线和n1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97b2040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2.png)
现代输电线路在采取防雷保护措施时,要做到“四道防线”,即:1.防直击,就是使输电线路不受直击雷。
采取的措施是沿线路装设避雷线。
2.防闪络,就是使输电线路受雷后绝缘不发生闪络。
采取的措施是加强线路绝缘、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在导线下方架设耦合地线等。
3.防建弧,就是使输电线路发生闪络后不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
采取的措施是系统采用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在线路上安装管形避雷器等。
4.防停电,就是使输电线路建立工频电弧后不中断电力供应。
采取的措施是装设自动重合闸、双回路线路采用不平衡绝缘方式等。
n-1原则,又称为单一故障安全检验法则,它是从电网安全运行的角度提出的一项技术要求。
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力系统中任一元件(如线路、发电机、变压器、直流单极等)无故障或因故障断开,电力系统应能保持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电,其他元件不过负荷,电压和频率均在允许范围内。
电力安全:电力系统和用电安全的相关知识
![电力安全:电力系统和用电安全的相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64bb5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e.png)
电力安全是指在电力系统和用电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规范,以确保电力设备运行安全、用电安全和人身安全。
电力系统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环节,而用电安全则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确使用电力设备,防止因电力设备故障或错误使用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电力系统和用电安全的相关知识。
一、电力系统1. 发电:发电是指将各种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力、核能等)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在发电过程中,需要注意排放废气、废水和处理固体废弃物,以减少环境污染。
2. 输电:输电是指将发电厂产生的电能通过高压输电线路传输到各地。
高压输电线路需要定期检修和维护,以确保线路的安全运行。
3. 配电:配电是指将输送到各地的电能,在变电站进行降压后分配给用户。
配电过程中需要确保供电质量,避免电压波动和短路等问题。
4. 用电:用电是指各个领域和场所对电能的利用。
包括工业生产、商业用电、家庭用电等。
在用电过程中需要合理规划用电设备,避免过载和短路等安全隐患。
二、用电安全1. 安全用电知识:(1)了解电路结构:了解家庭、工作场所电路的结构,知道主开关、分段开关和插座位置,避免触电事故。
(2)正确接地:保证用电设备和线路的良好接地,防止漏电和静电积聚。
(3)避免过载:不要将插座上的插头数量超过规定,避免过多用电设备同时使用导致过载。
2. 安全用电常识:(1)不随意私拉乱接电线,不使用老化破损的电器线路和插座。
(2)不在潮湿的环境中使用电器设备,特别是不带漏电保护的电器。
(3)使用电器设备时,不可将电线拉扯过度,避免造成电线破损和触电危险。
3. 用电安全常识:(1)不得在没有专业人员指导下私自接触电力设备和线路,不得在雷雨天气使用电器设备。
(2)家长应该加强对儿童的电力安全教育,告诉他们电器设备的危险性以及正确使用方法。
(3)定期检查用电设备是否正常,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和插座,确保家庭用电安全。
三、应急预案1. 火灾应急预案:当发生电器设备引发的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扑灭火苗,并呼叫消防队前来扑救。
防范电力系统事故的基本知识
![防范电力系统事故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19605fcc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9b.png)
防范电力系统事故的基本知识电力系统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电力系统事故时有发生,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还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了解和应用防范电力系统事故的基本知识对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一、电力系统事故的类型电力系统事故可以分为三个主要类型:线路事故、设备事故和人为事故。
1. 线路事故线路事故是指电力系统中的输电线路出现故障或损坏,导致供电中断或异常的情况。
常见的线路事故包括短路、断线和漏电等。
短路是指电路中两个或多个电源直接相接,导致电流过大,容易引起火灾和设备损坏。
断线是指电力线路的导线在某处被切断,导致电流无法传输。
漏电是指线路中的电流通过绝缘材料的缺陷或地线泄漏到大地上,这可能引发电击事故。
2. 设备事故设备事故是指电力系统中的各种设备发生故障或失效,造成供电中断或异常的情况。
常见的设备事故包括变电站故障、开关设备故障和发电机故障等。
变电站故障可能由于设备老化、电气绝缘失效等原因引起,造成供电中断或电压不稳定的问题。
开关设备故障可能会导致电流突然增大或电弧产生,引发火灾和爆炸。
发电机故障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的供电不稳定或电压波动,影响电力质量。
3. 人为事故人为事故是指由人为操作不当或未遵守安全规程而导致的电力系统事故。
这些事故可能包括错误的操作、设备维护不当、违反安全程序等。
二、防范电力系统事故的基本措施为了预防和减少电力系统事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基本措施:1.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设备的正常运行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础。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可以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故障,并及时进行修复和更换。
这包括定期巡视、清洁设备、测量设备温度和绝缘电阻等。
2. 加强设备绝缘良好的绝缘性能可以保护设备免受电气故障的影响。
使用高质量的绝缘材料和绝缘工艺,可以提高设备的绝缘性能。
此外,定期检查设备的绝缘电阻,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防倒送电措施
![防倒送电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71eed4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c7.png)
防倒送电措施引言在电力系统中,防倒送电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安全控制措施。
倒送电是指电力系统中的电流逆流或回流,通常是由于线路故障、设备故障或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的。
倒送电可能导致电力系统的不稳定或甚至损坏,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危险。
为了避免倒送电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倒送电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倒送电措施,并探讨其工作原理和应用效果。
防倒送电措施1. 防倒送电装置防倒送电装置是一种安装在电力系统中的设备,用于检测并防止倒送电的发生。
该装置通常包括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智能控制器等组件,通过监测电流和电压的变化,判断是否存在倒送电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当检测到倒送电时,装置可以自动切断电源或切换到备用电源,以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 绝缘检测与维护绝缘是防止电流逆流的关键。
因此,定期进行绝缘检测和维护工作非常重要。
绝缘检测通常包括使用高压测试仪对电力设备的绝缘性能进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规定的标准。
对于发现的绝缘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受损的设备,以避免倒送电的发生。
3. 线路保护线路保护是防止倒送电的另一种重要措施。
线路保护通常是通过安装跳闸装置或断路器来实现的。
当检测到电流逆流时,线路保护装置会迅速切断电源,阻止电流逆流,保护电力系统不受倒送电的影响。
4. 过电压保护过电压是一种可能导致倒送电的现象。
它通常是由于系统故障或其他原因造成的电压突然增加所引起的。
为了防止倒送电的发生,需要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
这些装置可以监测电压的变化,并在电压超过设定值时迅速采取措施,如切断电源或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
工作原理防倒送电措施的工作原理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监测和检测:防倒送电装置通过安装在适当位置的传感器,监测电流和电压的变化。
传感器会不断地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给智能控制器进行处理。
2.判断和识别:智能控制器会分析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规则和算法判断是否存在倒送电的风险。
电力系统保护措施要求
![电力系统保护措施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f5c6a0f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78.png)
电力系统保护措施要求在电力系统中,保护措施是确保运行安全和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为了保护人身安全、保证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和稳定供电,以下是电力系统保护措施的要求。
一、设备绝缘直流输电线路和交流输电线路上的设备绝缘是电力系统保护的首要措施之一。
设备的良好绝缘可以有效防止电弧和短路故障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的连续供电。
要求设备绝缘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各种绝缘物质和材料应经过相关测试,并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维护和更换。
另外,对于高压设备和带电设备的绝缘检测和维护应定期进行,确保系统的绝缘性能稳定。
二、过电压保护过电压是指电力系统中由于短路、感应、雷击等原因引起的电压突变或电压暂降后的突然恢复。
过电压对电力设备和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采取过电压保护措施。
在电力系统设计和运行中,应合理选择和配置过电压保护装置和设备,以保护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过电压保护装置,确保其可靠性和故障判别的准确性。
三、电流保护电流保护是指通过对电力系统电流进行监测和保护,防止电流超过设定值而引起的设备烧毁和系统故障。
电流保护通常包括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两种。
过载保护是为了防止电力设备由于长时间高电流工作而导致的损坏。
短路保护是为了防止电流突然增大,超过设备的承载能力而引起的设备烧毁和系统崩溃。
为了实现电流保护,应配置合适的保护装置和设备,监测和保护电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而对于高压设备和系统,应采用更为灵敏和快速的电流保护措施,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地线保护地线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
通过对地线电流进行监测和保护,可以有效防止因接地故障或接地电流过大而引起的设备烧毁和系统安全问题。
在电力系统设计和施工中,应配置可靠的地线保护装置和设备,监测和保护地线电流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线保护装置应具备快速动作和自动切除电力系统的功能,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安全性。
五、自动装置和监测系统自动装置和监测系统是电力系统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pdf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pdf](https://img.taocdn.com/s3/m/dc90474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e.png)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pdf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防止电力系统中电力故障的发展、发生和扩散,从而避免给大众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自二战以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在技术上取得了巨大发展,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1.1 继电保护的基本思想继电保护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对电力系统中不同设备及结构的电气特性监测,及时检测异常电网及各种机电设备紧急状况,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运行,即“检测、发现、记录和处理”。
1.2 继电保护的类型根据功能和作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分为一般保护和过载保护两大类,而一般保护又可以分为定位保护、稳相保护和短路保护三大类。
1.2.1 定位保护定位保护用于定位故障点,它属于一种断点保护,用于准确地定位异常段的断开防止故障的蔓延,它是电力系统的一种重要的继电保护。
1.2.2 稳相保护稳相保护是一种流程无功实施的方式,稳相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当系统相击失谐时,分布式立即检测,然后根据检测结果执行动作,以达到抢救相击系统的目的。
1.2.3 短路保护短路保护是电力系统保护的一类特殊保护,它主要是通过监测系统中分布式传感器对不同枝路的电流谐波信息,计算判断网架结构中短路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以确定是什么类型的短路,并在必要时切断短路支路,保护各种机电设备。
1.3 继电保护的重要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断路器、变压器、电抗器等设备的保护,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保证设备安全运行时间的延长;避免或减少因电网故障而造成的损失;有助于缩短故障恢复时间。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安全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94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94版)](https://img.taocdn.com/s3/m/8337fa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ad.png)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94版)前言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电力负荷也不断增加,而电力事故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是防止电力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
本篇文档将重点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94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一、继电保护继电保护是指在发生断电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将电力系统分段或切断故障部分以保护电力系统的过电流、欠电压、过电压和接地等方面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主要包括过电流保护、过电压保护、欠电压保护、接地保护以及差动保护等。
其中,过电流保护是继电保护中最常用的一种。
二、安全自动装置安全自动装置是指在电力系统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自动切断电源以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的系统。
安全自动装置包括二次侧欠电压保护、过流保护、接地保护及断路器操作装置等。
安全自动装置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反事故措施要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电力设备进行巡检及设备状态监控,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防止设备过载,避免过电流和过电压的情况发生;•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的故障和危险;•配置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并正确设置保护参数;•对继电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工作正常;•定期组织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水平。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通过巡检设备、防止设备过载、监测运行情况、配置继电保护装置及安全自动装置、定期检测和维护以及开展安全教育和培训等手段,能够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电力事故的发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书籍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书籍](https://img.taocdn.com/s3/m/51f65387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0.png)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书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功能是保护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防止电力设备受到过流、短路、地故障等故障的损坏,并及时切除故障区域,确保电力系统持续稳定运行。
对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学习和研究,有一些经典的书籍可以参考。
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书籍: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第二版)》这本书是由王明亮、施乃红等人编写的,是继电保护领域的经典教材。
全书系统地介绍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包括故障检测、测量和信息传递、动作原则和程序、继电保护装置等内容。
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和应用示例,有助于读者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2.《配电网继电保护:原理与应用(第二版)》这本书由赵业初、左江锦、代军等人编写,是配电网继电保护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全书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出发,详细介绍了配电网继电保护的分类、原理、装置和应用,特别是对于实际运行中的问题和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这本书是由毛远新编写的,是一本全面介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著作。
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继电保护的基本理论、装置和工作原理,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和实践。
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实例和案例,有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4.《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第二版)》这本书是由孙立勇编写的,是一本介绍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的综合性教材。
全书涵盖了电力系统的保护与控制的各个方面,包括继电保护原理、装置和应用、故障录波和故障分析、跳闸控制及自动化等内容。
书中重点讲解了各种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和应用,对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有全面的介绍。
以上推荐的书籍都是继电保护领域的经典教材和参考书,对于初学者和专业人士来说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料。
通过学习这些书籍,读者可以了解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掌握各种继电保护装置的原理和应用,并能够解决实际运行中的问题和故障。
试论防止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的紧急控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三道防线
![试论防止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的紧急控制——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三道防线](https://img.taocdn.com/s3/m/7491f6e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c.png)
试论防止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的紧急控制——电力系统安全
稳定运行的第三道防线
袁季修
【期刊名称】《电网技术》
【年(卷),期】1999(23)4
【摘要】讨论了防止电力系统在复杂严重故障情况下事故扩大而导致大面积停电的紧急控制,即所谓“第三道防线”。
文中强调了设置第三道防线的必要性,指出不能因为复杂严重故障概率很小而不设置,也不能用对某些特定严重故障采取的稳定控制措施代替第三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不可能针对各种严重故障逐一采取对策,仅宜针对故障可能引起的危急状态和参数特征采取控制措施。
文中对第三道防线的主要功能,如消除失步振荡。
【总页数】4页(P1-4)
【关键词】电力系统稳定;停电;连锁跳闸;紧急控制;安全运行
【作者】袁季修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设计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12;TM732
【相关文献】
1.数字式安全稳定紧急控制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 [J], 吕文斌;吕文军
2.美国近年的停电事故及对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启示 [J], 唐桃波;夏云非;鲁文;杜万森
3.数字式安全稳定紧急控制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 [J], 张红旗;杨海;康海珍
4.数字式安全稳定紧急控制系统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影响 [J], 王泽民
5.论电力调度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中的应用——加强电力调度工作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J], 丘毅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研究与应用
![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4594b42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0f.png)
关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研究与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指在电力系统中安装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准确地识别异常状态,保护电力设备,防止电力设备损坏,维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规模的逐渐扩大,电力设备单元的复杂化和故障事件的增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20世纪初,欧美国家已经研制出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但当时的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只能满足低压电力设备的保护需要。
1927年,德国研制出了故障保护装置,能够识别电力系统各个部分的故障状况。
20世纪60年代,电力设备越来越复杂,电力系统的规模也开始逐渐扩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得到了重要的发展。
此后,国内外专家不断改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迅速,保护装置种类不断增加,保护功能逐步完善,可靠性不断提高。
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边界保护、输电线路保护、变电站保护、电缆线路保护等各个领域。
其中,输电线路保护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一个重点领域,其保护性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在输电线路保护领域,当前主要应用的是距离保护、差动保护、主变保护等技术。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也会不断更新。
下面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未来发展趋势的几个方向:1. 运用数字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数字式保护设备具有信息量大,保护功能强,设备可靠性高等特点。
2. 引入智能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智能式保护设备可以根据不同故障类型自适应地选择最佳的保护方式和参数,对电力系统的保护能力更加优越。
3. 利用通信技术:通过利用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状态的远程监控和诊断,提高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能力和远程管理功能。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在不断扩大与完善,未来可能会运用数字化、智能化以及通信技术,提高电力系统的保护性能,进一步确保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防电专项施工方案
![防电专项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93756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41.png)
防电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本方案针对电力设施施工期间的电气安全问题,旨在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电气作业安全,并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
二、施工范围1. 施工范围涵盖所有与电力设施相关的工作区域,包括电力线路、变电站、配电装置等。
2. 施工范围包括新建、改建、拆除、维修等各类施工作业。
三、电气安全管理措施1. 施工前,必须进行电气安全风险评估,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2. 确保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持有相应的电气工作证书和资格。
3. 提供必要的电气安全培训,使施工人员了解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和事故处理方法。
4. 施工现场应设置明确的安全警示标志和警示线,并保持施工区域的通道畅通。
5. 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的个人防护设备,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鞋等,并建立安全使用和检查制度。
6. 施工期间应严禁操作未经检修、未遮盖的电气设备。
7. 施工期间应注意防止电气设备与水、湿度等有害物质接触,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8. 施工结束后,应进行电气设备的检查和测试,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9. 施工过程中应与电力供应部门保持沟通,及时掌握供电情况并做好协调工作。
四、应急预案1. 制定完善的电气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以提高应急处理的能力。
2. 发生电气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及时拨打急救电话,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
五、监督与责任1. 建立电气安全监督机制,定期检查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情况。
2. 对违规操作和不良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3. 提倡电气安全意识,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和提出改进建议。
六、总结本方案通过落实电气安全管理措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电气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电气事故的发生。
公司将积极监督施工现场,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置。
同时,提请广大员工加强安全意识,共同维护施工期间的电气安全。
注:本文档中所提及的任何内容不得引用未经确认的内容。
简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简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ce8fd2e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6.png)
简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其作用是保护电力设备和线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快速识别和隔离发生故障的电力设备或线路,并避免故障扩大,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继电保护系统的主要作用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故障检测和识别: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快速检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并准确识别故障的类型和位置。
通过监测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继电保护设备可以判断故障是短路、接地故障还是其他类型的故障,为故障的隔离和修复提供准确的信息。
2. 故障隔离:一旦继电保护系统检测到故障,它将迅速采取措施隔离故障区域,防止故障扩大影响整个电力系统。
通过切断故障设备或线路的电源,继电保护系统可以防止电力设备损坏或线路烧毁,并保护其他正常运行的设备不受影响。
3. 动作保护:继电保护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保护动作条件,对电力设备进行保护动作。
例如,当电流超过设定值或电压异常时,继电保护设备可以自动切断电源,以保护设备免受过载或过电压的影响。
这样可以确保电力设备在安全运行范围内工作,并防止设备因过载或其他原因而受损。
4. 数据记录和分析:继电保护系统可以记录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参数数据,如电
流、电压、功率等,以及故障发生时的状态。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分析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了解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并为未来的维护和改进提供参考。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是保护电力设备和线路,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它能够快速检测和识别故障,隔离故障区域,保护设备免受损坏,并记录和分析系统的运行情况,为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供支持。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83ebbc6c5da50e2534d7f45.png)
第一部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知识电力系统:由发电电厂中的电气部分,变电站,输配电线路,用电设备等组成的统一体:它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用电设备以及相应的通信,安全自动装置,继电保护,调调自动化设备等。
电力系统运行有如下特点:1、电能的生产,输送和使用必须同时进行。
2、及生产及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3、暂态进程非常短,一个正常运行的系统可能在几分钟,甚致几秒钟内瓦解。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可能由于以下原因,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
1、外部原因:雷击,大风,地震造成的倒杆,绝缘子污秽造成污闪,线路覆冰造成冰闪。
2、内部原因:设备绝缘损坏,老化。
3、系统中运行人员误操作。
电力系统故障的类型:1、单相接地故障 D(1)2、两相接地故障 D(1.1)3、两相短路故障 D(2)4、三相短路故障 D(3)5 线路断线故障以上故障单独发生为简单故障。
在不同地点同时发生两个或以上称为复故障。
电力系统短路故障的后果:1、短路电流在短路点引起电弧烧坏电气设备。
2、造成部分地区电压下降。
3、使系统电气设备,通过短路电流造成热效应和电动力。
4、电力系统稳定性被破坏,可能引起振荡,甚至鲜列。
不正常工作状态有:电力系统中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但未发展成故障。
不正常工作状态有:1)电力设备过负荷,如:发电机,变压器线路过负荷。
2)电力系统过电压。
3)电力系统振荡。
4)电力系统低频,低压。
电力系统事故:电力系统中,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均可能引起系统事故,即系统全部或部分设备正常运行遭到破坏,对用户非计划停电、少送电、电能质量达不到标准(频率,电压,波形)、设备损坏等。
继电保护的作用,就检测电力系统中各电气设备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状态的信息,并作相应处理。
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1)将故障设备从运行系统中切除,保证系统中非故障设备正常运行。
2)发生告警信号通知运行值班人员,系统不正常工作状态已发生或自动调整使系统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安全用电防范措施
![安全用电防范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ecfde5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04.png)
安全用电防范措施电力使用的安全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安全事故,并保证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可靠。
下面是一些关于安全用电的防范措施,希望可以对您有所帮助。
1.了解家庭电力系统:在了解家庭电力系统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预防电力事故。
了解家庭电力系统的布线、主要电气设备和电线的位置等等信息,有助于我们在必要时快速采取应对措施。
2.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使用电器设备时一定要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不要盲目使用或随意改变设备的工作状态。
此外,要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的工作状况,如存在问题应尽快修复或更换。
3.合理规划电路:电路规划应考虑电器设备的功率和负载情况,确保电路能够承载所连接设备的功率要求。
避免电路过载可以减少电线过热和火灾的风险。
4.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座:定期检查家庭中的电线和插座,特别是老旧电线和插座。
如果发现电线老化、损坏或插座松动等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以防止电路短路、漏电和火灾的发生。
5.安装接地保护:接地是防止电流泄漏和触电的关键措施。
确保家庭电力系统的接地系统良好并符合相关安全标准。
如果有必要,应该采取额外的接地保护措施,如安装接地插座和接地保护器等。
6.注意电线的散热和通风:电线过热是电火灾的一个主要原因。
要注意电线散热和通风,避免电线被堵塞或过度捆绑。
另外,在夏季高温时可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风扇和空调等,降低电线的温度。
7.正确使用延长线和插座:使用延长线和插座时要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不要使用破损或老化的延长线和插座。
另外,不要将过多的电器设备同时插入一个插座,以免超载和火灾的发生。
8.防止水与电接触:水是导电的,所以要特别注意避免水与电接触。
在使用电器设备时,尽量避免将电器设备放置在水潭、水池或水源附近。
如果发现电器设备或电线被水浸泡,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拔掉电源插头。
9.避免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使用高功率电器设备:高功率的电器设备,如电炉、电熨斗等,容易产生火灾和其他安全事故。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三道防线的慨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三道防线的慨念](https://img.taocdn.com/s3/m/518f7bdab8f67c1cfad6b892.png)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三道防线的慨念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三道防线的慨念
第一道防线:高速、准确地切除故障元件的继电保护和反应被保护设备运行异常的保护
被我国超高压电网普遍采用的装备
利用被保护元件两端的尽可能简单的信息;
超高压系统主保护动作速度10-25毫秒;
超高压系统主保护动作正确率99.82%;
正在研究、未来可能装备电网的保护
利用被保护元件单端或两端故障暂态信息的继电保护
主保护动作速度2-5毫秒
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切除故障,减少系统产生的不平衡能量
第二道防线: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安全自动装置
自动重合闸装置:除减少重合于永久故障时系统不平衡能量外,尽量减少网络拓扑的变化,尽快恢复网络输电能力;
备自投、事故减出力、自动切负荷、抽水改发电等:快速保持稳态发输电能力与用电需求的平衡。
过负荷控制:连锁切机、切负荷,远方切机、切负荷等。
保持稳态输电能力与输电需求的平衡。
暂态稳定控制:逻辑式连锁切机、切负荷;利用局部量的稳定性预测与紧急控制装置;基于离线或在线计算的区域性稳定控制系统;用于保持动态输电能力和输电需求的的平衡。
第三道防线:失步解列与频率、电压控制
失步解列:在互联电网失去同步后,在预定的地点解列,以求各子网能独立满足供电需求。
频率控制:通过低周减载、开启备用机组等满足频率要求,
通过高周切机保证频率稳定、机组安全。
电压和无功控制:通过低压减载和增发无功维持电压水平,
防止电压崩溃。
防止热电厂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的措施和途径
![防止热电厂电力系统大面积停电的措施和途径](https://img.taocdn.com/s3/m/860d9b24453610661ed9f43f.png)
YANG h a L N W eq a Aiu , I iu n,j F d o, L N Yo xa g u u a I u in
(  ̄ o e ln, aw rn& SelC . t.L iu hn o g 7 14 hn) netP w rPat L i uI o t o d, aw ,Sa d n 2 10 ,C i e ,L a
22 2 V 变 电 站 的 转 送 电 能 力 为 2×3 5 0 . 5 k 10
中, 电力生产工序又是一个集汽轮发电机 、R T T发电 机 并 网发 电、 向炼 铁厂 、 结厂 高压 配 电室 输 电及 担 烧 负厂用 电供电任务,其 电力生产工序的可靠性运行 状况直接影响着热 电厂 、 炼铁厂、 烧结厂各系统 的安
【 摘
要 】根据莱钢热电厂 电力系统工艺结构现状、 负荷分配性质及生产任务特点 , 阐述 了提高系统运行
可靠性 , 在热 电电力 系统 外部电 网发生短路等异 常停 电事故状态 下 , 保证 自身系统正常运行 的措施和途径 , 有 效地规避 了系统大面积停 电、 高炉灌渣堵 风 1恶性事故 的发生 。 2 1
山东莱 钢热 电厂 是一 个集 水 、 、 风 、 汽 、 电 冷 蒸 煤 气能源生产与转供为一身的热动能源生产单位统母 线结构全部为单母分段结构 , 正 常情 况下 ,两 段母 线全 部分 段运 行 ,母 联开关 断
开 ;"5 MW 汽 轮 发 电机 发 出 的 电力 通 过 6 k n 32 VI " 段母 线 与系 统并 网 。
23 当热 电 电力 系 统外 部 出现异 常 , 电 V线进线 . 银
热 电厂 现 有 2座 3 / V变 电 站 , 下 面 就 以 56 k
电力系统预防触电的措施
![电力系统预防触电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a465a52312b3169a451a498.png)
3 . 1 直 接 触 电 的 的预 防措 施
接地指与大地 的直 接连 接 , 电气装 置或 电气线 路 带 电部 分的某点与大地连 接 、 电气装 置或其 他装 置正 常时不带 电部 分某点与大地的人为连接都 叫接地 。接地 分为正常 接地和故 障接地 。正常接地 即人为接 地 , 故 障接 地 即电气 装置 或 电气 线路的带 电部分与大地之间意外 的连接。 1 ) 工作 接地 : 为 了保证 电气设备 的可靠运 行 , 有 时把供 电 系统 中某一点进行 接地 , 这 种接地 称为 工作接 地 。就 是说在 4 O O V / 2 2 0 V Z相 四线制供 电 系统 中, 将配 电变压 器二 次N - 相绕组末端接在一起 的中性点接 地。工作 接地能保 证系统 的 安全 , 稳定 系统 的电位 。当系统 发生单相接故 障时 , 能限制非 故障相的 电压升高 , 避 免用 电设 备遭 到破 坏。 2 ) 保护接地 : 为 了 防止 电气设 备外 露 的不带 电导体 意外 带电造成危险 , 将 该 电气设备 经保 护接地 线与深埋 在地 下 的 接地体紧密地连接起来 的做法 叫保 护接地 。由于绝 缘破坏 或 其他原 因而可能呈 现危 险 电压 的金 属部分 , 都应 采取保 护接 地措施 。如 电机 、 变压器 、 开关 设 备 、 照 明器 具及其 他 电气设 备的金属外壳都应 给予 接地 。低 压系统 中, 保护 接地 电 阻应
<4 g 2 。
1 ) 绝缘措施 : 良好 的绝缘 是保证 电气 设 备和 线路 正 常运 行的必要条件 , 是 防止触 电事 故 的重 要措 施 。选 用绝 缘材 料 必须与 电气 设备 的工作 电压 、 工作 环 境 和运 行 条件 相 适应 。 不 同的设备或 电路对绝缘 电阻的要求 不同。 2 ) 屏护措施 : 采 用屏 护装 置 , 如 常用 电器 的绝 缘外 壳 、 金 属网罩 、 金属外 壳 、 变压器 的遮 栏 、 栅栏 等将 带 电体与 外界 隔 绝开来 , 以杜绝不安全因素。凡是金属 材料 制作的屏 护装置 , 应妥善接地或接零 。 3 ) 间距措 施 : 为 防止人体触及 或过 分接近 带电体 , 在带 电 体与地面之 间、 带电体与其他设备之 间 , 应设 置一定 的安全 间 距。安全间距 的大小取决于 电压 的高低 、 设备类 型 、 安装方 式 等因素 。
电力七防工作制度
![电力七防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011ca17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f.png)
电力七防工作制度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为了确保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防止电力事故的发生,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和工作制度。
电力七防工作制度主要包括防雷、防污、防污闪、防暑降温、防冻、防爆炸和防泄漏七个方面。
以下是一篇关于电力七防工作制度的文章,共计1000字以上。
一、防雷工作制度1. 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防雷检测,确保防雷设施完好有效。
2. 按照防雷设计规范,对新建设电力设备进行防雷设计,确保防雷设施与设备同时投入使用。
3. 加强电力设备的接地电阻检测,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定要求。
4. 在雷雨季节前,对防雷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确保防雷设施正常运行。
5. 加强雷雨季节的值班监控,及时处理雷击事故。
二、防污工作制度1. 定期对电力设备进行清洁,防止设备积灰、积污。
2. 对电力设备进行定期检修,更换损坏的绝缘子,防止闪络事故发生。
3. 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减少污染源的产生。
4. 建立污染监测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防污闪工作制度1. 加强绝缘子表面的检测,及时清除表面污秽。
2. 提高绝缘子的绝缘水平,选用高质量、高性能的绝缘子。
3. 对绝缘子进行定期干燥处理,防止绝缘子受潮。
4. 加强设备的防潮防尘措施,确保设备运行环境干燥。
四、防暑降温工作制度1. 加强设备运行监控,及时处理设备过热现象。
2. 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确保通风散热设施正常运行。
3. 提高员工的防暑降温意识,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高温时段进行户外作业。
4. 提供充足的防暑降温用品,如清凉饮料、遮阳帽、防晒霜等。
五、防冻工作制度1. 对设备进行冬季检查,确保防冻设施完好。
2. 加强设备的保温措施,如加装保温材料、定期检查保温设施等。
3. 制定应急预案,遇到冰雪天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设备冻害。
4. 加强冬季员工的培训,提高应对冻害的能力。
六、防爆炸工作制度1. 加强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严格执行防火防爆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力系统防雷解决方案一、雷电防护概述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其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更可高达数十万安培。
千百年来,雷电所造成的破坏可谓不计其数。
落雷后在雷击中心1.5-2Km半径的范围内都可能产生危险过电压损害线路上的设备。
雷电灾害如同暴雨、飓风一样都属于气象(自然)灾害,它与水、旱、刑事犯罪、交通事故统称为影响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六大灾害。
雷电产生于雷暴,而雷暴往往伴随强对流天气而形成,是由大气环流和当地气象因素决定的。
雷暴是积雨云中云与云之间或云与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并伴有火花放电,强大电流通过时,又使空气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响声,即雷电。
闪电有枝状、片状、带状、球状,其中枝状最为常见。
雷暴的能量是由太阳辐射能转化的大气不稳定能所供给的。
每年进入春季,太阳辐射增强,大气中的不稳定能增加,因雷暴始发于春季,盛夏,太阳辐射强烈,大气不稳定能储存多,雷暴频繁。
秋冬以后,太阳辐射减弱,因而雷暴逐渐减少。
但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等原因,现在冬季也经常出现雷击现象。
据悉,每个闪电的强度可以高达100万伏,一个中等强度雷暴的功率约有10万千伏安,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的输出功率。
一般而言,雷电灾害具有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破坏性和选择性等特点。
随着现代化高新技术产业基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雷电灾害跟踪而至,还呈现出新的特点:受灾面大大扩展,特别容易侵入与高新技术最密切的领域,损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
近年来,随着大量的数据设备和精密仪器应用的范围日益广泛,雷电损害造成的事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由于通讯计算机网络精密设备内部结构的高度集中化,使设备耐受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下降,更易遭受雷电破坏。
轻者可造成计算机终端和通信设备的接口损坏,使通信中断,大量信息丢失或无法传输;严重者使网络主机损坏,导致网络瘫痪,工作无法进行。
计算机网络系统易遭受雷击损坏的设备有:MODEM(调制解调器)、ROUTER(路由器)SWITCH(交换机)、HUB、网卡、通信卡、UPS、计算机电源及主板。
在雷电灾害防御方面,纵观人类防雷历史,已有两个多世纪,从建筑物防雷发展到供电防雷、电气和电子设备防雷,现在已进入第四个阶段即现代微电子设备防雷。
防雷技术和产品,也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发展得到显著发展,除传统的避雷针引雷拦截技术外,已拥有消散削减、屏蔽隔离、抑制分流、疏导均衡等电位、优化接地泄放和雷电控测定位预警等技术,并相应研制出多种高科技的隔离装置、电涌保护器、高效防腐降阻剂等设备、器件和产品,出现了火箭与激光等人工影响雷电的装置和雷电探测预警系统设备,这都为有效防御治理雷电灾害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工业化和科技的进步使得各种高层建筑和特殊用途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这也为雷电防护提出了大量新的问题。
“静电抵抗”、“电磁干扰”、“热岛效应”等等的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区研究和解决。
近十多年来围绕这些问题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许多新的防雷理论,研制出一大批新的防雷器件、设备和材料,开发出许多全新的雷电防护技术。
我国于1994年颁布了新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1994,该规范参考了大量国际标准,对原有的规范做了大量的修改,无论从指导思想、技术要求还是技术措施上讲都处在国际领先地位,这也标志着我们国家对雷害的重视。
二、雷电防护的基本理论1、雷击侵入设备的途径1. 直击雷:所谓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构架、树木、动植物上,因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效应等造成建筑物等损坏以及人员伤亡。
一般防直击雷是通过外部避雷装置即:接闪器(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引下线、接地装置构成完整的电气通路,将雷电流泄入大地。
然而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的导通只能保护建筑物本身免受直击雷的损毁,但雷电仍然会透过多种形式及途径破坏电子设备。
2. 感应雷:所谓感应雷,是指雷云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等现象称之为感应雷击。
雷电在雷云之间或雷云对地的放电时,会在附近的电源线路、信号线路、埋地管道、设备间连接线和铁路钢轨等等导体上产生静电和电磁感应过电压,使串联在线路中间或终端的电子设备遭到损害。
感应雷虽然没有直击雷猛烈,但其发生的几率比直击雷高得多。
直击雷只在雷云对地闪击时才会对地面造成灾害,而感应雷则不论雷云对地闪击或者雷云对雷云之间闪击,都可能发生并造成灾害。
此外直击雷一次只能袭击一个小范围的目标,而一次雷闪击都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多个小局部同时产生感应雷过电压,并且这种感应高压可以通过电力线、电话线等传输到很远,致使雷害范围扩大。
装有避雷针的建筑物,可以避免雷击损坏建筑物,但是在雷电从建筑物顶端泻放入大地或者附近发生雷击的时候,雷电电磁脉冲可以通过避雷针的引下线和接地系统地线产生很强的电场,建筑物内的所有金属物品均会产生感应电压,这些感应电压的高低随着金属形状、距地线的距离和雷击大小而变(根据IEC 61312标准,当雷击击中建筑物时,即使装有避雷针,直击雷电流50%的通过引下线和接地系统入地,仍然会有大约50%的雷击能量仍会分配到各线路系统)一旦您的电源输入线、电话线、网络线或其它电子设备的金属引出、引入线感应到瞬间高压,避雷针就无能为力了。
感应雷击破坏的主要对象是电子电气设备。
3、球形雷:球形雷是一种特殊的雷电现象,简称球雷。
一般是以橙或红色,或似红色火焰地发光球体,(也有带黄色、绿色、蓝色或紫色的),直径一般约为10-20厘米,最大的直径可达一米,存在的时间大约为百分之几秒至几分钟,一般是3至5秒,其下降时有的无声,有的发出嘶嘶声,一旦遇到物体或电气设备时会产生燃烧或爆炸,其主要是沿建筑物的孔洞或开着的门窗进入室内,有的由烟囱或通气管道滚进楼房,多数沿带电体消失。
4、电磁脉冲:由于雷电电流有极大峰值和陡度,因此在它的通道周围会出现很强的瞬变电磁场,处在这个瞬变电磁场中的导体就会感应出较大的电动势,而此瞬变电磁场,都会在空间一定的范围内产生电磁作用,也可以是脉冲电磁波辐射,而这种空间雷电电磁脉冲波(LEMP)是在三维空间范围里对一切电子设备发生作用。
因瞬变时间极短或感应的电压很高,以致产生电火花,其电磁脉冲往往超过2.4高斯。
现代银行、邮电、证券机房或营业柜台通常应用计算机进行货币存取、信息传递与交换等业务,依据GB/T 2887-2000《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标准这些场合对磁脉冲承受限度应小于800A/m,故在新机房建设或旧机房改造时应对防雷与磁屏蔽措施必须充分注意。
5.地电位反击:建筑物的外部防雷系统(如避雷针、避雷网等)遭受直接雷击,在接地电阻的两端就会产生危险的过电压,由设备的接地线、建筑物或附近的其他建筑物的外部防雷系统或其他自然接闪物(各种管道、电缆屏蔽管等)引入设备,造成设备的损坏。
6:操作瞬间过电压:众所周知,当电流在导体上流动时,会产生磁场,储存能量,电流越大,导线越长,储能越大,所以当大型负载(特别是电感性负载)电气设备开关时,便会产生瞬时操作过电压。
2、雷击防护的基本原理所谓雷击防护:就是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将雷电流的能量尽可能的引入到大地,是疏导,而不是堵雷或消雷。
一个完整的防雷系统包括两个方面:直接雷击的防护和感应雷击的防护。
缺少任何一面都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和有潜在危险的。
一般我们将其分为外部避雷和内部避雷两部分。
由避雷针(或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和接地系统构成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免受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防止雷电和其它形式的过电压侵入设备中造成损坏,这是外部防雷系统无法保证的,为了实现内部避雷,需对建筑物进出各保护区的电缆、金属管道等安装过电压保护器进行保护并良好接地。
A、多级保护原则:即根据电气、微电子设备的不同功能、受保护的程序和所属保护区域确定防护要点作分类保护;根据雷电和操作瞬间过电压危害的可能通道,对电源线和数据、通信线路都应做多级层保护。
B、外部无源保护:在0级保护区即外部作无源保护,主要依靠避雷针(网、线、带)和接地装置。
保护原理: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
在避雷针(线)顶部,形成局部电场强度畸变,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线)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免受雷击。
这是人们长期实践证明的有效的防直击雷的方法。
建筑物的所有外露金属构件(管道),都应与防雷网(带,线)良好连接。
C、内部防护(1)、电源部分防护:雷电侵害主要是通过线路侵入。
对高压部分电力局有专用高压避雷装置,电力传输线把对地的电力限制到小于6000伏(IEC62.41),而线对线则无法控制。
所以,对380v低压线路应进行过电压保护,按国家规范应分三部分:建议在高压变压器后端到建筑总配电盘前端的电缆内芯线两端应对地加装电涌保护器,作一级保护;在建筑总配电盘至各楼层分配电箱间的电缆内芯线两端应对地加装电涌保护器,作二级保护;在所有重要的、精密的设备以及UPS的前端应对地加装电涌保护器,作为三级保护。
目的是用分流(限幅)技术即采用高吸收能量的分流设备(电涌保护器)将雷电过电压(脉冲)的能量分流泄入大地,达到保护目的,所以,分流、等电位技术中采用防护器的品质、性能的好坏是直接关系网络防护的关键,因此,选择合格优良的电涌保护器至关重要。
(2)、信号部分保护:对于信息系统,应分为粗保护和精细保护。
粗保护量级根据所属保护区的级别确定,精细保护要根据电子设备的敏感度来进行确定。
其主要考虑的如:卫星接收系统、电话系统、网络专线系统、监控系统等。
建议在所有信息系统进入楼宇的电缆内芯线端,应对地加装电涌保护器,电缆中的空线对应接地,并做好屏蔽接地,其中应注意系统设备的在线电压、传输速率、按口类型等,以确保系统正常的工作。
(3)、接地处理在计算机机房的建设中,一定要求有一个良好的接地系统,因所有防雷系统都需要通过接地系统把雷电流泄入大地,从而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
如果机房接地系统做得不好,不但会引起设备故障,烧坏元器件,严重的还将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另外还有防干扰的屏蔽问题,防静电的问题都需要通过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来解决。
一般整个建筑物的接地系统有:建筑物地网(与法拉第网相接)、电源地(要求地阻小于10欧)、逻辑地(也称信号地)、防雷地等,有的(如IBM)公司要求另设专用独立地,要求地阻小于4欧(根据实际情况可能也会要求小于1欧)。
然而,各地必须独立时,如果相互之间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的话,则容易出现地电位反击事故,因此,各接地系统之间的距离达不到规范的要求时,应尽可能连接在一起,如实际情况不允许直接连接的,可通过地电位均衡器实现等到电位连接。